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政办字〔2019〕57号:关于印发邹城市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pdf
邹政办字〔2019〕57 号 邹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邹城市加强污染源头防治推进“四减 四增”能源结构调整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有关部门: 《邹城市加强污染源头防治推进“四减四增”能源结构调整 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执 行。 邹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 年 10 月 24 日 -- 1 -- 邹城市加强污染源头防治推进“四减四增” 能源结构调整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济宁市加强污染源头防治推进“四减四 增”三年行动方案部署要求,深入推进我市能源行业新旧动能转 换工作,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确保圆满完成国家和省市下达 的目标任务,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习 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 一次会议、全国生态环境保护会议、视察山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认真实施国家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山东省 和济宁市“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方案要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 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四 新”促“四化”,积极培育能源行业新产业,推动能源行业高质 量发展,加快推进能源行业生态文明建设,为建设美丽幸福新邹 城奠定坚实基础。 (二)主要目标 至 2020 年底,力争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 13%、能源 消费总量控制在 643 万吨标准煤以内、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 碳排放降低 20.5%,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进一步提 -- 2 -- 高,以上基准年为 2015 年;煤炭消费总量以 2018 年济宁市核定 的基数为准,到 2020 年完成济宁市政府下达我市煤炭消费压减 的任务目标。 二、调整能源结构 按照控增量、减存量、提效率的系统治理思路,进一步加大 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工作力度,增加清洁能源使用,根据济宁市煤 炭消费压减工作总体方案确定的我市压减任务,制定工作方案, 确定压煤工程,以工程化管理方式完成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 (一)减少煤炭消费 1.着力压缩煤炭存量消费。推进燃煤锅炉和工业炉窑综合 整治,30 万千瓦及以上热电联产电厂 15 公里供热半径范围内的 燃煤锅炉有步骤、分阶段关停整合。力争 2020 年年底前基本淘 汰 35 蒸吨/小时以下燃煤锅炉。65 蒸吨/小时及以上燃煤锅炉实 现节能和超低排放。加快推进建筑陶瓷等行业工业炉窑清洁能源 替代。(责任单位:济宁市生态环境局邹城分局、市工业和信息 化局,相关镇街) 加快淘汰落后燃煤机组,淘汰一批服役期较长机组、大机组 供热覆盖范围内小机组、去产能企业配套机组和环保、能耗、安 全等不达标且不具备改造提升条件的 30 万千瓦以下机组以及 2013 年以来违法违规建设的火电机组,优先淘汰 30 万千瓦以下 的运行满 20 年的纯凝机组、运行满 25 年的抽凝热电机组。(责 任单位:市能源局、济宁市生态环境局邹城分局、市工业和信息 -- 3 -- 化局) 扩大集中供热范围,加强集中供热热源和配套管网建设,支 持跨区联片热电联产项目建设,以热水为供热介质的热电联产项 目,20 公里供热半径内原则上不再另行规划建设抽凝热电联产 机组;以蒸汽为供热介质的热电联产项目,10 公里供热半径内 原则上不再另行规划建设其他热源点。鼓励拥有技术和资金优势 的企业参与集中供热的热源和配套管网建设。(责任单位:市住 房城乡建设局、市能源局、济宁市生态环境局邹城分局) 加大对纯凝机组和热电联产机组技术改造,淘汰管网覆盖内 的燃煤锅炉、燃煤小热电。鼓励余热资源较为丰富的企业利用余 热余压等技术进行对外供暖。到 2020 年,城市集中供暖入网面 积力争达到 2000 万平方米。(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济宁市生态环境局邹城分局) 实施清洁采暖,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积极开展燃煤供热锅炉清 洁能源替代。集中供暖未覆盖的地区,结合基础设施建设,推行 气代煤、电代煤、热代煤等清洁采暖方式。以镇街为单元整体推 进,并将完成电代煤和气代煤的地方划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禁 止散煤销售和使用。2020 年年底,基本实现平原地区散煤清零。 电网企业要加强与镇街、有关部门衔接,统筹推进“煤改电”输 变电工程建设,满足居民采暖供电需求,镇街、有关部门对“煤 改电”配套电网工程应予以支持,统筹协调“煤改电”“煤改气” 用地指标。在有资源条件的地方,优先支持地热能、生物质能、 -- 4 -- 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替代散煤。到 2020 年,全市具备条件 的村庄实现冬季清洁供暖。(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 能源局、济宁市生态环境局邹城分局、市市场监管局、市自然资 源和规划局、国网邹城供电公司,相关镇街) 减少劣质煤使用,对暂不具备清洁采暖条件的区域,积极推 广使用型煤、优质无烟块等洁净煤进行替代,鼓励推广“洁净型 煤+节能环保炉具”模式。建立健全煤炭质量管理体系,加强煤 炭质量全过程监管,提高煤炭品质,严格控制劣质煤炭进入消费 市场,严厉打击劣质煤销售。鼓励火电等高耗煤行业采用高热值 煤炭,减少低热值煤炭使用量。(责任单位:市能源局、市市场 监管局,相关镇街) 2.着力控制新增煤炭消费。严格控制新上耗煤项目审批、 核准、备案,鼓励天然气、电力等清洁能源替代煤炭消费。原则 上不再新增燃煤机组装机容量,新增用电量主要依靠非化石能源 发电和外输电满足。对确需新建的耗煤项目,需落实产能置换和 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否则不予立项。(责任单位:市行政审批服 务局、市发改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完善煤炭替代审查制度,根据山东省耗煤项目煤炭消费减量 替代管理相关政策要求,提高煤炭利用效率低行业的煤炭减量替 代系数。对于确需建设的耗煤项目,严格落实替代源及替代比例, 所有新、改、扩建项目实施煤炭减量或等量替代。(责任单位: 市发展改革局) -- 5 -- 严格按照《山东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实施办法》规 定,结合能耗总量和能耗强度“双控”要求,审查项目节能报告。 (责任单位: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市能源局) 严把新上耗煤项目的环评审批关,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 须包含经相关主管部门核定同意的煤炭减量替代方案,其中新上 燃煤发电项目由济宁市级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工作主管部门出具 核定意见。(责任单位:济宁市生态环境局邹城分局、市行政审 批服务局、市发展改革局) 3.着力提高煤炭使用效率。加强重点工业行业提标改造, 在重点耗能行业全面推行能效对标。力争到 2020 年,工业能源 利用效率显著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 2015 年降低 20%以上,电力、有色、建材、化工、煤炭、轻工、纺织、 机械等重点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或接近国内先进水平,新 建高耗能项目单位产品(产值)能耗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 火电行业,新建燃煤发电项目平均供电煤耗低于 300 克/千瓦时, 现役燃煤发电机组改造后平均供电煤耗低于 310 克/千瓦时;大 型发电集团单位供电二氧化碳排放控制在 825 克/千瓦时以内。 (责任单位:市能源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济宁市生态环境局 邹城分局) 继续推进电能替代燃煤和燃油,扩大电能推广应用。(责任 单位:市能源局) 推动绿色建筑提质增效,邹城市城镇规划区范围内新建建筑 -- 6 -- 严格执行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全面执行居住建筑节能 75%、公共 建筑节能 65%设计标准,积极开展超低能耗及近零能耗建筑建设 试点。鼓励发展装配式建筑,大力发展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力争 到 2020 年,建成节能建筑 100 万平方米以上,完成公共建筑节 能改造 10 万平方米以上,新增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应用面积 60 万平方米以上,创建省级绿色生态示范城镇 1 个,绿色建筑 在新建建筑中基本实现全覆盖。 (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相关镇街) 4.着力落实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制度。制定实施全市 2019 年 —2020 年煤炭消费压减工作方案,依据我市 2018 年煤炭消费量 核实情况,将全市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分解落实到重点耗煤企 业,明确牵头部门和责任分工,完善工作机制,协同推进煤炭消 费减量替代工作。(责任单位:市发改局、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相关镇街) (二)增加清洁能源使用 1.大力增加清洁能源供给能力。实施非化石能源倍增行动 计划,因地制宜规模化发展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打造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示范区。推进太阳能利用与常规能源体系相 融合,以推广应用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努力实现光伏产业 规模化和跨越式发展。(责任单位:市能源局,相关镇街) 按照济宁市“一体两翼”氢能源核心产业制造基地规划,依 托兖矿国宏氢能源研发示范基地和荣信集团“氢气岛”项目建设, -- 7 -- 打造制氢基地;加强氢能技术研发应用,以制氢、储氢产业化项 目为抓手,以氢能示范应用为引领,打造氢能源产业基地。(责 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能源局、市交通运输局、市住房 城乡建设局) 落实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政策,推动清洁低碳能 源优先上网。(责任单位:市能源局、国网邹城供电公司) 2.大力提升天然气供给能力。抓好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 设,坚持内外并重,构建多元化的天然气供应体系,2020 年天 然气消费比重力争达到 5%左右。(责任单位:市能源局、市住房 城乡建设局) 加快储气设施建设步伐,2020 年年底前,燃气企业和上游 供气企业的储备能力达到量化指标要求。(责任单位:市住房城 乡建设局、市能源局) 除偏远地区,基本实现全市天然气“镇镇通”。新增天然气 优先用于城镇居民和大气污染严重地区的散煤替代,实现“增气 减煤”。(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3.大力调整能源布局。科学确定煤炭产能,邹城区域内煤 炭产量原则上稳定在 1800 万吨左右。(责任单位:市能源局) 优化油气资源输入保障,稳定市内油气产量,科学布局原油、 LNG 等接卸设施。(责任单位:市能源局、市商务局、市住房 城乡建设局) 科学有序布局发展煤电,合理布局高效煤电项目。按照区域 -- 8 -- 生物质产出类型,科学布局生物质发电项目。(责任单位:市能 源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把思想和行动统 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切实把“四减四增”能源结 构调整工作落到实处,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分管负责同志靠上 抓,群策群力,合力推进。突出规划引领,市直各相关部门要按 照本方案的要求,结合实际制定专项方案,细化各项任务到镇街、 到年度、到行业、到企业、到岗位。市直相关部门要加强部门协 作,牵头部门要做好指导、调度和协调,对未按时间节点和要求 完成任务的单位进行督导,配合部门要对照职责,明确任务分工 和要求,及时提供相关资料、数据、工作条件。 (二)全方位宣传引导。通过电视、广播、报刊、新媒体等 载体,深入宣传“四减四增”能源结构调整的重大意义、重大政 策、重大行动、重大工程,及时报道新进展、新成效、新经验。 对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的企业和职工,对城乡结合部和 农村地区散煤用户等开展精准定位宣传,普及相关政策法规,争 取企业和群众对结构调整的理解和支持。开展节能降耗、环境保 护全民宣传行动,推动全社会形成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生 产方式、消费模式和生活习惯。 (三)畅通信息报送。建立市能源结构调整工作协调机制, 加强“四减四增”能源结构调整工作协调沟通。“四减四增”能 -- 9 -- 源结构调整工作实施定期调度制度,各责任部门(单位)要明确 具体科室,专人负责工作进展信息报送,由市发展改革局汇总后 报市加强污染源头防治推进“四减四增”工作专班办公室。 (四)严格考核机制。根据本方案目标任务,市“四减四增” 能源结构调整各责任单位要加强对本方案实施的督导检查,对工 作落实到位、实绩突出的,予以表扬;对工作拖沓、履职不力、 逾期未完成规定任务的,进行督导通报。 附件:1.邹城市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工作专班组成人员名单 2.邹城市能源结构调整工作任务分解表 -- 10 -- 附件 1 邹城市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工作专班 组成人员名单 组 长:田成柱 副组长:陈 成 伟 员:史凡法 市委常委、副市长 市发展改革局局长 市发展改革局副局长 付令民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主任科员 刘宝功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 相 阳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副局长 孔令坤 市交通运输局副主任科员 孙本铎 市商务局副局长、贸促会会长 刘 超 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副局长 周 彬 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 贾 琦 济宁市生态环境局邹城分局副局长 蒋邦新 市发展和改革局副科级干部 董传峰 国网邹城供电公司副总经理 -- 11 -- 附件 2 邹城市能源结构调整工作任务分解表 工作 类别 1 任务目标 主要任务措施要求 推进燃煤锅炉 和工业炉窑综 合整治 30 万千瓦及以上热电联产电厂 15 公里供热半径范围内的燃煤 锅炉有步骤、分阶段全部关停整合。力争 2020 年年底前,基本 淘汰 35 蒸吨/小时以下燃煤锅炉。65 蒸吨/小时及以上燃煤锅炉 实现节能和超低排放 牵头部门 配合部门 济宁市生态环境局 邹城分局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镇 街 2 加快推进建筑陶瓷等行业工业炉窑清洁能源替代 3 淘汰一批服役期较长机组、大机组供热覆盖范围内小机组、去 产能企业配套机组和环保、能耗、安全等不达标且不具备改造 提升条件的 30 万千瓦以下机组以及 2013 年以来违法违规建设 的火电机组,优先淘汰 30 万千瓦以下的运行满 20 年的纯凝机 组、运行满 25 年的抽凝热电机组 市能源局 济宁市生态环境局邹城分 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以热水为供热介质的热电联产项目,20 公里供热半径内原则上 不再另行规划建设抽凝热电联产机组;以蒸汽为供热介质的热 电联产项目,10 公里供热半径内原则上不再另行规划建设其他 热源点。鼓励拥有技术和资金优势的企业参与集中供热的热源 和配套管网建设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市能源局、济宁市生态环境 局邹城分局 加大对纯凝机组和热电联产机组技术改造,淘汰管网覆盖内的 燃煤锅炉、燃煤小热电。鼓励余热资源较为丰富的企业利用余 热余压等技术进行对外供暖。到 2020 年,城市集中供暖入网面 积力争达到 2000 万平方米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济宁市生态环境局邹城分局 着力压 缩煤炭 存量消 费 加快淘汰落后 燃煤机组 4 扩大集中供热 范围 5 -- 12 -- 集中供暖未覆盖的地区,结合基础设施建设,推行气代煤、电 代煤、热代煤等清洁采暖方式。到 2020 年,全市具备条件的村 庄实现冬季清洁供暖 6 实施清洁采暖 7 在有资源条件的地方,优先支持地热能、生物质能、太阳能、 沼气等清洁能源替代散煤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市能源局、济宁市生态环境 局邹城分局、市市场监管局、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国网 邹城供电公司、相关镇街 8 将完成电代煤和气代煤的地方划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禁止散 煤销售和使用。2020 年年底,基本实现平原地区散煤清零 9 对暂不具备清洁采暖条件的区域,积极推广使用型煤、优质无 烟块等清洁煤进行替代,鼓励推广“洁净型煤+节能环保炉具” 市能源局 模式 相关镇街 建立健全煤炭质量管理体系,加强煤炭质量全过程监管,提高 煤炭品质,严格控制劣质煤炭进入消费市场,严厉打击劣质煤 销售 市市场监管局 相关镇街 严格控制新上耗煤项目审批、核准、备案,原则上不再新增燃 煤机组装机容量,新增用电量主要依靠非化石能源发电和外输 电满足 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市发改局、市工业和信息化 局 在“集中供热、 气代煤、电代 煤”范围外推广 清洁煤 10 11 12 13 14 着力控 制新增 煤炭消 费 完善煤炭替代审查制度,根据山东省耗煤项目煤炭消费减量替 代管理相关政策要求,提高煤炭利用效率低行业的煤炭减量替 市发改局 代系数。对于确需建设的耗煤项目,严格落实替代源及替代比 严格控制新上 耗煤项目审批、 例,所有新、改、扩建项目实施煤炭减量或等量替代 核准、备案 严格按照《山东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实施办法》规定, 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结合能耗总量和能耗强度“双控”要求,审查项目节能报告 严把新上耗煤项目的环评审批关,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须 包含经相关主管部门核定同意的煤炭减量替代方案,其中新上 燃煤发电项目由济宁市级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工作主管部门出具 核定意见 济宁市生态环境局 邹城分局 市能源局 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市发改 局 -- 13 -- 15 16 着力提 高煤炭 使用效 率 19 20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济宁市 生态环境局邹城分局 继续推进电能替代燃煤和燃油,扩大电能推广应用 市能源局 推动绿色建筑 提质增效,县城 及城镇以上城 市规划区新建 建筑严格执行 绿色建筑设计 标准 力争到 2020 年,建成节能建筑 100 万平方米以上,完成公共建 筑节能改造 10 万平方米以上,新增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应用 面积 60 万平方米以上,创建省级绿色生态示范城镇 1 个,绿色 建筑在新建建筑中基本实现全覆盖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相关镇街 着力落 实煤炭 消费总 量控制 制度 推进煤炭消费 减量替代工作 制定实施全市 2019 年—2020 年煤炭消费压减工作总体方案, 依据 2018 年煤炭消费量变化情况,将全市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 标分解落实到重点耗煤企业,明确牵头部门和责任分工,完善 工作机制,协同推进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工作 市发改局 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相关镇 街 大力增 加清洁 能源供 给能力 因地制宜规模 化发展太阳能、 生物质能、地热 能等,打造新能 源和可再生能 源示范区 实施非化石能源倍增行动计划,因地制宜规模化发展太阳能、 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打造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示范区。推进 太阳能利用与常规能源体系相融合,以推广应用促进技术进步 和产业发展,努力实现光伏产业规模化和跨越式发展 市能源局 相关镇街 围绕“一体两翼”布局氢能源产业,加强氢能技术研发应用, 以制氢、储氢产业化项目为抓手,以氢能示范应用为引领,打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市能源局、市交通运输局、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17 18 力争到 2020 年,工业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 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 2015 年降低 20%以上,电力、有色、建材、 化工、煤炭、轻工、纺织、机械等重点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 加强重点工业 行业提标改造, 达到或接近国内先进水平,新建高耗能项目单位产品(产值) 市能源局 能耗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火电行业,新建燃煤发电项 在重点耗能行 目平均供电煤耗低于 300 克/千瓦时,现役燃煤发电机组改造后 业全面推行能 平均供电煤耗低于 310 克/千瓦时;大型发电集团单位供电二氧 效对标 化碳排放控制在 825 克/千瓦时以内 -- 14 -- 造氢能源产业基地 落实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政策,推动清洁低碳能源 优先上网 市能源局 国网邹城供电公司 抓好天然气产 供储销体系建 设 坚持内外并重,构建多元化的天然气供应体系,2020 年天然气 消费比重力争达到 5%左右 市能源局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加快储气设施 建设步伐 2020 年年底前,城镇燃气企业的储备能力达到量化指标要求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市能源局 24 实施气化济宁 工程 除偏远地区,基本实现全市天然气“镇镇通”。新增天然气优 先用于城镇居民和大气污染严重地区的散煤替代,实现“增气 减煤”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25 科学确定煤炭 产能 邹城区域内煤炭产量稳定在 1800 万吨左右 市能源局 优化油气资源 输入保障 稳定市内油气产量,科学布局原油、LNG 等接卸设施 市能源局 合理布局发展 煤电、生物质发 电项目 科学有序布局发展煤电,合理布局高效煤电项目。按照区域生 物质产出类型,科学布局生物质发电项目 市能源局 21 22 23 26 27 大力提 升天然 气供给 能力 大力调 整能源 布局 市商务局、市住房城乡建设 局 -- 15 -- 抄送:市委各部门,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市法院, 市检察院,市人武部。 邹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16 -- 2019 年 10 月 24 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