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乌珠穆沁旗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公众版.pdf
东乌珠穆沁旗国土空间规划(公示版) ᠲᠥᠯᠥᠪᠵᠢᠭᠦᠯᠭᠡ ᠶᠡᠷᠦᠩᠬᠡᠶ ᠵᠠᠶ ᠶᠢᠨ ᠣᠷᠣᠨ ᠰᠢᠷᠣᠶ ᠶᠢᠨ ᠭᠠᠵᠠᠷ ᠤᠯᠤᠰ ᠤᠨ ᠬᠣᠰᠢᠭᠤᠨ ᠤ ᠦᠵᠦᠮᠦᠴᠢᠨ ᠵᠡᠭᠦᠨ 2022年9月 东乌珠穆沁旗国土空间规划(公示版) 目 录 东乌珠穆沁旗国土空间规划(公示版) 规划总则 01 ◼ 指导思想和编制目标 ◼ 规划原则 02 ◼ 规划范围与规划期限 ◼ 区域战略区位 战略目标与空间策略 ◼ 本底资源 ◼ 总体定位 优化国土空间格局 ◼ 规划目标 03 ◼ 开发保护格局 ◼ 三区三线划定 04 ◼ 国土规划分区 ◼ 城镇空间布局 强化要素支撑体系 ◼ 产业空间布局 ◼ 打造畅达高效综合交通体系 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 ◼ 构筑均衡协调公共服务体系 05 ◼ 完善安全协调综合防灾体系 ◼ 协调旅游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 ◼ 生态安全总体格局 ◼ 生态要素保护利用 06 ◼ 建立自然保护地体系 ◼ 强化生态环境与修复 打造美丽宜居城市 ◼ 确定城区发展方向 规划指引与实施保障 ◼ 构建规划管控引导体制 ◼ 科学制定近期实施计划 ◼ 完善政策配套保障体制 07 ◼ 规划设计理念 ◼ 优化中心城区空间结构 ◼ 构建宜居型10分钟生活圈 ◼ 打造绿化共融提升格局 ◼ 完善道路交通体系 ◼ 实施城市更新 东乌珠穆沁旗国土空间规划(公示版) 01 规划总则 Planning the general ◼ 指导思想 ◼ 规划原则 ◼ 规划范围与规划期限 ◼ 区域战略区位 ◼ 本底资源 1.1 指导思想 东乌珠穆沁旗国土空间规划(公示版) ◼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 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内蒙古工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 批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落实主体功能定位,优化空间总体格局,推 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促进节约集约、高质量发展,提升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现代化水平,实现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 习近平总书记 2019年3月5日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要坚持底线思维,以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把‘三条控制线’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规划 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不可逾越的红线”。 1.2 规划原则 东乌珠穆沁旗国土空间规划(公示版) 01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02 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统筹协 调人水地、产城乡关 系,合理布局生态、农牧、城 镇空间 03 统筹兼顾、严格管控 探索规划“留白”机制,协调好保 护 与发展、刚性与弹性、存量与增量、 近期与远期关系,为区域 可持续发 展预留空间,牢牢守住粮食、生态、 能源等安全底线 04 因地制宜、营造特色 保护自然山水格局,结合各 地 资源禀赋,制定国土空间 保护和利用策略 以人为本、提升品质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出发,注重城乡融合、完善功能, 改善环境、提升品质,提高资源 利用质量和效率,促进城乡发展 明确空间发展战略,优化全 域 国土空间保护利用格局, 突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 用。 05 问题导向、协调发展 06 智慧规划、高效治理 统筹协调政府 各个部门专项规划, 和不同领域的空间利用诉求,充 分吸收公众 和专家的意见,提高 规划治理效率。 1.3 规划范围与期限 东乌珠穆沁旗国土空间规划(公示版) ◼ 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为分为东乌珠穆沁旗旗域范围及东乌珠穆沁旗中心城区。 旗域范围:旗域下辖5个镇、4个苏木、1个国营林场,乌里雅斯太镇、道特淖尔镇、嘎达 布其镇、额吉淖尔镇、满都宝力格镇、萨麦苏木、呼热图淖尔苏木、嘎海乐苏木、阿拉坦 合力苏木、宝格达山林场。 中心城区范围:中心城区为乌里雅斯太镇,下辖巴彦额日和图社区、翁图社区、额仁高毕 社区、呼布钦社区、萨嘎麦社区、满都呼社区、苏恩宝拉格社区等7个社区。 ◼ 规划期限 近期 2021-2025年 远期 2026-2035年 展望 2050年 1.4 区域战略区位 东乌珠穆沁旗国土空间规划(公示版) 东乌珠穆沁旗北与蒙古国接壤,大兴安岭西麓,东邻兴安盟、通辽市,南连锡林浩 特市、西乌旗,西接阿巴嘎旗,北与蒙古国交界。位于“中蒙俄经济走廊”重要节点, 是连接“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也是“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区域。 国家向北开放桥头堡 蒙俄便捷出口、京津唐西出最便捷通道 连接俄罗斯赤塔和辽宁锦州港联系欧亚大陆桥新通道 东北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腹地 锡赤通城市群辐射区 1.5 本底资源 东乌珠穆沁旗国土空间规划(公示版) 多样性的自然资源禀赋 生态 东乌 原生态的天然草原风光 山 水 林 山水林田湖草沙共存、具有丰富 良好的自然资源,本底优势资源底蕴 田 丰厚主要为四大优势资源——生态资 源、矿产资源、畜牧业资源、旅游资 湖 源。 母亲 湖 草 沙 满都胡宝 拉格沙地 乌珠穆沁 沙地 水草 交融 生态 拥城 东乌珠穆沁旗国土空间规划(公示版) 02 战略目标与空间策略 Strategic objectives and space strategies ◼ 总体定位 ◼ 规划目标 2.1 总体定位 东乌珠穆沁旗国土空间规划(公示版) 口岸明珠 生态东乌 草原客厅 祖国北疆生态与安全稳定屏障 国家草原生态功能建设与生态经济示范区 欧亚大陆新通道枢纽与国家向北开发开放前沿区 智能绿色现代化农畜产品基地 原生态草原文化旅游特色示范区 城市 定位 草原文化旅游和边境口岸旅游聚集地 口岸贸易合作重要城镇 绿色现代畜产业草原边贸生态城镇 2.2 规划目标 东乌珠穆沁旗国土空间规划(公示版) 以战略重点为牵引,以重大工程和重点建设项目为抓手,加强对国 土空间规划目标任务的分解落实和实施推动,制定产业发展、生态修复 和综合整治、乡村振兴、民生保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专项行动计划, 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形成合理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时序。 生态环境 更加靓丽 全面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生态服务功能不断完善,草 原植被、森林覆盖率逐步提高。水域湿地生态环境质量明 显改善,形成符合生态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生态文 明制度更加完备。 地区生产总值 逐 步 增长 , 开放型经济水平显著提高, 进出口总额突破 新 高 。新旧动能实现接续转换,地区整体 综合经济实力、竞争力和影响力明显提升。 城乡发展 更加协调 经济发展 更加高效 城乡一体化发展纵深推进,城镇化质量显著提高 。 牧区振兴取得积极进展,乡镇苏木面貌大为改观,形成 城乡互动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新牧区建设达到全国领 先水平。 东乌珠穆沁旗国土空间规划(公示版) 03 优化国土空间格局 improve China's territorial and spatial pattern ◼ 开发保护格局 ◼ 三区三线划定 ◼ 国土规划分区 ◼ 城镇空间布局 ◼ 产业空间布局 3.1 开发保护格局 东乌珠穆沁旗国土空间规划(公示版) 以 生 态 优 先 集 约 发 展 以乌里雅斯太产业园、嘎达布其国际物流园区两大园区为产业发展核心打造成为产 业鲜明、生态绿色、产城融合、安全环保的自治区级工业园区。 穆 3.2 三区三线划定 东乌珠穆沁旗国土空间规划(公示版) 生态空间 农牧空间 城镇空间 生态保护红线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 城镇开发边界 规划范围 生态空间水草共融 东乌旗生态红线占比较高,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是祖国 北疆的生态屏障。 农牧空间多点分布 东乌旗永久基本农田零散分布,以点状布局保证高标准农田发展 城镇空间集中建设 东乌旗开发边界相对集中,存量与增量建设用地满足未来城市需求。 3.3 主体功能区划 东乌珠穆沁旗国土空间规划(公示版) 生态保护优先 目 标 东乌旗已主体功能以生态保护为主,生态 保护区旗域占比75.26%,生态控制区旗域 占比12.22%。 保 护 与 控 制 用重点为盘活存量用地,集约节约发展, 集中建设区旗域占比0.08%。 生态保 护区 生态控 制区 城镇发 展区 城镇集约发展 东乌旗开发建设主要以城镇为主,开发利 规划 分区 开 发 与 利 用 乡村发 展区 矿产能 源发展 区 含义 面积 (k㎡) 自然保护地核心区 3147.69 自然保护地一般控制区 3807.06 自然保护地以外生态保护红线 区 23561.90 生态保育区 4866.27 生态修复区 3.11 生态保留区 86.36 城镇集中建设区 31.31 村庄建设区 9.39 一般农业区 53.56 林业发展区 7.96 牧业发展区 2064.97 矿产能源开采区 2911.72 合计 40550.21 3.4 城镇空间布局 东乌珠穆沁旗国土空间规划(公示版) 构建一个中心、四个节点、四个延伸的城镇空间布局 一个 中心 以乌里雅斯太镇,嘎达布其镇作为发展核心,做大做强综合现代服务业。 以东乌旗四个镇为节点,培育特色小镇,发展优势产业及特色产业。 四个 延伸 四个 节点 以四个苏木为延伸,壮大畜牧业,强化以工补牧,工牧互促。 3.5 产业空间布局 东乌珠穆沁旗国土空间规划(公示版) 一核 以乌里雅斯太镇为核心建设现代化中心城镇 两园 以乌里雅斯太产业园、嘎达布其国际物流园区两大园区 三轴 依托国道331、334、306及跨境铁路等交通三大产业发展轴。 四区 西部肉羊产业区、中东部肉牛产业区、东部优质天然牧草产业区、乌拉盖湿 多点 以各苏木、镇(场)、规模以上矿山企业、规模养殖场和畜产品加工企业等 地、宝格达乌拉国家森林公园形成的生态旅游发展区。 为重点,多点聚集和集约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东乌珠穆沁旗国土空间规划(公示版) 04 强化要素支撑体系 strengthen the support system for factors of production ◼ 打造畅达高效综合交通体系 ◼ 构筑均衡协调公共服务体系 ◼ 完善安全协调综合防灾体系 ◼ 协调旅游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 4.1 打造畅达高效综合交通体系 东乌珠穆沁旗国土空间规划(公示版) 1.区域交通联动发展 改善现有路况,修建村级道路,保障各苏木乡镇及嘎查交通出行,构建全域交 通网络体系。 2.航空战略持续推进 发展 战略 东乌珠穆沁旗机场已纳入自治区十四五发展规划中,项目位于城区北 侧10公里处,交通便捷,目前机场相关工作持续推进中。 3.物流通道高效畅达 完善嘎镇货运通道,新建国道625至二连浩特物流通道、省道221、省 道206及矿区道路,保障未来物流通道畅达便捷。 4.城区路网结构优化 规划城区外环路、国道331改线,同时优化调整城区内部路网结构,减小城区内部出行、 过境及对外交通的相互影响,保障路网的合理性与可实施性。 4.2 构筑均衡协调公共服务体系 东乌珠穆沁旗国土空间规划(公示版) 以中心城区、苏木、镇为中心,以城镇型公共 服务供给为主体,构建城乡一体化的5、10、15分 钟生活圈体系,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及基础服务设施, 打造健康宜居,活力宜游的城镇。通过兼顾“效率” 和“公平” 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均衡协调公 共服务体系。 健康 宜居 活力 宜游 4.3 完善安全协调综合防灾体系 东乌珠穆沁旗国土空间规划(公示版) 4.4 协调旅游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 东乌珠穆沁旗国土空间规划(公示版) 全力打造“绿色乌珠穆沁和银色乌珠穆沁”品牌,构建以草原生态风光旅游、民俗文化 游和口岸异国风情游为主体的旅游体系,把旅游业发展成东乌旗新的经济增长点、对外开 放的先导产业和第三产业的龙头,其旅游格局为一核、一轴、两环、多点。 旅 游 格 局 一核:乌里雅斯太镇为核心打造文化旅游集聚核和作为旗域旅游综合服务中心。 一轴:以G306、中蒙跨境公路连接口岸打造国际旅游发展轴。 两环:打造东西部两条旅游环线 多点:依托环线串联整个旗域内文化旅游、生态旅游节点。 ◼ 草原生态风光游 旅 游 主 题 ◼ 民俗文化游 ◼ 口岸异国风情游 东乌珠穆沁旗国土空间规划(公示版) 05 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 strengthen the ecological security barrier in the North ◼ 生态安全总体格局 ◼ 三线一单管控布局 ◼ 生态要素保护利用 ◼ 建立自然保护地体系 ◼ 强化生态环境与修复 5.1 生态安全总体格局 东乌珠穆沁旗国土空间规划(公示版) 坚持“生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基本原则,科学治理,综合施策,以两大沙地综合治 理、四大湿地水系保护治理、四个重点区域绿化为重点,全面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其生态空 间格局为“两沙、两水、四区、四带。” 两沙 以南部乌珠沙地边缘、东北部满都胡宝拉格沙地为主。 两水 主要水系为乌拉盖河流水系,主要为那仁河、色也勒钦河等 四区 乌拉盖湿地、贺斯格乌拉农场、乌兰河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地,宝格达山林 四带 场为国家森林公园,规划保护区地实施生态管控、严禁开展建设活动。 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带 南北两侧防风固沙生态保护带东侧水源涵养生态保护带。 5.2 三线一单管控布局 东乌珠穆沁旗国土空间规划(公示版) 实施“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 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是新时代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打好污染防治 攻坚战、加强生态环境源头防控的重要举措。为加强对“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 度实施和落地应用的指导,筑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底线,强化综合治理、系统治理、 精准治理,推动构建生态安全新格局。 2023年 “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基本完善 更新调整、跟踪评估、成果数据共享服务等机制基本确立 数据共享与应用系统服务功能基本完善 在规划编制、产业布局优化和转型升级、环境准入等领域的机制基本建立 推动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格局基本形成 2025年 “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技术体系、政策管理体系较为完善 数据共享与应用系统服务效能显著提升 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应用机制更加有效、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基本原则 系统管控, 坚守底线, 共享共用, 更新调整, 分类指导 严格管理 提升效能 持续优化 5.2 三线一单管控布局 东乌珠穆沁旗国土空间规划(公示版) 依据《锡林郭勒盟行政公署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 合理划定东乌旗生态环境准入清单,针对不同区域实施分区管控,明确三类环境管 控单元,严格保护生态环境。 环境管控单元编码 管控单元类别 环境管控单元名称 ZH15252510001 优先保护单元 东乌珠穆沁旗宝格达乌拉国家森林公园 ZH15252510002 优先保护单元 ZH15252510003 优先保护单元 ZH15252510004 优先保护单元 ZH15252510005 优先保护单元 乌拉盖管理区巴音胡硕镇饮用水源地 ZH15252510006 优先保护单元 东乌珠穆沁旗生态保护红线—生物多样性维 护 ZH15252510007 优先保护单元 东乌珠穆沁旗生态保护红线—水源涵养 ZH15252510008 优先保护单元 ZH15252520001 重点管控单元 ZH15252520002 ZH15252520003 ZH15252520004 ZH15252520005 ZH15252520006 ZH15252520007 重点管控单元 重点管控单元 重点管控单元 重点管控单元 重点管控单元 重点管控单元 重点管控单元 重点管控单元 重点管控单元 重点管控单元 一般管控单元 ZH15252520008 ZH15252520009 ZH15252520011 ZH15252530001 东乌珠穆沁旗贺斯格淖尔自治区级自然保护 区 东乌珠穆沁旗乌拉盖湿地自治区级自然保护 区 东乌珠穆沁旗乌里雅斯太镇南地下水型水源 地 东乌珠穆沁旗一般生态空间—防风固沙 内蒙古锡林郭勒白音华经济开发区— 珠恩噶 达布其物流园 东乌珠穆沁旗城镇开发边界 哈日高必矿区 贺格斯乌拉矿区 霍林河矿区 农乃庙矿区 乌尼特矿区 东乌珠穆沁旗采矿用地 东乌珠穆沁旗采矿用地(重点项目) 东乌珠穆沁旗环境质量重点管控区 东乌珠穆沁旗农业用地 东乌珠穆沁旗一般管控单元 5.3 生态要素保护利用 东乌珠穆沁旗国土空间规划(公示版) 生态空间 基本草原 规划范围 全域划定基本草原主要为放牧场及饲草地组成。基于内蒙古自 治区林业和草原局等印发《关于实行征占用草原林地分区用途管控 的通知》确定基本草原管控措施: ◆ 生态红线内基本草原 草原生态系统的核心区,属于禁止开发区,实行严格管控。 ◆ 一般草原区 可按照自治区确定的区域发展和产业发展实施建设项目占用一 般草原。除国家、自治区能源资源战略矿产开发项目外,不得新建 其他类矿产资源开发项目。 5.4 建立自然保护地体系 东乌珠穆沁旗国土空间规划(公示版) 生态保护红线 生态保护红线 自然保护地 红线内耕地 自然保护地核心区 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 乌拉盖湿地为自 宝格达山林场为国 家森林公园,区域内严 禁破环生态、砍伐植被, 捕猎动物等行为 自然保护地 治区级自然保护地, 规划保护区地实施生 态管控、严禁开展建 设活动。 5.5 强化生态环境与修复 东乌珠穆沁旗国土空间规划(公示版) 红线内耕地 红线内耕地 生态保护红线 红线内耕地 规划范围 强化红线内耕地整治 保留存量 坚守底线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通知(国办发明电 〔2020〕24号)》允许生态保护红线内零星的原住民在不扩大现有耕地规模前提下, 保留生活必需的少量种植。本次规划保留现状耕地,保持现有规模,耕地内 严禁开展非农建设活动。 5.5 强化生态环境与修复 东乌珠穆沁旗国土空间规划(公示版) 矿山修复 1.构建矿业发展格局,推动矿产绿色发展 2.明确重点开采区域,合理安排开发时序 合理划分禁止开采区和矿产整治区, 坚持以国家、自治区紧缺矿产为勘查重点 明确开发利用规模、准入条件及相 方向,鼓励商业性勘查活动的投入,结合 应的管理措施,优化矿产资源开发 市场需求,有序投放。 利用格局。 3.整体布局优化和技术转型升级 加快矿产企业生产模式转变,推动 矿产资源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 依托旗域矿产资源,形成优势品牌。 4.加强矿产资源和矿业权管理 完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监督管理体 系,严格实行勘查开发准入制度。 5.5 强化生态环境与修复 东乌珠穆沁旗国土空间规划(公示版) 生态保护红线 红线内建设用地 规划范围 红线内建设用地管控 生态红线内现状建设用地主要为区域基础设施用地,红线内存在少量城镇用地 及村庄用地,规划对其进行管控。 管控措施 保留原住居民基本生产生活活动,修缮生产 生活设施,保留生活必需的种植、放牧、捕捞、养 殖,服务于原住居民基本生产生活需要的电力、供 水、供气、供暖、通信、道路、码头等基础设施、 公共服务设施以及殡葬等特殊设施的建设、维护和 改造等。 东乌珠穆沁旗国土空间规划(公示版) 06 打造美丽宜居城市 To build beautiful and livable cities ◼ 规划设计理念 ◼ 优化中心城区空间结构 ◼ 构建宜居型10分钟生活圈 ◼ 打造绿化共融提升格局 ◼ 完善道路交通体系 ◼ 提升基础设施配套 ◼ 实施城市更新 6.1 规划设计理念 东乌珠穆沁旗国土空间规划(公示版) 控制 外延 丰富 内涵 突出 特色 生态 宜居 ◼ 优化城市特色功能,”文、旅、商、城“联动发展提升城市内涵。 ◼ 绿海融城,网络化绿化系统,城市边缘形成天然的”绿环“,提升城市生态宜居品质。 ◼ 补充城市基础/公服设施短板,提高城市韧性。 ◼ 在城市外围,利用现状生态本底空间,增加点状面状绿地,布置带状绿地,规划城 市绿化网络,达到城绿一体,城绿共生的效果。 6.2 优化中心城区空间结构 东乌珠穆沁旗国土空间规划(公示版) 两轴、三核、多点,一带、七区,绿环绕城 两轴:沿乌珠穆沁路、乌拉盖大街形成的两条城市发展轴线。 三核:北侧以库伦庙、敖包山及周边区域形成的旅游服务核心以及政务服务核心、产业 服务核心。 多点:城市居住片区形成的多个服务节点。 一带:沿城市南侧新区所形成的展示城市新时代风貌的展示带。 七区:功能优化后形成的城市旅游服务片区、综合产业片区、行政办公片区、生态休闲 片区以及三个居住片区。 公园城市:城市周边以公园作为边界线,形成被绿地包裹的公园之城。 6.3 构建宜居型生活圈 东乌珠穆沁旗国土空间规划(公示版) 社区15分钟生活圈示意图 宜居 提高东乌珠穆沁旗社区务水平,增 大养老设施建设,教育设施覆盖率, 社区医疗设施覆盖率,保证满足城 乡居民生命周期工作与生活。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宜享 完善设施,增加宜居水平,打造均衡 共享的高品质服务体系。 城市绿地圈示意图 宜游 规划后东乌珠穆沁旗公园绿地基本 覆盖全部城区,步行5分钟内均可 达道公共绿地,提高生活品质,保 证五步见绿,宜行乐行。 6.4 打造绿化共融提升格局 东乌珠穆沁旗国土空间规划(公示版) 绿环绕城,城在绿中,草原绿洲 绿化共融提升 打造城在绿中,城绿一体,城绿共生,处处见绿、生机勃勃的草原生态城市 规划措施: 规划引导均衡布局,通过带状/点状/面状绿化将外围绿色自然环境引入城中, 城 区增加点状面状绿地,布置带状绿地(条件不成熟的可借助道路绿化) 绿化结构: 形成“绿环绕城、三核多节点,三轴多廊道”的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结构。 6.5 完善道路交通体系 东乌珠穆沁旗国土空间规划(公示版) 完善设施,增加宜居水平 建设“两环+七横+八纵”的主干道网络 七横:额吉淖尔街、道劳德街、乌拉盖街、宝格达乌拉街、阿拉坦合力街、南环路(宝 拉格路)、外环路。 八纵:巴颜乌拉路、钦达门路、巴彦霍布尔路、乌珠穆沁大路、罕乌拉路、巴彦敖包路、 都兰路、巴达拉呼路。 两环:在乌里雅斯太镇外围建设外环路作为快速通道,(南环路、北环路、巴达拉呼 路);(国道G306、G331)。 6.6 城市更新实施 东乌珠穆沁旗国土空间规划(公示版) 更新方向:北改南优 保 障 民 生 区 域 管 控 分 片 实 施 ◼ 低效更新 城市外围棚户区整体开发为生态公园,增加城市活力。 ◼ 整体开发 对区域内建筑风貌、生活环境较差且位于城市北入口及中心的棚户区以及拆除后 的空闲地进行整体开发建设。 ◼ 局部拆除 对城市街区内较为零散,新旧建筑混合且影响城市建设的棚户区进行局部拆除, 引导城市地块整体发展。 ◼ 设施配套 对城区现状道路较通畅、建筑布局相对规整的棚户区进行相关基础服务设施配套, 通过增加公共空间、服务设施,满足地块整体的功能提升。 东乌珠穆沁旗国土空间规划(公示版) 07 规划指引与实施保障 Planning guidance and implementation guarantee ◼ 构建规划管控引导体制 ◼ 科学制定近期实施计划 ◼ 完善政策配套保障体制 ◼ 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设 7.1 构建规划管控引导体制 东乌珠穆沁旗国土空间规划(公示版) 规划管控—— 完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兼顾刚性和弹性要求,充分 发挥五种管制引导手段的综合优势。 规划传导—— 落实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建立“自治区—盟市—旗县—乡镇”国土空间规划体 系,强化自治区级规划逐级向下传导,统筹各专项规划空间安排,明确对专项规划指导约 束要求。 7.2 科学制定近期实施计划 东乌珠穆沁旗国土空间规划(公示版) 生态保护工程 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工程 河道整治、风沙治理、草原防火、 农牧业优质高效发展、传统产业升级、 生物病害、水土保持 强化提升服务业 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建设 项目 基础设施工程 工业污染整治、牧区污水垃圾 道路交通体系建设、乡镇、嘎 处理设施建设 查基础设施完善 保障改善民生工程 配套及改善医疗、住房、教育、文化等措施 近期建设以战略重点为牵引,以重大工程和重点建设项目为抓手, 加强对国土空间规划目标任务的分解落实和实施推动,制定产业发展、 生态修复和综合整治、乡村振兴、民生保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专项 行动计划,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形成合理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时序。 7.3 完善政策配套保障体系 东乌珠穆沁旗国土空间规划(公示版) 保障 实施 规划实施在保障生态资源的基础上,统筹谋划、合理确定城乡建设用地 边界,通过低效用地开发、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按照“管住 总量、严控增量、盘活存量”的原则,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保 障区域科学发展,以政府为主导,相关部门协助管理规划实施,保障空间规 划在未来有序执行。 实施管理及保障措施 01 加强组织领导 02 健全考核评价机制 03 加强规划监测评估 04 建立共同责任机制,形成生态保护合力 05 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历史废弃工矿复垦工作 06 统一规划、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 东乌珠穆沁旗国土空间规划(公示版) 注:本次公众版成果所有数据、表格、图片及文字内容均以最终批复为准。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