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课程教学大纲(2021级体育教育).pdf
《田径》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田径 2.课程编号:PC2054243 3.总学时/总学分:96 学时/3.5 学分 4.学时分配:理论 8 学时,实践 88 学时 5.课程性质:必修 6.先修课程:无 后续课程:无 7.适用专业:体育教育 8.开课学期:第一学期、第二学期 二、课程简介与课程目标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体育教育专业核心课程,96 学时,3.5 学分。依据巢湖学院体育学院《2021 级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田径运动是各项运动的基础,是普通高校体育专业 的主干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掌握田径赛事活动策划与组织、田径科 学知识传播、中小学学校体育田径教学工作、田径教练员工作等岗位的能力。田径课程 支撑了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培养学生具备田径教练员、裁判员工作岗位的能力。在学校 体育教学实践中,田径运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体魄,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 展,而且在增强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培养坚韧的意志品质,良好的协作精神,激发和全面提 高人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等方面都发挥着重大作用,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巢湖学院体育学院田径课程是学校所有体育技能项目中的传统优势特色课程,也是 重点打造的专业核心课程,并已形成了一套成熟、完善的课程教学与训练体系。 【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对学生能力要求如下: 课程目标 1:能陈述田径运动的基本知识,具备运用田径运动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技 能的能力。能够运用师范生基本教学技能开展中学体育课中田径运动教学、指导田径运 动锻炼、组织基层田径运动竞赛及田径运动场地、器材管理等各方面的能力。 课程目标 2:能解释田径运动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的思想教育,树立为当好一名中学体育教师而努力学好田径课程的思想和态度。理解体 育运动具有培养团队合作的功能优势,在体育竞赛活动能使用团队合作的基本技能,具 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 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1 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毕业要求 3.1 系统掌握体育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 3 学科素养 能。 8.3 理解体育运动具有培养团队合作的功能优势,在体 课程目标 2 育竞赛活动中掌握团队合作的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 8 沟通合作 团队合作体验。 四、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及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序 号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及重难点 推荐 教学 支撑课 学时 方式 程目标 教学要求: (1)田径运动的起源、分类与发展 1 田径运动概述 (2)田径运动的功能、内容及分类 (3)田径课程的教学目标、任务和学习要求 2 课堂讲授、课程目标 1、 线上学习 课程目标 2 教学重点:田径运动的定义和分类 教学难点:田径运动的发展趋势及训练技术的发展 教学要求: 2 中小学田径教学 与组织 (1)小学田径教学内容与组织 (2)中学田径教学内容与组织 2 教学重点:技术教学的组织 课堂讲授、课程目标 1、 线上学习 课程目标 2 教学难点:技术教学的方法与手段 教学要求: 3 田径运动竞赛组织 与裁判 (1) 基层田径运动竞赛组织与编排 (2) 基层田径运动竞赛裁判工作与方法 4 教学重点:田径运动竞赛编排、田径竞赛裁判组织 课堂讲授、课程目标 1、 线上学习 课程目标 2 教学难点:田径竞赛裁判工作方法 教学要求: (1) 短跑的专门练习:小步跑、高抬腿跑、车轮跑、 4 短跑 后蹬跑; (2) 短跑完整技术: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 实践教学、 4 线上线下 课程目标 1 混合教学 终点跑、弯道跑、全程跑的体力分配、短跑比赛中 的犯规、短跑的练习手段; 教学要求: 接力跑:传接棒技术、简单规则。 5 接力跑 教学重点:途中跑的基本技术、传棒基本技术 教学难点:起跑和弯道跑技术、传棒的技、战术的 运用 实践教学、 2 线上线下 课程目标 2 混合教学 序 号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及重难点 推荐 教学 支撑课 学时 方式 程目标 教学要求: (1) 掌握中长跑的基本技术、技能; 6 中长跑 (2) 中长跑的呼吸方法及赛中战术。 实践教学、 2 教学重点:中长跑的途中跑技术 线上线下 课程目标 2 混合教学 教学难点:途中跑中蹬与摆、呼吸节奏的协调配合 教学要求: (1)完整直道栏技术:起跑至第一栏、过栏技术、栏 间跑、全程跑技术、跨栏跑规则; 实践教学、 (2)跨栏跑的专门练习:跨栏跑的专门练习、栏侧(栏 7 跨栏跑(障碍跑) 间)一步过栏; 20 线上线下 课程目标 1 混合教学 (3)弯道栏技术;(介绍) (4)障碍跑技术(介绍)。 教学重点:跨栏步技术 教学难点:跑动中“跑跨”和“跨跑”的有机结合 教学要求: (1)铅球的专门练习:侧向滑步、原地推球、实心球 练习; 8 实践教学、 铅球(实心球) (2)背向滑步推铅球完整技术:握持球、背向滑步、 10 最后用力、出手后的身体平衡、铅球规则。 线上线下 课程目标 1 混合教学 教学重点:最后用力顺序 教学难点:滑步动作的摆蹬配合、超越器械 教学要求: (1)跳远的专门练习:短助跑起跳成腾空步、练习蹲 踞式跳远; 实践教学、 (2)挺身式跳远完整技术:助跑、起跳、空中技术、 9 跳远 落地技术、跳远规则; 12 (3) 走步式跳远基本技术:空中 2 步半走步技术:(介 线上线下 课程目标 1 混合教学 绍) 。 教学重点:挺身式跳远的起跳技术 教学难点: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的衔接技术 教学要求: (1)背越式跳高完整技术:助跑、起跳、过杆、跳高 规则; 实践教学、 (2)背越式跳高的专门练习:跨越式跳高、弧线助跑 10 跳高 摸高、跳上高垫、原地过杆; (3)跨越式、俯卧式跳高基本技术(介绍)。 教学重点:背越式跳高完成过杆时的“背弓”动作 教学难点:助跑与起跳的结合、杆上技术的“背弓” 动作 20 线上线下 课程目标 1 混合教学 序 号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及重难点 推荐 教学 支撑课 学时 方式 程目标 教学要求: (1)标枪投掷完整技术:握持枪技术、持枪助跑、投 掷步、最后用力、出手后的身体平衡、标枪投掷规 11 标枪 则; (2)标枪投掷的专门练习:持枪助跑接投掷步、原地 掷标枪。 实践教学、 18 线上线下 课程目标 1 混合教学 教学重点:交叉步、衔接步、纵轴用力 教学难点:投掷步与最后用力衔接技术 课程教学方式说明: 1. 课堂讲授 (1) 采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实现自主学习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 (2) 采用电子教案,推送网络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板书教学相结合,提高 课堂教学信息量,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3) 基于移动智慧课堂平台(学习通)采用互动式教学,课内讨论和课外答疑相结 合。 (4)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2. 实践教学 术科教学是本课程的重要环节,对于掌握田径运动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 能,掌握田径运动竞赛的组织、编排与裁判工作方法,掌握田径课程常规教学方法与步 骤,具备中小学田径类课程的教学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有着严 谨的系统性,注意从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在教学中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提高学生在田径运动实践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田径课程术科教学内容力求“少 而精”,抓好基本功及主要项目技术动作的教学,突出教材内容重点,教学方法和组织 形式多样化,以练为主,精讲多练。 五、课程考核 序 号 课程目标(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学 期 考核内容 评价依据及成绩比例 (%) 课堂 平时 期末 表现 作业 考试 成绩 比例 (%) 15 目标 1:能陈述田径运动的基本知识,具 备运用田径运动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 的能力。能够运用师范生基本教学技能开 1、跳远 展中学体育课中田径运动教学、指导田径 7.5 35 57.5 7.5 35 42.5 15 70 100 考核内容 评价依据及成绩比例 (%) 课堂 平时 期末 表现 作业 考试 成绩 比例 (%) 1、标枪 (25%) 2、跨栏跑 (25%) 7.5 50 57.5 7.5 20 42.5 (35%) 运动锻炼、组织基层田径运动竞赛及田径 运动场地、器材管理等各方面的能力。 (支 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3.1) 1 目标 2:能解释田径运动在学校体育中的 1 地位和作用,进行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思 想教育,树立为当好一名中学体育教师而 努力学好田径课程的思想和态度。理解体 1、接力跑 育运动具有培养团队合作的功能优势,在 (35%) 体育竞赛活动能使用团队合作的基本技 能,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支撑毕 业要求指标点 8.3) 合计 序 号 课程目标(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15 学 期 目标 1:能陈述田径运动的基本知识,具 备运用田径运动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 的能力。能够运用师范生基本教学技能开 展中学体育课中田径运动教学、指导田径 运动锻炼、组织基层田径运动竞赛及田径 运动场地、器材管理等各方面的能力。 (支 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3.1) 2 目标 2:能解释田径运动在学校体育中的 2 地位和作用,进行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思 想教育,树立为当好一名中学体育教师而 努力学好田径课程的思想和态度。理解体 育运动具有培养团队合作的功能优势,在 体育竞赛活动能使用团队合作的基本技 能,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支撑毕 业要求指标点 8.3) 1、中长跑 (男 1500 米/女 800 米) (20%) 15 合计 15 15 70 100 考核方式说明: 1.课堂表现 教师结合学生课堂认真听课、积极学习技能、说话文明礼貌以及课前、课中考勤等, 给予学生总体评价。学生在一学期内因病、事假等缺课 1 节扣除 1 分,但累计达本门课 时数 1/3(含 1/3)以上者,该学期田径课程成绩为 0 分。课堂表现占总成绩为 15%。 2.平时作业 围绕教学内容,布置 4 次作业,课程目标 1 的作业数量占和课程目标 2 的作业数量 各占 50%左右。 3.期末考试 每学期安排期末术科考试。通过考试,使师生及时了解教与学的情况,强调过程教 学的重要性,更好地促进教学。 六、课程目标达成度计算方法 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包括课程分目标达成度评价和课程总目标达成度评价,具体计 算方法如下: 课程分目标达成情况 支撑该课程目标相关支撑环节学生平均得分之和 支撑该课程目标相关支撑环节目标分值总和 课程总目标达成度 该课程学生总评成绩平均值 该课程总评成绩总分 达成度评价值计算具体说明及示例如下表。例(表 1):字母 A、B、C 分别表示总评 成绩中对应课程目标 1 的期末考试、平时作业和课堂表现的目标分值,字母 D、E、F 表 示总评成绩中对应课程目标 2 期末考试和平时作业和课堂表现目标分值;字母 A1 、B1、 C1 分别表示总评成绩中对应课程目标 1 期末考试、平时作业和课堂表现的学生实际平均 得分,字母 D1 、E1、F1 分别表示总评成绩中对应课程目标 2 的期末考试、平时作业和课 堂表现的学生实际平均得分。 表 1 第一学期达成度评价值计算 课程目标 支撑环节 目标分值 学生平均得分 达成度计算示例 期末考试 A=100×35% A1=学生该项实际得分平均分×35% 平时作业 B=100×7.5% B1=学生该项实际得分平均分×7.5% 课程目标 1 达成度= (A1+B1+C1)/ 课堂表现 C=100×15% C1=学生该项实际得分平均分×15% 期末考试 D=100×35% D1=学生该项实际得分平均分×35% 课程目标 2 平时作业 E=100×7.5% E1=学生该项实际得分平均分×7.5% 课程目标 1 (A+B+C) 课程目标 2 达成度= (D1+E1)/(D+E) 课程 总体目标 课程总目标达成度= 总评成绩 A1+B1+C1+D1+E1 100 (A1+B1+C1+D1+E1) /(A+B+C+D+E) 表 2 第二学期达成度评价值计算 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1 课程目标 2 课程 总体目标 支撑环节 目标分值 学生平均得分 期末考试 A=100×50% A1=学生该项实际得分平均分×50% 平时作业 B=100×7.5% B1=学生该项实际得分平均分×7.5% 期末考试 D=100×20% D1=学生该项实际得分平均分×20% 平时作业 E=100×7.5% E1=学生该项实际得分平均分×7.5% 课堂表现 F=100×20% F1=学生该项实际得分平均分×20% 总评成绩 100 A1+B1+D1+E1+F1 达成度计算示例 课程目标 1 达成度= (A1+B1/(A+B) 课程目标 2 达成度= ( D1+E1+F1 ) / (D+E+F) 课程总目标达成度= (A1+B1+D1+E1+F1)/ (A+B+D+E+F) 注:上表公式按照每种支撑环节考评对应的某个课程目标总分为 100 分进行计算。 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教材 刘建国 范秦海 李海英 邰崇禧.田径[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主要参考书 [1]过江平.田径训练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张贵敏.田径运动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孙庆杰 谭受清 刘建国.田径(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中国田径协会.田径竞赛规则(2018-2019)[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8. [5]义务教育教科书.体育与健康[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 [6]义务教育教科书.体育与健康[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3. [7]义务教育教科书.体育与健康[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4. 执笔人: 教研室审核: 学院审核: 附:各类考核的方法及评分参考标准 一、课堂表现参考标准 评分标准(分) 课程目标要求 90-100 认 真 听 基本知识,具备运用田径运 讲 , 遵 守 课 堂 纪 动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 律,非常 的能力。能够运用师范生基 积 极 参 与 本教学技能开展中学体育 练 习 与 互 课中田径运动教学、指导田 动 ; 不 迟 径运动锻炼、组织基层田径 到 、 不 早 退,不缺 运动竞赛及田径运动场地、 课,整体 器材管理等各方面的能力。 表 现 很 ( 支 撑 毕 业 要 求 指 标 点 好。 3.1) 积极参与 目标 2:能解释田径运动在 练 习 , 团 学校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队 合 作 意 进行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 识 和 规 则 思想教育,树立为当好一名 意 识 强 , 中学体育教师而努力学好 熟 练 掌 握 田径竞赛 田径课程的思想和态度。理 活动中团 解体育运动具有培养团队 队 合 作 的 合作的功能优势,在体育竞 基 本 技 赛活动能使用团队合作的 能 , 注 重 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团队 良 好 的 团 合作精神。(支撑毕业要求 队 合 作 精 神。 指标点 8.3) 目标 1:能陈述田径运动的 80-89 70-79 60-69 0-59 听讲较认 真,比较遵 守课堂纪 律,参与练 习与互动较 积极;缺勤 1-2 次,偶 尔有迟到、 早退; 整体表现良 好。 基本认真听 讲和遵守课 堂纪律,积 极参与练习 与互动一 般;缺勤 3-4 次,迟 到和早退现 象明显;整 体表现一 般。 不认真听 讲,不遵守 课堂纪律, 积极参与练 习与互动很 差;缺勤 6 次及以上, 迟到、早退 次数非常 多;整体表 现很差。 参与练习较 积极,团队 合作意识和 规则意识较 强,较熟练 掌握竞赛活 动中团队合 作的基本技 能,较注重 良好的团队 合作精神。 参与练习基 本积极,团 队合作意识 和规则意识 一般,基本 熟练掌握竞 赛活动中团 队合作的基 本技能,基 本注重良好 的团队合作 精神。 不太认真 听讲,不 太遵守课 堂纪律, 参与练习 与互动积 极 性 较 差;缺勤 5 次,迟到 和早退现 象较多; 整体表现 较差。 参与练习 不 太 积 极,团队 合作意识 和规则意 识 不 太 强,掌握 竞赛活动 中团队合 作的基本 技能不太 好,不太 注重良好 的团队合 作精神。 参与练习不 积极,团队 合作意识和 规则意识不 强,不熟练 掌握竞赛活 动中团队合 作的基本技 能,不注重 良好的团队 合作精神。 权重 (%) 50 50 二、平时作业评分参考标准 评分标准(分) 课程目标要求 目标 1:能陈述田径运动的 基本知识,具备运用田径运 动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 的能力。能够运用师范生基 本教学技能开展中学体育 课中田径运动教学、指导田 径运动锻炼、组织基层田径 90-100 80-89 70-79 60-69 0-59 按要求保 质保量完 成作业; 了解田径 运动的重 点知识, 对重要的 概念能完 按时完成 作业;能 较好地了 解田径运 动的重点 知识,对 重要的概 念能完整 按时完成作 业;对田径 运动的重点 知识了解一 般,对重要 的概念解释 一般,术语 表达基本准 提交作业不 提交作业很 不积极;对 田径运动的 重点知识了 解很差,对 重要的概念 解释很差, 术语表达基 太积极;对 田径运动的 重点知识了 解比较差, 对重要的概 念解释和术 权重 (%) 50 运动竞赛及田径运动场地、 整 的 给 出 的 给 出 解 确度一般; 语表达都不 本准确度很 器材管理等各方面的能力。 解 释 , 术 释 , 术 语 基本技术动 太好;基本 差;基本技 语 表 达 正 表 达 较 正 作的准确、 术动作的准 (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技术动作的 确 ; 基 本 确; 协调、到位、 确、协调、 3.1) 准确、 协调、 技 术 动 作 基 本 技 术 完整和清晰 到位、完整 准 确 、 协 动 作 比 较 等 掌 握 一 到位、完整 和清晰等掌 调、到位、 准 确 、 协 般。 和清晰等表 握差。 完 整 和 清 调、到位、 现比较差 晰等。 完整和清 晰等。 按 时 提 交 按 时 提 交 按时提交作 提交作业不 提交作业很 作 业 ; 具 作 业 ; 具 业;具备正 太积极;具 不积极;具 有 正 确 的 有 较 好 的 确的田径行 备正确的田 备正确的田 田 径 行 为 田 径 行 为 为规范和作 径行为规范 目标 2:能解释田径运动在 径行为规范 规 范 和 作 规 范 和 作 风一般;在 和作风表现 学校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风 ; 在 田 风 ; 在 田 田径竞赛活 和作风表现 很差;在田 进行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 径 竞 赛 活 径 竞 赛 活 动中掌握团 比较差;在 径竞赛活动 思想教育,树立为当好一名 动 中 掌 握 动 中 能 掌 队合作的基 田径竞赛活 中掌握团队 中学体育教师而努力学好 团 队 合 作 握 团 队 合 本技能和团 动中掌握团 合作的基本 的 基 本 技 作 的 基 本 队合作精神 技能和团队 田径课程的思想和态度。理 队合作的基 能 , 具 备 技 能 , 具 一般;理解 合作精神很 解体育运动具有培养团队 良 好 的 团 备 较 好 的 裁判规则, 本技能和团 差;理解裁 合作的功能优势,在体育竞 队 合 作 精 团 队 合 作 并完成裁判 队合作精神 判规则,并 赛活动能使用团队合作的 神 ; 还 能 精 神 。 较 实践工作一 比较差;理 完成裁判实 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团队 够 很 好 的 好 的 理 解 般。 解裁判规 践工作很 差。 合作精神。(支撑毕业要求 理 解 裁 判 裁 判 规 则,并完成 规则,并 则,并完 指标点 8.3) 裁判实践工 完成裁判 成裁判实 作比较差。 实践工作 践 工 作 等。 等。 三、课程考试评分参考标准 期末术科考试分为技评和达标,按各占 50%计成绩。 田径期末考试技术动作评分标准 标准 分值 完整技术动作正确、规范、协调、实效性好 91-100 主要技术阶段正确,次要动作存在明显缺点,动作自然、协调、实效性好 80-90 主要动作不够完善或次要动作明显有缺点,整个动作不够协调、自然,但具有一 70-79 定实效性 主要与次要动作都有缺点,动作紧张、实效性一般 60-69 整个动作都存在缺点,动作紧张、不协调、实效性差 59 以下 50 田径期末考试各项目达标成绩分值表(男) 分值 100 米 110 米栏 1500 米 跳高 跳远 铅球 标枪 (分) (秒) (秒) (分,秒) (厘米) (厘米) (米) (米) 100 16.7 4.40,0 170 580 12 47 579 11.95 46.8 578 11.9 46.6 577 11.85 46.4 576 11.8 46.2 575 11.75 46 574 11.7 45.8 573 11.65 45.6 572 11.6 45.4 571 11.55 45.2 570 11.5 45 568 11.45 44.7 566 11.4 44.4 564 11.35 44.1 562 11.3 43.8 560 11.25 43.5 558 11.2 43.2 556 11.15 42.9 554 11.1 42.6 552 11.05 42.3 550 11 42 547 10.9 41.6 544 10.8 41.2 541 10.7 40.8 538 10.6 40.4 535 10.5 40 532 10.4 39.6 12 99 4.40,5 98 16.8 97 16.9 12.1 94 17 17.1 91 12.2 17.2 17.3 87 4.44,0 166 4.45,0 165 4.46,0 164 4.46,5 86 17.4 12.3 84 4.47,0 163 4.47,5 17.5 83 4.48,0 162 4.48,5 82 17.6 81 4.49,0 161 4.49,5 12.4 17.7 79 4.50,0 160 4.51,0 78 17.8 77 4.52,0 159 4.53,0 76 74 167 4.45,5 88 75 4.43,0 4.44,5 89 80 168 4.43,5 92 85 4.42,0 4.42,5 93 90 169 4.41,5 96 95 4.41,0 17.9 12.5 4.54,0 158 4.55,0 18 4.56,0 157 73 4.57,0 10.3 39.2 526 10.2 38.8 523 10.1 38.4 72 18.1 4.58,0 71 18.2 4.59,0 18.3 5.00,0 155 520 10 38 69 18.4 5.01,5 154 516 9.9 37.5 68 18.5 5.03,0 153 512 9.8 37 18.6 5.04,5 152 508 9.7 36.5 66 18.7 5.06,0 151 504 9.6 36 65 18.8 5.07,0 150 500 9.5 35.5 18.9 5.09,0 149 494 9.4 35 19 5.10,5 148 492 9.3 34.5 19.1 5.12,0 147 488 9.2 34 19.2 5.13,5 146 484 9.1 33.5 70 67 64 12.6 12.7 12.8 63 62 12.9 61 156 529 60 13.0+0.2 19.3+0.2 5.15+0.5 145 480 9.0 33 50 13.5 20 5.30,0 135 450 8 28 40 14 21.5 5.45,0 125 420 7 23 30 14.5 23 6.00,0 115 390 6 18 说明 110 米栏的栏高为 91.4 厘米,栏间距为 8.70 米;铅球为 5 公斤,标枪为 500 克(竹制)。 田径各项达标成绩评定表(女) 分值 100 米 100 米栏 800 米 (分) (秒) (秒) (分,秒) (厘米) 100 13.8 16.7 2.45,0 99 98 16.8 97 96 95 16.9 13.9 94 17 93 92 17.1 91 90 14 17.2 89 88 跳远 铅球 标枪 (厘米) (米) (米) 460 9.5 29 2.45,5 459 9.45 28.9 2.46,0 458 9.4 28.8 2.46,5 457 9.35 28.7 2.47,0 456 9.3 28.6 455 9.25 28.5 2.48,0 454 9.2 28.4 2.48,5 453 9.15 28.3 2.49,0 452 9.1 28.2 2.49,5 451 9.05 28.1 450 9 28 2.50,5 448 8.95 27.8 2.51,0 446 8.9 27.6 2.47,5 17.3 2.50,0 跳高 138 137 136 87 2.51,5 86 85 17.4 14.1 84 17.5 83 17.6 81 14.2 17.7 79 78 17.8 77 76 27.4 442 8.8 27.2 2.52,5 440 8.75 27 2.53,0 438 8.7 26.8 436 8.65 26.6 2.54,0 434 8.6 26.4 2.54,5 432 8.55 26.2 430 8.5 26 2.55,5 428 8.4 25.7 2.56,0 426 8.3 25.4 424 8.2 25.1 2.57,0 422 8.1 24.8 2.57,5 420 8 24.5 418 7.9 24.2 416 7.8 23.9 414 7.7 23.6 412 7.6 23.3 410 7.5 23 407 7.4 22.7 2.52,0 2.55,0 2.56,5 14.3 17.9 75 74 73 8.85 2.53,5 82 80 444 18 14.4 2.58,0 135 134 133 132 131 2.58,5 72 18.1 2.59,0 71 18.2 2.59,5 18.3 3.00,0 18.4 3.01,0 18.5 3.02,0 128 404 7.3 22.4 18.6 3.03,0 127 401 7.2 22.1 18.7 3.04,0 126 398 7.1 21.8 18.8 3.05,0 125 395 7 21.5 18.9 3.06,0 124 392 6.9 21.2 19 3.07,0 123 389 6.8 20.9 19.1 3.08,0 122 386 6.7 20.6 19.2 3.09,0 121 383 6.6 20.3 , 120 380 6.50 20.00 70 14.5 69 68 14.6 67 66 14.7 65 64 14.8 63 62 14.9 61 15.0+0.2 19.3+0.2 60 3.10 130 129 0+0.5 50 16 20 3.20,0 115 350 5.5 17 40 17 21.5 3.30,0 110 320 4.5 14 30 18 23 3.40,0 100 280 3.5 10 说明 100 米栏的栏高为 76.2 厘米,栏间距为 7.50 米;铅球为 4 公斤,标枪为 400 克(竹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