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2021级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School leave 毕业生17 页 667.094 KB下载文档
2021级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2021级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2021级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2021级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2021级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2021级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当前文档共17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2021级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一) 践行师德 1 .师德规范: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理论体 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 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以立德树人为己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熟悉教育法律法 规及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相关要求,具有依法执教的意识,立志成为“四有” 好老师。 1.1【价值信念】学习并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理 论体系,提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 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能自觉践行。 1.2【教书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熟悉党和国家关于体育基础教育政策 的主要内容,具有践行“立德树人”的意识和“课程思政”育人的能力。 1.3【职业规范】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树立依法执教意识,立志成为有 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2.教育情怀:热爱中学体育教育事业,认同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价值意义与 专业特点,具有投身体育教育事业的意愿。具有一定的人文底蕴、严谨的科学精 神和高度的责任感,尊重学生人格,富有仁爱之心,工作细心耐心,做学生锤炼 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2.1【职业认同】认同中学体育教育工作对体育强国建设的意义和价值,了 解基础教育发展的成就、问题与方向,理解中学体育教师的专业特点,具有为体 育教育事业默默奉献的热忱。 2.2【教育修养】具备一定的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具有正确的 体育教育价值观,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体育与健康意识。 2.3【责任使命】遵循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具有探索创新的教育思维,富 有爱心、责任心,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 二) 学会教学 3.学科素养:系统掌握体育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准确理 解体育学科体系基本思想和方法,能够融合教育学、心理学和体育科学的基本理 论、基本方法和技能,并应用于体育教学实践。 3.1【三基习得】系统掌握体育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 3.2【融合发展】能够阅读与本专业相关的中外文献,具有较强的现代信息 技术运用能力,具备整合跨学科知识及分析与解决体育实际问题的能力。 3.3【实践应用】准确理解体育学科体系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并能在体育教 学工作中指导中学生养成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 4.教学能力: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科认知特点,熟悉《体育与健康》 课程标准,掌握中学体育教学基本技能,能够结合体育教学知识和信息技术有效 实施体育教学,并能针对体育教学实践开展教学研究。 4.1【教学基础】能够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特点,理解《体育与健康》 课程标准内涵,初步掌握重难点教学策略,具备课程教学设计、体育教学与评价、 应用现代技术辅助体育教学和三字一话等基本技能。 4.2【教学实践】能够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分析教材,把握学情, 具备开展中学课内外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等体育教学实践活动的能力。 4.3【教学研究】掌握教学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基本的中学体育教 学研究能力。 ( 三) 学会育人 5.班级指导:树立德育为先理念,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和基本方 法,能够整合各种教育资源组织有效的班级活动;能够组织开展德育和心理健康 教育等活动,具有班主任实践经历和体验。 5.1【管理理念】树立德育为先理念,了解中学德育目标、原理与方法,掌 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和基本方法。 5.2【管理素养】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和应变能力,学会建立良好的师生、 生生关系,能为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提供帮助。 5.3【管理实践】具有针对中学班级实际和学生特点,整合各种教育资源, 有效组织课余锻炼、竞赛、班会等班团活动,以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劳动教育 等主题活动的能力。 6.综合育人: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理解体育学科育人价值, 能够有机结合体育教学进行育人活动。了解中学校园文化和教育活动等综合育人 的方法,组织主题教育和社团活动,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和引导。 6.1【育人意识】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的教育规律,具有以体育人的 终身体育意识。 6.2【育人能力】能够结合体育学科知识组织开展体育竞赛、安全教育、爱 国教育等活动,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 6.3【育人实践】了解中学校园文化和体育教育活动的内涵和方式,组织主 题教育和社团活动,促进中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 四) 学会发展 7.学会反思: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意识。了解国内外体育教育改革发展 动态,能够适应新时代体育教育发展需求,进行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掌握反思 方法和技能,具有一定创新意识,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分析和解决体育教 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7.1【反思意识】具有终身体育和专业发展意识,把握教师专业的发展目标 和方向,具有自主学习、 自我提升的能力。 7.2【反思行动】了解国内外体育教育改革发展动态,能够适应体育教育发 展需求,响应国家教育振兴计划,合理制定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 7.3【反思实践】掌握反思方法和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具备运用批判性思 维方法,分析与解决体育教学问题的能力。 8.沟通合作: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具有团队协作精神、规则意识和组织 协调能力,掌握沟通合作技能,具有组织或指导小组互助和集体学习体验。 8.1【合作意识】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能够主动参与学校或教师组织的 互动交流、教学研究等活动,具有合作学习意识。 8.2【沟通能力】具有健康积极的人际交往意识,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 8.3【团队实践】理解体育运动具有培养团队合作的功能优势,在体育竞赛 活动中掌握团队合作的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体验。 专业毕业要求对专业培养目标支撑,具体见表 1。 培养目标 毕业要求 师德修养 专业能力 育人能力 师德规范 √ √ 教育情怀 √ √ 学科素养 √ 教学能力 √ 发展能力 √ √ 班级指导 √ √ 综合育人 √ √ 学会反思 √ √ 沟通合作 √ √ ( 一) 建立毕业要求实现矩阵 将毕业要求细分为指标点,依据指标点合理设置相关课程和实践环节,制定 毕业要求实现矩阵,保证课程体系全部支撑毕业要求,见表 2。 【 价值信念】学习并领会习近平新 1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 理论体系,提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 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 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 和 中 国 特 色 社 会主 义 理 论 理论体系,践行社会主义核 同和情感认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 体系概论 心价值观,增进对中国特色 价值观并能自觉践行。 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 【教书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 熟悉党和国家关于体育基础教育政 习 近平 总书 记关 于教 育的 策 的主要内容,具 有践行“ 立德树 重 要 论 述 研 究 、形 势 与 政 彻党的教育方针。熟悉教育 人 ” 的意识和“ 课程思政” 育人的能 策、体育教育专业导论 法律法规及中学教师职业 力。 道德规范的相关要求,具有 【 职业规范】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 深 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 同。以立德树人为己任,贯 依法执教的意识,立志成为 “四有”好老师。 1.1 1.2 1.3 范,树立依法执教意识,立志成为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师职业 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 素养、教育学基础 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 职业认同】认同中学体育教育工 作对体育强国建设的意义和价值, 2 热 2.1 了解基础教育发展的成就、 问题与 教 师 职 业 素 养 、教 育 学 基 方向,理解中学体育教师的专业特 础、形势与政策、体育概论 爱中学体育教育事业,认同 点,具有为体育教育事业默默奉献 学 校 体 育 教 育 工作 的 价 值 的热忱。 语言交际艺术与应用写作、 意义与专业特点,具有投身 体育教育事业的意愿。具有 【教育修养】具备一定的人文积淀、 一定的人文底蕴、严谨的科 学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尊 2.2 重学生人格 , 富有仁爱之 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具有正确的 体育教育价值观,能够帮助学生树 立科学合理的体育与健康意识。 心,工作细心耐心,做学生 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2.3 本思想和方法,能够融合教 健 康 教 育 学 、 心理 健 康 教 育、舞龙运动、民族传统体 习 近平 总书 记关 于教 育的 原则,具有探索创新的教育思维, 重要论述研究、体育教育专 富有爱心、责任心,做学生成长的 业导论、教育见习、学校体 引路人。 育学 运动解剖学、体育心理学、 统 掌 握 体 育 学 科的 基 本 知 准 确 理 解 体 育 学科 体 系 基 论体系概论、体育保健学、 【 责任使命】遵循因材施教的教育 系 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 想 和 中 国 特 色 社会 主 义 理 育 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 3 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 3.1 【 三基习得】系统掌握体育学科的 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 体育概论、田径、体操、篮 球、足球、武术、排球、运 动技能学习与控制、学校体 育学 育学、心理学和体育科学的 【 融合能力】能够阅读与本专业相 基 本 理 论 、 基 本方 法 和 技 关的中外文献,具有较强的现代信 能 ,并应用于体育教学实 3.2 息技术运用能力,具备整合跨学科 知识及分析与解决体育实际问题的 践。 能力。 【 实践应用】准确理解体育学科体 3.3 系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并能在体育 教学工作中指导中学生养成体育与 健康核心素养。 【 教学基础】能够了解中学生身心 发展和认知特点,理解《体育与健 康》课程标准内涵,初步掌握重难 4 了 4.1 点教学策略,具备课程教学设计、 体育教学与评价、应用现代技术辅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体 育 社 会 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大 学英语 (1-4) 、计算机基 础 (文) 、毕业论文 运动生理学、体育课程与教 学论、体育学科教学设计、 学校体育学 计算机基础 (文) 、中学生 认知与学习、现代教育技术 应用、教师语言、书写训练、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体育 解 中 学 生 身 心 发展 规 律 和 助体育教学和三字一话等基本技 课程与教学论、体育学科教 学科认知特点,熟悉《体育 能。 学设计、教育实习 与健康》课程标准,掌握中 【 教学实践】能够依据《体育与健 学体育教学基本技能,能够 康》课程标准,分析教材,把握学 结 合 体 育 教 学 知识 和 信 息 技术有效实施体育教学,并 4.2 能 针 对 体 育 教 学实 践 开 展 情,具备开展中学课内外体育教学、 训练和竞赛等体育教学实践活动的 能力。 教学研究。 【 教学研究】掌握教学研究的基本 4.3 原理和方法,具备基本的中学体育 教学研究能力。 【 管理理念】树立德育为先理念, 5.1 5 树 【 管理素养】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 组 织 与 建 设 的 工作 规 律 和 5.2 育 资 源 组 织 有 效的 班 级 活 和应变能力,学会建立良好的师生、 生生关系,能为学生在学习、生活 等方面提供帮助。 动;能够组织开展德育和心 学、运动训练学、中学体育 与 健 康 课 程 标 准与 教 材 研 究、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 赛、民族传统体育 教育学基础、体育科学研究 方法、毕业论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安全教育、教师职业素养、 班级管理 语言交际艺术与应用写作、 中学生心理发展与辅导、教 育实习 【 管理实践】具有针对中学班级实 理健康教育等活动,具有班 主任实践经历和体验。 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和 基本方法。 立德育为先理念,掌握班级 基本方法,能够整合各种教 了解中学德育目标、原理与方法, 运 动 技 能 专 项 、学 校 体 育 5.3 际和学生特点,整合各种教育资源, 健康教育学、体育保健学、 有效组织课余锻炼、竞赛、班会等 运动训练学、班级管理、劳 班团活动,以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动教育 劳动教育等主题活动的能力。 6 了 解 中 学 生 身 心 发展 和 养 成 6.1 教育规律。理解体育学科育 人价值,能够有机结合体育 教学进行育人活动。了解中 学 校 园 文 化 和 教育 活 动 等 6.2 【育人意识】 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 运动生理学、体育心理学、 和养成教育规律,具有以体育人的 终身体育意识。 中学生认知与学习、运动解 剖学 【 育人能力】能够结合体育学科知 识组织开展体育竞赛、安全教育、 军事理论、体育概论、安全 爱国教育等活动,促进中学生健康 教育、教育实习 综合育人的方法,组织主题 成长。 教育和社团活动,对学生进 【育人实践】 了解中学校园文化和 行全面教育和引导。 体育教育活动的内涵和方式,组织 6.3 主题教育和社团活动,促进中学生 全面、健康发展。 7 【 反思意识】具有终身体育和专业 具 有 终 身 学 习 与 专业 发 展 意 7.1 识。了解国内外体育教育改 7.2 反思方法和技能,具有一定 创新意识,能够运用批判性 改革发展动态,能够适应体育教育 7.3 8.1 理 能专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 划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学生 具有创新意识,具备运用批判性思 科学研究方法、毕业论文、 维方法,分析与解决体育教学问题 体育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研 的能力。 习 用,能够主动参与学校或教师组织 的互动交流、教学研究等活动,具 有合作学习意识。 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具有 组织协调能力,掌握沟通合 创新创业教育概论、运动技 发展需求,响应国家教育振兴计划, 就业指导、运动技能专项 合理制定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 【 合作意识】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 团队协作精神、规则意识和 教育见习 【反思实践】掌握反思方法和技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育 思维方法,分析和解决体育 8 发展与辅导、体育社会学、 【反思行动】 了解国内外体育教育 代体育教育发展需求,进行 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标和方向,具有自主学习、 自我提 升的能力。 革发展动态,能够适应新时 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掌握 发展意识,把握教师专业的发展目 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心理 8.2 作技能,具有组织或指导小 【 沟通能力】具有健康积极的人际 交往意识,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 创新创业教育概论、运动技 能专项、教育研习、毕业论 文 语言交际艺术与应用写作、 大 学英语 (1-4) 、大学英 语听说 (1-4) 、教师语言 【 团队实践】理解体育运动具有培 组互助和集体学习体验。 8.3 养团队合作的功能优势,在体育竞 田径、体操、篮球、足球、 赛 活动中掌握团队合作的基本技 武术、排球、舞龙运动 能,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体验。 (二) 建立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的关联度矩阵 见附表 1 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的关联度矩阵 主干学科:体育学、教育学、心理学 学校体育学、体育课程与教学论、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田径、体操、武术、 足球、篮球、排球、健美操。 毕业学分要求: 根据体育教育专业特点提出毕业总学分及各环节学分的具体要求如下: ( 一) 最低毕业学分 163 学分、其中必修课 111 学分、专业选修课至少 51 学分; ( 二) 参加课外实践和拓展训练,完成第二课堂学分要求; (三) 参加军事训练 2 周; (四) 达到体质健康测试标准。 学年学分制。 标准学制:4 年、弹性学制学习年限 3-6 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 一) 对照师范认证的课程学分分布 见表 3。 课程类别 学分 必修 43.5 选修 6 必修 18.5 通 识教育课程 (人文社会与科学素养课程) 学科专业基础课程 占总学分 比例 30.6% 选修 学科专业教育课程 ≥ 10% ≥50% 必修 22.5 选修 36 必修 13 选修 5 学科专业核心课程 师范认证标准 58.3% 其中,教师教育课程必 修≥10 学分,总学分≥14 学分 教师教育课程 集中性实践 教育实践 必修 18 周 环节 毕业论文设计 必修 10 周 合计 ( 二) 课程体系结构图 见图 1。 (三) 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 见附表 2 。 163 ≥ 18 周 1 1.1 1.2 2 1.3 2.1 H 2.2 3 2.3 3.1 3.2 4 3.3 4.1 M 4.2 4.3 5 5.1 5.2 6 5.3 6.1 6.2 7 6.3 7.1 7.2 8 7.3 8.1 8.2 M 思想道德与法治 3 必修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必修 H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必修 H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5 必修 H 形势与政策 2 必修 H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 重要论述研究 1 必修 H 心理健康教育 2 必修 军事理论 2 必修 安全教育 1 必修 劳动教育 2 必修 创新创业教育概论 2 必修 M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1 必修 H 大学生就业指导 1 必修 语言交际艺术与应用写作 2 必修 大学英语(1-4) 10 必修 大学英语听说 (1-4) 2 必修 计算机基础 (文) 1.5 必修 体育教育专业导论 0.5 必修 运动解剖学 4 必修 运动生理学 4 必修 体育心理学 2 必修 M M M M H M M H H M H H M M M M M M H M H M M M H H H H M H 8.3 H M 健康教育学 2 必修 体育概论 2 必修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 2 必修 体育社会学 2 必修 田径 3.5 必修 H M 体操 3.5 必修 H H 篮球Ⅰ 2 必修 H H 足球Ⅰ 2 必修 H H 武术Ⅰ 2 必修 H M 排球Ⅰ 1 必修 H H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 2 必修 H 体育课程与教学论 2 必修 学校体育学 2.5 必修 民族传统体育 1.5 限选 H 舞龙运动 1.5 限选 M 体育保健学 2.5 限选 M 运动训练学 2 限选 H 运动技能专项 12 限选 H 教师职业素养 2 必修 中学生认知与学习 2 必修 教育学基础 2 必修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2 必修 中学生心理发展与辅导 2 必修 体育学科教学设计 2 必修 班级管理 1 必修 H H H H H M H M M H H H H M M H M H H M H M H H M H M M M H H H H H H H M H 教师语言 1 限选 H 书写训练 1 限选 H 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与教材研究 1 限选 教育见习 2 必修 教育实习 6 必修 教育研习 1 必修 毕业论文 5 必修 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 0.5 必修 M H M M H H H H H M M H H 7.3 8.1 H 1.1 1.2 1.3 2.1 2.2 2.3 3.1 3.2 3.3 4.1 4.2 4.3 5.1 5.2 5.3 6.1 6.2 6.3 7.1 以上不含专业任选课。H 代表教学环节对毕业要求高支撑,M 代表教学环节对毕业要求中支撑,L 代表教学环节对毕业要求低支撑。 7.2 8.2 8.3 学时 (周) 课程名称 课程 性质 考核 方式 学分 MX2001105 思想道德与法治 必修 考查 MX200110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必修 MX2001106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MX2001203 实验 实训 综合 实践 开课 合计 理论 教学 3 48 48 1 考查 3 48 48 2 必修 考试 3 48 48 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概论 必修 考试 5 80 64 16 4 MX2001204 形势与政策 必修 考查 2 32 16 16 1-8 ED2041101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 育的重要论述研究 必修 考查 1 16 16 PS2001201 心理健康教育 必修 考查 2 32 24 军体健 MI2001601 军事理论 必修 考查 2 ( 38 ) ( 38 ) 1 康类 MI2001602 安全教育 必修 考查 1 ( 16 ) ( 16 ) 1 、8 ED2001601 劳动教育 必修 考查 2 ( 32 ) ( 32 ) 2 育 课程编号 教 课程类别 ED2001101 创新创业教育概论 必修 考查 2 ( 32 ) ED2001201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必修 考查 1 ED2001202 大学生就业指导 必修 考查 1 CL2001102 语言交际艺术与应用 写作 必修 考查 2 FL2001119 大学英语 (1) 必修 考试 2.5 FL2001409 大学英语听说 (1) 必修 考查 0.5 FL2001120 大学英语 (2) 必修 考试 2.5 FL2001410 大学英语听说 (2) 必修 考查 0.5 FL2001121 大学英语 (3) 必修 考试 2.5 FL2001411 大学英语听说 (3) 必修 考查 0.5 思政类 通 识 课 创新创 程 业类 16 (6) 16 (6) 32 32 ( 12 ) 学期 8 1 2 16 (6) 1 16 (6) 6 32 16 5-8 报告讲座 4 ( 32 ) 32 备注 3 ( 12 ) 1 艺术体育专业 16 1 艺术体育专业 ( 12 ) 2 艺术体育专业 16 2 艺术体育专业 ( 12 ) 3 艺术体育专业 16 3 艺术体育专业 应用基 础类 32 ( 12 ) 32 16 32 ( 12 ) 16 32 大学英语 (4) 必修 考试 2.5 FL2001412 大学英语听说 (4) 必修 考查 0.5 16 CS2001104 计算机基础 (文) 必修 考试 1.5 32 16 16 43.5 592 ( 178) 472 (32) 24 ( 12) 学分学时小计 (文) ( 12 ) 32 ( 12 ) 4 艺术体育专业 16 4 艺术体育专业 1 文科 96 ( 134) 公共选 设置人文社会科学类、 自然科学技术类、体育艺术类、经济管理类、创新创业教育类 (含学科竞赛、技术与技能等课程) 等类别课程, 四年制本科生在校期间须跨学科修读 6 学分, 其中, 公共艺术类教育课程设 2 学分, 四史教育课程设 2 学分, 修课程 均为限选课程。 (考查) 通识教育课程学分学时小计 (文) 49.5 688 ( 178) 568 (32) 24 ( 12) 96 ( 134) PC2054107 体育教育专业导论 必修 考查 0.5 8 8 PC2ZY3213 运动解剖学 必修 考查 4 70 54 16 1-2 PC2ZY3214 运动生理学 必修 考查 4 70 54 16 3-4 学科专 PC2ZY3203 体育心理学 必修 考试 2 32 24 8 5 业基础 PC2ZY3209 健康教育学 必修 考试 2 32 32 2 课 PC2ZY3101 体育概论 必修 考试 2 32 32 1 PC2ZY3102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 必修 考试 2 32 32 6 PC2ZY3103 体育社会学 必修 考试 2 32 32 5 18.5 308 268 40 小计 学 32 FL2001122 1 PC2054243 田径 必修 考查 3.5 96 8 88 1-2 PC2054244 体操 必修 考查 3.5 96 8 88 1-2 学科专 PC2054245 篮球Ⅰ 必修 考查 2 64 8 56 1-2 业核心 PC2054246 足球Ⅰ 必修 考查 2 64 8 56 2-3 课 PC2054247 武术Ⅰ 必修 考查 2 64 8 56 2-3 PC2054248 排球Ⅰ 必修 考查 1.5 32 32 3 PC2055513 健美操Ⅰ 必修 考查 1.5 32 32 3 科 专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 必修 考试 2 32 32 6 PC2054103 体育课程与教学论 必修 考试 2 32 32 5 PC2054221 学校体育学 必修 考试 2.5 48 32 16 22.5 560 136 424 业 PC2054102 教 小计 4 育 羽毛球Ⅰ 选修 考查 1.5 32 32 3 PC2055515 体育舞蹈Ⅰ 选修 考查 1.5 32 32 3 PC2055516 网球Ⅰ 选修 考查 1.5 32 32 3 PC2055518 跳绳 选修 考查 1.5 32 32 3 PC2055522 健身健美运动 选修 考查 1.5 32 32 3 PC2055529 体育绘图 选修 考查 1.5 32 32 3 PC2055520 瑜伽 选修 考查 1.5 32 32 4 PC2055525 体育游戏设计与创编 选修 考查 1.5 32 32 4 PC2055519 游泳 选修 考查 1.5 32 32 4 PC2055521 跆拳道 选修 考查 1.5 32 32 4 PC2055540 气排球 选修 考查 1.5 32 32 4 PC2055542 啦啦操 选修 考查 1.5 32 32 4 PC2055517 乒乓球 选修 考查 1.5 32 32 5 PC2055541 沙滩排球 选修 考查 1.5 32 32 5 PC2055526 体育教学技能训练 选修 考查 1.5 32 32 5 PC2055528 舞龙运动 限选 考查 1.5 32 32 5 PC2055523 体验教育 选修 考查 1.5 32 32 5 PC2055524 体适能评定 选修 考查 1.5 32 32 5 PC2055546 民族传统体育 限选 考查 1.5 32 32 6 PC2055242 体育保健学 限选 考查 2.5 48 16 6 课 PC2055514 程 32 PC2055243 运动训练学 限选 考试 2 32 32 PC2055244 运动技能专项 限选 考查 12 288 20 268 36 784 84 700 至少修满学分 6 3-6 注:《运动技能专项》课程,学生必需在篮球、排球、足球、武术、体育舞蹈、健美操、网球、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中选一项进行 学习,其中第 3-5 学期为每学期 64 课时,第 6 学期为 96 课时。其次学生最少需在第 3 、4 、5 、6 学期各完成 6 学分除运动技能专项 课程外的课程选修。 ED2JS4202 教师职业素养 必修 考查 2 32 28 4 2 PS2JS4203 中学生认知与学习 必修 考试 2 32 28 4 2 ED2JS4207 教育学基础 必修 考试 2 32 28 4 3 ED2JS4203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必修 考查 2 32 24 PS2JS4204 中学生心理发展与辅 导 必修 考查 2 32 28 4 4 PC2054250 体育学科教学设计 必修 考查 2 32 28 4 5 ED2JS5204 班级管理 必修 考查 1 16 12 4 13 208 176 12 小计 教师教 育课程 8 3 6 20 CL2JS4203 教师语言 限选 考查 1 16 12 CL2JS4204 书写训练 限选 考查 1 16 12 4 5 PC2055245 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 标准与教材研究 限选 考查 1 16 12 4 6 ED2JS4208 中学课程与教学系列 讲座 选修 考查 1 16 16 ED2JS4206 教育研究方法 选修 考查 1 16 12 ED2JS5203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 选修 考查 1 16 12 4 6 PC2055246 中学体育课程资源开 发 选修 考查 1 16 12 4 5 5 80 60 16 4 95 1940 724 1192 24 小计 学科专业教育课程学分学时小计 4 1 6 4 6 集中性 PC2054617 教育见习 必修 考查 2 4周 5-6 实践环节 PC2054618 教育实习 必修 考查 6 12 周 7 PC2054619 教育研习 必修 考查 1 2周 7 PC2054622 毕业论文 必修 考查 5 10 周 8 必修 考查 0.5 1周 6 14.5 (696) 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 PC2054621 大赛 小计 (696) PC2054611 课外体育活动组织设 计 选修 考查 1 2周 1-8 PC2054612 运动竞赛组织设计 选修 考查 1 2周 1-8 PC2054613 裁判工作实践训练 选修 考查 1 2周 1-8 PC2054614 体育研学能力提升 选修 考查 1 2周 1-8 PC2054615 体育志愿者活动 选修 考查 1 2周 1-8 PC2054616 体育教师资格证考试 辅导 选修 考查 1 2周 1-8 PC2054623 体育教师编制考试辅 导 选修 考查 1 2周 1-8 至少修满学分 4 (192) (192) 集中性实践环节学分学时小计 18.5 (888) (888) 163 2628 ( 1066) 合 计 / / 1292 (32) 1216 ( 12) 120 ( 1022) /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