邹政办字40号关于印发邹城市食用菌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pdf
邹政办字〔2020〕40号 邹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邹城市食用菌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 (2020—2022 年)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有关部门: 《邹城市食用菌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 年)》 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邹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 年 12 月 21 日 (此件公开发布) - 1 - 邹城市食用菌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 (2020—2022 年) 为进一步推进特色食用菌产业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发展, 巩固邹城食用菌强市地位,将食用菌产业培植成为带动乡村振 兴的支柱产业,加快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结合实际,制定本行 动方案。 一、任务目标 (一)总体目标 围绕食用菌产业生产绿色化、加工精细化、菌种优良化这 一目标,着力提高食用菌产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全力 打造“一核、两翼、多点支撑”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打响“邹 城蘑菇”国家区域公用品牌,成功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及国家级食用菌产业标准化示范 区,争做全国食用菌行业领跑者、第一县。到 2022 年底,培育 年产值 10 亿元以上的食用菌企业 2 家,5—10 亿元的食用菌企 业 3 家,1—5 亿元的食用菌企业 8 家,食用菌栽培面积超过 2600 万平方米,带动惠及全市 12 万农民;实现食用菌企业上市 1 家, 省级以上食用菌农业龙头企业达到 6 家,引进培育新品种 10 个, 新上生产加工主体 10 家,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3 家,新承 担各级食药用菌科技计划项目 25 项。 (二)年度目标 - 2 - 2020 年底,全市食用菌栽培面积达 2230 万平方米,年累计 产能达 35 万吨,省级以上食用菌农业龙头企业达到 5 家,引进 培育新品种 3 个,新上生产加工主体 4 家。建设示范基地 4 家, 建成万吨级生产基地 2 个,做好省级食用菌标准化示范区标准 体系编制工作,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做好省级农业高 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创建。 2021 年底,全市食用菌栽培面积达 2460 万平方米,年累计 产能达 38 万吨,济宁市级食用菌农业龙头企业达 10 家,引进 培育新品种 4 个,新上生产加工主体 3 家。建设示范基地 3 家, 建成万吨级生产基地 1 个,完成 3 个食药用菌产品研发,承担 各级项目 8 项。 2022 年底,全市食用菌栽培面积达 2600 万平方米,年累计 产能达 40 万吨,省级以上食用菌农业龙头企业达 6 家,引进培 育新品种 3 个,新上生产加工主体 3 家。建设示范基地 3 家, 承担各级项目 8 项,建成万吨级生产基地 1 个。 二、重点工作 (一)深化“蘑菇小镇”建设,推动食用菌产业集群集聚 1.加快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做好友和菌业上市工作,募集 社会资本 5—10 亿元,启动友泓食用菌二期,实现金针菇全国 市场占有率 1/5 以上,招引食用菌生产加工企业 5—10 家,基地 扩大 3—5 倍,促进食用菌生产、加工企业聚集。(责任单位: 市金融服务中心、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局、市自然资源和规 - 3 - 划局、市税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大束镇) 2.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对于新上食用菌产业化项目给 予用地、生产设施及财税融资支持,鼓励食用菌经营主体创建 各级示范,支持基层党组织领办食用菌合作,建设各类食用菌 生产大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引导家庭 农场发展食用菌产业,鼓励企业、商超等与家庭农场建立紧密 的利益联结机制。打造食用菌产业联合体,推广“合作联社+标 准社+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新模式,推进食用菌产 业联合体建设,构建新型生产经营体系。 (责任单位:市农业农 村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金融服 务中心、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税务局,大束镇) 3.推进蘑菇交易市场建设。建立食用菌产品营销信息平台, 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对接链通物流冷链资源,完善邹城特色专业 冷链物流系统。打通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销售渠道,深化 5 家食用菌企业与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项目合作。充分利用 京东云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机遇,整合资源优势,加快线上食 用菌市场建设,鼓励企业在淘宝、天猫、京东等知名电子商务 平台建立网上旗舰店。(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 市发展改革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 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市金融服务中心、市税务局, 大束镇) 4.强化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完成 3.5 平方公里“蘑菇小镇” - 4 - 道路、河道治理、绿化提升等配套工程建设,启动 2 万人特色 小镇生活区规划建设,全力打造集食用菌现代化生产、科技研 发、精深加工、冷链物流、市场交易、装备制造于一体的全产 业链食用菌产业集群,促进全市食用菌三次产业融合发展。 (责 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水务局、市发 展改革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工业 和信息化局、市金融服务中心,大束镇) (二)培树“邹城蘑菇”品牌,增强食用菌产业影响力 1.打响区域公用品牌。建立健全“邹城蘑菇”区域公用品 牌保护制度,制定《“邹城蘑菇”品牌使用规范》,树立“邹城 蘑菇”国家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形象,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 市设立“邹城蘑菇”体验营销中心、直销店及专柜,推行高端 直供、专柜直销等销售模式,提升邹城食用菌在全国的“话语 权”和影响力。 (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市市场 监管局、市商务局,各镇街) 2.做强企业品牌。鼓励经营主体开展自主品牌创建,支持 利用自有品牌在国内外销售,积极做好 GAP、HACCP 等认证, 申报“中国驰名商标” “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省长质量奖” “山东省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 “济宁市长质量奖”等荣誉, 推进食用菌产品电子合格证制度建设,认定省农产品标准化基 地 3 处,申报国家专利 20 个、注册商标 3 个,认证“三品一标” 12 个。(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农业农村局,各镇街) - 5 - 3.深入挖掘食用菌产品文化。引入孟子养生、葛洪养生文 化元素,讲好食用菌故事。结合中华母亲节,举办《孟子养生 论坛》,推介食用菌工厂化旅游,开发系列食用菌特色文化旅游 商品,宣传食用菌素食文化,包装“游孟子故里、学菌类养生” “赏览儒家文化、品味健康菌品”的旅游品牌,营造邹城食用 菌特色文化。 (责任单位:市文化旅游局、市农业农村局,各相 关镇街) 4.举办全国食用菌行业大会。促进邹城食用菌产业对外交 流,打造全市食用菌产业高新技术对外展示交流的平台,鼓励 食用菌主体参加国家部委(协会)统一组织的重大境内外行业 会议,每年举办食用菌博览会、高层论坛等,充分展示邹城食 用菌产业优势和发展成果,提升“邹城蘑菇”知名度与影响力。 (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各相关镇 街) (三)加快食用菌产业平台建设,构建新型产业体系 1.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以农业数字化为统领,以食 用菌和草莓为主导产业,综合运用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 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科技创新要素与人才金融资源集聚的数 字化现代农业产业园;全力建设食用菌智能化生产区、草莓数 字化种植区、加工物流仓储区、休闲观光区以及科技创新与综 合管理服务中心,把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成为现代农业资 源要素聚集园、三产融合提质增效试验园、农民持续增收机制 - 6 - 创新园。 (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发展改革局、市财政局、 市商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镇街) 2.创建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构建开放、协同、 高效的食药用菌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持续拓展和延伸食药用菌 良种繁育、智能化生产、精深加工、智能装备制造以及休闲旅 游业五大食用菌产业,重点开展食药用菌新品种、新技术的研 发、引进和示范、食药用菌新技术培训和服务,加快产业研究 院项目的实施,推动白灵菇、银耳、灰树花及黑皮鸡枞等珍稀 食用菌引种、试验、推广,完成农科驿站建设 3 家、示范基地 10 家,引进新品种 10 个、新技术 30 个,转移转化重点科研成 果 20 个。(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 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镇 街) 3.建设国家食用菌标准化区域服务与推广平台。推进食用 菌产业标准体系建设,制订邹城食用菌产业团体标准,积极参 与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打造国家级食用菌产 业标准化服务平台。完善食用菌产业的基础通用、菌种培育、 栽培技术、贮存流通、环保和循环利用以及产业政策等方面的 标准收集整理工作,健全食用菌菌种质量标准、生产技术规程、 产品质量标准。 (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农业农村局,各 镇街) 4.深化“三级”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合作。推进与国内外 - 7 - 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引进食用菌紧缺人才 3—8 人,进一 步拓展与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的技术联建、项目合作,邀 请“三级”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开展线上、线下及厂房 车间、田间地头等多种形式的新型职业菇农培训,培育食用菌 专业技术人员、企业技术骨干、食用菌乡土人才,壮大邹城食 用菌技术推广团队,逐步形成“全职专家+示范基地+职业菇农” 技术发展模式。 (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科技局、 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各镇街) 5.建立食用菌产品可追溯体系。推进工厂化食用菌物联网 系统建设,将食用菌生产主体全部纳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 溯平台,强化食用菌产品质量监管和监测,实现栽培的全过程 远程、精准、智能控制及产品质量的安全可追溯。实施食用菌 产品电子合格证制度,三年内实现食用菌产品应用合格证率达 到 100%。 (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各镇街) (四)强化补短板建设,延伸食用菌产业链条 1.增强龙头带动能力。通过产业强镇、食用菌全产业链提 升等项目的实施,壮大以友和、利马、常生源、福禾、恒信、 世纪智慧等为代表的省、济宁市级龙头企业,推进友泓二期、 利马三期等食用菌智能化生产基地项目落地建设,增强带动能 力。到 2022 年底,规模化、标准化食用菌生产企业主体达到 28 家,省级以上食用菌农业龙头企业达 6 家。 (责任单位:市农业 农村局、市商务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税务局,各相关 - 8 - 镇街) 2.强化食用菌菌种研发。充分发挥山东省农科院(邹城) 食药用菌产业技术研究院技术引领作用,推动科创、邹鲁及天 禾等省食用菌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实现食用菌产业“芯片” 邹城制造。引进来福蘑、榆黄蘑、榆耳、山茶茸、白灵菇、灵 芝等优良菌种,驯化培养,实现产业化生产。到 2022 年底推广 玉木耳、黑皮鸡枞菌、蟹味菇等新品种栽培 2.1 亿袋(瓶),新 增产值 4.2 亿元。(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改局、市农业农 村局,各相关镇街) 3.推进食用菌产品精深加工。突破食用菌精深加工,鼓励 发展食用菌制药、保健品、休闲食品等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企 业,引进食药用菌深加工生产线,建设鲜菇速冻低温冷藏库, 配套引进净菜加工等,打造食药用菌精深加工产业集群,提升 食用菌产品附加值。 (责任单位:市发改局、市科技局、市商务 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 市金融服务中心,各镇街) 4.突破食用菌产业装备制造。集成农业数字化、智能化发 展前沿技术,支持食用菌装备本地化生产,鼓励食用菌经营主 体使用本地智能装备,推进食用菌基料自动化生产系统、智能 接种系统、智能菇房控制系统、智能流水线采摘系统等智能化 系统建设,实现食用菌生产在线监控、远程诊断、自动化控制, 做好食用菌产业新基建建设。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局、市科 - 9 - 技局、市商务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市农业农村局、市金融服务中心,各镇街)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以市委副书记龙万华为组长, 市领导孔庆国、孔庆建、张传驰为副组长,相关单位主要负责 人为成员的食用菌产业发展工作专班,统筹协调推进全市食用 菌产业发展工作,理顺市发改、财政、农业农村、商务、科技、 工业和信息化、文化和旅游、自然资源和规划、住建、市场监 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税务、金融、水务、综合执法等部门 相对应的工作职责,整合资源,捆绑项目,协调解决产业发展 建设与政策扶持中的重大问题,推动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基础设 施、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等工作的开展。 (二)强化政策支持。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快蘑菇小镇 建设推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邹政字〔2019〕 72 号),制定《进一步扶持蘑菇小镇产业发展若干政策》,从用 地、财税金融、生产设施、开拓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引育等 6 个领域进行扶持;多渠道吸引社会及金融资本,进入邹城食用 菌产业,探索实行“合作社(农户)+保险+银行+政府”多方信 贷利益及风险分担补偿机制,助力食用菌产业规模发展壮大。 加快食用菌新品种的引进与推广,鼓励新上食用菌精深加工及 装备制造项目,推进食用菌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进一步 完善邹城食用菌产业体系。 - 10 - (三)强化技术支撑。加强与国际蘑菇学会、中国农科院、 吉林农业大学、山东省农科院等国内外科研院所的合作,引进 食用菌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形成“政产学研金服用”七位一 体的科技创新支撑体系;推进食用菌产业技术成果转化,鼓励 食用菌企业全职引进、培育重点专家人才,提升邹城食用菌产 业自我发展能力;充分发挥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心及各研究院作 用,完善食用菌育繁推一体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加大新 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及推广力度,建立健全食用菌产业 技术服务体系。 (四)落实工作责任。按照政府主导、部门指导、镇街主 抓、平台公司和企业牵头、合作社和农户参与实施的原则,进 一步明确工作责任。一是明确部门责任。各部门要结合本部门 工作职责,形成工作合力,建立食用菌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 将食用菌产业发展纳入本部门总体工作部署,建立并完善日常 联络、资源共享、服务指导、监督管理等工作机制,促进产业 高质量发展。二是明确镇街责任。镇街作为食用菌产业的主阵 地、主战场,要承担主体责任,结合实际,精心谋划食用菌产 业发展项目,做到可实施、有效果、能带动增收;宣传发动和 协调群众,为项目实施提供保障。三是明确平台公司责任。市 至澄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要抓好食用菌产业的资金筹措、基地建 设、生产管理、产销对接等工作,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 农户”模式,推动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 - 11 - 抄送:市委各部门,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市法院, 市检察院,市人武部。 邹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12 - 2020 年 12 月 21 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