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高校决策参考(2022年第2期) 2022-03-09.pdf

Pretext(借口)8 页 7.748 MB下载文档
高校决策参考(2022年第2期) 2022-03-09.pdf高校决策参考(2022年第2期) 2022-03-09.pdf高校决策参考(2022年第2期) 2022-03-09.pdf高校决策参考(2022年第2期) 2022-03-09.pdf高校决策参考(2022年第2期) 2022-03-09.pdf高校决策参考(2022年第2期) 2022-03-09.pdf
当前文档共8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高校决策参考(2022年第2期) 2022-03-09.pdf

高校决策参考(寒假月刊) 2022 年第 2 期 政策前沿 2 月 2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强 调:要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大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国家创新发展急 需的基础研究人才。 2 月 23 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布 2022 年工作要点。文件强调:以高质量 高等教育体系建设为主题主线,以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为 工作统领,以高等教育数字化为战略引擎,以培养卓越拔尖人才为核心目标, 以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为战略重点,以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为关键举措, 全面推进 2022 年工作。  从学科专业、课程、教材、教师等人才培养关键环节和要素的质量提升入手, 狠抓人才培养质量;  深入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 2.0,加强碳达峰碳中和、人工智能、集成电 路、储能技术、生物育种等紧缺人才培养;  全面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数字化,继续加大慕课建设力度,开发建设一批新形 态教材;  支持高校设置急需紧缺、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专业。指导各地各高校适应 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落实学科专业调整优化改革方案;  推动区域高等教育战略布局优化调整,加强东中西部高校协作。 2 月 11 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实施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的通知》。 通知要求,依托地方高水平师范院校、地方政府,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薄弱 师范院校进行重点支持,促进优质资源共享与协同发展。 2 月 14 日,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正式公布。详细解读 见本期专题。 2 月 14 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的通知》。 文件提到,将依托应急管理系统所属院校,按程序和标准筹建应急管理类大 -1- 高校决策参考(寒假月刊) 2022 年第 2 期 学,建强中国消防救援学院。 2 月 24 日, 教育部公布了 2021 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 新增 1961 个专业点、撤销 804 个专业点,调整学位授予门类或修业年限专 业 48 个,31 种新专业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碳储科学与工 程、资源环境大数据工程、湿地保护与恢复、智慧林业、劳动教育、科学史 等 31 种新专业正式纳入本科专业目录。 -2- 高校决策参考(寒假月刊) 2022 年第 2 期 2 月 22 日,教育部官网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 建设管理的意见》。文件明确,高水平运动队学生与普通学生的学业水平要 求原则上应保持一致;高校不得给高水平运动员单列推免名额或制定单独推 免办法。 2 月 17 日,科技部、教育部召开 2022 年科教协同领导小组会议暨高校校长 座谈会。会议指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发挥好在国家实验室建设中的重要 作用,加强基础研究和交叉学科研究能力,积极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 技部和教育部将共同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提供更多、更有力的支持。 国内动态 2 月 24 日,浙江省与教育部在京签署《教育部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共同推 进浙江教育高质量发展 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备忘录》。根据备忘录,双 方将围绕基础教育优质均衡、普惠性人力资本全面提升、高等教育高水平普 及和教育治理现代化等方面开展合作。 2 月 22 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了 2021 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 告,其中包含本科院校大学生竞赛榜单 13 个、高职院校大学生竞赛榜单 10 个、 省份大学生竞赛榜单 3 个。据统计,全国共有 1197 所本科院校进入 2017— 2021 年本科榜单。哈尔滨工业大学位列榜首,浙江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分列 第二名和第三名。 2 月 19 日,依托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共同建设的集成电路高精尖创新中心在 京揭牌成立。该中心由北京市政府批准、北京市教委立项成立,是北京建设 集成电路科技创新高地的重要举措。 2 月 24 日,上海交通大学与中国银行签署了《中国银行支持上海交通大学建 设中银科技金融学院合作协议》,标志着上海交通大学中银科技金融学院进 入全面建设阶段。 -3- 高校决策参考(寒假月刊) 2022 年第 2 期 2 月 18 日,中国人民大学与意大利路易斯大学、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在线 上签署管理学三学位合作协议。三所高校将联合开设全球首个“管理学三学 士国际项目”,旨在培养具有中国文化意识的未来全球商务领袖。 2 月 23 日,海南省教育厅与华东师范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教师培 养、教育研究、俄罗斯与欧亚研究、国际海洋垃圾与塑料战略研究等领域深 度合作。同时,华东师范大学将进一步加强与海南师范大学的合作。 2 月 24 日,小米公益基金会宣布正式启动“小米青年学者”公益项目,计划 捐赠 5 亿元,分 5 年覆盖 100 所高校,用于鼓励和支持青年人才积极从事科 研和教学。当天,小米公益基金会与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在京举行了签约仪 式,北京大学成为“小米青年学者”项目的首个支持高校。 2 月 20 日,浙江大学与嘉兴市、嘉善县签署协议,共建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 绿洲。据悉,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这一科技创新平台将聚焦“绿色+” “智慧+”“生态+”创新布局,打造未来环境、未来健康、未来城市等 6 大 未来实验室,同时建设浙大工程师学院分院和未来学院,设立科技园创新创 业基地。 2 月 22 日上午,福建农林大学与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合作 协议。同时,北京大北农集团董事局主席邵根伙博士个人向福建农林大学无 偿捐赠 1.6 亿元人民币。其中,1 亿元用于共建海峡种业创新研究院;5000 万元用于未来技术学院引进人才和奖教奖学;1000 万元用于共建国际兰花研 究中心。这是福建农林大学办学史上获得的单笔金额最大的社会无偿捐赠。 2 月 27 日,中国人民大学交叉科学研究院揭牌成立。在学科建设方面,研究 院将凸显人文理工交叉特色,聚焦数字社会科学领域,明确“数字+经济” “数字+治理”“数字+人文”三个数学社会科学的重点方向,聚力产出人文 理工交叉全国领先的标志性成果。 2 月 27 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成立应用经济学院,同时对经济学院、商学 -4- 高校决策参考(寒假月刊) 2022 年第 2 期 院相关学科专业进行调整。 2 月 18 日,科兴控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香港中文大学宣布在港中大联合兴 建生物安全三级(P3)实验室,以开展传染病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等领域 的研究工作。 国际视野 2 月 7 日,自然指数(Nature Index)公布了 2020 年 11 月 1 日至 2021 年 10 月 31 日学术机构排名。在全球前 100 名的大学中,中国占了 28 位。位居中 国(含港澳台)前 10 名的大学分别是: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 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中山大学和南开大学。 俄罗斯于近日批准了一项关于科学和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的方案,该方 案预计将持续进行至 2030 年。俄罗斯将重点建设“统一科学服务平台”“数 据中心”“服务中心”“软硬件市场”等科技教育项目,大力引进人工智能、 大数据、物联网、云技术等各类新兴技术。 近日,澳大利亚国家技能委员会发布了《2021 年澳大利亚技能状况报告》。 据报告预测,未来五年就业增长最快的是以下四个服务领域:医疗保健和社 会援助;专业、科学、技术性的服务;住宿和餐饮服务;教育和培训。这些 领域将占未来五年新增就业机会的 64%左右。 据 2 月 27 日《海峡时报》报道,新加坡国立大学和新加坡其他大学将推出 数据分析和可持续城市发展等新课程,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据《印度时报》消息,印度理工学院及印度其他顶尖大学正计划在英国开设 分校,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印度教育发展的新方向。 -5- 高校决策参考(寒假月刊) 2022 年第 2 期 解读第二轮“双一流”名单1 2 月 14 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 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并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 学科名单。这份备受瞩目的名单囊括了 147 所建设高校和 331 个建设学科(不含 自定学科),其中,基础学科布局 59 个、工程类学科 180 个、哲学社会科学学 科 92 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自主建设的学科自行公布。 相较于首轮“双一流”建设名单,第二轮“双一流”建设新增了 7 所高校, 分别是:山西大学、湘潭大学、南京医科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华南农业大学、 广州医科大学、南方科技大学。 同日,教育部公布了给予公开警示(含撤销)的首轮建设学科名单,包括北 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内蒙古大学生物学等在内的 15 所高校、16 个首轮“双一 流”建设学科被公开警示或撤销。 更加突出培养一流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第二轮“双一流”建设任务特别强调要瞄准科技 前沿和关键领域,加大力度优化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布局,率先推进学科专业 调整,稳定支持具有创新潜力的青年人才培育培养,加强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 关,集中力量开展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和联合科研等。 不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强化“一流学科”概念 针对首轮“双一流”建设存在的问题,即部分建设高校把“一流大学建设 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作为身份和层次追求,第二轮“双一流”则强 调回归建设初心,坚持以学科为基础,引导高校探索自主特色发展新模式。中 国人民大学评价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周光礼教授认为应处理好一流大学与一流学 科之间的关系:我们应该用一流学科来界定一流大学,而不是用一流大学来界 定一流学科。 北大清华试点自主确定建设学科并自行公布,逐步赋予更多高校建设自主权 此次北大清华为“自主确定建设学科并自行公布”,体现出“双一流”建 设将扩大高校建设自主权、强化建设高校的主体意识和创新动力,为若干高校 1 专题内容根据《光明日报》《中国科学报》相关报道综合整理。 -6- 高校决策参考(寒假月刊) 2022 年第 2 期 冲入世界前列创造政策制度环境的发展趋势。据悉,三部委将在后续建设中, 陆续选择具有鲜明特色和综合优势的建设高校,赋予一定自主建设学科的权 限。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人大评价研究” 本简报的信息来源主要包括:QS 世界大学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前 100 高校官网内公开发布的新闻及文章;国内 147 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官网 内公开发布的新闻及文章;国内外主流媒体、教育专业媒体、相关政府部门官网 发布的高等教育相关新闻。 本期信息检索的时间范围为 2022 年 2 月 1 日—2022 年 2 月 28 日。 主编:周光礼 周勇 杨东 副主编:宋姬芳 钱蓉 王丹 李彪 中国人民大学评价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治理与舆论生态研究院 中国人民大学发展规划处 本期责编:冯雯婷 封面供图:袁源 2022 年 3 月 5 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