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浙江林学院植物园式校园环境探讨.pdf

Queen°(女王)2 页 79.251 KB下载文档
浙江林学院植物园式校园环境探讨.pdf浙江林学院植物园式校园环境探讨.pdf
当前文档共2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浙江林学院植物园式校园环境探讨.pdf

高校后勤研究 校园文化 2010 年第 2 期 浙江林学院植物园式校园环境探讨 石柏林 钟泰林 季宗富 浙江林学院成立于 1958 年,是一所拥有 规划和实施。2001 年开始建设东湖校区植物 近 2 万师生的本科院校。学校位于杭州西郊 园时,学校又成立了由校党委书记任组长,分 “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市”一一临安,校园面 管院长任副组长的植物园建设领导小组,下设 积 164.47 万 平 方 米 , 其 中 绿 化 面 积 105.33 植物园管理办公室,配备了绿化专职管理人员 万平方米,绿地率 63.4%,分衣锦和东湖两 3 名,专业技术人员 10 余名,还有 9 名教授 个校区。 (副教授) 作为植物园建设的兼职专家。绿化 1.领导重视、机构健全 委员会和植物园管理办公室人员常年负责校园 学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校园造林绿 绿化、美化和植物园建设工作,加强管理,精 化工作,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绿色校园。近 8 心组织施工,制定绿化工程及养护标准,认真 年来,学校在扩大办学规模、提升办学层次、 做好每项绿化工作。同时,学校还成立了古树 建设多科性大学的同时,将绿化美化校园作为 名木救护有限公司、环境艺术工程公司,承接 整个校园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摆在了十 校园绿化工程及养护工作。 1.1 分突出的位置。学校每年都对进行专题研究, 2.校园绿化建设的理念和要求 对校园绿化工作的规划、组织、实施和资金进 2.1 早在 2000 年 6 月,学校党委书记在 行认真的落实。申请财政补贴贷款 5000 万元 一次新校区规划座谈会上提出,新校区应该建 用于校园环境建设。学校党政领导亲自指导绿 成一个集教学、科研、旅游于一体的具有国内 化和植物园建设工作,每年带头参加造林绿化 一流环境的植物园式生态化校园。在规划时要 工作。分管院长牵头制定详尽的工作计划,从 把握的两条原则:一是新校区的环境要建成全 规划、建设、管理、验收等各个环节都认真落 国高校一流水平;二是新校区的规划不能给后 实,经常深入到基层,了解校园绿化和植物园 人留下不可修改的败笔。鉴于此,我们在东湖 建设进展情况,与绿化委员会相关专家及植物 校区建设上强调:“以我为主”,即以学校为 园管理专职人员一起研究绿化工作,帮助解决 主,以体现学校办学理念为主,新校区的规划 实际问题。正是由于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 和建设,强调全方位的环境育人要求。提出 校园绿化率逐年提高,环境日益优美,为师 24 字 的 新 校 区 建 设 总 体 规 划 与 建 设 理 念 : 生创造了一个优良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在育 “崇尚自然、优化环境;因地制宜、特色鲜明; 人环境不断优化的同时,也提高了学校的社 以人为本、天人合一”。就是要求设计单位以 会知名度。 这一理念为指导,进行校园的总体规划和设 管理机构健全,技术力量雄厚,积 计。这 24 个字既体现了建设的最高原则—— — 极有效地开展绿化工作。学校成立了绿化委员 尊重自然、尊重文化、尊重人,也是对生态型 会,由分管院长任主任,校办公室、产业后勤 校园最贴切的诠释。东湖校区的规划、建设和 管理处负责人任副主任,总体负责校园绿化的 管理提出了总体要求,即“高起点规划,高标 1.2 74 高校后勤研究 校园文化 2010 年第 2 期 准建设,高品位环境,高水平管理,高效率服 功能、各类园区、各种群落都根据自然环境特 务,高质量育人。” 点进行布局,而且各功能区之间有着密切的相 在此基础上,根据学校育人理念、 互关系。不仅有纵向的串珠状关联,也有横向 学科专业特色和新校区环境特点,进一步提出 的景观带连接。我们把校园的南北向轴线作为 了新校区植物园建设理念:发挥学校学科特 时间轴,自北而南逐渐从传统走向现代;把校 色,营造独特育人环境,建设绿色科技基地。 园的东西向轴线作为空间轴,自东而西逐渐从 以服务教学、科技示范、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主 —中心 建筑空间走向自然空间。两轴交汇点—— 要任务,植物园的设计和建设以校园为平台, 湖、图书馆形成学校自然与文化的中心区。从 利用学校林学、生态、环境类学科专业特色优 种植设计说,各区环境不同,群落类型也不尽 势,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建设高质量、高品 相同,但植物园从北到南逐渐从旱生到湿生构 位植物园,体现“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追 成了完整的生态梯度,整个植物园既功能清 求自然环境与育人环境的结合,充分注重植物 晰,又结构完美,景观风貌浑然一体。 2.2 生长的自然规律和生态群落的关系,彰显对生 3.3 在植物园及各类园区具体设计时, 命本体和生命特性的关怀和尊重。 充分考虑到学校的学科内涵和特色、全校教学 3.植物园的功能和布局 和科研的实际需要,分别对裸子植物和被子植 高等学校的使命是培育人才和科学研究, 物作了科学的安排,其中被子植物区按国际公 校园建设自然就要围绕这个中心。环境中各要 认的克朗奎斯特 (A.Cronquist) 分类系统进 素的布局、建筑物设计、道路、景观设计都要 行规划布置。经过 8 年的建设,现已建成木兰 体现学校学科专业的内涵和特色,体现师生对 园、槭树园、蔷薇园、果木园、翠竹园、松柏 知识与科学的追求。整个校园就是一个现代化 园、山楂园、杜鹃园、金缕梅园、桂花园、双 的大型植物园,以发挥其教学、科研、旅游和 梅园等 15 个分类园区 (规划 20 个园区),收 休闲的各项功能。 集、引种维管束植物 215 科,2375 种,其中 “两园合一,学用并举”是我校植 国家珍稀保护树种 53 种 (一级 15 种,二级 物园建设的最大特点。植物园和校园不仅空间 38 种),其它珍稀植物 91 种,分别种植于各 重叠,而且功能相互渗透。植物园有入口服务 园区。同时重视植物街景和生态建园,既考虑 区、教学示范区、科研生产区、自然保护区 4 到景观效果,又要尽量增加植物种类。 3.1 个功能区,它们呈南北向串珠状结构,并与学 计划再用 3—5 年时间,植物种类增加到 校校园规划所确定的 6 个功能区 (即校园入口 3000 种,届时新校区东北部的 5000 亩山林, 区、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科研生产区和 连同东湖校区现有的 2132 亩,将构成一个硕 自然保护区) 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把学校常规 大的生态苑。生态苑分为森林游憩区、生产试 的教学、生活、运动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 验区、定向培育区和自然演替区,最终把它建 科普的重要内容渗透到校园活动的方方面面中 成植物品种基因库、观赏植物栽培研究中心、 去,催生了“校园课堂”概念的产生,并通过 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区、绿色生态文明科技教育 校园与植物园功能的相互渗透得到了具体贯 基地和旅游休憩的天然公园,以便更好地足教 彻,从而使得植物园不仅具有教学功能,也有 学、科研、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教育和旅游 改善生态环境、建设休读场所、营造校园文 观光等诸多功能的需要。 化、提升审美情趣、凝聚师生人心的功能。 3.2 在植物园规划布局时,植物园的各 作者:浙江林学院植物园办公室 (责编:陈卫东) 7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