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体操》课程教学大纲(2021级体育教育).pdf

Moonlight 月光15 页 676.071 KB下载文档
《体操》课程教学大纲(2021级体育教育).pdf《体操》课程教学大纲(2021级体育教育).pdf《体操》课程教学大纲(2021级体育教育).pdf《体操》课程教学大纲(2021级体育教育).pdf《体操》课程教学大纲(2021级体育教育).pdf《体操》课程教学大纲(2021级体育教育).pdf
当前文档共15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体操》课程教学大纲(2021级体育教育).pdf

《体操》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体操 2.课程编号:PC2054244 3.总学时/总学分:96 学时/3.5 学分 4.学时分配:理论 8 学时,实践 88 学时 5.课程性质:必修 6.先修课程:运动解剖学、田径 后续课程:武术 7.适用专业:体育教育专业 8.开课学期:第 1、2 学期 二、课程简介与课程目标 【课程简介】 体操课程是体育教育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依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学类本 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与巢湖学院体育学院《2021 级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提出的培养学生掌握体操教学、训练和竞赛的理论与方法,强化学生专业技能的一门 重要课程。本课程共 96 学时(理论 8 学时,实践 88 学时),3.5 学分。本课程教学分为 理论与实践两个部分,理论部分主要教学内容是:体操运动概述、体操术语、体操动作 的创编、体操保护与帮助、体操健身指导理论与方法、体操常规教学特点、方法与步骤, 以及体操身体素质训练、体操比赛的组织与欣赏等;实践部分包括:队列队形、徒手体 操,竞技性体操(包括技巧、单杠、双杠、跳跃)的基础动作。 【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1:能复述体操的基本知识,初步具备运用体操的基本技术动作和基础协 同配合方法的能力。能够运用师范生基本教学技能开展体操教学活动,示范讲解准确, 能够认识和发现体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能有效解决。 课程目标 2:具有体育道德意识和行为规范。积极应对体操学与教中遇到的困难, 表现出吃苦耐劳、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的精神,具有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能够正确看待体操比赛的胜负,并能尝试挖掘体操运动的课程思政元素,准确理解体操 运动培养团队合作的功能优势,有效运用于体操教学与训练实践。 三、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 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1 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毕业要求 3.1 系统掌握体育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 能。 3 学科素养 8.3 理解体育运动具有培养团队合作的功能优势,在体 课程目标 2 育竞赛活动中掌握团队合作的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 8 合作交流 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及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序 教学内容 号 教学要求及重难点 推荐 教学 支撑课 学时 方式 程目标 教学要求: (1) 了 解 体 操 运 动 的 概 念 和 内 体操运动概述、体操术语 涵,掌握体操的内容、特点、分 课堂讲授 类与发展概况。 1 (2)了解体操术语的概念与分类, 2 能较好地运用体操术语。 启发式 课程目标 1 多媒体 线上线下 教学重点:体操的特点与分类 教学难点:体操术语的掌握与运 用 教学要求: (1)了解与掌握创编的依据、原 体操动作的创编、体操保护与帮助 则、要素与方法,以及创编的步 骤。 (2)了解保护与帮助的作用、分类 2 与方法,以及对保护与帮助者的 课堂讲授 2 要求。 启发式 课程目标 1 多媒体 线上线下 教学重点:体操动作创编的原则 与步骤。 教学难点:保护与帮助者的要求 教学要求: (1)了解体操健身的价值、原则, 掌握体操健身的方法与健身方案 的制定。 3 体操健身指导理论与方法、体操技 (2)了解体操技术动作教学的特 术动作教学 点与方法,理解体操动作教学的 课堂讲授 2 策略。 启发式 课程目标 1 多媒体 线上线下 教学重点:体操技术动作教学的 特点与方法, 教学难点:体操动作教学的策略。 4 体操身体素质训练、体操比赛的组 教学要求: 织与欣赏 (1)了解体操身体素质训练常用 2 课堂讲授 启发式 课程目标 1 序 号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及重难点 推荐 教学 支撑课 学时 方式 程目标 的手段,理解体操身体素质训练 多媒体 方法。 线上线下 (2)了解与掌握体操比赛的组织 与常用的体操教学比赛方法,较 好地欣赏竞技体操比赛。 教学重点:体操身体素质训练方 法。 教学难点:体操比赛的组织与常 用的体操教学比赛方法 队列队形(集合、解散、立正、稍 息、看齐、报数、踏步,向左(右、教学要求: 后)转、半面向左(右、后)转、(1)了解与掌握队列队形的基础 5 面对面(背对背)向左(右、后)知识、基本技术。 启发式 转,齐步、便步、跑步走及其互换,(2)能熟练地掌握与运用队列队 讲授式 齐步、跑步立定、前后左右移动,形。 8 探究式 课程目标 1、 课程目标 2 行进间向左、右、后转走等;原地 教学重点:队列队形的基础知识、 队形与队形变化横队、纵队、方队,基本技术。 绕场行进,裂、并、分、合队走)教学难点:掌握与运用队列队形。 技巧(前滚翻、后滚翻、鱼跃前滚 教学要求: (1)了解与掌握技巧的基础知识、 翻、头手倒立、肩肘倒立、跪跳起、 基本技术。 燕式平衡、挺身跳、侧手翻、俯撑 (2)能熟练地完成技巧动作,并能 单腿侧前摆越成仰撑、手倒立前滚 6 进行技巧教学与训练。 翻、后滚翻直腿起、前手翻、头手 教学重点:技巧的基础知识、基 翻等) 本技术。 30 启发式 课程目标 1、 讲授式 课程目标 2 探究式 教学难点:完成技巧动作,并能 进行技巧教学与训练。 双杠(支撑摆动、挂臂屈伸上成分 腿坐、分腿坐前进成分腿坐、分腿 慢起肩倒立、分腿坐前滚翻分腿 坐、举单腿后摆转体 180 度成分腿 7 坐、分腿坐前进一次成外侧坐、后 教学要求: (1)了解与掌握双杠的基础知识、 基本技术。 (2)能熟练地完成双杠动作,并能 进行双杠教学与训练。 摆挺身下、挂臂撑屈伸上、 前摆上、 教学重点:双杠的基础知识、基 屈臂前摆成分腿坐、支撑后摆转体 本技术。 180 度成分腿坐、支撑前摆向内转 教学难点:完成双杠动作,并能 体 180 度下、支撑摆动成肩倒立、 进行双杠教学与训练。 挂臂撑后摆上、前摆下等) 8 单杠(单腿蹬地翻身上成支撑、单 教学要求: 30 启发式 课程目标 1、 讲授式 课程目标 2 探究式 10 启发式 课程目标 1、 序 推荐 教学 支撑课 学时 方式 程目标 腿摆越成骑撑及还原、骑撑转体 (1)了解与掌握单杠的基础知识、 讲授式 课程目标 2 180 度成支撑、支撑后回环、骑撑 基本技术。 探究式 教学内容 号 教学要求及重难点 后腿前摆转体 90 度下、长振屈伸 (2)能熟练地完成单杠动作,并能 上、单腿摆越成骑撑、骑撑前回环、进行单杠教学与训练。 后摆挺身下、骑撑转体 180 度成支 教学重点:单杠的基础知识、基 撑、支撑后回环等) 本技术。 教学难点:完成单杠动作,并能 进行单杠教学与训练。 跳跃(助跑上板、踏板挺身跳、踏 教学要求: 板分腿跳、跳上成蹲撑挺身跳下、(1)了解与掌握跳跃的基础知识、 斜进直角腾越、横马分腿腾越、横 基本技术。 马屈腿腾跃、横马屈体腾跃、纵马 (2)能熟练地完成跳跃动作,并能 9 分腿腾越等) 进行跳跃教学与训练。 教学重点:跳跃的基础知识、基 10 启发式 课程目标 1、 讲授式 课程目标 2 探究式 本技术。 教学难点:完成跳跃动作,并能 进行跳跃教学与训练。 课程教学方式说明: 1.课堂讲授 (1)采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实现自主学习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 (2)采用电子教案,推送网络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板书教学相结合,提高课 堂教学信息量,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3)采用案例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技术相结合,引导学生掌握体操基本技能并能够 运用。 (4)基于移动智慧课堂平台(学习通)采用互动式教学。课内讨论和课外答疑相结合。 (5)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2.实践教学 术科教学是本课程的重要特点,对掌握体操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掌握 体操竞赛的组织与裁判操作方法,掌握体操常规教学方法与步骤,具备中小学体操教学、 训练、竞赛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在体操练习中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安排教学内容要有系统性,要注意从易到难,由简到繁, 循序渐进。体操教学术科内容力求“少而精”,抓好基本功及主要技术的教学,突出教 材内容重点。以练为主,精讲多练。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多样化,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五、课程考核 序 课程目标(支撑毕业要求 学 号 指标点) 期 目标 1:能复述体操的基 本知识,初步具备运用体 评价依据及成绩比例(%) 考核内容 成绩比 例(%) 平时作业 课堂表现 期末考试 10% 15% 25% 50% 10% 15% 25% 50% 20% 30% 50% 100 1、课堂表现 1 操的基本技术动作和基 2、课程作业 3、技能考试 础协同配合方法的能力。 能够运用师范生基本教 1 学技能开展体操教学活 1、 课堂表现 动,示范讲解准确,能够 认识和发现体操教学中 2 2、 课程作业 3、技能考试 存在的问题,并能有效解 决。(支撑毕业要求指标 点 3.1) 目标 2:具有体育道德意 识和行为规范。积极应对 1 体操学与教中遇到的困 1、技巧(1) 2、双杠(1) 难,表现出吃苦耐劳、顽 强拼搏、团结协作的精 神,具有规则意识、责任 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能够 2 正确看待体操比赛的胜 1、技巧(2) 负,并能尝试挖掘体操运 动的课程思政元素,准确 2 2、双杠(2) 理解体操运动培养团队 合作的功能优势,有效运 用于体操教学与训练实 践。(支撑毕业要求指标 点 8.3) 合计 考核方式说明: 1.平时作业 围绕教学内容,布置 4 次作业。各占总成绩的 5%,作业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 20%。 2.课堂表现 课堂表现包括考勤与测验。严格课前、课中考勤制度,未经学院(辅导员)批准不 得请假,学生在一学期内因病、事假等缺课 1 节扣除 1 分,但累计达本学期体操课时数 1/3(含 1/3)以上者,该学期体操课程成绩为 0 分。每学期分别进行 2 次随堂测验,课堂 表现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 30%。 3.期末考试 每学期期末安排技能与术科考试。通过考试,使师生及时了解教与学的情况,强调 过程教学的重要性,更好地促进教学。技能考试以队列队形为主要内容,术科考试内容 为技巧与双杠。考试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 50%。 六、课程目标达成度计算方法 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包括课程分目标达成度评价和课程总目标达成度评价,具体计 算方法如下: 课程总目标达成度 课程分目标达成情况  该课程学生总评成绩平均值 该课程总评成绩总分 支撑该课程目标相关支撑环节学生平均得分之和 支撑该课程目标相关支撑环节目标分值总和 达成度评价值计算具体说明及示例如下表。字母 A、B、C 分别表示总评成绩中对应 课程目标 1 的作业、课堂表现和考试的目标分值,字母 D、E、F 分别表示总评成绩中对 应课程目标 2 的作业、课堂表现和考试的目标分值;字母 A1 、B1、C1 分别表示总评成 绩中对应课程目标 1 的作业、课堂表现和考试的学生实际平均得分,字母 D1 、E1 、F1 分别表示总评成绩中对应课程目标 2 的作业、课堂表现和考试的学生实际平均得分。 课程目标 支撑环节 目标分值 平时作业 A=100×10% 课堂表现 B=100×15% 学生平均得分 达成度计算示例 A1=学生该项实际得 分平均分×10% B1=学生该项实际得 分平均分×15% 课程目标 1 达成度=(A1+B1+C1)(A+B+C) 课程目标 1 期末考试 平时作业 C=100×25% C1=学生该项实际得 分平均分×25% D=100×10% D1=学生该项实际得 分平均分×10% 课程目标 2 课堂表现 E=100×15% E1=学生该项实际得 分平均分×15% 课程目标 2、3 达成度 =(D1+E1+F1)(D+E+F) 期末考试 F=100×25% 课程总体目标 总评成绩 100 F1=学生该项实际得 分平均分×25% 课程总目标达成度= (A1+B1+C1+D1+E1+F1)(A+B+C+D+E+F) A1+B1+C1+D1+E1+F1 注:上表公式按照每种支撑环节考评对应的某个课程目标总分为 100 分进行计算。 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教材 张涵劲.体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3 2.主要参考书 [1]郭颂,姚鑫.体操[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8 [2]童昭岗.体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7 执笔人: 教研室审核: 学院审核: 附录:各类考核评分参考标准 作业评分参考标准 评分标准 教学目标要求 权重 90-100 80-89 70-79 60-69 0-59 目标 1:能复述体操 按时提交作 按时提交作 按时提交作 按时提交作 不按时提交作 的基本知识,初步具 业;基本概念、 业;基本概 业;基本概 业;基本概 业;基本概念、 备运用体操的基本 基本知识、基 念、基本知 念、基本知 念、基本知 基本知识、基 技术动作和基础协 本原理正确, 识、基本原 识、基本原 识、基本原 本原理错误严 同配合方法的能力。 无误,表达方 理存在少量 理有不少错 理存在错误 重,表达方法 能够运用师范生基 法合理、完整 非原则性错 误,表达方 较多,表达 不合理、错误 本教学技能开展体 和清晰。 误,表达方 法有一些明 方法不太合 较多。 操教学活动,示范讲 法基本合理 显错误。 理,有一些 解准确,能够认识和 正确。 (%) 50 典型错误。 发现体操教学中存 在的问题,并能有效 解决。(支撑毕业要 求指标点 3.1) 目标 2:具有体育道 按时提交作业 按时提交作 按时提交作 按时提交作 不按时提交作 德意识和行为规范。 或报告;能够 业或报告; 业或报告; 业或报告; 业或报告;不 积极应对体操学与 很好地运用体 能较好地运 运用体操的 运用体操的 能运用体操的 教中遇到的困难,表 操的基本理论 用体操的基 基本理论和 基本理论和 基本理论和基 现出吃苦耐劳、顽强 和基础知识来 本理论和基 基础知识来 基础知识来 础知识来完成 拼搏、团结协作的精 完成体操教 础知识来完 完成体操教 完成体操教 体操教学、训 神,具有规则意识、 学、训练、比 成体操教 学、训练、 学、训练、 练、比赛等工 责任意识和集体荣 学、训练、 比赛等工作 比赛等工作 作。 比赛等工作 的能力一 的能力较 般。 差。 誉感,能够正确看待 体操比赛的胜负,并 赛等工作 50 能尝试挖掘体操运 动的课程思政元素, 准确理解体操运动 培养团队合作的功 能优势,有效运用于 体操教学与训练实 践。(支撑毕业要求 指标点 8.3) 课堂表现评分参考标准 每学期体操课程课堂表现权重为 30%,分为考勤 10%与随堂测验 20%。考勤包括学生 每迟到或者早退 1 次扣 0.5 分,学生每缺课 1 节扣除 1 分,累计缺课达本学期体操总课 时数的三分之一(含三分之一)以上者,本学期体操课程考勤成绩为 0 分,该学生不得 参加体操期末考试,本学期体操课程总成绩计 0 分。随堂测验内容由课程组教师集体规 定。 基本技能考试评分标准 学生采用抽签形式口头回答关于体操基础知识的问题,同时需要完成教师指定的队列 队形口令练习,教师依据学生回答与练习情况来进行具体评分。基本技能考试占总成绩 的 25%。 评分标准 权重 教学目标要求 目标 1:能复述体 操的基本知识,初 步具备运用体 操 的基本技术动 作 和基础协同配 合 方法的能力。能够 运用师范生基 本 教学技能开展 体 操教学活动,示范 讲解准确,能够认 识和发现体操 教 学中存在的问题, 并能有效解决 。 (支撑毕业要 求 指标点 3.1) 90-100 80-89 70-79 60-69 0-59 准确理解问 回答言简意 基本上能理 回答问题时 回答问题时表 题,回答切中 赅,概括性 解并大概地 表达方法不 达方法不合 问题的要害与 强,条理清 回答问题,但 太合理、错误 理、错误较多。 关键;回答问 晰,回答问题 不够准确。 较多。 不能用胸音或 题思维灵活, 语言流畅,语 基本上能用 基本上能用 者腹音下达口 善于用全面的 速适中。 胸音或者腹 胸音或者腹 令,预令、动 观点、发展的 能正确地用 音下达口令, 音下达口令, 令 下 达 不 准 观点分析问 胸音或者腹 预令、动令下 但预令、动令 确,音色、音 题。 音下达口令, 达基本准确, 下 达 不 太 准 调不符合要 能正确地用胸 预令、动令下 音色、音调不 求,声音小且 音或者腹音下 达准确,音 太符合要求, 调不太合理, 有 6 次及以上 确,音色、音 达口令,预令、 色、音调符合 声音较小。有 声音小且有 动令下达准 要求,声音宏 3-4 次错误 5-6 次错误。 确,音色、音 亮、准确、生 调符合要求, 动。但有 1-2 声音宏亮、准 次错误。 (%) 25 错误。 确、生动。 课程术科考试评分参考标准 第一学期术科考试内容及评分参考标准 技巧考试动作与评分标准 (一)男子 1.规定动作(9.8 分) 预备姿势:蹲撑。前滚翻接前滚翻成并腿坐(1.0 分)——肩肘倒立(1.0 分)— —前滚起成蹲撑(0.5 分)——后滚翻(1.0 分)——头手倒立(2.0 分)——落下成跪 撑(0,5 分)——跪跳起(0.5 分)——俯平衡(1.5 分)——侧手翻(1.8 分)。 2.评分标准 顺序 动作名称 1 前滚翻接前滚翻成 并腿坐 分值 动作规格 1.0 分 蹬地前滚时有短暂的 直腿过程,滚翻圆滑 2 肩肘倒立 1.0 分 垂直,稳定 3 前滚起成蹲撑 0.5 分 滚翻圆滑,并腿 4 后滚翻 1.0 分 团身紧,滚翻圆滑 5 头手倒立 2.0 分 典型错误 扣分标准 1、分腿或团身不紧 扣至 0.3 分 2、无直腿过程 扣至 0.3 分 3、方向不正 扣至 0.2 分 1、屈髋 扣至 0.4 分 2、没有一次性到 位,调整 扣至 0.3 分 滚翻不圆滑,分腿 或调整 扣至 0.3 分 1、团身不紧 扣至 0.3 分 2、分腿或推手无力 扣至 0.4 分 1、时间不足 扣至 0.5 分 倒立稳定 2 秒, 身体直, 2、身体不直 稳定 3、每失败一次 扣至 0.5 分 扣至 0.5 分 4、失败 2 次以上 扣至 2.0 分 6 落下成跪撑 0.5 分 并腿,在控制下下落 分腿或失去控制 扣至 0.3 分 7 跪跳起 0.5 分 并腿,大小腿夹角大于 135 度 1、分腿 扣至 0.2 分 2、小于 135 度 扣至 0.2 分 8 俯平衡 1.5 分 平衡稳定 2 秒,肩高于 臀,膝高于肩 1、时间不足 扣至 0.5 分 2、脚平或低于头 扣至 0.6 分 扣至 0.8 分 1.8 分 1、手脚落点不在一 手脚落在一条直线上, 条直线上 身体伸直成一平面 2、屈髋 9 侧手翻 扣至 0.5 分 (二)女子 1.规定动作(9.8 分) 预备姿势:蹲撑。前滚翻接前滚翻成并腿坐(1.5 分)——肩肘倒立(2.5 分)—— 前滚起成蹲撑(0.5 分)——后滚翻(1.5 分)————纵劈腿(1 分)——俯平衡(2.5 分)——挺身跳(0.3 分) 2.评分标准 顺序 动作名称 1 前滚翻接前滚翻成 并腿坐 2 肩肘倒立 分值 动作规格 1.5 分 蹬地前滚时有短暂的 直腿过程,滚翻圆滑 2.5 分 倒立稳定 2 秒,垂直 典型错误 扣分标准 1、分腿或团身不紧 扣至 0.3 分 2、无直腿过程 扣至 0.5 分 3、方向不正 扣至 0.3 分 1、时间不足 扣至 0.8 分 3 前滚起成蹲撑 0.5 分 滚翻圆滑,并腿 4 后滚翻 1.5 分 团身紧,滚翻圆滑 2、屈髋 扣至 0.8 分 3、调整 扣至 0.5 分 滚翻不圆滑,分腿或 调整 扣至 0.3 分 1、团身不紧 扣至 0.5 分 2、分腿或推手无力 扣至 0.5 分 1、前或后腿弯曲 扣至 0.3 分 2、两腿夹角小于 150 度 扣至 0.5 分 5 纵劈腿 1.0 分 前后腿伸直且成一条 直线 6 俯平衡 2.5 分 平衡稳定 2 秒,肩高于 臀,膝高于肩 1、时间不足 扣至 0.5 分 2、脚平或低于头 扣至 0.6 分 7 挺身跳 0.3 分 跳起有力,挺身姿势优 美 1、腾空高度明显不够 扣至 0.1 分 2、身体不舒展 扣至 0.1 分 双杠考试动作与评分标准 (一)男子 1.规定动作(9.8 分) 预备姿势:杠中站立。挂臂撑,一脚蹬地,一脚前摆经屈体挂臂撑屈伸上成分腿坐 (1.0 分)——慢起肩倒立(2.5 分)——前滚翻成分腿坐(1.0 分)——后摆转体 180° 成分腿坐(2.0 分)——滚杠(1.5 分)——前摆向内转体 180°下(1.8 分) 2.评分标准 顺序 动作名称 分值 挂臂撑,一脚蹬地, 1 一脚前摆经屈体挂臂 1.0 分 撑屈伸上成分腿坐 2 慢起肩倒立 2.5 分 动作规格 典型错误 屈伸上成支撑直臂, 1、伸髋分腿早 扣至 0.3 分 臀部不低于肘时再落 2、成支撑时臀部低于肘 扣至 0.3 分 杠成分腿坐 3、支撑时曲臂 扣至 0.2 分 用力均匀,身体挺直 1、倒立时间不足 扣至 0.5 分 与杠成垂直,停止不 2、倒立不稳 扣至 0.8 分 动 3、倒立时屈髋 扣至 0.8 分 1、滚动不圆滑 3 前滚翻成分腿坐 1.0 分 滚动圆滑,滚动中有 2、换握不及时,砸杠 并腿过程 3、臀部低于杠或仰卧在 杠上 4 5 6 后摆转体 180°成分腿 坐 滚杠 前摆向内转体 180°下 2.0 分 1.5 分 1.8 分 扣分标准 转体时臀部高于肘水 平面 一直保持挺身大分 腿,滚动圆滑 转体时身体高度在肩 1、转体时臀部低于肘水 平面 2、转体方向不正 扣至 0.2 分 扣至 0.3 分 扣至 0.4 分 扣至 0.8 分 扣至 0.8 分 1、滚动不连贯或屈髋 扣至 0.4 分 2、从杠中滑落 扣至 0.5 分 3、屈腿或分腿不足 扣至 0.5 分 1、转体时身体高度低于 扣至 0.4 分 以上水平面 肩水平面 2、转体时身体高度低于 扣至 0.6 分 肘水平面 扣至 0.6 分 3、转体度数不够或超出 (二)女子 1.规定动作(9.8 分) 预备姿势:杠端站立。杠端跳起支撑摆动成分腿坐(0.5 分)—分腿坐前进一次(1 分)—进杠前摆成外侧坐(1.5 分)—弹腿越两杆成外侧坐(1 分)—外侧坐单腿摆越两 杠转体 180°成分腿坐(1 分)—滚杠(3 分)—前摆下(1.8 分) 2.评分标准 顺序 1 2 动作名称 杠端跳起支撑摆动成 分腿坐 分腿坐前进一次 分值 0.5 分 1.0 分 动作规格 扣至 0.2 分 2、分腿角度较小 扣至 0.1 分 3、有砸杠现象 扣至 0.2 分 1、摆动不协调 扣至 0.3 分 2、砸杠 扣至 0.3 分 3、分腿角度较小 扣至 0.2 分 1、无挺身反弓 扣至 0.3 分 2、后腿垂下 扣至 0.5 分 1、弹越高度不足 扣至 0.3 分 2、弹越过程屈腿 扣至 0.3 分 腿伸直高摆,动作伸 1、摆腿不高 扣至 0.3 分 展 2、有屈腿 扣至 0.3 分 1、滚动不连贯或屈髋 扣至 0.6 分 2、从杠中滑落 扣至 1.5 分 3、屈腿或分腿不足 扣至 0.5 分 有砸杠 摆动连贯协调,无砸 杠现象,大分腿 进杠前摆成外侧坐 1.5 分 挺身反弓,后腿直 4 弹腿越两杆成外侧坐 1.0 分 弹越过程有高度 6 外侧坐单腿摆越两杠 转体 180°成分腿坐 滚杠 1.0 分 3.0 分 扣分标准 1、屈腿 直腿,大分腿,不能 3 5 典型错误 一直保持挺身大分 腿,滚动圆滑 1、前摆高度低于肩水平 面 7 前摆下 1.8 分 扣至 0.4 分 前摆时身体高度在肩 2、前摆高度低于肘水平 以上水平面 面 扣至 0.6 分 3、前摆下过程中分腿或 扣至 0.6 分 屈腿 第二学期术科考试内容及评分参考标准 技巧考试动作与评分标准 (一)男生 1.男生技巧评分标准 顺序 1 动作名称 助跑 2-3 步鱼跃前 分值 3.0 分 动作规格 典型错误 扣分标准 保护与帮助 扣分标准 有腾空高 1.屈腿或者分腿 扣至 1.5 分 1.位置错误 扣至 0.8 分 度,滚翻圆 2.腾空不明显 扣至 1.0 分 2.用力与时 扣至 0.8 分 滚翻直腿 滑,直腿起 机不当 起 前倒成俯 2 3 4 5 6 撑同时一 直体前倒, 1.屈髋前倒 后举腿直 2.后举腿弯曲或 腿后举 腿上举 后举高度不足 俯撑单腿 直腿,脚经 1.屈腿摆越 过手前面 2.脚从手后面摆 撑 摆越 越 屈体后滚 直腿,滚翻 摆越成仰 翻 手倒立前 滚翻 前手翻 0.5 分 1.5 分 2.0 分 圆滑 扣至 0.6 分 扣至 0.8 分 扣至 1.0 分 有一次性推手 扣至 0.8 分 1.无倒立过程 扣至 0.6 分 2.滚翻不圆滑 扣至 0.2 分 有明显腾 1.助跑不协调 扣至 0.3 分 空 2.无明显腾空 扣至 1.0 分 典型错误 扣分标准 程,滚翻圆 滑 1.8 分 扣至 0.3 分 2.屈腿 有倒立过 1.0 分 1.收腹不紧或没 扣至 0.2 分 1.位置错误 扣至 0.5 分 2.用力与时 扣至 0.5 分 机不当 1.位置错误 2.用力与时 机不当 扣至 0.3 分 扣至 0.3 分 1.位置错误 扣至 0.8 分 2.用力与时 扣至 0.8 分 机不当 2.男生双杠评分标准 顺序 动作名称 分值 动作规格 保护与帮助 扣分标准 1.臀部平或低 1 挂臂屈伸 2.0 上 分 成支撑时髋 于杠水平 平于肩,脚高 2.成支撑时髋 于头 1.位置错误 扣至 0.3 分 低于肩,脚低于 扣至 0.5 分 扣至 0.5 分 2.用力与时 机不当 扣至 0.5 分 头 1.转体时臀部 后摆转体 2 180°成分 腿坐 1.0 分 转体时臀部 低于肘水平面 高于肘水平 面 扣至 0.5 分 扣至 0.8 分 2.转体方向不 后摆成肩 2.0 成倒立时身 1.倒立屈髋 扣至 0.8 分 倒立 分 体要直 2.时间不够 扣至 0.5 分 向前滚翻 4 成经屈体 挂臂撑 1.向前滚翻不 0.5 换握时臀位 分 高,滚动圆滑 圆滑 2.屈体不充分 2.用力与时 机不当 正 3 1.位置错误 扣至 0.2 分 扣至 0.2 分 1.位置错误 2.用力与时 机不当 1.位置错误 2.用力与时 机不当 扣至 0.3 分 扣至 0.3 分 扣至 0.5 分 扣至 0.5 分 扣至 0.2 分 扣至 0.2 分 1.身体低于肩 水平 5 后摆上 2.5 分 成支撑时身 体不低于肩 扣至 0.4 分 2.成支撑时屈 臂 水平 3.脚低于杠水 1.位置错误 扣至 0.5 分 2.用力与时 扣至 0.5 分 机不当 扣至 1.0 分 扣至 1.0 分 平 1.转体时身体 高度低于肩水 平面 6 前摆内转 1.8 180°下 分 转体时身体 高度在肩水 平以上 扣至 0.4 分 1.位置错误 2.转体时身体 高度低于肘水 平面 扣至 0.6 分 2.用力与时 扣至 0.5 分 扣至 0.5 分 机不当 扣至 0.6 分 3.转体度数不 够或超出 (二)女生 1.女生技巧评分标准 顺序 1 动作名称 前滚翻分 腿起 分值 1.5 分 前滚翻成 2 纵叉两臂 1.5 分 侧举 3 后腿向前 成直腿坐 0.5 分 4 膝跪撑一 2.5 分 头手倒立 1.滚翻不圆滑 扣至 0.3 分 两腿伸直 2.屈腿 扣至 0.5 分 滚翻圆滑, 1.滚翻不圆滑 扣至 0.8 分 纵叉到位 2.纵叉不到位 扣至 1.0 分 屈腿 扣至 0.3 分 1.方向不正 扣至 1.0 分 2.脚低于头 扣至 0.8 分 直腿前摆, 重心控制好 保护与帮助 1.位置错误 2.用力与时机 不当 1.位置错误 2.用力与时机 不当 扣分标准 扣至 0.5 分 扣至 0.5 分 扣至 0.5 分 扣至 0.5 分 向正,抬头. 1.位置错误 2.用力与时机 不当 扣至 0.8 分 扣至 0.8 分 于头 0.5 分 转 180 度 6 滚翻圆滑, 挺胸.脚高 后腿放下 经站立跳 扣分标准 翻协调,方 腿后举 5 典型错误 经单肩后滚 经单肩后 滚翻成单 动作规格 2.0 分 动作协调, 转体方向正 倒立稳定 2 1.动作不协调 2.转体方向不 正 扣至 0.1 分 扣至 0.3 分 1.时间不足 扣至 0.5 分 1.位置错误 扣至 0.8 分 秒,身体直, 2.身体不直 扣至 0.6 分 2.用力与时机 扣至 0.8 分 稳定 3.每失败一次 扣至 0.5 分 4.失败 2 次以 扣至 2.0 分 不当 上 手脚落在一 7 侧手翻 1.手脚落点不 条直线上, 1.3 分 在一条直线上 身体伸直成 2.屈髋 一平面 扣至 0.6 分 扣至 0.5 分 1.位置错误 2.用力与时机 不当 扣至 0.4 分 扣至 0.4 分 2.女生双杠评分标准 顺序 动作名称 分值 动作规格 典型错误 脚蹬地,一 直臂,臀部 1.伸髋分腿早 脚前摆经 不低于肘时 2.成支撑时臀部低 再落杠成分 于肘 腿坐 3.支撑时屈臂 扣分标准 保护与帮助 扣至 0.6 分 1.位置错误 扣至 0.4 分 2.用力与时 扣至 0.6 分 机不当 扣分标准 挂臂撑,一 1 屈体挂臂 2.5 分 撑屈伸上 扣至 1.0 分 扣至 0.8 分 成分腿坐 换握时经并 2 前滚翻成 分腿坐 2.0 分 腿屈体挂臂 1.没有经并腿 扣至 0.3 分 撑,滚翻圆 2.滚翻不圆滑 扣至 0.4 分 滑 1.位置错误 2.用力与时 机不当 扣至 0.6 分 扣至 0.6 分 1.转体时低于肩高 后摆转体 3 180 度成分 2.0 分 腿坐 后摆转体时 于肘 扣至 0.3 分 1.位置错误 身体高于肩 2.转体时低于肘水 扣至 0.5 分 2.用力与时 水平 平 扣至 0.5 分 机不当 扣至 0.6 分 扣至 0.6 分 3.方向不正 两手换至 体前握杠, 4 两腿后摆 有明显立 1.3 分 并腿进杠 腰,两腿始 终伸直 1.动作不连贯 扣至 0.4 分 2.前摆身体低于肘 扣至 0.3 分 1.位置错误 2.用力与时 机不当 扣至 0.5 分 扣至 0.5 分 前摆 1.后摆身体低于肩 5 后摆挺身 下 2.0 分 后摆时身体 水平面,高于肘 高于肩水平 2.后摆身体低于肘 面 水平面 3.挺身不明显 扣至 0.3 分 扣至 0.6 分 扣至 0.5 分 1.位置错误 2.用力与时 机不当 扣至 0.6 分 扣至 0.8 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