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Ⅰ》课程教学大纲(2020级体育教育).pdf
《足球Ⅰ》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足球 I 2.课程编号:PC2054246 3.总学时/总学分:64 学时/2 学分 4.学时分配:理论 8 学时,实践 56 学时 5.课程性质:必修 6.先修课程: 后续课程: 7.适用专业:体育教育 8.开课学期:第 2、3 学期 二、课程简介与课程目标 【课程简介】 足球Ⅰ是在习近平体育思想“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指导下,教 会学生足球历史、规则及技能等理论知识,指导学生勤练足球专项技能和战术,引导学 生常赛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足球专项核心能力(身体文化、团队精神、规则意识)。 《足球Ⅰ》既是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专业主干课程之一,也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全面系统 学习足球知识的有效途径,更是学生学习足球专项的逻辑起点。课程紧密围绕本科教育 的教学要求,突出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重视课程的思想性和科学性,反映时代特色。 课程内容包足球括发展历史、技术分析、战术理论、组织教法、竞赛训练、科学研究、 运动保健等。 【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1:了解现代足球的发展概况、竞赛规则、教学训练等基本理论知识,能 够正确掌握足球传接、运控、攻防等基本技战术的方法和要领。 课程目标 2:以足球为教学媒介,围绕中学体育课程的教学及课余训练,养成会讲、 会做、会教、会训的足球核心素养。 课程目标 3:面对足球教学与竞赛中遇到的困难,表现出吃苦耐劳、顽强拼搏、团 结协作的精神,养成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能够理解足球比赛结果的正确 内涵和足球运动培养团队沟通协作的功能优势,并能在足球教学、训练和竞赛中有效挖 掘其课程思政元素。 三、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 表 1 课程目标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1 3.1 系统掌握体育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 课程目标 2 本技能。 毕业要求 学科素养 8.3 理解体育运动具有培养团队合作的功能优势, 课程目标 3 在体育竞赛活动中掌握团队合作的基本技能,具备 沟通合作 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及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表 2 教学内容、学时分配与课程目标达成关系 序 号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及重难点 推荐 教学 学时 方式 支撑课 程目标 教学要求: 第一章 足球运动概述 第一节 篮足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1)了解足球运动的起源、发展和现状, 理解足球运动的特点。 (2)掌握足球基本技、战术要领、比赛 第二节 足球裁判法、足球比赛组织、 的编排、组织方法和规则,学会足球教 及临场指挥简介 1 学的基本方法和一般运动创伤的预防和 第三节 中学足球的教学与训练 治疗。 第四节 基本技、战术分析 教学重点:足球基础理论、足球技术教 第五节 足球比赛的编排与组织工作 学与训练、足球运动的竞赛组织与裁判 第六节 足球运动员的健康与营养 法 课堂 讲授 课程目标 1 8 课程目标 2 线上 自学 教学难点:足球规则及临场运用 第二章 足球技术教学 第一节 足球运动的协调性练习:绳 梯、步法、变向、运动节奏等 教学要求: 第二节 运球:脚内侧运球、脚背正 (1)掌握支撑足球比赛的动作体系,明 面运球、脚背外侧运球 课堂 确技术动作的结构、动作变化以及动作 讲授 第三节 踢球:脚内侧踢球、脚背正 运用环境。 面踢球、脚背内侧踢球、脚背外侧踢 (2)提高学生完成各种技术动作的准确 2 球 性、实效性和稳定性。 第四节 接球:接地面球、接空中球、 接反弹球 第六节 抢断球:断球、抢球 第七节 掷界外球 第八节 守门员技术 启发 探究 教学重点:足球基本技术的动作方法和 第五节 头顶球:额正面顶球、前额 技术要领 侧面顶球 30 教学难点:足球基本技术的运用 课程目标 1 线上 线下 训练 实践 课程目标 2 第三章 足球战术教学 第一节 比赛阵型与队形:常用的比 赛阵型的打法、比赛队形 个人进攻战术,个人防守战术 课堂 教学要求: 讲授 (1)理解现代足球配合技巧以及比赛中 队员个人技术的合理运用和队员相互协 启发 调配合的关系。 第二节 定位球技术:任意球、角球、 3 (2)掌握足球战术组成的基本要求,提 20 掷界外球 高学生足球战术的组织和应用能力。 第三节 进攻战术:个人进攻战术、 局部进攻战术、整体进攻战术 第四节 防守战术:个人进攻战术、 局部进攻战术、整体进攻战术 第四章 球性练习与身体素质训练 第一节 各项球性练习 第二节 一般身体素质练习:立定跳 4 远、引体向上、100 米、1500 米等 第三节 专项身体素质练习:速度素 探究 课程目标 1 课程目标 2 线上 课程目标 3 线下 教学重点:足球战术的方法与要领 教学难点:足球战术的组织和运用 训练 实践 教学要求: 了解球性练习、身体素质训练与足球技 战术的关系,在发展学生一般身体素质 训练的基础上发展专项身体素质。 6 教学重点:足球身体素质的内容与特点 质、力量素质、耐力素质、弹跳素质、 教学难点:一般素质和专项素质练习的 柔韧素质、灵敏素质 方法 训练 课程目标 1 实践 课程目标 2 课程教学方式说明: 1.课堂讲授 (1)采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实现自主学习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 (2)采用电子教案,推送网络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板书教学相结合,提高课 堂教学信息量,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3)理论教学与实践技术相结合,引导学生掌握足球运动技术并能够运用于实践。 (4)基于移动智慧课堂平台(学习通)采用互动式教学。课内讨论和课外答疑相结合。 (5)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2.实践教学 术科教学是本课程的重要特点,对掌握足球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掌握 足球竞赛的组织与裁判操作方法,掌握足球常规教学方法与步骤,具备中学足球教学与 指导社会足球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在足球 活动实践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安排教学内容要有系统性,要注意从易到难, 由简到繁,循序渐进。足球教学术科内容力求“少而精”,抓好基本功及主要技术的教学, 突出教材内容重点。以练为主,精讲多练。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多样化,提高学生学习 兴趣。 五、课程考核 表 3 第一学期课程考核情况 序号 1 课程目标(支撑毕业要 求指标点) 考核内容 课程目标 1:(支撑毕 (1)足球颠球 业要求指标点 3.1) (2)绕杆射门 课程目标 2:(支撑毕 2 业要求指标点 3.1) 3 (1)裁判执法 课程目标 3:(支撑毕 (1)五人制足球比 业要求指标点 8.3) 赛 合计 序号 1 2 3 课程目标(支撑毕业要 求指标点) (1)头顶球 业要求指标点 3.1) (2)脚背内侧踢准 业要求指标点 3.1) (1)组织无生教学 课程目标 3:(支撑毕 (1)七人制足球比 业要求指标点 8.3) 赛。 合计 成绩 比例(%) 5 5 30 40 5 5 20 30 5 5 20 30 15 15 70 100 表 4 第二学期课程考核情况 评价依据及成绩比例(%) 考核内容 课堂表现 课外作业 期末考试 课程目标 1:(支撑毕 课程目标 2:(支撑毕 评价依据及成绩比例(%) 课堂表现 课外作业 期末考试 成绩 比例(%) 5 5 30 40 5 5 20 30 5 5 20 30 15 15 70 100 考核方式说明: 1.课堂表现 (1)课堂考勤。严格课前、课中考勤制度,未经学院(辅导员)批准不得请假,学 生在一学期内因病、事假等缺课 1 节扣除 5 分,但累计达本门课时数 1/3(含 1/3)以上者, 该学期足球课程成绩为 0 分,考勤每个目标各占 2%,占总成绩的 6%。 (2)随堂测验。学 生课堂随堂测验,每个目标各占 2%,合计占总成绩的 6%。 (3)主观评价。教师对学生课 堂参与度、积极性、学习态度等方面的综合评价,每个目标各占 1%,合计占总成绩的 3%。 2.课外作业 围绕教学内容,每个教学目标布置作业若干次(至少 1 次以上),每个教学目标各占 总成绩的 5%,课外作业占总成绩的 15%。 3.期末考试 每学期安排 1 次术科考核。通过考试,使师生及时了解教与学的情况,强调过程教 学的重要性,更好地促进教学。 (1)第一学期考试内容包括颠球 15%、绕杆射门 15%、裁 判执法 20%和五人制足球竞赛 20%;(2)第二学期考试内容包括脚背内侧踢准 15%、原地 正面头顶球 15%、无生授课 20%和七人制足球比赛 2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 70%。 六、课程目标达成度计算方法 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包括课程分目标达成度评价和课程总目标达成度评价,具体计 算方法如下: 课程分目标达成情况 支撑该课程目标相关支撑环节学生平均得分之和 支撑该课程目标相关支撑环节目标分值总和 课程总目标达成度 该课程学生总评成绩平均值 该课程总评成绩总分 达成度评价值计算具体说明及示例如下表。字母 A、B、C 分别表示总评成绩中对应 课程目标 1 的考试(术科 1、2、3)、作业和学习态度的目标分值,字母 D、E、F 分别表 示总评成绩中对应课程目标 2 的课程论文(1、2、3)和 G、H、I 分别表示课程目标 3 考 试的目标分值;字母 A1 、B1、C1 分别表示总评成绩中对应课程目标 1 的考试(1、2、3)、 作业和考勤的学生实际平均得分,字母 D1 、E1 、F1 分别表示总评成绩中对应课程目标 2 的 足球技术讲解(1、2、3)和 G1、H1、I1 分别表示课程目标 3 足球比赛的学生实际平均得 分。 课程目标 支撑环节 目标分值 期末考试 第 1 学期 A(=100×30%) 课程目标 1 平时作业 课堂表现 课程目标 2 期末考试 B(=100×5%) C(=100×5%) D(=100×20%) 学生平均得分 达成度计算示例 A1(=学生该项实际 得分平均分×30%) B1(=学生该项实际 得分平均分×5%) 课程目标 1 达成度=(A1+B1+C1) /(A+B+C) C1(=学生该项实际 得分平均分×5%) =学生该项实际 课程目标 2 达成度=(D1+E1+F1) D( 1 得分平均分×20%) /(D+E+F) 课程目标 3 平时作业 E(=100×5%) 课堂表现 F(=100×5%) 期末考试 G(=100×20%) 平时作业 H(=100×5%) 课堂表现 I(=100×5%) E1(=学生该项实际 得分平均分×5%) F1(=学生该项实际 得分平均分×5%) G1(=学生该项实际 得分平均分×20%) H1(=学生该项实际 课程目标 3 达成度=(G1+H1+I1) /(G+H+I) 得分平均分×5%) I1(=学生该项实际 得分平均分×5%) 课程总目标达成度= 课程总体目标 总评成绩 100 A1+B1+C1+D1+E1+F1+G1 (A1+B1+C1+D1+E1+F1+G1+H1+I1)/ +H1+I1 (A+B+C+D+E+F+G+H+I) 注:上表公式按照每种支撑环节考评对应的某个课程目标总分为 100 分进行计算。 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教材 王崇喜. 球类运动--足球[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主要参考书 [1] 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足球教学训练工作指南》,人民体育出版 社,2010. [2] 美国国家足球教练员协会著、李春满等译,《经典足球指导教材》,北京体育大 学出版社,2015. 执笔人: 教研室审核: 学院审核: 附录:各类考核评分参考标准 1.颠球 ①考试方法 从拉球起始,也可以用手抛球,持续左右脚颠球(图 1),或脚内侧、脚外侧、脚背 正面、大腿、胸部、头部等部位颠球不限,每名同学有三次颠球的机会,以最多的一次 记为最终成绩。 图1 ②考试标准(达标) 评分 表 1 颠球评分标准 男生 女生 100 30 30 90 27 27 80 24 24 70 21 21 60 18 18 颠 50 15 15 球 40 12 12 30 9 9 20 6 6 10 3 3 2.原地正面头顶球顶远 考试方法:受试者站在 3 米见方的限制区后,原地正面头顶球顶远,每人 3 次,以 最好成绩计。落点在限制区外围计本次顶球失败。 12 表 2 达标评分标准 分值 距离(米) 男 女 100 7 男 50 女 70 11 90 6 40 60 10 80 100 5 0 50 9 70 90 4 0 40 8 60 80 3 0 0 距离(米) 分值 等级 优 分值 90—100 表 3 技评评分参考标准 评 价 参 考 标 准 动作正确、协调、熟练,对顶球时机判断准确。 良 80—89 动作较正确、熟练,有一定的顶球时机的判断能力。 中 70—79 动作基本正确、熟练,身体不够协调。 及格 60—69 动作基本正确,不熟练,不协调。 差 60 以下 动作不正确,不熟练,不协调。 3.脚背内侧踢准 考试方法:受试者将球放在限制线上(男生 25 米,女生 20 米),用脚背内侧向圆圈 内传球,球落在圈里或圈线上均为有效。每人连踢 5 次,记 5 次总成绩。球传入半径为 2.5 米,3.5 米,4.5 米圈者,分别得分为 5 分,3 分,1 分。 表 4 达标评分标准 分值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0 踢准得分 25 20 17 14 11 9 7 5 3 0 等 级 优 分 值 90—100 表 5 技评评分参考标准 评 价 参 考 标 准 动作正确、协调、熟练,落点偏内圈。 良 80—89 动作较正确、熟练,落点偏内圈。 中 70—79 动作基本正确、熟练,身体不够协调,落点偏外圈。 及格 60—79 动作基本正确,不熟练,不协调,落点偏外圈。 差 60 以下 动作不正确,不熟练,不协调,失误多。 4.运球绕杆射门 考试方法:受试者从起点开始运球,依次绕过 8 根标杆和限制线后,用脚背射门, 记脚触球至球进门的时间,每人测试 3 次,记最佳一次成绩。漏杆、射门不进,此次成 绩为 0。 100 表 6 达标评分标准 时间(秒) 分值 男 女 8.5 9.5 50 时间(秒) 男 女 12.5 13.5 90 9.5 10.5 40 13 14 80 10.5 11.5 30 14 14.5 分值 70 11.5 12.5 60 12 13 等 级 优 分 值 90—100 表 7 技评评分参考标准 评 价 参 考 标 准 运球动作正确、绕杆流畅,射门准确有力。 良 80—89 运球动作正确、绕杆较流畅,射门较准确有力。 中 70—79 运球动作基本正确、绕杆不够流畅,射门力量不够。 及格 60—79 运球动作不熟练,绕杆不够流畅,射门力量不足,不够准确。 差 60 以下 运球动作不正确,不熟练,绕杆不流畅,射门力量偏软。 5.足球动作技术讲解示范(5 分钟) 考试方法:考试前在 10 道题目内随机抽取一题,然后对其足球技术的动作方法、重 难点、教学方法等进行阐述,讲解时需做一定的动作示范,时间为 5 分钟。 等 级 分 值 优 90—100 良 80—89 中 70—79 及格 60—79 差 60 以下 表 8 技评评分参考标准 评 价 参 考 标 准 教态端正、讲解正确流畅、重难点把握准确,示范动作正确, 教学方法得当,时间把握准确。 教态较端正、讲解基本正确流畅、重难点把握较准确,示范动 作较正确,教学方法得当,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教态基本端正、讲解正确基本流畅、重难点把握不够准确,示 范动作基本正确,教学方法一般,时间把握基本准确。 教态一般、讲解基本正确流畅、重难点把握不够准确,示范动 作基本正确,教学方法一般,时间把握基本准确。 教态一般、讲解不够流畅、重难点把握不够准确,示范动作不 够正确,教学方法得当,时间超时。 6.5 人制和 7 人制足球比赛 考试方法:按照上课时分成两队,安排三个裁判员,两个教练员共 27 人(根据自然 班级人数,做适当调整,进行足球比赛以,同时考查学生的比赛组织能力,时间为 45 分 钟。 等 级 分 值 优 90—100 良 80—89 中 70—79 及格 60—79 差 60 以下 表 9 评分参考标准 评 价 参 考 标 准 态度积极,位置任务明确,具有很强的协同能力和组织力、技 战术能力,职能素养强。 态度较积极,位置任务较明确,具有较强的协同能力和组织力、 技战术能力,职能素养较强。 积极性一般,位置任务较明确,协同能力和组织力、技战术能 力一般,职能素养一般。 积极性不够高,位置任务不太明确,协同能力和组织力、技战 术能力一般,职能素养一般。 态度不积极,位置任务模糊,协同能力和组织力、技战术能力 较差,职能素养一般。 7.课堂表现评分参考标准 课程目标要求 目标 1:能陈述现代足球 表 10 课堂表现评分参考标准 评分标准(分) 90-100 80-89 70-79 60-69 非常积极的 积极完成线 比较积极的 完成线上测 0-59 完成线上测 的发展概况、竞赛规则、 完成线上测 上测验等任 完成线上测 试等任务一 试等任务 教学训练等基本理论知 验等任务; 务;课堂听 验等任务; 般;课堂听 差;课堂听 识,能够正确使用足球 课堂听讲认 讲认真,能 课堂听讲较 讲较认真, 讲不认真, 传接、运控、攻防等基 真,积极参 积极参与各 认真,参与 参与各项教 不能积极参 本技战术的方法和要 与各项教学 项教学活 各项教学活 学活动、学 与各项教学 领。 (支撑毕业要求指标 活动,学练 动,学练积 动、学练积 练积极性一 活动,学练 点 3.1) 积极性高, 极性高,解 极性较高, 般;能解决 积极性不 解决问题能 决问题的能 能解决一定 一定的问 高,不能独 力很强;遵 力比较强, 的问题;能 题,但能力 立解决实际 守课堂纪 遵守课堂纪 遵守课堂纪 较差;尚能 问题。不遵 律。 律。 律。 遵守课堂纪 守课堂纪 律。 律。 非常积极的 积极完成线 比较积极的 完成线上测 完成线上测 完成线上测 上测验等任 完成线上测 试等任务一 试等任务 验等任务; 务;课堂听 验等任务; 般;课堂听 差;课堂听 目标 2:以足球为教学媒 课堂听讲认 讲认真,能 课堂听讲较 讲较认真, 讲不认真, 介,围绕中学体育课程 真,积极参 积极参与各 认真,参与 参与各项教 不能积极参 的教学及课余训练,养 与各项教学 项教学活 各项教学活 学活动、学 与各项教学 成会讲、会做、会教、 活动,学练 动,学练积 动、学练积 练积极性一 活动,学练 会训的足球核心素养。 积极性高, 极性高,解 极性较高, 般;能解决 积极性不 (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解决问题能 决问题的能 能解决一定 一定的问 高,不能独 3.1) 力很强;遵 力比较强, 的问题;能 题,但能力 立解决实际 守课堂纪 遵守课堂纪 遵守课堂纪 较差;尚能 问题。不遵 律。 律。 律。 遵守课堂纪 守课堂纪 律。 律。 目标 3:面对足球教学与 团队意识很 团队意识较 团队意识较 团队意识一 以自我为中 竞赛中遇到的困难,表 强,在足球 强,在足球 强,在足球 般,在足球 心,团队意 现出吃苦耐劳、顽强拼 术科教学、 术科教学、 术科教学、 术科教学、 识差,在足 搏、团结协作的精神, 竞赛组织、 竞赛组织、 竞赛组织、 竞赛组织、 球术科教 养成规则意识、责任意 实训实践等 实训实践等 实训实践等 实训实践等 学、竞赛组 识和集体荣誉感,能够 教学活动中 教学活动中 教学活动中 教学活动中 织、实训实 分析足球比赛结果的正 团队合作表 团队合作表 团队合作表 团队合作表 践等教学活 确内涵和足球运动培养 现优秀。 现良好。 现一般。 现一般。 动中缺乏团 团队合作的功能优势, 并能在足球教学、训练 和竞赛中有效挖掘其课 程思政元素。(支撑毕 业要求指标点 8.3) 队合作。 权重 (%) 5 5 5 8.课外作业评分参考标准 表 11 课外作业评分参考标准 评分标准(分) 课程目标要求 目标 1:能陈述现代足球 的发展概况、竞赛规则、 教学训练等基本理论知 识,能够正确使用足球传 接、运控、攻防等基本技 战术的方法和要领。 (支撑 毕业要求指标点 3.1) 目标 2:以足球为教学媒 介,围绕中学体育课程的 教学及课余训练,养成会 讲、会做、会教、会训的 足球核心素养。 (支撑毕业 要求指标点 3.1) 目标 3:面对足球教学与 竞赛中遇到的困难,表现 出吃苦耐劳、顽强拼搏、 团结协作的精神,养成规 则意识、责任意识和集体 荣誉感,能够理解足球比 赛结果的正确内涵和足球 运动培养团队合作的功能 优势,并能在足球教学、 训练和竞赛中有效挖掘其 课程思政元素。(支撑毕 业要求指标点 8.3) 90-100 80-89 70-79 60-69 0-59 按要求保 质保量完 成作业;陈 述足球运 动的重点 知识,能准 确讲出完 整概念,术 语表达正 确;运用基 本技、战术 方法和要 领,能运控 足球。 按要求保 质保量完 成作业;讲 解重点突 出,能够完 整表述重 要的概念, 术语表达 正确;能够 进行规范 技术动作 示范并讲 出技术动 作的要领。 按时提交 作业;足球 行为规范; 在提交的 视频作业 中体现了 团队合作 的优秀素 养,具备很 强的团队 合作精神。 按时完成 作业;能陈 述足球运 动的重点 知识,能讲 出大部分 概念,术语 表达较正 确;运用基 本技、战术 方法和要 领,较好地 运控足球。 按时完成 作业;陈述 足球运动 的重点知 识,讲出部 分概念,术 语表达基 本正确;运 用基本技、 战术方法 和要领,能 够运控足 球。 完成作业; 陈述基本 的足球运 动重点知 识,解释个 别概念,术 语表达不 准;对基本 技、战术方 法和要领 运用的不 好,足球运 控能力差。 不按时完 成作业;不 能陈述足 球运动的 重点知识, 不能陈述 概念,术语 表达不正 确;足球运 控能力很 差。 按时完成 作业;讲解 重点明确, 能表述较 为完整的 概念,术语 表达正确; 能够进行 规范技术 动作示范 并讲出技 术动作的 要领。 按时完成 作业;讲解 有重点,概 念表述完 整,术语表 达正确;技 术动作示 范较规范。 完成作业; 讲解足球 重点不明, 表述概念 能混乱,术 语表达不 准;技术动 作示范不 到位。 不按时完 成作业;讲 解无重点, 表述概念 不完整,术 语表达错 误;技术动 作示范不 正确。 按时提交 作业;足球 行为规范; 在提交的 视频作业 中体现了 团队合作 的良好素 养,具备较 强的团队 合作精神。 按时提交 作业;足球 行为规范; 在提交的 视频作业 中体现了 团队合作 的基本素 养,具备一 定的团队 合作精神。 能提交作 业;足球行 为失控;在 提交的视 频作业中 团队合作 的基本素 养较差,团 队合作精 神较差。 不提交作 业;足球行 为过激;在 提交的视 频作业中 团队合作 的基本素 养很差,不 具备团队 合作精神。 权重 (%) 5 5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