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养规划(2019—2023年).pdf
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养规 划(2019—2023 年)》的通知 教社科函〔2019〕10 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 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 现将《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养规划(2019—2023 年)》 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部门本校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各地制定的实施 方案和政策举措及时报送我部社会科学司。 教育部 2019 年 4 月 17 日 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 培养规划(2019—2023 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学校思想政治 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实施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优行动”,建设 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 称思政课)教师队伍,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 堂进学生头脑,结合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教育引导广大思政课 教师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用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 任务,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努力 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家,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 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目标 进一步完善国家、省(区、市)、校三级思政课教师培养体系,优化培养模 式,创新培养举措,丰富培养资源,压实培养责任,使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理想信 念更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更扎实、教书育人水平整体提升,切实做到政治 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在教学改革创新 中,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 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 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 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努力培养造就数十名国内 有广泛影响的思政课名师大家、数百名思政课教学领军人才、数万名思政课教学 骨干,推动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更平衡更充分发展,整体水平不断提升,切实 办好新时代高校思政课。 三、培养途径和措施 (一)专题理论轮训计划 紧密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科学体系、精神 实质、实践要求,围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通过集中培训与经常性教育、部级 示范培训与省校专题培训、面对面培训与网络培训、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等多种 方式,推动思政课教师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切实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1.开设“周末理论大讲堂”组织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专题培训 面向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开设“周末理论大讲堂”,重点进行马克思主义经 典著作导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学,利用全国高校思政课教 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对每次培训进行现场直播。除去寒暑假外,每周开设一讲, 每讲两个小时左右。各地教育工作部门在固定地点组织一定数量骨干教师全程集 中学习,加强引导管理。 2.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培训 按照更好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分别面向本专科、研究 生各门思政课骨干教师,特别是西部地区高校、高职高专院校思政课骨干教师以 及新入职思政课教师开展专题培训。每年举办 12 期,每期规模为 100 人,培训 时间为 3 周,每年培训 1200 人。各地教育工作部门要根据本地思政课教师队伍 建设实际制定培训计划,每年举办专题培训。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实践”专题实践研修 (1)专题研修。教育部、中央宣传部每年暑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实践”为主题开展专题研修,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等重大节庆活动,每年组织 400 名教师赴“教 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修基地”进行专题研修,培训时间为 7 天。各地 各高校可依托教育部及省级高校思政课教师研修基地组织开展社会实践研修。 (2)实践研学。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签署合作协议,在高铁、桥梁、港口 等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航天、潜海等重大科技成果取得世界领先成就的单位设立 一批“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研学基地”。各地各高校五年内组织思政课教师每 人至少参加一次实践研学。 (二)示范培训计划 1.思政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专项支持计划 依托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高校,实施马克思主义理 论学科博士、硕士层次人才培养专项支持计划,扩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 培养规模,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依托“全国高校思 政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组织专项支持计划实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博士研究生参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研究两门必修课集中统一学习。 2.骨干教师研修项目 (1)国内研修项目。继续办好高校思政课骨干教师研修班,在培训对象、 培训课程、培训师资、培训基地等方面突出精准要求,在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 究和建设工程统编高校思政课教材(2018 年版)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上 下功夫,在找准、讲清、讲透思想理论教育和“00 后”大学生理论兴趣的共鸣 点上下功夫。各地各高校要根据培训任务,精心选派符合条件、能发挥示范带动 作用的骨干教师参加培训,实现五年内全国所有普通高校培训全覆盖,每所高校 至少有 2 位教师参加国内研修项目。要引导参训教师切实发挥传帮带作用,在教 研室等举办“三集三提”活动,即集中研讨提问题、集中备课提质量、集中培训 提素质,不断扩大国家级示范培训的影响面。 (2)国外研修项目。每年遴选若干名高校思政课拔尖教师,以公派访问学 者身份赴国外进行 6 至 12 个月访学研修。 (3)网络培训项目。依托“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根 据培训需要及时开展网络直播培训,每年直播 50 场次以上,覆盖全国高校思政 课专兼职教师。开发在线学习频道,供思政课教师自主选学、精细备课。 3.思政课教师在职攻读博士项目 每年依托全国高校第一批 19 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招收 100 名从事高校思政课专职教学 5 年以上的在岗教师在职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博士学位。 4.思政课教师省校协作培训项目 指导部分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师理论研修、教学研修、实践研修基地充分发 挥学科优势、平台优势、队伍优势,与省级教育工作部门建立省校协作机制,省 级教育工作部门集中选派思政课教师到基地进行专题培训,创新示范培训方式, 扩大研修基地培训工作覆盖面。 5.思政课教师校际协作项目 进一步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对口支援建设工作指导,鼓励支持全国重点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部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精准对口支援西部高校马克思主义 学院。鼓励各高校建立校际协作机制,通过挂职、支教、进修等方式,共同开展 教学研讨、共同组织课题研究、共同进行人才培养,推动思政课教师队伍均衡发 展。 (三)项目资助计划 1.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科研团队“择优支持”项目 每年择优支持 30 个左右优秀思政课教学科研团队,围绕高校思政课建设重 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团队攻关。每个项目资助经费 40 万元,资助期限一般为 3 年。 2.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名师工作室”项目 每年遴选建设 10 个左右“名师工作室”项目,培养骨干教师、开展教学研 究、推广教学经验。每个“名师工作室”项目资助经费 40 万元,建设周期一般 为 3 年。 3.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政课教师“择优资助”项目 每年遴选 50 名左右教学业绩突出、科研潜力较大、创新能力较强的优秀思 政课中青年教师,每位教师资助经费 20 万元,资助期限一般为 3 年。鼓励各地 各高校采取挂职锻炼、社会实践等方式对优秀中青年教师予以重点培养。 4.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择优推广”项目 每年遴选 20 项左右教学方法新、教学效果好、受学生欢迎的优秀思政课教 学方法改革项目。每个项目资助经费 5 万元,资助期限 1—2 年。 5.全国高校思政课示范教学科研团队建设“西部项目” 每年支持 10 个左右“西部大开发战略”所涵盖的 12 个省(区、市)和新 疆生产建设兵团高校思政课教学科研团队。每个项目资助经费 40 万元,资助期 限一般为 3 年。 6.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项目 每年设立不少于 100 项,针对思政课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开展 研究,加强优质教学资源建设。每个项目资助经费 10 万元,资助期限 1—2 年。 (四)宣传推广计划 1.全国高校思政课示范教学展示活动 从 2019 年起,每 2 年分专题组织开展一次全国高校思政课示范教学展示活 动,将优秀教学录像、课件、教案进行集中展示,表彰一批政治立场坚定、师德 师风过硬、理论功底扎实、教学理念先进、育人效果突出的优秀思政课教师,培 育推广“配方新颖、工艺精湛、包装时尚、终身受用”的品牌课,充分发挥示范 教学的引领作用。 2.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先进经验宣传 与中央主流媒体合作,持续宣传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站位高、保障硬、工作 实、业绩佳的地方和高校;持续宣传一批基层党建强、团队文化优、教学水平高、 社会影响好的思政课教学科研团队;持续宣传一批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 育人水平高超的思政课教师。各地各高校要主动与中央及省(区、市)主流媒体 合作,宣传推广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先进经验,为思政课教师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四、组织领导和实施 本规划由教育部负责组织实施。各地各高校要结合本地本校实际认真贯彻落 实。要建设一批省级思政课教师研修基地,设立一批思政课教师专项培养资助项 目,切实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实现思政课教师综合素养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