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级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22 级执行) 二、毕业要求 (一)践行师德 1.师德规范: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理论体 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 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以立德树人为己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熟悉教育法律法 规及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相关要求,具有依法执教的意识,立志成为“四有” 好老师。 1.1【价值认同】了解中国国情及国内外局势,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 感认同,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1.2【立德树人】坚持德育为先,强化以学生为本,履行体育教师工作职责。 1.3【职业规范】具有依法执教意识和高尚的师德修养,熟悉党和国家有关 基础教育政策和法规的主要内容及中学教育中相关的法律知识,立志成为一名党 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 2.教育情怀:热爱中学体育教育事业,认同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价值意义与 专业特点,具有投身体育教育事业的意愿。具有一定的人文底蕴、严谨的科学精 神和高度的责任感,尊重学生人格,富有仁爱之心,工作细心耐心,做学生锤炼 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2.1【职业认同】具有坚定的教师职业信念及从教意愿,理解体育与健康教 育的意义和内涵,认同体育教师工作的性质及意义,具有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 度、正确的价值观。 2.2【教育修养】具备一定的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具有正确的 体育教育价值观,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体育与健康意识。 2.3【责任使命】遵循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具有探索创新的教育思维,富 有爱心、责任心,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二)学会教学 3.学科素养:系统掌握体育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准确理 解体育学科体系基本思想和方法,能够融合教育学、心理学和体育科学的基本理 论、基本方法和技能,并应用于体育教学实践。 3.1【掌握知识】系统地掌握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 练学等体育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 3.2【具备技能】具有规范的运动技能,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与技战术水平。 3.3【融合发展】能够阅读与本专业相关的中外文献,具有较强的现代信息 技术运用能力,具备整合跨学科知识及分析与解决体育实际问题的能力。 3.4【实践应用】准确理解体育学科体系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并能在体育教 学工作中指导中学生养成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 4.教学能力: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科认知特点,熟悉《体育与健康》 课程标准,掌握中学体育教学基本技能,能够结合体育教学知识和信息技术有效 实施体育教学,并能针对体育教学实践开展教学研究。 4.1【教学基础】能够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特点,理解《体育与健康》 课程标准内涵,初步掌握重难点教学策略,具备课程教学设计、体育教学与评价、 应用现代技术辅助体育教学和三字一话等基本技能。 4.2【教学实践】能够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分析教材,把握学情, 具备开展中学课内外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等体育教学实践活动的能力。 4.3【教学研究】掌握教学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基本的中学体育教 学研究能力。 (三)学会育人 5.班级指导:树立德育为先理念,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和基本方 法,能够整合各种教育资源组织有效的班级活动;能够组织开展德育和心理健康 教育等活动,具有班主任实践经历和体验。 5.1【管理理念】树立德育为先理念,了解中学德育目标、原理与方法,掌 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和基本方法。 5.2【管理素养】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和应变能力,学会建立良好的师生、 生生关系,能为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提供帮助。 5.3【管理实践】具有针对中学班级实际和学生特点,整合各种教育资源, 有效组织课余锻炼、竞赛、班会等班团活动,以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劳动教育 等主题活动的能力。 6.综合育人: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理解体育学科育人价值, 能够有机结合体育教学进行育人活动。了解中学校园文化和教育活动等综合育人 的方法,组织主题教育和社团活动,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和引导。 6.1【育人意识】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的教育规律,具有以体育人的 终身体育意识。 6.2【育人能力】能够结合体育学科知识组织开展体育竞赛、安全教育、爱 国教育等活动,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 6.3【育人实践】了解中学校园文化和体育教育活动的内涵和方式,组织主 题教育和社团活动,促进中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四)学会发展 7.学会反思: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意识。了解国内外体育教育改革发展 动态,能够适应新时代体育教育发展需求,进行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掌握反思 方法和技能,具有一定创新意识,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分析和解决体育教 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7.1【反思意识】具有终身体育和专业发展意识,把握教师专业的发展目标 和方向,具有自主学习、自我提升的能力。 7.2【反思行动】了解国内外体育教育改革发展动态,能够适应体育教育发 展需求,响应国家教育振兴计划,合理制定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 7.3【反思实践】掌握反思方法和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具备运用批判性思 维方法,分析与解决体育教学问题的能力。 8.沟通合作: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具有团队协作精神、规则意识和组织 协调能力,掌握沟通合作技能,具有组织或指导小组互助和集体学习体验。 8.1【合作意识】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能够主动参与学校或教师组织的 互动交流、教学研究等活动,具有合作学习意识。 8.2【沟通能力】具有健康积极的人际交往意识,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 8.3【团队实践】理解体育运动具有培养团队合作的功能优势,在体育竞赛 活动中掌握团队合作的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体验。 表 1.专业毕业要求对专业培养目标支撑的矩阵表 培养目标 毕业要求 师德规范 培养目标 1 √ 培养目标 2 培养目标 3 √ 培养目标 4 √ 教育情怀 √ 学科素养 √ √ 教学能力 √ √ 班级指导 √ √ 综合育人 √ √ 学会反思 √ √ 沟通合作 √ √ 三、毕业要求实现矩阵 1.建立毕业要求实现矩阵 将毕业要求细分为指标点,依据指标点合理设置相关课程和实践环节,制定 毕业要求实现矩阵,保证课程体系全部支撑毕业要求。 表 2.毕业要求实现矩阵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 1 师德 规范:深刻理解习 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的 科学理论体系,践 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增进对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政 治认同、思想认同、 理论认同和情感认 同。以立德树人为 己任,贯彻党的教 育方针。熟悉教育 法律法规及中学教 师职业道德规范的 相关要求,具有依 法执教的意识,立 志成为“四有”好老 师。 毕业要求 2 教育情 怀:热爱中学体育 教育事业,认同学 校体育教育工作的 价值意义与专业特 点,具有投身体育 指标点 课程 1.1 【价值认同】了解中国国情 及国内外局势,领会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 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做到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1.2 【立德树人】坚持德育为先, 形势与政策、体育教育专业导 强化以学生为本,履行体育 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 教师工作职责。 要论述研究、教育实习 1.3 【职业规范】具有依法执教 意识和高尚的师德修养,熟 悉党和国家有关基础教育政 策和法规的主要内容及中学 教育中相关的法律知识,立 志成为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 “四有”好老师。 思想道德与法治、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 师职业素养、教育学基础 2.1 【职业认同】具有坚定的教 师职业信念及从教意愿,理 解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意义和 内涵,认同体育教师工作的 性质及意义,具有积极的情 感、端正的态度、正确的价 形势与政策、体育概论、教师职 业素养、教育学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教育事业的意愿。 具有一定的人文底 蕴、严谨的科学精 神和高度的责任 感,尊重学生人格, 富有仁爱之心,工 作细心耐心,做学 生锤炼品格、学习 知识、创新思维、 奉献祖国的引路 人。 毕业要求 3 学科素 养:系统掌握体育 学科的基本知识、 基本原理和基本技 能,准确理解体育 学科体系基本思想 和方法,能够融合 教育学、心理学和 体育科学的基本理 论、基本方法和技 能,并应用于体育 教学实践。 值观。 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 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概论、心理健康教育、 语言交际艺术与应用写作、健康 教育学、体育保健学、舞龙运动、 民族传统体育 2.2 【教育修养】具备一定的人 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 趣,具有正确的体育教育价 值观,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科 学合理的体育与健康意识。 2.3 【责任使命】遵循因材施教 体育教育专业导论、学校体育 的教育原则,具有探索创新 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 的教育思维,富有爱心、责 要论述研究、教育见习 任心,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3.1 【掌握知识】系统地掌握体 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 学、体育教育训练学等体育 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和基本原理。 运动解剖学、体育心理学、体育 概论、体育社会学、学校体育学 3.2 【具备技能】具有规范的运 动技能,具备良好的身体素 质与技战术水平。 田径、体操、篮球 I、足球 I、 武术 I、排球 I、健美操 I、运动 技能学习与控制 3.3 【融合发展】能够阅读与本 专业相关的中外文献,具有 较强的现代信息技术运用能 力,具备整合跨学科知识及 分析与解决体育实际问题的 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大学英语(1-4)、 计算机基础(文)、现代教育技 术应用、毕业论文 3.4 【实践应用】准确理解体育 学科体系的基本思想与方 法,并能在体育教学工作中 指导中学生养成体育与健康 核心素养。 运动生理学、体育课程与教学 论、学校体育学、教育实习 毕业要求 4 教学 能力:了解中学生 身心发展规律和学 科认知特点,熟悉 《体育与健康》课 程标准,掌握中学 体育教学基本技 能,能够结合体育 教学知识和信息技 术有效实施体育教 学,并能针对体育 教学实践开展教学 研究。 毕业要求 5 班级指 导:树立德育为先 理念,掌握班级组 织与建设的工作规 律和基本方法,能 够整合各种教育资 源组织有效的班级 活动;能够组织开 展德育和心理健康 教育等活动,具有 班主任实践经历和 体验。 4.1 【教学基础】能够了解中学 生身心发展和认知特点,理 解《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内涵,初步掌握重难点教学 策略,具备课程教学设计、 体育教学与评价、应用现代 技术辅助体育教学和三字一 话等基本技能。 计算机基础(文)、运动技能学 习与控制、体育课程与教学论、 中学生认知与学习、现代教育技 术应用、体育学科教学设计、教 师语言、书写训练、教育实习 4.2 【教学实践】能够依据《体 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分析 教材,把握学情,具备开展 中学课内外体育教学、训练 和竞赛等体育教学实践活动 的能力。 学校体育学、运动训练学、民族 传统体育、田径、体操、运动技 能专项、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 准与教材研究、体育教育专业基 本功大赛 4.3 【教学研究】掌握教学研究 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基 本的中学体育教学研究能 力。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学基 础、毕业论文 5.1 【管理理念】树立德育为先 理念,了解中学德育目标、 原理与方法,掌握班级组织 与建设的工作规律和基本方 法。 思想道德与法治、安全教育、班 级管理 5.2 【管理素养】具有良好的语 言表达和应变能力,学会建 立良好的师生、生生关系, 能为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 面提供帮助。 语言交际艺术与应用写作、现代 教育技术应用、教育实习 5.3 【管理实践】具有针对中学 班级实际和学生特点,整合 各种教育资源,有效组织课 余锻炼、竞赛、班会等班团 活动,以及开展心理健康教 育、劳动教育等主题活动的 能力。 劳动教育、健康教育学、体育保 健学、运动训练学、班级管理 毕业要求 6 综合 育人:了解中学生 身心发展和养成教 育规律。理解体育 学科育人价值,能 够有机结合体育教 学进行育人活动。 了解中学校园文化 和教育活动等综合 育人的方法,组织 主题教育和社团活 动,对学生进行全 面教育和引导。 毕业要求 7 学会 反思:具有终身学 习与专业发展意 识。了解国内外体 育教育改革发展动 态,能够适应新时 代体育教育发展需 求,进行学习和职 业生涯规划。掌握 反思方法和技能, 具有一定创新意 识,能够运用批判 性思维方法,分析 和解决体育教育教 学中遇到的问题。 毕业要求 8 沟通合 作:理解学习共同 体的作用,具有团 队协作精神、规则 意识和组织协调能 力,掌握沟通合作 6.1 【育人意识】了解中学生身 心发展和养成的教育规律, 具有以体育人的终身体育意 识。 6.2 【育人能力】能够结合体育 学 科 知 识 组 织 开 展 体 育 竞 军事理论、安全教育、体育概论、 赛、安全教育、爱国教育等 教育实习 活动,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 6.3 【育人实践】了解中学校园 文化和体育教育活动的内涵 和方式,组织主题教育和社 团活动,促进中学生全面、 健康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体育社会学、中 学生心理发展与辅导、教育见习 7.1 【反思意识】具有终身体育 和专业发展意识,把握教师 专业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具 有自主学习、自我提升的能 力。 创新创业教育概论、大学生职业 生涯规划、运动技能专项 7.2 【反思行动】了解国内外体 育教育改革发展动态,能够 适应体育教育发展需求,响 应国家教育振兴计划,合理 制定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学生就业 指导、运动技能专项 7.3 【反思实践】掌握反思方法 和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具 备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分 析与解决体育教学问题的能 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育科学 研究方法、体育课程与教学论、 教育研习、毕业论文 8.1 【合作意识】理解学习共同 体的作用,能够主动参与学 校或教师组织的互动交流、 教学研究等活动,具有合作 学习意识。 创新创业教育概论、运动技能专 项、教育研习、毕业论文 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 心理学、中学生认知与学习 技能,具有组织或 指导小组互助和集 体学习体验。 8.2 【沟通能力】具有健康积极 的人际交往意识,善于与他 人沟通交流。 语言交际艺术与应用写作、大学 英语(1-4)、大学英语听说 (1-4)、教师语言 8.3 【团队实践】理解体育运动 具有培养团队合作的功能优 势,在体育竞赛活动中掌握 团队合作的基本技能,具备 良好的团队合作体验。 田径、体操、篮球 I、足球 I、 武术 I、排球 I、健美操 I、舞龙 运动 2.建立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的关联度矩阵 见附表 1 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的关联度矩阵 四、主干学科 主干学科:体育学、教育学、心理学 五、专业核心课程 学校体育学、体育课程与教学论、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田径、体操、武术、 足球、篮球、排球、健美操。 六、学分要求 毕业学分要求: 根据体育教育专业特点提出毕业总学分及各环节学分的具体要求如下: 1.最低毕业学分 164 学分、其中必修课 112.5 学分、专业选修课至少 51.5 学 分; 2.参加课外实践和拓展训练,完成第二课堂学分要求; 3.参加军事训练 2 周; 4.达到体质健康测试标准。 七、学制与学位 学年学分制。 标准学制:4 年、弹性学制学习年限 3-6 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八、课程体系 1.课程设置 见附表 2 课程设置一览表 2. 对照师范认证的课程学分分布 表 3 课程学分与师范认证标准对比 占总学 课程类别 学分 师范认证标准 分比例 通识教育课程(人文社会与科学素养课程) 学科专业基础课程 学科专业核心课程 学科专业教育课程 学科专业拓展课程 教师教育课程 必修 43.5 选修 6 必修 18.5 选修 0 必修 22 选修 0 限选 19 选修 21.5 必修 14 选修 5 30.18% ≥10% ≥50% 60.98% 其中,教师教育课程必 修≥10 学分,总学分≥14 学分 教育实践 18 周 9 集中性实践 毕业论文设计 10 周 5 环节 体育教育专业基本 1周 0.5 功大赛 合计 3.课程体系结构拓扑图 164 ≥18 周 8.84% 附表 1 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的关联度矩阵 课程名称 课程 毕业要求 1 毕业要求 2 性质 1.1 2.1 毕业要求 3 毕业要求 4 毕业要求 5 毕业要求 6 毕业要求 7 毕业要求 8 4.1 5.1 6.1 7.1 8.1 学分 1.2 1.3 H 2.2 2.3 3.1 3.2 3.3 M 3.4 4.2 4.3 5.2 5.3 6.2 6.3 7.3 8.2 M 思想道德与法治 3 必修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必修 H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必修 H 3 必修 H 3 必修 形势与政策 2 必修 心理健康教育 2 必修 军事理论 2 必修 安全教育 1 必修 劳动教育 2 必修 创新创业教育概论 2 必修 M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1 必修 H 大学生就业指导 1 必修 语言交际艺术与应用写作 2 必修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概论 7.2 M M M H H H M M M H H M H H M M M M M 8.3 M H 大学英语(1-4) 10 必修 大学英语听说(1-4) 2 必修 计算机基础(文) 1.5 必修 体育教育专业导论 0.5 必修 运动解剖学 4 必修 运动生理学 4 必修 体育心理学 2 必修 健康教育学 2 必修 体育概论 2 必修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 2 必修 体育社会学 2 必修 田径 3.5 必修 H H M 体操 3 必修 H H H 篮球Ⅰ 3 必修 H H 足球Ⅰ 1.5 必修 H H 武术Ⅰ 1.5 必修 H M 排球Ⅰ 1.5 必修 H H 健美操Ⅰ 1.5 必修 H H M H M M M H H H M H H H H M H H H M H H H M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 2 必修 体育课程与教学论 2 必修 学校体育学 2.5 必修 体育保健学 2.5 限选 运动训练学 2 限选 舞龙运动 1.5 限选 M 民族传统体育 1.5 限选 H 运动技能专项 11.5 限选 教师职业素养 2 必修 中学生认知与学习 2 必修 教育学基础 2 必修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2 必修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 重要论述研究 1 必修 中学生心理发展与辅导 2 必修 体育学科教学设计 2 必修 班级管理 1 必修 教师语言 1 限选 H 书写训练 1 限选 H M H H H M M H M H H M H M H H H H M M M H H M H M M H H H H H H H H M 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与教材研究 1 限选 教育见习 2 必修 教育实习 6 必修 教育研习 1 必修 毕业论文 5 必修 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 0.5 必修 H M M M M H H H H H M M H H 7.3 8.1 H 1.1 1.2 师德规范 1.3 2.1 2.2 教育情怀 2.3 3.1 3.2 3.3 学科素养 3.4 4.1 4.2 教学能力 4.3 5.1 5.2 班级指导 5.3 6.1 6.2 综合育人 6.3 7.1 7.2 学会反思 注:以上不含专业选修课。H 代表教学环节对毕业要求高支撑,M 代表教学环节对毕业要求中支撑,L 代表教学环节对毕业要求低支撑。 8.2 沟通合作 8.3 附表 2 课程设置一览表 课程类别 思政类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课程 性质 MX2001105 思想道德与法治 必修 考查 MX200110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必修 MX2001106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MX2001108 MX2001209 军体健 康类 通 创新创 识 业类 教 育 课 程 应用基 础类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概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学分 实验 实训 合计 3 48 48 1 考查 3 48 48 2 必修 考试 3 48 48 3 必修 考试 3 48 48 4 必修 考试 3 48 32 16 5 16 1-8 形势与政策 必修 考查 2 32 16 PS2001201 心理健康教育 必修 考查 2 32 24 MI2001601 军事理论 必修 考查 2 (36) (36) MI2001603 军事技能 必修 考查 (2) / / MI2001602 安全教育 必修 考查 1 (16) (16) ED2001601 劳动教育 必修 考查 2 (32) ED2001101 创新创业教育概论 必修 考查 2 (32) ED2001201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必修 考查 1 ED2001202 大学生就业指导 必修 考查 1 CL2001102 语言交际艺术与应用 写作 必修 考查 2 32 32 FL2001119 大学英语(1) 必修 考试 2.5 32 (12) 32 FL2001409 大学英语听说(1) 必修 考查 0.5 16 FL2001120 大学英语(2) 必修 考试 2.5 32 (12) FL2001410 大学英语听说(2) 必修 考查 0.5 16 FL2001121 大学英语(3) 必修 考试 2.5 32 (12) FL2001411 大学英语听说(3) 必修 考查 0.5 16 FL2001122 大学英语(4) 必修 考试 2.5 32 (12) FL2001412 大学英语听说(4) 必修 考查 0.5 16 CS2001104 计算机基础(文) 必修 考试 1.5 32 16 16 43.5 (2) 592 (176) 472 (84) 24 16 (6) 16 (6) 综合 实践 开课 学期 理论 教学 MX2001204 学分学时小计(文) 公共选 修课程 学时(周) 考核 方式 8 备注 5-8 报告讲 座 1 1 / / 1 1 (32) 2 2 (32) 16 (6) 1 16 (6) 6 3 32 32 32 (12) 1 16 1 (12) 2 16 2 (12) 3 16 3 (12) 4 16 4 1 艺术体育 专业 艺术体育 专业 艺术体育 专业 艺术体育 专业 艺术体育 专业 艺术体育 专业 艺术体育 专业 艺术体育 专业 文科 96 (92) 设置人文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技术类、体育艺术类、经济管理类、创新创业教育类(含学科竞赛、技术与技能等课程) 等类别课程,四年制本科生在校期间须跨学科修读 6 学分,其中,公共艺术类教育课程设 2 学分,四史教育课程设 2 学分, 均为限选课程。(考查) 通识教育课程学分学时小计(文) 49.5 (2) 688 (176) 568 (84) 24 96 (92) PC2054107 体育教育专业导论 必修 考查 0.5 8 8 PC2ZY3213 运动解剖学 必修 考查、 考试 4 70 54 16 1-2 PC2ZY3214 运动生理学 必修 考查、 考试 4 70 54 16 3-4 学科专 PC2ZY3203 体育心理学 必修 考试 2 32 24 8 5 业基础 PC2ZY3209 健康教育学 必修 考试 2 32 32 2 课 PC2ZY3101 体育概论 必修 考试 2 32 32 1 PC2ZY3102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 必修 考试 2 32 32 6 PC2ZY3103 体育社会学 必修 考试 2 32 32 5 18.5 308 268 小计 1 40 PC2054243 田径 必修 考查 3.5 96 96 1-2 PC2054244 体操 必修 考查 3 64 64 1-2 PC2054245 篮球 I 必修 考查 3 64 64 1-2 PC2054246 足球 I 必修 考查 1.5 32 32 2 学科专 PC2054247 武术 I 必修 考查 1.5 32 32 2 业核心 PC2054248 排球 I 必修 考查 1.5 32 32 2 小学期 课 PC2054501 健美操 I 必修 考查 1.5 32 32 2 小学期 PC2054102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 必修 考试 2 32 32 6 课 PC2054103 体育课程与教学论 必修 考试 2 32 32 5 程 PC2054221 学校体育学 必修 考试 2.5 48 32 16 22 464 96 368 16 学 科 专 业 教 育 小计 学科专 业拓展 4 PC2055247 体育保健学 限选 考查 2.5 48 32 6 PC2055106 运动训练学 限选 考试 2 32 32 PC2055528 舞龙运动 限选 考查 1.5 32 32 5 PC2055546 民族传统体育 限选 考查 1.5 32 32 6 PC2055244 运动技能专项 限选 考查 11.5 288 20 268 3-6 19 432 84 348 6 学科专业 拓展课(限 选) 课 小计 注:《运动技能专项》课程,学生必需在篮球、排球、足球、武术、体育舞蹈、健美操、网球、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中 选一项进行学习,其中第 3-5 学期为每学期 64 课时,第 6 学期为 96 课时。 学 科 专 业拓展 教 课 课 程 羽毛球 I 选修 考查 1.5 32 32 PC2055515 体育舞蹈 I 选修 考查 1.5 32 32 PC2055516 网球 I 选修 考查 1.5 32 32 PC2055517 乒乓球 I 选修 考查 1.5 32 32 PC2055518 跳绳 选修 考查 1.5 32 32 PC2055519 游泳 选修 考查 1.5 32 32 PC2055520 瑜伽 选修 考查 1.5 32 32 PC2055521 跆拳道 选修 考查 1.5 32 32 PC2055522 健身健美运动 选修 考查 1.5 32 32 PC2055523 体验教育 选修 考查 1.5 32 32 PC2055524 体适能评定 选修 考查 1.5 32 32 学科专 业 育 PC2055514 PC2055525 体育游戏设计与创编 选修 考查 1.5 32 32 PC2055526 体育教学技能训练 选修 考查 1.5 32 32 PC2055543 团体操 选修 考查 1.5 32 32 PC2055540 气排球 选修 考查 1.5 32 32 PC2055541 沙滩排球 选修 考查 1.5 32 32 PC2055542 啦啦操 选修 考查 1.5 32 32 PC2055104 体育法学 选修 考查 2 32 32 PC2055105 运动营养学 选修 考查 2 32 32 PC2055107 体育经济学 选修 考查 2 32 32 PC2055108 体育绘图 选修 考查 2 32 32 PC2055101 运动损伤与康复 选修 考查 2 32 32 17.5 352 64 至少修满学分 3/4/5/6/ 7 3/4/5/6/ 7 3/4/5/6/ 7 3/4/5/6/ 7 3/4/5/6/ 7 3/4/5/6/ 7 3/4/5/6/ 7 3/4/5/6/ 7 3/4/5/6/ 7 3/4/5/6/ 7 3/4/5/6/ 7 3/4/5/6/ 7 3/4/5/6/ 7 3/4/5/6/ 7 3/4/5/6/ 7 3/4/5/6/ 7 3/4/5/6/ 7 3/4/5/6/ 7 3/4/5/6/ 7 3/4/5/6/ 7 3/4/5/6/ 7 3/4/5/6/ 7 学科专业 拓展课(限 选) 288 注:学生至少修满任选 9 门实践课程 13.5 学分,2 门理论课程 4 学分,共 17.5 学分。其中第 3-4 学期修完 2 门实践课,第 5 学期,修完 2 门实践和 1 门理论课程,第 6 学期,修完 3 门实践和 1 门理论课程。 PC2055602 课外体育活动组织设计 选修 考查 1 2周 1-8 PC2055603 运动竞赛组织设计 选修 考查 1 2周 1-8 PC2055604 裁判工作实践训练 选修 考查 1 2周 1-8 PC2055605 体育研学能力提升 选修 考查 1 2周 1-8 学科专业 拓展课(实 践) PC2055606 体育志愿者活动 选修 考查 1 2周 1-8 PC2055607 体育教师资格证考试 辅导 选修 考查 1 2周 1-8 PC2055608 体育教师编制考试辅 导 选修 考查 1 2周 1-8 4 (192) 至少修满学分 学 科 专 业 教 育 课 程 教师教 (192) ED2JS4202 教师职业素养 必修 考查 2 32 28 4 2 PS2JS4203 中学生认知与学习 必修 考试 2 32 28 4 2 ED2JS4207 教育学基础 必修 考试 2 32 28 4 3 ED2JS4203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必修 考查 2 32 24 ED2041101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 育的重要论述研究 必修 考查 1 16 16 PS2JS4204 中学生心理发展与辅 导 必修 考查 2 32 28 4 4 PC2054250 体育学科教学设计 必修 考查 2 32 28 4 5 ED2JS5204 班级管理 必修 考查 1 16 12 4 14 224 192 12 育课程 小计 8 3 4 6 20 CL2JS4203 教师语言 限选 考查 1 16 12 CL2JS4204 书写训练 限选 考查 1 16 12 4 5 PC2055245 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 标准与教材研究 限选 考查 1 16 12 4 6 ED2JS4208 中学课程与教学系列 讲座 选修 考查 1 16 16 ED2JS4206 教育研究方法 选修 考查 1 16 12 ED2JS5203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 选修 考查 1 16 12 4 5 80 60 12 8 100 1956 (192) 808 1120 28 (192) 小计 学科专业教育课程学分学时小计 4 1 6 4 6 6 PC2054617 教育见习 必修 考查 2 4周 4-6 PC2054618 教育实习 必修 考查 6 12 周 7 PC2054619 教育研习 必修 考查 1 2周 7 集中性 实践环节 PC2054622 毕业论文 必修 考查 5 10 周 8 PC2054621 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 大赛 必修 考查 0.5 1周 6 14.5 (696) 164 (2) 2548 1332 (1064) (84) 集中性实践环节学分学时小计 合 计 / / (696) 1092 124 (980) / 制订人: 审定: 2022 年 8 月 21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