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pdf

姿色Amor゜37 页 506.614 KB下载文档
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pdf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pdf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pdf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pdf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pdf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pdf
当前文档共37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pdf

口腔医学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建设 年度报告 天津医科大学 2022 年 03 月 一、 学科简介 天津医科大学始建于 1951 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原国家政务院批准 建立的高等医学院校。1996 成为天津市唯一的国家“211 工程”重点建 设市属院校,2015 年成为天津市人民政府、国家卫生计生委和教育部 共建高校,2017 年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口腔医学专业始建于 1974 年,1986 年招收硕士研究生,2001 年 为教育部首批口腔医学专业学位试点单位,2002 年招收本硕连读七年 制学生(授予专业学位),现为口腔医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单位、国 家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天津市重点学科、天津市品牌专业、天津市实 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天津市优秀教学团队。现有专任教师 102 名,其中 高级职称 45 名(44.1%),博士学位教师 48 名(47.1%)、45 岁以下教 师 62 名(60.8%),学术带头人 15 名、学术骨干 30 名,博导 10 名、 硕导 33 名。2021 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 项、天津市教委科研项目 5 项、天津市卫健委科技项目 7 项,共获科研经费 204.5 万元。获陕西 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 1 项,转化专利 2 项,发表学术论文 52 篇,其中 SCI 收录论文 33 篇。 借助“211 工程”建设、中央与地方实验室共建、天津市及天津医科 大学重点学科建设等项目,搭建了口腔医学基本技能训练平台、口腔 医学临床培训平台及口腔医学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平台。图书馆馆藏纸 质中外文图书 122.2 万余册,电子书 134.21 万册,中外文期刊 1183 种, 中外文数据库 123 个。 学位点 2013 年通过教育部口腔医学专业认证,2014 年通过国务院 学位委员会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2016 年通过口腔医学博士学位授权 点专项评估,2018 年通过一级学科硕士点合格评估。已培养 35 届硕士 研究生,8 届博士研究生,注重思政教育,始终把“求真至善”的校训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研究生培养全过程,把科学道德和学风建 设纳入研究生培养环节,着力增强研究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 1 责任感,培育研究生正直诚信、追求真理、勇于探索、团结合作的品 质。实行学院-教研室-导师分级管理,管理机构健全,研究生招生、培 养、分流、学位授予、奖助贷,导师遴选、培训、考核等制度体系完 善,开设研究生主要课程 27 门。现已形成九个稳定的培养方向,2021 年共招收学术学位博士 2 名、硕士 16 名,授予硕士学位 14 名。毕业 生就业率 100%。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本单位研究生培养各项评价满 意率均高于 90%。 二、培养目标与标准 1.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强的口腔医学专业理 论知识,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研作风,具有独立从事 科学研究的能力以及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专 业素养的高素质创新型口腔医学人才。 2. 授予学位标准 (1)完成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博士研究生总学分不少于18分,硕 士研究生总学分不少于25分。 (2)通过中期考核(含专业课及专业英语考核)。 (3)通过博士或硕士学位论文评阅与答辩。 (4)达到学校博士或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学术成果认定的标准。 三、基本条件 1. 培养方向与学术带头人 我校口腔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能够面向我国经济建设和 社会发展以及学科发展的需要,形成九个稳定的培养方向: 1.1 口腔材料学 主要研究领域:围绕牙体硬组织再矿化材料,引导组织再生膜和 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以及种植体表面改性等领域,探讨基于非晶典矿化 2 理论和纳米颗定向搭接的原理、仿生模拟细胞外基质研发引导组织再 生膜用于骨缺损修复、基于仿生策略的牙科种植体表面改性。 特色与优势:以医工结合为特色,以临床需求和问题为导向,将 材料学的最新发展成果引入到口腔医学的研究,充分发挥医学和工学 交叉领域专家学者的学术引领和学术创新优势,协调医学和工学领域 各方面发展需求和相互关系,开展深入的跨学科学术研究。 学术带头人: 张旭,教授,博导,入选天津市教委高校中青年骨干创新人才计 划,是中国生物材料学会骨修复材料与器械分会口腔生物材料及应用 专委会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材料学专委会青年委员,中华口腔 医学会口腔生物医学专委会委员,国际牙医师学院中国区院士,口腔 教学管理专委会委员,科技部重大科技专项项目评审专家。主要从事 生物纳米材料、口腔生物材料和组织工程研究。先后主持项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1 项、面上项目 3 项、天津市应用基础及前沿技 术研究计划项目1项,参与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 学 基 金 1 项 , 省 部 级 课 题 4 项 。 主 要 研 究 成 果 发 表 在 Advanced Materials(IF:30.254)、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IF:18.125)、ACS nano (IF:16.207) 、 Materials(IF:13.877) 、 Bioactive Dental Materials(IF:6.256)等学术刊物,相关研究共发表 SCI 收录论文 50 余 篇总被引用 1300 余次(单篇最高引用 81 次),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6 项,省部级科技奖 4项,3 项成果已经开始转化。参编中、英文专著4 部。 胡欣,主任医师,硕导,天津市科技专家库第一批入库专家,天 津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天津市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专 业委员会委员。从事口腔修复学,口腔生物材料学临床、教学、科研 19年。研究方向为口腔生物材料相关研究,在生物材料设计、合成、 检测以及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评价等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作为 3 骨干人员参与国家自然基金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3项。获得天津市科 技进步二等奖1项;在专业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第一作 者发表论文10余篇,SCI收录3篇。主编、参编教材、专著各1部。 1.2 口腔生物学 主要研究领域:口腔生物医学基础及转化医学研究。重点研究口 腔遗传病发病机制,口腔颅颌面干细胞命运转归调控分子机制,口腔 颌面软硬组织再生,口腔感染性疾病疫苗及佐剂研究,口腔微生物组 学,口腔颌面肿瘤转移机制和免疫治疗,牙齿及口腔颅颌面发育机制。 特色与优势:以多学科联合为特色,以转化医学为目标,发挥口 腔遗传病学传统优势,围绕口腔颌面组织再生,表观遗传学调控,蛋 白组学,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组学等热点问题展开基础及临床前期研究, 获国家级科研课题。 学术带头人: 刘颖,主任医师,硕导,天津口腔医学会牙体牙髓病学专委会委 员。多年担任口腔医学专业国家执业医师考试考官。现任天津市口腔 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特聘专家、中华口腔医学会会员、中华口腔医学会 牙体牙髓病学、口腔生物医学专业委员会会员、天津市口腔医学会牙 体牙髓专委会委员。承担或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部级课 题2项,主持完成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1项目,荣获天津市科 技进步三等奖2项。近5年作为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7篇,中文 核心期刊论文5篇,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6名。 1.3 口腔修复学 主要研究领域:口颌缺损的修复手段及材料-机体相互作用。重点 研究软硬组织修复前外科处理、快速成型修复材料表面设计、材料表 面特性对细胞分化的调控机制、载药材料的研发改性。 特色与优势:与材料学、工程学、数字加工交叉融合为特色,在 基础医学理论方法分析探讨临床表象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全国修 4 复专委会副主委单位,主编、参编国家规划教材,曾获省部级科技奖8 项。 学术带头人: 隋磊,教授,博导,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学专委会委员,中 华口腔医学会计算机专委会委员,天津市口腔医学会修复工艺专委会 候任主委,国家科技专家库专家,教育部科技评价与评审专家库专家, 天津市高校“青年骨干创新人才,天津市首批青年医学新锐,天津医科 大学新世纪人才,美国塔夫茨大学牙学院访问学者。承担《口腔修复 学》等 6 门课程的教学工作,主持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 1 项、面上项 目 2 项,参与国家级项目 3 项,主持完成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医学教育研究立项课题 1 项。 填补天津市卫生系统引进应用新技术空白项目 3 项,申请发明专利 1 项,发表论文 51 篇,其中近第一作者 SCI 论文 3 篇,通讯作者 SCI 论 文 6 篇,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 3 部。已培养硕士研究生 28 人。 1.4 口腔颌面外科学 主要研究领域:以口腔来源干细胞为种子细胞与新型支架材料构 建复合组织工程产物,重建口腔颌面部软硬组织畸形缺损的形态与功 能,阐释其与植入受区的结合机制。探讨头颈鳞癌发病、转移及耐药 遗传机制,筛选诊断指标,开发靶向药物。 特色与优势:以医工结合,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并重为特色,在 构建高仿生数字化组织工程支架、揭示特定基因及信号通路对口腔鳞 癌非编码RNA 转录的调控机制等方向具国内领先水平。 陈刚,教授,硕导,国际牙医学院院士,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 面外科专委会委员、口腔医学设备器材分会常务委员、天津市口腔医 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口腔医学年鉴》编委、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常务编委、《天津医科大学学报》编委,法国 里尔大学客座教授。承担口腔颌面外科学、专业英语以及留学生整形 5 外科学、口腔医学课程英语讲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牙颌面畸形缺损的 整复与重建。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启动 基金及天津市科委等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作为项目负责人获天津市科 技进步三等奖1项,共同获得国家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发表论文 45篇,其中SCI收录5篇,副主编、参编专著8部。已培养毕业硕士研究 生、留学生30名,在读12名。 张健,主任医师,硕导,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药学专业委员会常 务委员,天津市抗癌协会肿瘤外形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天津市 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任《中华老年口腔医学》 杂志编委,《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审稿专家。主持及参与 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十余项,发表论文60余篇,在专业核心期刊发 表论文40余篇,SCI收录5篇。参编专著三部,参译专著一部。已培养 研究生26名,在读研究生9名。 1.5 牙体牙髓病学 主要研究领域:牙体牙髓病学发病机制及精准医学和微创治疗方 法。重点研究牙髓组织先天缺陷机制、后天再生机制、口腔生物膜形 成和调控机制、牙体硬组织再矿化机制及临床转化手段。 特色与优势:以多学科联合为特色,将口腔生物医学、口腔遗传 学和口腔材料学与临床技术研究紧密结合,遗传性乳光牙本质研究曾 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学术带头人: 刘大勇,主任医师,博导,担任天津医科大学“十三五”一流学 科建设口腔医学特色学科项目主要研究方向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学位论文评审专家,国家科技专家 库, 天津市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专家库成员,华夏医学科技奖评审专 家。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生物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天津市生物医学 工程学会组织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天津市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 6 员会委员。从事口腔内科临床28年,从事牙齿干细胞及口腔颌面组织 再生研究10余年。《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编委,Stem Cell Res & Ther, Cell Proliferation,J Periodontol,J Cell Physiol,Stem Cells Int 等杂志审稿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 目3项(结题2项),天津市教委一般项目1项(已结题),天津市卫生 健康委重点研发项目1项,参与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在国内外 期刊发表专业文章60余篇,其中SCI收录26篇(第一或通讯作者12篇), 包括Aging Cell, Stem Cells, Chem Engin J, J Clin Periodontol, Blood, Nat Comm, Cell Prolif, J Cell Physiol等, 他引1173次, H-index=14(Scopus©,Elsevier B.V.)。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 型专利1项,授权2项,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次,多次受邀在国际 国内会议上做专题报告。 邹朝晖,主任医师,硕导,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激光医学专委会 常委,中华医学会激光医学分会常委,中华口腔医学会医院服务委员 会委员,中国光学会激光医学分会委员,国家科技部在库专家,国家 教育部学位论文评审专家,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编委。天津市口腔 医学会口腔激光专委会主任委员,天津医学会激光医学分会主任委员, 天津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口腔医学工程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候任主委, 天津市卫生技术系列高级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审专家,天津市口腔质量 控制中心专家。从事口腔激光医学基础及临床研究27年,培养硕士研 究生30人,留学生3人,承担培养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的临床和科研指 导。 1.6 牙周病学 主要研究领域:牙周组织工程学、牙周炎发病机制及重度牙周炎 多学科联合治疗。重点研究牙周软、硬组织再生,牙周炎发病的分子 机制以及重度牙周炎多学科联合规范化治疗。 特色与优势:多学科联合探索重度牙周炎个性化、规范化的精准 7 治疗程序形成学科特色。在表观遗传学领域深入探讨牙周炎发病机制 以及全身性疾病与牙周炎的内在联系。 学术带头人: 邓嘉胤,主任医师,博导,中华口腔医学会牙周病学专委会委员, 国际牙医学院院士,天津市口腔医学会常务理事、牙周病学专业委员 会副主任委员。主持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 1 项,完成省部级、局级科 研课题 3 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级别科研课题 5 项。曾获天 津市科技成果二等奖 2 项、三等奖 1 项。作为项目负责人获天津市教 学成果二等奖 1 项。填补天津市卫生系统引进应用新技术空白项目 2 项。作为主编和副主编参编专著 3 部。发表专业论文 45 篇(含 SCI 收 录 12 篇,其中通讯作者 6 篇、第一作者 2 篇),获专利 2 项,曾获市 优秀教师等荣誉。 王永兰,主任医师,硕导,中华口腔医学会牙周病学专委员会委 员,天津口腔医学会牙周病学专委会主任委员,《口腔医学杂志》编 委及审稿专家。主持及参与局级、市级及国家级课题研究20项。作为 项目负责人获天津市科技成果奖1项、天津医科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1 项。填补天津市卫生系统引进应用新技术空白项目4项。参编专著4部。 发表专业论文43篇,其中SCI收录10篇。为首届天津市“好医生”,天津 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曾评为天津市卫生系统人民满意的医务工 作者,校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天津医科大学首届医师节“十佳医 生”和 “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已培养毕业硕士研究生43名。 1.7 口腔种植学 主要研究领域:结合物理、化学、生物化学方法及数字化技术对 种植体表面进行改性,重点研究基于仿生策略的牙科种植体表面改性, 以达到实现早期骨结合、增加结合强度及软组织封闭作用。 特色与优势: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将数字化技术贯穿种植治疗的诊 断、方案设计和手术全过程。通过种植体表面改性,在种植体表面抑 8 制生物膜形成和促进骨结合和软组织封闭研究等方面形成特色。 学术带头人: 李长义,教授、主任医师,博导,现任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口腔医院院长,兼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常务理事,教育部高等学校口腔 医学教指委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修复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 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材料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 医疗大数据学会口腔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市口腔医学会副会 长,国际牙医学院院士,《现代口腔医学杂志》、《全科口腔医学杂 志》、《国际口腔颌面种植学》副主编,《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中国口腔医学年鉴》编委。主持及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 6 项,获省 部级科技进步奖 7 项、教学成果一等奖 1 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 发表 SCI 收录论文 30 余篇,主编及参编教材与专著 7 部,培养博、硕 士研究生 60 余名。 李莺,主任医师,硕导,从事口腔种植学的科研、教学、临床工 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 目1项、天津市教委课题1项,卫健委重点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面上项目3项,省部级课题3项。担任oral diseases,placenta等杂志 审稿人。发表专业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2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 利授权2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3项,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1.8 口腔正畸学 主要研究领域:口腔正畸生物学、生物力学及治疗学研究,探索 颅颌面畸形的发病机制及矫治机理。重点研究不同骨性错牙合畸形的生 长发育变化及矫治改建。 特色与优势:借助多种数字化技术对各种错合畸形的颞下颌关节 三维结构、牙颌结构及生长发育变化、正畸治疗改建进行系列探索性 研究,形成学科特色。探索和建立CBCT、3 Shape及面部软组织扫描等 数字化信息整合平台,开展正畸生物力学三维研究。通过体外模拟正 9 畸力学环境,开展正畸生物学基础研究,深入探讨正畸牙周骨改建的 分子生物学机制。 学术带头人: 王悦,主任医师,硕导,中华口腔医学会正畸专业委员会委员, 天津口腔医学会正畸专业委员,为天津市卫健委科技成果转化信息平 台专家,天津科委系统专家库专家。从事口腔正畸学,口腔生物材料 学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6年。作为骨干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 项,主持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获得天津市成果登记一项;在 专业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 6篇,参编教材2部。 赵艳红,副教授,硕导,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生物医学专业委员 会青年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天津市卫生局科技攻关重点 项目1项、天津医科大学科研基金1项,获发明专利1项,填补天津市卫 生系统引进应用新技术空白项目3项,发表专业论文16篇,其中SCI收 录6篇。已培养硕士研究生7名。 1.9儿童口腔医学 主要研究领域:儿童口腔医学、口腔预防医学的临床应用和基础 研究。重点研究牙体硬组织再矿化机制及临床龋病、牙周病的早期阻 断研究,儿童口腔发育性疾病的遗传学研究等。 特色与优势:将口腔微生物医学、口腔遗传学与基础研究、临床 技术研究紧密结合,相关研究成果三次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奖。 学术带头人: 张向宇,主任医师,博导,中华预防医学会口腔卫生专业委员会 常委、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预防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天津市口腔医 学会理事。中华口腔医学会儿童口腔医学第四、五、六届专业委员会 委员。主持及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完成国家、天津市、市卫健委重点 攻关项目等各层次多项临床相关课题;在口腔医学专业核心期刊发表 10 论文 40 余篇;主持和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完成的三项临床研究成果获 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多次获得天津医科大学优秀教师称号。已培 养博士、硕士研究生 30 余名。 2. 师资队伍 2.1 师资规模与结构 本学位点拥有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和中青年学术骨干,其年龄结 构、知识结构、学历结构以及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合理,102 名专任教师 中,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 45 名(44.1%),具有博士学位教师 48 名 (47.1%),45 岁以下教师 62 名(60.8%),学术带头人 15 名、学术 骨干 30 名,博士生导师 10 名,硕士生导师 33 名。拥有口腔医学教学 指导委员会委员 1 人,天津市教学名师 2 人,天津市高校“学科领军人 才”1 人,天津市高校“中青年骨干创新人才”2 人,天津市首批青年医学 新锐 2 人,天津市名医 1 人。 学院重视师德师风教育,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全国时代楷模张桂梅 同志先进事迹,引导广大教师坚定初心使命,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 务的思想,立德树人,努力奉献,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 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专任教师基本情况 年龄分布 专业技 术职务 人数 25 岁 26 至 合计 及以 35 岁 下 正高级 23 0 0 副高级 22 0 中级 52 其他 总计 学历结构 最高 学位 非本 单位 授予 的人 数 兼职 博导 人数 兼职 硕导 人数 46 至 60 岁 59 岁 以上 博士 学位 教师 硕士 学位 教师 博导 人数 硕导 人数 3 18 2 15 3 6 15 10 4 8 1 9 12 0 10 10 0 9 12 0 1 0 18 26 8 0 20 32 0 0 28 0 0 5 0 5 0 0 0 3 2 0 0 0 0 0 102 0 24 38 38 2 48 47 6 24 50 4 9 36 至 45 岁 11 2.2 各培养方向专任教师情况 各培养方向均有较为稳定的师资团队,有 1-2 名学术带头人及 3-4 名学 术骨干。 各培养方向专任教师情况 培养方向 专任教师 正高 博士 学术带头人 研究生导师 口腔材料学 10 2 8 张旭,胡欣 博导 1,硕导 2 口腔生物学 10 1 6 刘颖 博导 1,硕导 3 口腔修复学 13 2 6 隋磊 博导 1,硕导 3 口腔颌面外科学 12 3 5 陈刚,张健 博导 1,硕导 8 牙体牙髓病学 14 5 5 刘大勇,邹朝晖 博导 1,硕导 5 牙周病学 12 2 5 邓嘉胤,王永兰 博导 1,硕导 3 口腔种植学 10 5 7 李长义,李莺 博导 1,硕导 3 口腔正畸学 11 2 3 王悦,赵艳红 博导 2,硕导 5 儿童口腔医学 10 1 3 张向宇 博导 1,硕导 1 3. 科学研究 3.1 科研项目 2021 年获得立项的科研课题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 项、天津市 教委科研项目 5 项、天津市卫健委科技项目 7 项,共获科研经费 204.5 万元。 12 2021 年科研立项目录 序号 1 2 3 4 5 6 项目负 责人 项目起 经费 止时间 (万) 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 基于成骨-抗菌功能 8217100 的钛种植体纳米光 8 控涂层的构建和机 制研究 李长义 202201202512 55 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 通过相转变溶菌酶 8217100 纤维/无定形磷酸钙 7 协同自组装仿生矿 化牙釉质 张旭 202201202512 55 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 8210103 0 S100A8/A9 通过 TLR4 调控 RAGE 在伴糖尿病牙周炎 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及机制研究 郜洪宇 202201202412 30 2021KJ2 42 仿生纳米粒子联合 自噬抑制与光学疗 法靶向治疗口腔鳞 癌的研究 史澍睿 202112202412 6 2021KJ2 43 应用 CRISPR/dCas9 全 基因组转录激活文 库筛选口腔鳞状细 胞癌顺铂耐药基因 的研究 赵渤锐 202201202412 6 2021KJ2 44 DNA 框架纳米材 料载白藜芦醇靶向 递送体系治疗糖尿 病牙周炎及牙周骨 组织修复再生 李彦静 202111202410 6 王浩荣 202112202412 6 房怿 202110202208 0.5 项目来源 天津市教 委课题 天津市教 委课题 天津市教 委课题 项目编 号 项目名称 7 天津市教 委课题 2021KJ2 45 透明质酸改善细胞 外基质微环境促进 脱矿牙本质再矿化 研究 8 天津市教 委课题 2021YB GX07 心理变异性分析评 价心理健康的研究 13 天津市卫 建委 TJWJ20 21MS01 9 基于深度学习的颞 下颌关节间隙改变 测量及 TMD 早期 筛查模型研究 李小囡 202112202411 10 天津市卫 健委 TJWJ20 21QN03 7 ROS 敏感的 IR780氯喹纳米载药体系 靶向治疗口腔鳞癌 研究 史澍睿 202111202411 5 天津市卫 健委 TJWJ20 21QN03 8 四面体框架核酸递 送白藜芦醇用于牙 周炎治疗及亚洲股 指组织再生的研究 李彦静 202111202311 5 天津市卫 健委 TJWJ20 21QN03 9 丝素蛋白改性非球 形载药微粒在牙槽 骨缺损修复中的应 用 张俊江 202111202411 5 13 天津市卫 健委 TJWJ20 21QN04 0 应用自组装 Nap-FFEE/KN-17 水凝胶促进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再生 的研究 赵渤锐 202111202411 5 14 天津市卫 健委 TJWJ20 21QN04 1 构建 MgO/TCPP 光 动力微球治疗种植 体周围炎的研究 陈博 202111202311 5 TJWJ20 21QN04 2 构建兼具抗炎-抗 菌功效的安石榴苷 光热缓释体系治疗 种植体周围炎的机 制研究 宋云嘉 20211-2 02411 5 9 10 11 12 15 天津市卫 健委 3.2 科研成果 2021 年获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 1 项,转化专利 2 项,发表学 术论文 52 篇,其中 SCI 收录论文 33 篇。 14 2021 年转化专利 序号 项目名称 转化方式 1 一种仿生矿化 胶原支架的制 备方法 专利权转 让 2 一种纤维内外 协同矿化胶原 支架及其制备 方法 专利权转 让 转化时间 转化金额 受让方名称 15 万 博纳格科技 (天津)有 限公司 15 万 博纳格科技 (天津)有 限公司 2021.11 2021.11 2021 年科研获奖 序号 1 获奖成果 名称 奖项 等级 获奖时间 陕西高等学 面向材料功能化的 校科学技术 一等奖 表面改性技术基础 奖 202101 获奖类别 单位署名 完成教师姓名 次序 (排名) 2 张旭(2) 2021 年发表论文(限 50 篇) 序 号 论文标题 作者 姓名 作者 类型 发表期刊 发表年份及 卷(期)数 期刊收 录情况 1 Multifunctional Modification of SIS Membranes with Chimeric Peptides to Promote Its Antibacterial, Osteogenic and Healing-promoting Ability for Applying to GBR 邓嘉 胤 通讯 作者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2021,31(31) 21014352 SCI 2 PLGA hybrid porous microspheres as 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 delivery carriers for periodontal regeneration 刘大 勇 通讯 作者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21,420(1): 129703 SCI 3 Three-dimensional porous reduced graphene oxide/hydroxyapatite membrane for guided bone regeneration 隋磊 通讯 作者 Colloids and surfaces B-Biointerfaces 2021,208: 112102 SCI 15 4 5 6 7 8 9 10 11 12 The Role and Activation Mechanism of TAZ in Hierarchical Microgroove/Nanopore Topography-Mediated Regulation of Stem Cell Differentiation Modification of collagen with proanthocyanidins by mimicking the bridging role of glycosaminoglycans for dentine remineralization Chimeric Peptides Quickly Modify the Surface of Personalized 3D Printing Titanium Implants to Promote Osseointegration 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 Membrane Modified by Fusion Peptide-Mediat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to Promote Tissue Regeneration Building an Aprismatic Enamel-Like Layer on a Demineralized Enamel Surface by using Carboxymethyl Chitosan and Lysozyme-Encapsulated Amorphous Calcium Phosphate Nanogels The production, detection, and origin of irisin and its effect onbone cells Self-assembled nanoparticles containing photosensitizer and polycationic brush for synergistic photothermal and photodynamic 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Gingipains-Mediated Degradation of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 Leads to Delayed Wound Healing Responses in Human Endothelial Cells Hyaluronic Acid/Parecoxib-Loaded PLGA Microspheres for Therapy of 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 隋磊 通讯 作者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nomedicine 张旭 通讯 作者 Materials & Design 2021,210: 110067 SCI 王永 兰 通讯 作者 ACS Applied Materials &Interfaces 2021,13(29): 33981-33994 SCI 邓嘉 胤 通讯 作者 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 2021, 10(22):21012 98 SCI 张旭 通讯 作者 Journal of dentistry 2021,107: 103599 SCI 赵艳 红 通讯 作者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2021,178: 316-324 SCI 李长 义 Journal of 通讯 2021,19(1):41 Nanobiotechnolog 3 作者 y SCI 李长 义 通讯 作者 Journal of Innate Immunity 2021,25:1-14 SCI 邓嘉 胤 通讯 作者 Current drug delivery 2021,18(2):23 4-245 SCI 16 2021,16: 1021-1036 SCI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Scientometric Analysis of Dental Implant Research over the Past 10 Years and Future Research Trends Identification and confirmation of the miR-30 family as a potential central player in 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peration time is independent associated with serious postoperative symptom in patients with mandibular third molar removal Heterogeneity affects the differentiation potential of dental follicle stem cells through the TGF-β signaling pathway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 of Small-Size Peptide Derived from Penetratin against Oral Streptococci Mechanism and potential contributing factors to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osteoarthritis Whole-Process Digitalization-Assisted Immediate Implant Placement and Immediate Restoration in the Aesthetic Zone: A Prospective Study mTORC2 regulates hierarchical micro/nano topography-induced 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 via promoting cell adhesion and cytoskeletal polymerization Effects of immediate and delayed loading protocols on marginal bone loss around implants in unsplinted mandibular implant-retained overdentur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Polymeric non-spherical coarse microparticles fabricated by double emulsion-solvent evaporation for simvastatin delivery 邓嘉 胤 通讯 作者 Bio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21, 2021:663405 5 SCI 张婷 婷 第一 作者 Frontiers in Oncology 2021,11:6163 72 SCI 乔峰 通讯 作者 Annals of Palliative Medicine 2021, 10(4):4080-4 089 SCI 孟昭 松 通讯 作者 Bioengineered 2021, 12 (2): 12294–12307 SCI 王永 兰 通讯 作者 Materials 2021, 14(11):2730 SCI 张娟 通讯 作者 Oral Diseases 2021 SCI 李长 义 通讯 作者 Medical Science Monitor 2021, 27: e931544 SCI 隋磊 通讯 作者 Journal of Cellular 2021,25(14): and Molecular 6695-6708 Medicine 隋磊 通讯 作者 BMC Oral Health 2021, 21(1):122 SCI 隋磊 通讯 作者 Colloids and surfaces B-Biointerfaces 2021,199: 111560 SCI 17 SCI 23 Downregulation of Prolactin-Induced Protein Promotes 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 of 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 李晓 萌 第一 作者 Medical Science Monitor 2021,27: 930610 SCI 24 Surface functionalization of titanium substrates with Deoxyribonuclease I inhibit peri-implant bacterial infection 刘颖 通讯 作者 Dental Materials Journal 2021, 40(2):322-33 0 SCI 25 Activation of 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Ankyrin 1 and Vanilloid 1 Channels Promotes Odontogenic Differentiation of Human Dental Pulp Cells 阙克 华 通讯 作者 Journal of Endodontics 2021, 47(9):1409-1 416 SCI 26 Functional expression of TRPA1 channel, TRPV1 channel and TMEM100 in human odontoblasts 阙克 华 通讯 作者 Journal of Molecular Histology 2021, 52(5):1105-1 114 SCI 吴丽 更 通讯 作者 BMC Oral Health 2021, 21(1):339 SCI 吴丽 更 通讯 作者 Medical Science Monitor 2021;27:e932 410 SCI 边晓 为 第一 作者 Clinical Oral Investigations 2021,25(8): 4975-4985 SCI 郜洪 宇 第一 作者 Journal of Periodontal Research 2021,56(1): 121-130 SCI 邓嘉 胤 通讯 作者 ACS Bio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2021, 7(2):772-786 SCI 马丽 第一 作者 Frontiers Neuroscience 2021,14: 604350 SCI 27 28 29 30 31 32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fference in electric pulp test values and the diagnostic type of pulpitis Comparing the Traditional Versus Conservative Endodontic Access Cavities Design of the Maxillary First Molar:Using 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Non-surgical periodontal treatment improves rheumatoid arthritis disease activity: a meta-analysis Calprotectin levels in 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 and serum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periodontitis and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before and after initial periodontal therapy A Multifunctional Nanosystem Based on Bacterial Cell-Penetrating Photosensitizer for Fighting Periodontitis Via Combining Photodynamic and Antibiotic Therapie A Novel CCM2 Missense Variant Caused Cerebral Cavernous Malformations in a Chinese Family 18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Discovery of a Chinese familial deletion 18p syndrome due to a false positive result on 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 基于二氢卟吩 e6 的光动力疗法 联合替硝唑对牙周炎大鼠协同 治疗作用的研究 17β-雌二醇对髁突软骨细胞增殖 的影响机制 Carisolv 化学机械法治疗乳牙龋 病效果的 Meta 分析 钙结合蛋白在健康牙周组织和 实验性牙周炎组织的表达分布 静息态脑功能成像评价夜磨牙 者的大脑默认网络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人牙 周炎牙龈组织中的关键生物标 志物及相关免疫细胞浸润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经再定 位咬合板治疗前后的影像学分 析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在正畸治疗 中的研究进展 LIN9 基因在宫颈癌细胞中表达 及其与人乳头瘤病毒 16/18 E7 表达的相关性 雌激素浓度对大鼠髁突软骨细 胞中雌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卵泡抑素在口腔颌面部发育中 的作用及其治疗应用前景 龋活跃性与年轻人龋病严重程 度之间关系的研究 小肠黏膜下层在骨组织再生中 的应用进展 不同表面结构个性化根形种植 体的应力分布分析 不同性别骨性Ⅱ类无鼾青少年 患者的上气道、舌骨及牙颌软硬 组织差异性 维生素 C 对牙周膜干细胞中 HDAC1 和 HDAC6 表达的影响 紫外线照射对两种钛种植体表 面形貌体外炎症反应的影响. 左志 刚 第一 作者 The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aecology Research 王悦 通讯 作者 中华口腔医学杂 志 张娟 刘大 勇 郜洪 宇 张娟 2021,47(2):82 7-832 SCI 2021, 56(10):25-33 CSCD 通讯 华西口腔医学杂 2021,39(6): CSCD 651-657 作者 志 通讯 吉林大学学报(医 2021,47(3) CSCD 作者 学版) 第一 北京大学学报(医 2021,53(4): CSCD 744-749. 作者 学版) 通讯 中国组织工程研 2021,25 (5): 核心期 685-689 作者 究 刊 王永 兰 通讯 作者 口腔医学研究 2021,37(4): 304-309 核心期 刊 张娟 通讯 作者 天津医药 2021,49(7): 735-741 核心期 刊 赵艳 红 通讯 作者 天津医药 2021, 49(1):98-102 核心期 刊 张婷 婷 通讯 作者 2021, 15(3):196-20 1 李长 义 吴丽 更 郭宏 磊 通讯 作者 通讯 作者 通讯 作者 通讯 作者 中华实验和临床 感染病杂志(电子 版) 口腔颌面修复学 杂志 国际口腔医学杂 志 天津医科大学学 报 武警后勤学院学 报 吴陈 炫 通讯 作者 天津医科大学学 报 赵艳 红 通讯 作者 中华口腔正畸学 2021,28(2) : 80-84. 通讯 作者 通讯 作者 天津医科大学学 报 口腔颌面修复学 杂志 2021,27(2): 105-107 2021;22(1):2 4-27,32. 隋磊 贾智 李长 义 19 2021,22(4): 251-255 2021,48(5): 556-562 2021, 27(1):70-75 2021,30(4): 140-143 2021, 27(3):296-30 0. 4. 教学科研支持 4.1 教学科研实验平台 天津医科大学校本部共有 62 间公共教室,7 个机房,69 间多媒体 教室,面积为 33964m2,其中研究生教育专用多媒体教室 10 间,现有 教室满足研究生培养的教学需求。学位点各培养单位具备充足的教室、 多媒体教室、示教室、会议室等,能够为研究生培养提供必备的硬件 支持。 本学位授权点在国家“十二五”、“十三五”综合投资和中央财政支持 地方高校发展专项基金的支持下,搭建了口腔医学基本技能训练平台、 口腔医学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平台和口腔医学临床培训平台。 口腔医学基本技能训练平台有仿真机器人模拟教学系统、数字化 虚拟仿真牙医培训系统、仿头模实训培训系统等教学培训设备,能够 全面开展口腔基础技能培训。 口腔医学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平台是通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选 或参加导师的课题研究了解科研方法、掌握科学研究的思路并锻炼科 研能力,在实践中培养创新精神与能力。学位点依托天津医科大学基 础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以及口腔材料实验室、 口腔生物实验室等实验平台进行科学研究实验,实验室内完备的实验 设施以及自动核酸提取仪、流式细胞仪、液质联用分析仪、激光共聚 焦显微镜、活细胞工作站、高内涵细胞成像分析系统等科研实验设备, 能够满足学生科学研究工作的需要,进行科研创新能力培养。 口腔临床培训平台主要是指学生通过临床见习和临床实习,巩固 口腔医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口腔疾病的检 查、诊断、治疗等临床操作。学位点有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天津 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天津市口腔医院四家培养 单位均为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年门(急)诊量 100 余万人 20 次,牙科综合治疗台 400 套,病床 180 张,能够提供足够的临床教学 资源。 4.2 图书资源及校园网络平台 天津医科大学图书馆馆藏丰富,以生物及医药卫生类为主。目前 馆藏纸质中外文图书 122.2 万余册,生均图书册数 82.39 册,电子书 134.21 万册,中外文期刊 1183 种,收录专业齐全。拥有中外文数据库 123 个,其中 CNKI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 文版)、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中华医学会数字化期刊全 文、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等国内中文数据库 52 个; ELSEVIER ScienceDirect 全文、WILEY Online Library 全文、Springer 全文、Web of Knowledge 等外文数据库 71 个。自建的医学流媒体特色 数据库 8 个。搭建了学生自主学习平台,涵盖 OVID Primal Pictures、 McGraw-Hill AccessMedicine、McGraw-Hill USMLEasy 等优质资源。 成立了天津高等教育医学文献中心,2010 年获批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 站。 5. 奖助体系 天津医科大学具有完备的奖助体系制度。学校针对研究生教育设 立国家级、市级、校级、院级以及社会捐助类奖助学金。研究生奖助 体系由助学机制和奖学机制两部分组成。助学机制包括研究生国家助 学金(6000-10000 元)、研究生助研助教津贴(240-500 元/月)、国 家助学贷款、研究生困难补助(1000-3000 元)、学费减缓或绿色通道 等。奖学机制包括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000-30000 元)、研究生学业 奖学金(4000-12000 元)、研究生单项奖学金(4000 元)、社会捐助 奖学金(郭平川奖学金)。口腔医学院每年为每名博士研究生发放补 充科研经费 5000 元,硕士研究生发放补充科研经费 1000 元,天津市 青年见习就业基地补贴(1744 元/月/人)激励研究生勤奋学习、刻苦钻 研,不断取得创新性成果。 21 研究生奖助项目 项目 资助范围 资助水平 研究生国家助学金 全日制统招研究生 (有固定工资收入除外) 博士 1.2 万/年;硕士 0.6 万/ 年 研究生助研津贴 全日制统招研究生 博士 0.05 万/月; 硕士 0.024 万/月 研究生学业奖学金 全日制统招研究生 科学型:基础类博士 1.2 万/ 年,硕士 0.8 万/年;临床类 博士 1 万/年,硕士 0.6 万/ 年;专业型:博士 0.8 万/年, 硕士 0.4 万/年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表现优异的全日制研究生 博士 3 万,硕士 2 万 单项奖学金 在校期间在学习和临床实 践、社会工作、志愿服务中 以及综合素质表现突出的 研究生 4000 元/人 生源地贷款 全日制统招研究生 1.2 万/人 校园地贷款 全日制统招研究生 0.9 万~1.1 万元/人/年 学院补充科研经费 全日制统招研究生 博士 5000 元/年/人 硕士 1000 元/年/人 青年就业见习基地生 活补贴 全日制统招研究生 (第三年) 1744 元/月/人 (按 10 个月发放) 郭平川奖学金 全日制统招研究生 按奖学金等级发放 四、人才培养 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学始终把“求真至善”的校训和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体系融入研究生培养全过程,把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纳入研究生 培养环节,着力增强研究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培育 研究生正直诚信、追求真理、勇于探索、团结合作的品质。实行学院- 22 教研室-导师分级管理,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水平,为社会输送德高医 粹的高水平口腔医学人才。 2021 年招收科学学位博士研究生 2 名、硕士研究生 16 名,授予科 学学位硕士学位 14 人。毕业生就业率 100%,遍布全国多个地区,成 为我国口腔医疗卫生事业的骨干力量。 1.招生选拔 加强宣传,通过互联网、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增强宣传的覆盖面 和影响力。 根据相关规定,完善研究生复试方案,各培养单位统一复试标准, 通过增加复试科目等方式严格把关,保证生源质量。 举办暑期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进一步提高生源质量。 2021 年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招生情况 学科方向名称 项目 研究生招生人数 口腔材料学 口腔种植学 2021 年 1 其中:全日制招生人数 1 非全日制招生人数 0 招录学生中本科直博人数 0 招录学生中硕博连读人数 1 招录学生中普通招考人数 0 分流淘汰人数 0 授予学位人数 0 研究生招生人数 1 其中:全日制招生人数 1 非全日制招生人数 0 招录学生中本科直博人数 0 招录学生中硕博连读人数 1 招录学生中普通招考人数 0 分流淘汰人数 0 授予学位人数 0 23 2021 年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与学位授予情况 学科方向名称 口腔材料学 口腔生物学 口腔修复学 口腔颌面外科学 牙体牙髓病学 牙周病学 项目 2021 年 研究生招生人数 1 其中:全日制招生人数 1 非全日制招生人数 0 招录学生中本科推免生人数 0 招录学生中普通招考人数 1 授予学位人数 1 研究生招生人数 2 其中:全日制招生人数 2 非全日制招生人数 0 招录学生中本科推免生人数 0 招录学生中普通招考人数 2 授予学位人数 1 研究生招生人数 3 其中:全日制招生人数 3 非全日制招生人数 0 招录学生中本科推免生人数 0 招录学生中普通招考人数 3 授予学位人数 2 研究生招生人数 1 其中:全日制招生人数 0 非全日制招生人数 1 招录学生中本科推免生人数 0 招录学生中普通招考人数 1 授予学位人数 1 研究生招生人数 3 其中:全日制招生人数 3 非全日制招生人数 0 招录学生中本科推免生人数 0 招录学生中普通招考人数 3 授予学位人数 5 研究生招生人数 3 其中:全日制招生人数 3 24 非全日制招生人数 口腔种植学 口腔正畸学 儿童口腔医学 0 招录学生中本科推免生人数 1 招录学生中普通招考人数 2 授予学位人数 1 研究生招生人数 1 其中:全日制招生人数 1 非全日制招生人数 0 招录学生中本科推免生人数 0 招录学生中普通招考人数 1 授予学位人数 2 研究生招生人数 2 其中:全日制招生人数 2 非全日制招生人数 0 招录学生中本科推免生人数 0 招录学生中普通招考人数 2 授予学位人数 1 研究生招生人数 0 其中:全日制招生人数 0 非全日制招生人数 0 招录学生中本科推免生人数 0 招录学生中普通招考人数 0 授予学位人数 0 2.思政教育 2.1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 研究生共开设《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等多门思政课程。积极推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将学术诚信、医德医风等教育等融入研究生课堂教学全过程。扎实推 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 导研究生深入理解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搭建“思 政课程-课程思政-三全育人-立德树人”平台。增强研究生对于习近平新 25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为国 家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2 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学院研究生 管理以导师负责制为主体,同时配备一名专职辅导员,作为加强和改 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证。重视专职辅导员职业发展,通过 定期参加辅导员工作例会,进行政治理论学习、交流研讨,增加理论 水平;定期参加有天津市教委举办的辅导员线上、线下培训,从沟通 技巧、心理疏导、心理危机干预等丰富理论及业务专业水平。辅导员 从研究生群体的困难入手,为学生办实事、办好事、办大事,做好研 究生的知心人,加强教育引导研究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节点,做到以 理育人,以情动人,参与到“三全育人”全过程,起到从思想上正面引 领作用。 2.3 研究生党建工作 学院现有研究生党员 40 名,下设 3 个研究生党支部。院党委高举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思想的旗帜,狠抓基层党建工作,压实主 体责任,提升了党建工作质量。各支部组织学生党员深入学习贯彻习 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执行《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 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从思想根本树立研究生胸怀天下的情怀,从科 研到临床,从工作到生活,使研究生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 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通过固定学习日、主题党日活动、志愿者活 动,使思政课堂从教室延伸到临床学习、工作中。研究生深入幸福大 院老人院以及参与医院大厅导诊等工作,受到了一致好评。 突出政治建设,坚持把理论学习和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将党 章党规纳入信念“必修课”,及时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 加强研究生思想引领,为非党员导师的研究生选派 1 名党员导师,使 党的思想建设、思想理论做到研究生群体的全覆盖。以贯彻落实党的 26 重要指示精神为主线,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中的良好实践和组织形式, 落实好“三会一课”,民主评议等制度,通过党员示范带头促进整体学 习劲头,服务水平、创新能力的提升。 充分发挥研究生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形成“以点带线,连线成片, 辐射带动,集群发展”模式。2021 年,学院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 4 人、 朱宪彝奖学金 1 人、优秀学生 1 人、优秀研究生标兵 1 人、学术之星 单项奖学金 1 人,2021 届优秀毕业硕士研究生 3 人。 3.课程教学 3.1 核心课程 开设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以及专业选修课在内的博硕士 研究生核心课程 27 门,现有教师能够满足授课需要。 研究生主要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类 型 学分 授课语言 面向学 生层次 1 分子生物学工作基础 必修课 3 中文 博士 2 细胞信号转导的分子机 理 必修课 3 中文 博士 3 干细胞生物学 选修课 2 中文 博硕士 EpiData软件操作与数据 管理 基因与蛋白质序列数据 分析 选修课 2 中文 博硕士 选修课 2 中文 博硕士 6 Oracle 数据库及数据管理 选修课 2 中文 博硕士 7 高级免疫学 选修课 2 中文 博硕士 8 RNA 干扰:原理与应用 选修课 1 中文 博硕士 9 基于医学大数据的人工 智能应用 选修课 2 中文 博硕士 10 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 选修课 1.5 中文 博硕士 11 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选修课 2 中文 博硕士 4 5 27 12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 选修课 2 中文 博硕士 13 Photoshop 图像处理 选修课 2 中文 博硕士 14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 选修课 2 中文 博硕士 15 组织培养实验技术 选修课 2 中文 博硕士 16 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选修课 2 中文 博硕士 17 骨材料学 选修课 1 中文 博硕士 18 医学科研方法 必修课 2 中文 硕士 19 卫生统计学 必修课 3 中文 硕士 20 SAS 软件在医学数据分 析中的应用 选修课 2 中文 硕士 21 临床牙周病学 必须课 1 中文 硕士 22 口腔种植学 必修课 0.5 中文 硕士 23 口腔生理学 选修课 1 中文 硕士 24 临床口腔病理学 选修课 0.5 中文 硕士 25 预防及儿童口腔医学新 进展 选修课 0.5 中文 硕士 26 口腔正畸生物学 选修课 1 中文 硕士 27 医用实验动物学 选修课 1.5 中文 硕士 3.2 课程教学质量和持续改进机制 建立了三级管理、三级督导机制,通过“信息收集-整理-反馈-落实” 闭环式教学质量监控系统,保障教学质量。 组织学生评教和同行专家评教,其结果纳入导师考核体系,并与 导师招生指标挂钩。 4.导师指导 4.1 导师遴选 28 严格按照学校研究生院制定的《天津医科大学博士硕士研究生指 导教师遴选条件》,选聘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敬业爱生、教风好、 科研工作基础好的教师作为导师。本学位授权点研究生与研究生导师 实行双向选择,形成竞争机制。 4.2 导师培训和考核 新导师培训:根据相关规定要求,对新遴选的研究生导师进行培 训,培训考核通过后,方可根据规定招收研究生。 导师定期培训:每年定期对导师进行研究生教学与管理培训。2021 年共组织导师培训 4 次。 导师考核:对导师学术道德、科研业绩等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 招生指标挂钩。凡有学术不端行为停止招生资格,在研课题或研究经 费不足、论文发表不达标者停止当年招生资格,三年未招生的导师需 重新参加遴选。 2021 年有一名导师因研究经费不足停止招生资格。 4.3 导师指导研究生制度 本学位授权点要求导师为研究生培养过程第一责任人,从研究生 入学到学位论文撰写、答辩等培养过程对研究生进行全面指导与监管, 严格执行学校相关文件规定,各项任务均要按照时间节点和要求完成。 通过研究生谈话制度,保证导师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与学习状态, 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和学业指导。 5.学术训练 《天津医科大学关于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的管理规定》明确要求研 究生在学期间必须参加一定数目的学术活动且需满足相应学分要求, 并根据参加学术活动的级别和内容授予不同学分。 重视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通过专题讲座等形式提高学生对 科学方法的掌握,训练科学思维;通过理论与实践教学培养学生掌握 实验室基本技能;通过参加导师科研课题研究,对学生进行完整的、 29 系统的科研训练。 天津医科大学研究生院有充足的培养经费支持,用于研究生教育 的课时费、讲座和学术报告费用、研究生毕业答辩费用等。研究生课 题研究中,导师有充足的课题经费用于培养研究生,同时学院每年为 全体研究生发放研究生补充科研经费,2021 年共投入经费 26.8 万元。 博士研究生年均科研经费不少于 2 万元,硕士研究生年均科研经费不 少于 1 万元。 6.学术交流 学校、学院定期组织“大家讲坛”、“校长论坛”、“名师讲堂”等学术 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学术报告,其中北京大学周永胜教授 进行题为“全流程数字化口腔修复的实践探索”的报告,加深学生对新 知识、新发展、新理念的理解,使学生们体会作为医学生应当具备的 科学态度与创新精神。 积极鼓励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并给予经费支持,2021 年学院 1 名 博士生于在线国际研讨会大会发言,5 名博硕士研究生在全国牙周病学 学术年会上大会发言,11 名硕士研究生在“五省一市”研究生病例大赛 中获奖。 学位授权点与日本东北大学签订国际合作交流项目,开展博士研 究生双学位联合培养,同时通过中日 COLABS 短期交流项目、“中日 青年交流樱花计划”等国际交流项目为学生开拓了国际视野。2021 年 1 名博士生在日本东北大学接受双学位联合培养。 7.论文质量 所有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需进行重复率检测,重复率超过 15%的建 议修改,复率超过 30%的取消答辩资格。 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按博士生 100%、硕士生 10%比例随机抽 取研究生论文匿名评阅,2021 年共有 2 名学术学位硕士参加了匿名评 阅,评审结果全部通过,1 人获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30 8.学风教育 学校高度重视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制定《天津医科大学学 风建设实施细则》、《天津医科大学学术不端行为查处实施意见》、 《天津医科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和处理暂行办法》 等一系列相关制度,并组织全体导师、研究生、研究生管理人员学习。 2021 年开展了医学科研诚信与作风建设专项教育整治活动,全体科研 人员签署科研诚信承诺书,组织了“导学学术诚信”专题谈心谈话活动, 加强研究生学术诚信与学术道德建设,研究生未发生学术不端行为。 9.质量保证 根据《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学研究生培养方案》、《天津医科大 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天津医科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及开题 报告工作实施细则》等相关规定,定期对研究生培养情况开展审查, 主要考核内容包括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学位课程成绩、课题进展情 况、科研能力等,严格执行分流淘汰制度。2021 年未有分流淘汰学生。 10.管理服务 学院设立研究生管理办公室,并配备 2 名专职管理人员负责研究 生管理工作,有完善的研究生管理制度。研究生管理采取三级管理制 度,即医院(学院)-教研室-导师三级管理制度。分管院长作为研究生 教育工作负责人,组织协调全院研究生工作;管理办公室具体工作人 员在学院领导的指导下落实各项任务,保证培养方案实施。研究生管 理信息系统实现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规范化、科学化和信息化管理。 建立健全研究生权益保障制度,开展并不断完善研究生学习满意 度调查机制,通过问卷调查、组织学生座谈等方式收集学生的意见和 建议, 积极调整和改进相关工作,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11.就业发展 口腔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就业领域较宽,毕业后可从事科研或临床 实践工作,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综合医院、口腔专科医院均可成为 31 就业单位,也可开设私人诊所,在与口腔医学相关的企业从事口腔保 健宣传等工作或继续攻读博士研究生学位、进入博士后流动站。 2021 年毕业研究生就业率 100%,其中 3 名毕业生分别考取北京大 学和首都医科大学博士,4 名毕业生分别就职于南京医科大学、昆明医 科大学、三峡大学、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高等教育单位,6 名毕业生 分别就职于上海市口腔医院、天津市人民医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苏州市华夏口腔医院、烟台市口腔医院等口腔医疗机构。 用人单位满意度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对毕业生专业知识、动手能 力和创新能力、教学管理等综合素质总体评价。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 质量得到用人单位认可和好评,满意度均在 95%以上。 2021 年学术学位研究生就业情况 单位 类别 党 政 机 关 高 等 教 育 单 位 中 初 等 教 育 单 位 科 研 设 计 单 位 医 疗 卫 生 单 位 其 他 事 业 单 位 国 有 企 业 民 营 企 业 三 资 企 业 全日制 硕士 0 4 0 0 6 0 0 0 0 部 队 自 主 创 业 升 学 其 他 0 0 3 1 五、服务贡献 1.科技进步 积极推进科研成果转化,2021 年张旭教授的两项发明专利“一种仿 生矿化胶原支架的制备方法”、“一种纤维内外协同矿化胶原支架及其 制备方法”分别以专利权转让的转化方式转让给博纳格科技(天津)有 限公司。面对骨缺损这一亟需解决的临床问题,自体骨移植、异体骨 移植的短缺及涉及免疫源性等问题,仿生矿化胶原支架以其优异的生 物性能成为良好的选择。在基础研究中,张旭教授课题组从发育的角 度出发,首次提出的 SSM 胶原矿化的概念和学说,丰富了胶原矿化理 论,提供了制备矿化胶原组织工程支架的新策略,开创了一种新的体 32 外胶原纤维内矿化模式。为更一步解决临床需求,促进产业转化,产 品实现临床应用,以博纳格科技(天津)有限公司企业牵头,张旭教 授提供技术及理论支撑,研制类似天然骨的新型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和骨移植材料,制备成分和结构更为复杂和有规律变化的矿化胶原支 架,实际解决口腔颌面外科临床面对的骨缺损或种植骨量不足等临床 问题。 2.经济发展 科积极响应国家的教育、科技、卫生健康重大战略需求,贯彻以 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提供高水平医疗服务、参与行业政策法规 标准的规划与制定、疫情防控、科技成果转化、践行脱贫攻坚、“一带 一路”国家战略等方面做出贡献。 2021 年持续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外派疫苗接种队、核酸采 样队,支援天津市各区的疫苗接种与核酸筛查任务共计 154 人次,1 名院感骨干支援新冠定点救治医院, 1 名专家奔赴非洲执行援助任务, 完成 2016-2021 五年援甘计划。以“庆医大 70 周年,护人民口腔健康”、 “9·20 爱牙日”等为主题,深入学校开展关爱口腔的科普、宣传、义诊 活动。与邯郸市口腔医院签订医联体协议,接受云南省委组织部“西部 之光”访问学者 1 人。招收对口支援新疆和田地区人民医院在职博士研 究生 1 名。派出一支由 15 名学生组成的支教队赴新疆和田地区进行为 期 3 个月的支教并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3.文化建设 积极组织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系列活动,通过歌咏大会、 诗歌朗诵、知识竞赛、摄影绘画、征文等形式,以一首首饱含深情的 歌曲、一幅幅弘扬正能量的书法绘画作品、一段段寄托心意的诗歌, 抒发全体师生员工心中对党的崇敬与赞美,为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献上 最美好的祝福,用歌声献礼百年峥嵘岁月。 六、特色优势 33 1. 强化分类培养,提升培养质量 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强化分类培养,科学学位研究生以培养从事基 础理论或应用基础研究人员为目标,侧重于学术理论水平和实验研究 能力的培养。着力于学生基础知识、科研思维及英语水平的提高,培 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取得良好培养效果。2021 年学院研究生共发表论 文 27 篇,其中 SCI 收录 20 篇。 2021 年研究生代表性论文(限 10 篇) 序号 1 2 3 4 5 6 成果名称 Multifunctional Modification of SIS Membranes with Chimeric Peptides to Promote Its Antibacterial, Osteogenic and Healing-promoting Ability for Applying to GBR Self-assembled nanoparticles containing photosensitizer and polycationic brush for synergistic photothermal and photodynamic 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 Membrane Modified by Fusion Peptide-Mediat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to Promote Tissue Regeneration Chimeric Peptides Quickly Modify the Surface of Personalized 3D Printing Titanium Implants to Promote Osseointegration Modification of collagen with proanthocyanidins by mimicking the bridging role of glycosaminoglycans for dentine remineralization 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Gingipains-Mediated Degradation of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 Leads to Delayed Wound Healing Responses in Human Endothelial Cells 学生 姓名 时间 发表期刊 202105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rials (IF=18.808) 202112 Journal of Nanobiotechnology (IF=10.435) 202109 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 (IF=9.933) 赵喆喆 202107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IF=9.229) 张晔 202108 Materials & Design (IF=7.991) 202111 Journal of Innate Immunity (IF=7.349) 穆玉竹 史恩宇 张蕾 宋立婷 34 The production, detection, and origin of irisin and its effect on 钟馨桐 bone cells 7 The Role and Activation Mechanism of TAZ in Hierarchical Microgroove/Nanopore 高倩 Topography-Mediated Regulation of Stem Cell Differentiation Three-dimensional porous reduced graphene 刘为 oxide/hydroxyapatite membrane for guided bone regeneration Building an Aprismatic Enamel-Like Layer on a Demineralized Enamel Surface by using Carboxymethyl 宋金花 Chitosan and Lysozyme-Encapsulated Amorphous Calcium Phosphate Nanogels 8 9 10 202105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IF=6.953) 202102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NOMEDICINE (IF=6.4) 202109 Colloids and surfaces B-Biointerfaces (IF=5.268) 202102 Journal of dentistry (IF=4.379) 2.相关政策及保障体系有利于学生培养 学位点各培养单位统一招生,保证研究生录取质量;博士研究生 选拔模式改变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充足的经费为研究生学习、生活、 研究提供有力保障;导师培养及激励机制等一系列措施有效地提升了 研究生培养质量。 七、存在不足与改进计划 1 存在不足 1.1 科研实验平台建设需进一步加强,尚缺乏学位点内的省部级重点实 验室。 1.2 各研究方向发展不均衡,缺少领军人才。 2.改进计划 2.1 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启动全职博士后流动站招聘工 35 作。完善双高人才考核制度,鼓励双高人员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 上做出突出贡献。 2.2 将实验平台建设纳入医院“十四五”规划以及医院改扩建计划的重 点内容,利用口腔医院扩建机遇(原代谢病医院新院区),对现有实 验平台进行重新规划,扩大实验室面积,购置实验设备,提高实验室 功能,努力达到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水平。 3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