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2008年第1期会员通迅(2008年1月15日出版).pdf

第一页上一页12345下一页27 页 479.006 KB下载文档
2008年第1期会员通迅(2008年1月15日出版).pdf2008年第1期会员通迅(2008年1月15日出版).pdf2008年第1期会员通迅(2008年1月15日出版).pdf2008年第1期会员通迅(2008年1月15日出版).pdf2008年第1期会员通迅(2008年1月15日出版).pdf2008年第1期会员通迅(2008年1月15日出版).pdf
当前文档共27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2008年第1期会员通迅(2008年1月15日出版).pdf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会 员 通 讯 第1期 (总第 142 期) 2008 年 1 月 15 日 电子版(半月刊) 主 办: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秘书处 技术支持:中国物流与采购网 http://www.cflp.org.cn 中国物流联盟网 http://www.chinawuliu.com.cn 新年献辞 锣鼓声声辞旧岁,喜气洋洋迎新年。值此 2008 奥运年即将到来之 际,我谨代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向一年来支持、关心中国物流与 采购联合会发展的广大会员、政府官员、专家学者、港澳台同胞以及其 他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中国物流与采购事业发展的国内外朋友 们,表示衷心的感谢!祝朋友们在新的一年里事业进步、阖家幸福、身 体健康、万事如意! 2007 年,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给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指明了方 向。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 联合会新的领导集体将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 提高“服务会员、服务企业、服务行业、服务政府”的能力和水平,推 动我国现代物流业又好又快发展。 新的一年,中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中国 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将与广大会员企业和各界朋友一起,携手并肩,共同 奋斗,为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和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做出新贡献,共创新 辉煌!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 二〇〇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重点推荐★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组织实施社会物流统计核算与报表制度的通知》(发改 运行[2006]625 号)文要求,2007 年 3 月至 2007 年 12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 与采购联合会对 2006 年全国重点工业……… (全文) ★ 篇目浏览★ 【专题报道】 ····················································································································1 2007 年全国重点企业物流统计调查报告 ················································································· 1 2007 年全国重点企业物流统计调查暨被调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列前 50 位物流企业发布 · 3 12 月份CFLP中国制造业PMI为 55.3% ····················································································· 5 10 月份公路货运价格指数········································································································· 8 【政府动态】 ····················································································································9 国家邮政局:关于贯彻实施《快递服务》邮政行业标准指导意见 ······································· 9 国家统计局:1-11 月份全国工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 36.7%·················································· 11 交通部:提出加快发展现代交通业具体意见 ········································································ 12 商务部:召开国有流通企业“减债脱困工程”总结会························································· 13 国家统计局:2007 年 4 季度企业家对未来经济发展持有信心 ··············································· 14 【联合会工作】 ··············································································································15 国家科学技术奖设立“现代服务业信息化评审组”····························································· 15 冷链物流标准编制研讨会议召开···························································································· 15 丁俊发考察深圳、珠海物流企业与大学 ················································································ 16 快讯一则··································································································································· 17 【会员园地】 ··················································································································17 宝钢与天津港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17 中远与航天科技签新一代运载火箭运输合作意向书····························································· 18 中国外运集团与中国美旗控股集团开展战略合作································································· 18 中远集团海运量历史首次突破 4 亿吨 ···················································································· 18 神华集团获得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 ························································································ 19 盐田港柜量首破 1000 万箱······································································································ 19 第一汽车集团 2007 年实现利润 123 亿元 ·············································································· 20 百联油库举行奠基典礼 ··········································································································· 20 中国海运 2007 年运输生产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 21 中国远洋增订 16+4 艘集装箱船提升运力 ············································································· 22 招商局码头开首条航线 ··········································································································· 22 太太乐、德美两个项目顺利完成摘牌工作 ············································································ 23 武钢成功开发高强集装箱用钢································································································ 23 【产业分析】 ··················································································································24 中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 24 会员通讯(电子版)2008-1-15 第 142 期 【专题报道】 2007 年全国重点企业物流统计调查报告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局 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司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2008 年 1 月)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组织实施社会物流统计核算与报表制度的通知》 (发改运行 [2006]625 号)文要求,2007 年 3 月至 2007 年 12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和中国 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对 2006 年全国重点工业、流通业的企业物流状况和物流企业的经营情况 进行了统计调查。 本次调查共收到 13782 家重点企业的资料,有效报表 9206 份,报表有效率为 66.8%; 根据地区代表性原则,选取调查企业中 5034 份有效资料汇总,其中:工业企业物流状况表 2621 份,占 52.1%,流通企业物流状况表 2029 份,占 40.3%,物流企业报表 384 份,占 7.6%。 一、工业、流通企业情况 (一)物流业务需求快速增长 调查的工业和流通行业企业汇总数据显示,2006 年销售收入合计为 9227.5 亿元,比上 年增长 23.4%,呈现快速增长势头。其中,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合计为 4792.8 亿元,比上年 增长 19.4%,流通行业企业销售收入合计为 4434.7 亿元,比上年增长 28%。 (二)物流费用规模继续扩大 随着物流业务规模的快速发展,企业物流费用支出快速增加。调查企业汇总数据显示, 2006 年物流费用支出 735.4 亿元,比上年增长 21.8%。物流费用增长主要表现在利息费用、 保险费用、信息及相关服务费用、配送费用、物流管理费用和运输费用的快速增长。在调查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秘书处编 第 1 页 共 27 页 会员通讯(电子版)2008-1-15 第 142 期 企业中,利息费用增长 31.6%,保险费用增长 29.6%,信息及相关服务费增长 28.3%,配送 费用增长 26.7%,管理费用增长 24.9%,运输费用增长 21.6%,此外,仓储费用增长 14%,流 通加工费用增长 5.3%。在物流费用构成中,运输费用所占比例最高,为 62.9%,略低于上年 63%的水平,保管费用占 16.7%,管理费用占 20.5%。 (三)物流费用率小幅下降,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橡胶制品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以 及零售行业物流费用率仍然偏高 2006 年被调查企业物流费用率呈现小幅下降趋势。调查企业汇总数据显示,2006 年物 流费用率(物流费用占销售额的比重)为 8%,比上年下降 0.1 个百分点。其中,工业企业 物流费用率为 8.7%,与上年基本持平;流通企业物流费用率为 7.1%,比上年降低约 0.2 个 百分点。与上年相比,2006 年多数行业的物流费用率有所降低,反映出我国现代物流的发 展对促进工业、流通行业发展,提高企业竞争能力有积极作用。 分行业看,工业生产行业物流费用率较高的仍然是非金属矿物制品、橡胶制品业、家具 制造、造纸及纸品、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及农副产品加工业等行业,2006 年分别为 18.2%、18%、 16.2%、15.5%、14.9%和 13.1%;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石油加工、有色金属,这些行业的物 流费用占销售额比例相对较低。流通企业物流费用率较高的是纺织服装日用品零售、文体用 品零售、综合零售和食品饮料烟草零售行业,2006 年分别为 21.8%、19.9%、14.9%和 14.1%; 纺织等日用品批发、机械等设备批发、废旧回收、矿产品化工品批发,这些行业的物流费用 占销售额比例相对较低。 二、物流企业情况 调查资料显示,2006 年物流行业现代物流业务发展迅速,业务收入增长较快;综合型 物流企业业务收入增速快于仓储型、运输型物流企业;企业现代物流业务成本增加明显。 (一)物流业务量上升较快,现代物流业务收入增长较快 随着物流服务需求的高速增长,物流企业物流业务量上升较快,物流企业的物流业务收 入相应出现大幅上升。调查显示,调查物流企业物流业务量增加最快的是包装量、配送量和 流通加工量,2006 年分别增长 182.8%、107.1%和 62.2%。2006 年,受调查的物流企业的物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秘书处编 第 2 页 共 27 页 会员通讯(电子版)2008-1-15 第 142 期 流业务收入总额为 1262 亿元,同比增长 12.6%,其中,配送收入、流通加工收入等现代物 流业务收入分别增长 97.4%、53.5%,包装收入、运输收入等传统物流业务收入增长 5.9%和 21.7%,现代物流无论是业务量、收入指标还是增长速度都明显快于传统物流业务。 (二)综合型物流企业收入增长明显快于仓储型、运输型物流企业 对不同物流企业类型分析,2006 年调查的综合型物流企业业务收入增长 37.9%,仓储型 物流企业业务收入增长 22%,运输型物流企业业务收入只增长了 10.3%。各类型物流企业现 代物流业务发展迅速,综合型物流企业的流通加工业务收入、仓储型物流企业的包装业务收 入、运输型物流企业的配送收入比上年增长较快,增速分别 468.9%、287.5%和 88.6%。 (三)现代物流业务成本增长较快,综合型企业成本增长快于仓储型、运输型企业 2006 年,物流企业的业务成本快速上升,物流企业之间竞争日趋激烈。调查企业的物 流业务成本总额同比增长 13.6%。其中,配送成本上升 108.9%,流通加工成本上升 63%,装 卸搬运业务成本上升 52.6%,仓储成本上升 41.5%,运输成本上升 23.7%,成本快速上升的 原因,一是物流业务大幅增加,二是企业投入新设备、新技术,三是劳动力成本明显增长。 物流企业物流业务成本快速上升,从企业类型构成看,综合型企业物流成本增长快于仓 储型、运输型企业。调查的综合型企业物流业务成本上升 41.4%,主要是流通加工成本、包 装成本、配送成本、装卸搬运成本增加导致,这些成本分别增加了 378.8%、150.9%、115.5%、 113.5%。 (科技信息部) 2007 年全国重点企业物流统计调查暨被调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 列前 50 位物流企业发布 1 月 11 日, “2007 年全国重点企业物流统计调查暨被调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列前 50 位物流企业”在北京’2008 中外物流企业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发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副会长戴定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主任蔡进等领导到会并发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秘书处编 第 3 页 共 27 页 会员通讯(电子版)2008-1-15 第 142 期 表讲话。 主营业务收入列前 50 位企业代表、参加论坛的全体代表,以及新闻单位代表约四百人 参加了发布会。 附:2007 年主营业务收入前 50 名物流企业名单 2007 年主营业务收入前 50 名物流企业名单 排名 企业名称 2006 收入 (万元) 1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 8825136 2 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 6178711 3 4 中海集装箱运输股份有限公司 3056125 中海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977239 广州海运(集团)有限公司 170629 中海集团物流有限公司 65774 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 4629056 中外运久凌储运有限公司 40297 中外运裕利集团有限公司 24189 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 中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904439 103884 5 中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 812500 6 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 697800 7 中国国际货运航空有限公司 643952 8 广东南粤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570110 9 远成集团有限公司 461755 10 山东海丰国际航运集团有限公司 432675 11 嘉里大通物流有限公司 426727 12 东方国际物流(集团)有限公司 391752 1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储运分公司 387780 14 中国石油天然气运输公司 374064 15 招商局物流集团有限公司 332232 16 青岛海尔物流有限公司 308645 17 重庆港务物流集团有限公司 307567 18 青岛福兴祥物流有限公司 300717 19 中铁物资集团有限公司 279387 20 中外运-敦豪国际航空快件有限公司 251005 21 广东省航运集团有限公司 236982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秘书处编 第 4 页 共 27 页 会员通讯(电子版)2008-1-15 第 142 期 22 安吉天地汽车物流有限公司 219984 23 重庆交通运输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217900 24 联邦快递(中国)有限公司 215629 25 深圳市华运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157148 26 苏州隆兴物流有限公司 155540 27 深圳亦禾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142031 28 厦门速传物流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141376 29 甘肃西部物流有限责任公司 124792 30 中铁特货运输有限责任公司 122776 31 云南物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120751 32 宝供物流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119951 33 上海佳吉快运有限公司 115000 34 重庆长安民生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110448 35 广东鱼珠物流基地有限公司 105332 36 中国物流公司 99367 37 江苏中邮物流有限责任公司 98770 38 深圳市腾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98449 39 无锡山禾集团医药物流股股份有限公司 91675 40 江阴长江港口综合物流园区 83084 41 五矿国际货运有限责任公司 78338 42 北京宅急送快运有限公司 76600 43 深圳市粤钢松山物流有限公司 75958 44 山东博远物流发展有限公司 71756 45 芜湖安得物流有限公司 71131 46 上海现代物流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67845 47 山东盖家沟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65996 48 浙江华升物流有限公司 63318 49 浙江省八达物流有限公司 62527 50 中铁联合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62179 (科技信息部) 12 月份 CFLP 中国制造业 PMI 为 55.3% 2007 年 12 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 CFLP 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 为 55.3%,比上月回落 0.1 个百分点。从 2005 年 1 月起,PMI 指数一直保持在 50%以上。 CFLP 中国制造业 PMI 指数的建立得到了香港利丰集团大力支持,该集团负责英文版 PMI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秘书处编 第 5 页 共 27 页 会员通讯(电子版)2008-1-15 第 142 期 的编制。 制造业 PMI 是一个综合指数,按照国际上通用的做法,由 5 个主要扩散指数加权而成。 通常 PMI 指数在 50%以上,反映经济总体扩张;低于 50%,反映经济衰退。 本月中国制造业 PMI 指数体系中,只有积压订单指数和产成品库存指数低于 50%,其 余各指数均高于 50%,尤其以购进价格指数为最高。从变化趋势来看,同上月相比,新订 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进口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从业人员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 数小幅上升,升幅均在 1 个百分点以内;PMI、生产指数、积压订单指数、产成品库存指数、 采购量指数、购进价格指数有所回落,其中积压订单指数、产成品库存指数、购进价格指数 回落态势较为明显,回落幅度达到 1 个百分点以上。购进价格指数经过四个月持续攀升,本 月首次回落,但仍达到 69%。 本月 20 个行业中,只有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 PMI 略低于 50%,其 余 18 个行业均高于 50%,其中服装鞋帽制造及皮毛羽绒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 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 4 个行业达到 60%以上,均在 60.4%-63.3%之间。从 企业登记注册类型来看,国有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外商投资企业差别不大, 均在 54.4%-55.8%之间。从产品类型看,生活消费品和生产用制成品类企业较高,分别为 57.2%和 56.8%;原材料与能源和中间品类企业较低,分别为 52.2%和 53.7%。 针对 12 月份 PMI 调查结果,分析特约分析师张立群分析认为: “12 月份的 PMI 指数 反映了与往年相同的季节性波动特点,没有出现比较异常的变化。10 月份、11 月份的工业 增长率均出现了小幅回落态势,但投资增幅有提高的迹象,经济增长有加快的迹象。这些变 化还没有在 PMI 指数方面表现出来。因此,对 PMI 指数的季节性波动特点,以及与工业增 长率变动之间的联系,还需要作进一步观察和分析。” 需求较为旺盛。本月新订单指数达到 59.6%,比上月上升 0.2 个百分点。20 个行业中, 只有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 2 个行业低于 50%,其余 18 个行业均高于 50%,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秘书处编 第 6 页 共 27 页 会员通讯(电子版)2008-1-15 第 142 期 其中服装鞋帽制造及皮毛羽绒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 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 9 个行业高于 60%。新出口订单指数比上月小幅攀升,本 月达到 54.3%。 生产增速趋于减缓,但仍然保持较高水平。本月生产指数达到 59.5%,比上月回落 0.6 个百分点。20 个行业中,只有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 业低于 50%,其余 17 个行业均高于 50%。由于生产增速减缓,采购量、产成品库存均有所 下降。本月采购量指数、产成品库存指数分别比上月回落 0.7 和 1.4 个百分点。 购进价格指数经过四个月持续攀升以后,本月首次出现回落,但仍然达到 69%。分行 业来看,20 个行业中,只有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略低于 50%,其余 19 个 行业全部高于 50%,其中只有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烟草制品业 2 个行业在 60%以下, 其余 17 个行业均高于 60%,尤其是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食 品加工及制造业为最高,均达到 80%以上。食品加工业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一直保持在 60% 以上高位,最近几个月进一步攀升到 80%以上。分产品类型来看,原材料与能源、生产用 制成品类企业最高,均达到 70%以上,分别为 79.6%和 70.6%;中间品和生活消费品类企业 稍低,但均达到 60%以上,分别为 64.9%和 66.5%。 从企业反映的问题来看,本月反映问题的企业比重为 27.2%,比上月回落 1.1 个百分点。 在提出问题的企业中,本月反映价格上涨的比重占 37%,比上月回落 6 个百分点;反映资 金紧张的占 25%,比上月上升 10 个百分点;反映原材料问题的占 16%,比上月回落 3.9 个 百分点;反映运输紧张的企业占 8.8%,比上月回落 4.3 个百分点。 表 2007 年 12 月制造业 PMI 指标 (%) 指标 调整后指数 比上月 PMI 55.3 下降 生产指数 59.5 新订单指数 59.6 新出口订单指数 54.3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秘书处编 下降 上升 上升 第 7 页 共 27 页 会员通讯(电子版)2008-1-15 第 142 期 积压订单指数 49.4 产成品库存指数 47.2 采购量指数 58.7 进口指数 54.3 购进价格指数 69.0 原材料库存指数 50.7 从业人员指数 51.6 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 52.4 下降 下降 下降 上升 下降 上升 上升 上升 (科技信息部) 10 月份公路货运价格指数 1.2007 年 12 月份公路货物运输市场价格 07 年 11 月份均价 07 年 12 月份均价 环比增长(%) 整车运输(元/吨公里) 0.244 0.244 0.0 零担重货(元/吨公里) 0.340 0.350 2.9 零担轻货(元/立方米公里) 0.106 0.108 1.9 2. 2007 年 12 月份公路货物运输市场价格指数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秘书处编 第 8 页 共 27 页 会员通讯(电子版)2008-1-15 第 142 期 2007.12.3 2007.12.10 2007.12.17 2007.12.24 12 月平均 增长百分点 综合 69.7 67.4 67.3 72.8 68.5 0.8 整车 60.8 60.7 59.6 61.9 60.3 0.0 零担重货 65.2 61.5 62.3 69.5 63.7 1.2 零担轻货 120.9 117.8 115.9 122.7 118.0 0.8 3. 12 月份运价指数波动分析 运价指数在近几个月里持续上升,2007 年 12 月份的综合运价指数又比上个月上涨了 0.8 个百分点;虽然增幅有所下降,但波动却比上个月急剧增加,波动方差是上个月的十倍 还多。各类运输方式价格指数除整车维持上月水平外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其中零担重货价 格指数上涨了 1.2 个百分点;零担轻货价格指数比上个月上涨了 0.8 个百分点。公路货运市 场非常活跃,市场货源供给充足,价格波动较大。货物周转量和周转频率都有提高,各地运 输市场繁忙。下阶段货运市场旺盛的状态将会进一步发展,预计运输价格还会继续上升。 (科技信息部) ※※※※※※※※※※※※※※※※※※※※※※※※※※※※※※※※※※※※※※※ 【政府动态】 国家邮政局:关于贯彻实施《快递服务》邮政行业标准指导意见 为贯彻实施《快递服务》邮政行业标准,2007 年 12 月 29 日,国家邮政局下发了贯彻 实施《快递服务》邮政行业标准的指导意见(国邮发[2007]190 号)。指导意见全文如下: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邮政管理局,各快递企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行业标准-快递服务》(YZ/T0128-2007,以下简称《快递服务》 标准)已于 2007 年 9 月 12 日由国家邮政局发布,2008 年 1 月 1 日起开始实施。为引导快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秘书处编 第 9 页 共 27 页 会员通讯(电子版)2008-1-15 第 142 期 递企业自觉遵守《快递服务》标准,提高快递服务质量,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快递服 务又好又快发展,特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认真学习、准确理解、组织实施《快递服务》标准。各快递企业要组织管理人员 认真学习、准确理解《快递服务》标准,为组织实施做好准备。要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学 习资料等方式,组织全体员工重点学习。做到管理人员能掌握和运用《快递服务》标准的基 本内容和要点,员工能掌握服务环节的内容和服务改进、赔偿等重点要求。要形成自觉遵守 《快递服务》标准,努力提高快递服务质量的氛围。各快递企业可根据本企业实际,制定不 低于邮政行业标准的企业服务标准。 二、对照《快递服务》标准,开展自查整改工作。 《快递服务》标准是贯彻落实《国务 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的重要举措,是我国快递服务的指导性文件。各快递企 业应对照《快递服务》标准,认真检查梳理本企业的操作规范、服务规范及管理规定,对不 符合《快递服务》标准的内容进行整改。力求提供迅速、准确、安全、方便的标准化服务。 三、全面施行《快递服务》标准,努力争做达标企业。为保证《快递服务》标准的全 面施行,国家邮政局将指导快递协会开展《快递服务》标准达标工作。达标内容包括:一是 《快递服务》标准掌握情况。组织学习的覆盖面和实际执行效果,管理人员和员工准确理解 程度;二是对照《快递服务》标准自查整改情况;三是企业组织资质是否符合标准规定;四 是对消费者反映的时限延误、丢失损毁、赔偿等问题的处理是否符合标准规定;五是有明确 的服务承诺并向社会公布;六是企业服务保障制度建设是否完善等。大型网络公司争取在一 年内达标;年收入在 200 万元以上的单一公司争取在两年内达标。快递协会将对达标的企业 颁发证书和牌匾,并定期向社会公布。 四、建立评价机制,鼓励优质服务。为鼓励快递企业提高服务质量,国家邮政局、各 省(区、市)邮政管理局要建立快递服务的评价机制,设置时限准时率、用户投诉率、公众 满意度等服务评价指标,定期委托中介机构进行测评,适时向社会发布。 时限准时率:以快递企业对顾客承诺的服务时限或邮政行业标准为依据,测评快件准 时到达数量占实际测评数量的比例。 用户投诉率:通过全国 12315 消费者申诉举报中心和国家邮政局、各省(区、市)邮 政管理局申诉中心统计的有关快递企业的投诉数量占该企业收寄(投递)快件总量的比例。 公众满意度:公众对快递服务的安全可靠、价格合理、受理服务、揽收服务、投递服 务、售后服务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五、加强自律,守法经营。快递企业要加强自律,守法经营,有序竞争,按照《快递 服务》标准的要求杜绝损害消费者和其他经营者的利益。快递企业和从业人员不应实施下列 行为: (一)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收寄快件。 (二)收寄国家法律、法规、行政规章明令禁止流通、寄递或进出境的物品。 (三) 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损害其他经营者或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四)冒用其他经营者的名称、标识扰乱市场经营秩序。 (五)扣留其他经营者的快件。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秘书处编 第 10 页 共 27 页 会员通讯(电子版)2008-1-15 第 142 期 (六)将所收寄的快件倒卖给其他快递企业。 (七)私拆、毁弃、隐匿、盗窃快件。 (八)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六、加强引导,促进发展。各省(区、市)邮政管理局要加强对快递企业贯彻实施《快 递服务》标准的指导工作。引导快递企业自觉遵守《快递服务》标准。对快递企业发生重大 服务质量问题,要督促企业及时解决和整改。拒不改正的,邮政监管机构予以通报批评,向 社会发布消费预警。 各省(区、市)邮政管理局可根据本地实际制定实施细则,提出具体的贯彻实施意见。 各快递企业在贯彻实施《快递服务》标准中发现重大情况和遇到问题,请及时与当地邮政管 理局联系。 (国家邮政局网站) 国家统计局:1-11 月份全国工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 36.7% 1-11 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 500 万元以上的企业,下同)实现 利润 22951 亿元,同比增长 36.7%。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 209.92,同比提高 21.6 点。 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 9662 亿元,同比增长 29.6%。 集体企业实现利润 566 亿元,增长 25.2%;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 12209 亿元,增长 35.1%;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 6126 亿元,增长 34.3%。私营企业实现利润 4000 亿元, 增长 50.9%。 在 39 个工业大类中,钢铁行业利润同比增长 47.2%,建材行业增长 63.1%,化纤行业 增长 109.3%,化工行业增长 51.5%,电力行业增长 39.0%,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 26.6%,煤炭行业利润增长 49.1%,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 61.4%,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 68.7%,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 16.3%,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由去年同期净亏损 417 亿元转 为盈利 230 亿元,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利润下降 7.6%。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税金总额 15256 亿元,同比增长 25.3%。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354518 亿元,同比增长 27.6%。 11 月末,规模以上工业应收帐款净额 39712 亿元,同比增长 18.8%。产成品资金 18335 亿元,同比增长 21.8%。 (国家统计局综合司)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秘书处编 第 11 页 共 27 页 会员通讯(电子版)2008-1-15 第 142 期 交通部:提出加快发展现代交通业具体意见 发展现代交通业是今年全国交通工作会议提出的一个新理念,在全国交通工作会议召开 之际,交通部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交通业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提出了发展现 代交通业的总体要求——到 2010 年,交通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运输服务的能力和水 平明显增强,交通行业创新能力明显提升,现代交通业发展明显加快,基本适应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的需要。 据总体要求,到 2010 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服务水平明显改善;交通增长方式 转变取得明显进展,与 2005 年相比,实现公路单位运输周转量用地面积下降 10%,营运货 车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下降 5%,营运船舶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下降 10%,营运车辆单位运 输周转量污染物排放量下降 30%;运输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公路水路交通支持保障系统更 加完善,与 2005 年相比,营运车辆万车死亡率下降 40%,万艘运输船舶重大事故率下降 10 %;创新型交通行业建设有效推进,与 2005 年相比,交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五个百分点; 交通管理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基本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体制机制和 政策法规体系。 据悉,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交通业的重点将包括:调整交通结构,促进结构的 优化升级,增强交通运输服务保障的能力;转变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交通, 增强交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行业,增强交通发展的内在动力; 完善行业管理,建设服务型政府交通部门,增强交通公共服务的能力。 《意见》提出,到 2020 年,交通发展的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运输服务和管理显著改 善,行业创新实力显著提升,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显著增强,基本建成更安全、更通畅、更 便捷、更经济、更可靠、更和谐的交通运输服务体系,交通发展成果惠及城乡、人民共享, 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为本世纪中叶实现交通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为实现这一总体要求,交通部将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大力调整优化交通结构。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养护与运输服务的协调发展;加强基 础设施薄弱环节建设,优化网络功能结构与布局;加快运输结构调整,提升交通运输服务能 力。 ——加快转变交通发展方式。提升交通发展质量和效益;节约利用资源,实现集约发展;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秘书处编 第 12 页 共 27 页 会员通讯(电子版)2008-1-15 第 142 期 推进节能减排,发展清洁运输;促进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 ——积极促进现代物流发展。改造和提升传统货运业,加快现代物流发展;加强统筹规 划,完善物流网络布局;加强物流技术研发应用,重视物流标准规范制定。 ——有效提升客运服务品质。发展优质的公共客运,提供安全便捷的出行服务;发展农 村客运,促进服务均等化;拓宽客运服务领域,满足多样化运输服务需求。 ——全面提高公共服务能力。转变政府职能,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完善信息服务体系, 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强化安全监管,加强交通安全保障能力;完善应急保障机制,提高应急 保障能力。 ——着力强化科技创新和人才保障。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高交通科技创新能力; 大力推进交通科技创新,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加强人才培养,为交通发展提供智力支 持。 ——切实发展现代交通业。提升发展理念,深化对发展现代交通业的认识;调整投资结 构,引导现代交通业发展;完善体制机制和行业发展政策,保障现代交通业发展;抓好典型 示范,大力推进现代交通业发展。 (《中国交通报》) 商务部:召开国有流通企业“减债脱困工程”总结会 为妥善解决国有流通企业历史债务,加快国有流通企业改革进程,商务部会同财政部从 2006 年启动了为期两年的国有流通企业“减债脱困工程”。1 月 4 日,商务部在京召开国有 流通企业“减债脱困工程”总结会。会议指出,“减债脱困工程”经过两年的实施解决 410 亿元历史债务,为 2000 多家国有流通企业创造了改制和发展的条件。 国有流通企业历史债务主要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因政府计划调拨、价格变动等原因造成 的,实施“减债脱困工程”,帮助这些企业卸下历史包袱,盘活有效资产,加快改制步伐, 既是深化国有流通企业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举 措。商务部等部门根据历史债务形成的特点和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的要求,在政策性 与市场化相结合原则的指导下,提出了“财政补一块,资产公司让一块,企业还一块”的处 置办法,即由地方政府作为责任主体统一组织实施,采取“整体打包,协商定价,一次性回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秘书处编 第 13 页 共 27 页 会员通讯(电子版)2008-1-15 第 142 期 购”的方式回购债务,并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支持;资产管理公司在债权转让价格上给予支 持和优惠;负债企业履行偿债义务,积极筹集资金。 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在总结会上表示, “减债脱困工程”是各方面通力合作的成功实践。 商务部会同财政部共投入 15 亿元中央财政资金给予补贴,带动地方投入约 41 亿元,减轻了 国有流通企业的偿债压力,为企业安置职工和改制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地方政府作为处置 国有流通企业历史债务的主体,出台了土地、税收、财政补贴等多项配套政策,对于暂时难 以筹足偿债资金的企业,地方政府还积极帮助其筹措资金或直接由财政垫付;资产管理公司 将试点企业的不良资产单独打包,聘请中介公司重新评估,积极采取措施解决地方谈判中存 在的问题,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前提下尽可能给予了优惠。 姜增伟表示,“减债脱困工程”实现了低成本、高效率的改革。两年来,通过实施“减 债脱困工程”共处置了 25 个省(区、市)77 个地市的 410 亿元历史债务,共支付偿债资金 52 亿元,平均偿债率仅为 12.7%,实现了低成本处置的目标。 “减债脱困工程”对国有流通 企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减债脱困工程”直接盘活存量资产 350 亿元,50 多万职工得到妥善安置,为 2000 多家国有流通企业创造了改制和发展的条件。 财政部、资产管理公司及 24 个省、区、市商务、国资等部门近 120 人参加了会议。 (商务部新闻办公室) 国家统计局:2007 年 4 季度企业家对未来经济发展持有信心 全国企业景气调查结果显示:2007 年四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为 139.6,继续置于景气 高位,低于三季度 3.4 点, 高于上年同期 4.3 点。2007 年各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分别为 142.0、 143.1、143.0 和 139.6,均高于上年同期水平,表明企业家对未来经济发展持乐观的态度。 一、采矿业、批发和零售业企业家信心指数分别为 164.4 和 146.6,比三季度和上年同 期均有所提高。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家信 心指数分别为 136.2、141.7、138.5、137.2、137.9、138.7、155.4 和 134.0,与三季 度比,有所回落;与上年同期比,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家信心 指数持平,其他行业均有提升,特别是批发和零售业企业家信心指数提升幅度高达 10.5 点。 二、集体企业的企业家信心指数为 119.9,比三季度提高 1.7 点。国有企业、股份合作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秘书处编 第 14 页 共 27 页 会员通讯(电子版)2008-1-15 第 142 期 企业、联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的企 业家信心指数分别为 139.9、121.7、128.8、138.0、146.8、135.5 和 144.8,与三季度相 比有所回落;与上年同期相比,各种登记注册类型企业的企业家信心均有提升,特别是股份 合作企业和联营企业,分别比上年同期提升 11.0 和 12.6 点。 三、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的企业家信心指数分别为 156.2、130.6 和 121.7,比三季 度回落 4.3、2.9 和 2.8 点;与上年同期相比,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的企业家信心指数分 别上升 5.5、3.1 和 2.6 点。 四、东、中、西部地区企业家信心指数分别为 140.2、139.1 和 139.8,比三季度回落 4.2、3.4 和 1.3 点,比上年同期上升 3.1、4.5 和 7.6 点。 (中国政府网) ※※※※※※※※※※※※※※※※※※※※※※※※※※※※※※※※※※※※※※※ 【联合会工作】 国家科学技术奖设立“现代服务业信息化评审组” 国家科技部奖励办公室决定从 2008 年起,在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中增设“现代服务业信 息化评审组” ,这是自 1985 年国家设立科学技术奖以来,物流行业第一次有了自己的专业评 审组,是全国物流行业科研单位和科技工作者的一件大喜事。“现代服务业信息化评审组” 的设立,为全国物流行业科技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中国物流与采购科学技术奖进 军国家科技奖提供了机遇。(科技信息部) (返回目录) 冷链物流标准编制研讨会议召开 2007 年 12 月 28 日,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北京召开冷链物流标准编制研讨会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秘书处编 第 15 页 共 27 页 会员通讯(电子版)2008-1-15 第 142 期 议,就冷链物流标准项目编制工作以及冷链物流标准化的发展问题进行了交流与研讨。为了 促进我国冷链物流的标准化,目前,已完成“肉和肉制品物流规范”国家标准,正在编制“易 腐食品机动车辆冷链运输要求”行业标准,即将编制有关冷链物流作业分类与要求、冷链物 流技术与管理、保鲜食品、冷冻食品包装、运输、储存等四项国家标准。有关冷链物流企业、 行业组织代表参加了会议,国家标准委服务业部有关同志、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 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戴定一出席会议并讲话。 为进一步推动中国和南亚国家全方位经贸合作关系的发展,由商务部举办的“南亚国家 商品展览会”于 2007 年 12 月 28 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隆重举办。会展部应邀派员代 表联合会参加了本次展览会。 (会展部)(返回目录) 丁俊发考察深圳、珠海物流企业与大学 从去年 11 月底开始,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首席顾问丁俊发先后访问了中山大学、北 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分别与中山大学校长王达人、副校长颜光美;北京师大珠海分校董事长陈文博、校长苗 中正、副校长杨国昌;吉林大学珠海学院院长王元良交换了对办好物流企业的意见,并先后 参观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格力港务有限公司、格力物流有限公司、诚通集团下属佛 山华丰纸业珠海分公司、深圳宝鼎威物流公司、深圳越海全球物流有限公司、珠海百安快运 公司、中山市物资集团,参加了格力物流公司的开业典礼。 丁俊发首席顾问与格力集团董事长朱江洪、格力集团副总裁王刚,越海物流董事长张泉, 宝鼎威物流公司董事长张亚东,佛山华丰纸业副总经理卢亮、符基,珠海百安快运总经理丁 以文,中山市物资集团董事长阮胜祥等同志交流物流发展的情况;听取了深圳市物流与采购 联合会秘书长郑艳玲有关 2008 年深圳市物流发展设想的情况介绍。 (办公室)(返回目录)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秘书处编 第 16 页 共 27 页 会员通讯(电子版)2008-1-15 第 142 期 快讯一则 — 由商务部举办的“南亚国家商品展览会”于 2007 年 12 月 28 日在北京举办。商务 部于广洲副部长出席展览会并致辞。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展部应邀派员代表 联合会参加了本次展览会。 (会展部) ※※※※※※※※※※※※※※※※※※※※※※※※※※※※※※※※※※※※※※ 【会员园地】 宝钢与天津港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12 月 17 日下午,宝钢集团公司与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字仪式 在北京举行。宝钢股份总经理伏中哲,天津港董事长于汝民出席仪式并讲话。宝钢股份副总 经理诸骏生,天津港副总裁赵彦虎分别在协议书上签字。 天津港是我国北方第一大港,吞吐量位列世界港口前十强。作为我国北方区域重要的贸 易和物流口岸,天津港和宝钢在原燃料、成品物流以及相关的服务业等领域有着长期、良好 的合作关系。 此次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旨在进一步促进双方的合作与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 的战略供应链,实现共赢发展。按照协议,宝钢与天津港将以优势互补、平等互惠、相互促 进、协同发展为原则,以原燃料、成品物流及相关的服务为主线,推进供应、运输、加工、 仓储、配送、服务及相关投资等方面的协同互助和战略合作,并以此为基础,逐步开展在战 略管理方面的互助与合作。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返回目录)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秘书处编 第 17 页 共 27 页 会员通讯(电子版)2008-1-15 第 142 期 中远与航天科技签新一代运载火箭运输合作意向书 2007 年 12 月 19 日,中远集团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新一代运载火箭运输合作意向 书签字仪式在北京远洋大厦举行。中远集团魏家福总裁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 瑞分别代表双方在合作意向书上签字。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运输、物 流等方面进行长期合作。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 中国外运集团与中国美旗控股集团开展战略合作 2007 年 12 月 21 日,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与中国美旗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在京签署了《国际采购与区域物流中心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国外运集团董事长苗耕书、 总裁赵沪湘会见了中国美旗战略决策委员会主席谢秉臻一行并出席签约仪式。赵沪湘总裁与 谢秉臻主席代表双方在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上签字。 中国美旗正在全国主要城市建设集商品交易、展示、物流与融资服务为一体的“国际采 购与区域物流中心”,向企业和消费者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商品交易、物流和融资服务平 台。外运与美旗合作,将在国际采购与区域物流中心设计、规划、网络布局和选址、物流设 施开发建设,配套的综合物流和物流金融服务等领域开展合作。 (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 中远集团海运量历史首次突破 4 亿吨 据快报统计,截止 12 月 24 日,中远集团今年累计完成海运量 4.0028 亿吨。这是中远 集团历史上首次年度海运量突破 4 亿吨,不仅提前超额完成全年奋斗目标,也创造了中远集 团海运量的历史新高,充分体现了中远集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从拥有向控制转变”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秘书处编 第 18 页 共 27 页 会员通讯(电子版)2008-1-15 第 142 期 取得的巨大成就。中远集团也成为我国第一家年度运输量超过 4 亿吨的运输企业。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 神华集团获得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 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大会于 2007 年 12 月 26 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务院副总 理曾培炎、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顾秀莲、全国政协副主席兼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国防科工 委主任张庆伟、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国资委主任李融荣等领导和中组部、中宣部、商务部、 财政部、科技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工程院等单位的主管领导参加了表彰大会。 大庆石油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得了中国工业大奖,神华集团等四家企业 和秦山核电站二期工程等三个项目获得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 (神华集团) 盐田港柜量首破 1000 万箱 深圳海关公布统计数据:截至 07 年 12 月 28 日,盐田港集装箱量达 1000 万标箱,年吞 吐量首度突破 1000 万标箱大关,创历史新高,成为内地沿海单一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全国首 位。 盐田港集装箱量装卸量高产是远近著名的,为主动适应港口业务快速增长的需求,深圳 海关推进了多项业务整合创新,促进港口发展。该关大力推动区域通关改革,推动盐田港海 铁联运、水路转关业务发展,“属地申报、口岸验放”通关业务已拓展至内陆多个省份,有 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秘书处编 (厦门物流海运网) 第 19 页 共 27 页 会员通讯(电子版)2008-1-15 第 142 期 第一汽车集团 2007 年实现利润 123 亿元 一汽集团公司在 2007 年汽车行业的激烈价格战中创造了企业效益有史以来的辉煌佳 绩:全年实现利润 123 亿元,同比增长 252%。 产品结构的变化是促使一汽利润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几年来,一汽轿车体系、卡车体 系加强经营理念的转变、产品结构的调整,实现企业产品结构的重大变化。随着速腾、迈腾、 C 级奥迪产品的投放,奥迪品牌、大众品牌呈现出双赢利的喜人局面;天津一汽夏利公司通 过产品结构调整,使 NBC 平台成为支撑经济型轿车销售的主要力量;一汽轿车公司加强自主 品牌平台产品的开发、营销和价值链的建设,使自主新品在市场上表现出强劲的活力。上市 一月有余的奔腾 6MT 实现销售 2800 辆;一汽解放的奥威、悍威牵引和自卸、骏威载重以及 FM 自卸、FK 载货 5 个系列的 34 类产品为代表 521 产品在市场上的强劲表现,以及具有当代 世界级水平的解放第六代重型卡车成功的市场投放,实现了解放体系产品结构的调整目标。 2007 年,一汽解放实现销售 125000 辆,其中重型车增长 235%,牵引车增长 110%。同时, 解放体系也拉动了一汽零部件体系发展,使零部件体系的经营出现了良好的转机。一汽产品 结构的变化,对企业销量的扩大和利润攀增产生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据统计一汽集团全年降成本突破 30 亿元,完成全年目标的 122%。企业降成本改善成果 是企业利润目标实现的内在重要力量。 (中国汽车新网) 百联油库举行奠基典礼 2007 年 12 月 29 日,百联油库奠基典礼在上海化学工业区百联油库工地隆重举行。上 海市经委秘书长周敏浩,百联集团董事长薛全荣、总裁吕勇明等领导出席奠基典礼。 由百联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上海物资贸易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燃料浦东 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的百联油库,座落于上海化学工业园区,油库面积(含辅助设施)212 亩,项目总投资约 5.2 亿元人民币,储罐设计容量为 20 万立方米左右,其中拟建立 3 万吨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秘书处编 第 20 页 共 27 页 会员通讯(电子版)2008-1-15 第 142 期 以柴油为主的成品油应急专项储备,年周转量达 300-400 万立方米,具有可根据不同用户需 要进行燃料油调兑功能,并利用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全程管理,预计 2009 年初建成并 投入使用。百联油库投产后,作为上海市地方成品油应急专项储备基地之一,将为上海化学 工业区的发展增添新的配套设施,为上海物贸股份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增添亮点,有效缓解季 节性成品油供应短缺情况,满足上海经济发展对石油及其产成品日益增长的需求。 (百联集团网站) 中国海运 2007 年运输生产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据统计,中国海运 2007 年运输生产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各项经济指标迭创新高,规 模化、集约化、精细化经营管理效应十分明显,综合实力持续增强,为建设百年中海写下可 圈可点的亮点。 概括地讲,中国海运集团经济效益首次实现了三个“一”:即总资产超过了 1000 亿元人 民币,总收入超过了 100 亿美元;利润总额超过了 100 亿元人民币。 中国海运集团经济运行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第一、运输生产稳步增长。2007 年货运量完成 3.7 亿吨、货运周转量 6456.4 亿吨海里, 分别同比增长 14.2%和 13%;重箱运输完成 992.5 万标准箱,同比增长 33.7%;石油运量完 成 6561 万吨,为去年同期的 98.2%;煤炭运量完成 1.24 亿吨,同比增长 8.3%;金属矿石完 成 1846.8 万吨,同比增长 21%;客运确保安全优质,提前 71 天完成全年旅客运输计划。 第二、盈利能力持续提高。2007 年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 20.59%; 2007 年营业总成本 同比增长 11.7%,收入增幅高于成本幅 8.9 个百分点。总资产负债率控制在 45.82%,净资产 同比增加 59%,资金流量同比增长 64%,经济活动获取现金能力持续增强。中国海运集团实 现利润超额完成了国资委下达的考核指标和集团奋斗目标。 第三、船队结构初步形成协调发展的格局。2007 年末,中国海运集团拥有船队 443 艘, 1783.5 万载重吨,45.59 万载箱位,12819 载客位,7160 载车位。2007 年,集团新签造船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秘书处编 第 21 页 共 27 页 会员通讯(电子版)2008-1-15 第 142 期 合同 76 艘,总计 850.18 万载重吨,船队规模化、大型化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集运、油运、 货运的船队结构更趋优化;租船载重吨已占到集团总载重吨的 20.96%。 第四、安全继续保持稳定。未发生重大恶性责任事故,各类水上事故同比下降 36.7%; 工伤事故同比下降 8.6%;PSC 连续第三年实现零滞留,是中国海运集团五年来安全较为稳定 的一年。 (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 中国远洋增订 16+4 艘集装箱船提升运力 中国远洋在京宣布,其下属的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已与江苏新扬子江船厂签约建造 16+4 艘 4250TEU 型集装箱船。按照全球各主要集装箱航运公司的现有订单运力情况,预计 于 2011 年底,中远集运的运力规模将从目前的世界排名第 6 位上升到第 4 位。 据悉,该批船舶将于 2011 年至 2012 年左右交付,之后投入到地中海航线、中东红海 线、澳洲航线、内贸航线等,以满足中远集运未来在东西次干线,南北航线和内贸航线等新 兴市场的发展,使得中远全球网络和可持续发展更具竞争力。 (航运在线) 招商局码头开首条航线 2008 年 1 月 2 日上午,世界第二大班轮公司——地中海航运公司(简称 MSC)300 米长的 “佛罗蒂娜”号的集装箱船,首次停靠前湾港南岸招商局码头。这宣告招商局码头正式开通 首条航线,同时也标志着承载“区港联动”的招商局码头与青岛保税物流园区将实现无缝对 接,形成集码头作业、国际海运物流、保税物流等业务一体化运作的模式,向国际自由贸易 港区迈出实质性一步。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秘书处编 第 22 页 共 27 页 会员通讯(电子版)2008-1-15 第 142 期 (《亚博物流》) 太太乐、德美两个项目顺利完成摘牌工作 上海江桥现代物流园区内,上海太太乐福赐特食品有限公司和上海德美现代国际采购物 流有限公司两个项目在区房地局顺利完成了摘牌工作,目前正在着手编制项目建议书、办理 环保审批等手续,争取尽早与区房地局签订《上海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项目建成 营运后预计销售额共可达 15 亿元,税收 1.8 亿元。 (上海江桥现代物流发展有限公司) 武钢成功开发高强集装箱用钢 据报道,武钢高强度集装箱钢研发取得重大突破,武钢研究院与生产厂合作成功研制开 发出板厚为 3.2mm 和 6.0mm 的 700 至 800Mpa 级高强度热连轧板(卷) ,经集装箱制造厂制 作成出口北美的特种集装箱用额横梁。在制作过程中,钢板表现出优良的冷加工性能,各项 性能优于进口瑞典的同强度级别钢板的标准要求。 武钢此次成功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强度集装箱用钢集高强度、易成型、耐腐蚀 于一体,与同强度级别钢相比,其开发的难度更高,已被授予专利,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 该钢的成功开发不仅填补了高强度集装箱用耐候钢领域的空白,也标志着武钢高强度集装箱 钢的试制与生产达到了新水平。(武汉钢铁物流集团公司) ※※※※※※※※※※※※※※※※※※※※※※※※※※※※※※※※※※※※※※※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秘书处编 第 23 页 共 27 页 会员通讯(电子版)2008-1-15 第 142 期 【产业分析】 中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十一五期间,现代物流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支 持,第三方物流发展进一步加快了进程,在服务内涵、经营模式、功能建设等方面发生了深 远的变革,呈现出良好发展趋势。 第一,服务链不断延伸、专业化不断加强。供需双方合作不断加深,服务模式日趋完善。 成本方面我们再看第三方物流服务深化的直接结果是专业的细分。第三方物流企业也越来越 专注于特定的目标市场,以充分发挥其专业的优势。目前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锁定在 IT、 汽车行业、家用电器、化工、快速消费品等几个目标行业集中发展,专业细分程度也在进一 步加强。从过去什么都做的物流转变成更加专业化的划分,按照市场和生产企业发展趋势要 求,企业也在做一些相应变化。 第二,服务范围向金融领域扩展。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也在探讨市场对外运产生的一 些新的需求、新的机会。物流、商流、资金流是供应链三大组成部分。在我国信用体系尚不 健全的体系下,中小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而造成的采购与供应短缺是造成供应链不稳定的重要 因素,前些年在流通行业比较明显。由此以质押、监管为代表的物流金融服务得到较大发展, 包括中外运、中远在内的企业纷纷开展此项业务。质押监管的发展标志着第三方物流与金融 行业的融合,而服务范围也由静态的仓单质押向货物的在途质押转变,从供应链资金流收入 方面看,第三方物流服务内涵得到进一步延伸和扩展。 第三,物流行业的整合趋势非常明显。全球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是物流全球化进程,这 一进程正在向中国扩展,自第三方物流概念引入国内起,以兼并收购为特征的全球物流整合 深刻改变了物流市场格局。一大批知名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消失,一批巨型的物流大集团在整 合过程中迅速发展壮大,市场集中度明显提升。以德国邮政为例,由几家德国本土邮政企业 经过私有化之后,在短短十年时间里先后并购了 DHL 等物流巨头,并以 DHL 为平台集中打造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秘书处编 第 24 页 共 27 页 会员通讯(电子版)2008-1-15 第 142 期 第三方物流服务平台。近几年,外资对国内第三方物流企业并购明显升温,进一步加快了中 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全球化进程,也使第三方物流企业竞争从服务竞争扩展到资本竞争,这 也是一个显著的特征。资本手段越来越成为物流企业做强做大的重要途径。 经过十多年发展,中国物流走向了理性、有序的发展轨道,官产学研等物流各界的沟通 与协同不断加强,现代物流业发展环境不断改善。未来几年将是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关键成长 时期。 (张晓军) ※※※※※※※※※※※※※※※※※※※※※※※※※※※※※※※※※※※※※※※ (本期文章未署名者均由网络事业部供稿) 编委会主 任:何黎明 副主任:戴定一 崔忠付 周林燕 任豪祥 编委会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列): 毛 洪 史亘泰 刘乃杰 许军祥 李锦莹 孙 余 平 沈进军 杨凤玉 周雪松 胡大剑 贺登才 钱 黄久久 蔡 进 熊致辉 张 明 孟国强 编辑部主任:晏庆华 责任编辑:魏 地址:北京市月坛北街 26 号 邮编:100045 然 巍 蕾 李婉婷 电话/传真: 58566588-160 E-mail:web@chinawuliu.com.cn 网址:中国物流与采购网www.cflp.org.cn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秘书处编 中国物流联盟网www.chinawuliu.com.cn/ 第 25 页 共 27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