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体育学院课程组(群)建设管理办法(试行).pdf

Ever丶幸福4 页 282.828 KB下载文档
体育学院课程组(群)建设管理办法(试行).pdf体育学院课程组(群)建设管理办法(试行).pdf体育学院课程组(群)建设管理办法(试行).pdf体育学院课程组(群)建设管理办法(试行).pdf
当前文档共4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体育学院课程组(群)建设管理办法(试行).pdf

体育学院政字〔2020〕6 号 体育学院课程组(群)建设管理办法(试行)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课程教学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 量,课程改革与建设水平是衡量本科专业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 神,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和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 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全面加强基层教学 组织建设,提升体育学院本科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试行课 程组(群)建设,特制定本试行办法。 一、基本思路 专业经广泛深入的讨论,根据专业人才培养必备的知识与能 力体系进行梳理,以专业核心课程为中心,建立若干课程组(群) 。 课程组(群)为微观基层教学组织,基本职能是实现组(群) 内课程教学任务的落实、教学改革与建设任务实施,并不断持续 — 1 — 改进和提高运行质量。 课程组(群)设置负责人 1 名,吸纳若干教师作为成员,形 成包容、合作、互助、竞争、开放的课程组(群)本科教学团队。 课程组(群)的建立,由教研室主任(专业负责人)提出, 体育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讨论决定。 学院和专业支持课程组(群)进行教学改革与建设,课程组 (群)积极开展高水平课程建设。 二、主要职责 (一)课程组(群)负责人基本的主要职责 1.作为课程组负责人,带领整个课程组(群)教学团队,完 成课堂教学工作,持续加强课程组(群)建设,积极组织实施课 程教学改革与建设,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协助教研室主任(专业负责人)开展教学基本建设工作, 提出课程组内课程的教学任务落实与安排。 3.根据课程建设发展情况,分别在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 组织 2-3 次的基层教学研究活动,梳理课程建设的问题与不足、 制定课程建设的目标计划、贯彻落实建设任务等。 4.组织课程组(群)完成课程教学大纲的制(修)订、试卷 的制定、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课程的持续改进等工作。 5.研究和推进课程建设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积极带领课程 组团队成员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智慧教学和课程资源建设,带领团 队成员申报教学改革项目、编著高质量教材或专著,建设在线课 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等现代化“金课” 。 6.指导课程组(群)内青年教师成员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水 平。 7.积极促进课程建设成果交流,研究撰写教学研究论文,不 — 2 — 断扩大专业在省内外的影响。 8.负责支配课程群组(群)建设经费、教学改革项目与工作 业绩。 9.课程组(群)负责人作为教师岗位聘任时的重要依据。带 领课程组(群)教学团队建设表现优秀的,应优先推荐到高一级 岗位。 (二)成员基本的责任、义务和权利 1.服从课程组(群)负责人的工作任务安排,积极参加课程 群(组)的基层教学研究的学习和讨论,以及建设与发展。 2.积极承担课程组(群)内相关课程的课堂教学任务。 3.积极参加课程组(群)组织的课程教学大纲的制(修)订、 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课程的持续改进等工作。 4.根据课程组(群)教学团队的要求,参加课程组(群)建 设与教学工作,积极实施教学改革,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5.积极课程组(群)的活动,不能参加课程组(群)活动时 应履行请假制度,课程教学任务的调整应提前报备。 三、遴选和退出 (一)课程组(群)成员加入和退出 1.各专业的课程全部纳入课程组(群) ,承担课程的教师自动 成为相应课程组的成员,享有相应课程组(群)成员的义务和权 力,并接受相应课程组(群)的管理。 2.教师加入课程组(群)的程序。教师须通过高校教师教育 理论培训、新教师培训、开课资格认定,由教师个人申请,经课 程组(群)负责人评估提议、教研室主任(专业负责人)同意、教 学副院长审核,方可获得相应课程的教学资格。 3.退出机制。教师有权按程序申请退出所在课程组(群) ,有 — 3 — 权申请加入另外的课程组。 没有正当理由, 多次不参加课程组 (群) 教研活动,不承担课程组(群)的教学工作任务和课程教学改革 与建设任务,应予清退出课程组(群) 。没有正当理由而拒绝接受 课程组(群)安排的教学任务的,按自动退出课程组处理,学院 和专业不再安排教学任务。 (二)课程组(群)负责人的遴选和退出 1.遴选条件。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为人师表,乐于奉献,团结同志,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2) 具有承担所在课程组(群)核心课程教学任务的经历,教学素养 良好,教学效果良好;3)教学改革与建设思路清晰,具有较强 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具有副教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2.遴选程序。接受教师个人自荐,由各专业组织推荐,教研 室主任(专业负责人)提议,经主管教学副院长审核同意,由体 育学院教学指导委员通过,学院发文公布。 3.如果教师工作发生变动不在原岗位任职,则重新遴选。不 愿承担责任教授任务或履行不合格者,由专业负责人或教师本人 提出,报请体育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审议,进行重新遴选。 四、本文件自发布之日起执行,与上级文件不一致的以上级 为准。由体育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解释。 巢湖学院体育学院 2020 年 11 月 5 日 (此件主动公开) 巢湖学院体育学院办公室 2020 年 11 月 5 日印发 共印 6 份 — 4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