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18 级执行).pdf

penguin17 页 443.183 KB下载文档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18 级执行).pdf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18 级执行).pdf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18 级执行).pdf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18 级执行).pdf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18 级执行).pdf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18 级执行).pdf
当前文档共17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18 级执行).pdf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18 级执行)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 方针政策,主动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求,立足合肥,面向安徽,辐射长三角,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高尚师德、较高育人水平,掌 握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课外运动训练与竞赛、学校体育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具备较强的运动技能和体育教育教学能力,以及一定的体育科学研究能力,拥有创 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能够胜任中学体育教学、研究和管理的基层体育教师,以及在 教育机构、教研部门等领域,从事体育教育相关工作人员。 毕业后 5 年左右具有的职业能力与职业成就如下: 师德修养:本专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 育方针、政策、法规,遵守中学体育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爱体育教育事业,从教信念坚定,富有为体育教育事 业奉献的情怀。 教学能力:体育学科基础知识与体育运动基本技能扎实;熟悉中学《体育与健 康》课程标准,中学体育教学实践能力强;能结合中学生身心特点和学校实际设计 与组织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竞赛,熟悉学校体育管理工作;具有创新意 识,具备教研能力。 育人能力:熟悉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具备养成教育、学生德育、班主任工作 的知识和方法;能践行以德树人、以体育人、以文化人;具有班级指导与综合育人 的实践能力。 终身学习:熟悉中学体育教育教学发展前沿动态,不断适应国家基础教育改革 需求,具有反思知识与技能,能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并能很好地进行规划;有 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掌握体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具备基础的体育科学 研究能力。 沟通合作:能主动适应社会,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能够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理解团队协作的作用,具有团队 协作的意识,具备团队协作的技能,积极参加团队协作活动,积累小组互助与合作 学习的体验和经验。 二、毕业要求 (一)践行师德 1.师德规范:领悟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理论体系,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认同。以立 德树人为己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熟悉教育法律法规及遵守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 范的相关要求,具有依法执教的意识,立志成为“四有”好老师。 1.1学习并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理论体系,提升对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并能自觉践行。 1.2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熟悉党和国家关于体育基础教育政策的主要内容,具有 践行“立德树人”的意识和“课程思政”育人的能力。 1.3 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树立依法执教意识,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 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2.教育情怀:热爱中学体育教育事业,认同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价值意义与专 业特点,具有投身体育教育事业的意愿。具有一定的人文底蕴、严谨的科学精神和 高度的责任感,尊重学生人格,富有仁爱之心,工作细心耐心,做学生锤炼品格、 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2.1认同中学体育教育工作对体育强国建设的意义和价值,了解基础教育发展的 成就、问题与方向,理解中学体育教师的专业特点,具有为体育教育事业默默奉献 的热忱。 2.2具备一定的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具有正确的体育教育价值观, 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体育与健康意识。 2.3遵循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具有探索创新的教育思维,富有爱心、责任心, 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二)学会教学 3.学科素养:系统掌握体育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准确理解 体育学科体系基本思想和方法,能够融合教育学、心理学和体育科学的基本理论、 基本方法和技能,并应用于体育教学实践。 3.1系统掌握体育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 3.2准确理解体育学科体系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并能在体育教学工作中指导中学 生获得核心素养。 3.3 能够阅读与本专业相关的中外文献,具有较强的现代信息技术运用能力, 具备整合跨学科知识及分析与解决体育实际问题的能力。 4.教学能力: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科认知特点,熟悉《体育与健康》 课程标准,掌握中学体育教学基本技能,能够结合体育教学知识和信息技术有效实 施体育教学,并能针对体育教学实践开展教学研究。 4.1 能够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特点,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内涵, 初步掌握重难点教学策略,具备课程教学设计、体育教学与评价、应用现代技术辅 助体育教学和三字一话等基本技能。 4.2能够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分析教材,把握学情,具备开展中学课 内外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等体育教学实践活动的能力。 4.3 掌握教学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基本的中学体育教学研究能力。 (三)学会育人 5.班级指导:树立德育为先理念,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和基本方法, 能够整合各种教育资源组织有效的班级活动;能够组织开展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 活动,具有班主任实践经历和体验。 5.1树立德育为先理念,了解中学德育目标、原理与方法,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 的工作规律和基本方法。 5.2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和应变能力,学会建立良好的师生、生生关系,能为学 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提供帮助。 5.3具有针对中学班级实际和学生特点,整合各种教育资源,有效组织课余锻炼、 竞赛、班会等班团活动,以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劳动教育等主题活动的能力。 6.综合育人: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理解体育学科育人价值, 能够有机结合体育教学进行育人活动。了解中学校园文化和教育活动等综合育人的 方法,组织主题教育和社团活动,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和引导。 6.1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的教育规律,具有以体育人的终身体育意识。 6.2能够结合体育学科知识组织开展体育竞赛、安全教育、爱国教育等活动,促 进中学生健康成长。 6.3了解中学校园文化和体育教育活动的内涵和方式,组织主题教育和社团活动, 促进中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四)学会发展 7.学会反思: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意识。了解国内外体育教育改革发展动 态,能够适应新时代体育教育发展需求,进行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掌握反思方法 和技能,具有一定创新意识,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分析和解决体育教育教学 中遇到的问题。 7.1 具有终身体育和专业发展意识,把握教师专业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具有自 主学习、自我提升的能力。 7.2了解国内外体育教育改革发展动态,能够适应体育教育发展需求,响应国家 教育振兴计划,合理制定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 7.3掌握反思方法和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具备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分析与解 决体育教学问题的能力。 8.沟通合作: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具有团队协作精神、规则意识和组织协 调能力,掌握沟通合作技能,具有组织或指导小组互助和集体学习体验。 8.1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能够主动参与学校或教师组织的互动交流、教学研 究等活动,具有合作学习意识。 8.2具有健康积极的人际交往意识,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 8.3理解体育运动具有培养团队合作的功能优势,在体育竞赛活动中掌握团队合 作的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体验。 专业毕业要求对专业培养目标支撑,具体见表 1。 表 1 专业毕业要求对专业培养目标支撑的矩阵表 培养目标 师德修养 育人能力 师德规范 √ √ 教育情怀 √ √ 毕业要求 学科素养 教学能力 终身学习 沟通合作 √ √ 教学能力 √ 班级指导 √ 综合育人 √ √ √ 学会反思 √ √ 沟通合作 √ √ 三、毕业要求实现矩阵 (一)建立毕业要求实现矩阵 将毕业要求细分为指标点,依据指标点合理设置相关课程和实践环节,制定毕 业要求实现矩阵,保证课程体系全部支撑毕业要求,见表 2。 表 2 毕业要求及指标点 毕业要求 指标点 毕业要求 1 师德规范: 学习并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领悟并践行社会主义核 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理论体系,提 心价值观,深刻理解习近 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 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1.1 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 主义思想的科学理论体 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能 系,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 自觉践行。 支撑课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主义的“四个”认同。贯彻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熟悉党和国家 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 人为己任。熟悉教育法律 1.2 法规及遵守中学教师职 关于体育基础教育政策的主要内 形势与政策、体育教育专业导论、 容,具有践行“立德树人”的意识和 教育基本原理 “课程思政”育人的能力。 业道德规范的相关要求, 具有依法执教的意识,立 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树立依法 志成为“四有”好老师。 执教意识,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 1.3 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 之心的好老师。 热爱中学体育教育事业, 2.1 的价值意义与专业特点, 建设的意义和价值,了解基础教育 形势与政策、体育概论、体育教 发展的成就、问题与方向,理解中 育专业导论、教师职业素养、学 学体育教师的专业特点,具有为体 校体育学 的意愿。具有一定的人文 具备一定的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 底蕴、严谨的科学精神和 审美情趣,具有正确的体育教育价 2.2 作细心耐心,做学生锤炼 2.3 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 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概论、语言交际艺术与应用 写作、心理健康教育、健康教育 学、体育保健学 遵循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具有探 体育教育专业认知实习、认知与 索创新的教育思维,富有爱心、责 学习、青少年心理发展与辅导、 任心,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教育实习(含见习、研习) 运动解剖学、体育心理学、体育 毕业要求 3 学科素养: 系统掌握体育学科的基 值观,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科学合理 的体育与健康意识。 人格,富有仁爱之心,工 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 养 育教育事业默默奉献的热忱。 具有投身体育教育事业 高度的责任感,尊重学生 教育专业认知实习、教师职业素 认同中学体育教育工作对体育强国 毕业要求 2 教育情怀: 认同学校体育教育工作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体育 3.1 系统掌握体育学科的基本知识、基 概论、田径、体操、篮球、足球、 本原理和基本技能。 武术、排球、健美操、运动技能 学习与控制 技能,准确理解体育学科 体系基本思想和方法;能 准确理解体育学科体系的基本思想 3.2 与方法,并能在体育教学工作中指 导中学生获得核心素养。 够融合教育学、心理学和 运动生理学、体育课程与教学论、 体育竞赛学 体育科学的基本理论、基 本方法和技能,并应用于 能够阅读与本专业相关的中外文 心理健康教育、体育社会学、现 献,具有较强的现代信息技术运用 代教育技术应用、大学英语 能力,具备整合跨学科知识及分析 (1-4)、计算机基础(文)、体 与解决体育实际问题的能力。 育教材教法、毕业论文 毕业要求 4 教学能力: 能够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特 计算机基础(文)、认知与学习、 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规 点,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教师口语、 内涵,初步掌握重难点教学策略, 三字书写、运动技能专项、运动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 具备课程教学设计、体育教学与评 技能学习与控制、体育课程与教 准,掌握中学体育教学基 价、应用现代技术辅助体育教学和 学论、运动技能辅项、教育实习 三字一话等基本技能。 (含见习、研习) 体育教学实践。 律和学科认知特点,熟悉 3.3 4.1 本技能,能够结合体育教 能够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运动技能专项、学校体育学、运 学知识和信息技术有效 实施体育教学,并能针对 4.2 体育教学实践开展教学 研究。 分析教材,把握学情,具备开展中 动训练学、体育教材教法、中小 学课内外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等 学体育教材解读、体育与健康课 体育教学实践活动的能力。 程标准分析 掌握教学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3 具备基本的中学体育教学研究能 力。 毕业要求 5 班级指导: 树立德育为先理念,掌握 5.1 树立德育为先理念,掌握班级组织 与建设的工作规律和基本方法。 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 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和应变能力, 规律和基本方法,能够整 合各种教育资源组织有 5.2 效的班级活动;能够组织 能为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提供 帮助。 开展德育和心理健康教 法、毕业论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安全 教育、教师职业素养、教育基本 原理 语言交际艺术与应用写作、青少 年心理发展与辅导、教育实习(含 见习、研习) 具有针对中学班级实际和学生特 育等活动,具有班主任实 践经历和体验。 学会建立良好的师生、生生关系, 教育基本原理、体育科学研究方 点,整合各种教育资源,有效组织 5.3 健康教育学、体育保健学、运动 课余锻炼、竞赛、班会等班团活动, 训练学、体育竞赛学、教育实习 以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劳动教育 (含见习、研习) 等主题活动的能力。 毕业要求 6 综合育人: 6.1 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 运动生理学、体育心理学、体育 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和 律,具有以体育人的终身体育意识。 概论、认知与学习、运动解剖学 养成教育规律。理解体育 能够结合体育学科知识组织开展体 学科育人价值,能够有机 6.2 动,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 结合体育教学进行育人 活动。了解中学校园文化 军事理论、安全教育、体育竞赛 学、教育实习(含见习、研习) 了解中学校园文化和体育教育活动 和教育活动等综合育人 的方法,组织主题教育和 育竞赛、安全教育、爱国教育等活 6.3 社团活动,对学生进行全 的内涵和方式,组织主题教育和社 心理健康教育、体育社会学、教 团活动,促进中学生全面、健康发 育实习(含见习、研习) 展。 面教育和引导。 毕业要求 7 学会反思: 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 具有终身体育和专业发展意识,把 7.1 握教师专业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具 展意识。了解国内外体育 有自主学习、自我提升的能力。 教育改革发展动态,能够 了解国内外体育教育改革发展动 适应新时代体育教育发 态,能够适应体育教育发展需求, 7.2 展需求,进行学习和职业 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 生涯规划。掌握反思方法 和技能,具有一定创新意 识,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 响应国家教育振兴计划,合理制定 7.3 方法,分析和解决体育教 创新创业教育概论、运动技能专 项、运动技能辅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学生职业 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运 动技能专项 掌握反思方法和技能,具有创新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体育 识,具备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分 科学研究方法、毕业论文、体育 析与解决体育教学问题的能力。 课程与教学论 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毕业要求 8 沟通合作: 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 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能够主动参 创新创业教育概论、运动技能专 8.1 研究等活动,具有合作学习意识。 具有团队协作精神、规则 意识和组织协调能力,掌 握沟通合作技能,具有组 与学校或教师组织的互动交流、教学 项、运动技能辅项、教育实习(含 8.2 具有健康积极的人际交往意识,善 于与他人沟通交流。 织或指导小组互助和集 见习、研习)、毕业论文 语言交际艺术与应用写作、大学 英语(1-4)、大学英语口语(1-4) 、 教师口语 理解体育运动具有培养团队合作的 体学习体验。 8.3 功能优势,在体育竞赛活动中掌握 田径、体操、篮球、足球、武术、 团队合作的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 排球、健美操 团队合作体验。 (二)建立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的关联度矩阵 见附表 1 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的关联度矩阵 四、学制 学制:4 年,弹性学习年限为 3—6 年。 五、学分要求 毕业学分要求: 根据体育教育专业特点提出毕业总学分及各环节学分的具体要求如下: (一)最低毕业学分 164 学分、其中必修课 118.5 学分、专业选修课至少 45.5 学分; (二)参加课外实践和拓展训练,完成第二课堂学分要求; (三)参加军事训练 2 周; (四)达到体质健康测试标准。 六、学位授予 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七、主干学科 体育学 教育学 心理学 八、专业核心课程 学校体育学、体育课程与教学论、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田径、体操、武术、 足球、篮球、排球。 九、课程体系 (一)对照师范认证的课程学分分布 见表 3。 表 3 课程学分与师范认证标准对比 课程类别 学分 必修 40.5 选修 10 必修 18.5 通识教育课程(人文社会与科学素养课程) 学科专业基础课程 占总学分 比例 30.8% 选修 学科专业教育课程 学科专业核心课程 教师教育课程 ≥10% ≥50% 必修 16.5 选修 35.5 必修 14 学分 ≥18 周 51.5% 其中,教师教育课程必 修≥10 学分,总学分≥14 选修 集中性实践 教育实践 必修 18 周 环节 毕业论文设计 必修 8周 合计 师范认证标准 164 2.课程体系结构图 见图 1。 3.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 见附表 2 。 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结构图(2018 级) 图 1 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结构图 附表 1 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的关联度矩阵 学 课程名称 分 课程 性质 毕业要求 1 1.1 1.2 毕业要求 2 1.3 2.1 2.3 3.1 3.2 毕业要求 4 3.3 4.1 4.3 5.1 5.2 5.3 毕业要求 6 6.1 6.2 毕业要求 7 6.3 7.1 7.2 3 必修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必修 M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 必修 H 5 必修 H 形势与政策 2 必修 语言交际艺术与应用写作 2 必修 大学英语(1-4) 8 必修 大学英语口语(1-4) 2 必修 计算机基础(文) 1.5 必修 心理健康教育 2 必修 军事理论 2 必修 安全教育 1 必修 创新创业教育概论 2 必修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1 必修 H 大学生就业指导 1 必修 M 体育教育专业导论 0.5 必修 体育教育专业认知实习 1 必修 运动解剖学 3.5 必修 运动生理学 3.5 必修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M 4.2 毕业要求 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H 2.2 毕业要求 3 毕业要求 8 7.3 8.1 8.2 M H M M H M M H M M H M H M M M H H M H M M H M H H H H M H 8.3 体育心理学 2 必修 健康教育学 2 必修 体育概论 2 必修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 2 必修 体育社会学 2 必修 认知与学习 2 必修 M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辅导 3 必修 H 教育基本原理 3 必修 教师职业素养 2 必修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2 必修 教师口语 1 必修 H 三字书写 1 必修 H 田径 2 必修 H M 体操 2 必修 H H 篮球 1 必修 H H 足球 1 必修 H H 武术 2 必修 H M 排球 2 必修 H H 学校体育学 2.5 必修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 2 必修 体育课程与教学论 2 必修 健美操 1 限选 运动技能辅项 4 限选 M 运动技能专项 10 限选 H H H H M H H H H H M H H M H H M H M M H M H H M H H M M H M H M H H H M M H 体育保健学 2.5 限选 运动训练学 2 限选 体育竞赛学 2 限选 体育教材教法 1.5 限选 中小学体育教材解读 1.5 限选 H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分析 1.5 限选 H 教育实习(含见习、研习) 18 必修 毕业论文 8 必修 M H H M M M M 1.2 师德规范 1.3 2.1 22 教育情怀 2.3 M 3.1 3.2 学科素养 3.3 M M H H H H 1.1 H M M H 4.1 4.2 教学能力 4.3 5.1 5.2 班级指导 5.3 6.1 6.2 综合育人 6.3 7.1 7.2 学会反思 注:以上不含专业选修课。H 代表教学环节对毕业要求高支撑,M 代表教学环节对毕业要求中支撑,L 代表教学环节对毕业要求低支撑。 H H 7.3 8.1 8.2 沟通合作 8.3 附表 2 课程设置一览表 学时(周) 课程类别 思政类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课程 性质 考核 方式 学分 MX200110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必修 考查 MX200110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必修 MX200110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MX200120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实验 实训 综合 实践 开课学 期 合计 理论 教学 3 48 48 1 考查 3 48 48 2 必修 考试 3 48 48 3 必修 考试 5 80 64 16 4 16 1-8 MX2001204 形势与政策 必修 考查 2 32 16 PS2001201 心理健康教育 必修 考查 2 32 24 MI2001601 军事理论 必修 考查 2 (38) (38) 1 MI2001602 安全教育 必修 考查 1 (16) (16) 1、8 ED2001101 创新创业教育概论 必修 考查 2 (32) ED2001201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必修 考查 1 育 ED2001202 大学生就业指导 必修 考查 1 课 CL2001102 语言交际艺术与应用写作 必修 考查 2 32 32 3 程 FL2001101 大学英语(1) 必修 考试 2 32 32 1 FL2001403 大学英语口语(1) 必修 考查 0.5 16 FL2001601 大学英语自主学习(1) 必修 考查 1 (24) FL2001102 大学英语(2) 必修 考试 2 32 FL2001404 大学英语口语(2) 必修 考查 0.5 16 FL2001602 大学英语自主学习(2) 必修 考查 1 (24) FL2001103 大学英语(3) 必修 考试 2 32 FL2001405 大学英语口语(3) 必修 考查 0.5 16 8 备注 5-8 报告讲座 1 军体健 康类 通 识 创新创 教 业类 16 (6) 16 (6) 2 (32) 16 (6) 1 16 (6) 6 16 1 (24) 1 应用基 32 2 础类 16 2 (24) 32 2 3 16 3 艺术体育专 业 艺术体育专 业 艺术体育专 业 艺术体育专 业 艺术体育专 业 艺术体育专 业 艺术体育专 业 艺术体育专 业 FL2001104 大学英语(4) 必修 考试 2 32 FL2001406 大学英语口语(4) 必修 考查 0.5 16 CS2001101 计算机基础(文) 必修 考试 1 16 CS2001301 计算机基础实验(文) 必修 考查 0.5 16 40.5 576 (146) 学分学时小计(文) 公共选 修课程 32 4 16 4 16 1 16 456 (32) 88 (12) 1 艺术体育专 业 艺术体育专 业 艺术体育专 业 艺术体育专 业 32 (102) 四年制本科生在校期间须修读 10 学分(含 4 学分网络课程)的该类课程,其中,跨学科限定选修 4 学分。课程设置人文 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技术类、体育艺术类、经济管理类、创新创业教育类(含学科竞赛、技术与技能等课程)等类别, 其中,公共艺术类教育课程设 2 学分,为必修课程,由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在相应科目中自行选修。 通识教育课程学分学时小计(文) 50.5 736 (146) 616 (32) 8 8 88 (12) 32 (102) PC2054107 体育教育专业导论 必修 考查 0.5 PC2054610 体育教育专业认知实习 必修 考查 1 PC2ZY3205-6 运动解剖学 必修 考查考 试 3.5 64 48 16 1-2 PC2ZY3207-8 运动生理学 必修 考查考 试 3.5 64 48 16 3-4 PC2ZY3203 体育心理学 必修 考试 2 32 24 8 5 PC2ZY3209 健康教育学 必修 考试 2 32 28 4 5 PC2ZY3104 体育概论 必修 考试 2 28 28 1 PC2ZY3102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 必修 考试 2 32 32 6 PC2ZY3103 体育社会学 必修 考试 2 32 32 2 18.5 292 248 44 1 1周 2 学科专 业基础 课 小计 (23) PC2054224-25 田径 必修 考查 2 64 8 56 1-2 学科专 PC2054226-27 体操 必修 考查 2 64 8 56 1-2 业核心 PC2054203 篮球 必修 考查 1 32 4 28 1 课 PC2054204 足球 必修 考查 1 32 4 28 2 PC2054228-29 武术 必修 考查 2 64 8 56 5-6 学 PC2054230-31 排球 必修 考查 2 64 8 56 5-6 科 PC2054221 学校体育学 必修 考试 2.5 48 32 16 4 专 PC2054102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 必修 考试 2 32 32 6 业 PC2054103 体育课程与教学论 必修 考试 2 32 32 5 16.5 432 136 296 教 小计 育 PC2055205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分析 限选 考查 1.5 32 8 24 5 课 PC2055203 中小学体育教材解读 限选 考查 1.5 32 8 24 6 程 PC2054222 体育保健学 限选 考查 2.5 48 32 16 6 PC2054104 运动训练学 限选 考试 2 32 32 6 PC2054105 体育竞赛学 限选 考查 2 32 32 5 PC2054223 体育教材教法 限选 考查 1.5 32 8 24 6 PC2054209 健美操 限选 考查 1 32 4 28 2 PC2055206-09 运动技能辅项 限选 4 128 16 112 3-6 PC2054232-35 运动技能专项 限选 10 256 16 240 3-6 26 624 156 468 1.5 32 8 24 2、4、5、6 1.5 32 32 2、4、5、6 学科专 业拓展 考查、 考试 考查、 考试 小计 专业拓展限 选课程 课 PC2055210 体育动作解剖学分析与肌 肉训练 选修 PC2055507 运动技能选项 选修 考查 专业拓展任 选课程(注: 学生最少需 考查 要 从以 上 15 门选修性课 PC2055503 团体舞创编 PC2055511 体育音乐选配与创编 选修 选修 考查 考查 1.5 32 32 2、4、5、6 1.5 32 32 2、4、5、6 程中完成 6 门 (2 门带有理 论学时课程, 4 门纯实践学 时 课 程) 9.5 PC2055211 体育统计学 选修 考查 1.5 32 8 24 2、4、5、6 学分的选修, 运动技能选 PC2055212 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辅导 选修 考查 1.5 32 8 24 2、4、5、6 PC2055213 运动损伤与急救 选修 考查 1.5 32 8 24 2、4、5、6 项课程包括 乒乓球、羽毛 球、体育舞 蹈、网球四个 项目,学生选 PC2055504 健身教练 选修 考查 1.5 32 32 2、4、5、6 修 1 项。学生 需在第 2、4 PC2055505 游泳 选修 考查 瑜伽 选修 考查 1.5 32 32 2、4、5、6 学期各完成 一门课程选 修,第 5、6 PC2055501 1.5 32 32 2、4、5、6 学期完成 2 门 课程选修。) PC2055EZC 体育教育专业创新创业教 育课 选修 考查 2 (32) PC2055204 教学案例分析 选修 考查 1.5 32 PC2055201 体育教学技能训练 选修 考查 1.5 32 PC2055512 体验教育 选修 考查 1.5 32 PC2055214 体适能评定 选修 考查 1.5 32 9.5 至少修满学分 学科专业课程学分学时小计(文) (32) 2、4、5、6 8 24 2、4、5、6 8 24 2、4、5、6 32 2、4、5、6 8 24 2、4、5、6 192 16 176 70.5 1540 556 984 (23) PS2JS4201 认知与学习 必修 考试 2 32 28 4 PS2JS4202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辅导 必修 考查 3 48 42 ED2JS4201 教育基本原理 必修 考试 3 48 42 6 3 ED2JS4202 教师职业素养 必修 考查 2 32 28 4 5 ED2JS4203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必修 考查 2 32 24 8 3 CL2JS4201 教师口语 必修 考查 1 16 12 4 2 CJ2JS4202 三字书写 必修 考查 1 16 12 4 4 教师教育课程学时学分小计 14 224 188 22 学科专业教育课程学分学时小计 84.5 1764 744 1006 6 2 4 教师教 育课程 14 14 (23) PC2054607 教育实习(含见习、研习) 必修 考查 18 18 18 周 7-8 PC2054603 毕业论文 必修 考查 8 8 8周 8 26 (598) (598) 集中性 小计 实践环节 PC2054604 运动训练竞赛 选修 考查 1 1 1 1-8 PC2054621 体育基本功大赛 选修 考查 1 1 1 1-8 PC2054605 竞赛组织与编排 选修 考查 1 1 1 1-8 PC2054615 体育教学技能竞赛 选修 考查 1 1 1 1-8 PC2054609 研学能力提升 选修 考查 1 1 1 1-8 3 (69) (69) 29 (667) (667) 至少修满 3 学分 集中性实践环节学分学时小计 合 计 / / 164 2500 1360 1094 46 (813) (32) (12) (792) / 制订人: 审定: 2018 年 8 月 20 日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