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高校校园环境与生态校园建设.pdf

I have no tears to cry.2 页 117.888 KB下载文档
高校校园环境与生态校园建设.pdf高校校园环境与生态校园建设.pdf
当前文档共2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高校校园环境与生态校园建设.pdf

高校后勤研究 环保低碳 2011 年第 4 期 高校校园环境与生态校园建设 王 莹 马三津 田 真 高校校园环境是指高等学校校园内部建筑、道 “生态校园”理论已有众多学者进行了理论研 路以及绿色植物围合而成的物质空间环境和在一定 社会、历史以及经济环境下形成的校园文化环境。 依据师生的心理和行为方式,设计师生喜爱的反映 生活的建筑人文景观,全面提升校园环境建设水 究和实践经验总结。臧树良等 (2004) 和杜惟伟等 (2005) 都从不同角度对生态校园的概念、内涵进 行了定义和总结,给出了生态校园规划的基本原则 和内容。杜惟玮还对生态校园现有建设流派及特点 平,可以丰富大学生对社会、自然、人生的深层认 识,可以培养大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培养安全 感和归属感。 加以归纳总结。其中臧树良认为生态校园是运用生 态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及 运行的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各物种布局、结构合理 一、高校校园环境现状和面临的新形势 能源短缺、环境污染加剧等全球性环境问题, 以及城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现状,使得作为城市 一部分的高校也难幸免,废物大量排放、水电资源 严重浪费等问题普遍存在;另一方面,院校合并、 升格、改制,各地高校纷纷进行校园改扩建,致使 校园环境建设出现了许多不协调、不合理的问题, 且环境质量优良,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且对 环境友好的集学习、工作、生活休闲功能于一体的 人工生态系统。 本文认为,生态校园的内涵要比环境友好型校 园、节约型校园、绿色校园的内涵广泛,也可以说 前者涵盖了后三者。生态校园必然是环境友好的、 节约的、绿色的校园,绿色校园建设实践也可以说 例如:新老校区历史文脉断裂、缺乏融合,新校区 边缘化;校园环境缺乏整体规划,千校一面,缺乏 特色等。 以上诸多问题迫使高校重新审视传统的校园环 境规划与设计,发现生态校园建设可能是解决这些 问题的有效途径。目前,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强 调生态可持续观念是当今校园环境建设发展的大方 向;校园规划应以尊重自然生态为优先原则,注 重能源的节约、资源的再利用和减少、避免污染 物的排放探索资源约束条件下的大学校园环境建 设的途径。 二、生态校园的理论探讨 (一) 生态校园的内涵 当前各高校对于校园建设有多种提法:“环境 友好型校园”、“节约型校园”、“绿色校园”和 “生态校园”等。前二者是对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 境友好型社会战略任务的号召和响应;“绿色校 园”是政府主导下的“绿色大学”创建活动的组成 为生态校园建设奠定基础。这几种提法都以可持续 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作为其科学理论依据。而 生态校园建设是运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进行 校园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将校园看做一个 人工生态系统来研究,使校园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 生态校园建设的内容和原则 生态校园建设的内容分为生态景观、生态技 术、生态教育和生态管理四个层次。生态景观建设 以校园布局结构、道路交通规划、景观园林设计、 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建筑设计与布局等为主要规 划、建设内容;生态技术的应用是指以环保技术的 应用为核心,以资源、能源的节约、再使用和再循 环为原则,注重减少校园对外界所供能源的消耗, 减轻校园内部环境污染;生态教育指试图从生态规 律、生态伦理和生态美学相统一的角度去培养、熏 陶甚至改变师生的人生观、哲学观、生态观和世界 观,全面提高师生的环境素养与生态意识;生态管 理是指学校在全面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纳入对环境友 部分,至 2010 年,全国有 11 省、市、自治区的 60 多所高校被命名绿色大学,绿色校园建设主要 包括校园的绿化、美化、净化效果,以及节能、垃 圾分类、废物回收等措施。 好的管理措施并逐步形成制度规范,达到促进学校 物质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为目的。 生态校园的建设原则可以总结为以下五点: (1) 以人为本。生态校园的建设需要将坚持以人为 72 高校后勤研究 环保低碳 本与提高校园设施智能化、满足人的舒适与愉悦结 2011 年第 4 期 物、最少资源消耗的角度来考量。 合起来; (2) 以生态学原理为出发点。生态校园 2.保护校园生物多样性和校园景观多样性。 的规划设计者需要规划好能量、物质、信息传输的 基础建设应尽量避免破坏原有的植被与耕作层土 方式与途径,控制好人与自然、生物之间的关系, 壤。对校园景观中的各种典型都应加以保护,保存 使整个校园达到高度适应、统一、协调的状态,以 历史文脉的延续性。 保证建成的生态校园能够稳定持续地发展; (3) 3.全面规化校园通用环境。校内设施的设计 以科学技术为支撑。生态技术不仅包括高度智能化 的技术,还包括一些占用资源少、简便易行的技术 使用对象包含一般使用者和残障者,规划应以无障 碍校园环境为目标,让所有人都能拥有自由平等的 手段,强调巧妙的构思与经济性; (4) 以教育为 空间使用权,让每一个人都能自主地悠游于校园内 动力。将生态理念融于教育用教育推广生态校园建 的每一个角落。 设; (5) 以管理为保障。有效的管理措施和方法 是强制校园使用者、参观者进行生态行为的关键, 4.完善、便捷的校园道路系统。车行道路系 统以校内教职员工,以及服务性和公务车辆 (包含 更是生态校园正常持续运行的保障。 紧急救援车辆) 为主要服务对象。规划原则为不影 三、天津商业大学校园环境提升工程中对于生 态校园理念的实践 天津商业大学位于天津市北辰区,目前新老校 区占地 1285 亩,在校生规模达到 1.4 余万人。随 响人行道路系统的完整性、确保紧急救援车辆进出 的易达性、避免校园空间被车辆分割,保障更好的 开放空间品质。 (二) 以技术为支撑、以管理制度为保障,推 着天津市市政府、市教委启动全市高校校园环境提 进生态校园建设 升工程,天津商业大学校园环境已有极大的改观和 提升。此次校园环境提升工程中的景观规划与设计 1.以资源投入最小化为目标,实施引导绿色 消费、勤俭节约风气的管理措施和采用高效低耗的 体现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力求实现自然、融合、休 技术手段。 闲、交流、大气、亲近等特点,为构建和谐校园、 文明校园、生态校园搭建平台。 用水用电是高校的主要能耗方式,遵循“有偿 校新老校区拥有六处近 4 万平方米的湖面水 使用,定额使用”的原则,则可大大降低能耗,杜 绝浪费。目前,各高校基本在学生生活用水电上实 系。为充分开发利用湖水供应水源、蓄洪防旱的功 行有偿使用或者定额补贴超额自费的办法,如宿舍 能,学校进行了多次湖底清淤、引种水生植物、投 放草鱼苗,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维护湖内生态系统 安装预付费磁卡电表、洗浴刷卡、饮用热水刷卡 平衡的目的。而老校区原地下管网是雨污合流,雨 等。建议学生公寓公共盥洗室也可尝试有偿用水办 法,采用磁卡水表系统。而对于行政办公、教学活 水资源无法充分收集入湖。此次环境提升工程在校 内多条道路下方铺设雨水管道,将新老校区内湖泊 动用水电,则可尝试指标定额管理,尤其是实行了 连通,调剂水源,实现最大蓄水能力。 2.以资源利用最大化为目标,实施鼓励重复 使用的管理措施。 汛期将校园内雨水汇入湖中储备起来,经过水 生植物的自然净化作用,形成湿地景观。雨量过大 时,多余的雨水则通过市政污水管道排走。湖中储 院系办学经费打包制的高校。 减少校内的一次性使用物品,鼓励纸张的双面 蓄的水则通过提水设备为植物灌溉提供水源。这不 使用和铝质、塑料等制品的反复使用。建筑材料应 选用节能、环保、可再生材料。此外,洗浴废水、 仅彻底解决汛期校园积水的难题,而且可以满足校 学生公寓盥洗废水等经过中水系统处理,可在一定 园近 20 万平米草坪和林木的绿化比灌溉用水,极 大地节约了水资源。 范围内重复用于冲厕、绿化等用水。 四、对于高校生态校园环境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3.以污染排放最小化为目标,实施鼓励废物 回收的管理措施,尽量采用使废物成为可再利用资 (一) 依据生态校园建设原则进行校园环境规 源的技术手段。 划与设计 1.进行生态校园规划,使校园生态建设工作 规范化和常规化。学校决策者、规划设计者,一切 建筑、景观的规划设计,技术的采用,管理制度的 设立都要给周围环境带来最低环境冲击、最少废弃 就垃圾处理来说,应该设立分类回收箱分类收 集固体废弃物。实验室垃圾和电池等电子垃圾要定 点回收,并送至相应的处理场所。 作者:天津商业大学 马三津 副校长 (责编:赵相华) 7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