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报告书.pdf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修改说明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修改说明 序号 专家意见 修改说明 核实项目建设性质; 见 P3-5 相关下划线部分 补充项目建设与“三线一单”相符性分析; 见 P8-1~P8-2 相关下划线部分 补充本工程与在建工程依托关系及可行性; 见 P3-5~P3-6 相关下划线部分 补充设备设施一览表及锅炉规模设置依据。 见 P3-9、P3-20 相关下划线部分 核实水平衡和废水源强, 已核实 细化各类废水预处理措施, 见 P5-9 相关下划线部分 补充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现状及区域管网调查,完 善排放去向的水环境影响分析; 见 P5-10 相关下划线部分 完善项目医疗废物暂存设施评价内容。 已完善,见 P3-27~P3-30 相关下划线部分 完善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已完善,见 P4-13~P4-15 相关下划线部分 补充敏感点噪声监测及噪声预测评价内容; 见 P4-12、P5-26~P5-28 相关下划线部分 提出有针对性的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见 P5-7 相关下划线部分 补充锅炉环境管控要求; 见 P9-5 相关下划线部分 完善污染物排放“三笔账”、环保投资、竣工环保 验收内容及附图附件。 已完善,见 P3-33、P6-17~P6-18 及附图 附件相关下划线部分 1 2 3 4 目录 第一章 概 述 ................................................................................................................... 1-1 1.1 项目由来 ........................................................................................................... 1-1 1.2 工作过程 ........................................................................................................... 1-4 1.3 分析判定相关情况 ........................................................................................... 1-6 1.4 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影响 ..................................................................... 1-6 1.5 结论 ..................................................................................................................... 1-7 第二章总 则 ..................................................................................................................... 2-1 2.1 编制依据 ........................................................................................................... 2-1 2.2 评价对象 ........................................................................................................... 2-3 2.3 环境影响识别及评价因子筛选 ....................................................................... 2-3 2.4 评价工作等级 ................................................................................................... 2-5 2.5 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目标 ................................................................................. 2-7 2.6 评价标准 ........................................................................................................... 2-9 2.7 工程和环境特点 ............................................................................................. 2-14 2.8 评价总体思路及评价重点 ............................................................................. 2-15 2.9 专题设置 ......................................................................................................... 2-15 第三章工程分析 ............................................................................................................... 3-1 3.1 现有工程概况 ................................................................................................... 3-1 3.2 与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 3-4 3.3 本项目建设项目概况 .......................................................................................... 3-4 3.4 工艺流程及主要产污环节 ................................................................................ 3-13 3.5 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分析 ............................................................................ 3-14 3.6 污染物排放汇总 ................................................................................................ 3-31 3.7 改扩建前后污染源“三本账” .............................................................................3-33 第四章环境概况 ............................................................................................................... 4-1 I 4.1 自然环境概况 ...................................................................................................... 4-1 4.2 污染源调查 .......................................................................................................... 4-5 4.3 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 4-5 第五章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5-1 5.1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 5-1 5.2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 5-8 5.3 外环境对本项目的影响 .................................................................................... 5-32 5.4 环境风险分析与评价 .......................................................................................5-33 第六章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 ........................................................................... 6-1 6.1 废水治理措施评价 .............................................................................................. 6-1 6.2 废气治理措施评价 .............................................................................................. 6-6 6.3 固体废物处理措施评价 ...................................................................................... 6-8 6.4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分析 ............................................................................ 6-15 6.5 地下水、土壤污染防范措施 ............................................................................ 6-15 6.6 环保措施汇总 .................................................................................................... 6-16 6. 7 环保设施验收清单 ........................................................................................... 6-17 第七章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 7-1 7.1 环境经济损益的目的 ....................................................................................... 7-1 7.2 经济效益分析 ...................................................................................................... 7-1 7.3 社会效益分析 ...................................................................................................... 7-1 7.4 环境效益分析 ...................................................................................................... 7-2 7.5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 7-3 7.6 结论 ...................................................................................................................... 7-4 第八章 产业政策相符性及厂址可行性分析 ................................................................. 8-1 8.1 与产业政策和相关规划符性分析 ...................................................................... 8-1 8.2 厂址可行性分析 ............................................................................................... 8-13 8.3 医院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 ................................................................................ 8-15 8.4 总量控制分析 .................................................................................................... 8-16 II 第九章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 9-1 9.1 环境管理 ........................................................................................................... 9-1 9.2 环境监测 ........................................................................................................... 9-4 9.3 排污口标志和管理 ........................................................................................... 9-6 9.4 “三同时”竣工验收内容 ....................................................................................9-7 9.5 污染物排放清单及管理要求 ......................................................................... 9-8 第十章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 10-1 10.1 评价结论 .......................................................................................................... 10-1 10.2 对策和建议 ...................................................................................................... 10-5 附图 附图一 本项目地理位置图 附图二 本项目平面布置示意图 附图三 本项目与周边关系卫星图 附图四 本项目地块控规图 附图五 本项目与周围饮用水水源地位置关系图 附图六 本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示意图 附图七 本项目环境现状监测点位图 附图八 本项目分区防渗图 附图九 本项目现场照片 附图十 本项目与周口市生态管控单元分布关系图 附图十一 本项目与东新区污水处理厂收水范围关系图 附图十二 本项目与周口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 年)关系图 附图十三 本项目与周口市中心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关系图 附图十四 本项目地下水评价范围示意图 附件 附件 1 委托书 附件 2 可研批复 附件 3 土地证 附件 4 土地定界证明 附件 5 环境质量现状检测报告 III 附件 6 老院区环评批复、排污许可和现有工程环评批复 附件 7 锅炉引用数据检测报告 附件 8 卫建委床位设置证明 附件 9 承诺书 附件 10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审意见 附件 11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PPP)项目环评撤销申请及撤销决定书 附件 12 地表水自查表 附件 13 大气自查表 附件 14 执行标准 附件 15 总量替代 附件 16 专家意见 IV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一章概述 第一章 概 述 1.1 项目由来 周口市中医院位于周口市七一路西段南侧,占地面积34.09亩,始建于1978年, 1981年正式开诊,现已发展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具有中医 特色的现代化综合性医院。同时,周口市中医院也是国家三级中医院,全国百强中 医院,河南省群众满意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教学实习基地,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 培训基地,是政府确定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和医疗保险、公益医保、新农合定点医 院。医院总建筑面积4.9万平方米,现有职工1011余人,医院开放床位800余张。近年 来,医院建设虽取得较大进步,但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需求 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受用地面积的制约,业务用房不足,床位设置少,与医院不 断提高的医疗服务水平极不相衬,成为制约医院发展的重要因素。致使部分病人因 不能及时就诊而不得不转诊,部分病人甚至因不能及时就诊而延误了病情,在社会 上造成了不良影响。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人民群众对就医条件的要求越来越 高,周口市中医院目前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就医条件上,都远远满足不了病患 者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要。医院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制约医院发展的“瓶颈” 问题益加明显。由于目前医院地处老城区,周边均为建成区,已无拓展空间,无法 原地扩建解决业务用房严重不足的现状。为了医院的长远发展,更好地满足周口市 人民不断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根据周口市城市总体规划并结合周口市中医院现 状,提出了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周口市中医院老年病医院项目的建设。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原位于周口市川汇区七一路西段周口市中医院已取得 环评批复文件和排污许可证见附件 6-1、附件 6-2。2021 年,周口市中医院在周口市 示范区神农路南侧、周淮路北侧、纬二路西侧、东环路东侧异地扩建周口市中医院 老年病医院项目;周口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在周口市示范区神农路南侧,周淮路北侧, 纬二路西侧,东环路东侧新建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PPP)项目。2021 年 4 月 25 日河南极科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开展了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PPP)项目、周口市 中医院老年病医院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于 2022 年 2 月 25 日周口市生态环 境局对《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PPP)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周口市中医院 老年病医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予以批复,批复文号为周环审[2022]21 号、周 1-1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一章概述 环审[2022]20 号(见附件 6-3)。根据《周口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申请撤销周 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 PPP 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复的函》周卫办函【2023】1 号(附 件 11-1)和周口市生态环境局出具的关于同意撤销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PPP) 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决定(附件 11-2),周口市生态环境局已同意撤销周口市中 医院东区分院(PPP)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周口 市中医院将重新申报环评手续,并且由“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PPP)项目”变 更为“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项目代码 2212-411600-04-01-527734)”。根据 现场踏勘,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东侧的周口市中医院老年病医院项目(以下 简称“现有工程”)正在建设,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暂未建设。 根据《周口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 告的批复》周发改审批社会【2023】7 号,周口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已同意周口市中 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的建设。拟由周口市中医院(以下简称“建设单位”)在周口市示 范区东环路(武盛大道)东侧,神农路南侧、周淮路北侧、纬二路西侧建设周口市 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 根据《中医医院建设标准》(建标 106-2008)第十条“中医医院的建设规模,应 结合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卫生资源、中医医疗服务需求等因素,以拟建中医 医院所在地区的区域人口数确定。每千人口中医床位数宜按 0.22~0.27 张床测算”。 本项目结合周口市人口数、周 周 口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审批《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 (PPP)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函(附件 8)和周口市现有工程中医床位核定医院规 模为 720 张床位,故本项目新增 720 张床位,扩建后全院共设置 1800 张床位。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本项目设置 720 张床位,投资 121197 万元,扩建 1 栋 5 层门诊医技楼(局部 4 层,建筑面积 76576 m2)和 1 栋 19 层病房楼(建筑面积 49649m2),设置急诊、门诊、住院、医技科室等;设置 2 台 3t/h 锅炉为医院提供生 活热水,2 台 10t/h 和 2 台 8t/h 的锅炉在冬季为医院供暖;地下总建筑面积 82000m2 设置食堂、洗衣房及 1000 个停车位,并配套建设配电房、垃圾房、门卫、围墙、大 门、道路、广场、绿化、给排水、消防等附属设施。 本项目建筑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 1-1。 1-2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表 1-1 第一章概述 本项目建筑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序号 项目名称 数量 2 1 建设用地面积(m ) 55375.4 2 总建筑面积(m2) 210225 2.1 地上总建筑面积(m2) 128225 门诊医技综合楼面积(m2) 2.2 2 2.3 其中 其中 76576 病房综合楼面积(m ) 49649 配套建设配电房、垃圾房、门 卫、围墙、大门、道路、广场、 绿化、给排水、消防等附属设 施(m2) 2000 2.4 地下总建筑面积(m2) 82000 3 容积率 2.28 4 设置车位数(个) 1000 5 设置床位数(张) 720 6 建筑密度 0.39 7 新增职工人数(人) 1000 经查阅产业政策,本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2021 修订版)鼓励类中“三十七、卫生健康”中“5、医疗卫生服务实施建设”,因此, 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本项目属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 中“Q8412 中医医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 有关规定,本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依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 录》(2021年版)规定:“四十九、卫生84”中的“108 医院841;专科疾病防治院 (所、站)8432;妇幼保健院(所、站)8433;急救中心(站)服务8434;采供血 机构服务8435;基层医疗卫生服务842,新建、扩建住院床位500张及以上的”需编 制报告书,本项目扩建720张床位,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受建设单位委托(见附件 1),我公司承担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 委托后,我公司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在现场踏勘、收集资料、走访调查的基础上, 本着“科学、公正、客观、规范”的态度,编制完成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本次评价内容为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污染物产生排放情况及对周围环境 的影响,不包括辐射有关内容,其内容需另行评价。 1-3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一章概述 1.2 工作过程 评价程序主要分为三部分: (1)前期准备工作,现场工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第 682 号令《建设项目环境 保护管理条例》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原环境保护部制定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分类管理名录》的有关规定,本建设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周口市中医院委托我公司承担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工作。我方接受委托 后,我公司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到现场针对项目特点、性质、规模、所在地环境现状 和区域发展规划进行调查、踏勘和资料收集。 (2)现场监测与资料收集、资料分析 我公司委托河南精诚检测有限公司对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的环境质量现 状检测报告。 (3)环评报告书编制与审批。 我方通过项目特征及其排污分析,结合环境影响识别,严格按照《环境影响评 价技术导则》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编制完成了《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 境影响报告书》。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对项目建设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范围及影响 程度进行全面分析、预测和评价,分析项目采取的环保措施的可行性、可靠性并提 出进一步环保措施,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本次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详见图 1-1。 1-4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图 1-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图 1-5 第一章概述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一章概述 1.3 分析判定相关情况 本项目位于周口市示范区东环路(武盛大道)东侧,神农路南侧,周淮路北侧, 纬二路西侧,根据土地控规图、土地证及《周口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中心 城区用地规划图,本项目为医疗卫生用地,符合建设用地性质及规划要求。 根据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2021 修订版),本 项目属于鼓励类中“三十七、卫生健康”中“5、医疗卫生服务实施建设”,因此, 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本项目属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 中“Q8412 中医医院”,依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 年版) 规定:“四十九、卫生 84”中的“医院 841;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8432;妇 幼保健院(所、站)8433;急救中心(站)服务 8434;采供血机构服务 8435;基层 医疗卫生服务 842,新建、扩建床位 500 张及以上的”需编制报告书,本项目扩建 720 张床位,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发布的 2022 年周口市常规污染物监测数据,本项目区域 PM10、PM2.5 年均值、O3 日最大 8 小时平均值超标,占标率分别为 114.3%、125.7%、 105%,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为不达标区;本项目特征污染物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 引用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PPP)项目现场监测数据进行评价,监测数据表明,本 项目区 H2S、NH3 均满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附录 D 要求,臭气浓度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 1 厂界限值。根 根据 2022 年沙颍河沈丘槐店闸断面监测数据,项目所在地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达到《地表水 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 III 类水域标准。地下水引用周口市中医院东 区分院(PPP)项目监测数据,则本项目区地下水水质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2017)III 类标准的要求。根据现状监测,本项目西厂界噪声满足《声 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 类标准,其余厂界噪声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 ( GB3096-2008 ) 2 类 标 准 , 敏 感 点 颍 河 高 中 噪 声 满 足 《 声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 (GB3096-2008)2 类标准;根据现状监测,厂址内土壤各监测数据指标满足《土壤 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第一类用地 的筛选值标准。 1.4 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影响 1-6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一章概述 本项目位于周口市示范区东环路(武盛大道)东侧,神农路南侧、周淮路北侧、 纬二路西侧,根据项目的建设内容、生产规模,通过分析,项目投入使用后对周围 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主要有: (1)废水:本项目运营期废水主要为门诊废水、病房废水、医护废水、食堂废 水、化验室废水、洗衣房废水、锅炉软化废水等,排放量为 811.70m3/d,主要污染物 为 COD、BOD5、SS、NH3-N,依托现有工程(在建)地下封闭式污水处理站处理后 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经市政污水管网进入周口市东新区污水处理厂进行最终处理, 尾水排入沙颍河。 (2)废气:本项目现有工程已考虑本项目废水进入现有工程污水处理站产生的 废气,故本项目建设完成后全院污水处理站废气不增加,本项目运营期废气主要为 天然气锅炉废气和食堂油烟,天然气锅炉采取低氮燃烧+烟气循环技术处理措施;食 堂油烟经高效静电式油烟净化器处理后专用烟道排放。 (3)固废:本项目产生的固废主要为生活垃圾、医疗废物。生活垃圾分类收集 后由环卫部门处置;医疗废物在医疗废物暂存间暂存后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 (4)噪声: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噪声主要为空调主机、冷却塔,建筑物增压水 泵、风机等运转产生的噪声,采取隔声、减震、消声等降噪措施。 通过对项目上述污染物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确定本项目对当地环境可能造成 的不良影响的范围和程度,从而提出避免污染、减少污染的对策措施。 1.5 结论 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与当地规划相符,选址可行;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 量现状总体较好,拟采取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有效可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 项目在采取相应的风险措施、实施应急预案后,风险可控;公众参与调查结果表明, 参与者普遍对项目的建设表示支持。因此,在该项目建设及运营过程中有效落实各 项环境保护措施、风险防范措施及其它措施的基础上,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该项 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1-7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二章总则 第二章总 则 2.1 编制依据 2.1.1 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 年 1 月 1 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8 年 10 月 26 日修订)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7 年 6 月 27 日修正) (4)《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2021 修订)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0 年 4 月 29 日修订)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 年 12 月 29 日第二次修正)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 年 3 月 1 日; (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682 号)(2017 年 10 月 1 日起实施) (9)《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发[1996]31 号) (10)《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 年版) (11)《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 号) (1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 (13)《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 4 号),2019 年 1 月 1 日; (14)《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2021 修订版) (15)《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380 号,2003.06) (16)《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 36 号) (17)《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国卫医函[2021]238 号) (18)河南省环境保护局《关于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核定工作的通知》 豫环文[2009]181 号; (19)《河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2019 修订)》 (20)《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贯彻落实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审 核及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豫环文[2015]18号; 2-1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二章总则 (21)《河南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2016 年修正) (22)《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划 的通知》(豫政办[2016]23 号); (23)《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划定调整取消部分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 的通知》(豫政文[2020]99 号); (24)《河南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目录》(2019年本); (25)《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下放部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权限 的公告》(2019 年下放版) (26)《周口市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周口市工业大气 污染防治 5 个专项方案的通知》; (27)《周口市 2023 年碧水保卫战实施方案》(周环委办[2023]11 号)、《周 口市 2023 年净土保卫战实施方案》(周环委办[2023]12 号)、《周口市 2023 年蓝 天保卫战实施方案》(周环委办[2023]13 号); (28) 《河南省重污染天气通用行业应急减排措施制定技术指南(2021 年修订 版》); (29)《周口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试行)》的函(周环函〔2022〕 04 号); (30)《周口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周政 〔2023〕16 号); (31)《河南省深入打好秋冬季重污染天气消除、夏季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 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 2.1.2 技术规范及方法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6);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HJ2.3-2018);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21); (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 19-2022); 2-2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二章总则 (7)《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 (8)《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HJ2000-2010); (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 (10)《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容器和警示标志标准》(HJ421-2008); (11)《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试行)》(环函[2011]72 号)。 2.1.3 项目文件依据 1、委托书; 2、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建设单位提供的项目相关资料。 2.2 评价对象 本次环境影响评价对象为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 2.3 环境影响识别及评价因子筛选 2.3.1 环境影响识别 评价针对扩建工程工艺特点和区域环境特征,对环境影响因子进行识别,以确 定工程运行期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情况。 本次扩建工程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内容见表 2-1。 表 2-1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表 影响因素 类别 运行期 施工期 土建 安装 运输 噪声 然 工程 排水 排气 噪声 固废 及 运输 效益 振动 -1LP 地表水 自 工程 地下水 大气环境 -1SP 声环境 -1SP 地表 -1SP 土壤 -1SP 植被 -1SP 社 工业 -1SP +2LW 会 农业 -1SP +1LW 经 交通 -1SP 生 态 环 境 -1SP -1SP -1LP -1LP -1SP -1LP -1LP -1LP -1SP -1SP 2-3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二章总则 济 公众健康 -1LP -1LP +2LW 环 生活质量 -1LP -1LP +1LW 境 就业 +2LW 备注:影响程度:1-轻微;2-一般;3-显著 影响时段:S-短期;L-长期 影响范围:P-局部;W-大范围 影响性质:+有利;-不利 2.3.2 评价因子筛选 根据环境影响因素识别、项目污染物排放特点及周围环境质量状况,本次环评 工作各专题的评价因子选取见表 2-2。 表 2-2 项目 专题 评价因子识别与确定表 主要污染源 现状评价因子 预测分析因子 环境空气 天然气锅炉废气 SO2、NOx、PM10 SO2、NOx、PM10 地表水 门诊废水、病房废 水、医护废水、食 pH、COD、BOD5、氨氮、SS、粪大肠 堂废水、化验室废 菌群、动植物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水、洗衣房废水、 锅炉软化废水 — 地下水 门诊废水、病房废 水、医护废水、食 pH、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硬度、总 堂废水、化验室废 大肠菌群、亚硝酸盐、溶解性总固体 水、洗衣房废水、 锅炉软化废水 — 噪声 中央空调主机、冷 却塔、风机、锅炉 房、泵 LAeq LAeq 固体废物 生活垃圾 医疗废物 — — 环境风险 医疗废物 危险源识别、环境风险分析、风险防范 措施、应急预案等 — 注:根据《周口市中医院老年病医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工程分析章节内容 知,现有工程已考虑本项目废水依托现有工程污水处理设施处理的情况和本项目废 水依托现有工程污水处理站处理的恶臭气体产生量,故本项目扩建后,全院区废水 排放量和污水处理站恶臭产生量均不增加。 2-4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二章总则 2.4 评价工作等级 2.4.1 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及范围 (1)评价等级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的规定,分别计算项 目排放主要污染物的最大地面空气质量浓度占标率 Pi(第 i 个污染物,简称“最大浓 度占标率”),及第 i 个污染物的地面空气质量浓度达到标准限值 10%时所对应的最 远距离 D10%。其中 Pi 定义为: 式中: Pi—第 i 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空气质量浓度占标率,%; Ci—采用估算模型计算出的第 i 个污染物的最大 1h 地面空气质量浓度,μg/m3; C0i—第 i 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浓度标准,μg/m3。 本项目采用以上计算模式进行估算,计算各污染物的最大地面占标率Pi,并按照 评价工作等级判断依据确定评价工作等级,评价工作等级判据见表2-3,评价工作等 级确定见表2-4。 表 2-3 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判据表 评价工作对等级 评价工作分级判据 一级 Pmax≥10% 二级 1%≤Pmax<10% 三级 Pmax <1% 表 2-4 污染源 天然气锅 炉排气筒 评价工作等级的确定 污染物名称 最大地面浓度出现的 下风向距离(m) 最大地面浓 度(μg/m3) 最大占 标率 Pmax 评价等级 颗粒物(PM10) 1040 0.447 0.05 三级 NOX 1040 2.56 1.28 二级 SO2 1040 0.286 0.06 三级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本项目大气环境评 价设定为二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2-5 大气环境》(HJ2.2-2018)的规定,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二章总则 本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以厂址为中心区域边长为 5km 的矩形。根据《环境 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规定,二级评价项目不进行进一步预 测与评价,只对污染物排放量进行核算。 2.4.2 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级及范围 (1)地表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级及范围 本项目废水主要为运营期产生的门诊废水、病房废水、医护废水、食堂废水、 化验室废水、洗衣房废水、锅炉软化废水,排放量为 811.70m3/d,水质简单,主要为 COD、BOD5、SS、NH3-N,依托现有工程(在建)地下封闭式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排 入市政污水管网,经市政污水管网进入周口市东新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属于 间接排放。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HJ2.3-2018),本项目属 于评价等级为三级 B,可不进行水环境影响预测。 (2)地下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级及范围 根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级划分原则,扩建医院类报告书项目,三甲类为 Ⅲ类,其余为Ⅳ类项目。本项目为扩建项目,且为三级医院,后期参与三甲医院评 定,故本项目按三甲医院判断,因此属于Ⅲ类项目,根据《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分 级表》,经现场调查,本项目周边无水源准保护区及其他需要特殊地下水资源保护 区、饮用水源准保护区以外的补给径流区、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及特殊地下水资源 保护区以外的分布区等其他环境敏感区,属于不敏感区,因此地下水评价等级为三 级。评价工作等级分级表见表 2-5。 表 2-5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分级表 I 类项目 II 类项目 III 类项目 敏感 一 一 二 较敏感 一 二 三 不敏感 二 三 三 环境敏感程度 项目类别 根据表 2-5,判定本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评价范围为本项目厂 址周边 6km2 范围内的区域,即污染源至地下水流向下游 3km,污染源两侧 1km。 2.4.3 声环境评价工作等级及范围 (1)评价等级 2-6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二章总则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21),所处的声环境功能区 为 GB3096 规定的 1 类地区、2 类地区,或建设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声环境保 护目标噪声级增量达 3~5dB(A),或受噪声影响人口数量增加较多时,按二级评价。 本项目所在区域属于 2 类区,因此确定本项目声环境评价等级为二级。 评价范围 (2)评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21),二级评价声环境影响 评价预测范围为厂界及 200m 范围内的环境敏感点。 2.4.4 土壤环境评价工作等级及范围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HJ964-2018),本项目属于自身为 敏感目标的建设项目,仅对土壤环境现状进行调查。 2.4.5 环境风险评价等级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本项目风险评价工 作等级为简单分析,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等级划分见表 2-6。 表 2-6 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划分 环境风险潜势 Ⅳ、Ⅳ+ Ⅲ Ⅱ Ⅰ 评价工作等级 一 二 三 简单分析 a a 是相对于详细评价工作内容而言,在描述危险物质、环境影响途径、环境危害后果、风险防范 措施等方面给出定性的说明。见附录 A。 根据表 2-6,本项目环境风险只需进行简单分析。 2.5 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目标 根据对项目周围环境状况的调查及污染因素的分析,确定项目污染控制内容详 见表 2-7,环境保护目标详见表 2-8。 表 2-7 污染物 废水 废气 污染控制内容 本项目污染控制内容一览表 控制因子 门诊废水、病房废水、 医护废水、食堂废水、 COD、BOD5、SS、 氨氮、粪大肠菌群 化验室废水、洗衣房 废水、锅炉软化废水 天然气锅炉废气 控制目标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466-2005)表 2 预处理标准及 周口市东新区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 水质要求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颗粒物、SO2、NOX、 (DB41/2089-2021)中表 1 燃气锅炉 林格曼黑度 标准 2-7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二章总则 食堂油烟 油烟、非甲烷总烃 河南省地方标准《餐饮业油烟污染物 排放标准》(DB41/1604-2018)大型 设备噪声 等效连续 A 声级 LAeq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2 类、4 类 颍河高中 等效连续 A 声级 LAeq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2 类标准 医疗废物 —— 医疗废物暂存间后交有资质单位处 理 生活垃圾等 —— 由环卫部门定期处理 噪声 固废 表 2-8 环境要素 环境保护目标及保护级别 环境敏感目标 距离(m) 方位 颖河高中 60 N 石庄 610 NE 搬口办事处 530 SE 460 S 搬口安置区 650 S 郭庄村 1150 W 孙庄 1541 W 杨庄 2359 NW 崔庄 3158 NW 邵寨村 3733 NW 孟庄 4854 NW 何庄 3494 NNW 庞庄 3977 NNW 前梁楼 4394 NNW 后梁楼 4558 NNW 李庄 3934 NW 王庄 2981 N 朱庄村 1223 N 李楼村 1987 N 周庄 2179 NE 梁寨村 2087 NE 毛寨村 2730 NE 方庄 1368 NE 搬口社区卫生服 务中心 环境 空气 2-8 保护级别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 -2012)二级标准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二章总则 黑刘庄 2459 NE 胡李庄 3074 NE 张庄 4325 NE 刘庄 4704 NE 沈楼村 1816 SE 张店庄 2230 SE 杨寨村 2403 SE 侯庄 3477 SSE 张小庄 3928 SSE 大张庄村 4719 SSE 恒大名都 1513 SW 周口联营职业中 1113 SW 盛和家园 2132 SW 河南科技职业大 3037 SSW 世悦府 2821 SSW 天明城 3627 SW 锦华家园 2334 SW 祥和家园 2687 SW 颖河高中 60 N 专 学 声环境 地表水 沙颍河 地下水 厂址周围 土壤 厂址处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2 类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Ⅲ类标准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2017)Ⅲ类 《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 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36600-2018)第一类用地 筛选值标准 2.6 评价标准 2.6.1 环境质量标准 本次评价执行以下环境质量标准。 2-9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表 2-9 环境 要素 第二章总则 评价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一览表 标准名称及级(类)别 项 目 PM10 NO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环境 (GB3095-2012)二级 SO2 空气 PM2.5 CO O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 水环境 24 小时平均 150μg/m3 年平均 40μg/m3 24 小时平均 80μg/m3 1 小时平均 200μg/m3 年平均 60μg/m3 24 小时平均 150μg/m3 1 小时平均 500μg/m3 年平均 35μg/m3 24 小时平均 75μg/m3 24 小时平均 4mg/m3 1 小时平均 10mg/m3 日最大 8 小时平均 160μg/m3 200μg/m3 H2S 10μg/m3 COD 20mg/L 氨氮 1.0mg/L 2 类,等效声级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4a 类,等效声级 地下水质量标准 地下水 70μg/m3 准》(GB3838-2002) Ⅲ类 声环境 年平均 NH3 则 大气环境》 (HJ2.2-2018)附录 D 标准限值 夜间 50dB(A) 昼间 70dB(A) 夜间 55dB(A) pH 6.5-8.5 氟化物 1.0mg/L 锰 0.10mg/L 硫酸盐 250mg/L (GB/T14848-2017)Ⅲ 类 昼间 60dB(A) 2-10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二章总则 硝酸盐 20.0mg/L 氯化物 250mg/L 耗氧量(高锰酸盐指 数) 《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 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 土壤 控标准(试行)》 (GB36600-2018)第一 类用地筛选值 3.0mg/L 总硬度 450mg/L 氨氮 0.50mg/L 溶解性总固体 1000mg/L 亚硝酸盐(N) 1.00mg/L 挥发酚 0.002mg/L 铅 0.01mg/L 砷 0.01mg/L 铁 0.3mg/L 六价铬 0.05mg/L 氰化物 0.05mg/L 镉 0.005mg/L 汞 0.001mg/L 细菌总数 100CFU/mL 总大肠菌群 3MPN/100mL pH / 砷 20mg/kg 镉 20mg/kg 六价铬 3.0mg/kg 铜 2000mg/kg 铅 400mg/kg 汞 8mg/kg 镍 150mg/kg 四氯化碳 0.9mg/kg 氯仿 0.3mg/kg 氯甲烷 12mg/kg 1,1-二氯乙烷 3mg/kg 1,2-二氯乙烷 0.52mg/kg 1,1-二氯乙烯 12mg/kg 顺-1,2-二氯乙烯 66mg/kg 反-1,2-二氯乙烯 10mg/kg 2-11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二章总则 二氯甲烷 94mg/kg 1,2-二氯丙烷 1mg/kg 1,1,1,2-四氯乙烷 2.6mg/kg 1,1,2,2-四氯乙烷 1.6mg/kg 四氯乙烯 11mg/kg 1,1,1-三氯乙烷 701mg/kg 1,1,2-三氯乙烷 0.6mg/kg 三氯乙烯 0.7mg/kg 1,2,3-三氯丙烷 0.05mg/kg 氯乙烯 0.12mg/kg 苯 1mg/kg 氯苯 68mg/kg 1,2-二氯苯 560mg/kg 1,4 二氯苯 5.6mg/kg 乙苯 7.2mg/kg 苯乙烯 1290mg/kg 甲苯 1200mg/kg 间二甲苯+对二甲苯 163mg/kg 邻二甲苯 222mg/kg 硝基苯 34mg/kg 苯胺 92mg/kg 2-氯酚 250mg/kg 苯并[a]蒽 5.5mg/kg 苯并[a]芘 0.55mg/kg 苯并[b]荧蒽 5.5mg/kg 苯并[k]荧蒽 55mg/kg 䓛 490mg/kg 二苯并[a,h]蒽 0.55mg/kg 茚并[1,2,3-c,d] 芘 5.5mg/kg 萘 25mg/kg 2.6.2 污染物排放标准 表 2-10 评价执行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污染物 标准名称及级(类)别 污染因子 标准限值 废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 pH 6-9 2-12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水 标准》 COD 250mg/L (GB18466-2005)表 2 预 BOD5 100mg/L 处理标准 氨氮 -- SS 60mg/L 动植物油 20mg/L 粪大肠菌群 5000 个/L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10mg/L 总余氯 2~8mg/L COD 320mg/L 周口市东新区污水处理厂 BOD5 180mg/L 进水水质要求 氨氮 45mg/L SS 200mg/L 颗粒物 5mg/m3 SO2 10mg/m3 NOX 30mg/m3 林格曼黑度 ≤1 级 硫化氢 15m 排气筒,0.33kg/h 氨 15m 排气筒,4.9kg/h 臭气浓度 15m 排气筒 2000(无量纲)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 准》(DB41/2089-2021) 中表 1 燃气锅炉标准 废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4554-93)表2 气 噪声 固废 第二章总则 1.0 mg/m3 河南省地方标准《餐饮业 油烟污染物排放标准》 (DB41/1604-2018)(大 型) 非甲烷总烃 10.0 mg/m3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 2 类标准,等效声级 2 类昼 60dB(A),夜 50dB(A) 油烟 油烟净化设施去除效率 95% 4 类标准,等效声级 4 类昼 70dB(A),夜 55dB(A)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 放标准》GB12348-2008 注:本项目为医院扩建项目,根据周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周口市中 心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的通知(周政办〔2022〕52 号)及本项目与周口市 中心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关系图(附图十二)知,本项目属于 2 类声功能区,本 院区西侧距城市主干道武盛大道边界约 20m,南侧距城市主干道周淮路边界约 390m, 北侧神农路暂未建设,现为空地;东侧为在建现有工程老年病院区,院区东侧纬二 路暂未建设,现状为空地,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交通干线边界 2-13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二章总则 为 2 类声功能区距离为 35m±5m,因此本项目医院西侧边界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4a 标准,其余边界执行 2 类标准。 2.7 工程和环境特点 2.7.1 工程特点 (1)本项目属于鼓励类项目,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有关的产业政策。 (2)本项目产生的主要污染为门诊废水、病房废水、医护废水、食堂废水、化 验室废水、洗衣房废水、锅炉软化废水、医疗废物、天然气锅炉废气、食堂油烟。 (3)本项目设置 720 张床位,投资 121197 万元,建设 1 栋 5 层门诊医技楼(局 部 4 层,建筑面积 76576 m2)和 1 栋 19 层病房楼(建筑面积 49649m2),设置急诊、 门诊、住院、医技科室等;设置 2 台 3t/h 锅炉为医院提供生活热水,2 台 10t/h 和 2 台 8t/h 的锅炉在冬季为医院供暖;地下总建筑面积 82000m2 设置食堂、洗衣房及 1000 个停车位,并配套建设配电房、垃圾房、门卫、围墙、大门、道路、广场、绿化、 给排水、消防等附属设施。 (4)本次评价不包括辐射有关内容的评价,需另行评价。 2.7.2 环境特点 (1)本项目位于周口市示范区东环路(武盛大道)东侧,神农路南侧、周淮路 北侧、纬二路西侧,根据土地控规图、土地证及《周口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 中心城区用地规划图,本项目为医疗卫生用地,符合建设用地性质及规划要求。 (2)本项目产生的废水依托现有工程(在建)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通过市政 管网排入周口市东新区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后,达标排放;天然气锅炉采取低氮燃 烧+烟气循环技术后,经8m排气筒排放,废气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DB41/2089-2021)中表1燃气锅炉标准;食堂油烟经高效静电式油烟净化器处理后 专用烟道排放。 (3)本项目选址位于周口市示范区东环路(武盛大道)东侧,神农路南侧、周 淮路北侧、纬二路西侧。本项目东侧紧邻现有工程老年病院区,东侧 160m 为搬口派 出所,东北侧 610m 为石庄,东南侧 530m 为搬口办事处;南侧为空地,南侧 390m 为周淮路,南侧 460m 为中共川东粮油购销有限公司和搬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南侧 650m 为搬口村安置区,西南侧 280m 为鸿泰物料,西南侧 330m 为华耀城客运站, 2-14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二章总则 项目西南侧 750m 为华耀城;项目西侧 20m 为武盛大道,西侧 130m 为幸福河(河流 无功能区划),西侧 260m 为东耀物流园;项目北侧为空地(神农路暂未建设),北 侧 60m 为颍河高中,项目西北侧 430m 为华耀商贸物流园。 (4)根据现场调查厂址周围 500m 范围内没有集中饮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 区风景名胜区和文物保护单位等其它环境敏感目标。 2.8 评价总体思路及评价重点 对本项目评价遵循“清洁生产、达标排放、总量控制”的原则,进行全面、科学、 客观的评价。 (1)医院建设项目在污水和固废处理方面均有成熟可靠的污染治理技术。针对 项目特点,强化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的评价工作,最大限度地控制污染,实现污染 物的达标排放或安全处置。 (2)本次评价以以“达标排放、总量控制、资源利用”为原则,充分利用已有可 靠资料,采用类比调查等方法确定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物产排源强。 (3)对环境现状进行实际调查,了解评价区域的环境质量现状及存在的主要环 境问题。 (4)根据本项目污染物排放源强,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的基础上,预测本工程 建成投产后,污染物排放对区域环境空气、地表水、声环境等的影响程度和范围, 对地下水环境进行简要分析。 (5)针对工程中存在的污染事故进行环境风险评价。 (6)综合工程建设环境评价结论,从环境保护角度明确工程建设及选址的环境 可行性。 2.9 专题设置 本次评价设置以下专题: (1)概述 (2)总则 (3)工程分析 (4)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5)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2-15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6)环境保护措施及可行性分析 (7)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8)产业政策相符性及厂址可行性分析 (9)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10)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2-16 第二章总则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三章工程分析 第三章工程分析 3.1 现有工程概况 3.1.1 现有工程基本情况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原位于周口市七一路西段周口市中医院已取得环评批 复文件和排污许可证见附件 6-1、附件 6-2。2021 年,周口市中医院在周口市神农路 南侧、周淮路北侧、纬二路西侧、东环路东侧异地扩建周口市中医院老年病医院项 目;2021 年 4 月 25 日河南极科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开展了周口市中医院老年病医院项 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2022 年 2 月 25 日周口市生态环境局对《周口市中医院老年 病医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予以批复,批复文号为周环审[2022]20 号(见附件 6-3)。周口市中医院老年病医院项目(以下简称“现有工程”)基本情况及建设规 模见下表。 表 3-1 现有工程基本情况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内容 1 项目名称 周口市中医院老年病医院项目 2 建设单位 周口市中医院 3 建设性质 新建 4 建设地点 5 总用地面积 37388.3m2 6 总建筑面积 132982m2 7 项目总投资 78599 万元 8 建设内容 4 栋专科病房楼等 9 容积率 2.17 10 建筑密度 28% 11 绿地率 35% 12 机动车泊位 1000 个 13 建设规模 1080 张床位 14 工作制度 年工作日 365 天,三班工作制,每班 8 小时 15 劳动定员 1000 人 表3-2 周口市神农路南侧、周淮路北侧、纬二路西侧、东环路东侧 (经度 114.72371221º,纬度 33.6655426 º) 现有工程主要建设内容 项目名称 项目规模 3- 1 备注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三章工程分析 132982m2 / 81602m2 / 18261m2 十三层,正在建设 18261m2 九层,正在建设 18261m2 九层,正在建设 26319m2 九层,正在建设 高压氧舱 500m2 一层,正在建设 地下建筑面积 51380m2 两层,正在建设 1000 个 正在建设 污水处理站 处理规模 3500m3/d 总建筑面积 地上总建筑面积 一号楼(综合病房 楼)面积 主体 工程 其中 其中 二号楼(外科病房 楼)面积 三号楼(康复病房 楼)面积 四号楼(内科病房 楼)面积 地下停车位 废水污染防治设施 污水处理站恶臭 废气污染防治设施 2 3 环保 工程 公用 工程 煎药废气 负压收集+生物除臭+紫外线 消毒+15 米排气筒 集气罩+生物滤床+专用管道 引至地上 15m 高排气筒 噪声污染防治设施 消声、减震、隔声等措施, 生活垃圾、废分子筛、中药 渣、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污 泥、医疗垃圾储存设施 设置一般固废暂存间、危废暂存间、医疗废物暂存 间,垃圾桶、垃圾箱 给水 生活、医疗用水水源均为市政自来水 排水 雨污分流,分别设置雨水、污水管网 夏季制冷采用中央空调,冬季供暖依托本项目周口 市中医院东区分院的锅炉 供热 供气 天然气由天然气管网供给 供电 周口市电业局 3.1.2 现有工程主要主要污染源及治理情况 医院现有工程运营期间产生的污染物主要为综合医疗废水,污水处理站臭气、 煎药废气、机动车尾气,设备噪声,生活垃圾、废分子筛、中药渣、栅渣、污水处 理站产生的污泥、医疗废物等。 3.1.2.1 水污染源及治理措施 本项目现有工程正在建设,根据现有工程环评报告分析可知,现有工程老年病 院区排水量为 289856.7m3/a(794.048m3/d),考虑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PPP) 3- 2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三章工程分析 项目(本项目重新报批前项目名称)排水量 296270m3/a(811.70m3/d),废水总量 合计为 586126.7m3/a(1605.748m3/d)。主要污染物为 COD、BOD5、SS、动植物油、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氨氮、粪大肠菌群数,预处理后进入规模为 3500m3/d 的现有工 程封闭式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采用“格栅+调节池+沉淀池+生物接触氧化池+二沉 池+次氯酸钠消毒”处理工艺),污水处理站出水通过排水渠道引入西侧武盛大道市 政污水管网,进入周口市东新区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出水排入沙颍河。现有工 程废水污染物排放量见下表。 表 3-3 现有工程废水排放量 项目类别 污染物 排放浓度 排放量 现有工程排入环境量 COD 68.92mg/L 40.4t/a 29.3063t/a(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计算) NH3-N 21.88mg/L 12.83t/a 2.9306t/a(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计算) BOD5 32.88mg/L 19.27t/a / SS 15.96mg/L 9.36t/a / 动植物油 0.08mg/L 0.04t/a / 阴离子表 面活性剂 0.48mg/L 0.28t/a / pH 6-9 / / 粪大肠菌 群 18MPN/L / / 废水 3.1.2.2废气污染源及治理措施 本项目现有工程正在建设,根据现有工程环评报告分析可知,现有工程未设置 供暖设施,现有工程供暖依托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PPP)项目(本项目重新报 批前项目名称)供暖,现有工程产生的废气主要为:泊车位汽车废气、煎药产生的 异味、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恶臭气体。 现有工程设置 1000 个机动车地下泊车位,地下车库安装抽排风系统,汽车尾气 无组织排放;现有工程煎药产生的异味,经集气罩收集,采用生物滤床吸收处理达 标,臭气浓度达到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 2 中标准后,通过 专用排气管道引至地上 15m 高排气筒排放;现有工程建成后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恶臭 (含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PPP)项目(本项目重新报批前项目名称)废水处理 3- 3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三章工程分析 产生的恶臭)经“负压抽吸+生物除臭+紫外线消毒”处理后 15m 高排气筒排放, H2S 排放速率为 0.0005kg/h、排放量为 0.0039t/a,NH3 排放速率为 0.0112kg/h、排放 量 为 0.0983t/a , 均 满 足 《 恶 臭 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 》 (GB14554-93) 表 2 标 准 要 求 (H2S0.33kg/h、NH34.9kg/h)。 3.1.2.3固废污染源及治理措施 现有工程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一般生活垃圾、废分子筛、中药渣、栅渣、污 水处理站产生的污泥、医疗废物。现有工程生活垃圾产生量约 879.65t/a 分类收集 后全部由环卫部门负责清运至周口市垃圾处理场进行无害化处理;现有工程废分子 筛产生量约 0.3t/a,属一般固废,直接交环卫部门处置;现有工程中药渣产生量为 5t/a,属于一般固废,经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进行处理;现有工程污泥产生量约为 93.65 t/a(含水率 50%左右,含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PPP)项目(本项目重新 报批前项目名称)废水处理产生的污泥),栅渣产生量为 5.86t/a(含水率 50%左右, 含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PPP)项目(本项目重新报批前项目名称)废水处理产 生的栅渣),属于危险废物,危废编号为 HW841-001-01,作为危险废物暂存后定期 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现有工程医疗废物的产生量为 189.2t/a,属于危险固废,包 含 感染性废 物(HW841-001-01)、损 伤 性废物 ( HW841-002-01 ) 、 病 理性 废 物 (HW841-003-01)、化学性废物(HW841-004-01)和药物性废物(HW841-005-01) 五类,各类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暂存后,均委托周口市医疗固废处置场所进行集中处 理。 3.2 与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根据现场踏勘,现有工程于 2023 年 2 月开始建设,现正在建设,故不存在与现 有工程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3.3 本项目建设项目概况 3.3.1 本项目基本情况 本项目在现有工程西侧投资 121197 万元,扩建 1 栋 5 层门诊医技楼(局部 4 层, 建筑面积 76576 m2)和 1 栋 19 层病房楼(建筑面积 49649m2),设置 720 张床位设 置急诊、门诊、住院、医技科室等;设置 2 台 3t/h 锅炉为医院提供生活热水,2 台 10t/h 和 2 台 8t/h 的锅炉在冬季为医院供暖;新增地下总建筑面积 82000m2 设置食堂、 3- 4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三章工程分析 洗衣房及 1000 个停车位,并配套建设配电房、垃圾房、门卫、围墙、大门、道路、 广场、绿化、给排水、消防等附属设施。 本项目的基本情况见表 3-4。 表 3-4 本项目基本情况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内容 1 项目名称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 2 建设单位 周口市中医院 3 建设性质 扩建 4 建设地点 5 用地面积 55375.4m2 6 建筑面积 210225m2 7 投资 121197 万元 8 建设内容 新增病房楼、医技楼等 9 容积率 2.28 10 建筑密度 39% 11 新增车位数 1000 个 12 建设规模 新增 720 张床位 13 工作制度 年工作日 365 天,三班工作制,每班 8 小时 14 劳动定员 新增 1000 人 15 门诊人数 最高日门诊人次约 3200 人 周口市示范区东环路(武盛大道)东侧,神农路南侧、周淮路北侧、 纬二路西侧(33.664899°N,114.722103°E) 3.3.2 本项目组成及建设规模 本项目扩建建筑面积 210225m2,设置床位 720 张,包括主体工程、公用工程、 环保工程等。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见表 3-5,本次评价对象不包括辐射有关内容的评 价。 表3-5 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项目名称 1 主 体 工 程 其 中 其 中 项目规模 依托情况 扩建建筑面积 210225m2 / 地上总建筑面积 128225m2 / 医技楼面积 76576m2 新建 病房楼面积 49649m2 新建 配套建设配电房、垃圾 房、门卫、围墙、大门、 2000 新建 3- 5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三章工程分析 道路、广场、绿化、给排 水、消防等附属设施(m2) 82000m2 / 新增 1000 个 新建 100m3 隔油池 依托现有工程(在建)地下封闭式污水 处理站,处理规模 3500m3/d 食堂油烟经高效静电式油烟净化器+专 用排烟通道排放 天然气锅炉废气经低氮燃烧+烟气循环 +8m 排气筒 消声、减震、隔声等措施, 设置医疗废物暂存间,垃圾桶、垃圾箱 生活、医疗用水水源均为市政自来水 雨污分流,分别设置雨水、污水管网 夏季制冷采用中央空调,采用天然气锅 炉对冬季供暖(设置 2 台规格为 3t/h 锅炉 为医院提供生活热水,全年运行;设置 2 台规格为 10t/h 和 2 台规格为 8t/h 的锅 炉供暖) 天然气由天然气管网供给 周口市电业局 新建 依托现有 工程 地下总建筑面积 其 中 机动车泊位 废水污染防治设施 2 环 保 工 程 废气污染防治设施 噪声污染防治设施 生活垃圾、医疗垃圾 给水 排水 3 公 用 工 程 供热 供气 供电 新建 新建 / 新建 / / 新建 / / 依托可行性分析:本项目产生的综合废水依托在建现有工程污水处理设施处理。 根据在建现有工程环评报告知,现有工程已考虑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PPP)项 目(本项目重新报批前项目名称)排水量,且本项目重新报批后废水水量不发生变 化,现有工程废水主要为职工病人医疗废水、洗衣房废水、化验室废水等,和本项 目基本一致,故本项目废水依托现有工程污水处理站处理可行。 3.3.3 科室设置 本项目为扩建项目,属于分院区,诊科室设置齐全。设有急诊科、内科、外科、 妇产科、儿科、骨伤科、皮肤科、性病科、肿瘤科、肛肠科、眼科、口腔科、耳鼻 喉科、推拿科、针灸理疗科等。其中内科系统分设肝胆、脾胃、心肺、肾病、糖尿 病、脑血管、气管炎、不孕症、高血压、癫痫、风湿病等专科专病门诊;外科系统 分设中医外科、普外科、泌尿外科、脑外科、乳腺病科等专科专病门诊。病房设心 肺科、中风科、肾病糖尿病科、普外科、泌尿外科、脑外科、骨伤科、妇产科、儿 科、肿瘤科等 11 个病区。 3.3.4 仪器、设备配备 3- 6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三章工程分析 本次扩建院区拟设置的设备包括基本设备、重点学科大型设备和其它装备。 1、基本设备(国家三级综合医院标准) 给氧装置、呼吸机、电动吸引器、自动洗胃机、心电图机、心脏除颤器、心电 监护仪、多功能抢救床、万能手术床、无影灯、麻醉机、麻醉监护仪、高频电刀、 多普勒成像仪、动态心电图机、脑电图机、脑血流图机、血液透析器、肺功能仪、 支气管镜、食道镜、胃镜、十二指肠镜、乙状结肠镜、结肠镜、直肠镜、腹腔镜、 膀胱镜、宫腔镜、妇科检查床、产程监护仪、万能产床、胎儿监护仪、婴儿保温箱、 骨科牵引床、裂隙灯、牙科治疗椅、涡轮机、牙钻机、银汞搅拌机、显微镜、生化 分析仪、紫外线分光光度计、酶标分析仪、尿分析仪、分析天平、细胞自动筛选器、 冲洗车、电冰箱、恒温箱离心机、敷料柜、器械柜、冷冻切片机、石蜡切片机、高 压灭菌设备、蒸馏器、紫外线灯、手套烘干上粉机、洗衣机、冲洗工具、下收下送 密闭车、常水热水净化过滤系统 、净物存放及消毒灭菌密闭柜、通风降温及烘干设 备、热源监测设备(恒温箱、净化台、干燥箱)。 2、重点学科大型设备 能呈现 25μm、7000 万像素的 PCM 相位对比数字化乳腺摄影系统、美国 GE1.5T 光纤磁共振、美国 GE3100IQ 全数字平板大型血管造影仪、美国 GE 公司 E8 彩色 电脑声像仪、飞利浦公司生产的 IU22 彩色电脑声像仪、美国贝克曼全自动生化分 析仪、免疫发光仪、德国莱卡手术显微镜、关节镜、腹腔镜、骨密度检查仪、美国 原装赛诺秀激光皮肤治疗仪、胶囊胃镜、瑞典医科达直线加速器、沃森人工智能机 器人、中能创新加速器 SPACO OMX6i 等。 3、 其它装备 (1)医院生命支持系统。 (2)计算机设备。 (3)通用设备:如水处理系统、紧急发电机电设备、特高压系统、程控交换机 等。 (4)交通装备:救护车(含车载急救设备)、运输车等。 本次扩建院区门诊及各专业功能科室仪器设备配置情况见表 3-6,辅助检查治疗 科目仪器设备配置情况见表 3-7,部分原辅材料消耗情况见表 3-8。 3- 7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表 3-6 第三章工程分析 门诊及各专业功能科室仪器设备配置情况表 科 室 急诊科(含 120 急 救中心) 功 能 抢救各种急重危症和创伤 患者 诊治内科各种常见病多发 内科门诊 病 诊治外科各种常见病多发 外科门诊 病 诊治眼科各种常见病多发 眼科(门诊) 病 诊治耳鼻喉科各种常见病 耳鼻喉科(门诊) 多发病 诊治口腔科各种常见病多 口腔科(门诊) 发病 诊治骨伤科各种常见病多 骨伤科(门诊) 发病 诊治皮肤科各种常见病多 皮肤科(门诊) 发病 诊治性病科各种常见病多 性病科(门诊) 发病 诊治肛肠科各种常见病多 肛肠科(门诊) 发病 诊治各种常见病多发病, 推拿科(门诊) 如颈椎病、腰椎病等 诊治针灸理疗科各种常见 针灸理疗科(门诊) 病多发病 妇产科(门诊) 儿科(门诊) 输液室(隶属急诊 科) 日间化疗中心 肿瘤科(内、外、 妇、放疗、康复门 诊) 保健科(门诊) 美容护理 需要基本医疗仪器 位置 ICU 2 病房楼 2 层 必需的常用设备 医技楼 2 层西南 必需的常用设备 医技楼 2 层南侧 眼底镜、裂隙灯、验光 设备 医技楼 3 层西南侧 必需的常用设备 医技楼 3 层西南侧 口腔科综合治疗台 医技楼 3 层南侧 必需的常用设备 医技楼 1 层东侧 必需的常用设备 医技楼 3 层南侧 必需的常用设备 医技楼 3 层 必需的常用设备 病房楼 1 层 推拿科诊室 医技楼 1 层南侧 必需的常用设备 医技楼 1 层南侧 妇科检查床、妇科检查 器械、手术器械、宫腔 镜、LEEP 刀 医技楼 5 层西侧 黄疸检测仪 病房楼 1 楼 输液椅 病房楼 1 楼 输液椅 医技楼 1 楼南侧 诊治肿瘤专科各种常见病 多发病 高强度超声肿瘤治疗 系统、肿瘤微波治疗仪 医技楼 1 楼南侧 病况康复保健 诊治美容护理各种常见病 况 必需的常用设备 医技楼 3 层中部 必需的常用设备 医技楼 3 层东侧 诊治妇科各种常见病多发 病、妇科肿瘤 诊治儿科各种常见病多发 病 输液治疗各种常见病多发 病 门诊化疗 表 3-7 检查科目 临床体液、血液专业 临床化学检验专业 辅助检查治疗科目仪器设备及锅炉配置情况见表 检查细项设备 备注 全自动血球计数仪、尿分析仪、显微镜、血凝仪、 常规设备,本次 血液流变仪 评价内容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特种蛋白仪 3- 8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临床免疫、血清学专业 临床微生物学专业 血库 病理科(含细胞学) 内镜室 介入中心 麻醉科 心(脑)电图室 天然气锅炉 全自动酶标仪、微量元素仪、免疫组化、基因检测 微生物检定仪、生物安全柜、显微镜 贮血冰箱、柜;血浆融化仪 冰冻切片机、脱水机、制片机、显微镜 胃镜、肠镜、支气管镜、膀胱镜 DSA 手术床、外科手术器械 12 导联心电图机、Holter、脑电图机、脑血流图仪 2 台规格为 3t/h 热水锅炉 2 台规格为 10t/h 供暖锅炉 2 台规格为 8t/h 供暖锅炉 表 3-8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第三章工程分析 / 部分原辅材料消耗情况见表 原辅材料名称 中、西药 5%葡萄糖注射 剂 0.9%氯化钠注射 液 碘伏消毒液 医用酒精 液氧瓶 棉签 输液管 输液瓶 注射器 规格 盒装 年用量 15 万盒/a 最大储量 1 万盒 储存位置 药房 250ml/瓶 2 万瓶 1000 瓶 药房 250ml/瓶 1 万瓶 2000 瓶 药房 500ml/瓶 500ml/瓶 10m3/个 / / / / 5000 瓶 5 万瓶 1 万个 15 万包 3 万条 3 万个 6 万套 100 瓶 600 瓶 1000 个 1.5 万包 3000 条 3000 个 6000 套 药房 药房 重症病房 诊疗区 诊疗区 诊疗区 诊疗区 3.3.5 公用项目及能源消耗 1、给水 (1)水源 本项目用水主要为住院部病人用水、医务人员用水、化验室用水、洗衣废水、 冷却塔补充用水、锅炉制软用水等,均由周口市市政供水管网供给,可以满足本项 目各类用水需求。 (2)用水量 参考《河南省地方标准-工业与城镇生活用水定额》(DB41/T385-2020)中的相 关规定,计算得出本项目用水情况见表 3-9。 表3-9 序 号 用水项目 本项目用水情况 用水标准 人数 日用水 年用水量 量 (m3/a) (m3/d) 3- 9 日散 日排 年排 失量 水量 水量 3 3 (m /d) (m /d) (m3/a)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三章工程分析 门诊病人 10L/人次 3200 人/d 32 11680 6.4 25.6 9344 病人 560L/床d 720 床 403.2 147168 80.64 322.56 117734.4 陪护 人员 60L/人d 按 1 病人, 1.5 陪护, 1080 人 64.8 23652 12.96 51.84 18921.6 医务人员 40L/人d 800 人 32 11680 6.4 25.6 9344 后勤人员 40L/人d 200 人 8 2920 1.6 6.4 2336 4 食堂 15L/人次 6500 人×3 次/d 292.5 106762.5 58.5 234 85410 5 中央空调 取冷补水 60L/(取冷 期·m2) (126225 m2)取冷 90d/a 20.75 7573.5 84.15 0 0 6 化验室 用水 按 10L/人 次 680 人次/ 日 6.8 2482 1.36 5.44 1985.6 7 洗衣房用 水 80L/kg 1940kg/d 155.2 56648 15.52 139.68 50983.2 8 供暖锅炉 用水 5.786m3/d — 5.79 2112 5.21 0.58 211.2 9 热水锅炉 用水 144m3/d 6m3/h (365d/a) 144 52560 144 0 0 10 绿化 0.51m3/(m 2 .a) 8701.26m 12.16 4437.64 12.16 0 0 11 合计 — — 1177.2 429675.6 4 365.5 811.70 296270 1 住 院 部 2 3 2 由表3-9可知,本项目用水量约1177.2m3/d,429675.64m3/a,用水由周口市市政 供水管网供给。 2、排水 (1)排水去向 本项目排水实行雨污分流、污污分流。雨水直接排入市政雨水管网,门诊废水、 3- 10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三章工程分析 病房废水、医护废水、锅炉软化废水、洗衣房废水、经隔油池预处理后的食堂废水 和经过单独处理的化验室废水一起依托现有工程(在建)地下封闭式污水处理设施 处理后,经市政污水管网进入东新区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后达标排放。 (2)废水产生量 由表 3-9 可知,本项目产生的废水主要为:门诊废水 9344m3/a(25.6 m3/d);住 院部废水 136656m3/a(374.4m3/d);医务和后勤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 11680 m3/a (32m3/d);食堂废水 85410m3/a(234m3/d);化验室废水 1985.6m3/a(5.44 m3/d), 洗衣房废水 509883.2m3/a(139.68 m3/d);供暖锅炉制软废水 211.2m3/a(0.58m3/d)。 废水总量合计为 296270m3/a(811.70m3/d)。本项目水平衡详见图 3-1。 图 3-1 本项目用水量平衡图(m3/d) 3- 11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三章工程分析 3、供配电系统 根据工艺及用电要求,本项目用电负荷主要分为仪器设备用电、照明用电等。 4、采暖及制冷 本项目医技楼、病房楼均设置有中央空调,夏季降温采用中央空调,周口市无集 中供暖,故冬季由天然气锅炉提供热源。 本项目现有工程老年病院区未设置锅炉,本项目设置 6 台天然气锅炉为现有工程 老年病院区和本项目东区分院院区提供生活热水和冬季供暖, 天然气用量为 1260.912 万 m3/a,由市政天然气管网提供。 本项目设置 2 台 8t/h 和 2 台 10t/h 的锅炉,在冬季为医院供暖,年运行 120 天, 年产生热量为 9.072×107KJ/h,管道热损失约占 5%,则本项目热平衡图如下。 图 3-2 本项目热衡图(KJ/h) 5、消防项目 本项目设置独立消防设施,室外消防用水来自城市管网供水,室内消防给水系统 由室内消防管网、室内消火栓组成。室内消防给水系统与生活给水系统分开独立设 置。室内消防给水系统为独立系统,不分区。消火栓的布置按任何一点均有两股水 柱到达设计,每根消防立管每层设置室内消火栓 1 个。另外,根据需要在必要位置 3- 12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三章工程分析 设置足够数量的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同时在走道、公共活动用房、病房及办公室内除放射科等不可用水灭火的场所 外,均设置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保护。 3.4 工艺流程及主要产污环节 本项目运营期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见图 3-3 和表 3-10。 图 3-3 本项目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示意图 表3-10 本项目产污环节一览表 项目 污染源 污染物 G1 食堂 食堂油烟 G2 停车场 CO、NOX、THC 配套服务 废气 废水 锅炉房 G3 天然气锅炉废气 医疗服务 W1 检查、化验 3- 13 颗粒物、SO2、NOX、林格曼 黑度 含 SS、COD、BOD5、NH3-N、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三章工程分析 W2 门诊治疗 W3 住院部 配套服务 W4 办公生活 生活污水 W5 食堂 含油废水 W6 洗衣废水 洗衣废水 S1 检查、化验 医疗废物 S2 门诊治疗 医疗废物 S3 住院部 医疗废物 S4 药房 医疗废物 S5 办公生活 生活垃圾 S6 食堂 餐厨垃圾 N1 检测设备 运行噪声 N2 空调 运行噪声 N3 停车场 营运噪声 医疗服务 固废 生活 医疗服务 噪声 配套服务 3.5 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分析 本项目运营期污染因素主要有废气、废水、噪声和固体废物。 3.5.1 废水 3.5.1.1 主要废水污染源 本项目产生的废水主要为门诊废水、病房废水、医护废水、食堂废水、化验室 废水、洗衣房废水、锅炉软化废水排水等。本项目设置急诊科、内科、外科、妇产 科、儿科、骨伤科、皮肤科、性病科、肿瘤科、肛肠科、眼科、口腔科、耳鼻喉科、 推拿科、针灸理疗科等,不设置传染科,不会产生含传染性病菌废水,且环评不包 含放射科,不涉及含氰污水、含铬污水、含汞废水、放射废水等;废水污染物主要 以悬浮物、生化好氧物质、病菌为主。详细废水产排分析如下: 1、门诊废水 医院人员流动性较大,普通应诊人员(不需住院)就诊期间因入厕、盥洗所产 生的生活污水按门诊设计最大应诊人数统计。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本院区设计 最高日门诊人次为 3200 人次/日,门诊人次按设计量的 100%计,门诊人员用水量按 3- 14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三章工程分析 10L/人次,排污系数按 0.8 计,则该项目门诊部外排废水量为 25.6m3/d,依托现有工 程(在建)地下封闭式污水处理站处理。 2、病房废水 病房楼产生的废水主要是住院病人产生的医疗废水和陪护人员产生的生活污 水。 本项目设置病床 720 张,每张床位平均陪护人员按 1.5 人计,根据《河南省地 方标准-工业与城镇生活用水定额用水定额》(DB41/T385-2020),项目住院病人日 用水量按 560L/床·d 计算,则病房区病人用水量为 403.2m3/d;按 1 病人,1.5 陪护, 3 陪护人员日用水量按 60L 计,生活用水量为 64.8m /d;排污系数按 0.8 计,则病房区 3 病人排水量为 322.56m3/d,陪护人员排水量为 51.84m /d,则项目住院部外排废水量 3 为 374.4m /d,依托现有工程(在建)地下封闭式污水处理站处理。 3、医护人员废水 本项目新增医院总职工人数为 1000 人,其中医务人员 800 人,后勤人员 200 人, 医护人员和后勤人员在医院内进行医护活动时的日均用水量按 40L/人d 计,排污系 数按 0.8 计,则医务人员和后勤人员外排污水量为 32m3/d,依托现有工程(在建) 地下封闭式污水处理站处理。 4、食堂废水 本项目新增医院总职工人数为 1000 人,设置病床 720 张,每张床位平均陪护人 员按 1.5 人计,则共 2800 人次用餐。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本项目食堂包含现有 工程(在建)周口市中医院老年病医院项目人员的就餐,现有工程(在建)周口市 中医院老年病医院项目医院总职工人数为 1000 人,共设置病床 1080 张,每张床位 平均陪护人员按 1.5 人计,现有工程(在建)周口市中医院老年病医院项目共 3700 人次用餐,则本项目食堂需供 6500 人次用餐,食堂用水量 15L/(人·次),每日 3 次, 则食堂用水量为 292.5m3/d。排水系数取 0.8,则排水量为 234m3/d,经隔油池处理后 进入现有工程(在建)地下封闭式污水处理站处理。 5、空调冷却系统排水 本项目建设的病房楼和医技楼均采用中央空调制冷,实际运行时间为夏季3个月 每天24个小时,本项目中央空调设系统冷却塔2座,中央空调冷却水循环系统因蒸发 3- 15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三章工程分析 和飘逸损失等需定期补充新鲜水,为维护设备的使用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中央 空调取冷补水按60L/(取冷季·m2)计,系统共需新鲜水7573.5m3/a(84.15m3/d,取冷 季90天)、年均20.75m3/d,此部分用水全部自然挥发,不外排。 6、化验室废水 部分病人就诊期间需要进行化验,在化验期间产生部分化验室废水。需进行化 验的病人数按照项目设计日门诊人次(3200人次/日)的10%和住院病人的50%计, 每次化验用水量按10L/人次,排污系数按0.8计,则该项目门诊部化验室废水产生量 5.44m3/d。 目前医院化验室大部分采用仪器分析代替传统的化学分析检验方法,在检测过 程中使用的药品、试剂量均较小,特别是含重金属的试剂如含铬、含氰试剂等已淘 汰,因此,化验室产生的废水为不含重金属的医疗废水,医院大多数检验项目或制 作化学清洗剂时,经常会使用氢氧化钠、盐酸等,会产生酸碱废水,酸碱废水的产 生量较小,约为5.44m3/d,利用玻璃容器储存至一定量后加入氢氧化钠或盐酸等进行 中和处理,控制pH在7-8之间,经单独处理后进入现有工程(在建)地下封闭式污水 处理站处理。 7、洗衣房废水 本项目设置洗衣房,主要负责医务人员和后勤人员工作服、医院住院区床单、 被套的清洗工作。 根据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GB51039-2014)用水定额为 80L/kg,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医务人员和后勤人员每人每天平均需要清洗 0.5kg 工作服, 住院区每张病床床单、被套一天更换一次,每天产生量约为 720 套,每套约 2kg,则 本项目洗衣房用水量为 155.2m3/d。排水系数取 0.9,则排水量为 139.68m3/d。 8、锅炉软化废水 本项目设置 6 台天然气锅炉,其中,2 台供给热水,4 台供暖。供暖锅炉为 2 台 10t/h 和 2 台 8t/h,取暖期 120 天,锅炉起始需用软水量为 864 m3,天然气锅炉软水 制备率 90%,则起始制软用水量 960m3,年均 2.630m3/d,制软废水产生量为 96m3, 年均 0.263m3/d。 本项目天然气锅炉产生的供暖水利用后产生的冷却水重新作为软化水循环利 用,循环量为 864 m3,年均 2.367 m3/d,冬季取暖期循环利用过程中发生损耗,损耗 3- 16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三章工程分析 量 1%,8.64m3/d,1036.8m3/a,年均 2.841m3/d。损耗部分需用新鲜水制取软水后进 行补充,则补充用水量为 9.6m3/d,1152m3/a,年均 3.156 m3/d,补充水制取过程中制 软废水产生量为 0.96m3/d,115.2m3/a,年均 0.316m3/d。 经核算,本项目天然气供暖锅炉运行期间新鲜水用水总量为 2112m3/a,年均 5.78m3/d,制软废水产生总量为 211.2m3/a,0.58m3/d,进入现有工程(在建)地下封 闭式污水处理站处理。 综上所述,本项目排水量 296270m3/a(811.70m3/d),其中门诊废水为 9344m3/a (25.6m3/d);住院部废水 136656m3/a(374.4m3/d);医务和后勤人员产生的生活污 水 11680m3/a(32m3/d);食堂废水 85410m3/a(234m3/d);化验室废水 1985.6m3/a 。 (5.44 m3/d);洗衣房废水 50983.2m3/a(139.68m3/d);制软废水 211.2m3/a(0.58m3/d) 根据《周口市中医院老年病医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知,本项目周口市中医 院老年病医院项目(在建现有工程)设置 1080 张床位,废水主要为医疗废水、生活 污水、洗衣房废水等,与本项目废水水质基本一致,且本项目现有工程设置 1 座处 理能力为 3500m3/d 地下封闭式污水处理站,已考虑本项目废水的处理,现有工程废 水产生量为 794.048m3/d,余量还有 2705.952m3/d,本项目废水产生量为 811.70m3/d, 足够容纳本项目产生的废水水量,故本项目综合废水依托现有工程地下封闭式污水 处理站处理可行。现有工程污水处理站采用“格栅+调节池+沉淀池+生物接触氧化池 +二沉池+次氯酸钠消毒”处理工艺,出水通过排水渠道引入西侧的武盛大道市政污 水管网,进入周口市东新区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出水排入新运河,汇入沙颍河。 3.5.1.3 废水处理情况 本项目依托现有工程污水处理站采用“格栅+调节池+沉淀池+生物接触氧化池+ 二沉池+次氯酸钠消毒”处理工艺,废水水质类比松原市中医院建设项目验收监测数 据。松原市中医院建设项目位于松原市宁江区新城东路 26 号,于 2016 年 12 月取得 《松原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对松原市中医院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现状评价报告书备案意 见的函》(松环函[2016]244 号)。松原市中医院设置病床 232 张,主要建设门诊楼、 住院楼、综合楼及食堂、洗衣房、锅炉房、配套设施楼等,运营期主要为医疗废水、 洗衣房废水、检验室废水、锅炉排水等,与本项目基本一致,故类比可行。 2020 年 4 月 2 日~3 日,吉林省国安环境监测有限公司对松原市中医院建设项 3- 17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三章工程分析 目进行了验收监测,松原市中医院建设项目污水处理站进水水质监测数据见表 3-11。 表 3-11 松原市中医院建设项目废水源强监测结果 采样 监测频次 pH(无 化学需 生化需 氨氮 悬浮物 动植物 粪大肠菌群数 时间 量纲) 氧量 氧量 油 MPN/L 采样地 点 ★污水 处理站 进水口 ★污水 处理站 进水口 单位:mg/L 2020.0 4.02 2020.0 4.03 1 7.06 257 79.7 65.9 83 0.982 >1600 2 7.10 226 68.5 63.8 78 0.958 >1600 3 7.11 280 88.4 66.5 92 0.956 >1600 4 7.08 303 97.0 68.2 84 0.947 >1600 1 7.05 259 80.3 65.0 85 0.950 >1600 2 7.13 277 86.7 67.4 87 0.983 >1600 3 7.09 310 99.8 69.1 91 0.960 >1600 4 7.14 245 75.5 62.6 89 0.999 >1600 同 时 参 考 《 医 院 污 水 处 理 工 程 技 术 规 范 》 ( HJ2029-2013 ) 中 相 关 数 据 (COD150~300mg/L、NH3-N10~50mg/L、SS40~120mg/L、BOD5 80~150mg/L),确 定 本 项 目 废 水 水 质 为 pH 值 7.14 、 COD310mg/L 、 BOD5150mg/L 、 SS120mg/L 、 粪 大肠菌群数 NH3-N69.1mg/L、动植物油 1.0 mg/L、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0.2mg/L、粪 4 2.5×10 个/L。 本项目废水水质情况见下表 3-12。 表 3-12 本项目废水水质 (单位:mg/L,注明除外) 粪大 肠菌 群 (MPN /L) 阴离子 表面活 性剂 (mg/L ) 污染物 废水类别 水量 (m3/a ) COD (mg/ L) BOD5 (mg/ L) SS (mg/ L) NH3-N (mg/ L) 动植物 油 (mg/ L) 本项目废水水质 296270 310 150 120 69.1 1.0 2500 0.2 污水处理站进水 296270 310 150 120 69.1 1.0 2500 0.2 3- 18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三章工程分析 污染物产生量 (t/a) / 91.84 37 44.440 5 35.552 4 20.47 22 0.2962 / 0.0592 总去除率(%) / 80 85 90 60 85 99 20 污水站出水浓度 / 62 22.5 12 27.64 0.15 250 0.16 总排口排放量 (t/a) / 18.36 87 6.6660 3.5552 8.188 8 0.0444 / 0.0474 GB18466-2005 《医疗机构水污 染物排放标准》表 2预处理标准 / 250 100 60 / 20 5000 10 周口市东新区污 水处理厂进水水 质要求 / 320 180 200 45 / / / 注:本项目采用次氯酸钠消毒,根据《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表2预处理标准,预处 理消毒接触池接触时间≧1h,接触池出口总余氯限值为2~8mg/L。 由表3-9可知,本项目废水依托现有工程地下封闭式污水处理站经“格栅+调节池 +沉淀池+生物接触氧化池+二沉池+次氯酸钠消毒”处理后,污染物排放浓度能够满足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2预处理标准要求,同时也可以 满足周口市东新区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要求。 3.5.2 废气 根据《周口市中医院老年病医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知,现有工程老年病院 区排水量为 289856.7m3/a(794.048m3/d),考虑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PPP)项 目(本项目重新报批前项目名称)排水量 296270m3/a(811.70m3/d),废水总量合 计为 586126.7m3/a(1605.748m3/d),消减 BOD5 109.23t/a,每处理 1g 的 BOD5 可 产生 0.003g 的 NH3、0.00012g 的 H2S,H2S 和 NH3 产生量分别为 0.0131t/a、 0.3277t/a, 经“负压抽吸+生物除臭+紫外线消毒”处理后 15m 高排气筒排放,H2S 排放速率为 0.0005kg/h、排放量为 0.0039t/a,NH3 排放速率为 0.0112kg/h、排放量为 0.0983t/a, 均 满 足 《 恶 臭 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 》 (GB14554-93) 表 2 标 准 要 求 ( H2S0.33kg/h 、 NH34.9kg/h)。本项目重新报批后排水量不发生变化,消减 BOD5 未发生变化,故 3- 19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三章工程分析 本项目建成后全院 H2S 和 NH3 排放量不增加。新增废气主要为天然气锅炉废气、泊 车位汽车废气、食堂油烟。 1、天然气锅炉废气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周口市无集中供暖,故本项目设置燃气锅炉为本项目 和现有工程(在建)周口市中医院老年病院区供暖,现有工程(在建)周口市中医 院老年病院区建筑面积 132982m2,本项目建筑面积 210225m2,供暖建筑面积合计 为 343207m2。根据建筑物的采暖热指标约为 55~70W/每平方米,按 70W/每平方米 核算,则本项目合计需额定功率为 24024.49KW 的锅炉供暖,故设置 2 台 10t/h 和 2 台 8t/h 锅炉在冬季为医院供暖,总功率为 25200KW,能够满足本项目供暖需求。 综上所述,本项目设置 2 台 3t/h 锅炉为医院提供生活热水,设置 2 台 10t/h 和 2 台 8t/h 的锅炉在冬季为医院供暖可行。热水锅炉全年运行,天然气锅炉年运行 120 天,均位于地下负一层西北侧。 锅炉设置数量合理性分析: 根据设计单位介绍,本项目设置 2 台生活热水锅炉主要从生活热水供应的安全 性考虑,在 1 台热水锅炉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另外一台锅炉仍能保证医院部分热水 正常供应;设置 4 台供暖锅炉主要从供暖系统负荷不均匀性和供热需求的考虑,所 需供暖负荷低时开启部分锅炉供暖,负荷高时开启全部锅炉供暖,避免负荷低时选 择大机组带来的频繁开启机组,增加故障率,降低机组寿命。 天然气锅炉废气污染物主要成分为 SO2、NOx、颗粒物、林格曼黑度,本项目 6 台锅炉废气共用 1 根排气筒排放, 根据《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DB41/2089-2021) 中的“新建燃油、燃气锅炉烟囱不低于 8m”,因此本项目天然气锅炉设置 8m 排气 筒可行。 根据《周口市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周口市工业大气污 染防治 5 个专项方案的通知》的要求:燃气锅炉完成低氮改造,改造后烟尘、二氧 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分别不高于 5、10、50mg/m3;新建工业燃气锅炉同步完成 低氮改造,氮氧化物排放浓度不高于 30mg/m3。因此,本项目天然气锅炉拟采取燃 料分级低氮燃烧+烟气循环技术,经 8m 高排气筒排放。 本项目天然气锅炉废气污染物排放情况类比河南省新四方制药有限公司天然气 3- 20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三章工程分析 锅炉验收监测数据。河南省新四方制药有限公司位于周口市川汇区太昊路西段 8 号, 北靠太昊路、东临众恒新能源汽车物流园、南侧为农田、西侧为富民路,该公司 1996 年由国有企业改制成股份制企业,2006 年成立河南省新四方制药有限公司,配备 1 台 10t/h 的燃煤锅炉提供生产所需要的蒸汽。为满足《周口市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领 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周口市工业大气污染防治 5 个专项方案的通知》,该公司于 2018 年 12 月购买天然气锅炉,替换该公司原有燃煤锅炉,于 2019 年 3 月安装完成 并运行。经调查,该公司天然气由市政天然气管网供给,天然气锅炉进行了低氮改 造,采取燃料分级低氮燃烧+烟气循环技术,对氮氧化物从源头削减的效率在 40%~50%,河南省正信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于 2019 年 7 月 11 日对该公司天然气锅炉 进行验收监测,报告编号为正信检字[2019]0710-07。该公司经改造后的天然气锅炉 类型、燃料、燃烧燃烧方式均与本项目天然气锅炉均一致,类比可行。 根据《河南省新四方制药有限公司天然气锅炉验收监测检测报告》(以下简称 《检测报告》)(附件 7),验收监测期间,该公司燃气锅炉正常运行,检测点位为 燃气锅炉排气筒检测口,检测频次为 1 个周期,1 个周期三次。 根据《检测报告》(附件 7),该公司锅炉排气筒 SO2 折算浓度两次未检出,1 个为 3.13mg/m3;NOX 折算浓度在 21~28mg/m3 之间,均值 25mg/m3;颗粒物折算浓 度在 3.9~4.9mg/m3 之间,均值 4.39mg/m3,SO2、NOX、颗粒物排放浓度均满足《锅 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41/2089-2021)中 “表 1 新建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 准限值(燃气锅炉)”,即:二氧化硫浓度≤10mg/m3,氮氧化物浓度≤30mg/m3,颗粒 物浓度≤5mg/m3。 根据河南省新四方制药有限公司天然气锅炉验收监测数据,考虑到最不利因素, 本项目低氮燃烧改造后天然气锅炉 SO2、NOX、颗粒物排放浓度以河南省新四方制药 有限公司天然气锅炉验收监测数据各污染物折算值的最大值计算,即 SO2≤3.13mg/m3,NOx≤28mg/m3,颗粒物≤4.9mg/m3。 天然气用量核算: (1)热水锅炉用气量 本项目设置 2 台天然气锅炉为医院提供生活热水,每台锅炉热功率为 2100kw, 2100kw =2100 × 103 × 3600 秒 =7.56 × 109J , 天 然 气 热 值 为 8300Kcal/m3=8300 × 3- 21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三章工程分析 4.18KJ/m3=34694000J/m3 , 则 1 台 2100kw/h 天 然 气 锅 炉 1h 天 然 气 理 论 用 量 为 217.91m3,热效率取 0.9,则 1 台 2100kw/h 天然气锅炉 1h 实际天然气用量为 242 m3。 本项目 2 台 2100kw/h 天然气锅炉主要为医院供应生活热水,全年运行,则本项目锅 炉热水年天然气用量为 423.984 万 m3/a。 (2)供暖锅炉用气量 本项目设置 4 台天然气锅炉为医院提供冬季供暖,2 台锅炉热功率为 5600kw,2 台锅炉热功率为 7000kw,5600kw =5600×103×3600 秒=20.16×109J,7000kw =7000 × 103 × 3600 秒 =25.2 × 109J , 天 然 气 热 值 为 8300Kcal/m3=8300 × 4.18KJ/m3=34694000J/m3 , 则 1 台 5600kw/h 天 然 气 锅 炉 1h 天 然 气 理 论 用 量 为 581.08m3,1 台 7000kw/h 天然气锅炉 1h 天然气理论用量为 726.35m3,热效率取 0.9, 则 1 台 5600kw/h 天然气锅炉 1h 实际天然气用量为 646m3,1 台 7000kw/h 天然气锅 炉 1h 实际天然气用量为 807m3。本项目 2 台 5600kw/h 和 2 台 7000kw/h 天然气锅炉 主要为医院供暖,年运行 120 天,则本项目 2 台 5600kw/h 和 2 台 7000kw/h 供暖锅 炉年天然气用量为 836.928 万 m3/a。 经核算,本项目锅炉天然气总用量为 1260.912 万 m3/a。 本项目天然气锅炉经低氮燃烧+烟气循环后,对氮氧化物从源头产生的削减效率 在 40%~50%,又根据《环境保护实用数据手册》及《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污 染源排污系数》,天然气燃烧废气量产生系数按 107751m3 废气/(万 m3 天然气),则 本项目热水锅炉废气污染物产生情况详见表 3-13,天然气热水锅炉废气污染物产生 情况详见表 3-14。 表 3-13 污染 源 污染 物 热水 锅炉 (21 00k w/h) 废气 量 颗粒 物 SO2 NOX 本项目热水锅炉废气污染物排放情况一览表 源头治 理技术 前产生 量 (t/a) / 0.2239 0.1430 2.1318 产生 浓度 (mg /m3) 排放 浓度 (mg/ m3) 5215.15 m3/h / / 0.0256 0.0256 4.9 4.9 0.0163 0.1460 0.0163 0.1460 3.13 28 3.13 28 源头 治理 技术 源头 去除 效率 产生量 (t/a) 排放量 (t/a) 产生速 排放速 率 率 (kg/h) (kg/h) 低氮 燃烧 +烟 气循 环 / 4568.47 万 m3/a 4568.47 万 m3/a 5215.15 m3/h / 0.2239 0.2239 / 40% 0.1430 1.2791 0.1430 1.2791 3- 22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表 3-14 污染 源 污染 物 供暖 锅炉 (56 00k w/h、 7000 kw/h ) 废气 量 颗粒 物 SO2 NOX 第三章工程分析 本项目天然气供暖锅炉废气污染物排放情况一览表 源头治 理技术 前产生 量 (t/a) 源头 治理 技术 / 0.4418 0.2822 4.2083 低氮 燃烧 +烟 气循 环 产生 浓度 (mg /m3) 排放 浓度 (mg/ m3) 31312.44 m3/h / / 0.1534 0.1534 4.9 4.9 0.2822 0.0980 0.0980 3.13 3.13 2.5250 0.8767 0.8767 28 28 产生 浓度 (mg /m3) 排放 浓度 (mg/ m3 ) 源头 去除 效率 产生量 (t/a) 排放量 (t/a) 产生速 排放速 率 率 (kg/h) (kg/h) / 9017.98 万 m3/a 9017.98 万 m3/a 31312.4 4m3/h / 0.4418 0.4418 / 0.2822 40% 2.5250 经核算,本项目热水锅炉和供暖锅炉废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见表 3-15。 表 3-15 本项目热水锅炉、供暖锅炉排气筒废气污染物排放总量一览表 污染 源 天然 气锅 炉排 气筒 污染 物 源头 治理 技术 前产 生量 (t/a) 废气 量 / 颗粒 物 SO2 NOX 0.6657 0.4252 6.3401 源头 治理 技术 低氮 燃烧+ 烟气 循环 源头 去除 效率 产生量 (t/a) 排放量 (t/a) 产生速 排放速 率 率 (kg/h) (kg/h) / 13586.45 万 m3/a 13586.4 5万 m3/a 36527.5 9m3/h 36527.59 m3/h / / / 0.6657 0.6657 0.1790 0.1790 4.9 4.9 / 40% 0.4252 3.8041 0.4252 3.8041 0.1143 1.0227 0.1143 1.0227 3.13 28 3.13 28 由表 3-15 可知,本项目热水锅炉、供暖锅炉废气共用 1 根 8m 排气筒排放,颗 粒物、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排放浓度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DB41/2089-2021)中表 1 燃气锅炉标准要求(NOX≤30mg/m3、SO2 ≤10mg/m3、颗 粒物≤5mg/m3)。 2、泊车位汽车尾气 本项目增设1000个地下机动车泊车位,车辆进出泊车位时会产生汽车尾气。汽 车尾气主要是指汽车在怠速及慢速(≤5km/h)状态下排放的尾气,主要污染因子为 CO、THC、NOX 等。汽车废气的排放量与车型、车况和车辆数及汽车在泊车位的运 行时间均有关系。 ①污染排放系数 3- 23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三章工程分析 一般住户家庭用车基本为小型车(轿车和小面包车等),参照《环境保护实用 数据手册》中有关轿车的尾气排放系数见表3-16。 表3-16 轿车(汽油)尾气排放系数 污染物名称 CO THC NOX 排放系数(g/L) 191 24.1 17.8 ②运行时间 运行时间包括汽车在泊车位的怠速行驶时间和停车(或启动)时延误的时间。 一般汽车出入泊车位的行驶速度不大于5km/h,根据类比调查,平均每量车进出泊 车位的时间约为3min。 ③车流量 本项目设置1000个地下泊车位,确定每个泊车位平均停车次数按每天2次计算, 则项目泊车位平均每天进出的车辆数为2000辆。 ④汽车尾气源强 根据调查,车辆进出泊车位的平均耗油速率为0.20L/km,按车速5km/h 计,计 算耗油量为2.78×10-4L/s,则每辆汽车进出泊车位产生的废气污染物的量可由下式计 算: g=f·M 其中:M= m·t 式中:f—大气污染物排放系数(g/L 汽油); M—每辆汽车进出停车场耗油量(L); t —汽车出入停车场与在停车场内的运行时间总和,约3min; m—车辆进出停车场的平均耗油速率,2.78×10-4L/s。 由上式计算可知每辆汽车进出泊车位一次耗油量为0.05L,每辆汽车进出泊车位 产生的废气污染物CO、THC、NOX 的量分别为9.55g、1.205g、0.89g。 根据估算的车流量,计算得到的泊车位汽车尾气排放情况见表 3-17。 3-17 地上泊车位汽车尾气排放情况一览表 污染物名称 CO THC NOX 每辆车废气排放量(g/辆) 9.55 1.205 0.89 泊车位污染物年排放量(t/a) 6.9715 0.8797 0.6497 本项目汽车尾气属于无组织排放,位于地下车库,安装抽排风系统,加强地下 3- 24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三章工程分析 车库空气流通,产生的汽车尾气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3、食堂油烟废气 本项目新增医院总职工人数为1000人,新增病床720张,每张床位平均陪护人 员按1.5人计,则共2800人次用餐。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本项目食堂包含现有 工程周口市中医院老年病医院项目人员的就餐,现有工程职工人数为1000人,病床 1080张,每张床位平均陪护人员按1.5人计,共3700人次用餐,则本项目建成后食 堂餐厅需可容纳6500人就餐,食堂在烹饪过程将会产生废气污染物,主要污染因子 为油烟及其中含有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 根据类比调查,食堂一般的食用油耗油系数为20g/(人·d),则本项目耗油量 约20×6500×365/1000000 =47.45t/a。一般油烟挥发量占总耗油量的2~4%,平均为 2.83%,本项目按3%取值,则油烟产生量为1.4235t/a。 根据《餐饮油烟中挥发性有机物风险评估》(环境科学研究,第25卷第12期, 2012年12月),烹饪油烟VOCS排放因子为5.03g/kg,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GC-MS)实地监测分析得出,厨房油烟VOCS主要污染物为乙醇和丙烷,另包括 醛类、烯烃和含氧有机物等,大部分属非甲烷总烃,因此本项目VOCS以非甲烷总 烃作为控制和预测因子。本项目耗油量为47.45t/a,则本项目食堂在烹饪过程中非甲 烷总烃产生量为0.2387t/a。 3 本项目食堂共设置10个液化气基准灶头,每个灶头排气量以4000m /h计,年工 3 作日365天,日工作时间约6h,则年废气产生量为8760万m ,该食堂每个灶头安装 集气罩,废气经10个集气罩收集后经1套“高效静电式油烟净化器”对食堂油烟废 气进行处理。根据河南省地方标准《餐饮业油烟污染物排放标准》 (DB41/1604-2018),基准灶头≥6个为大型餐饮服务单位,本项目拟设置10个基 准灶头,属大型餐饮服务单位,高效静电式油烟净化器对油烟去除效率应大于95%, 本次评价按95%计,对非甲烷总烃去除效率约70%。 本项目食堂油烟废气经废气处理设施处理后,油烟排放量为0.0325kg/h 3 (0.0712t/a),排放浓度为0.81mg/m ,非甲烷总烃排放量为0.0327kg/h(0.0716t/a), 3 排放浓度为0.82mg/m ,满足河南省地方标准《餐饮业油烟污染物排放标准》 3- 25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3 第三章工程分析 3 (DB41/1604-2018)(油烟1.0mg/m ,非甲烷总烃10.0mg/m ),由专用排烟通道排 放。 3.5.3 固体废物 根据《周口市中医院老年病医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知,现有工程老年病院 区排水量为 289856.7m3/a(794.048m3/d),考虑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PPP)项 目(本项目重新报批前项目名称)排水量 296270m3/a(811.70m3/d),废水总量合 计为 586126.7m3/a(1605.748m3/d),污水处理站格栅过滤过程会产生栅渣,栅渣产 生量取值 0.02m3/103m3 污水,栅渣产生量 11.72m3,1m3 栅渣约 0.6t,故栅渣产生量 为 7.03t,含水率小于 60%。本项目重新报批后排水量不增加, 故本项目建成后全 院栅渣产生量不增加。 根据《周口市中医院老年病医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知,现有工程建成后有 床位 1080 张,陪护人员 1620 人,医务和后勤人员 1000 人,根据《医院污水处理技 术指南》:沉淀池污泥产生量约为 66-75g/人d(本评价取最大值),则污水站污泥产 生量约为 101.29 t/a(含水率 95%左右);考虑污水处理站处理废水包含后期周口市 中医院东区分院(PPP)项目(本项目重新报批前项目名称)废水,周口市中医院 东区分院医院总职工人数为 1000 人,设置病床 720 张,陪护人员 1080 人,则污水 站污泥产生量约为 76.65 t/a(含水率 95%左右);则污泥站污泥总产生量约为 177.94 t/a(含水率 95%左右)。本项目重新报批后床位数不增加, 故本项目建成后全院 污泥产生量不增加。 本项目建成后新增的固体废物主要为一般生活垃圾、医疗废物。 1、生活垃圾 本项目医护人员和后勤人员共 1000 人,生活垃圾产生量按每人每天产生 0.5kg 计算,产生量约 0.5t/d,182.5t/a;住院病人及家属生活垃圾产生量按每人每天产生 0.5kg 计算,按日最高住院人数 720 人计,陪护家属按 1080 人计,产生量约 0.9t/d, 328.5t/a;门诊病人生活垃圾产生量按每人每天产生 0.2kg 计算,按日最高门诊人数 3200 人计,产生量约 0.64 t/d,233.6t/a,合计 744.6t/a(2.04 t/d)。生活垃圾分类收 集后全部由环卫部门负责清运。 2、医疗废物 3- 26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三章工程分析 根据国家环保部的统计方法,医疗废物的产生量核算: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 按照每个床位每天0.6kg 计算;地级市、地区所在城市,按照每个床位每天0.48kg 计 算;一般城市、县级市按照每个床位每天0.4kg 计算;全国平均按照每个床位0.51kg 计算。本次评价取0.48kg/(床位·d),即本项目医疗废物的产生量为126.144t/a (345.6kg/d)。 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医院医疗废物属于危险固废,名录 编号为HW01。医疗废物分为感染性废物(HW841-001-01)、损伤性废物 (HW841-002-01)、病理性废物(HW841-003-01)、化学性废物(HW841-004-01) 和药物性废物(HW841-005-01),其中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病理性废物产生 量约为90 ,化学性废物和药物性废物产生量约为36.144t/a,各类医疗废物分类收集 后,在本项目新建的一座医疗废物暂存间(50m2)暂存后,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集 中处理。 为确保医疗固废的安全处置,国家对医院从固废源头控制、暂存、移交等方面 均有相关的管理措施和要求,结合本医院实际情况具体如下: (1)医疗废物管理的一般规定 本项目应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切实履行职责,同时应制定相应的 事故应急预案,防止因医疗废物导致传染病传播和环境污染事故。对本单位从事医 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等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并配备相应的职业卫生防 护措施。对本项目产生的医疗废物实行登记制。登记内容编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 种类、重量、数量、交接时间、处置方法、最终去向及经办人等项目,登记资料至 少要保存三年。 (2)医疗废物的具体管理措施和要求 ①分类收集 分类收集是减少危害和安全处理的前堤。收集废物所使用的容器主要是塑料袋、 锐器容器和废物箱等。本项目医疗固废主要包括各种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 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和化学性废物。 感染性废物:主要分布在门诊、化验、医技室和病房等。根据要求,各诊室应 分别配备专用的废物塑料袋和专用密闭的容器,将各种易收集的如化验标本、各种 3- 27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三章工程分析 敷料等感染性废物收集于专用的塑料袋中,废物塑料袋应有清晰的颜色标志和注明 用途,并放在相应的污物桶中。需高压灭菌(或其他消毒处理)的废物袋应采用合 适的材料制造,并作颜色标记,可加有标志以显示是否经过所规定的处理程序(如 高压消毒指示袋等),袋子上还应有清晰的文字标志,如“需消毒废物”或“无危 害标志”。高压灭菌(或其他消毒处理)后的废物袋小容器应放入另一种颜色标记 的袋子或容器中,以便进行下一步的处置。 损伤性废物:指用过废弃的或一次性的注射器、针头、玻璃、锯片、解剖刀、 手术刀片及其他可能引起切伤刺伤的器物。这些废物不应与其它废物混放,用后应 稳妥安全地置入密闭的锐器容器中。锐器容器应标以适当的颜色,并用文字清晰标 明专用,并以国际标志符号标志,如“只能用于锐器”、“生物危险品”。 病理性废物:主要分布在手术室、诊室等,主要为如手术室的人体组织等废物。 医院应在此区设置废物收集设施,该类废物应使用双层废物袋,应用密封与处理的 废物桶(如聚乙烯或聚丙烯塑料桶,容量 30~60L),装满之后应立即封闭。 药物性废物和化学性废物:主要为过期的各种药品和各种废气的化学消毒剂和 含汞血压计、温度计等,可在各诊室和检验科设置专门的密闭容器。待一定量时和 医疗废物一起进行处置。 所有废物都应丢弃或放入标明适当颜色或标识的垃圾袋或污物桶中,在装满 3/4 时有人负责封袋,废物一旦放入废物箱后就不宜再取出。医院中有传染性和有害的 污物不能混在一起,若混在一起则应按有害废物处理。 ②废物袋的搬运与集中 污物袋要定期收集。废物袋应每日运出病房或科室,也可根据需要决定搬运时 间,无标志的废物袋不应搬出,而且应保证安全并防止泄漏。封好的锐器容器或圆 形废物桶搬出病房或科室之前应有明确标志。废物袋应及时更换,任何情况下都不 能用普通袋代替有害废物袋。病房中应同时有2种类型的废物袋。废物袋的大小应根 据需要确定,尽量满足各种需要,应保证外袋颜色相符,袋内可衬以不同颜色和强 度的内袋,工作人员应确保废物离开病房或科室时装入颜色相符的袋子中。医院内 废物应在病区、科室与废物中心存放地之间设计规定转运路径,以缩短医院内废物 通过病区与其它清洁区的路线。使用专用手推车将废物袋(箱)运至废物中心存放 3- 28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三章工程分析 地时,手推车应是专门设计的,外形美观,装卸方便,有任何泄漏时均应彻底清洁 与消毒。 ③暂存 废物袋(箱)在就地处理或异地处理之前,需在医院中心废物存放地集中暂存, 该暂存设施不得漏天存放医疗废物,易腐败的生物废物需贮存于中心存放地或病室 内的冰箱、冰柜内。医疗废物在医院内的暂存时间不得超过2天,同时医院暂存设施 应远离医疗区和食品加工区和人员活动区,应和普通垃圾分开存放, ④移交 本项目产生的各种医疗废物拟委托有资质单位集中收集处理,按照《医疗废物 管理条例》相关要求,医院在医疗废物的转移方面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 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规定,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制度。即医院在转移 危险废物在运营过程中具体应做到: a、医院在转移医疗废物前,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批危险废物转移计划;经批 准后,产生单位应当向移出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联单。 b、医院每转移一车(次)同类危险废物,应当填写一份联单。 c、医院应当如实填写联单中产生单位栏目,并加盖公章,经交付危险废物运输 单位核实验收签字后,将联单第一联副联自留存档,将联单第二联交移出地环境保 护行政主管部门,联单第一联正联及其余各联交付运输单位随危险废物转移运行。 d、联单保存期限为五年,贮存危险废物的,其联单保存期限与危险废物的贮存 期限相同。 ⑤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库房的要求 a、必须与生活垃圾存放地分开,有防雨淋的装置,地基高度应确保设施内不受 雨洪冲击或浸泡; b、必须与医疗区和人员活动密集区隔开,方便医疗废物的装卸、装卸人员及运 送车辆的出入; c、应有严密的封闭措施,设专人管理,避免非工作人员进出,以及防鼠、防蚊 蝇、防蟑螂、防盗以及预防儿童接触等安全措施; d、地面和1.0 米高的墙裙须进行防渗处理,地面有良好的排水性能,易于清洁 3- 29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三章工程分析 和消毒,产生的废水应采用管道直接排入医疗卫生机构内的医疗废水消毒、处理系 统,禁止将产生的废水直接排入外环境; e、库房内应张贴“禁止吸烟、饮食”的警示标识; f、应按《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GB1556.2-1995) 和卫生、环保部门制定的专用医疗废物警示标识要求,在库房外的明显处同时设置 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的警示标识。 本项目新增固体废物产排情况见表 3-18。 表 3-18 固体废物产排情况一览表 序号 污染物 产生途径 1 医疗废物 2 生活垃圾 门诊科室及 住院部 固废性质 产生量 危险废物 126.144t/a / 744.6t/a 职工、病患 处理措施 医疗废物暂存间暂存后,委托有 资质单位进行集中处理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由环卫部 门处理 3.5.4 噪声 本项目营运期间主要噪声源为中央空调主机、冷却塔,建筑物给水泵及地下车 库风机、锅炉房等运转产生的噪声。项目建筑物给水泵位于院区地上独立房间内, 地下车库风机主要为地下车库顶部固定位置,中央空调主机及配套冷却塔位于病房 楼和医技楼楼顶中部,尽量远离病房区,锅炉房位于病房楼负一楼。本项目拟对所 有有振动的设备均设减振基础或吊架,接管采用柔性减振接头,对所有送、排风系 统作消声处理,中央空调主机单独放置,空调冷却塔拟紧临布置,冷却塔采取在冷 却塔风机进出风口安装消声器、降低落水高度、水泵、风机隔声减震等降噪措施; 本项目高噪声设备拟采取治理措施及排放源强见表 3-19、3-20。 表 3-19 主要室外噪声源情况 空间相对位置 m 序号 1 2 声源名称 中 央 空 调 主机 型号 / X Y Z 22 344 85 声功率 级 /dB(A) 声源控制措 施 排放 源强 /dB(A) 85 隔声、减震 60 运 行 实 际h 2160 主机 / 48 254 3- 30 23 85 隔声、减震 60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三章工程分析 3 冷却塔 / 15 343 85 90 隔声、消声、 减振 65 4 冷却塔 / 38 252 23 90 隔声、消声、 减振 65 备注:空间相对位置以本项目西南厂界交点处为坐标原点。 表 3-20 室内声源情况 建筑 声源 建 运 空间相对位置 m 物插 源强 筑 声源 室内边界 行 序 声源名 型 距室内边 入损 物 声级 时 声功率 控制 号 称 号 界距离/m 失 名 /dB(A) 段 级/dB 措施 X Y Z /dB(A 称 h (A) ) 1 给 水 泵 房 2 3 建筑 物给 水泵 建筑 物给 水泵 风机 / / / 75 75 90 地 下 车 库 4 风机 地 下 5 负 一 层 锅炉 房 / / 隔 声 、 减 振 90 42 82 52 减 振 、 隔 声 、 消 声 85 24 -31 建筑物外噪声 声压级 /dB(A) 东:50 西:50 25 南:50 北:50 建筑物 外距离 345 东:1 西:1 1 南:1 北:1 东:75 西:75 南:75 北:75 248 东:1 西:1 1 南:1 北:1 东:75 西:75 南:75 北:75 190 东:200 西:100 -3 南:110 北:205 西:50 南:49.2 北:43.8 297 东:190 西:100 -3 南:220 北:95 东:44.4 西:50 南:43.2 北:50.5 东:19.4 西:25 25 南:18.2 北:25.5 1m 325 东:240 西:50 -3 南:300 北:50 东:39.4 东:14.4 西:51 28 西:26 25 南:35.5 80 南:10.5 北:51 北:26 1m 东:50 西:50 25 南:50 北:50 87 东:44.0 60 东:19 25 西:25 南:24.2 北:18.8 备注:空间相对位置以本项目西南厂界交点处为坐标原点。 3.6 污染物排放汇总 通过以上项目分析,得出本项目污染物产生与排放情况见表 3-21。 3- 31 1m 1m 1m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表 3-21 污染因素 废 水 综合 废水 天然气 锅炉废 气 废 气 汽车 尾气 (t/a) 食堂 废气 第三章工程分析 本项目污染物汇总 污染物名称 产生量 (t/a) 削减量 (t/a) 排放量 (t/a) 废水量 296270 0 296270 COD 91.8437 73.4750 18.3687 BOD5 44.4405 37.7745 6.6660 SS 35.5524 31.9972 3.5552 NH3-N 20.4722 12.2834 8.1888 动植物油 0.2962 0.2518 0.0444 粪大肠杆菌 (MPN/L) 1600 / 160 阴离子表面 活性剂 0.0592 0.0118 0.0474 废气量(万 m3/a) 13586.45 0 13586.45 颗粒物 / / 0.6657 SO2 / / 0.4252 NOX / / 3.8041 CO 6.9715 0 6.9715 NOx 0.6497 0 0.6497 TCH 0.8797 0 0.8797 废气量(万 m3/a) 8760 0 8760 油烟 1.4235 1.3523 0.0712 非甲烷总烃 0.2387 0.1671 0.0716 3- 32 (单位:t/a) 处置措施 达标排 放情况 依托现 有工程 (在建) 污水处理 站处理后 进入周口 市东新区 污水处理 厂进一步 处理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 排放标准》 (GB18466-2005)表 2预处理标准;东新区 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 要求 低氮燃烧 +烟气循 环技术 8m 排气 筒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 放标准》 (DB41/2089-2021) 中表 1 燃气锅炉标准 要求 无组织排 放 无组织排放 1 套高效 静电式油 烟净化器 处理后经 1 根专用 排烟通道 排放 达到河南省地方标准 《餐饮业油烟污染物 排放标准》 (DB41/1604-2018) 要求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固 体 废 第三章工程分析 生活垃圾(t/a) 744.6 744.6 0 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理 医疗垃圾(t/a) 126.144 126.144 0 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 3.7 改扩建前后污染源“三本账” 本项目建成后,全院“三本账” 统计见表 3-22。 表 3-22 废 水 固 体 废 物 “以新带 老”削减 总排放量(t/a) 量(t/a) / 0.6657 / 0.4252 / 3.8041 / 0.0712 / 0.0716 / 0.0039 / 0.0983 / 29.3063 / 2.9306 / 1624.25 排放 增减量 (t/a) +0.6657 +0.4252 +3.8041 +0.0712 +0.0716 / / / / +744.6 现有工程排 放量(t/a) 本项目排放量 (t/a) 颗粒物 SO2 NOx 油烟 VOCS H2S NH3 COD NH3-N 生活垃圾 / / / / / 0.0039 0.0983 29.3063 2.9306 879.65 0.6657 0.4252 3.8041 0.0712 0.0716 / / / / 744.6 废分子筛 中药渣 0.3 5 / / / / 0.3 5 / / 污水处理站产生的 污泥及栅渣 99.51 / / 99.51 / 医疗废物 189.2 126.144 / 315.344 +126.144 项目 废 气 本项目建成后“三本账”统计一览表 3- 33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四章环境概况 第四章环境概况 4.1 自然环境概况 4.1.1 地理位置 周口市位于豫东平原,河南省东南部。地理坐标北纬 33°03′~34°20′,东经 114°05′~115°39′,南北宽 135 公里,东西长 140 公里,总面积 11959 平方公里。东邻 安徽省阜阳市,西依漯河、许昌两市,南与驻马店地区相连,北与开封市、商丘市 接壤。周口市东南距阜阳 160 公里,东北距商丘 143 公里,西北距省会郑州 202 公 里,距许昌 122 公里,西距漯河 59 公里,西南距驻马店 129 公里,北距开封 163 公 里。周口市距所辖县城最远的鹿邑 105 公里,最近的商水 9 公里,东距郸城 71 公里, 东南距沈丘 55 公里,距项城 35 公里,东北距淮阳 32 公里,北距太康 68 公里,西 北距扶沟 62 公里,距西华 25 公里。 本项目位于周口市示范区东环路(武盛大道)东侧,神农路南侧、周淮路北侧、 纬二路西侧。本项目东侧紧邻现有工程老年病院区,东侧 160m 为搬口派出所,东北 侧 610m 为石庄,东南侧 530m 为搬口办事处;南侧为空地,南侧 390m 为周淮路, 南侧 460m 为中共川东粮油购销有限公司和搬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南侧 650m 为搬 口村安置区,西南侧 280m 为鸿泰物料,西南侧 330m 为华耀城客运站,项目西南侧 750m 为华耀城;项目西侧 20m 为武盛大道,西侧 130m 为幸福河(河流无功能区划), 西侧 260m 为东耀物流园;项目北侧为空地(神农路暂未建设),北侧 60m 为颍河 高中,项目西北侧 430m 为华耀商贸物流园。本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一,周边关系见 附图三。 4.1.2 地形地貌 周口市属黄、淮河冲积平原,是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境内地势平坦,海拔平 均高度 46.7 米,西高东低,由西北向东南缓倾,坡降 1/5000 左右。 本项目区域地势较平坦,周围为农田及道路,适合本项目建设。 4.1.3 工程地质 周口市地质构造属华北坳陷区的一部分,纵跨周口凹陷和通许凸起两个三级地 4-1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四章环境概况 质构造单元。北部太康县、西北部扶沟县以及西华县北部处于通许凸起上,南部很 小部分处于西平-平舆凸起,其他部分位于周口凹陷中。通许凸起基底主要为古生界, 其次在东西端尚有元古界、太古界。其上主要为上第三系河湖相红、棕、黄色粘土 岩、砂岩、砂砾岩组成的次稳定型复陆屑建造,中间厚 400m,南北两边厚 1300m。 第四系河湖相粘土、砂上层厚 100-200m。在南北两侧边缘地带和内部小洼陷内尚发 育有下第三系陆相碎屑岩,厚 100-300m。通许凸起断裂比较发育,可分为近东西向、 北东向、北西向三组。主要为正断层,其中北东向和北西向断裂兼有平推性质。局 部地区形成小的新生代小洼陷,如尉氏县南曹、太康县黄路口等地。近东西向断裂 主要有北侧的中牟、杨庄、龙塘断裂,南侧的临颍-商水大断裂等。北东向断裂有济 阳、睢县-曹县等断裂。北西向规模较大的断裂有曹里北、东夏亭等断裂。 周口凹陷基底为古生界、三叠系,局部地区为太古界。凹陷内主要沉积了下第 三系河湖相粘土岩、砂岩夹泥灰岩组成的次稳定型暗色-红色复陆屑建造。上第三系 河湖相粘土岩、砂岩夹煤线组成的次稳定型复陆屑建造。新生代沉积最大厚度达 7000m 以上。新近系为砂岩夹粘土、亚粘土薄层,在 469-481m 处有含水粗砂岩层, 埋藏在 240-470m 以下。第四系为粘土、砂、砂砾层,第四系沉积物详细情况为:(1) 下更新统:为亚粘土、粘土、夹薄层亚砂土,并有 2-3 层 0.2-0.4m 厚的铁锰质结核, 可见水平层埋,在 236-310m 之间有三个含水层,单层厚度 2-11m,总厚度 15.5-25.4m, 为细砂和细中砂,冲积及静水相沉积成因。该层顶板埋深 189-203m,层厚 103-123m。 (2)中更新统:为亚粘土、亚砂土,含钙质结核及铁锰质浸染,中下部夹粉细砂、 细砂透镜体,分选差,含泥质,冲积成因,顶板埋深 75-97m,厚度 104-117m。(3) 上更新统:为亚粘土和亚砂土,可见锈染及钙质结核,并夹 2-3 层灰色及灰黑色淤泥 质亚砂土,腐殖质含量高,冲积及静水相沉积成因,顶板埋深 14-29m,厚度 57-66m。 (4)全新统:为粉砂、亚粘土、亚砂土等,冲积成因,上部为泥质粉砂,厚度 2-5m 不等,紧接着是亚粘土,厚度 4-7m,亚粘土下面是亚砂土,厚度 3m 多,再下面是 厚厚的一层粉细砂,厚度 20 多米,是主要的含水层。 4.1.4 水文 4.1.4.1 地表水资源 4-2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四章环境概况 周口市境属淮河流域,主要有颍河、涡河、淮河、洪河四大水系。颍河水系市 内流域面积 8856.5 平方千米,主要河流有颍河、沙河、贾鲁河、汾泉河、新蔡河、 新运河等;涡河水系市内流域面积 2781 平方千米,主要河流有涡河、尉扶河、铁底 河、惠济河等;淮河水系市内流域面积 1746 平方千米,主要河流有黑河、清水河、 洺河、皇姑河等;洪汝河水系市内流域面积 81 平方千米。100 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 有 60 条,其中,流域面积在 1000 平方千米以上的有沙河、颍河、贾鲁河、汾泉河、 涡河等 15 条;500 平方千米~1000 平方千米的有清水河等 7 条;100 平方千米~500 平方千米的有新枯河、晋沟河等 38 条。 2015 年,全市地表水资源量为 9.75 亿立方米,较上年增加 1.70 亿立方米。人均 地表水资源量 110.7 立方米,亩均地表水资源量 75.8 立方米。全市 9 座大中型水闸 年初蓄水量为 0.85 亿立方米,年末蓄水量为 0.80 亿立方米,年末较年初减少 0.05 亿 立方米。全市地表水总用水量为 2.40 亿立方米,占地表水资源总量的 24.6%。地表 水用水中农业用水量占 73.3%,工业用水占 10.6%。 本项目废水经现有工程(在建)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进入 东新区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处理后排水进入新运河,汇入沙颍河。 地下水资源 4.1.4.2地 厂址区域位于临颍至沈丘大断裂构成的中新生代断拗式凹陷盆地内,基底为新 生界沉积物,以后直接沉积了第三系陆相地层,上部则覆盖了厚度不大的第四系冲 洪积地层。浅层含水层由第四系上更新统及全新统冲积、洪积相细砂、中细砂、砂 砾石组成,水位埋深 2-12m;深层含水层由第四系中更新统底部中洪积和下更新统上 部的冰积与冰水湖相沉积泥质中细砂、泥质中粗砂及小砾石组成,埋深 76-300m,流 向为西北向东南,排泄方式为径流排泄、蒸发排泄和人工开采排泄。地下水流向与 地表水流向一致,由西北向东南流,水力坡度 1/2100 径流,浅层水深度 2~12m。主 要补给形式有降水入渗补给、地表水径流补给,但以大气补给为主。 2015 年,全市地下水资源量为 15.09 亿立方米,较上年减少 2.03 亿立方米。人 均地下水资源量 171.3 立方米,亩均地下水资源量 117.3 立方米。全市地下水总开采 量为 15.15 亿立方米,其中浅层地下水开采量为 13.72 亿立方米,主要用于农田灌溉; 4-3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四章环境概况 深层地下水开采量为 1.43 亿立方米,主要用于城镇居民生活和工业用水。2015 年年 底,全市地下水平均埋深 4.44 米,较上年上升 0.36 米。2015 年年底相比 2014 年年 底,全市地下水埋深上升区(升幅大于 0.50 米的区域)面积为 2120 平方千米,占总 面积的 18.2%,地下水稳定区(变幅为-0.50 米~0.5 米的区域)面积为 4033 平方千 米,占总面积的 34.6%。地下水下降区(降幅大于 0.5 米的区域)面积为 5506 平方 千米,占总面积的 47.2%。 4.1.5 气象特征 周口市地处中纬度地带,豫东平原黄、淮之间。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一 年四季分明,温差较大。其特点是:冬长寒冷雨雪少,夏季炎热雨季中,春秋温暖 季节短,春夏之交多干风。根据周口市气象台多年气象资料统计,市区年平均气温 14.6℃,年平均气压 1006.9hPa,年平均相对湿度 72.2%,年日照 2150.4 小时,年平 均降雨量 774.2mm,年平均蒸发量 1358.7mm,年平均无霜期 222 天。 周口市全年冬季以北风偏东北风为主,夏季盛行东南偏南风,冬季盛行偏北风, 一年中春季风速最高,秋冬季风速较低,全年平均风速 2.3m/s,静风频率也较高, 全年平均约为 18.8%。 4.1.6 土壤、动植物 市域内土壤受气候、大地构造、黄河和沙颖河冲积以及人们社会生产活动的影 响,大致以郸城县张完集向西南经宁平、汲冢到淮阳县窦门至顶城市水寨再向西沿 沙颖河一线为界。以南多为砂姜黑土,特别是沈丘、项城、商水三县汾泉河及郸城 县黑河两岸尤为典型;以北是在黄河历代南流的冲积物经过人们辛勤耕耘形成的潮 土。在西华、商水、扶沟 3 县西部和项城市南部,受气候、地形影响,有少量褐土 和黄褐土分布。 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规定的标准划分,全市土壤分为潮土、砂姜黑土、褐 土和黄褐土 4 个土类,8 个亚类,16 个土类,49 个土种。 周口市动植物资源丰富,名贵的生物资源有周口黄牛、槐山羊、淮阳驴、项城 猪、鲈鱼、白龟;白花泡桐、高口樱桃、陈老将梨、黄花菜、逍遥大葱、房坟韭菜、 芦笋、练丰一号小麦、周单一号玉米及有育种价值的野生大豆。 4-4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四章环境概况 4.1.6 生态环境 经现场调查,评价区域内没有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 植物种类,主要以道路、居民区等人工生态环境为主,主要植被为人工栽培的树木。 4.2污染源调查 本项目环境空气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 境》(HJ2.2-2018),二级评价需参照 7.1.1.1 和 7.1.1.2 调查本项目现有及新增污 染源和拟被替代的污染源,本项目现有工程正在建设,现有工程废气主要为污水处 理站产生的恶臭,经“负压抽吸+生物除臭+紫外线消毒”处理后 15m 高排气筒排放, H2S 排放速率为 0.0005kg/h,NH3 排放速率为 0.0112kg/h,均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 标准》(GB14554-93)表 2 标准要求(H2S0.33kg/h、NH34.9kg/h),建成后对周边环境 影响较小。并且,本项目无拟被替代污染源,因此仅调查本项目新增污染源。本项 目天然气锅炉废气排气筒参数调查清单见表 4-1。 表 4-1 本项目天然气锅炉废气排气筒参数表 污染物排放速率 排气 排气筒底部 编 号 名称 中心坐标 E N D 天然气 114 A 锅炉废 .72 33.665 00 气排气 142 886 º 1 筒 7º 筒底 排气 部海 筒高 拔高 度/m 度/m 46 8 排气 烟气 筒出 流速 口内 /(m3/ 径/m h) 3652 0.45 7.59 烟 气 温 度 /℃ /(kg/h) 年排 放小 排放 时数 工况 /h 8760 SO2 NOX 粒 物 0.114 1.022 0.1 3 7 790 非正 0.114 1.022 0.1 常 3 7 790 正常 50 颗 注:本项目天然气锅炉采用低氮燃烧+烟气循环技术,未另外单独锅炉废气处理设施,因此 锅炉废气污染物正常排放和非正常排放源强一致。 4.3 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4.3.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4.3.1.1 环境空气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根据大气功能区划分原则,项目所在区域为二类功能区,环境空气质量应执行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本项目所在区域为二类功能区, 4-5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四章环境概况 环境空气质量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本次环境 空气质量现状评价 SO2、NO2、PM10、PM2.5、CO、O3 采用周口市 2022 年环境空气 监测数据,周口市 2022 年度常规污染物监测结果统计见表 4-2。 表 4-2 周口市 2022 年度常规空气污染物监测结果统计表 污染物 年评价指标 现状值 标准值 占标率(%) 达标情况 SO2 年平均质量浓度 8μg/m3 60μg/m3 13.3 达标 NO2 年平均质量浓度 21μg/m3 40μg/m3 52.5 达标 PM10 年平均质量浓度 80μg/m3 70μg/m3 114.3 超标 PM2.5 年平均质量浓度 44μg/m3 35μg/m3 125.7 超标 CO 24小时平均 1.2mg/m3 4mg/m3 30 达标 O3 日最大8小时平均 168μg/m3 160μg/m3 105 超标 根据表 4-2 可知,2022 年周口市 SO2、NO2 年均值、CO 24 小时平均值均满足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PM10、PM2.5 年均值均超标,超 标倍数分别为 0.143 倍、0.257 倍,O3 日最大 8 小时平均值第 90 百分位数超标,超 标倍数为 0.05,因此本项目所在区域属于不达标区。 根据《周口市 2023 年蓝天保卫战实施方案》(周环委办[2023]13 号),周口市 拟采取以下措施:①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②深入调整能源 结构,推进能源低碳高效利用;③持续调整交通运输结构,打好柴油货车治理攻坚 战;④优化调整用地结构,强化面源污染治理;⑤推进工业企业四项工程,深化大 气污染综合治理;⑥强化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打好臭氧污染防治攻坚战;⑦强化区 域联防联控,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攻坚战;⑧强化基础能力建设,持续推进大气环境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采取上述措施后,能够有效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4.3.1.2 特征污染物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4.3.1.2.1 监测点位 本项目特征污染物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评价因子为 H2S、NH3、臭气浓度,本 项目引用 2021 年 05 月 14 日至 2021 年 05 月 20 日河南精诚检测有限公司对本项目 区 H2S、NH3、臭气浓度的监测数据,监测结果统计见表 5-3。 4.3.1.2.2 评价方法 采用单因子指数法,计算公式如下: 4-6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四章环境概况 Pi=Ci/Si 式中:Pi --i 污染物的污染指数; Ci -- i 污染物的实测浓度,mg/m3; Si -- i 污染物的评价标准,mg/m3。 4.3.1.2.3 评价标准 H2S、NH3 评价标准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附 录 D 中 1h 浓度;臭气浓度参照参照《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 1 厂界 限值。具体评价标准见表 4-3。 表 4-3 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标准 序号 污染物名称 浓度限值(mg/m3) 标准来源 1 H2S 0.0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2 NH3 0.2 (HJ2.2-2018)附录 D 3 臭气浓度 20 参照《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 1 4.3.1.2.4 监测结果分析 H2S、NH3、臭气浓度监测结果统计见表 4-4。 表 4-4 点位 厂址 处 周口 联营 职业 中专 单位:mg/m3 硫化氢及氨、臭气浓度监测结果分析统计一览表 监测因子 取样时间 浓度值范围 (mg/m3) 标准限值 (mg/m3) 超标率 (%) 最大超 标倍数 标准指数 范围 NH3 1 小时平均 0.09~0.11 0.2 0 0 0.45~0.55 H2S 1 小时平均 0.001~0.003 0.01 0 0 0.1~0.3 臭气浓度 <10 20 0 0 <10 臭气浓度 NH3 H2S 1 小时平均 1 小时平均 0.11~0.13 0.002~0.003 0.2 0.01 0 0 0 0 0.55~0.65 0.2~0.3 臭气浓度 <10 20 0 0 <10 臭气浓度 由表 4-4 可知,项目区 H2S、NH3 均满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2.2-2018)附录 D 要求;臭气浓度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表 1 厂界限值。 4.3.2 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4.3.2.1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本项目废水依托现有工程(在建)地下封闭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经市政污水 4-7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四章环境概况 管网进入周口市东新区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东新区污水处理厂出水进入新运河, 经新运河入沙颍河。经调查,沙颍河为 III 类水体,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III 类标准。沙颍河控制断面为沈丘槐店闸断面为省控断面,根据 2022 年沙颍河沈丘槐店闸断面监测数据,沙颍河沈丘槐店闸断面监测数据统计分析 见表 4-5。 表 4-5 沙颍河沈丘槐店闸断面监测数据统计分析表 日期 2022 年 (GB3838-2002) III 类标准 最大值 17.2 COD 最小值 8.3 平均值 12.3 / / 20.0 单位:mg/L 最大值 0.77 氨氮 最小值 0.11 平均值 0.37 / / 1.0 由表 4-5 可知,2022 年沙颍河沈丘槐店闸省控断面 COD、氨氮年均值均能够满 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 类标准要求。 4.3.2.2 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 本项目引用河南精诚检测有限公司于 2021 年 05 月 14 日~15 日对本项目区地下 水水质情况的检测数据(检测报告见附件 5),检测点位为郭庄(NW,1100m,地 下水流向上游,背景点)、本项目厂址处、农田灌溉井(SE,750m,地下水流向下 游,监测点),监测数据统计见表 4-6、表 4-7、表 4-8。 表 4-6 郭庄地下水检测指标统计一览表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2017)III 类 超标倍数 标准 项目 单位 检测结果 耗氧量 mg/L 2.6~2.7 3.0 0 挥发酚 mg/L 0.00015~0.00015 0.002 0 硫酸盐 mg/L 124~125 250 0 氯化物 mg/L 78~81 250 0 氰化物 mg/L 0.002~0.002 0.05 0 溶解性总固体 mg/L 461~497 1000 0 氟化物 mg/L 0.84~0.87 1.0 0 氨氮(以 N 计) mg/L 0.073~0.073 0.5 0 六价铬 mg/L 0.002~0.002 0.05 0 细菌总数 CFU/mL 31~35 100 0 硝酸盐 mg/L 1.05~1.06 20.0 0 4-8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四章环境概况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2017)III 类 超标倍数 标准 项目 单位 检测结果 亚硝酸盐 mg/L 0.0015~0.0015 1.0 0 总大肠菌群 CFU/100mL 0~0 3.0 0 总硬度 mg/L 287~289 450 0 铁 mg/L 0.09~0.11 0.3 0 锰 mg/L 0.05~0.05 0.1 0 镉 µg/L 0.05~0.05 5 0 铅 µg/L 0.5~0.5 10 0 汞 µg/L 0.05~0.05 1 0 砷 µg/L 0.5~0.5 10 0 K+ mg/L 0.74~0.77 / 0 Ca2+ mg/L 51.3~52.7 / 0 Na+ mg/L 157~157 / 0 Mg2+ mg/L 115~118 / 0 Cl- mg/L 257~262 / 0 SO42- mg/L 196~198 / 0 - mg/L 196~198 / 0 CO32- mg/L 0~0 / 0 pH / 7.71~7.72 6.5~8.5 0 石油类 mg/L 0.005~0.005 / 0 HCO3 注:未检出按检出限一半统计 表 4-7 厂址处地下水检测指标统计一览表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2017)III 类 超标倍数 标准 项目 单位 检测结果 耗氧量 mg/L 2.3~2.4 3.0 0 挥发酚 mg/L 0.0007~0.0008 0.002 0 硫酸盐 mg/L 157~158 250 0 氯化物 mg/L 118~119 250 0 氰化物 mg/L 0.002~0.002 0.05 0 溶解性总固体 mg/L 618~646 1000 0 氟化物 mg/L 0.63~0.64 1.0 0 氨氮(以 N 计) mg/L 0.435~0.440 0.5 0 六价铬 mg/L 0.002~0.002 0.05 0 细菌总数 CFU/mL 62~69 100 0 硝酸盐 mg/L 1.32~1.33 20.0 0 亚硝酸盐 mg/L 0.0015~0.0015 1.0 0 4-9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四章环境概况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2017)III 类 超标倍数 标准 项目 单位 检测结果 总大肠菌群 CFU/100mL 0~0 3.0 0 总硬度 mg/L 342~345 450 0 铁 mg/L 0.29~0.29 0.3 0 锰 mg/L 0.09~0.09 0.1 0 镉 µg/L 0.05~0.05 5 0 铅 µg/L 0.5~0.5 10 0 汞 µg/L 0.05~0.05 1 0 砷 µg/L 0.5~0.5 10 0 K+ mg/L 0.82~0.82 / 0 Ca2+ mg/L 40.5~41.2 / 0 Na+ mg/L 296~299 / 0 Mg2+ mg/L 104~105 / 0 Cl- mg/L 219~220 / 0 SO42- mg/L 397~399 / 0 HCO3- mg/L 218~219 / 0 CO32- mg/L 0~0 / 0 pH / 7.81~7.83 6.5~8.5 0 石油类 mg/L 0.005~0.005 / 0 注:未检出按检出限一半统计 表 4-8 农田灌溉井地下水检测指标统计一览表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2017)III 类 超标倍数 标准 项目 单位 检测结果 耗氧量 mg/L 1.1~1.2 3.0 0 挥发酚 mg/L 0.00015~0.00015 0.002 0 硫酸盐 mg/L 178~179 250 0 氯化物 mg/L 156~157 250 0 氰化物 mg/L 0.002~0.002 0.05 0 溶解性总固体 mg/L 535~572 1000 0 氟化物 mg/L 0.51~0.52 1.0 0 氨氮(以 N 计) mg/L 0.054~0.054 0.5 0 六价铬 mg/L 0.002~0.002 0.05 0 细菌总数 CFU/mL 29~41 100 0 硝酸盐 mg/L 1.40~1.41 20.0 0 亚硝酸盐 mg/L 0.0015~0.0015 1.0 0 总大肠菌群 CFU/100mL 0~0 3.0 0 4 - 10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四章环境概况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2017)III 类 超标倍数 标准 项目 单位 检测结果 总硬度 mg/L 197~198 450 0 铁 mg/L 0.09~0.1 0.3 0 锰 mg/L 0.09~0.1 0.1 0 镉 µg/L 0.05~0.05 5 0 铅 µg/L 0.5~0.5 10 0 汞 µg/L 0.05~0.05 1 0 砷 µg/L 0.5~0.5 10 0 + mg/L 0.39~0.40 / 0 Ca2+ mg/L 56.0~56.2 / 0 Na+ mg/L 221~223 / 0 Mg2+ mg/L 84~84 / 0 Cl- mg/L 165~166 / 0 SO42- mg/L 137~137 / 0 HCO3- mg/L 175~176 / 0 CO32- mg/L 0~0 / 0 pH / 7.65~7.67 6.5~8.5 0 石油类 mg/L 0.005~0.005 / 0 K 注:未检出按检出限一半统计 由表 4-6、表 4-7、表 4-8 可知,本项目区域地下水水质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2017)III 类标准的要求。 4.3.3 声环境现状评价 本项目位于周口市示范区东环路(武盛大道)东侧,神农路南侧、周淮路北侧、 纬二路西侧,对项目厂界四周的昼夜噪声进行现场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对本项目的 声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评价。 4.3.3.1 评价因子 评价因子等效连续 A 声级:Leq dB(A) 4.3.3.2 评价标准 本次环评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 2 类、4a 类,具体标准 限值见表 4-9。 表 4 -9 类别 声环境质量标准 适用区域 4 - 11 单位:dB(A) 昼间 夜间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四章环境概况 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 2 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 4a 东环路(武盛大道) 60 50 70 55 注:本项目为医院扩建项目,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本项 目属于 2 类声功能区,本院区西侧距城市主干道武盛大道边界约 20m,南侧距城市 主干道周淮路边界约 390m,北侧神农路暂未建设,现为空地;东侧为在建现有工程 老年病院区,院区东侧纬二路暂未建设,现状为空地,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交通干线边界为 2 类声功能区距离为 35m±5m,因此本项目医院 西侧边界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 标准,其余边界执行 2 类标 准。 4.3.3.3 监测结果分析 2023 年 03 月 15 日-16 日对本项目区厂界四周进行的噪声监测(检测报告见附 件 5),噪声监测统计结果见表 4-10。 表 4-10 噪声监测统计结果 监测方位 监测时间 单位:dB(A) 东边界 南边界 西边界 北边界 2023 年 03 月 昼间 52 52 50 53 15 日 夜间 40 41 42 42 2023 年 03 月 昼间 51 50 52 52 16 日 夜间 42 42 41 40 昼间 60 60 70 60 夜间 50 50 55 50 标准 由 表 4-10 可 知 , 本 项 目 西 厂 界 噪 声 值 可 以 满 足 《 声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 (GB3096-2008)4a 类标准要求,其余厂界噪声值可以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2 类标准要求。 2023 年 03 月 15 日-16 日对敏感点颍河高中进行的噪声监测(检测报告见附件 5) , 噪声监测统计结果见表 4-11。 表 4-11 噪声监测统计结果 4 - 12 单位:dB(A)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监测方位 监测时间 第四章环境概况 颍河高中 标准 2023 年 03 昼间 51 60 月 15 日 夜间 40 50 昼间 52 60 2023 年 03 月 16 日 夜间 41 50 注:根据周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周口市中心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 方案》的通知(周政办〔2022〕52 号),颍河高中属于 2 类声功能区。 由 表 4-11 可 知, 本 项 目颍 河 高 中 处 噪 声值 可 以 满 足 《 声 环 境质 量 标准 》 (GB3096-2008)2 类标准要求。 4.3.4 土壤现状评价 本项目委托河南精诚检测有限公司于 2023 年 03 月 15 日对本项目区土壤现状情 况进行了检测(检测报告见附件 5),监测数据统计见表 4-12。 表 4-12 土壤检测指标统计一览表 2023.03.15 采样日期 《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 1#厂区内表层 采样点位 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 样 0-0.2m 标准(试行)》 JCT23031001001 样品编号 (GB36600-2018)筛选 样品状态 棕褐色 值第一类用地 序号 检测项目 单位 检测结果 1 pH / 8.15 / 2 汞 mg/kg 0.057 8 3 砷 mg/kg 10.8 20 4 铅 mg/kg 29.9 400 5 镉 mg/kg 0.05 20 6 铬(六价) mg/kg ND 3.0 7 镍 mg/kg 25 150 4 - 13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四章环境概况 8 铜 mg/kg 17 2000 9 四氯化碳 µg/kg ND 0.9 10 氯仿 µg/kg ND 0.3 11 氯甲烷 µg/kg ND 12 12 1,1-二氯乙烷 µg/kg ND 3 13 1,2-二氯乙烷 µg/kg ND 0.52 14 1,1-二氯乙烯 µg/kg ND 12 15 顺-1,2-二氯乙烯 µg/kg ND 66 16 反-1,2-二氯乙烯 µg/kg ND 10 17 二氯甲烷 µg/kg ND 94 18 1,2-二氯丙烷 µg/kg ND 1 19 1,1,1,2-四氯乙烷 µg/kg ND 2.6 20 1,1,2,2-四氯乙烷 µg/kg ND 1.6 21 四氯乙烯 µg/kg ND 11 22 1,1,1-三氯乙烷 µg/kg ND 701 23 1,1,2-三氯乙烷 µg/kg ND 0.6 24 三氯乙烯 µg/kg ND 0.7 25 1,2,3-三氯丙烷 µg/kg ND 0.05 26 氯乙烯 µg/kg ND 0.12 27 苯 µg/kg ND 1 28 氯苯 µg/kg ND 68 29 1,2-二氯苯 µg/kg ND 560 30 1,4-二氯苯 µg/kg ND 5.6 31 乙苯 µg/kg ND 7.2 32 苯乙烯 µg/kg ND 1290 33 甲苯 µg/kg ND 1200 4 - 14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四章环境概况 34 间二甲苯+对二甲苯 µg/kg ND 163 35 邻二甲苯 µg/kg ND 222 36 硝基苯 mg/kg ND 34 37 苯胺 mg/kg ND 92 38 2-氯酚 mg/kg ND 250 39 苯并[a]蒽 mg/kg ND 5.5 40 苯并[a]芘 mg/kg ND 0.55 41 苯并[b]荧蒽 mg/kg ND 5.5 42 苯并[k]荧蒽 mg/kg ND 55 43 䓛 mg/kg ND 490 44 二苯并[a,h]蒽 mg/kg ND 0.55 45 茚并[1,2,3-cd]芘 mg/kg ND 5.5 46 萘 mg/kg ND 25 注:未检出按检出限一半统计 由表 4-12 可知,本项目厂址处土壤各项检测因子均满足《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 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第一类用地筛选值标准要 求。 4.3.5 小结 4.3.5.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本项目区域 PM10、PM2.5 年均值超标倍数分别为 0.143 倍、0.257 倍,O3 日最大 8 小时平均值第 90 百分位数超标倍数为 0.05;本项目特征污染物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调查采用现场监测数据进行评价,监测数据表明,项目区 H2S、NH3 均满足《环境影 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附录 D 要求;臭气浓度满足《恶臭污染 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 1 厂界限值。 4.3.5.2 水环境质量现状 (1)地表水质量现状 2022年沙颍河沈丘槐店闸省控断面COD、氨氮年均值均能够满足《地表水环境 4 - 15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四章环境概况 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标准要求。 (2)地下水质量现状 根据监测数据,本项目区域地下水水质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2017)Ⅲ类标准的要求。 4.3.5.3 声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检测数据,西厂界噪声值可以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4a 类标准要求,其余厂界噪声值可以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 类标准要求,颍河高中处噪声值可以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 类 标准要求,项目区周边声环境较好。 4.3.5.4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检测数据,本项目厂址处土壤各项检测因子均满足《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 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第一类用地筛选值标准要求。 4 - 16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五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第五章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5.1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施工主要包括土石方、结构和装修三部分内容。根据施工进度安排,施 工期为 36 个月。根据工程分析可知,本项目施工期环境影响因素主要为施工场地扬 尘、施工机械噪声、施工废水、工作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以及施工过程产生的建 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等。 5.1.1 废气 本项目施工期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为扬尘、燃油动力机械尾气。 1、施工扬尘 在整个施工期间,产生扬尘的作业主要有土地平整、开挖、回填、建材运输、 露天堆放、装卸和搅拌等过程,如遇干旱无雨季节,在大风时,施工扬尘将更严重。 在同样路面清洁情况下,车速越快,扬尘量越大;而在同样车速情况下,路面 清洁度越差,则扬尘量越大。根据类比调查,一般情况下,施工场地、施工道路在 自然风作用下产生的扬尘所影响的范围在 100m 以内。 抑制扬尘的一个简洁有效的措施是洒水。如果在施工期内对车辆行驶的路面实 施洒水抑尘,每天洒水 4~5 次,可使扬尘减少 70%左右。表 5-1 为施工场地洒水抑 尘的试验结果。由该表数据可看出对施工场地实施每天洒水 4~5 次进行抑尘,可有 效地控制施工扬尘,并可将 TSP 污染距离缩小到 20~50m 范围。 表 5-1 单位:mg/m3 施工场地洒水抑尘试验结果 5m 20m 50m 100m 不洒水 10.14 2.89 1.15 0.86 洒水 2.01 1.40 0.67 0.60 距离 TSP 小时平均浓度 施工扬尘的另一种产生方式是建筑材料的露天堆放和搅拌作业,这类扬尘的主 要特点是受作业时风速大小的影响显著。因此,禁止在大风天气时进行此类作业以 及减少建筑材料的露天堆放是抑制这类扬尘的一种很有效的手段。 2、强化扬尘综合治理。积极推行绿色施工,水泥使用量在 500 吨以上的各类建 筑施工、道路施工、市政工程等工地必须使用散装水泥;城市建成区禁止现场搅拌 5-1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五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混凝土和配制砂浆,普通砂浆应使用散装预拌砂浆。所有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包括 拆迁施工)必须全封闭设置围挡墙,严禁敞开式作业;施工现场道路、作业区、生 活区必须进 行地面硬化;施工中产生的物料堆应采取遮盖、洒水、喷洒覆盖剂或其 他防尘措施。2016 年城市建成区内的施工工地渣土车和粉状物料运输应全部密闭运 输,建筑面积在 1 万平方米及以上的施工工地主要扬尘产生点安装视频监控装置, 实行施工全过程监控。2017 年全市城市施工工地 80%以上应达到绿色工地标准。强 化煤堆、土堆、沙堆、料堆、拆迁废物的监督管理。大型煤堆、料堆场应建立密闭 料仓与传送装置,露天堆放的必须全覆盖或建设自动喷淋装置。对长期堆放的废弃 物,应采取覆绿、铺装、硬化、定期喷洒抑尘剂等措施。 根据《周口市 2023 年蓝天保卫战实施方案》(周环委办[2023]13 号)施工期要 求: 开展扬尘污染综合治理提升行动,推动扬尘污染防治常态化、规范化、标准化。 省控尘办结合扬尘污染治理实际,分解下达各省辖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度目 标值,强化调度督办,做好定期通报和年度考核工作。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 自然资源、水利、商务等部门将落实《城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及道路扬 尘污染防治标准》要求、“六个百分之百”扬尘污染防治措施、“两个禁止”(禁 止现场搅拌混凝土和现场配制砂浆)、渣土物料运输车辆管理纳入日常安全文明施 工监督范围,组织做好重污染天气预警、大风天气条件下施工工地、道路扬尘管控, 建立举报监督、明查暗访工作机制,将工程建设活动中未按规定采取控制措施、减 少扬尘污染受到通报、约谈或行政处罚的列为不良行为。进一步扩大道路机械化清 扫和洒水范围,强化道路清洗保洁作业,持续开展城市清洁行动。 本项目在施工期要严格落实以上扬尘防治要求。评价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本项目在施工期间应设置施工标志牌、现场平面布置图和安全生产、消防 保卫、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制度板及扬尘投诉举报电话,明确环保责任单位和负责 人,接受社会监督。施工标志牌应当标明工程项目名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 工单位、监理单位名称,项目经理姓名、联系电话,开工和计划竣工日期,施工许 可证批准文号以及等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污染举报电话。 5-2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五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2)本项目建设期间应在工地边界设置高度 2.2 米以上的硬质围栏,围挡视地 方要求适当增加高度,围挡底端设置防溢座,施工工地周边必须百分之百设置围挡。 (3)要严格落实新建和在建建筑、市政、拆除、公路、水利等各类工地周边围 挡、物料堆放覆盖、土方开挖湿法作业、路面硬化、出入车辆清洗、渣土车辆密闭 运输“六个百分之百”。 (4)严格落实城市规划区内建筑工地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禁止现场配制砂浆 “两个禁止”。 (5)严格落实城市规划区内建筑工地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禁止现场配制砂浆 “两个禁止”,严格执行开复工验收、“三员”管理、扬尘防治预算管理等制度。 (6)规模以上土石方建筑工地全部安装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并与当地主管部门 联网 (7) 建筑垃圾清运车辆全部实现自动化密闭运输,统一安装卫星定位装置,并 与主管部门联网。 (8)严格执行开复工验收、“三员”管理、扬尘防治预算管理等制度。 (9)施工工地开工前必须做到“六个到位”,即审批到位、报备到位、治理方 案到位、配套措施到位、监控到位、人员(施工单位管理人员、责任部门监管人员) 到位 (10)所有露天堆放场所进出口,必须设置冲洗池、洗轮机等车辆冲洗设施, 确保进出运输车辆除泥、冲洗到位。 (11)进行湿法作业,施工道路两侧设置喷淋设施。 (12)要对施工现场的水泥及其它扬尘类建筑材料必须密闭存放或覆盖,严禁 露天放置,工地每日洒水不少于 3 次。 (13)项目建设期间,工地内建筑上层具有扬尘逸散性的工程材料、砂石、土 方或废弃物输送至地面时,应进行人工搬运。 (14)施工现场必须设置固定垃圾存放点,垃圾应分类集中堆放并覆盖,及时 清运,严禁焚烧、下埋和随意丢弃。 (15)施工建筑垃圾必须采用封闭方式及时清运,严禁凌空抛掷。 为减少施工期扬尘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施工单位除严格执行上述扬尘防治措施 5-3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五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外,特针对性提出如下扬尘防治措施: (1)施工期工地边界设置高度 2.2 米以上的硬质围栏及喷雾除尘装置; (2)施工车辆经西侧道路进出工地时应减速慢行,并对道路施工车辆经过路段 每天进行清扫路面、洒水降尘,减少施工车辆产生的道路扬尘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施工现场运送土方、渣土的车辆必须封闭或遮盖严密,严禁使用未办理相 关手续的渣土等运输车辆,严禁在西侧道路施工车辆经过路段发生土方或弃土遗撒 现象; (4)施工现场的水泥及其它扬尘类建筑材料存放点尽量远离施工场地北边界位 置,且必须密闭存放或覆盖,严禁露天放置; (5)施工现场的建筑垃圾存放点应设置在远离施工场地北边界位置,并严密覆 盖及时清运,装卸时品喷雾除尘,减少建筑垃圾装卸扬尘对敏感点影响; (6)施工现场西厂界出入口配备车辆冲洗设施,设置排水、泥浆沉淀池等设施, 建立冲洗制度并设专人管理,严禁车辆带泥上路; (7)土方开挖湿法作业,避免在大风天气进行土方开挖作业; (8)施工现场东边界处安装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及视频监控系统,对施工扬尘实 时监控。 采取以上措施后,施工扬尘对周围环境空气产生的影响较小。 2、燃油动力机械尾气 根据工程分析可知,项目施工过程使用的施工机械主要以柴油为燃料,会产生 一定量的废气,包括 CO、NOX、THC 等。由于此污染物排放为暂时性非稳态的,因 此建议建设公司管理人员合理安排车辆进出,施工场地的施工车辆出入地点应尽量 远离敏感点,车辆出入现场时应低速、禁鸣。 在加强管理、采取措施后,可减轻污染程度,对环境影响较小。 5.1.2 施工废水 本项目施工期废水主要为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轮胎清洗废水和施工过程 产生的施工废水。 1、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本项目整个施工期为 36 个月(1080d),施工期间施工 5-4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五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人员数为 100 人,不在施工场地食宿。生活用水主要为洗漱用水,用水量按 50L/人·d, 则施工期生活用水量为 5m3/d,排污系数取 0.8,则生活污水排放量为 4m3/d,则整个 施工期间的生活污水排放量为 4320m3。施工场地设置临时化粪池,生活污水经临时 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管网,进入周口市东新区污水处理厂处理。 2、轮胎清洗废水。运输车辆进出工地前,应对车轮、车身、车槽帮等部位进行 清理或清洗以保证车辆清洁上路。轮胎清洗槽容积以 6m×4m×0.3m 计,用水量以 7.2m3/d,考虑蒸发散失,则废水产生量按用水量的 50%计,约为 3.6m3/d,即总产生 量 3888m3。洗车喷嘴静水压不低于 0.5Mpa。洗车污水经处理后重复使用,回用率不 得低于 90%,回用水水质良好,悬浮物浓度不应大于 150mg/L。施工场所车辆入口 和出口 30m 以内部分的路面上不应有明显的泥印,以及砂石、灰土等易扬尘物料。 3、施工废水。施工自身产生的废水主要包括施工机械冲洗废水和施工阶段桩基、 灌梁等环节产生的泥浆废水,产生量约 50m3/d。主要污染成分为水泥碎粒、沙土等; 泥浆废水是一种含有为细颗粒的悬浮浑浊液体,外观呈土灰色,比重 1.20~1.46,含 泥量 30~50%,pH 值约为 6~7。如果施工阶段不进行严格管理,建筑施工废水不经 处理随意排放,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影响。 评价建议在施工场地内设集水沉淀池 1 座,容积为 3m×3m×2m=18m3,除遇暴雨 时收集前期径流外,平时收集轮胎清洗废水及施工废水,经沉淀处理后可用于轮胎 清洗水和场地洒水降尘。 经采取以上防治措施后,本项目施工期废水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5.1.3 噪声 施工期噪声主要分为施工机械噪声、施工作业噪声和施工车辆噪声。因此该项 目大噪声施工机械主要为打桩机(选用液压打桩机)、挖掘机、推土机、混凝土振 捣器;施工作业噪声主要指一些零星敲打声、装卸车辆的撞击声等,多为瞬时噪声; 施工车辆噪声属于交通噪声,对施工车辆进行规范管理之后,施工车辆噪声可降至 50~60dB(A)。这些施工噪声中,对环境影响最大的是机械噪声,经类比,机械运 行时在距声源 1m 处的噪声值在 80~100dB(A)左右。施工机械噪声源强见表 5-2。 5-5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表 5-2 第五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主要施工机械噪声源强表 设备名称 噪声强度[dB(A)] 挖掘机、推土机 93 液压打桩机 95 混凝土振捣器 100 单位:dB(A) 施工阶段 土石方 结构 从表 5-2 中可以看出,现场施工产生的噪声很强,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各类机械 同时工作,各类噪声源辐射相互迭加,噪声级将会更高,辐射面也会更大。 工程施工机械噪声主要属中低频噪声,因此只考虑扩散衰减,预测模式如下: 1、点源衰减模式:L2=L1-20lg(r2/r1) (r2>r1) 式中:L1、L2——距声源 r1、r2 处的噪声值,dB(A); r1、r2——预测点距声源的距离。 2、声压级合成模式 n Ln=10lg∑10Li/10 i=1 式中:Ln—n 个声压级的合成声压级,dB(A); Li—各声源的 A 声级,dB(A)。 3、场界达标分析: 按施工场地主要施工机械噪声预测结果见表 5-3。 表 5-3 序号 1 2 机械名称 挖掘机、推土 机、打桩机 混凝土振捣器 现场施工噪声随距离衰减后的值表 不同距离处的噪声预测值[dB(A)] 施工 10m 20m 30m 40m 50m 100m 120m 200m 阶段 73 67 63 61 59 53 51 47 土石方 80 74 70 68 66 60 58 54 结构 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有关规定,由表 5-3 可以看出:土石 方施工阶段:昼间 20m 处可达标,夜间 100m 处可达标;结构施工阶段:昼间 30m 处 5-6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五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可达标,夜间 200m 处可达标。 为最大限度的减少施工期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评价建议应采取以下环保措施。 (1)选用低噪声设备和工艺,加强检查、维护和保养机械设备,保持润滑,紧 固各部件,减少运行震动噪声。整体设备应安放稳固,并于地面保持良好接触,有 条件的应使用减震机座,降低噪声。 (2)合理布局施工现场,设备运行点应尽量远离已有在用的建筑物,避免在同 一地点安排多台动力机械设备,以避免局部声级过高。 (3)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严禁夜间施工。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 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办法》中规定的施工时间进行施工,在夜间(22:00~6:00)、 午间(12:00~14:00)禁止从事高噪声(如挖掘、打桩、搅拌)的作业,中、高 考期间严禁施工。因施工工艺需要等原因确需连续施工的,必须提前 7 日向周围的 单位和居民公告。公告内容应当包括:本次连续施工起止时间、施工内容、工地负 责人及其联系方式、投诉渠道。 (4)合理划定运输路线,适当限制大型载重车的车速,尤其进入居民区等敏感 区域时应限速禁鸣;定期对运输车辆维修、养护。 (5)为减少施工期对北侧 60m 处颍河高中的影响,采用设置隔声板、禁止夜 间施工等措施减少对敏感点颍河高中的影响。 经采取上述措施后,本项目施工期产生噪声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 标准》(GB12523-2011)(昼间 70dB(A),夜间 55dB(A))的要求。 5.1.4 固体废物 本项目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来自于填挖土方、建筑垃圾、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 1、填挖土方及建筑垃圾。由于本项目场地较平整,在建设过程中不需进行大量 开挖,产生的土石方较少。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及工程设计图纸可知,工 程挖方量约为 110000m3,约 65000m3 用于项目区回填,剩余 45000m3 土石方及时运 至城市建筑垃圾堆放处存放。 5-7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五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本项目包装纸类、木制品、金属、塑胶等可回收利用部分单独分类收集使用或 销售到废品收购站处理。施工建筑垃圾按每平方米建筑面积产生 1kg 垃圾计算,共 产生约 210.225t 建筑垃圾,运往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指定的建筑垃圾填埋场处理。 2、施工人员生活垃圾。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按 0.5kg/(人·d)计,施工人员按 100 人计,则产生量为 0.05t/d,总产生量为 54t,集中收集后交环卫部门处理。 5.1.5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1、本项目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打桩,在此过程中,废水若处置不当将会造成水 土流失、堵塞城市下水道、河流淤积影响排涝泄洪、甚至影响道路交通等。为防止 事故的发生,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加强管理。为了改善区域景观,评价建议缓解 措施如下:工地周围应设围栏,使凌乱的建筑工地与外界相分隔。围栏可以统一用 整洁的围栏材料分隔也可以树立广告招牌的形式分隔,或种植一定的树木遮掩,以 保护已建成区域的整体面貌;主体工程完成后拟尽快完成清场、绿化等配套工程, 使之与环境协调统一。 2、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较多,就本施工项目而言,影响施工期水土流失的主要 因素是降雨和工程施工。该区域属于属中纬度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项目的施工 (尤其是在雨季)不可避免的会面临一定的水土流失问题。因此评价要求对开挖裸 露面等要及时恢复植被,开挖面上进行绿化处理;临时堆放场要设置围墙,做好防 护工作,以减少水土流失;雨季施工时,应备有工程帆布覆盖,防止汛期造成水土 大量流失,平时尽量保持表面平整,减少雨水冲刷。 本项目施工期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上述影响,是短期的,建成后,不利影响随之 消失。施工单位只要文明施工,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切实落实对施 工产生的扬尘、噪声、固体废物的管理、控制措施,减少不必要的植被破坏,本项 目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甚微。 5.2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5.2.1 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1)废水产生量及废水水质状况 由工程分析可以看出,本项目废水量为296270m3/a(811.70m3/d),其中门诊废 5-8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五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水9344m3/a(25.6m3/d);住院部废水136656m3/a(374.4m3/d);医务和后勤人员产 生的生活污水11680m3/a(32m3/d);食堂废水85410m3/a(234m3/d);化验室废水 1985.6m3/a(5.44 m3/d);洗衣房废水50983.2m3/a(139.68m3/d);制软废水211.2m3/a (0.58m3/d);其中的主要污染物为COD310mg/L、BOD5150mg/L、SS120mg/L、 NH3-N69.1mg/L、动植物油1.0 mg/L、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2 mg/L、粪大肠菌群数 16000MPN/L。 本项目化验室废水主要为酸性废水和碱性废水,本项目在实验室设置2个1m3的 玻璃容器储存至一定量后加入氢氧化钠或盐酸等进行中和处理,控制pH在7-8之间, 经单独处理后进入污水处理站处理,故单独处理后的化验室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 食堂废水和其他医疗废水、生活污水和洗衣废水一起依托现有工程(在建)地下封 闭式污水处理设施进一步处理。 本项目废水依托现有工程(在建)地下封闭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通过市政污 水管网进入东新区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根据《周口市中医院老年病医院项目环 境影响报告书》知,现有工程(在建)废水主要为医疗废水、生活污水、洗衣房废 水等,与本项目废水水质一致,且现有工程(在建)地下封闭式污水处理站设计处 理能力为 3500m3/d,其废水产生量为 794.048m3/d,余量还有 2705.952m3/d,本项目 废水产生量为 811.70m3/d,足够容纳本项目产生的废水水量,故本项目综合废水依托 现有工程(在建)地下封闭式污水处理站处理可行。现有工程(在建)污水处理站 采用“格栅+调节池+沉淀池+生物接触氧化池+二沉池+次氯酸钠消毒”处理工艺,本 项目废水经处理后污水处理站出水浓度 COD62mg/L、BOD522.5mg/L、SS12mg/L、 氨氮 27.64mg/L、动植物油 0.15mg/L、粪大肠菌群数 160MPN/L、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0.16mg/L,水质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 2 预处理标 准要求和东新区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要求。 本项目产生的废水经现有工程(在建)污水处理站处理后,通过排水渠道引入 西侧的武盛大道市政污水管网,进入周口市东区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达到《城 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处理标准要求后,排入新 运河,最终汇入沙颍河。 (2)污水处理厂接纳项目外排废水的可行性 5-9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五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周口市东新区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设计污水处理规模为 5.0 万 m3/d,处理工 艺为:预处理+A2/O 生化池+二沉池+磁混凝高效沉淀池+转盘滤池+消毒池,且周口 市东新区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河南极科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编 制,于 2017 年 1 月 18 日取得了周口市环保局的环评批复,批复文号为周环审 [2017]021 号,于 2019 年 6 月开工建设,于 2021 年 1 月竣工,2020 年 3 月调试并计 划 验 收 工 作 , 排 污 许 可 证 于 2020 年 2 月 领 取 , 排 污 许 可 证 编 号 : 91411602MA3X6HYLXD001V,于 2021 年 5 月 24 日企业完成了自主验收工作,现 一期工程已经正常运行。 根据东新区污水处理厂环境影响报告表,设计服务范围为西起周口大道及腾飞 路、东至鹿邑路及高铁东、北起北二路、南至伏羲路及颖河东路,服务人口 32 万人。 本项目位于收水范围内(附图 11),根据调查,本项目厂址周围污水管网已建成, 可以进入东新区污水处理厂,周口市东新区污水处理厂现在进水量约为 2 万 m3/d, 本项目废水量为 811.7m3/d,因此本项目废水进入周口市东新区污水处理厂可行。 (3)项目废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评价认为,本项目完成后,全院废水经医院现有工程(在建)污水处理站处理 后,再经东新区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经东新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水质达到《城镇 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表1中一级A标准(COD≤50mg/L, NH3-N≤5mg/L)排入新运河,汇入沙颍河,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5.2.2 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5.2.2.1 地下水评价等级判定 根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级划分原则,扩建医院类报告书项目,三甲类 为Ⅲ类,其余为Ⅳ类项目。本项目为三级医院,后期参与三甲医院评定,故本项目 按三甲医院判断,因此属于Ⅲ类项目,根据《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表》,经现 场调查,本项目周边无水源准保护区及其他需要特殊地下水资源保护区、饮用水源 准保护区以外的补给径流区、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据调查,评价范围内居民生活 饮用水全部使用自来水)及特殊地下水资源保护区以外的分布区等其他环境敏感区, 5 - 10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五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属于不敏感区,因此地下水评价等级为三级。评价工作等级分级表见表 5-4。 表 5-4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分级表 I 类项目 II 类项目 III 类项目 敏感 一 一 二 较敏感 一 二 三 不敏感 二 三 三 环境敏感程度 项目类别 根据表 5-4,判定本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评价范围为本项目厂 址周边 6km2 范围内的区域,即污染源至地下水流向下游 3km,污染源两侧 1km。 5.2.2.2 评价区域地下水文地质情况 5.2.2.2.1 区域地形地貌 周口市位于淮河中上游的豫东平原,属于黄淮冲击平面的典型地带,地面高程 在 42~50m 之间,地面坡度 1/5000~1/7000,地形平坦,由西北向东南微倾斜。项目 所在厂区内的地貌类型单一,为黄淮冲击平原,自然地面平坦。 5.2.2.2.2 区域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特征 5.2.2.2.2.1 地层 项目所在区域处于黄淮冲积平原,第四纪地层广布全区,地表分布第四系全新 统,由上向下概述如下: 1 第四系全新统(Q4) 为现代河流冲积和河流沼泽相沉积物,沉积厚度 20~25m。根据岩性、成因可分 为黄河主流带、黄河泛流带。 黄河主流带:分布于周口市以东、以南的大部分地区,顶部以浅黄色、浅灰色 细砂、中细砂、粉土为主。砂层结构松散,颗粒较均一,上细下粗,底部局部见砾 石,砂层顶班埋深 5.5~15m,厚度 5~15m。具有由西北向东南变薄,颗粒变细,泥 质含量增多特点。 黄河泛流带:分布于周口市西北贾鲁河、沙河一带,岩性以浅黄。浅棕黄色粉 土、粉质粘土夹泥质粉砂、细砂透镜体,砂层厚度 11~21m。 2 第四系上更新统(Q3) 为冲击、湖积成因,顶板埋深 20~25m,厚度 55~70m。岩性主要为灰黄色、灰 5 - 11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五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色、浅棕黄色粉质粘土,夹 2 层灰色、灰黑色淤泥质粉土,腐殖质含量高,沙颍河 南岸夹一层黄色粉质细砂、中砂、砂层单层厚 5~10m。周口市西北的贾鲁河与沙颍 河河间地带,下部有一层厚 5~12m 砂砾泥质中砂及砂砾石,分布不稳定,分选差, 钙质胶结。 3 第四系中更新统(Q2) 为冲击成因,顶板埋深 82~95m,厚度 100~120m。岩性主要为灰黄色、棕黄色 粉质粘土,粉土夹钙质结核,具铁锰质浸染,中下部夹粉细砂、细砂透镜体,分选 差,含泥质。 4 第四系下更新统(Q3) 为冰水、湖积成因,顶板埋深 190~210m,厚度 245~7265m。岩性由一套黄棕色、 灰绿色与杂色粉质粘土、粘土夹砂层组成。粘土结构致密,局部含钙质,见有 2~3 层、厚 0.2~0.4m 的铁锰质富集层,混杂铁、锰质结核及钙质结核,具有水平层理。 在中部夹有 3 层砂层,单层厚 2~11m,总厚度 15~26m;在下部夹有 3~5 层砂层,单 层厚 4~18m,总厚度 43~51m。砂层岩性为棕黄色、黄棕色间夹灰绿色斑的细砂、粉 细砂和细中砂,分选好,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局部地段含泥质较多,具有 水平层理,底部与上新统呈不整合接触。 5 新近系上新统(N2) 主要为湖积成因,顶板埋深 450~480m。岩性为厚层棕红色、深棕色夹绿色斑状 块粘土、粉质粘土、粉土与砂层互层。在揭露深度(600m)内见 4 层中细砂,单层 度厚 6~34m,分选好,松散,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 5.2.2.2.2.2 构造 周口凹陷带是以古生界为基底,主要受北西西向断裂和北东向断裂活动而发展 起来的中新生代断拗式凹陷盆地。周口凹陷基底主要为古生界寒武系、中上石炭系, 以及凹陷形成早期沉积的中生界二叠系、三叠系。 凹陷带内新生界主要沉积了古近系河湖相暗棕红色为主的粘土岩、砂岩夹泥灰 岩;新近系河湖相杂色粘土岩、砂岩夹煤线;第四系粘土、砂、砂砾石层。沉积厚 度近 2000m。周口凹陷带断裂构造主要有近东西向、北北西向三组。 1 近东西向断裂 5 - 12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五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商水-项城断裂:经过区域南部边缘地带,自临颍西、商水、项城、沈丘至安徽 省界首,全长 180km,走向 290~300°,倾向南,倾角 55~70°,属压性正断层,断层 1500~5000m,从新近系断至古生界。 2 北北西向断裂 周口大断裂:呈北北西向穿过周口城区西部,倾向北东东,倾角 50°,属压性正 断层,沿断裂部位,断距变化较大,周口城区南部大于 1000m,从新近系断至古生 界。 此外,区域西部分布一北北东向断裂,倾向北西西,属正断层,西北盘二叠系 下统与南东盘寒武—奥陶系接触。 5.2.2.2.3 区域含水岩组及富水性 5.2.2.2.3.1 浅层岩组及富水性 浅层水是指赋存于地表以下 40m 左右深度内砂、泥质松散堆积物中的地下水。 它可直接接受大气和地表水的渗入补给,消耗于蒸发、开采及河流排泄。根据地貌 和沉积物等方面的差异,大致自西夏亭、周口、项城一线以北为近期黄泛沉积物; 以南以近期沙、颍河堆积物,二者上部为亚砂土夹薄层亚粘土,下部为中细砂、粉 细沙、粉砂,构成上细下粗典型的“二元机构”和粗细相间的“多元结构”。 5.2.2.2.3.2 深层含水岩组及富水性 第二含水层组由第四系中更新统冲、洪积物组成。其地层厚度与基底构造密切 相关,隆起区 80~100m;凹陷区 120~150m,主要由亚粘土、亚砂土、粉细砂、粉砂、 局部中细砂组成。周口、沈丘为河间地带,主要由细颗粒的沉积物组成,含水层薄 而细,一般仅有厚度小于 8m 的粉砂、粉细砂,局部基本无含水砂层。 第三含水层组地层厚度 200~250m,由来自西部和西北部的冰水湖相堆积物组 成。谭庄、白寺、固墙、老城一带,为冰水堆积扇轴部的中下部地层,主要含水层 埋藏在 174~240m,底板深度 220~380m,自西北向东南沙层的厚度和粒度呈有规律 的倾斜和变薄变细,层数增加,由含砾的中粗砂、中细砂组成,厚度 50~80m,含砂 比高达 40~50%。在该带的北侧,周口、黄寨和西华、郸城一带,含水层颗粒变细, 厚度变薄,由中细砂、粉细砂组成,厚度 30~50m。 深层含水层顶板埋深 200~300m,呈条带状分布在西夏亭、商水、固墙和西华、 5 - 13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五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淮阳、郸城、鹿邑一带,含水层由中细砂、细砂和粗中砂组成。本项目所在区域, 顶板埋深 240~270m,底板深度 300~380m,厚度 35.8~43.5m,为富强程度强的承压 水。 5.2.2.3 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5.2.2.3.1 浅层地下水补径排条件 浅层地下水补给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大气降水:是通过包气带的粉土、粉质粘土的孔隙及裂隙直接渗入地下水补 给浅层水,所以补给量的大小受降水量、降水强度、包气带岩性及水位埋深等因素 的控制。本区包气带大都为粉质粘土及粉土,区内地势平坦,大气降水是浅层水主 要补给来源。 ②河流补给:在保证滞洪和排涝的前提下,发展灌溉,扩大地下水的补给源是 适宜的。1975 年 7 月 1 日,周口大闸正式建成蓄水,闸上水位平均抬高 4.22m,达 到 45.33m,最高水位 45.86m,最低水位 44.88m,正常需水量 3750×104 m3、闸水位 的抬高,使河水全年成为两岸地下水的补给来源。 ③灌溉回渗补给:所在区域大量分布灌渠,在进行大面积灌溉时,不同土质、 不同灌溉定额、不同含水率、不同水位埋深,其回渗量不同,区内地表岩性大部分 为粉质粘土,回渗系数约为 8%~12%,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④地下水侧向径流补给:浅层地下水的径流总体方向为西北向东南,因地形平 坦,水利坡度较小,含水层颗粒较细,径流条件较差,补给量较少。 浅层地下水的径流条件主要受地形和岩性的控制,地下水随地形坡降自西北和 西缓慢的向东南流动,其坡降一般为 1/3000~1/5000,局部 1/7000~1/10000,总体来 水,径流条件迟缓。 浅层地下水的排泄主要是蒸发,其次是人工开采和河流排泄。人工开采排泄形 式主要有农业灌溉、居民生活用水等。河流的排泄主要是当河水水位低于地下水水 位时,河流即表现为排泄地下水。 5.2.2.3.2 深层地下水补径排条件 深层地下水有较厚的粘土,粉质粘土相隔,与浅层水利联系甚微,主要是接受 上游的地下水径流补给。 5 - 14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五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深层地下水的总体流向与浅层地下水一致,自西北和西向东南流动,其水力坡 度 1/3000~1/5000。 深层地下水的排泄处径流排泄外,人工开采也是排泄的主要途径之一。 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人工填土、粘土、砾砂、砾质粘性土,属中等透水 性,渗透系数建议值在 1×10-3 cm/s。 在勘探揭露深度范围内,场地地下水赋存形式主要有孔隙潜水和基岩风化裂隙 水两种类型。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土层中,基岩风化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强风 化岩的风化裂隙中,由于上覆粘土层,透水性差,为相对隔水层,因而场地地下水 具微承压性,其补给主要由大气降水通过“天窗” 渗透及层间越流补给;以大气蒸发 或地下径流排泄。 5.2.2.4 评价区域地下水水质现状 根据地下水质量现状数据,项目区域 pH、高锰酸盐指数、氨氮、硝酸盐、亚硝 酸盐、氯化物、氟化物、溶解性总固体、总大肠菌群、总硬度等指标均能满足 GB/T14848-2017《地下水质量标准》III 类标准的要求,表明评价区域地下水质量较 好。 5.2.2.5 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1)地下水污染途径 地下水污染途径可分为四类: A、间歇入渗型 污染物通过大气降水的淋滤,使固体废物、表层土壤或地层中的有毒有害物质 周期性(降雨时)入从污染源通过包气带土壤渗入。这种渗入一般是呈非饱和状态 的淋雨状渗流形式,或者呈短时间的饱水状态连续渗流形式,此类污染的对象主要 为浅层地下水。 B、连续入渗型 污染物随各种液体废弃物不断地经包气带上部的表土层完全饱水呈连续渗流形 式,而其下部(下包气带)呈非饱和水的淋雨状的渗流形式渗入含水层,污染对象 主要为浅层含水层。 5 - 15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五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C、越流型 污染物通过层间越流形式转入其他含水层。转移是通过天然途径(水文地质天 窗)、人为途径(结构不合理的井管、破损的老井管等)或人为开采引起的地下水 动力条件的变化而改变了越流方向,使污染物通过大面积的弱隔水层越流转移到其 他含水层,污染对象为潜水或承压水。 D、径流型 污染物通过地下水径流的形式进入含水层,或者通过废水处理井、岩溶发育的 巨大岩溶通道、废液地下储存层的隔离层的破裂进入其他含水层,污染对象为潜水 或承压水。 本项目产生的废水主要有生活污水、化验室废水、食堂废水、洗衣房废水及医 疗废水。经过单独处理的化验室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的食堂废水和生活污水、洗 衣房废水、医疗废水混合后一起进入现有工程(在建)地下封闭式污水处理站处理, 污水处理站出水经市政污水管网进入东区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后达标排放。 本项目产生的废水依托现有工程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排放,本项目建设 1 座 100m3 的隔油池和 1 座危废暂存间,故根据本项目特点,对土壤和地下水产生污染的 原因主要隔油池、医疗废物暂存间防渗措施不当造成污染物直接下渗,影响项目周 围地区浅层地下水。 (2)影响分析 1)正常情况下对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1 扩建后现有工程污水处理站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分析 根据《周口市中医院老年病医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知,现有工程已考虑周 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PPP)项目(本项目重新报批前项目名称)的排水量,且本项 目重新报批后废水水量和水质均不发生变化,故本项目扩建后现有工程污水处理站 处理废水总量不增加。综上,正常情况下,本项目扩建后污水处理站严格执行现有 工程要求:采取分区防渗、加强维护和厂区环境管理的前提下,可有效控制污水处 理站的污染物下渗现象,避免污染地下水污染。 2 本项目医疗废物暂存间、隔油池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分析 5 - 16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五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根据项目特征:本项目建成后医疗废物暂存间、隔油池采取分区防渗措施,把 危废暂存间、隔油池设为重点防渗区,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7-2023)的防渗要求确保各项防渗措施落实,并采用耐腐蚀性较强的地埋 污水管道,可有效避免对地下水的影响。 2)非正常情况下对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扩建后,污水处理站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分析: 根据《周口市中医院老年病医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知,现有工程已考虑周 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PPP)项目(本项目重新报批前项目名称)的排水量,且本项 目重新报批后废水水量和水质均不发生变化,故本项目扩建后现有工程污水处理站 处理废水总量不增加。综上,本项目扩建后不再对非正常工况下扩建后现有工程污 水处理站废水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仅引用现有工程环评报告中非正常工 况下对污水处理站对地下水的影响分析结果。 本项目区域地下水流向为西北向东南,根据现有工程环评报告地下水环境影响 预测分析,本项目建成后,污水处理站在非正常状况下污水处理站发生渗透,连续 下渗 5000d 后,COD 达标距离 0m(即 0m 以外的区域均达标);最大影响距离为 100m(即浓度为 0mg/L)。在连续下渗 5000d 时,氨氮达标距离为 0m(即 0m 以外 的区域均达标);最大影响距离为 100m(即浓度为 0mg/L)。医院下游无敏感点, 且污水处理设施 100m 以内没有水源准保护区及其他需要特殊地下水资源保护区、饮 用水源准保护区以外的补给径流区、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及特殊地下水资源保护区 以外的分布区等其他环境敏感区。 本项目隔油池、医疗废物暂存间对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建成后非正常情况下医疗废物暂存间、隔油池、污水管网沿线泄露或下 渗可能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本项目要求运营期工作人员定期对危废暂存间、隔油 池等重点防渗区及污水管网进行检查,一旦发现泄露情况及时进行防渗整改及管网 更换补救,以减少非正常情况下医疗废物暂存间、隔油池、污水管网沿线泄露或下 渗对区域地下水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5 - 17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五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5.2.2.6 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 为防止本项目建成后对区域地下水产生影响,评价建议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 (1)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坚持源头控制、末端治理、污染监控相结合的原则 源头控制措施。 本项目应严格按照评价建议的污染防治措进行建设,并注意厂区隔油池、危废 暂存间、污水管网的防渗措施;防止污染物的跑、冒、滴、漏,将污染物泄漏的环 境风险事故降到最低限度。 末端控制措施 末端控制措施主要包括:厂区防渗措施和泄露、渗漏的污染物收集措施,防治 洒落地面的污染物渗入地下、同时对渗入地下的污染物及时收集,从而防治污染地 下水。 地下水污染监控。企业应提高防范意识,应在对工程废水监控的基础上,加 强对厂区及纳污水体沿岸地下水水质进行监控,发现问题及时上汇报并采取有效污 染控制措施,防止地下水资源受到污染。 (2)末端控制坚持分区管理和控制原则 根据厂区通过各种途径可能进入地下水环境污染物的性质、产生和排放量,将 全厂进行分区防渗,其中隔油池、医疗废物暂存间、地下污水管道均为重点污染防 治区,医技楼、病房楼、锅炉房等为一般污染防治区,厂区道路、公共设施区、院 区道路、公共设施区和办公生活区等为简单污染防治区。重点污染防治区的防渗性 能渗透系数≤1.0×10-10cm/s,一般污染防治区的防渗性能渗透系数≤1.0×10-7cm/s;简 单污染防治区进行地面硬化或绿化,不要求防渗系数。 5.2.2.6 地下水环境监测与管理要求 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流向为西北向东南,本项目建成后建议定期开展地下水自 行监测,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中跟踪监测点 数量要求:三级评价的建设项目,一般不少于 1 个,应至少在建设项目场地下游布 置 1 个,故本项目在地下水流向下游选择距离最近水井作为跟踪监测点,根据《排 5 - 18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五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总则》(HJ819-2017)制定了本项目的地下水跟踪监测计划。 排污单位应查清本单位的地下水源,污染物指标及潜在的环境影响,制定监测 方案,设置和维护监测设施,按照监测方案开展自行监测,做好质量保证和质量控 制,记录和保存监测数据,依法向社会公开监测结果。监测方案内容主要包括:监 测点位、监测指标、监测频次等。 表 5-5 项目环境监测一览表 种类 监测点位 监测因子 监测频率 依据 地下水 项目场地下游 COD、NH3-N 每年 1 次 HJ610-2016 5.2.2.7 应急响应及结论 当地下水污染事故发生时,应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1)当发生异常情况,需要马上采取紧急措施; (2)当发生异常情况时,按照装置制定的环境事故应急预案,启动应急预案。 在第一时间内尽快上报主管领导,启动周围社会预案,密切关注地下水水质变化情 况; (3)组织专业队伍负责查找环境事故发生地点,分析事故原因,尽量将紧急事 件局部化,如可能应予以消除,尽量缩小环境事故对人和财产的影响。减低事故后 果的手段,包括切断生产装置或设施; (4)对事故现场进行调查,监测,处理。对事故后果进行评估,采取紧急措施 制止事故的扩散,扩大,并制定防止类似事件发生的措施; (5)如果本公司力量不足,需要请求社会应急力量协助。 综上所述,项目严格采取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后,对地下水造成污染的可能性 较小,不会对区域地下水造成影响。环评建议,应制定地下水风险事故应急响应预 案。在发生风险事故时,事故废水应及时进行导排,以防止事故污水的外泄。 经落实上述相关防渗漏措施后,本项目营运期不会对地下水水质及水位造成明 显的不良影响 5.2.3 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本项目建成后,污水处理站恶臭排放总量不增加,新增的废气主要为天然气锅 炉、食堂油烟和汽车尾气。 5 - 19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五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5.2.3.1 天然气锅炉废气 本项目设置 6 台天然气锅炉,其中 2 台规格为 2100kw/h,全年运行,为医院提 供生活热水,2 台规格为 5600kw/h,2 台规格为 7000kw/h,为医院冬季供暖,天然 气锅炉废气污染物主要成分为 SO2、NOx、颗粒物,根据工程分析,本项目 6 台天然 气锅炉均采取低氮燃烧+烟气循环技术,2 台热水锅炉和 4 台供暖锅炉废气共用 1 根 8m 排气筒排放,颗粒物排放浓度为 4.9mg/m3、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为 3.13mg/m3 及氮 氧化物排放浓度为 28mg/m3 均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41/2089-2021) 中表 1 燃气锅炉标准要求(NOX≤30mg/m3、SO2 ≤10mg/m3、颗粒物≤5mg/m3)。 5.2.3.2 食堂油烟废气 根据工程分析,本项目建成后餐厅最大可容纳6500人就餐,则年油烟废气产生 量为8760万m3,油烟产生量为1.4235t/a,非甲烷总烃产生量为0.2387 t/a。经高效静 电式油烟净化器处理后(油烟净化去除率95%,非甲烷总烃处理效率70%)后,油 3 烟排放量为0.0325kg/h(0.0712t/a),排放浓度为0.81mg/m ,非甲烷总烃排放量为 3 0.0327kg/h(0.0716t/a),排放浓度为0.82mg/m ,满足河南省地方标准《餐饮业油 3 3 烟污染物排放标准》(DB41/1604-2018)(油烟1.0mg/m ,非甲烷总烃10.0mg/m ), 由1根专用排烟通道排放。 5.2.3.3 汽车尾气 本项目设置1000个地下泊车位,本项目产生的汽车尾气来自车辆进出泊车位时 排放的废气。项目汽车尾气污染物的排放量:CO6.9715t/a、THC0.8797t/a、NO X0.6497t/a。泊车位位于地下车库,地下车库安装抽排风系统,因此本项目产生的汽 车尾气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5.2.3.4 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确定 (1)污染源参数确定 根据工程分析有关内容,本项目废气污染源排放情况见表 5-6。 表 5-6 污染源 有组织废气污染源计算参数一览表 经纬度 污染 因子 废气量 (m3/h ) 排放速率 (kg/h) 5 - 20 高度 (m ) 出口内 烟气流 径(m) 速(m/s) 出口 温 度℃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33.665 886°N, 炉排气筒 114.7214 (DA001) 27°E) 颗粒物 (PM10) SO2 NOx 天然气锅 36527.5 第五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0.1790 8 0.1143 1.0227 9 0.45 16 50 (2)评价标准 本次对环境质量进行评价时标准值见表 5-7。 表 5-7 评价标准 评价因子 标准(μg/m3) 标准名称 颗粒物(PM10) 450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二级标准 PM1024 小时浓度限值的 3 倍 SO2 500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二级标准 SO2 小时浓度限值 NOX 250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二级标准 NOx 小时浓度限值 (3)评价工作等级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根据项目的初步工 程分析结果,分别计算项目排放主要污染物的最大地面空气质量浓度占标率 Pi(第 i 个污染物)及第 i 个污染物的地面空气质量浓度达标准限值 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 D10%。其中 Pi 定义为: Pi=Ci/ C0i×100% (5-1) 式中: Pi—第 i 个污染物最大地面空气质量浓度占标率,%; Ci——采用估算计算出的第 i 个污染物最大 1h 地面空气质量浓度,μg/m3; Coi——第 i 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μg/m3; 评价工作等级按表 5-8 的分级判据进行划分。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 Pi 按公式(5-1) 计算,如污染物数 i 大于 1,取 P 值中最大者(Pmax)。 表 5-8 评价工作等级 评价工作等级 评价工作等级判据 一级 Pmax≥10% 二级 1%≤Pmax<10% 三级 Pmax<1% 本次评价各污染物预测结果见表 5-9。 5 - 21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表 5-9 污染源 第五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计算结果 污染物名称 最大地面浓度出现的 下风向距离(m) 最大地面浓 度(μg/m3) 最大占 标率% 评价等级 颗粒物(PM10) 1040 0.447 0.05 三级 NOX 1040 2.56 1.28 二级 SO2 1040 0.286 0.06 三级 天然气锅 炉排气筒 根据表 5-9,本项目大气环境评价设定为二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 气环境》(HJ2.2-2018)的规定,本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以厂址为中心区域 边长为 5km 的矩形。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规 定,二级评价项目不进行进一步预测与评价,只对污染物排放量进行核算。 本项目采用估算模式预测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表 5-10 锅炉废气估算模式计算结果一览表 颗粒物(PM10) 距源中心 浓度占标 下风向距 下风向预测 浓度 Ci 率 离 D(m) (mg/m3) Pi(%) NOX SO2 下风向预 测浓度 Ci (mg/m3) 浓度占标 率 Pi(%) 下风向预 测浓度 Ci (mg/m3) 浓度占标 率 Pi(%) 50 5.54E-05 0.01 3.17E-04 0.16 3.54E-05 0.01 100 1.56E-04 0.02 8.94E-04 0.45 9.99E-05 0.02 200 1.51E-04 0.02 8.63E-04 0.43 9.64E-05 0.02 300 1.77E-04 0.02 1.01E-03 0.50 1.13E-04 0.02 400 2.76E-04 0.03 1.58E-03 0.79 1.76E-04 0.04 500 3.47E-04 0.04 1.98E-03 0.99 2.22E-04 0.04 600 3.84E-04 0.04 2.19E-03 1.10 2.45E-04 0.05 700 3.98E-04 0.04 2.27E-03 1.14 2.54E-04 0.05 800 4.07E-04 0.05 2.32E-03 1.16 2.60E-04 0.05 900 4.35E-04 0.05 2.48E-03 1.24 2.78E-04 0.06 1000 4.46E-04 0.05 2.55E-03 1.27 2.85E-04 0.06 1200 4.44E-04 0.05 2.54E-03 1.27 2.84E-04 0.06 1400 4.32E-04 0.05 2.47E-03 1.23 2.76E-04 0.06 5 - 22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五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600 4.11E-04 0.05 2.35E-03 1.17 2.62E-04 0.05 1800 3.87E-04 0.04 2.21E-03 1.10 2.47E-04 0.05 2000 3.63E-04 0.04 2.07E-03 1.04 2.32E-04 0.05 2500 3.10E-04 0.03 1.77E-03 0.89 1.98E-04 0.04 3000 2.69E-04 0.03 1.54E-03 0.77 1.72E-04 0.03 3500 2.37E-04 0.03 1.35E-03 0.68 1.51E-04 0.03 4000 2.12E-04 0.02 1.21E-03 0.61 1.35E-04 0.03 4500 1.92E-04 0.02 1.20E-03 0.55 1.23E-04 0.02 5000 1.75E-04 0.02 1.00E-03 0.50 1.12E-04 0.02 4.47E-04 0.05 2.56E-03 1.28 2.86E-04 0.06 1040 1040 1040 1040 1040 1040 / / / / / / 下风向最 大浓度 下风向最 大浓度出 现距离 D10%最 远距离 由表 5-10 可知,本项目锅炉排放的颗粒物、NOX、SO2 的最大落地浓度分别为 4.47E-04mg/m3、2.56E-03mg/m3、2.86E-04mg/m3,最大占标率分别为 0.05%、1.28%、 0.06%。估算模式已考虑到各种不利气象的组合情况,分析结果表明,本项目对大气 环境的影响较小。 (4)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本项目扩建后,污水处理站恶臭不增加,有组织排放废气主要为锅炉废气。根 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要求,污染物对应厂界浓度 满足大气污染物厂界浓度限值,但厂界外大气污染物短期贡献浓度超过环境质量浓 度限值的,可以自厂界向外设置一定范围的大气环境防护区域,以确保大气环境防 护区域外污染物贡献浓度满足环境质量标准。 根据 AERSCREEN 估算结果可知,项目厂界外大气污染物短期贡献浓度未超过 环境质量浓度限值,建设项目无需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5)染物排放量核算 本项目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核算见表 5-11。 5 - 23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表 5-11 第五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本项目大气污染物放量核算一览表 排放口编号/面源 污染物 锅炉废气排气筒 P1 颗粒物 SO2 NOX 核算排放浓度 (mg/m3) 核算排放速率 核算年排放量 (t/a) (kg/h) 4.9 3.13 28 污染物 / 0.1790 0.1143 1.0227 0.6657 0.4252 3.8041 年排放量/(t/a) 0.6657 0.4252 3.8041 颗粒物 SO2 NOX 排放总计 5.2.4 声环境影响分析 5.2.4.1 评价等级及范围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21),所处的声环境功能区 为 GB3096 规定的 1 类、2 类地区,或建设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 增高量在 3~5dB(A)以下 [含 5 dB(A)],或受噪声影响人口数量增加较多时,按二级 评价。本项目所在区域属于 2 类区,因此确定本项目声环境评价等级为二级,评价 范围为四周厂界外 200m。 5.2.4.2 主要噪声源强 根据建设项目工程布局及其建设内容,项目区主要声源发生在中央空调主机、冷 却塔、锅炉房、建筑物给水泵及地下车库风机等,源强约在 75~90dB 之间,具体源 强及采取防治措施后的噪声值详见表 5-12~5-14。 表 5-12 主要室外噪声源情况 空间相对位置 m 序号 1 2 3 声源名称 中 央 X Y Z 级 /dB(A) 声源控制措 施 排放 源强 /dB(A) 主机 / 22 344 85 85 隔声、减震 60 主机 / 48 254 23 85 隔声、减震 60 冷却塔 / 15 343 85 90 空 调 型号 声功率 5 - 24 隔声、消声、 减振 65 运 行 实 际h 2160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4 冷却塔 / 38 第五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252 23 隔声、消声、 90 减振 65 备注:空间相对位置以本项目西南厂界交点处为坐标原点。 表 5-13 室内声源情况 声源 建 序 号 筑 物 名 源强 声源名 型 称 声源 距室内边 声功率 控制 号 级/dB 措施 X 称 Y Z 物给 给 水 泵 房 2 / 75 隔 42 345 1 、 建筑 减 / 75 振 82 248 1 水泵 风机 90 / 地 下 车 库 4 减 52 190 -3 振 、 风机 90 / 隔 声 24 297 -3 、 地 下 5 负 一 层 声级 消 锅炉 房 85 / 时 /dB(A) 段 h 声 水泵 物给 3 界距离/m 室内边界 行 (A) 建筑 1 运 空间相对位置 m 声 -31 325 -3 东:1 东:75 西:1 西:75 南:1 南:75 北:1 东:1 北:75 东:75 西:1 西:75 南:1 南:75 北:1 东:200 北:75 87 东:44.0 60 西:100 西:50 南:110 南:49.2 北:205 东:190 北:43.8 东:44.4 西:100 西:50 南:220 南:43.2 北:95 东:240 北:50.5 东:39.4 西:50 西:51 南:300 南:35.5 80 北:50 北:51 建筑 建筑物外噪声 物插 入损 失 声压级 建筑物 /dB(A /dB(A) 外距离 ) 东:50 25 西:50 南:50 1m 北:50 东:50 25 西:50 南:50 1m 北:50 东:19 25 西:25 南:24.2 1m 北:18.8 东:19.4 25 西:25 南:18.2 1m 北:25.5 东:14.4 28 25 西:26 南:10.5 1m 北:26 备注:空间相对位置以本项目西南厂界交点处为坐标原点。 表 5-14 工业企业声环境保护目标调查表 空间相对位置 m 声环境 声环境保护目标情况说 距厂界 序 执行标准/ 方 保护目 号 最近距 X 标名称 Y 明(介绍声环境保护目 功 位 Z 离/m 标建筑结构、朝向、楼 能区类别 层、周围环境情况) 5 - 25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五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建筑物为混凝土钢筋结 颍河高 1 24 600 18 60 N 2类 构、朝南,五层,周边主 中 要为农田、道路等。 备注:空间相对位置以本项目西南厂界交点处为坐标原点。 5.2.4.3 预测范围 本工程噪声预测范围为厂区四周厂界。 5.2.4.4 预测方法 1)噪声贡献值(Leqg)计算公式为 Leqg 10 lg( 1 t i 10 0 .1 L Ai ) T i 1 式中:Leqg—噪声贡献值,dB;T —— 预测计算的时间段,s;ti—i 声源在 T 时 段内的运行时间,s;LAi ——i 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等效连续 A 声级,dB。 2)噪声衰减模式 以本项目主要高噪声设备为噪声点源,根据其距离厂界四周的距离及噪声现状 情况,按经验法推算其衰减量,预测各声源对厂界四周预测点的贡献值,预测本项 目完成后厂界四周的噪声值。预测公式如下: LP(r)=Lp(r0)-20lg(r/r0) 式中:Lp(r)—预测点处声压级,dB; Lp(r0)—参考位置 r0 处的声压级,dB; r—预测点距声源的距离,m; r0—参考位置距声源的距离,m。 5.2.4.5 评价方法 将预测点的等效声级与评价标准相对照,对厂界声环境质量预测结果进行评价。 5.2.4.6 评价标准 本项目厂界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 类 标准(昼间 60dB(A)、夜间 50dB(A))、4 类标准(昼间 70dB(A)、夜间 55dB(A))。 5.2.4.7 预测结果及影响分析 5 - 26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五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本项目位于现有工程西侧,现有工程正在建设中,故本项目仅预测本项目设备 叠加现有工程设备对厂界贡献值。根据厂区建设布局情况及工程拟采用的隔声降噪 措施,选择主要高噪声源对厂界的影响进行预测,各厂界噪声和项目 200 米范围环 境敏感点影响情况预测结果见下表。 5-15 营运期工业企业厂界噪声预测结果与达标分析表 名称 噪声背景值 噪声标准 /dB(A) /dB(A) 噪声贡献值 噪声预测值 /dB(A)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dB(A) 昼间 单位:dB(A) 较现状增量 /dB(A) 超标和达 标情况 夜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西厂界 52 42 70 55 46.84 46.84 / / / / 达标 达标 东厂界 52 42 60 50 51.28 51.28 / / / / 达标 达标 南厂界 52 42 60 50 51.15 51.14 / / / / 达标 达标 北厂界 53 42 60 50 48.97 48.97 / / / / 达标 达标 5-16 声环境保护 营运期声环境保护目标噪声预测结果与达标分析表 噪声背景值 噪声标准 /dB(A) /dB(A) 噪声贡献值 噪声预测值 /dB(A) /dB(A) 单位:dB(A) 较现状增量 /dB(A) 超标和达 标情况 目标名称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颍河高中 52 41 60 50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40.09 40.09 52.27 43.58 0.27 2.58 达标 达标 由表 5-15、表 5-16 可以看出,工程完成后,各厂界均可满足相关标准要求,且 颍河高中满足相关标准要求,故工程噪声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不会造成扰民现象。 本项目噪声贡献值等值线图见图 5-1。 5 - 27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图 5-1 第五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本项目噪声贡献值等值线图 5.2.5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1)固体废物来源和产生量 由工程分析可知,工程新增的固体废物主要为生活垃圾、医疗固体废物。各固 体废物产生量及处理处置措施见表5-17。 表5-17 编号 全院固体废物产生情况一览表 类别 性质 5 - 28 产生量 (t/a) 处理处置措施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五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经医院垃圾桶收集后,由当地 1 生活垃圾 / 744.6 2 医疗废物 危险废物 126.144 环卫部门定期拉走填埋处理 经收集后暂存于医院内医疗废 物暂存间后交有资质单位处理 (2)环境影响分析 1、生活垃圾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生活垃圾产生量为 744.6t/a,应该按照环卫部门要求设置规范的项目应 建立完善的垃圾分类收集和管理措施,配备必要的垃圾储存设施,防止垃圾随意堆 放,便于集中清运。 2、危险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A、本项目医疗废物为危险废物,属《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 HW01 医疗废物, 医疗废物在收集、贮存、转运过程中,应按照《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 36 号)、《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废物集中 处置技术规范(试行)》(环发[2003]206 号)、《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容器和警 示标志标准》(HJ421-2008)、 《医疗废物转运车技术要求(试行)》 (GB19217-2003) 、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957-2023)等相关规范执行。 本项目医疗固废产生量为 126.144t/a,环评建议本项目医疗废物收集后在医疗 废物暂存间暂存后,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集中处理。医疗废物暂存间应严格按照《危 险废物贮存控制污染标准》的要求进行建设,满足“三防”要求。该临时贮存库房应 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医疗废物包括各类化学性、病理性、药物、医疗器具等废物, 属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 HW01 医疗废物,危险特性是传染性。 本项目危险废物产生及处置情况见表 5-18。 表 5-18 名称 感染性 废物 损伤性 废物 病理性 废物 化学性 废物 本项目危险废物产生及处置情况一览表 类 别 危险 特性 污染防治 措施 In 收集暂存 In 收集暂存 HW841-003-01 In 收集暂存 HW841-004-01 T/C/I/R 收集暂存 代码 产生量 (t/a) 产生 工序 形 态 主要 成分 HW841-001-01 危 险 废 物 HW841-002-01 126.144 医疗 5 - 29 固 态 医疗 废物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药物性 废物 第五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T HW841-005-01 收集暂存 (1)本项目新建一座占地面积为 50m2 的医疗废物储存间,根据《危险废物贮 存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7-2023 )和 《 危 险 废物 收 集 贮 存 运输 技 术 规 范 》 (HJ2025-2012)的相关要求,危险废物储存场所采取如下措施: ①贮存设施应根 据危险废物的形态、物理化学性质、包装形式和污染物迁移途径,采取必要的防风、 防晒、防雨、防漏、防渗、防腐以及其他环境污染防治措施,不应露天堆放危险废 物。②贮存设施应根据危险废物的类别、数量、形态、物理化学性质和污染防治等 要求设置必要的贮存分区,避免不相容的危险废物接触、混合。③贮存设施或贮存 分区内地面、墙面裙脚、堵截泄漏的围堰、接触危险废物的隔板和墙体等应采用坚 固的材料建造,表面无裂缝。④贮存设施地面与裙脚应采取表面防渗措施;表面防 渗材料应与所接触的物料或污染物相容,可采用抗渗混凝土、高密度聚乙烯膜、钠 基膨润土防水毯或其他防渗性能等效的材料。贮存的危险废物直接接触地面的,还 应进行基础防渗,防渗层为至少 1 m 厚黏土层(渗透系数不大于 10-7 cm/s),或至 少 2 mm 厚高密度聚乙烯膜等人工防渗材料(渗透系数不大于 10-10 cm/s),或其 他防渗性能等效的材料。⑤同一贮存设施宜采用相同的防渗、防腐工艺(包括防渗、 防腐结构或材料),防渗、防腐材料应覆盖所有可能与废物及其渗滤液、渗漏液等 接触的构筑物表面;采用不同防渗、防腐工艺应分别建设贮存分区。⑥贮存设施应 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2)企业须健全危险废物相关管理制度,并严格落实。 ①企业须配备专业技 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专门负责企业危险废物统计、收集、暂存、转运和管理工作,并 对有关危废产生部门员工进行定期教育和培训,强化危险废物管理;②企业须建立 危险废物收集操作规程、危险废物转运操作规程、危险废物暂存管理规程等相关制 度,并认真落实;③企业须对危险废物储运场所张贴警示标示,危险废物包装物张 贴警示标签;④规范危险废物统计、建立危险废物收集及储运有关档案,认真填写 《危险废物项目区内转运记录表》,作好危险废物情况的记录,记录上须注明危险 废物的名称、来源、数量、特性和包装容器的类别、入库日期、存放库位、废物出 库日期及接收单位名称等,并即时存档以备查阅。 (3)危险废物在危废库房内暂存期间应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5 - 30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五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GB18596-2023)和《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的相关要 求进 行存储和管理。①必须将危险废物装入容器内进行密封装运,禁止将不相容(相 互反应)的危险废物在同一容器内混装;②盛装危险废物的容器应当符合标准,材 质要满足相应的强度要求且必须完好无损, 容器材质和衬里要与危险废物相容(不 相互反应);③危险废物贮存前应进行检验,确保同预定接收的危险废物一致,并 登记注册,不得接收未粘贴符合规定的标签或标签没按规定填写的危险废物;④必 须定期对所贮存的危险废物包装容器及贮存设施进行检查,发现破损,应及时采取 措施清理更换。 3)、危险废物的转运要求 项目危险废物转运过程中采取篷布遮盖、防滴漏等措施,减少危险废物运输过 程给环境带来污染。危险废物的转运应按照《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 (HJ2025-2012) 的要求进行: ① 危险废物的运输由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 单位组织实施,并按照相关危险货 物运输管理规定执行;②项目危险废物运输采用 公路运输方式,应按照《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令 2013 年第 2 号)执行。运输单位承运危险废物时,应在危险废物包装上按照 GB18597 附录 A 设 置标志, 运输车辆应按 GB13392 设立车辆标志。危废运输车辆应配备符合有关国 家标准以 及与所载运的危险货物相适应的应急处理器材和安全防护设备。③危险废 物运输时的装卸应遵照如下技术要求:装卸区的工作人员应熟悉危险废物的危险特 性,并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橡胶手套、防护服和口罩。装卸区域应配备必 要的消防设备和设施,并设置明显的指示标志。装卸区域应设置隔离设施。④危险 废物转移过程严格落实《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规范危险废物 转移;做好每次外运处置废物的运输登记,认真填写危险废物转移联单(每种废 物 填写一份联单),并加盖公司公章,经运输单位核实验收签字后,将联单第一联副 联自留存档,将联单第二联交移出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第三联及其余各联交 付运输 单位,随危险废物转移运行,第四联交接受单位,第五联交接受地环保局。 ⑤废物处置单位的运输人员必须掌握危险废物运输的安全知识,了解所运载的危险 废物的性质、危害特性、包装容器的使用特性和发生意外时的应急措施。运输车辆 必须具有车辆危险货物运输许可证。 5 - 31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五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本项目危险废物产生情况见表 5-19。 表 5-19 危险废物贮存场所(设施)基本情况一览表 序 号 贮存场所(设 施)名称 危险废物名 称 危险废物类 别 占地面 积 贮存方式 贮存能 力 贮存周 期 1 医疗废物 暂存间 医疗废物 HW01 50m2 专用容器 10t 15 天 在采取上述相应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基础上,项目产生的各类固体废物对环 境影响很小。 5.2.6 土壤环境影响分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HJ964-2018),本项目属于自身为 敏感目标的建设项目,仅对土壤环境现状进行调查。根据检测数据,本项目厂址处 土壤各项检测因子均满足《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36600-2018)第一类用地筛选值标准要求。 本项目运营期间隔油池、污水管网、医疗废物暂存间对土壤可能产生一定影响, 经采取重点防渗措施后,对土壤影响较小。 为避免项目运营期对土壤造成不利影响,根据导则评价对项目提出相应的控制 措施,主要措施具体如下: (1)源头控制 本项目污染源主要为废水、废气、和危险废物,企业应加强管理,对隔油池、 医疗废物暂存间严格按要求进行重点防渗,并采取耐酸碱腐蚀性的地埋污水管道, 从源头减少可能对土壤的不利影响。此外,要求医院做好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工作, 一方面减少污染物产生量,另一方面降低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量。 (2)过程防控措施 本项目运营期可能对土壤产生影响的主要为废水和医疗废物,为避免运营期间 对土壤产生的影响,评价单位要求建设单位做好医疗废物间和污水处理站防渗及应 急收集措施,避免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土壤环境。并加强防渗系统日常检查和维护管 理,确保地面不出现裂缝及渗漏现象,以减少事故情况下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一旦 发现污染物泄漏应立即采取应急响应,截断污染源并根据污染情况采取土壤保护措 施。 5.3 外环境对本项目的影响 5 - 32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五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根据现场调查,项目周边主要为空地,距离最近的为北侧 60m 处颍河高中。外 环境对本项目的影响源主要为项目西侧的东环路(武盛大道),本项目与东环路之 间隔有近 20 米绿化带,对东环路交通噪声起到了一定的隔声作用,经现场实测本 项目西边界昼夜噪声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 类标准。因此, 评价认为东环路对就诊及住院患者的就医影响不大。 为保证本项目建成后患者有一个好的就医环境,本环评建议采取以下治理措 施: 1)在临向东环路一侧的主要建筑安装双层门窗,以确保噪声达标,提高项 目门窗的隔声性能,采用窗户加橡胶条、窗缝注密封胶,且采取符合国家“三性” (气密性、水密性、隔声性)标准的玻璃;门窗进行嵌缝,嵌缝后平均隔声量可 提高 13 分贝。防止汽车经过时噪声的影响。 2)建设项目四周设置绿化带,可以起到隔噪音的作用。建议种植乔木、灌 木等四季常青的树种,以高低错落布置保证一定密度,并考虑种植可净化空气的 树种,如大叶黄杨、石榴、紫穗槐等。 5.4 环 境风险分析与评价 环境风险是指突发性灾难事故造成的重大环境污染的风险,具有危害性大、影 响范围广、处理难度大、发生概率难确定等特点,但一旦发生,其破坏性极强、污 染极严重,不仅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还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生态环 境的大范围破坏、国家财产遭受重大损失。 5.4.1 评价依据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和《关于加强环境响 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05]152号),结合项目生产工艺、污染物 性质和所在地环境特点,拟通过分析本项目中主要物料的危险性和毒性,分析运行 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 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分 析风险事故原因及环境影响,从而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 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 5 - 33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五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5.4.2 风险源 5.4.2.1 风险源调查 本项目涉及的危险物质为锅炉和食堂所用的天然气、危废暂存间医疗废物、医 用酒精(瓶装)、应急电源柴油发电机房储存的柴油。 表 5-20 本项目使用主要物质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序号 名称 最大储存(在线)量(t) 储存方式及位置 1 天然气(以甲烷计) 0.005 管道储存 2 医疗废物 10 危废暂存间内 3 酒精 0.24 各个科室 4 柴油 13.06 2 个 2m×2m×2.3m 的柴油罐,位于 配电房 注:据建设单位介绍,本项目酒精(乙醇)不在药品库储存,购进后分发至各 科室,全院最大储存 600 瓶,规格 500mL/瓶,酒精一般密度为 0.8g/cm3,则本项目 最大储存量为 0.24t;本项目设置 2 个 2m×2m×2.3m 的柴油罐储存备用发电机的燃料, 按照充装储罐容积的 85%计算最大存在量,柴油的密度为 0.835g/ml,则柴油的储存 量为 13.06t;天然气不在厂区暂存,主要存贮在管道内,最大存贮量约为 0.005t;医 院对医用耗材、试剂等贮存量较小,分布零散,故不在进行统计。 本项目涉及的各类危险物质主要理化特性见下表。 表 5-21 标识 天然气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中文名:天然气(甲烷) 危险货物编号:83501 分子式:CH4 分子量:16.05 CAS 号:8006-14-2 危险性类别:易燃气体 理化 性质 UN 编号: 外观与性状 无色压缩或液化气体,无气味 熔点(℃) -183 沸点(℃) -161 溶解性:水中溶解度:20℃时 3.3ml/100ml 相对密度(水=1):0.42(-164) 饱和蒸气压(kPa):53.32(-168.8℃) 相对密度(空气=1):0.55 临界温度(℃):82.6 燃烧热(kJ/mol):889.5 临界压力(MPa):4.59 最小引燃能量(mJ):0.28 燃烧 燃烧性 易燃 燃烧分解物 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 爆炸 闪点(℃) -188 爆炸上限(v%) 15 危害 引燃温度(℃) / 爆炸下限(v%) 5 性 危险特性 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和热源有燃烧爆 5 - 34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五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炸的危险。 稳定性 极易燃 聚合危害 不聚合 灭火方法 切断气源,用喷水、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等灭火剂。 毒性 接触限值:2% 对人 人处于甲烷浓度 25%~30%的空气中即出现缺氧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如头晕、头痛、 体危 注意力不集中、气促、无力、共济失调、窒息等;如浓度很高,患者可迅速死亡,皮肤 害 接触液体甲烷时,可造成冻伤。 吸入防护:应通风。如浓度高,使用呼吸防护用器。 防护 皮肤防护:配备隔冷手套。 眼睛防护:配备安全护目镜。 泄漏 切断气源。禁止明火、火花和吸烟,现场通风。 处理 贮运 中国危规号:21007,中国危险性类别:第 2.1 类易燃气体,中国危险货物标志:4。 备注 因天然气中 CH4 占 90%以上,因此主要介绍甲烷的特性。 表 5-22 酒精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UN 编号 1170 CAS 号 64-17-5 中文名称 乙醇、酒精 危险货物编号 32061 分子式 C2H6O 外观与性状 无色液体,有酒香 分子量 46.07 闪点 12℃ 熔点 -114.1℃ 沸点 78.3℃ 相对密度(水=1)0.79; 密度 相对密度(空气)=1.59 爆炸危险 溶解性 稳定性 与水混溶,可混溶于醚、氯仿、 甘油等多数有机溶剂 稳定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 危害特性 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蒸气比空气 重,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于低洼处,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本品味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首先引起兴奋,随后抑制。急性中毒:主要见于过量 健康危害 饮酒者,职业中毒者少见。慢性中毒:长期酗酒者可见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皮肤营 养障碍,慢性胃炎、胃溃疡、肝炎、肝功能衰竭、心肌损害、多发性神经病等。皮 肤长期接触乙醇液体,可引起干燥、脱屑和皮炎 表 5-23 柴油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中文名称 柴油 CAS 号 68334-30-5 水溶性 难溶 密度 0.82~0.845 闪点 38℃ 沸点 170~390℃ 外观 有色透明液体 危险性类别 可燃液体 侵入特性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 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煤油蒸气,常先有兴奋,后转入抑制,表现为乏力、头 5 - 35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五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痛、酩酊感、神志恍惚、肌肉震颤、共济运动失调;严重者出现定向力障碍、 谵妄、意识模糊等;蒸气可引起眼及呼吸道刺激症状,重者出现化学性肺炎。 吸入液态煤油可引起吸入性肺炎,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摄入引起口腔、咽喉 和胃肠道刺激症状,可出现与吸入中毒相同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慢性影响:神经衰弱综合征为主要表现,还有眼及呼吸道刺激症状,接触性皮 炎,皮肤干燥等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其蒸气比 爆炸危险 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 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所有被污染的衣物,包括鞋类。用流动清水冲洗皮肤和头 发(可用肥皂)。如果出现刺激症状,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用流动、清洁水冲洗至少 15 分钟。如果疼痛持续或复发,就 医。眼睛受伤后,应由专业人员取出隐形眼镜。 吸入:如果吸入本品气体或其燃烧产物,脱离污染区。把病人放卧位,保暖并 急救措施 使其安静。开始急救前,首先取出假牙等,防止阻塞气道。如果呼吸停止,立 即进行人工呼吸,用活瓣气囊面罩通气或有效的袖珍面具可能效果更佳。呼吸 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送医院或寻求医生帮助。 食入:禁止催吐。如果发生呕吐,让病人前倾或左侧位躺下(头部保持低位), 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吸入呕吐物。仔细观察病情。禁止给有嗜睡症状或知觉 降低,即正在失去知觉的病人服用液体。意识清醒者可用水漱口,然后尽量多 饮水。寻求医生或医疗机构的帮助。 5.4.2.2 风险源及风险种类调查 本项目工艺(储运)过程中潜在的风险识别详见下表。 表 5-24 风险源 / 单元 工艺(储运)过程风险识别表 潜在风险事故 酒精 酒精泄露 天然气 管道破裂、 管道 泄露 危害后果 风险类型 酒精泄漏后遇到明火易发生火 泄露、火灾伴 灾事故 生/次生污染 天然气从管道中泄漏出来,在大 气环境中扩散,遇明火引发火灾 爆炸 泄露、火灾伴 生/次生污染 柴油泄漏接触高温烟气或明火 柴油发电 机房 柴油泄漏 引起火灾;柴油泄漏后如果地面 泄露、火灾伴 防渗措施不到位,有可能引起土 生/次生污染 壤地下水污染 氧气瓶 氧气瓶过压破 氧气瓶泄漏时周边存在火星引 泄露、火灾伴 裂 起燃烧或爆炸,引起的人员伤 生/次生污染 5 - 36 可能影响环境 的途径 废气扩散 废气扩散 废气扩散、柴 油地表漫流、 土壤渗透 废气扩散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五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害、财产损失,次生灾害会对大 气造成污染 池体破裂、 隔油池 池体破裂导致废水泄漏污染土 壤 发生渗漏 事故排放 并流入外环境 发生渗漏、 医疗废物 导致医疗废物感染事故 导致危废流 暂存间 事故排放 土壤渗透、 废水地表漫流 土壤渗透、 入外界环境 人群健康 5.4.2.3 环境敏感目标概况 经现状调查,本项目厂址周围较近的环境保护目标主要有:颖河高中(N,60m), 石庄(NE,610m),搬口派出所(E,160m),搬口办事处(SE,530),中共川 东粮油购销有限公司(S,,460m),搬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S,,460m),搬口村 安置区(S,650m),华耀城客运站(SW,330m),鸿泰物料(SW,280m),华 耀城(SW,750m),东耀物流园(W,260m),华耀商贸物流园(NW,430m)。 5.4.3 环境风险潜势初判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附录 B 表 B.1 中突发 环境事件风险物质,及柴油、天然气(以甲烷计)属于《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 术导则》(HJ169-2018)附录 B 所规定的风险物质,乙醇不属于突发环境事件风险 物质,但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表 1,乙醇为危险化学品,临界量为 500t。 本项目危险化学品最大储存量与临界量对比情况见表 5-25。 表 5-25 本项目风险物质临界量与实际储存量对比一览表 危险物质名称 最大储存量(t) 临界量(t) 乙醇 0.24 500 天然气(以甲烷计) 0.005 10 柴油 13.06 2500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当厂区存在多种危 险物质时,物质总量与临界量的比值按下式计算: Q =q1/Q1+q2/Q2+……+qn/Qn 5 - 37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五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式中:Q—危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 q1,q1,…,qn—每种危险物质的最大存在总量,t; Q1,Q1,…,Qn—每种危险物质的临界量,t 当 Q<1 时,该项目环境风险潜势为Ⅰ 经计算可知,本项目 Q=0.0062<1,则本项目环境风险潜势为Ⅰ。 5.4.4 评价工作等级划分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本项目风险评价工 作等级为简单分析,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等级划分见表 5-26。 表 5-26 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划分 环境风险潜势 Ⅳ、Ⅳ+ Ⅲ Ⅱ Ⅰ 评价工作等级 一 二 三 简单分析 a a 是相对于详细评价工作内容而言,在描述危险物质、环境影响途径、环境危害后果、风险 防范措施等方面给出定性的说明。见附录 A。 根据表 5-26,本项目环境风险只需进行简单分析。 5.4.5 环境风险识别 根据项目涉及危险物质理化性质及类比同类项目,确定本项目事故风险类型主 要为酒精在储存过程中发生泄漏遇明火发生的火灾、天然气管道泄露或遇明火发生 的爆炸、柴油泄露引起的火灾及氧气瓶过压爆炸、隔油池池体破裂或发生泄露污染 土壤和地下水、危险废物在暂存、运输等过程处置不当引起的泄漏风险。 5.4.6环境风险分析 (1)大气环境风险影响分析 1 酒精泄漏及火灾事故分析 本项目医疗用瓶装酒精乙醇含量75%,规格500mL/瓶,外购暂存于药品库后分 发给各科室,药品库最大储存量约600瓶,酒精在暂存过程中若管理不善可能发生泄 漏事故,泄漏后遇到明火易发生火灾事故,火灾可能引起建筑物或设备的燃烧,从 而对大气环境产生影响,火势控制或消灭后影响即消失,对周边大气环境影响是暂 时的,且影响范围较小。评价要求医院严格落实酒精管理制度,并落实各项预防和 应急措施,降低火灾事故的影响。 2 天然气管道泄露及火灾爆炸事故分析 5 - 38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五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本项目锅炉采用天然气,天然气管道破裂、泄露时天然气会从管道中泄漏出来, 在大气环境中扩散,遇明火引发火灾爆炸。管道天然气泄露事故在大气环境中扩散, 对周围人身健康造成危害,人处于甲烷浓度25%~30%的空气中即出现缺氧的一系列 临床表现,如头晕、头痛、注意力不集中、气促、无力、共济失调、窒息等;如浓 度很高,患者可迅速死亡。天然气泄露遇明火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天然气爆 炸是在一瞬间产生高压、高温的燃烧过程,爆炸波速度大约3000m/s,破坏力强,火 灾中产生的黑烟和其他有毒有害气体也会对周围大气环境质量产生影响。 3 柴油泄露及火灾爆炸事故分析 本项目院内设有柴油发电机作为应急电源,使用柴油作为燃料。在备用发电机 房柴油暂存间存储柴油。柴油发电机房内设施包括发电机组、电气设备和供油设施, 有泄漏和火灾风险:供油设备等接地不良,发电设备超温、机内电路或供电线路短 路引起的电气火灾,供油系统输油管路、油罐内柴油泄漏到地面后接触高温烟气或 明火而引起火灾。本项目柴油储存于地下一层柴油储存间内,柴油罐严格落实相关 防火安全、防渗漏措施的基础上,环境事故的风险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均较低。 4 氧气瓶过压爆炸及火灾事故分析 本项目不设置液氧站,氧气瓶分散暂存于病房和各科室,以便病人输氧,氧气 瓶遇到碰撞、高温暴晒、靠近明火时可能发生过压爆炸。氧气为助燃气体,遇可燃 物或高温有爆炸危险。火灾爆炸及高氧环境可能引起建筑物或设备的燃烧,从而对 大气环境产生影响,火势控制或消灭后影响即消失,对周边大气环境影响是暂时的, 且影响范围较小。评价要求医院严格落实酒精管理制度,并落实各项预防和应急措 施,降低火灾事故的影响。 (2)地表水环境风险影响分析 1 酒精泄漏及火灾事故分析 酒精泄露及火灾事故应急处置过程产生的伴生/次生废水,一旦未进行及时收集, 将随地势或雨水管道经排放口排出,影响附近地表水环境质量。 2 天然气管道泄露及火灾爆炸事故分析 天然气管道泄露及火灾爆炸事故应急处置过程产生的伴生/次生废水,一旦未进 行及时收集,将随地势或雨水管道经排放口排出,影响附近地表水环境质量。 5 - 39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3 第五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柴油泄露及火灾爆炸事故分析 柴油泄露及火灾爆炸事故应急处置过程产生的伴生/次生废水,一旦未进行及时 收集,将随地势或雨水管道经排放口排出,影响附近地表水环境质量。 4 氧气瓶过压爆炸及火灾事故分析 氧气瓶过压爆炸及火灾事故应急处置过程产生的伴生/次生废水,一旦未进行及 时收集,将随地势或雨水管道经排放口排出,影响附近地表水环境质量。 5 隔油池池体破裂或发生泄露 本项目食堂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进入现有工程污水处理站进一步处理,隔油池 池体破裂会导致废水泄漏污染土壤并流入外环境,对土壤及地下水造成影响。 6 危险废物 本项目产生的医疗固体废物主要为临床和手术室产生的损伤性、感染性及病理 性等医疗废物,均属于危险固废,若医疗废物收集措施不当或未按要求收集;运输 过程中抛掷、投下、践踏或在地上拖动载有医疗废物的容器,转运车不符合要求或 转运过程中发生车祸;上述情况都可能引起医疗垃圾泄露,产生风险。医疗废物散 落、漏失可污染其他物质,散发传染性、致病性病毒和细菌,对周围环境和人群的 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3)地下水环境风险分析 根据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数据表明,本项目区域地下水环境质量较好。但在极端条 件下项目区内设备及输送管线发生泄漏事故后,隔油池、污水管道废水及事故次生 泄漏废水等可通过下渗及地下径流对项目区及其下游地区浅层地下水造成污染。因 此,评价建议医院后勤管理部门定期对管道及污水设备进行排查,并编制突发环境 应急预案,避免废水下渗污染项目区浅层地下水。在医院加强风险防范措施,严格 实施环保措施、加强环境管理的前提下,发生地下水污染的概率较小。 (4)土壤环境风险分析 医疗废物:医疗废物在收集或运输过程发生散落、漏失在降雨的淋溶冲刷作用 下进入土壤,导致土壤重金属累积和污染。有毒物质一旦进入土壤,会被土壤所吸 附,对土壤造成污染,杀死土壤中的微生物和原生动物,破坏土壤中的微生态,反 过来又会降低土壤对污染物的降解能力。 5 - 40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五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柴油:柴油泄漏后如果地面防渗措施不到位,有可能引起土壤污染。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要求 5.4.7环 5.4.7.1 风险防范措施 (1)酒精风险防范措施 各科室酒精储存区严禁吸烟,严禁使用明火,并设置醒目标志;健全各项制度, 加强人员管理,酒精暂存和发放专人负责;加强安全宣传和教育,确保安全生产落 实到每一个环节;设置消防栓、灭火器等消防设备。 (2)天然气管道风险防范措施 1 加强管道维护,定期清管,排出管内积水和污物,以减轻管道内腐蚀。定 期邀请天然气公司对管道壁厚进行测量,对严重管壁减薄的管段,及时维修更换, 避免爆管事故发生。 2 专人负责对燃气公司对接,定期邀请燃气公司技术人员巡线;密切关注管 道安全问题,发生有对管道安全有影响的行为,应及时制止并采取相应措施并向上 级报告。 3 天然气管道、金属设备设置防静电装置,静电接地装置符合现行标准,由 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定期进行监测,保证有效运行。 4 在医院天然气加压站安装天然气泄露监控报警装置。 5 操作人员每周应进行安全活动,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识别事故发生前的 异常状态,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3)柴油发电机房风险防范措施 应急发电机仅停电时使用,在柴油发电机房间,设置防火安全设施,并严格《危 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进行运输、储存和使用,储存间内按有关规范要求 配置干粉泡沫化学灭火器。 在柴油储存间设置应急桶,并设置围堰,按照要求做好防渗措施。 (4)氧气瓶过压爆炸事故分析及防范措施 氧气瓶远离热源,使用氧气瓶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开关阀门不要过急、过 快,不免产生摩擦热和静电火花;氧气瓶内气体不能用尽、应留有余压 ,如感到气 5 - 41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五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体不纯,应考虑形成爆鸣性气体的可能性,对气瓶内的气体采取正确的检测方法进 行鉴别;在充装、使用氧气瓶前,要仔细检查自己的双手、手套、工具、减压阀等 有无沾染油脂,用于氧气瓶的汇流排管道及其密封圈,第一次使用前均须认真脱脂, 且不得采用可燃的密封圈,氧气瓶的连接管必须采用高压金属软管;要保证气瓶强 度,购买选用有制造气瓶资质的单位生存的合格产品,并按气瓶检验规定要求,每 3 年检验 1 次,检验时做气密性实验;氧气瓶在充装、运输、储存、使用过程中,严 禁敲击、碰撞;气瓶在储存、使用等过程中不得靠近热源,夏季要防止;使用人员 遇到开启时;漏气的气瓶,应停止使用,连瓶带气送回生产厂更换,由专业气瓶检 验人员维修,不得自行维修,以免发生阀芯飞出伤人或火灾等安全事故。 (5)隔油池风险防范措施 对操作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使其具备污水管理能力;聘请专业的污水治 理技术人员对处理设施进行专业维护和日常监管;建立事故防范和处理应对制度; 应经常对处理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及时更换;设置事故应急池, 防止事故废水排放。 (6)危险废物风险及防范措施 本项目产生的医疗固体废物主要为临床和手术室产生的损伤性、感染性及病理 性等医疗废物,均属于危险固废,不得随意存放及丢弃,应根据《医疗废物集中处 置技术规范(试行)》相关要求,设置专门的医疗废物暂存间,并专人负责。 医疗废物在暂存过程中,医疗废物暂存间每天消毒一次,防止医疗废物腐败散 发恶臭,做到日产日清。如确实不能做到日产日清,且当地最高气温高于25℃时, 应将医疗废物低温暂时储存,储存温度不高于20℃,时间最长不超过48小时。 医疗废物在收集和运送至医院现有医疗暂存库房过程中应满足以下要求:医疗 废物分类包装,置于专用暂时贮存箱中;箱应密闭并采取安全措施,如加锁和固定 装置,做到无关人员不可移动,外部应按照《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 (处置)场》(GB15562.2-1995)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试行)》附录A 要求设置警示标识。 为保证医疗废物的妥善贮存,医院拟建50m3的危险废物暂存间,并有防雨淋、 防扬散措施,同时符合消防安全要求。收集到的医疗废物通过医院专用手推车运至 5 - 42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五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医疗废物暂存间存放,由有资质单位定时拉运,进行集中处理。 医疗废物在运输途中如果出现事故,将导致医疗废物大量溢出、散落,对周围 环境及人群造成较大影响,因此,评价建议医院和医疗废物处置单位联合成立专门 的应急小组,合理优化选择医疗废物运输路线及运输过程中的安全规范,降低医疗 废物运输过程中的风险事故概率。 (7)地下水和土壤污染风险防范措施 1 项目院区地面均进行硬化处置,消防废水经管网收集,隔油池、废水管道、 柴油发电机房等均按要求做到分区防渗; 2 项目医疗废物运输和输送线路沿线地面水泥硬化处理,以防止物料在容器 泄漏情况的时候,医疗废物直接掉在土壤上对土壤构成污染,当污染发生的时候, 医院将立即采取有效手段对土壤表层的掉落物料进行回收,如无法回收,则挖取受 污染土壤,并合理暂存,最后作为危险废物交由有处理资质单位进行处理,遏制污 染物在土壤中进一步扩散。 5.4.8 风险事故应急预案 制定风险应急预案的目的是为了在发生风险事故时,能够以最快速度发挥最大 的能效,有序的实施救援,尽快控制事态的发展,降低事故造成的危害,减少事故 造成的损失。应急预案应以“预防为主,防救结合”为原则。根据本次工程可能发生 的风险事故提出相应的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内容详见表5-27。 表 5-27 突发事故应急预案主要内容 序号 项目 内容及要求 1 总则 涉及物料性质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故 2 危险源概况 酒精、天然气、柴油、氧气瓶、隔油池、医疗废物 3 应急计划区 4 应急组织 5 应急状态分类及 应急响应程序 酒精储存区(各个科室),天然气管线区、柴油发电机机房、氧气瓶 使用房间、隔油池周边、医疗废物暂存库房、医疗废物运输路线沿线 区域 医院:指挥机构-由副院长任总指挥,主管的副总经理任副总指挥, 负责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应急救援指挥部设在院办公室。 救援队伍-包括通信联络队、治安队、抢险抢修队、医疗救护队负责 事故控制、救援、善后处理。 地区:地区指挥部-负责医院附近地区指挥、救援、管制、疏散。 专业救援队伍-负责对医院救援队伍的支援。 规定事故的级别及相应的应急分类响应程序 5 - 43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五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6 应急设施、设备 与材料 口罩、隔离服等 7 报警与通讯联络 事故发生后及时向周口市及医疗废物运输沿线的环保、卫生、消防等 领导机关报告事故情况 8 事故后评估 9 应急防护措施 10 应急状态终止与 恢复措施 11 人员培训与演练 12 附件 针对事故发生区域环境影响和破坏进行评估 事故现场:控制事故、防止扩大、蔓延及连锁反应,清除现场泄漏物, 降低危害相应的设施器材配置。 邻近区域:控制安全区域,控制和消除污染措施及相应设备。 规定应急状态终止程序。 事故现场善后处理,恢复措施。 邻近区域解除事故警戒及善后恢复措施。 培训—指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培训部实施培训工作,根据应急预案 实施情况每年制定相应培训计划,采取多种形式对应急人员进行应急 知识、技能培训;培训对象主要为员工和专业救援人员;主要培训内 容为紧急应变处理和急救;进行安全、急救、紧急事故等培训。 演练—每年组织一次人员疏散、急救、消防演习,其他应急功能依实 际需求不定期开展演习,并做好记录和评价,对应急演习进行总结和 追踪记录。 与应急事故有关的多种附件材料构成。 5.4.10风险评价结论 本项目涉及的风险源主要为酒精在储存过程中发生泄漏遇明火发生的火灾、天 然气管道泄露或遇明火发生的爆炸、柴油泄露引起的火灾及氧气瓶过压爆炸、隔油 池池体破裂或发生泄露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危险废物在暂存、运输等过程处置不当 引起的泄漏风险,评价认为,在认真落实评价提出的各项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 的基础上,本项目风险发生概率较低,风险水平可以接受。 根据以上分析内容,本项目环境风险简单分析内容表详见表 5-28。 表 5-28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简单分析内容表 建设项目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 名称 建设地点 (河南)省 (周口)市 (示范)区 地理坐标 经度 114.722103° 纬度 主要危险 物质及分 布 (神农路南侧,周淮路北侧,纬 二路西侧,东环路东侧)园区 33.664899° 酒精:各个科室;天然气:管道储存;柴油:柴油发电机房;氧气瓶:;隔油池: 院区南侧;医疗废物:医疗废物暂存间内 5 - 44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环境影响 途径及危 害后果 风险防范 措施要求 填表说明 第五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酒精泄露后遇到明火易发生火灾事故;2、天然气从管道中泄漏出来,在大气环 境中扩散,遇明火引发火灾爆炸;3、柴油泄漏接触高温烟气或明火引起火灾;柴油 泄漏后如果地面防渗措施不到位,有可能引起土壤地下水污染;4、氧气瓶过压爆炸 遇到明火易发生火灾事故;5、隔油池 池体破裂、发生渗漏池体破裂导致废水泄漏 污染土壤并流入外环境;6、医疗废物在收集及运输过程中散落,经雨水冲刷渗入土 壤造成土壤污染和危害医院内人员及周边居民健康。 开展和完善本项目的风险管理体系和各项防范措施;加强日常安全操作与安全管理; 认真落实各级风险防范安全责任制和措施;完善应急预案等。 根据项目环境风险潜势初判结果,本项目环境风险潜势为 I,评价工作可进行简单分 析 5 - 45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六章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 第六章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 本项目属扩建项目,建成后将产生废气、废水、固废、噪声等污染因素。本 次防污减污措施评价目的就是针对本项目实际生产特点,提出废气、废水、固废、 噪声等治理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工程废水和废气污染物排放量,同时对设备噪声 提出相应的降噪措施,并对固体废物进行妥善处理和综合利用,以满足工程建设 的环保要求。 6.1 废水治理措施评价 6.1.1 医院污水特点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是一家三级中医院,本项目不设置传染科,不会产生 含传染性病菌废水,废水主要是诊疗室、病房、化验室等医疗废水以及生活污水、 洗衣废水、食堂废水,污染物主要以悬浮物、生化好氧物质、病菌为主。 6.1.2 医院污水依托可行性分析 本项目产生的废水包括生活污水、洗衣废水、食堂废水、医疗废水和化验室 废水。食堂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进入现有工程(在建)污水处理站处理,洗衣房 废水、医疗废水和生活污水进入现有工程(在建)污水处理站处理。化验室废水 主要为酸碱废水,利用玻璃容器储存至一定量后加入氢氧化钠或盐酸等进行中和 处理,控制pH在7-8之间,经单独处理后进入现有工程(在建)污水处理站处理。 根据《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指南》(环发【2003】197号)医院性质分类,指 南中将各类医院按性质分为综合医院和传染病医院两类,处理出水排入城市下水 道(下游设有二级污水处理厂)的综合医院推荐采用二级处理,本项目不设置传染 科,不会产生含传染性病菌废水,属综合性医院,本项目废水处理出水经城市污 水管网,进入周口市东新区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因此本项目废水依托现有工 程(在建)污水处理站采用二级处理工艺处理可行。 根据《周口市中医院老年病医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知,本项目现有工程 污水处理站采取的具体工艺为“格栅+调节池+沉淀池+生物接触氧化池+二沉池+ 次氯酸钠消毒”二级生化处理工艺,且周口市中医院老年病医院项目废水主要为 医疗废水、生活污水、洗衣房废水等,与本项目废水水质基本一致,周口市中医 院老年病医院地下封闭式污水处理站设计处理能力为3500m3/d,其废水产生量为 794.048m3/d,余量还有2705.952m3/d,本项目废水产生量为811.70m3/d,足够容 6- 1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六章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 纳本项目产生的废水水量,故本项目综合废水依托临近周口市中医院老年病医院 地下封闭式污水处理站处理可行。 6.1.3 污水处理工艺介绍及工艺流程 本项目综合废水依托现有工程(在建)地下封闭式污水处理站处理,周口市 中医院老年病医院地下封闭式污水处理站位于本项目东南侧,采用“格栅+调节池 +沉淀池+生物接触氧化池+二沉池+次氯酸钠消毒”处理工艺,具体工艺流程见图 8-1。 次氯酸钠投加 图 6-1 工艺说明: 拟建污水处理站废水处理流程 ①综合废水经格栅池去除大颗粒的悬浮物、毛发、食物残渣等,然后进入调 节池。 ②格栅出水自流进入调节池,进行均质、均量,尽量减少废水冲击负荷的影 响,以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调节池废水进入沉淀池。 ③在沉淀池内,较大颗粒悬浮物进行沉淀,沉淀产生的污泥进入污泥处置系 统。 ⑤沉淀池出水进入生物接触氧化池进行生化处理,去除大部分的有机物污染 物。 ⑥经生物接触氧化池处理后的废水进入二沉池,沉淀接触氧化过程中脱落的 少量生物膜,沉淀池出水进入消毒池,通过次氯酸钠进行消毒。消毒后的废水经 污水管网排入周口市东新区污水处理厂。 6- 2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六章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 ⑦沉淀池和污水处理其它过程产生的污泥进入污泥处理系统,经消毒、浓缩 脱水处理后,进行密闭封装,由具有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集中处置。 本项目废水依托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出水水质能够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 排放标准》(GB 18466-2005)表 2 预处理标准和东新区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要 求。因此,项目处理方法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6.1.4 依托污水处理站处理规模及效果 本项目设置 720 张床位,建设完成后需处理的污水量为 811.70m3/d。根据《医 院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29-2013),≥500 床的大型医院,医院污水量 变化系数取 2.0~2.2,本评价取 2.1,经计算,污水最大排放量为 1704.57m3/d, 根据《周口市中医院老年病医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知,周口市中医院老年病 医 院 地 下 封 闭 式 污 水 处 理 站 设 计 处 理 能 力 为 3500m3/d , 其 废 水 产 生 量 为 794.048m3/d,余量还有 2705.952m3/d,本项目废水产生量为 811.70m3/d,污水最 大排放量为 1605.748m3/d,足够容纳本项目产生的废水水量,故本项目综合废水 依托临近周口市中医院老年病医院地下封闭式污水处理站处理可行。周口市中医 院老年病医院污水处理站采用“格栅+调节池+沉淀池+生物接触氧化池+二沉池+ 次氯酸钠消毒”处理工艺,出水通过排水渠道引入西侧的武盛大道市政污水管网, 进入周口市东区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出水排入新运河,最终汇入沙颍河。 根 据 工 程 分 析 , 本 项 目 产 生 的 废 水 污 染 物 源 强 为 pH 值 为 7.14 、 COD310mg/L、BOD5150mg/L、SS120mg/L、NH3-N69.1mg/L、动植物油 1.0 mg/L、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0.2mg/L、粪大肠菌群数 2.5×103 个/L,拟依托污水处理站废 水处理情况见表 6-1。 表 6-1 本项目依托污水处理站废水处理情况 污染物 废水类别 水量 (m3/a ) COD (mg/ L) BOD5 (mg/ L) SS (mg/ L) NH3-N (mg/ L) 动植物 油 (mg/ L) 本项目废水水质 296270 310 150 120 69.1 1.0 6- 3 粪大 肠菌 群 (MP N/L) 阴离子 表面活 性剂 (mg/L ) 2500 0.2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六章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 污水处理站进水 296270 310 150 120 69.1 1.0 2500 0.2 污染物产生量 (t/a) / 91.84 37 44.440 5 35.552 4 20.47 22 0.2962 / 0.0592 总去除率(%) / 80 85 90 60 85 99 20 污水站出水浓度 / 62 22.5 12 27.64 0.15 250 0.16 总排口排放量 (t/a) / 18.36 87 6.6660 3.5552 8.188 8 0.0444 / 0.0474 GB18466-2005 《医疗机构水污 染物排放标准》表 2预处理标准 / 250 100 60 / 20 5000 10 周口市东新区污 水处理厂进水水 质要求 / 320 180 200 45 / / / 注:本项目采用次氯酸钠消毒,根据《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表2预处理标准, 预处理消毒接触池接触时间≧1h,接触池出口总余氯限值为2~8mg/L。 由表 6-1 可知, 本项目废水依托周口市中医院老年病医院污水处理站处理后, 污染物排放浓度能够满足《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 2 预处理标准要求及周口市东新区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要求,说明依托周口市中医 院老年病医院污水处理站采用的处理工艺可行。 6.1.5 周口市东新区污水处理厂接纳能力分析 (1)收水范围 周口市东新区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设计污水处理规模为 5.0 万 m3/d,处理 工艺为:预处理+A2/O 生化池+二沉池+磁混凝高效沉淀池+转盘滤池+消毒池, 且周口市东新区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河南极科环保工程 有限公司编制,于 2017 年 1 月 18 日取得了周口市环保局的环评批复,批复文号 为周环审[2017]021 号,于 2019 年 6 月开工建设,于 2021 年 1 月竣工,2020 年 3 月调试并计划验收工作,排污许可证于 2020 年 2 月领取,排污许可证编号: 91411602MA3X6HYLXD001V,于 2021 年 5 月 24 日企业完成了自主验收工作, 现一期工程已经正常运行。 6- 4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六章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 根据东新区污水处理厂环境影响报告表,设计服务范围为西起周口大道及腾 飞路、东至鹿邑路及高铁东、北起北二路、南至伏羲路及颖河东路,服务人口 32 万人。 周口市东新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 准》(GB18918-2002)表 1 中一级 A 标准(COD≤50mg/L, NH3-N≤5mg/L), 达标后排入新运河,最终汇入沙颍河。 本项目位于周口市东新区污水处理厂收水范围内,根据现场调查,本项目厂 址周围污水管网已建成,可以进入周口市东新区污水处理厂因此本项目废水进入 周口市东新区污水处理厂可行。 (2)从水量上分析 周口市东新区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污水日处理 5.0 万吨规模已建成,现在进 水量约为 2 万 m3/d,富余处理能力 3 万 m3/d,本项目废水量为 811.7m3/d,由此, 从水量来说,其完全可以接纳本项目产生的废水。 (3)从水质上分析 从水质上来说,本项目排水水质和东新区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对比见表6-2。 表6-2 本项目排水水质和东新区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比较一览表 项目 东新区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 COD BOD5 SS 氨氮 (mg/L) (mg/L) (mg/L) (mg/L) 320 180 200 45 本项目排水水质 62 22.5 12 17.275 由表6-2可以看出,而本项目外排水质可以满足周口市东新区污水处理厂进 水水质要求,同时本项目外排废水中含有的粪大肠菌群数浓度为250MPN/L,满 足《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表2预处理排放标准,同时也完全可以满足周 口市东新区污水处理厂的进水要求。 综上分析,本项目外排废水进入周口市东新区污水处理厂是可行的。 6.1.6 污水处理设施投资费用估算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本项目化验室废水经单独处理后、食堂废水经隔油 池处理后、与洗衣房废水、医疗废水、生活污水一起进入周口市中医院老年病医 院污水处理站处理。故本项目污水处理设施投资仅考虑隔油池的建设及运行。本 项目污水处理设施投资费用详情见表 6-3 和表 6-4。 6- 5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六章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 表 6-3 污水处理设施投资费用一览表 序号 内容 费用(万元) 1 构(建)筑物投资 5 2 主要设备投资 10 15 合计 表 6-4 废水处理成本一览表 项目 单位费用(元/ /t 水) 备注 电费 1.45 1.0 元/度 人工费 0.12 1 人,工资 3000 元/月 污水处理站吨 水处理费用 1.57 —— 年总运行成本 46.5 万元 不包括设备折旧费 由表 6-4 可以看出,厂内污水处理设施吨水处理费用为 1.57 元/t 水,年运行 成本为 46.5 万元。据建设单位介绍,本项目运行正常后,年营业收入 42242.3 万元,年均净利润 7061.4 万元,污水处理运行费用占净利润 0.66%,占比较小。 综上,本项目废水处理措施技术经济可行。 6.2 废气治理措施评价 根据工程分析,本项目建成后,全院新增的废气主要为天然气锅炉废气、食 堂油烟废气和汽车尾气。 6.2.1 天然气锅炉废气 本项目设置 6 台天然气锅炉,为医院提供生活热水和供暖,其中 2 台规格为 2100kw/h 的天然气锅炉, 为医院提供生活热水,全年运行;2 台规格为 5600kw/h、 2 台规格为 7000kw/h 的天然气锅炉在冬季为医院供暖,年运行 120 天。 本项目 6 台天然气锅炉均采取燃料分级低氮燃烧+烟气循环技术,锅炉废气 共用 1 根 8m 排气筒排放。 燃料分级燃烧是将燃料燃烧过程中已经生成的 NOX 还原为 N2,采用二次燃 烧,在欠氧下燃烧形成活化原子团,用它还原主燃烧区产生的 NOX。该法是将炉 膛内的燃料燃烧过程设计成三个区域:主燃烧区、再燃还原区、燃尽区。在主燃 区后注入二次燃料形成还原气氛,在高温(>1200℃)和还原气氛下生成碳氢原 子团,并与主燃区形成的 NOX 反应,将其还原。 6- 6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六章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 原子团生成:CnHm+O2→C'nH'm+CO+H2O NO 还原:NO+ C'nH'm→C'nH'm+N2+H2O+CO NO+ C'nH'm→C'nH'm+NHi+H2O+CO 第三区送入燃尽区,完成燃尽过程,正常情况下,利用约 20%的二次燃料可 还原 NOX 总量的 50%~60%。 烟气循环技术一般从锅炉尾部节能器烟气出口抽取烟气,加入到二次风或一 次风内,在通过燃烧风机或再循环风机送入炉膛,将再循环烟气掺入燃烧空气中, 烟气吸热且稀释了氧浓度,使燃烧速度和炉内温度降低,因而减少了热力型 NOX。 本项目天然气锅炉污染物 SO2、NOX、颗粒物排放情况类比河南省新四方制 药有限公司天然气锅炉验收监测数据。该公司天然气由市政天然气管网供给,天 然气锅炉进行了低氮改造,采取燃料分级低氮燃烧+烟气循环技术,河南省正信 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于 2019 年 7 月 11 日对该公司天然气锅炉进行验收监测,根据 《检测报告》(附件 7),该公司锅炉排气筒 SO2 折算浓度两次未检出,1 个为 3.13mg/m3;NOX 折算浓度在 21~28mg/m3 之间,均值 25mg/m3;颗粒物折算浓 度在 3.9~4.9mg/m3 之间,均值 4.39mg/m3,SO2、NOX、颗粒物排放浓度均满足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41/2089-2021)中“表 1 新建锅炉大气污染物 排放标准限值(燃气锅炉)”,即:二氧化硫浓度≤10mg/m3,氮氧化物浓度 ≤30mg/m3,颗粒物浓度≤5mg/m3,说明天然气锅炉采取低氮燃烧+烟气循环技术 可行。 据建设单位介绍,本项目 6 台锅炉废气共用 1 根排气筒排放,根据《锅炉大 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41/2089‐2021)中的“新建燃油、燃气锅炉烟囱不低于 8m”,因此本项目天然气锅炉设置 8m 排气筒可行。 本项目天然气锅炉废气经采取低氮燃烧+烟气循环技术后污染物排放浓度均 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41/2089‐2021)中表 1 燃气锅炉标准要求, 通过 8m 高度排气筒排放。 综上,本项目天然气锅炉采取低氮燃烧+烟气循环技术处理措施可行。 6.2.2 食堂油烟废气 本项目食堂共设置10个液化气基准灶头,每个灶头排气量以4000m3/h计, 3 年工作日365天,日工作时间约6h,则年废气产生量为8760万m ,该食堂每个灶 6- 7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六章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 头安装一个集气罩,废气经收集后经1套高效静电式油烟净化器对食堂油烟废气 进行处理。 高效静电式油烟净化器的工作原理:油烟由风机吸入高效静电油烟净化器, 其中部分较大的油雾滴、油污颗粒在均流板上由于机械碰撞、阻滞而被捕集。当 气流进入高压静电场时,在高压电场的作用下,油烟气体电离,油雾荷电大部分 得以降解炭化,少部分微小油粒在吸附电场的电场力及气流作用下向电场的正负 极板运动被收集在极板上,并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流到集油盘,经排油通道排出, 余下的微米级油雾被电场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最终排出洁净空气,对油烟去除 效率在 95%以上,本次评价按 95%计。对非甲烷总烃的去除效率按 70%计。 根据河南省地方标准《餐饮业油烟污染物排放标准》(DB41/1604-2018), 基准灶头≥6个为大型餐饮服务单位,本项目拟设置10个基准灶头,属大型餐饮 服 务单 位, 本 项目 食堂 油烟 废 气经 废 气 处 理 设 施 处 理 后 , 油烟 排 放 量 为 3 0.0325kg/h(0.0712t/a),排放浓度为0.81mg/m ,非甲烷总烃排放量为0.0327kg/h 3 (0.0716t/a),排放浓度为0.82mg/m ,满足河南省地方标准《餐饮业油烟污染 3 3 物排放标准》(DB41/1604-2018)(油烟1.0mg/m ,非甲烷总烃10.0mg/m ), 由专用排烟通道排放。 因此,本项目食堂油烟废气采取的处置措施可行。 6.2.4 汽车尾气 汽车尾气主要是指汽车进出停车场及在停车场内行驶时,汽车怠速及慢速 (≤5km/h)状态下排放的尾气,主要污染因子为CO、THC、NOX 等。汽车废气 的排放量与车型、车况和车辆数及汽车在地下停车库的运行时间均有关系。根据 工程分析内容可知,汽车尾气排放情况: CO6.9715t/a、THC 0.8797t/a、NO X 0.6497t/a。本次工程为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量,应保证进出小车辆的行驶畅通, 停车场的汽车避免怠速空转。 本评价建议停车场工作人员在上下班高峰期要及时疏导进出停车场车辆,减 少汽车怠速、慢速行驶的时间,在泊车位和道路两侧加强绿化,可有效减小汽车 尾气排放速率,减小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 6.3 固体废物处理措施评价 医院是人群及患者活动、治疗、检查和生活的集中场所,在正常运营过程中 6- 8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六章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 产生的固体废物包括生活垃圾、医疗废物等。各固体废物产生量及处理处置措施 见表6-5。 表6-5 全院固体废物产生情况一览表 编号 类别 性质 1 生活垃圾 / 产生量 (t/a) 744.6 处理处置措施 经医院垃圾桶收集后,由当地 环卫部门定期拉走填埋处理 经收集后暂存于医院内医疗 2 医疗废物 危险废物 126.144 废物暂存间,后交由有资质单 位处理 6.3.1生活垃圾 本项目生活垃圾包括医务办公人员、门急诊及住院部病人生活垃圾,产生量 744.6t/a(2.04t/d)。本项目生活垃圾主要为废纸张、废塑料包装、易拉罐及食物 残渣等,经分类收集后由环卫部门清运,要做到日产日清,及时收集清理、外运 处理。 6.3.2 医疗废物 本项目医疗废物产生量为126.144t/a(345.6kg/d),属《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2021年版)中HW01医疗废物,项目产生的医疗废物暂存于院内医疗废物暂存 间,然后每天交由有危废处理资质的公司运走处理。 为确保医疗固废的安全处置,国家对医院从固废源头控制、暂存、移交等方 面均有相关的管理措施和要求,结合本医院实际情况具体如下: 1、医疗废物管理的一般规定 本项目应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切实履行职责,同时应制定相应 的事故应急预案,防止因医疗废物导致传染病传播和环境污染事故。对本单位从 事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等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并配备相应的职业 卫生防护措施。对本项目产生的医疗废物实行登记制。登记内容编包括医疗废物 的来源、种类、重量、数量、交接时间、处置方法、最终去向及经办人等项目, 登记资料至少要保存三年。 2、医疗废物的具体管理措施和要求 (1)分类收集 分类收集是减少危害和安全处理的前堤。收集废物所使用的容器主要是塑料 6- 9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六章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 袋、锐器容器和废物箱等。本项目医疗固废主要包括各种感染性废物 (HW841-001-01)、损伤性废物(HW841-002-01)、病理性废物(HW841-003-01) 、 药物性废物(HW841-005-01)和化学性废物(HW841-004-01)。 感染性废物:主要分布在门诊、化验、医技室和病房等。根据要求,各诊室 应分别配备专用的废物塑料袋和专用密闭的容器,将各种易收集的如化验标本、 各种敷料等感染性废物收集于专用的塑料袋中,废物塑料袋应有清晰的颜色标志 和注明用途,并放在相应的污物桶中。需高压灭菌(或其他消毒处理)的废物袋 应采用合适的材料制造,并作颜色标记,可加有标志以显示是否经过所规定的处 理程序(如高压消毒指示袋等),袋子上还应有清晰的文字标志,如“需消毒废 物”或“无危害标志”。高压灭菌(或其他消毒处理)后的废物袋小容器应放入另 一种颜色标记的袋子或容器中,以便进行下一步的处置。 损伤性废物:指用过废弃的或一次性的注射器、针头、玻璃、锯片、解剖刀、 手术刀片及其他可能引起切伤刺伤的器物。这些废物不应与其它废物混放,用后 应稳妥安全地置入密闭的锐器容器中。锐器容器应标以适当的颜色,并用文字清 晰标明专用,并以国际标志符号标志,如“只能用于锐器”、“生物危险品”。 病理性废物:主要分布在手术室、诊室等,主要为如手术室的人体组织等废 物。医院应在此区设置废物收集设施,该类废物应使用双层废物袋,应用密封与 处理的废物桶(如聚乙烯或聚丙烯塑料桶,容量 30~60L),装满之后应立即封 闭。 药物性废物和化学性废物:主要为过期的各种药品和各种废气的化学消毒剂 和含汞血压计、温度计等,可在各诊室和化验室设置专门的密闭容器。待一定量 时和医疗废物一起进行处置。 所有废物都应丢弃或放入标明适当颜色或标识的垃圾袋或污物桶中,在装满 3/4 时有人负责封袋,废物一旦放入废物箱后就不宜再取出。医院中有传染性和 有害的污物不能混在一起,若混在一起则应按有害废物处理。 污物袋要定期收集。废物袋应每日运出病房或科室,也可根据需要决定搬运 时间,无标志的废物袋不应搬出,而且应保证安全并防止泄漏。封好的锐器容器 或圆形废物桶搬出病房或科室之前应有明确标志。废物袋应及时更换,任何情况 下都不能用普通袋代替有害废物袋。病房中应同时有2种类型的废物袋。废物袋 的大小应根据需要确定,尽量满足各种需要,应保证外袋颜色相符,袋内可衬以 6- 10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六章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 不同颜色和强度的内袋,工作人员应确保废物离开病房或科室时装入颜色相符的 袋子中。医院内废物应在病区、科室与废物中心存放地之间设计规定转运路径, 以缩短医院内废物通过病区与其它清洁区的路线。使用专用手推车将废物袋(箱) 运至废物中心存放地时,手推车应是专门设计的,外形美观,装卸方便,有任何 泄漏时均应彻底清洁与消毒。 (2)暂存 废物袋(箱)在就地处理或异地处理之前,需在医院中心废物存放地集中暂 存,该暂存设施不得漏天存放医疗废物,易腐败的生物废物需贮存于中心存放地 或病室内的冰箱、冰柜内。医疗废物在医院内的暂存时间不得超过2天,同时医 院暂存设施应远离医疗区和食品加工区和人员活动区,应和普通垃圾分开存放, (3)移交 本项目产生的各种医疗废物拟委托有资质单位集中收集处理,按照《医疗废 物管理条例》相关要求,医院在医疗废物的转移方面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 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规定,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制度。即医院 在转移危险废物在运营过程中具体应做到: ①医院在转移医疗废物前,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批危险废物转移计划;经 批准后,产生单位应当向移出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联单。 ②医院每转移一车(次)同类危险废物,应当填写一份联单。 ③医院应当如实填写联单中产生单位栏目,并加盖公章,经交付危险废物运 输单位核实验收签字后,将联单第一联副联自留存档,将联单第二联交移出地环 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联单第一联正联及其余各联交付运输单位随危险废物转移 运行。 ④联单保存期限为五年,贮存危险废物的,其联单保存期限与危险废物的贮 存期限相同。 (4)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库房的要求 a、必须与生活垃圾存放地分开,有防雨淋的装置,地基高度应确保设施内 不受雨洪冲击或浸泡; b、必须与医疗区和人员活动密集区隔开,方便医疗废物的装卸、装卸人员 及运送车辆的出入; c、应有严密的封闭措施,设专人管理,避免非工作人员进出,以及防鼠、 6- 11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六章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 防蚊蝇、防蟑螂、防盗以及预防儿童接触等安全措施; d、地面和1.0 米高的墙裙须进行防渗处理,地面有良好的排水性能,易于 清洁和消毒,产生的废水应采用管道直接排入医疗卫生机构内的医疗废水消毒、 处理系统,禁止将产生的废水直接排入外环境; e、库房内应张贴“禁止吸烟、饮食”的警示标识; f、应按《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GB1556.2-1995) 和卫生、环保部门制定的专用医疗废物警示标识要求,在库房外的明显处同时设 置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的警示标识。 本项目危险废物产生及处置情况见表 6-6。 表 6-6 名称 感染性 废物 损伤性 废物 病理性 废物 化学性 废物 药物性 废物 本项目危险废物产生及处置情况一览表 类 别 危 险 废 物 危险 特性 污染防治 措施 HW841-001-01 In 收集暂存 HW841-002-01 In 收集暂存 In 收集暂存 HW841-004-01 T/C/I/R 收集暂存 HW841-005-01 T 收集暂存 代码 HW841-003-01 产生量 (t/a) 126.144 产生 工序 医疗 形 态 固 态 主要 成分 医疗 废物 6.3.3危险废物管理要求 根据《建设项目危险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指南》,危险固废的环境影响应从危 废的产生、 收集、运输等全过程考虑,分析项目产生的危险废物可能造成的环 境影响。同时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该贮存间应 符合如下要求: 1)危险废物的收集 本项目危险废物的收集须严格按照《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 (HJ2025‐2012) 的要求: ①根据危险废物产生的工艺特征、排放周期、特性、 管理计划等因素制定详细的收集计划。收集计划包括收集任务概述、收集目标及 原则、危险废物特性评估、危险废物 收集量估算、收集作业范围和方法、收集 设备与包装容器、安全生产与个人防护、工程防护与事故应急、进度安排与组织 管理等。 ②制定危险废物收集操作规程,内容包括适用范围、操作程序和方法、 专用设备和工具、转移和交接、安全保障和应急防护等。 ③危险废物收集和转 6- 12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六章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 运作业人员根据工作需要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 防护镜、防护服、 防毒面具或口罩等。 ④危险废物收集时应根据危险废物的种类、数量、危险特 性、物理形态、运输要求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包装形式。 2)、危险废物的暂存要求 (1)本项目设置一座占地面积为 50m2 的医疗废物储存间,根据《危险废 物贮存污染 控制标准》(GB18597‐2023)和《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 (HJ2025‐2012)的相关要求,危险废物储存场所采取如下措施: ①贮存设施 应根据危险废物的形态、物理化学性质、包装形式和污染物迁移途径,采取必 要的防风、防晒、防雨、防漏、防渗、防腐以及其他环境污染防治措施,不应 露天堆放危险废物。②贮存设施应根据危险废物的类别、数量、形态、物理化 学性质和污染防治等要求设置必要的贮存分区,避免不相容的危险废物接触、 混合。③贮存设施或贮存分区内地面、墙面裙脚、堵截泄漏的围堰、接触危险 废物的隔板和墙体等应采用坚固的材料建造,表面无裂缝。④贮存设施地面与 裙脚应采取表面防渗措施;表面防渗材料应与所接触的物料或污染物相容,可 采用抗渗混凝土、高密度聚乙烯膜、钠基膨润土防水毯或其他防渗性能等效的 材料。贮存的危险废物直接接触地面的,还应进行基础防渗,防渗层为至少 1 m 厚黏土层(渗透系数不大于 10‐7 cm/s),或至少 2 mm 厚高密度聚乙烯膜等人 工防渗材料(渗透系数不大于 10‐10 cm/s),或其他防渗性能等效的材料。⑤同 一贮存设施宜采用相同的防渗、防腐工艺(包括防渗、防腐结构或材料),防 渗、防腐材料应覆盖所有可能与废物及其渗滤液、渗漏液等接触的构筑物表面; 采用不同防渗、防腐工艺应分别建设贮存分区。⑥贮存设施应采取技术和管理 措施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2)企业须健全危险废物相关管理制度,并严格落实。 ①企业须配备专业 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专门负责企业危险废物统计、收集、暂存、转运和管理工作, 并对有关危废产生部门员工进行定期教育和培训,强化危险废物管理;②企业须 建立危险废物收集操作规程、危险废物转运操作规程、危险废物暂存管理规程等 相关制度,并认真落实;③企业须对危险废物储运场所张贴警示标示,危险废物 包装物张贴警示标签;④规范危险废物统计、建立危险废物收集及储运有关档案, 认真填写《危险废物项目区内转运记录表》,作好危险废物情况的记录,记录上 须注明危险废物的名称、来源、数量、特性和包装容器的类别、入库日期、存放 6- 13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六章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 库位、废物出库日期及接收单位名称等,并即时存档以备查阅。 (3)危险废物在危废库房内暂存期间应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 标准》 (GB18596‐2023)和《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 的相关要求进 行存储和管理。①必须将危险废物装入容器内进行密封装运,禁 止将不相容(相互反应)的危险废物在同一容器内混装;②盛装危险废物的容器 应当符合标准,材质要满足相应的强度要求且必须完好无损, 容器材质和衬里 要与危险废物相容(不相互反应);③危险废物贮存前应进行检验,确保同预定 接收的危险废物一致,并登记注册,不得接收未粘贴符合规定的标签或标签没按 规定填写的危险废物;④必须定期对所贮存的危险废物包装容器及贮存设施进行 检查,发现破损,应及时采取措施清理更换。 3)、危险废物的转运要求 项目危险废物转运过程中采取篷布遮盖、防滴漏等措施,减少危险废物运输 过程给环境带来污染。危险废物的转运应按照《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 (HJ2025‐2012) 的要求进行: ① 危险废物的运输由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 的单位组织实施,并按照相关危险货 物运输管理规定执行;②项目危险废物运 输采用公路运输方式,应按照《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 (交通运输部令 2013 年第 2 号)执行。运输单位承运危险废物时,应在危险废物包装上按照 GB18597 附录 A 设置标志, 运输车辆应按 GB13392 设立车辆标志。危废运输车辆应配 备符合有关国家标准以 及与所载运的危险货物相适应的应急处理器材和安全防 护设备。③危险废物运输时的装卸应遵照如下技术要求:装卸区的工作人员应熟 悉危险废物的危险特性,并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橡胶手套、防护服和口 罩。装卸区域应配备必要的消防设备和设施,并设置明显的指示标志。装卸区域 应设置隔离设施。④危险废物转移过程严格落实《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 的相关规定,规范危险废物转移;做好每次外运处置废物的运输登记,认真填写 危险废物转移联单(每种废 物填写一份联单),并加盖公司公章,经运输单位 核实验收签字后,将联单第一联副联自留存档,将联单第二联交移出地环境保护 行政主管部门,第三联及其余各联交付运输 单位,随危险废物转移运行,第四 联交接受单位,第五联交接受地环保局。 ⑤废物处置单位的运输人员必须掌握 危险废物运输的安全知识,了解所运载的危险 废物的性质、危害特性、包装容 器的使用特性和发生意外时的应急措施。运输车辆必须具有车辆危险货物运输许 6- 14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六章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 可证。 综上所述,本项目固体废物的收集、贮运和转运环节应严格按照《危险废物 贮存污染控制 标准》(GB18597‐2023)以及《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 (HJ2025‐2012)等相关规范进行。在加强管理并落实好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和固 体废物安全处置措施的前提下,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对周 围环境的影响较 。 本项目危险废物产生情况见表 6-7。 表 6-7 危险废物贮存场所(设施)基本情况一览表 序 号 贮存场所(设 施)名称 危险废物名 称 危险废物类 别 占地面 积 贮存方式 贮存能 力 贮存周 期 1 医疗废物 暂存间 医疗废物 HW01 50m2 专用容器 10t 15 天 6.4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分析 针对项目的实际特点,建设单位针对不同噪声源采取了一系列的控制措施。 (1)尽可能选择低噪声设备:如空调、通风设备等尽可能选用高效、低转 速、低噪声设备。 (2)针对不同的高噪声设备,采取加强减震基础、装消声器等措施。如空 调主机则采用加装消声设备和基础减振等措施; (3)加强各设备的保养、检修、润滑,保证设备良好运转,减轻运行噪声 强度。 (4)中央空调冷却塔冷却塔采取在冷却塔风机进出风口安装消声器、降低落 水高度、水泵、风机隔声减震等降噪措施。 通过采取以上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完全可以将厂界噪声控制在《工业企业厂 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相应标准要求的范围内。 6.5地下水、土壤污染防范措施 鉴于本项目排污特点,为了防止本项目的建设对区域地下水、土壤产生不利 影响,根据污染物泄漏的途径和所处的位置,采取分区防渗措施,院区主要划分 为重点防渗区、一般防渗区和简单防渗区。本项目院区分区防渗情况见表 6-8, 分区防渗图见附图八。 表 6-8 序号 项目分区防渗情况一览表 防渗区域 防渗分区等级 6- 15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六章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 1 隔油池、医疗废物暂存间 重点 2 病房楼、医技楼、锅炉房 一般 3 院区道路、公共设施区、办公生活区 简单 针对不同的防渗分区,应有针对性的采取不同的防腐、防渗工程措施,评价 建议采取以下防渗防漏措施: (1)重点防渗区 隔油池:由有资质的设计施工企业进行规范建设。各水池应为钢筋混凝土结 构并做相应的耐酸、碱表面处理。水池地面以下应铺设 2mm 厚高度聚乙烯膜(渗 透系数≤10-10cm/s)。 医疗废物暂存间:地面铺设 2mm 厚高密度聚乙烯或至少 2mm 厚的其他人 工材料(渗透系数≤10 -10 cm/s)。 地下污水管道:防渗宜采用抗渗钢筋混凝土管沟或 HDPE 膜防渗层。混凝 土管沟应符合下列要求:a、抗渗钢筋混凝土管沟的强度等级不宜小于 C30;b、 混凝土中应掺加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剂,掺加量宜为 0.8%~1.5%;c、抗渗钢 筋混凝土管沟的渗透系数不应大于 1.0×10 -10cm/s;d、混凝土垫层的强度等级不 宜小于 C15;e、地下抗渗钢筋混凝土管沟顶板强度等级不宜小于 C30,渗透系 数不应大于 1.0×10-10 cm/s。 (2)一般防渗区 病房楼、医技楼、锅炉房:全部地面进行以下处理,以达到和超过一般土地 防渗的要求,满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致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表 7 地下水污染防渗区参照表中一般防渗区的防渗要求:等效粘土防渗层 Mb≥1.5m, k≤1.0×10-7 cm/s。 (3)简单防渗区 院区道路、公共设施区和办公生活区,简单污染防治区进行地面硬化或绿化, 不要求防渗系数。 通过对各可能造成地下水、土壤污染的单元加大防渗力度、完善防渗措施, 加强现场管理等措施,本项目对区域地下水和土壤环境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 6.6 环保措施汇总 建设单位对项目运行产生的“三废”、噪声等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针对性较 强,尤其是对主要的污染因素废气、废水、固废采取了有效的防治措施,具有较 6- 16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六章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 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 本项目污染防治措施汇总见表 6-9。 表 6-9 本项目污染防治措施及效果汇总表 污染因素 治理措施 处理效果 食堂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和经过单 独处理的化验室废水、和生活污水、 经处理后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 废水 综合废水 洗衣房废水、医疗废水一起依托周口 物排放标准》(GB 18466-2005) 市中医院老年病医院地下封闭式污 表 2 预处理标准和周口市东新 水处理站处理后排入周口市东新区 区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要求 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 机动车泊车位 在地下车库设置抽排风系统,及时疏 汽车尾气 导进出泊车位车辆 天然气锅炉废 低氮燃烧+烟气循环+1 根 8m 排气筒 气 废气 排放 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 准》(DB41/2089-2021)中表1 燃气锅炉标准 废气排放情况可以满足河南省 食堂油烟 经 1 套高效静电式油烟净化器处理 地方标准《餐饮业油烟污染物 后经 1 根专用烟道排放 排放标准》(DB41/1604-2018) 大型 生活垃圾 固 废 医疗垃圾 噪 设备噪声 声 地下水、 交由环卫部门处理 医疗废物暂存间暂存后,委托有资质 单位处置 采取基础减振、消音降噪、隔声等措 施 得到合理处置 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 放标准》 (GB12348-2008)2 类、 4类 分区防渗,可能造成地下水、土壤污染的单元加大 减少对区域地下水、土壤环境影 土壤 防渗力度、完善防渗措施 响。 6. 7 环保设施验收清单 本项目总投资 121197 万元,环保投资 200 万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0.17%,环保设施验收清单见表 6-10。 表 6-10 环保设施验收一览表 投资 污染因素 治理措施 验收内容 处理效果 (万 元) 6- 17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食堂废水经隔油池处理 后和经过单独处理的化 验室废水、和生活污水、 洗衣房废水、医疗废水一 废水 综合废水 起依托周口市中医院老 年病医院地下封闭式污 水处理站处理后排入东 新区污水处理厂进一步 第六章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 一座 100m3 的隔油池; 化验室废水在化验室 内设置 2 个 1m3 玻璃 容器储存至一定量后 加入氢氧化钠或盐酸 等进行中和处理后依 托污水处理站进行处 天然气锅 炉废气 +烟气循环技术,废气共 用 1 根 8m 排气筒排放 机动车泊 道路两侧加强绿化,地下 废气 车位汽车 车库设置抽排风系统,及 尾气 食堂油烟 固 废 生活垃圾 时疏导进出泊车位车辆 圾 18466-2005)表 2 预处理 15 标准和周口市东新区污 水处理厂进水水质要求 6 台锅炉均采取低氮 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 燃烧+烟气循环技术, 放标准》 废气共用 1 根 8m 排气 (DB41/2089‐2021)中表 筒排放 80 1 燃气锅炉排放标准要求 道路两侧加强绿化,地 下车库设置抽排风系 统,及时疏导进出泊车 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30 位车辆 10 个灶头经 1 台高效静 10个灶头经1台高效 电式油烟净化器处理后 静电式油烟净化器处 经 1 根烟道从排气口排 理后经1根烟道从排 放 气口排放 交由环卫部门处理 垃圾箱若干 医疗垃 医疗废物暂存间暂存后, 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理 处理 6 台锅炉均采取低氮燃烧 经处理后达到《医疗机构 医疗废物暂存间 满足河南省地方标准 《餐饮业油烟污染物排 放标准》 (DB41/1604-2018)大 型 10 得到合理处置 (50m2) 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 10 15 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 噪 声 设备噪声 采取基础减振、消音降 基础减振、消音降噪、 噪、隔声等措施 隔声 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2 类、 40 4类 合计 6- 18 200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七章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第七章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7.1 环境经济损益的目的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是指通过对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包 括项目环保措施费用效益)的分析论证,评价整个项目实施后对环境的总题影响及 环保措施方案的经济合理性,为工程建设的完善、合理提供依据。 本项目属于社会公益性设施,目的是为疾病患者提供专业的一站式人性化的综 合治疗康复服务。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相关规划的要求,对改善当地医疗条件, 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提高生活水平,适应现代化医疗科技进步,促进社会 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可见,项目的建设和实施蕴含着巨大的经济、社会和 环境效益,在充分肯定这些正面效应的同时,项目积极开展污染防治,加强环境保 护,对施工期和营运期产生的环境影响因素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由此可以实现 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7.2 经济效益分析 项目总投资 121197 万元,设置床位数 720 张。项目建成后将会吸引附近居民病 人来院就诊,为患者提供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同时还为医院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 本项目环保投资总计为 200 万元,占工程总投资 121197 万元的 0.17%,所占比例较 小,不会增加建设方经济负担。 据建设单位介绍,本项目正常运行后年均净利润 7061.4 万元,具备一定的盈利 能力,这说明从财务上来讲,项目的经济效益显著,是合理可行的。 7.3 社会效益分析 医院是对公众或特定的人群进行治病防病的场所,是以诊治疾病、照护病人为 主要目的,以医疗服务为工作中心的医疗机构,因此它是城市重要的公共服务设施, 也是实现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条件。本项目采取高起点规划建设,极大改善本地区人 民群众的就医环境,坚持平民化医疗收费,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社会难题。 本项目瞄准周口市中医院医疗资源欠缺的现实,针对性投资助力发展周口市中医医 疗服务,弥补资源不足,有效缓解了周口市中医院医疗需求与行业软硬件缺乏这一 现实矛盾。另外,项目编制定员为 1000 人,为社会提供了 1000 个就业岗位,对于 7- 1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七章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缓解城市就业压力做出了一定贡献。 因此,本项目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7.4 环境效益分析 根据工程分析和污染防治措施可知,本项目运营过程将产生一定的废水、废气、 固废,经采取评价单位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后,降低了各污染物的排放量,实现了 达标排放的要求。本项目污染防治措施实施后体现的环境效益分析见表 7-1。 表 7-1 污染因素 本项目污染防治措施实施后带来的环境效益 治理措施 生活污水、洗衣房废水、医疗 废水和经隔油池处理后食堂 废 综合废 水 水 废水、经过单独处理的化验室 废水一起经周口市中医院老 年病医院地下封闭式污水处 理站处理后排入周口市东新 处理效果 依托周口市中医院老年病医院地 下封闭式污水处理站处理后能达 锅炉废 气 机动车 泊车位 废 汽车尾 气 气 锅炉采取低氮燃烧+烟气循环 技术,废气经 8m 排气筒排放 (GB 18466-2005)表 2 预处理标 下水造成的不利影 准和东新区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 响 要求 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DB41/2089-2021)中表 1 燃气 锅炉排放标准要求 设置抽排风系统,及时疏导进 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处理后经 1 根专用烟道排放 放标准》(DB41/1604-2018)排 放要求 固 圾 废 医疗 垃圾 的影响 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出泊车位车辆 食堂油 经 1 套高效静电式油烟净化器 地方标准《餐饮业油烟污染物排 生活垃 减轻对周围环境空气 道路两侧加强绿化,地下车库 废气排放情况可以满足河南省 烟 减少医疗废水直接 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排放对地表水和地 区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 天然气 环境效益 交由环卫部门处理 减少油烟排放量,改 善了食堂操作间工 作环境,同时也减少 了对外环境的不利 影响 合理处置 得到合理处置 医疗废物暂存间暂存后,委托 有资质单位处置 7- 2 减少医疗废物转运 过程中携带的病原 菌对环境影响的风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七章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险,避免对环境造成 二次污染 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 噪 设备噪 采取基础减振、消音降噪、隔 减轻对医院和周围环 放标准》(GB12348-2008)2 类、 声 声 声等措施 境产生的影响 4类 由表 7-1 看出,本项目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使工程存在的环境问题得以解决,减 小了医院排污对外环境的不利影响。 本项目总投资为 121197 万元,其中环保投资 200 万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的比 例为 0.17%,通过环保投资建设,控制了项目的产污和排污,也达到了环保设施与主 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要求,投资比例适宜。 7.5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7.5.1 环保工程投资概算 根据污染防治措施评价分析结果,本项目必须落实的环保设施及各项设施资金 见表 7-2。 表 7-2 序号 环保设施及各项设施资金一览表 项 目 工程投资(万元) 1 污水治理设施 15 2 废气治理设施 120 3 固体废物 25 4 噪声治理 40 200 合计 由表 7-2 可知,本项目完成后环保总投资为 200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 121197 万 元的 0.17%。 7.5.2 运营期环保支出 本项目运营期环保设施运营支出包括环保设施运行费、折旧费、管理费等。 (1)环保设施运行费(C1) 工程污染防治措施主要的运行费用主要包括电费,其中废水治理运行费用 46.5 万元,废气处理年运行费用约 20 万元,则本项目环保设施年运行费用为 66.5 万元。 (2)环保设施折旧费(C2) 7- 3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七章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C2 a C0 n =19(万元) 式中,a——固定资产形成率,取 95%; n——折旧年限,取 10 年; C0——环保投资。 (3)环保管理费(C3) 环保管理费包括管理部门的办公费、监测费和技术咨询费等,按环保设施运行 费与折旧费的 5%计算。 C3=(C1+ C2)×5%=4.28(万元) (4)环保运行管理费(C) C= C1+ C2+ C3 =89.78(万元) 本项目环保设施运营支出费用为 89.78 万元。 7.5.3 项目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1)环保投资费用占建设投资比例 环保投资/总投资 200/121197=0.17% (2)环保设施运营支出费占净利润比例 环保设施运营支出费/净利润=89.78/7061.4=1.27% (3)环境经济总体效益 环境经济总体效益=工程总经济效益-环境代价-环保运行管理费用 =7061.4-0-89.78=6971.62(万元) 由以上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本项目每年环境经济总体效益为 6971.62 万元,从经 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本项目的环境经济效益良好。 7.6 结论 综上所述,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项目建成 后,能带动当地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使周口市区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医疗的组 成部分更加完善,提高区域基础医疗水平,为周围群众提供更好的就医条件,从而 提高全地区的整体健康水平;将会在人口就业、医疗服务及本地经济发展等方面产 生正效益,而项目的建设及运营期间导致的环境方面的负面影响,在保障科学的管 理、保证资金的合理利用的前提下,通过各项环保措施的有效实施,使项目各类污 7- 4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七章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染源及污染物排放符合环保部门的管理要求,从环保措施的经济损益效果来看,该 项目是可行的。 7- 5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八章 产业政策相符性及厂址可行性分析 第八章 产业政策相符性及厂址可行性分析 8.1 与产业政策和相关规划符性分析 8.1.1 与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2021修订版),本项目属于其 中的鼓励类第三十六条“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服务业”中29、“医疗卫生服务 设施建设”项目,根据《周口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 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周发改审批社会【2023】7号,,周口市中医院东区 分院项目核定床位720张,核定位置为周口市示范区东环路(武盛大道)东侧, 神农路南侧,周淮路北侧,纬二路西侧,根据土地证(附件3),本项目为医卫 慈善用地。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8.1.2 “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 (1)生态保护红线 本项目位于周口市示范区东环路(武盛大道)东侧,神农路南侧、周淮路 北侧、纬二路西侧,周边无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等生态保护目标,符 合生态保护红线要求。 (2)资源利用上线:本项目运营过程中有一定电能、水资源消耗,项目资 源消耗量相对区域资源利用总量较少,符合资源利用上线要求。 (3)环境质量底线: 本项目附近地表水环境、声环境质量能够满足相应的标准要求;污染物采 取治理措施后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符合环境质量底线要求。 (4)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本项目位于周口市示范区东 东环路(武盛大道)东 侧,神农路南侧、周淮路北侧、纬二路西侧,根据关于动态更新《周口市“三 线一单”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试行)》的函(周环函〔2022〕04 号),项目所 在地环境管控单元编号为ZH41160220006,属于川汇区水重点、大气重点单元, 周口市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分布图见附图十,项目与区域管控要求相符性分析如 下: 表8-1 环境 管控 环境 与环境准入清单相符分析 行政区划 管控要求 8‐1 本项目情况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管控 单元 管控 单元 分类 单元 区县 编码 名称 第八章 产业政策相符性及厂址可行性分析 乡镇 本项目为医院 1.禁止新、改、扩建“两高”项目。 扩建项目,符合 空间 2.对列入疑似污染地块名单的地块,未经土 空间布局,且已 布局 壤污染状况调查确定为未污染地块的,不 完 成 土 壤 污 染 约束 得进入用地程序。 状况调查(附件 10) 1.禁止向耕地及农田沟渠中排放有毒有害 工业和未经处理的养殖小区畜禽粪便;禁 止占用耕地倾倒、堆放城乡生活垃圾、建 筑垃圾、医疗垃圾、工业废料及废渣等废 弃物。 本项目废水经 2. 加快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新 搬口办 现有工程污水 建或扩建城镇污水处理厂必须达到或优于 事处、 处理站处理后, 污 染《 城 镇 污 水 处 理 厂 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 》 城北办 排入市政污水 川 汇 物 排 (GB18918-2002)一级 A 排放标准。 事处、 管网,经市政污 区 水 放 管 3.持续开展“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散煤 ZH41 重 点 城南办 水管网进入周 重点、川 汇 控 污染专项整治,全面提升散尘污染治理水 16022 管 控 事处、 口市东新区污 大 气区 平,加强社会噪声和臭气及餐饮油烟治理。 0006 单元 淮河路 水处理厂处理 重 点 4.加强机动车尾气排放监管,严格实施非道 办 事 后排放。 单元 路移动机械排放标准,推进重点场所清洁 处、文 能源机械替代。 昌办事 5.对于高关注地块和重点监管单位按相关 处 规范要求采取污染防治措施,避免对土壤 和地下水造成污染。 1.建立区域医疗废物协同与应急处置机制。 企业按照《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 本项目拟制定 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 环境风险应急 相关 企业 事业 应制定 完善 的环境 应急 预 环境 预案,加强环境 案,并报环境管理部门备案管理,并落实 风险 风险管理,在认 有关要求。 防控 真落实事故防 2.高关注地块划分污染风险等级,纳入优先 范措施后,事故 管控名录。调查评估高关注地块和疑似污 风险较低。 染地块周边土壤环境状况,对存在潜在土 壤环境污染风险的,应采取管控措施。 综上,本项目符合“三线一单”及本项目所在管控单元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要求。 8.1.3 与相关规划符合性分析 8.1.3.1《河南省周口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 年)》 8.1.3.1.1 规划年限 8‐2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八章 产业政策相符性及厂址可行性分析 规划年限分为:近期规划和远期规划。 具体规划时间为:近期:2016~2020 年; 远期:2021~2030 年。 8.1.3.1.2 规划层次与范围 (1)市域范围 周口市市域行政管辖范围,面积 10721 平方公里,包含太康、扶沟、商水、 西华、沈丘、淮阳、郸城 7 个县、项城市和以及川汇区。 (2)周项淮西组团城市层面 包括周口市与周边西华县、商水县、项城市、淮阳县全部行政辖区范围。 (3)规划区 周口市规划区范围包含周口市的川汇区、东新区、经开区、港口物流园区全 部用地范围,还包括商水县的汤庄、化河、练集、黄寨等四个乡镇的全部用地, 西华县的李大庄、大王庄以及东王营等三个乡镇全部用地,以及淮阳县新站镇以 及曹河乡部分用地。规划区面积为 789 平方公里。 (4)中心城区 中心城区范围南至宁洛高速、东至大广高速、西北至商周高速,实际为三条 高速围合的范围,总面积约 271 平方公里。 8.1.3.1.3 中心城区用地布局规划 规划构建“一核双心,两轴两带,九片多点,绿脉贯穿”的空间结构。 一核双心:“一核”指依托伏羲湖建设契机,建设城市生态绿核。“双心” 指规划重点打造的老城综合服务中心、新城综合服务中心两个市级中心。 两轴两带:“两轴”指沿文昌大道向东拓展,形成的联系老城中心——新城 中心——高铁中心的东西向城市核心发展轴和沿中州大道、大庆路,形成联系川 汇副中心——老城中心——开发区副中心的南北向城市发展轴。“两带”指南部 周项产业发展带和周淮旅游发展带。 九片多点:“九片”指中心城区分为九个主要片区,即沙南老城片区、沙北 老城片区、开发区片区、高新区片区、高铁综合片区、华耀城片区、东新区南部 片区、港口物流片区和西部休闲居住片区。“多点”指川汇副中心、开发区副中 心、港区副中心、华耀城副中心、高铁中心、东新区副中心等专项职能中心和片 区级综合服务中心。 8‐3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八章 产业政策相符性及厂址可行性分析 绿脉贯穿:指依托沙颍河、黄河故道、瓦冲沟、幸福河、运粮河、贾东干渠 等水系建设的的生态景观廊道,以及原漯阜铁路、东外环等主要道路构建带状绿 地。 本项目位于周口市示范区东环路(武盛大道)东侧,神农路南侧,周淮路北 侧,纬二路西侧,根据《周口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中心城区用地规 划图(附图十二),本项目为医疗卫生用地,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河南 省周口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 年)》。 8.1.3.2 与河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河南省 2023 年蓝天 保卫战实施方案》的通知(豫环委办[2023]4 号)相符性分析 表 8-2 项目 分类 本项目与豫环委办[2023]4 号相符性分析一览表 相关要求 本项目情况 13. 加强扬尘防治精细化管理。开展扬尘治理提升行 动,严格落实扬尘治理“两个标准”要求,做好建筑 工地、线性工程、城乡结合部等关键部位和重点环节 本项目为扩建项目,施 综合治理,加大扬尘污染防治执法监管力度,逐月开 工期将严格按照要求进 展降尘量监测,实施公开排名通报,各城市平均降尘 行。本项目食堂油烟经 (四) 量不得高于 7 吨/月·平方公里。持续开展城市清洁 高效静电式油烟净化器 强化 行动,强化道路扬尘综合整治,重点提升国省道、县 处理后由专用烟道排 面源 乡道路、城乡结合部和背街小巷等各类道路清扫保洁 放,可以满足《餐饮业 污染 效果,2023 年底前实现建成区道路清扫覆盖率达到 油烟污染物排放标准》。 治理 90%以上,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 80%以上,道路 (DB41/1604-2018)要 清扫保洁能力显著增强。加强餐饮油烟日常监督,强 求。 化市、县监控平台联网运行,实现对大型餐饮服务单 位油烟排放情况实时监控;餐饮油烟净化设施月抽查 率不低于 20%。 17. 实施工业污染排放深度治理。以钢铁、水泥、焦 本项目天然气锅炉拟安 化、电解铝、氧化铝、砖瓦窑、玻璃、陶瓷、炭素、 装自动监控设施,废气 采用低氮燃烧和烟气循 耐火材料、石灰窑等行业工业窑炉为重点,全面提升 环技术,锅炉废气颗粒 污染物治理设施、无组织排放管控和在线监控设施运 物、二氧化硫及氮氧化 (五) 行管理水平,加强物料运输、装卸储存及生产过程中 物排放浓度均满足《锅 推进 的无组织排放控制,推进实施清洁生产改造,确保污 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 工业 染物稳定达标排放。2023 年 5 月底前,全面排查除 准》(DB41/2089‐2021) 企业 尘脱硫一体化、简易碱法脱硫、简易氨法脱硫脱硝、 中表 1 燃气锅炉标准要 综合 湿法脱硝、氧化法脱硝等低效治理设施以及低温等离 求,经 8m 排气筒排放; 治理 食堂油烟经高效静电式 子、光催化、光氧化等 VOCs 简易低效治理设施; 油烟净化器处理后排放 取缔直接向烟道内喷洒脱硫脱硝剂等敷衍式治理工 浓度满足河南省地方标 艺。10 月底前,对无法稳定达标排放的通过更换适 准《餐饮业油烟污染物 宜高效治理工艺、提升现有治污设施处理能力、清洁 排放标准》 8‐4 相符性 相符 相符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八章 产业政策相符性及厂址可行性分析 能源替代等方式完成分类整治,对人工投加脱硫脱硝 (DB41/1604‐2018)最 高允许排放浓度标准限 剂的简易设施实施自动化改造。 18. 开展锅炉综合治理“回头看”。2023 年底前, 值,由专用排烟通道排 放,因此本项目符合该 全面淘汰 35 蒸吨/小时及以下的燃煤锅炉(含茶水 方案相关要求。 炉、经营性炉灶、储粮烘干设备等燃煤设施);鼓励 淘汰 4 蒸吨/小时以下生物质锅炉,保留及现有生物 质锅炉应采用专用炉具,禁止掺烧煤炭、垃圾、工业 固体废物等其他物料;推进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 取消烟气再循环系统开关阀,确有必要保留的,通过 设置电动阀、气动阀或铅封等方式加强监管。加强燃 煤锅炉、生物质锅炉除尘、脱硫、脱硝设施运行管理, 强化全过程排放控制和监管力度,对于污染物无法稳 定达标排放的,依法依规实施整治。将新建燃煤锅炉、 10 蒸吨/小时及以上燃气锅炉、4 蒸吨/小时及以上生 物质锅炉实施自动监控载入排污许可证;持续推动已 建成燃煤锅炉、10 蒸吨/小时及以上燃气锅炉、4 蒸 吨/小时及以上生物质锅炉实施自动监控,督促排污 单位安装自动监控设施、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并载 入排污许可证。 23. 持续加大无组织排放整治力度。2023 年 5 月底前, 排查含 VOCs 物料储存、转移和输送、设备与管线组 件泄漏、敞开液面逸散以及工艺过程等五类排放源, 在保证安全生产前提下,督促企业通过采取设备与场 所密闭、工艺改进、废气有效收集等措施,对 VOCs 无组织排放废气进行综合治理,将需要集气罩收集无 组织排放的集气流速测量监控纳入日常管理工作中 监督落实;按要求对气态、液态 VOCs 物料的设备与 管线组件密封点大于等于 1000 个的企业开展泄漏检 本项目食堂油烟经高效 (六) 测与修复工作;焦化行业使用红外热成像仪、火焰离 静电式油烟净化器处理 加快 子化检测仪(FID)等设备定期对酚氰废水处理池密 后排放浓度满足河南省 挥发 闭设施、煤气管线及焦炉等装置进行巡检修护,防止 地方标准《餐饮业油烟 性有 污染物排放标准》 逸散泄漏;产生含挥发性有机物废水的企业,采取密 机物 闭管道等措施逐步替代地漏、沟、渠、井等敞开式集 (DB41/1604-2018)最 治理 高允许排放浓度标准限 输方式,减少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 24. 大力提升治理设施去除效率。4 月底前,按照行 值,由专用排烟通道排 业特点、企业规模、废气成分、废气量、含水(尘) 放,因此本项目符合该 方案相关要求。 率等,综合分析治理技术与 VOCs 废气处理工艺可行 性、规模匹配性,建立问题企业清单台账,指导帮扶 企业做好活性炭更换频次、更换量、购买记录、活性 炭质检报告等台账记录,RTO 和 RCO 设施吸附剂再 生频次、焚烧温度等记录数据至少保留一年以上。6 月底前,对废气处理效率低下的企业实施提升治理。 相符 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河南省 2023 年蓝天保卫战实施方案》(豫环委办 8‐5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八章 产业政策相符性及厂址可行性分析 [2023]4 号)的要求。 8.1.3.3 与周口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周口市 2023 年碧水 保卫战实施方案》(周环委办[2023]11 号)、《周口市 2023 年净土保卫战实施 方案》(周环委办[2023]12 号)、《周口市 2023 年蓝天保卫战实施方案》(周 环委办[2023]13 号)相符性 表 8-3 本项目与周环委办[2023]11 号、周环委办[2023]12 号、周环委办 [2023]13 号相符性分析一览表 项目 分类 相关要求 本项目情况 相符 性 周口 市 2023 年碧 水保 卫战 实施 方案 一、总体要求 本项目综合废水依托周口 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 市中医院老年病医院地下 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 封闭式污水处理站处理后, 发展座谈会、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 污染物排放浓度能够满足 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改善水生态环境质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 量为核心,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坚持水 标准》(GB18466-2005)表 林田湖综合治 2 预处理标准要求,同时也 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坚持上下游、干支流、 可以满足周口市东新区污 左右岸统筹谋划,延伸深度、拓展广度,持续推动 水处理厂进水水质要求,经 水资源利用、水生态保护和.水环境治理,不断满 周口市东新区污水处理厂 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水生态环境需要。 处理后达标排放。 相符 周口 市 2023 年净 土保 卫战 实施 方案 3.全面加强固体废物监管。持续开展危险废物排 查整治,全面提升危险废物环境监管、利用处置 和环境风险防范“三个能力”,推动危险废物监管 和利用处置能力改革工作。加快健全医疗废物收 集转运体系,支持现有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提 标改造。动态更新涉危险废物企业“四个清单”, 有序推进固废监管信息化建设,强化危险废物源 头管控和收集转运等过程监管。持续开展小微企 业危险废物收集和废铅酸蓄电池收集转运试点 工作。 本项 目危险 废物定 期交有 资质单位处置,危险废物暂 存间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 存 污 染 控 制 标 准 》 (GB18597-2023)建设,采 取重点防渗措施,对土壤环 境造影响较小,同时危险废 物转移过程严格落实《危险 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的 相关规定。 相符 周口 市 2023 年蓝 天保 卫战 实施 方案 (四)强化面源污染治理 13. 加强扬尘防治精细 化管理。开展扬尘治理提升行动,严格落实扬尘 治理“两个标准”要求,做好建筑工地、线性工 程、城乡结合部等关键部位和重点环节综合治 理,加大扬尘污染防治执法监管力度,逐月开展 降尘量监测,实施公开排名通报,各县(市区) 城市平均降尘量不得高于 7 吨/月·平方公里。持 续开展城市清洁行动,强化道路扬尘综合整治, 重点提升国省道、县乡道路、城乡结合部和背街 小巷等各类道路清扫保洁效果,2023 年底前实现 本项目为扩建项目,施工期 将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本项 目食 堂油烟 经高效 静电式 油烟 净化器 处理后 由专用 烟道排放,可以满足《餐饮 业油烟污染物排放标准》。 (DB41/1604-2018)要求。 相符 8‐6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八章 产业政策相符性及厂址可行性分析 建成区道路清扫达到 90%以上,道路机械化清扫 率达到 80%以上,道路清扫保洁能力显著增强。 加强餐饮油烟日常监督,强化市、县监控平台联 网运行,实现对大型餐饮服务单位油烟排放情况 实时监控;餐饮油烟净化设施月抽查率不低于 20%。 (六 六)加快挥发性有机物治理 21.推进低 VOCs 含量原辅材料源头替代。按照" 可替尽替、 应代尽代"的原则,开展汽车制造、 工业涂装、家具制造、包装印刷、钢结构制造、 工程机械等行业溶剂型涂料、油墨、胶粘剂、 清 洗剂使用低 VOCs 含量原辅材料替代,明确治理 任务,动态更新清单台账。汽车整车制造行业大 力提升底漆、中涂、色漆低 VOCs 含量涂料使用 比例;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全面推广使用低 VOCs 含量涂料和胶粘剂,除特殊功能要求外, 室内地坪施工、室外构筑物防护和城市道路交通 标志基本使用低 VOCs 含量涂料。城市建成区严 本 项 目食堂 油烟经 高效静 格控制生产和使用溶剂型涂料、油墨、胶粘剂、 电式 油烟净 化器处 理后排 清洗剂等建设项目。 放浓 度满足 河南省 地方标 22. 持续加大无组织排放整治力度。2023 年 5 月 准《餐饮业油烟污染物排放 底前,排查含 VOCs 物料储存、转移和输送、设 标准》(DB41/1604-2018) 备与管线组件泄漏、敞开液面逸散以及工艺过程 最高 允许排 放浓度 标准限 等五类排放源,在保证安全生产前提下,督促企 值,由专用排烟通道排放, 因此 本项目 符合该 方案相 业通过采取设备与场所密闭、工艺改进、废气有 关要求。 效收集等措施,对 VOCs 无组织排放废气进行综 合治理,将需要集气罩收集 无组织排放的集气 流速测量监控纳入日常管理工作中监督落实;按 要求对气态、液态 VOCs 物料的设备与管线组 件密封点大于等 于 1000 个的企业开展泄漏检测 与修复工作;焦化行业使用红外热成像仪、火焰 离子化检测仪(PID) 等设备定期对盼氨废水处 理池密闭设施、煤气管线及焦炉等装置进行巡检 修护,防止逸散泄漏;产生含挥发性有机物废水 的企业,采取密闭管道等措施逐步替代地漏、沟、 渠、井等敞开式集输方式,减少挥发性有机物 无 组织排放。 相符 由上表知,本项目建设与周口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周 口市 2023 年碧水保卫战实施方案》(周环委办[2023]11 号)、《周口市 2023 年 净土保卫战实施方案》(周环委办[2023]12 号)、《周口市 2023 年蓝天保卫战 实施方案》(周环委办[2023]13 号)相符。 8.1.3.4 与周口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周口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和生 8‐7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八章 产业政策相符性及厂址可行性分析 态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周政〔2023〕16 号)相符性 表 8-4 项目分类 第四章 深 入打好污染 防治攻坚 战,持续改 善环境质量 本项目与周政〔2023〕16 号相关内容相符性分析一览表 相关要求 本项目情况 第一节 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 加强 VOCs 全过程综合管控。严格 VOCs 产品 准入和监控,推进重点行业 VOCs 污染物全过 程综合整治。按照“可替尽替、应代尽代”的 原则,全面推进使用低 VOCs 含量涂料、油墨、 胶粘剂、清洗剂等。建立低 VOCs 含量产品 标志制度和源头替代力度,加大抽检力度。加 强工业涂装、包装印刷、家具制造等重点行业 建立完善源头、过程和末端的 VOCs 全过程控 制体系,实施 VOCs 排放总量控制。开展涉 VOCs 产业集群排查及分类治理,鼓励具备条 件、有需求的工业园区推广涉 VOCs“绿岛”, 推动建设集中涂装、有机溶剂回收处理、活性 炭集中处理等“共享工厂”。开展成品油、有 机化学品等涉 VOCs 物质储罐排查,逐步取消 本项目为扩建项 制药、农药、化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企 目,施工期将严格 业非必要的 VOCs 废气排放系统旁路。加强汽 按照要求进行。本 修行业综合治理,禁止露天喷涂,全面取缔露 项目食堂油烟经 天和敞开式汽修喷涂作业。加大餐饮油烟污染 高效静电式油烟 治理力度,鼓励城市建成区大中型餐饮服务企 净化器处理后由 业安装油烟在线监控系统。加强建筑装饰装修 专用烟道排放,可 行业 VOCs 治理,严格控制装饰材料市场准 以满足《餐饮业油 入。加强干洗行业 VOCs 治理,全面推广使用 烟污染物排放标 具有净化回收干洗溶剂功能的全封闭式干洗 准》。 机。 (DB41/1604-201 强化扬尘、恶臭等污染防治。加强施工扬尘管 8)要求。 控,继续推进道路、水利等线性工程“散尘” 治理,强化监督监管。推进低尘机械化湿式清 扫作业,加大扬尘集聚路段冲洗保洁力度,渣 土车实施硬覆盖与全封闭运输,加快裸露地 面、物料堆场等综合整治。严控城市降尘量, 实施网格化降尘量监测考核体系。加强“三 夏”、“三秋”农机作业指导,充分利用无风 天气,集中组织机械高效作业,大风天气尽量 减少作业,有效抑制农机作业粉尘排放。强化 夏收和秋收重点时段秸秆禁烧管控。积极开展 重点企业和园区恶臭气体监测,探索建立大气 氨规范化排放清单,摸清重点排放源。加强污 水处理、垃圾处理、畜禽养殖、塑料制品等行 业恶臭污染防治。推进养殖业、种植业大气氨 8‐8 相符性 相符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八章 产业政策相符性及厂址可行性分析 减排,加强源头防控,优化化肥、饲料结构。 加强大型规模化养殖场大气氨排放总量控制, 力争到 2025 年大型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大气氨 排放总量削减 5%。 第七章 强 化风险防 控,筑牢环 境安全底线 第二节 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 持续深化水污染治理。加强排查入河排污口, 建立入河排污口信息台账,实施入河排污口分 类整治,明确入河排污口责任主体。全面推进 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污水管网排查 整治,新建西华县经开区污水处理厂、周口临 港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和鹿邑县尾毛产业园污 水处理厂。持续开展涉水“散乱污”企业排查 整治,加强化工、纺织印染、造纸、皮革、农 副食品加工等行业综合治理,促进行业转型升 级。严格管控惠济河、黑茨河、泉河等河流氮 磷超标河段沿河农业面源污染。深入开展交通 运输业水污染防治,推动船舶污染物港口接收 设施与城市公共转运处置设施有效衔接,完善 船舶污染物“船—港—城”“收集—接收—转 运—处置”全过程衔接和协作。 本项目综合废水 依托周口市中医 院老年病医院地 下封闭式污水处 理站处理后,污染 物排放浓度能够 满足《医疗机构水 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466-2005 )表 2 预处理标准 要求,同时也可以 满足周口市东新 区污水处理厂进 水水质要求,经周 口市东新区污水 处理厂处理后达 标排放 相符 第三节 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 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将土壤和地下水环境 要求纳入国土空间规划,根据土壤污染状况和 风险合理规划土地用途,实施污染地块空间信 息与国土空间规划的“一张图”管理。把好建 设项目环境准入关,严控涉重金属及不符合土 壤环境管控要求的项目落地。持续推进耕地周 边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排查整治。以鹿 邑县、沈丘县、项城市、扶沟县等涉及重金属 污染隐患区域为重点,分期分批建立土壤生态 环境长期观测基地,识别和排查耕地污染成 因,提出针对性的断源措施并优先实施。 本项目隔油池、危 废暂存间、污水管 道采用重点防渗 措施,对土壤、地 下水环境影响较 小 相符 第一节 强化环境风险预警防控与应急 本项目拟制定环 加强环境风险预警防控。加强涉危涉重企业、 境风险应急预案,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及区域环境风险调查评 加强环境风险管 估,巩固分类分级风险管控。协同推进重点区 理,在认真落实事 域生态环境污染综合防治、风险防控与生态恢 故防范措施后,事 故风险较低 复。 相符 由表 8-4 知,本项目建设与周口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周口市“十四五”生 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周政〔2023〕16)号相符。 8.1.3.5 与《河南省深入打好秋冬季重污染天气消除、夏季臭氧污染防治和 8‐9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八章 产业政策相符性及厂址可行性分析 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相符性 表 8-5 本项目与《河南省深入打好秋冬季重污染天气消除、夏季臭氧 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相符性分析 类别 秋冬 季重 污染 天气 消除 攻坚 战行 动方 案 夏季 臭氧 污染 防治 攻坚 战行 动方 案 要求 本项目情况 一、总体要求 (一)攻坚目标 到 2025 年,全省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大幅度减少,重 本项目为医院扩 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控制在 1.4%以下; 建项目,不属于 二、大气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行动 两高项目,且选 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严格落实国家产业规划、 址符合符合《河 产业政策、“三线一单”、规划环评,以及产能置换、煤 南省周口市城市 炭消费减量替代、区域污染物削减等要求,严把高耗能、 总体规划(2016 高排放、低水平项目准入关口。全省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 —2030 年)》及 域禁止新增钢铁、电解铝、氧化铝、水泥熟料、平板玻璃 “三线一单”生 (光伏压延玻璃除外)、煤化工、焦化、铝用炭素、含烧 态环境分区管控 结工序的耐火材料和砖瓦制品等行业产能,合理控制煤制 要求。本项目不 油气产能规模,严控新增炼油产能。强化项目环评及“三 属于重点行业, 项目建设符合 同时”管理,国家、省绩效分级重点行业以及涉及锅炉炉 窑的其他行业,新建、扩建项目污染物排放限值、污染治 《河南省重污染 理措施、无组织排放控制水平、运输方式等达到 A 级绩效 天气通用行业应 水平,改建项目污染物排放限值、污染治理措施、无组织 急减排措施制定 排放控制水平、运输方式等达到 B 级以上绩效水平。新建、 技术指南(2021 改建、扩建项目大宗货物年货运量 150 万吨及以上的,原 年修订版)要求。 则上要接入铁路专用线或管道;具有铁路专用线的,大宗 货物铁路运输比例应达到 80%以上。 一、总体要求 (一)攻坚目标 到 2025 年,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取得 积极成效,全省臭氧浓度增长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全年优 良天数比率达到 71%以上,挥发性有机物(VOCs)、氮 本项目食堂油烟 氧化物(NOX)排放总量均比 2020 年下降 10%以上。 经高效静电式油 三、VOCs 污染治理达标行动 烟净化器处理后 持续深化 VOCs 无组织排放整治。动态更新有机废气 由专用烟道排 收集设施、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挥发性有机液体 放,可以满足《餐 储罐、有机液体装卸、敞开液面清单台账,实施含 VOCs 物 饮业油烟污染物 料全方位、全链条、全环节密闭管理,对达不到无组织排 排放标准》。 放治理要求的实施限期治理,提升废气收集率,在保证安 (DB41/1604-20 全生产前提下,做到“应收尽收”。工业涂装、包装印刷 18)要求。非甲 等行业优先采用密闭设备、在密闭空间中操作等方式收集 烷总烃去除效率 无组织废气,并保持负压运行。采用集气罩、侧吸风等方 为 70%,能够满 式收集无组织废气的,距集气罩开口面最远处的控制风速 足处理要求。 不低于 0.3 米/秒;鼓励使用推拉式等硬质围挡进行封闭, 尽可能缩小集气罩和污染源点的距离。载有气态、液态 VOCs 物料的设备与管线组件密封点大于等于 1000 个的企 业,按照技术规范和检测频次要求,开展 LDAR 工作,建 立电子台账记录。石化、现代煤化工、制药、农药等行业 8 ‐ 10 相 符 性 相 符 相 符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八章 产业政策相符性及厂址可行性分析 加强储罐配件失效检修、装载和污水处理密闭收集效果治 理、装置区废水预处理池和废水储罐废气收集;焦化行业 使用红外热成像仪、火焰离子化检测仪(FID)等设备定期 对酚氰废水处理池密闭设施、煤气管线及焦炉等装置进行 巡检修护,防止逸散泄漏。优化 VOCs 储罐选型和浮盘边 缘密封方式,鼓励使用高效、低泄漏的储罐呼吸阀、紧急 泄压阀,并定期进行检修维护。产生含 VOCs 废水的企业, 采取密闭管道等措施逐步替代地漏、沟、渠、井等敞开式 集输方式,减少 VOCs 无组织排放。 大力提升 VOCs 治理设施去除效率。全面排查 VOCs 治理设施,动态更新治理设施清单台账,分析治理技术与 VOCs 废气排放特征、组分等匹配性。低浓度、大风量有 机废气,采用沸石转轮吸附、活性炭吸附、减风增浓等浓 缩技术,提高 VOCs 浓度后采用高温焚烧、催化燃烧等技 术;高浓度废气,优先进行溶剂回收预处理,难以回收的, 采用高温焚烧、催化燃烧等技术。采用催化燃烧工艺的企 业使用合格的催化剂并足额添加,高温焚烧温度不低于 760 摄氏度,催化燃烧装置燃烧温度不低于 300 摄氏度,相关 温度参数自动记录存储,储存时间不少于 1 年。采用活性 炭吸附工艺的,原则上 VOCs 产生浓度不超过 300 毫克/ 立方米,废气中涉及颗粒物、油烟(油雾)、水分等影响 吸附过程物质的,应采取相应的预处理措施,颗粒状、柱 状活性炭碘值不低于 800 毫克/克,蜂窝状活性炭碘值不 低于 650 毫克/克,活性炭填充量、更换频次满足环评要求, 活性炭购买发票、更换记录、碘值报告等支撑材料保存 3 年以上;每年开展活性炭监督抽查,每年夏季对活性炭质 量进行抽检,对活性炭质量不合格的企业依法追究责任。 由表 8-5 知,本项目建设与《河南省深入打好秋冬季重污染天气消除、夏季 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相符。 8.1.3.6 与《河南省重污染天气通用行业应急减排措施制定技术指南(2021 年修订版》)相符性分析 本项目为医院扩建项目,不属于《河南省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应急减排措 施制定技术指南》(2021 年修订版)中 12 个省级重点行业,且不属于《重污 染天气重点行业应急减排措施制定技术指南(2020 年修订版)》中的 39 个国 家重点行业,本次评价按通用行业分析其符合性。 通用行业将涉气企业分为三种污染排放类型,即涉颗粒物、涉 VOCs 和涉 锅炉/炉窑排放企业。对涉颗粒物与涉 VOCs 企业的管控制定了基本要求,对涉 锅炉/炉窑企业制定了差异化管控要求。 本项目涉及锅炉,与《河南省重污染天气通用行业应急减排措施制定技术 指南(2021 年修订版)》中绩效分级符合性见表 8-6。 8 ‐ 11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表 8-6 第八章 产业政策相符性及厂址可行性分析 与《技术指南》对比一览表 差异化指标 A 级企业 B 级企业 项目情况 能源类型 以电、天然气为能源 其他 以天然气为能源 生产工艺 1.属于《产业结构调整 1.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版)》 指导目录(2019 年版)》 鼓励类和允许类; 2.符合相关行业产业政策; 鼓励类; 2.符合相关 3.符合河南省相关 行业产业政策; 3.符 政策要求; 4.符合市级规划。 合河南省相关政策要 求; 4.符合市级规划。 污染 防治 技术 燃煤/生物质/燃油等锅炉 /炉窑:(1)PM 采用覆 膜袋式除尘、滤筒除尘、 电袋复合除尘、湿电除 尘、四电场及以上静电除 2.燃气锅炉/炉窑: 尘等高效除尘技术(除湿 (1) PM 采用袋式除 电除尘外,设计效率不低 尘、静电除尘、湿 设置燃气锅炉,采用低 于 99%); 电除尘等高效除尘 氮燃烧+烟气循环等技 【 】 (2)SO2 3 采用石灰/石技术;(2) NOx 采 术; 石膏、氨法、钠碱法、双 用低氮燃烧或 碱法等湿法、干法和半干 NCR/SCR 等技术。 法(设计效率不低于 85%); (3)NOx 采用低氮燃 烧、NCR/SCR、湿式氧 化法等技; 排放限 值 锅炉 PM、SO2、NOx 排 放浓度分别不高 于: 燃气:5、10、 50/30mg/m3 (基准含氧量: 3.5%) PM、SO2、NOx 排放浓 度分别不高于: 燃煤/生物质:10、35、 PM、二氧化硫、氮氧 50mg/m3 燃油:10、20、 化物排放浓度满足 5、 80mg/m3 燃气:5、10、 10、30mg/m3。 50/30mg/m3 (基准含氧 量:燃煤/生物质/燃油/燃 气:9%/9%/3.5%/3.5%) 本项目燃气锅炉可满足 A 级企业要求,符合《河南省重污染天气通用行业 应急减排措施制定技术指南(2021 年修订版)》要求。 8.1.4周口市饮用水源保护区技术方案 根据《周口市饮用水源保护区技术方案》,市区范围内有四个水厂全部为地 下型水源,共有53眼井,零星分布于市区内各个区域,周口市市区建成区范围内 共划定28个水源保护区。一级保护区为以水井为中心外延50m;二级保护区为一 级保护区边界外延500m。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定调整取消部分集中式 8 ‐ 12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八章 产业政策相符性及厂址可行性分析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通知》(豫政文〔2020〕99号)文件,取消周口市一水厂沙 颍河南地下水井群、二水厂官坡地下水井群、三水厂沙颍河北地下水井群保护区, 则周口市地下水井群仅剩周口市新区三水厂地下水井群,周口市新区三水厂地下 水井群主要为新区三水厂水源地、海萍职专水源地|、审计局水源地、陈营水源 地,一级保护区为以水井为中心外延50m,其中,距离本项目最近的水源地为西 南侧9541m处陈营水源地(本项目与水源地关系见附图五),则本项目不在饮用 水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 8.2 厂址可行性分析 本项目选址位于周口市示范区东环路(武盛大道)东侧,神农路南侧、周淮 路北侧、纬二路西侧。本项目东侧紧邻现有工程老年病院区,东侧160m为搬口 派出所,东北侧610m为石庄,东南侧530m为搬口办事处;南侧为空地,南侧390m 为周淮路,南侧460m为中共川东粮油购销有限公司和搬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南侧650m为搬口村安置区,西南侧280m为鸿泰物料,西南侧330m为华耀城客运 站,项目西南侧750m为华耀城;项目西侧20m为武盛大道,西侧130m为幸福河 (河流无功能区划),西侧260m为东耀物流园;项目北侧为空地(神农路暂未 建设),北侧60m为颍河高中,项目西北侧430m为华耀商贸物流园。 8.2.1用地符合性分析 根据土地证及周口市国土资源调查规划院出具的宗地图(见附件4)及土地 控规图(附图4),本项目土地用途为医卫慈善用地,因此本项目用地符合要求。 8.2.2与规划相符性分析 根据土地控规图(附图 4)、土地证(附件 3)及《周口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6~2030)中心城区用地规划图(附图十二),本项目为医疗卫生用地,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河南省周口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 年)》。 8.2.3 外环境对本项目的影响 根据现场调查与监测,本项目周边主要为道路和居民小区,项目所在地大气 环境质量较好,就诊环境好;医院附近没有较大的工业废气和噪声污染源,环境 相对比较安静,适合患者治疗和休养;无环境敏感企业。外环境对本项目的影响 源主要为项目西侧的东环路,本项目与东环路之间隔有近 30 米绿化带,对东环 路交通噪声起到了一定的隔声作用,经现场实测本项目西边界昼夜间环境噪声均 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 类标准。因此,评价认为东环路对 8 ‐ 13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八章 产业政策相符性及厂址可行性分析 就诊及住院患者的就医影响不大。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本项目选址前期为搬口村居民区及农田,周边无工 业区,随着国家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多,被纳入了土地征收范围,现今搬口村已 搬迁,本项目用地现状为空地。根据土地控规图(附图 4)、土地证(附件 3) 及《周口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中心城区用地规划图(附图十二)本 项目为医卫慈善用地,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河南省周口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6—2030 年)》。 根据调查,本项目厂区南侧现有一条国防光缆,该国防光缆原位于本项 目红线内,现已迁至本项目南侧红线外 15m 处,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 于保护通信线路的规定》,不准在地下线缆两侧各一米范围内建筑搭棚、不 准在各三米的范围内挖沙取土和设置厕所、粪池、牲畜圈、沼气池等能引起 线缆腐蚀的建筑。在市区外线缆两侧各二米、在市区内线缆两侧各零点七五 米的范围内,不准植树、种竹。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平面布置图(见附图二), 国防光缆线现位于本项目南侧 15m 处,距离本项目较远,符合《国务院、中 央军委关于保护通信线路的规定》的要求。 环境功能区符合性分析 8.2.4环 本项目6台天然气锅炉均采取低氮燃烧+烟气循环技术,锅炉废气共用1根8m 排气筒排放,颗粒物、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均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 放标准》(DB41/2089-2021)中表1燃气锅炉标准要求。 本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空气功能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标准中的二级标准,经预测,项目建成后产生的颗粒物、SO2、NOX排放最大落 地浓度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限值要求(PM10 ≤0.45mg/m3,SO2≤0.5mg/m3,NOX≤0.25mg/m3;对周围环境敏感点影响较小, 运营期不会改变所在区域环境空气功能级别。 本项目所在区域水环境功能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 的III类,项目建成后综合废水依托周口市中医院老年病医院地下封闭式污水处理 站处理后通过污水管网进入周口市东新区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运营期对周围 地表水环境影响很小,不会改变所在区域水环境功能级别。 本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功能为《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 区,经预测,项目运行后西厂界噪声贡献值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 8 ‐ 14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八章 产业政策相符性及厂址可行性分析 准》(GB12348-2008)4类标准(昼间70dB(A)、夜间55dB(A)),其余厂界噪声 贡献值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昼 间60dB(A)、夜间50dB(A)),运营期不会改变所在区域声环境功能。 8.2.6选 选址可行性分析结论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本项目选址前期为搬口村居民区及农田,周边无工 业区,随着国家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多,被纳入了土地征收范围,现今搬口村已 搬迁,本项目用地现状为空地,并且本项目用地已完成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附件 10),符合医疗卫生用地需求。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2021 修订版),本项目属于其中的鼓励类第三十六条“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服务 业”中 29、“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建设”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根据土地控 规图(附图 4)、土地证(附件 3)及《周口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中心 城区用地规划图(附图十二),本项目为医疗卫生用地,建设符合《河南省周口 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 年)》。综上,本工程完成后,在认真落实评价 所提污染防治措施基础上可以实现污染物的达标排放。经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可 知,工程建设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不会改变区域环境功能级别。项目建设具有 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故评价认为,从环保角度分析,工程所选地址可行。 8.3 医院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 8.3.1 平面布置原则 生产企业厂区平面布置应根据厂址现有的地势、地形及生产工艺流程等进行 分区设计,并重点考虑以下因素: ①符合国家防火、卫生、安全规定及有关设计规范; ②充分工艺流程顺畅,物流简洁合理,运输短捷; ③充分利用厂区土地,力求布置紧凑,节约用地; ④考虑主导风向,合理布置生产装置,减少车间直接的相互影响; ⑤满足有关环保要求。 8.3.2 项目平面布置方案 本项目总投资 121197 万元,占地面积 55375.4m2,总建筑面积 210225m2, 其中地上面积 128225m2,设置床位 720 张;地下建筑面积 82000m2,设停车位 1000 个。主要建设内容:1 栋 5 层门诊医技楼(局部 4 层), 建筑面积 76576 m2, 1 栋 19 层病房楼,建筑面积 49649m2,设置急诊、门诊、住院、医技科室等;配 8 ‐ 15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八章 产业政策相符性及厂址可行性分析 套建设配电房、垃圾房、门卫、围墙、大门、道路、广场、绿化、给排水、消防 等附属设施 2000m2。医技楼位于项目厂址中部,紧临医院西侧大门,方便患者 的就医和治疗,病房楼位于医院北侧,紧邻医技楼,方便患者在就诊和医疗后住 院,各个建筑布局紧凑,既独立又互相临近,功能分区模式符合我国国情和地区 行业管理习惯。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知,本项目医技楼 5 层,局部四层,1 层主要为康复 理疗中心、影像中心(含 DR 等辐射设备预留室)、取药大厅、挂号大厅、骨伤 科;2 层主要为检验中心、腔镜中心、内科门诊、外科门诊;3 层主要为功能检 查区、保健科、耳鼻喉科、眼科门诊、口腔科、皮肤科、美容护理中心;4 层主 要为手术中心、血液中心、门诊手术室;5 层为体检中心、血透中心、远程会诊 室、专家会诊室、名医馆等。病房楼 19 层,1 层主要为发热、肠道门诊、抢救 大厅;2 层主要为急症重症监护 EICU 室;3 层主要为药房、4 层主要为 ICU 重 症监护床;5 层主要为抢救室;6-19 层布局相同,主要为病房。并且,本项目中 央空调主机、冷却塔等高噪声设备均设置于医技楼顶部中侧,远离北侧颖河高中 及病房楼住院部。且本项目泊车位设置在地下,可减少汽车尾气及噪音对医疗区 块的干扰。对病房楼住院部内病人影响较小。 综上分析,评价认为项目在总平面布置上功能分区明确合理,满足必要的卫 生、环保、安全间隔,医院内部的工作流程简短,从而降低能耗,节省能源。本 工程只要严格执行评价提出的污染物防治措施,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在可接受 的范围内。评价认为项目的总平面布置是合理的。 8.3.3 项目公用工程布置合理性分析 本项目医疗废物暂存间位于病房楼负一层,远离生活垃圾,避免雨淋,且方 便医疗废物运输车出入,与医疗区、人员活动密集区分开。综上所述,本项目医 疗废物暂存间位置可行。 8.4 总量控制分析 8.4.1总量控制目的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条例》第三条的规定:“建设产生污 染的建设项目,必须遵守污染物排放的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在实施重点污染物 排放总量控制的区域内,还必须符合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要求”。总量控 制是原国家环保总局确定的“十二五”期间环境保护的重点,目前已对各省、市、 8 ‐ 16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八章 产业政策相符性及厂址可行性分析 自治区下达了污染物指令性总量控制指标。总量控制是一种手段,只有实行总量 控制,才能保证建设项目的实施始终与污染物达标排放及环境质量达标的要求紧 密结合起来,便于环境管理,是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提供基础条件的重要保障措施。 8.4.2 总量控制因子 总量控制是国家环保部对我国各个地市污染物控制的一项指令性指标,总量 控制制度对我国污染物排放的限制起了一定作用。国家环保部根据实际污染物排 放情况在每一个“五年”计划下达不同的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十一五”期间国家 对 COD、SO2 两种主要污染物实行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管理。环保部“十二五”期间 将氮氧化物和氨氮列入了约束性指标。河南省政府作为行政主管部门,对环保部 下达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进行了分配,通过与各省辖市签订《环境保护目标责 任书》和《“十三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消减目标责任书》对河南省各省辖市相关污 染物进行总量控制,并将该目标作为省政府考核各省辖市政府年度目标完成情况 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项目污染物产排特点及当地环保要求,本项目评价总量控 制因子确定为 COD、氨氮、VOCs 、NOX。 8.4.3 本项目总量控制指标 1、废水 本项目排水量296270m3/a(811.7m3/d),经依托周口市中医院老年病医院地 下封闭式污水处理站处理后,预测出水浓度COD62mg/L、氨氮27.64mg/L,满足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2预处理标准和周口市东新 区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要求,通过市政污水管网外排至周口市东新区污水处理厂 进一步处理,排放标准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中一级标准A标准(COD:50mg/L、NH3-N:5mg/L),经新运河进入沙颍河。 根据《周口市中医院老年病医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知,本项目现有工程 周口市中医院老年病医院项目已考虑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PPP)项目(本项 目重新报批前项目名称)的排水量,且本项目重新报批后废水水量均不发生变化, 故本项目扩建后现有工程污水处理站处理废水总量不增加(总量替代见附件 15-2)。本项目废水总量指标为:COD0t/a,NH3-N0t/a。 2、废气 本项目设置 6 台天然气锅炉,均采取低氮燃烧+烟气循环技术,锅炉废气共 8 ‐ 17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八章 产业政策相符性及厂址可行性分析 用 1 根 8m 排气筒排放,天然气锅炉废气中 SO2≤3.13mg/m3,NOx≤28mg/m3,颗 粒物≤4.9mg/m3,均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41/2089-2021)中表 1 燃气锅炉排放标准要求(SO2≤10mg/m3,NOx≤30mg/m3,颗粒物≤5mg/m3)。 根据工程分析,本项目 6 台天然气锅炉废气排放量 13586.45 万 Nm3/a, NOx 排 放量为 3.8041 t/a。 本项目废气总量控制建议指标为 VOCs 0t/a,NOx 3.8041 t/a。 综上所述,本项目污染因子总量控制指标为:COD0t/a,NH3-N0t/a,VOCs 0t/a,NOx 3.8041t/a。 根据《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审核及管理暂行办法》 (环发〔2014〕 197 号)的要求,COD、氨氮、VOCs、NOx 排放需总量替代。由于本项目所在 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属不达标区,废气污染物总量需倍量替代,替代量为 VOCs 0t/a,NOx7.6082t/a。本项目为重新报批项目,原项目名称为“周口市中医院东区 分院(PPP)项目”,且根据附件 11,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PPP)项目环评 批复已撤销,故本项目总量拟来源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PPP)项目总量,根 据《周口市生态环境局示范区分局关于对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污染物总量 替代的审核意见》(附件 15-1)、《周口市生态环境局示范区分局关于对周口市 中医院东区分院(PPP)项目污染物总量替代的审核意见》(附件 15-3),该项 目废气污染物总量替代指标来源于周口市 2020 年大气污染物减排核算表中淮阳 县士霞建材有限公司剩余量 NOx 12.667t/a 中扣除 NOx7.6082t/a。因此,本项目总 量指标能满足区域替代要求。 8 ‐ 18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九章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第九章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9.1 环境管理 9.1.1 环境管理的必要性 环境管理是以科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经济、法律、技术、行政等手段对经济、 社会发展过程中施加给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影响进行调节控制,实现经济、社会、环 境效益的和谐统一。建立科学而合理的环境管理机构,是建设项目顺利完成环境目 标的基本保障,也是项目完成环境保护工作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9.1.2 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 根据国家和河南省的有关环保法规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新建、 扩建项目应设置环境管理机构,来负责、落实、监督企业的环保工作。评价建议该 院区单独设立环保科,设置管理人员 1 人,运行人员 2 人,主要负责企业废水、废 气的日常运行管理工作和整个生产的环境管理工作以及整个厂区的绿化工作。 9.1.3 环境管理机构的职责 本项目环境管理机构职责见表 9-1。 表 9-1 本项目环境管理机构职责一览表 项目 施工期管理 竣工验收 管理 管理职责 监督建设期环保措施的落实; 全面检查施工现场的环境恢复情况,并组织人员及时清理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暂行办法》要求对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 施进行验收,编制验收报告,公开相关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需要对建设项目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进行调试的,建设单位应当确 保调试期间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排污许可等 相关管理规定; 建设项目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经验收合格后,其主体工程方可投入生产 或者使用;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运营期管理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省、市制定的环保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及具体要求; 制定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并监督执行,编制环保规划,并按计划实 施、落实环保要求; 制定并负责实施环保设备的运行管理计划、操作规程; 对环保设施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负责环保设施及设备的常规维护,确保其 正常、高效运行,严格控制“三废”的排放; 负责委托有资质单位对本院区污染物排放的日常监测工作,负责环境监测资 料管理; 9- 1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九章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负责环保排污管理、审定工作,处理全厂的环境污染事故,随时做好应急准 备,对已发生的事故应及时处理并上报有关部门; 促进企业按照 ISO14000 标准建立环境管理体系 9.1.4 环境管理建议 9.1.4.1 项目前期工作阶段环境管理 (1)可行性研究阶段 在此阶段,建设单位主应做的环境管理工作是负责提供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 告书,并报请环保主管部门审批。 (2)设计阶段 设计部门应将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环保措施列入设计和投资概算中,建设单 位应对环保措施的设计方案进行审查,并及时提出修改意见。 (3)招标阶段 建设单位应在招标阶段对承包商提出施工期的环境保护实施计划,并向建设部 门环保管理者签定环境管理的承包合同。 9.1.4.2 试生产期的环境管理 (1)试生产前的准备 ①人员培训:加强员工的环保知识法规教育及操作规程的培训,使各项环保设 施的操作规范化,保证环保设施的正常运转。 ②制定健全该院区环保治理设施的操作规程,使各环保设施在生产过程中处于 良好的运行状态。 ③必要时委托有资质单位对污染物的排放进行监测,并做好监测记录及各班组 交接工作等事项。 (2)试运行过程的环保工作 认真贯彻执行环保局对试运营审批的意见,并作好如下工作: ①做好各项环保设施的调试工作。 ②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监视性监测:经过调试后,各环保设施必须按规程操作, 同时进行监视性监测,监视环保处理设施运行情况。 ③建立环保工作制度 a、拟定由院长亲自抓全院的环保工作,由环境管理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院区环 9- 2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九章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境保护管理工作,各班组中设置环境保护管理小组。 b、组织制定本院的环保管理制度和环保责任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环境影 响评价“三同时”制度、污染源限期治理制度、污染处理设施运行管理制度、污染事 故报告与紧急排险制度、大修期间“三废”排放规定。并拟定院区环保委员会、环保 办、环保领导小组和总工程师办公室以及各科室的环保职责。保证全院环保工作正 常运行,并把环保职工的工作实绩列入全院职工考核内容,作为奖惩项目。 c、环保设施竣工验收:建设单位应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 (国环规环评【2017】4 号)文件要求自主开展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经竣工 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生产。 9.1.4.3 运营期的环境管理 (1)贯彻执行运行期建立的环保工作机构和工作制度以及监视性监测制度,并 不断总结经验提高管理水平。 (2)制定各环保设施操作规程,定期维修制度,使各项环保设施在生产过程中 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如环保设施出现故障,应立即停厂检修,严禁非正常排放。 (3)对技术工作进行上岗前的环保知识法规教育及操作规程的培训,使各项环 保设施的操作规范化,保证环保设施的正常运转。 (4)加强环境监测工作,委托有资质单位做好本项目的自行监测工作,重点是 各污染源的监测,并注意做好记录,不弄虚作假。监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向 有关部门通报,及时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故排放。 (5)建立本院的环境保护档案。档案包括:a、污染物排放情况;b、污染物治 理设施运行、操作和管理情况;c、自行监测方案执行情况;d、自行监测记录;e、 限期治理执行情况;f、事故情况及有关记录;g、与污染有关的生产工艺、原材料使 用方面的资料;h、其他与污染防治有关的情况和资料等。 (6)建立污染事故报告制度。当污染事故发生时,必须在事故发生二十四小时 内,向环保部门作出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型和排放污染物的数量、经济损失 等情况的初步报告,事故查清后,向环保部门局面报告事故的原因,采取的措施, 处理结果,并附有关证明。若发生污染事故,则有责任排除危害,同时对直接受到 损害的单位或个人赔偿损失。 9- 3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九章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9.2 环境监测 9.2.1 环境监测的目的 环境监测计划是环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了准确、及时、全面地 掌握建设项目污染动态,了解项目建设对所在的环境质量变化程度、影响范围及运 营期的环境质量动态,及时向主管部门反馈信息,为项目的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9.2.2 环境监测机构的设置 本项目运营期污染物排放监测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本项目运营期自行监测按 照《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发技术规范 总则》(HJ819-2017)、《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 医疗机构》(HJ1105-2020)和《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锅 炉》(HJ953-2018)有关规定进行。本项目完成后,厂内设置环境监测机构,设置 人员 1 名,归属环保科领导,负责根据《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总则》 (HJ819-2017)制定自行监测方案,并与有资质单位联系,严格落实自行监测,对 工程中的主要污染源进行定期监测,并将监测数据记录在案,发现问题及时上报有 关部门。 9.2.3 环境监测机构的职责 根据国家颁布的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及环境保护监测工作规 定,制定本企业的监测计划和工作方案。 定期对各类污染防治设施进行监测评价,随时掌握其正常及非正常运行 状况。监测结果异常时查明原因,及时上报。 分析污染物排放规律,整理监测数据,并建立企业环保档案。 参加污染事故调查工作,并协助有关方面进行处理。 参加公司环境质量评价,接受地方环保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9.2.4 环境监测计划 根据《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火力发电及锅炉》(HJ820-2017)、《排污 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总则》(HJ819-2017)、《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医疗机构》(HJ1105-2020)中规定,本项目建设完成后,全院运营期对生产过程中 产生的废气、噪声进行监测,监测内容、监测因子和监测频率见表 9-2。监测分析方 法按照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执行。 9- 4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表 9-2 类别 监测点位 监测频率 颗粒物、SO2、林格曼黑度 排气筒出口 1 次/季 NOX 排气筒出口 自动监测 油烟、非甲烷总烃 高效静电式油烟 净化器处理系统 进口、出口 1 次/年 污水处理 站产生的 恶臭气体 H2S、NH3、臭气浓度 负压抽吸+生物除 臭系统+紫外线消 毒装置排气口 1 次/季度 煎药产生 的异味 臭气浓度 集气罩+生物滤床 装置排气口 1 次/季度 污水处理 氨、硫化氢、臭气浓度、氯气、 污水处理站周界 站周界 甲烷 1 次/季度 食堂油烟 废水 环境监测计划一览表 监测因子 天然气锅 炉废气 (DA001) 废气 第九章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流量 自动监测 pH 1 次/12 小时 BOD5 1 次/季度 氨氮 / 污水处理站总排 口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1 次/季度 总余氯 / 动植物油 1 次/季度 COD、SS 1 次/周 粪大肠菌群 1 次/月 噪声 LAeq 四周厂界外 1m 处 1 次/季度 地下 水 COD、NH3-N 本项目下游 1 次/年 9- 5 备注 委托有 资质单 位监测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九章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9.3 排污口标志和管理 9.3.1 排污口标志 (1)污水排放口、废气排放口、噪声排放源图形标志。 污水排放口、废气排放口和噪声排放源图形符号分为提示图形符号和警告图形 符号两种,图形符号设置按(GB 15562.1-1995、HJ 1276—2022)执行,见下表。 (2)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图形标志 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图形符号分为提示图形符号和警告图形符号两种,图 形符号设置按(GB 15562.2-1995、HJ 1276—2022)执行,见表 9-3。 表 9-3 排放口规范化标志 警告图形符号 背景颜色:黄色 图形颜色:黑色 名称 功能 1 废水排放口 表示废水向环境排放 2 废气排放口 表示废气向大气排放 3 噪声源 表示噪声向外环境排放 4 一般固体废物储 存 表示一般固体废物存储场 所 危险废物储存 表示危险废物暂存场所 序号 5 提示图形符号 背景颜色:绿色 图形颜色:白色 / (3)排污口立标 污染物排放口的环保图形标志牌应设置在靠近采样点,且醒目处,标志牌设置 高度为其上边缘距离地面 2m,可根据情况设置立式或平面固定式标志牌。 9- 6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九章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9.3.2 排污管理 9.3.2.1 管理原则 排污口是企业污染物进入环境,污染环境的通道,强化排污口的管理是实施污 染物总量控制的基础工作之一,也是区域环境管理逐步实现污染物排放科学化、定 量化的重要手段。具体管理原则如下: (1)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排放口必须规范化; (2)列入总量控制的污染物(COD、氨氮)排放源列为管理的重点; (3)如实向环保管理部门申报排污口数量、位置及所排放的主要污染物种类、 数量、浓度、排放去向等情况; (4)废气排气装置应设置便于采样、监测的采样孔和采样平台,设置应符合《污 染源监测技术规范》; (5)工程固废堆存时,应设置专用堆放场地,并采取防扬散、防流失、对有毒 有害固废采取防渗漏的措施。 9.3.2.2 排放源建档 (1)本项目应使用国家环保总局统一印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规范化排污口标 志登记证》,并按要求填写有关内容; (2)根据排污口管理内容要求,项目建成投产后,应将主要污染物种类、数量、 浓度、排放去向、立标情况及设施运行情况记录于档案。 9.4 “三同时”竣工验收内容 按照国家的有关要求,项目建成后须对其环保设施进行“三同时”验收。根据本 项目的情况,“三同时”验收内容见表 9-4。 表 9-4 类别 废水 污染源 环保“三同时”验收内容一览表 验收内容 执行标准 一座 100m3 的隔油池,化验室 废水在化验室内设置 2 个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1m3 玻璃容器储存至一定量 (GB18466-2005)表 2 预处理标准要求 医院综合废水 后加入氢氧化钠或盐酸等进 及东新区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要求 行中和处理后依托污水处理 站进行处理 9- 7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九章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6 台天然气锅炉 均采取低氮燃烧+烟气循环 (DB41/2089-2021)中表 1 燃气锅炉排放 废气 技术,共用 1 根 8m 排气筒 标准 废气 噪声 食堂油烟废气 河南省地方标准《餐饮业油烟污染物排放 1 套高效静电式油烟净化器+ 标准》(DB41/1604-2018)表 1“大型”标 专用排烟管道 准 高噪声设备 隔声、减震、消声等降噪措施 医疗废物、生活 垃圾桶、垃圾箱若干,50m2 垃圾 医疗废物暂存间 固体 废物 9.5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7-2023) 污染物排放清单及管理要求 表 9-5 工 程 组 成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2 类、4 类 污染物排放清单及管理要求一览表 主体工程:病房楼、医技楼等;公用工程:配电房等; 环保工程:废水:采用雨污分流和清污分流制。医疗废水及生活污水依托周口市中医院老年 病医院污水处理站处理后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466-2005)表 2 预处 理标准和周口市东新区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要求后,通过市政污水管网排入周口市东新区污 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达标后排入新运河,最终汇入沙颍河。废气:天然气锅炉采取低氮燃烧 +烟气循环技术,废气经 8m 排气筒排放;食堂油烟收集至高效静电式油烟净化器处理后通 过专用烟道高空排放;噪声:采取减震、隔声、消音等措施;固废:设置垃圾桶、垃圾箱、 医疗废物暂存间。 污染物排放情况 污 染 因 素 环境保护措施及 主要运行参数 污染 物种 类 排放浓度 COD 62mg/L 氨氮 27.64mg/L 8.1888t/a 45mg/L 废 水 依托周口市 中医院老年 病医院地下 封闭式污水 处理设施处 理后通过市 政污水管网 进入东新区 污水处理厂 进一步处理 BOD5 22.5mg/L 6.6660t/a 100mg/L SS 12mg/L 3.5552t/a 60mg/L 4.9mg/m3 0.6657t/a 5mg/m3 0.4252t/a 10mg/m 3 废 气 综 合 废 水 天 然 气 锅 炉 废 气 低氮燃烧+ 烟气循环技 术+8m 排气 筒 油 高效静电式 厂区排 口排放 量 18.3687t/ a 污染物排放标准及要求 250mg/L 颗粒 物 SO2 3.13mg/m NOX 28mg/m3 3.8041t/a 30mg/m3 油烟 0.81 mg/m3 0.0712t/a 1.0mg/m3 3 9- 8 排污口 信息 《医疗机构水污 染物排放标准》 表 2 预处理排放 标准和周口市东 新区污水处理厂 的进水要求 / 《锅炉大气污染 物排放标准》 (DB41/2089-20 21)中表 1 燃气 锅炉标准要求 1 根 8m 排气筒 河南省地方标准 一套高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烟 废 气 油烟净化器 +专用排烟 管道 第九章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噪 声 隔声、减振、消声 / 生活垃圾 集中收集后交环卫部门处置 固 废 / 危 险 废 物 《餐饮业油烟污 效静电 染物排放标准》 式油烟 10.0 (DB41/1604-20 净化器 mg/m3 18)表 1“大型” 置和 1 标准 根烟道 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 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2 类、 / 4类 / 医疗废物 医疗废物暂存间暂存后交有资 质的单位处置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 准》(GB18597-2023) 非甲 烷总 烃 0.82mg/m3 0.0716t/a / / 9- 9 /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十章 第十章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0.1 评价结论 10.1.1 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的要求 经查阅产业政策,该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2021 修订版)鼓励类中“三十七、卫生健康”中“5、医疗卫生服务实施建设”,因此, 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本项目属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 中“Q8415 专科医院”,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根据《周口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周口 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周发改审批社会[2023]7 号)(见 附件 2),周口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已同意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的建设。 10.1.2 区域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现状均为良好,环境空气 PM10、PM2.5 年 平均浓度超标,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为不达标区 10.1.2.1 环境空气 评价区域内环境空气 PM10、PM2.5 年均值、O3 日最大 8 小时平均值均超标,超 标倍数分别为 0.143 倍、0.257 倍、0.05 倍;特征污染物 H2S、NH3 均满足《环境影 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附录 D 中要求,臭气浓度满足《恶臭污 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 1 厂界限值,本项目所在区域属于不达标区。 10.1.2.2 地表水 2022 年沙颍河沈丘槐店闸省控断面 COD、氨氮年均值均能够满足《地表水环境 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 类标准要求。 10.1.2.3 地下水 根据监测数据,项目区域地下水水质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2017) Ⅲ类标准的要求。 10.1.2.4 土壤 根据检测数据,本项目厂址处土壤各项检测因子均满足《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 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第一类用地筛选值标准要求。 10.1.2.5 声环境 10 - 1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十章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根据检测数据,西厂界噪声值可以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 类标准要求,其余厂界噪声值可以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 类标 准要求,颍河高中处噪声值可以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 类标准 要求,项目区周边声环境较好。 10.1.3 本项目完成后,各污染物均进行了有效治理,污染物的排放对评价区域 的环境质量影响较小。 10.1.3.1 环境空气 本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空气功能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标准 中的二级标准,经预测,项目建成后产生的颗粒物、SO2、NOX排放最大落地浓度满 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限值要求(PM10≤0.45mg/m3, SO2≤0.5mg/m3,NOX≤0.25mg/m3,对周围环境敏感点影响较小,运营期不会改变所 在区域环境空气功能级别。 10.1.3.2 地表水 从排水路线、水量及水质等方面分析,本项目废水依托周口市中医院老年病医 院污水处理站处理是可行的。本项目废水依托周口市中医院老年病医院污水处理站 处理后排入周口市东新区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废水处理后达标排放,因此项目 废水对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 10.1.3.3 地下水 本项目用水采用市政供水管网集中供水,排水依托现有工程污水处理站处理后, 进入周口市东新区污水处理厂进行二次处理,为减少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影响,要求对 污水处理系统、医疗废物暂存间加强防渗措施,同时建设事故储池,避免废水事故排 放。在企业加强管理,确保管道完好无损的情况下,不易发生下渗,对浅层地下水的 影响较小。 在落实环评所提的相关建议后,本项目废水排放不会对区域地下水质量有较大 影响,地下水质量仍维持现有水平。 10.1.3.4 声环境 根据噪声预测结果可知,本项目完成后,在严格落实评价提出的噪声污染防治 措施的前提下,西厂界的噪声预测值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10 - 2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十章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GB12348-2008)4 类标准要求,其余厂界的噪声预测值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 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 类标准要求,敏感点颍河高中预测值满足《声 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2 类标准,对周围声环境影响较小。评价建议院 方加强管理,做好厂区噪声的防治工作,加强厂界四周绿化,多种灌木和乔木树种, 进一步减轻噪声对外环境的影响。 10.1.4 本项目各污染物经过治理后均可实现达标排放,各项治理措施可行 10.1.4.1 废水 本项目综合废水依托临近周口市中医院老年病医院地下封闭式污水处理站处理 后出水浓度 COD62mg/L、BOD522.5mg/L、SS12mg/L、氨氮 27.64mg/L、动植物油 0.15mg/L、粪大肠菌群数 160MPN/L、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0.16mg/L,外排废水水质 可以满足《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466-2005)表 2 预处理标准要求, 同时满足周口市东新区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水质要求。 10.1.4.2 废气 本项目6台天然气锅炉均采取低氮燃烧+烟气循环技术,锅炉废气共用1根8m高排 气筒排放,颗粒物、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均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 准》(DB41/2089-2021)中表1燃气锅炉标准要求;食堂油烟经高效静电式油烟净化 器处理后由专用烟道排放,可以满足《餐饮业油烟污染物排放标准》。 (DB41/1604-2018)要求。 10.1.4.3 固体废物 本项目产生的固废包括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医疗废物暂存于院内医疗废物暂 存间,然后每天交由有危废处理资质的单位运走处理;生活垃圾收集后定期交由环 卫部门清运。 10.1.4.4 噪声 本项目的高噪声源主要有中央空调主机、锅炉房、冷却塔,建筑物给水泵、地 下车库风机等运转产生的噪声,经过隔声、减振、消声等降噪措施处理后,噪声声 源值均有较大程度降低,对周围外环境影响较小。 10.1.5 项目建设厂址从环保角度来讲是可行的 本项目选址位于周口市示范区东环路(武盛大道)东侧,神农路南侧,周淮路 10 - 3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十章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北侧,纬二路西侧,用地符合要求,废水排放路线可行,经现场调查,评价范围内 没有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和饮用水源保护区,也没有需要保护的珍 惜动植物及野生动物。 本项目完成后,在认真落实评价所提污染防治措施基础上可以实现污染物的达 标排放。经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可知,工程建设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不会改变区 域环境功能级别。项目建设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评价认为从环保角度 分析,工程所选地址可行。 10.1.6 公众参与 建设单位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的要求,于 2023 年 1 月 31 号在 周口市中医院官网及 2023 年 02 月 6 号至 02 月 17 日在周口市中医院官网进行了二 次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于 2023 年 02 月 8 号至 02 月 9 日期间分别在企业家日报 上进行了两次环评公示,于 2023 年 02 月 9 日在医院门口进行了现场张贴公告,程 序符合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要求,在公众参与期间没有收到公众的反馈信息, 公众对本项目的建设没有反对意见。 10.1.7 总量控制 本项目建成后废水依托现有污水处理站处理,且现有工程已考虑本项目废水总 量(总量替代见附件 15-2),故全厂污染因子总量控制指标为:COD0t/a,NH3-N0t/a, VOCs 0t/a,NOx 3.8041t/a。 根据《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审核及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4〕 197 号)的要求,COD、氨氮、VOCs 、NOx 排放需总量替代。由于本项目所在区 域环境空气质量属不达标区,废气污染物总量需倍量替代,替代量为 VOCs 0t/a, NOx7.6082t/a。本项目为重新报批项目,原项目名称为“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PPP) 项目”,且根据附件 11,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PPP)项目环评批复已撤销,故 本项目总量拟来源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PPP)项目总量,根据《周口市生态环境 局示范区分局关于对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污染物总量替代的审核意见》(附 件 15-1)、《周口市生态环境局示范区分局关于对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PPP)项 目污染物总量替代的审核意见》(附件 15-3),该项目废气污染物总量替代指标来 源于周口市 2020 年大气污染物减排核算表中淮阳县士霞建材有限公司剩余量 NOx 10 - 4 周口市中医院东区分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十章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2.667t/a 中扣除 NOx7.6082t/a。因此,本项目总量指标能满足区域替代要求。 10.2 对策和建议 (1)在项目的总图布置中,按《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指南》的要求,设计医院废 水处理设施,在通过论证后,投入施工,建成竣工验收后,方能投入使用。 (2)建议医院建立相应的环保管理监测机构,设专人负责环保管理。对“三废” 污染物的排放情况进行定期、定时监测和管理,及时调整运行状态,保证“三废”治 理设施保持最佳状态。 (3)评价建议,项目周边不得建设污染较重或具有较大环境风险的建设项目。 本项目周边拟建的企业必须充分考虑医院这一敏感目标。 综上所述,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厂址选择可行,总平面布置合理。项 目在认真落实评价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后,各项污染物均能满足达标排放的要 求;项目对区域环境的影响较小。同时,项目建设能够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 效益。因此,从环保角度分析,本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10 - 5 附图一 本项目地理位置图 本项目 洗衣房-1F 住院、探 视出入口 锅炉房-1F 冷却塔 医疗废物 1#综 综合诊 F 暂 存 间 -1F 治中心, 19F 餐 冷却塔 厅 (-1F) 2#门诊医 医院主出入 技楼 5F,局 口(门急诊) 部 4F 医院主出入 口(门急诊) 污水处理 站(-2F) 医疗废物 暂存间-1F 100 米 附图二 本项目平面布置图 华耀城 280m 60m 650m 460m 460m 本项目 中共川东粮油 购销有限公司 搬口办事处 搬口派出所 搬口村安置区 530m 160m 附图三 本项目周边关系卫星示意图 搬口社区卫 生服务中心 330m 750m 260m 华耀城客 运站 鸿泰物流 东耀物流园 华耀商贸物流园 430m 颖河高中 610m 石庄 本项目 附图四 本项目地块规划控制指标图 在建现有工程 附图五 本项目与饮用水源地关系图 周口市新区三水厂 (陈营水源地 ) 9095m 本项目 响评价范围边界线 本项目大气环境影 5km 本项目 附图六 本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示意 5km 5km 5km 附图七 在建现有 工程院区 本项目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点位示意图 本项目 :噪声监测点 位 :地下水水位 监测点 :地下水监测 点 :大气监测点 位 :土壤监测点 图例 住院、 洗衣房(地下一层) 探视出 入口 锅炉房(地下一层) 医疗废物暂存间 (地下一层) 冷却塔 1#综 综合诊 治中心, 19F 冷却塔 餐厅(地下一层) 2#门 门诊医技楼 5F,局部 4F 医院主出入口 比例:1:2000 附图八 本项目分区防渗图 本项目厂址现状 1 本项目厂址现状 2 本项目西侧东环路 本项目北侧颍河高中 本项目东侧周口市中医院老年 病医院现状 附图九 本项目南侧拆迁区 本项目现场照片 本项目位置 附图十 本项目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分布图 1 附图十 本项目在周口市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分布示意图中位置示意图 2 本项目 附图十一 本项目与东新区收水区域污水收集管网现状关系图 附图十二 本项目与周口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 年)关系图 本项目 本项目 附图十三 本项目与周口市中心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关系图 附图十四 1km 1km 本项目地下水评价范围示意图 2km 本项目 1km 附件2 䱴Ԧ3 附件 4 附件5-1 附件5-2 附件6-1 附件 6-2 附件6-3 䱴Ԧ 䱴Ԧ 䱴Ԧ ϴ 附件9 附件 10 附件11-1 附件11-2 现状调查 影响识别 附件 12 ;水文要素影响型□ 径流□; 水域面积□ 三级 B 丰水期□; 平水期□; 枯水期□; 冰封期□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未开发□; 开发量 40%以下□; 开发量 40%以上□ 调查时期 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水文情势调查 调查时期 拟替代的污染源□ 调查时期 三级 A□; 已建□; 在建□; 拟建□; 其 他□ 一级□; 二级□; 二级□; 数据来源 三级□ ;补充监测□;其他□ 数据来源 生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数据来源 排污许可证□; 环评□; 环保验收□; 既有实测□; 现场监测□; 入河排放口数据□; 其他□ 一级□; 水文要素影响型 水温□; 水污染影响型 其他□ 水温□;水位(水深)□; 流速□; 流量□; 其他□ ; 水文要素影响型 持久性污染物□; 有毒有害污染物□; 非持久性污染物 ;pH□;热污染□;富营养化□; 其他□ 直接排放□; 间接排放 水污染影响型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饮用水取水口□;涉水的自然保护区□;重要湿地□; 重点保护与珍惜水生生物的栖息地 □;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等渔业水体□;涉水的风景名胜区□; 其他 水污染影响型 自查项目 受影响水体水环境质量 区域污染源 评价等级 影响因子 影响途径 水环境保护目标 影响类型 工作内容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 影响预测 现状评价 (COD;氨氮;) 评价因子 预测因子 预测范围 评价结论 评价时期 评价标准 河流:长度()km;湖库、河口及近岸海域:面积()km2 评价范围 () () 河流:长度()km;湖库、河口及近岸海域:面积()km2 河流、湖库、河口:Ⅰ类□ Ⅱ类□ Ⅲ类 Ⅳ类□Ⅴ类□ 近岸海域:第一类□ 第二类□ 第三类□ 第四类□ 规划年评价标准( ) 丰水期□; 平水期□; 枯水期□; 冰封期□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水环境功能区或水功能区、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状况: 达标□; 不达标□ 水环境控制单元或断面水质达标状况: 达标□; 不达标□ 水环境保护目标质量状况: 达标□; 不达标□ 对照断面、控制断面等代表性断面的水质状况: 达标 ; 不达标□ 底泥污染评价□ 水资源与开发利用程度及其水文情势评价□ 水环境质量回顾评价□ 流域(区域)水资源(包括水能资源)与开发利用总体状况、生态流量管理要求与现状满 足程度、建设项目占用水域空间的水流状况与河湖演变状况□ 丰水期□; 平水期□; 枯水期□; 冰封期□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监测因子 达标区 不达标区□ 监测断面或点位 个数()个 监测断面或点位 水行政主管部门□;补充监测□;其他□ 补充监测 监测时期 丰水期□; 平水期□; 枯水期□; 冰封期□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影响评价 替代源排放情况 污染源排放量核算 水环境影响评价 区(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 水污染控制和水环境影响 减缓措施有效性评价 替代削减源□ 排污许可证编号 污染物名称 (1.4813) (氨氮) 污染物名称 (14.8135) 排放量(t/a) (COD) 污染物名称 排放量(t/a) 排放浓度(mg/L) (5) (50) 排放浓度(mg/L) 排放口混合区外满足水环境管理要求□ 水环境功能区或水功能区、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 满足水环境保护目标水域水环境质量要求□ 水环境控制单元或断面水质达标□ 满足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要求,重点行业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满足等量或减量替代要求□ 满足区(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要求□ 水文要素影响型建设项目同时应包括水文情势评价、主要水文特征值影响评价、生态流量符合性评价□ 对于新建或调整入河(湖库、近岸海域)排放口的建设项目,应包括排放口设置的环境合理性评价□ 满足生态保护红线、水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清单管理要求□ 数值法□; 解析法□; 其他□; 导则推荐模式□; 其他□ 预测方法 预测情景 预测时期 丰水期□; 平水期□; 枯水期□; 冰封期□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设计水文条件□ 建设期□; 生产运行□; 服务期满后□ 正常工况□; 非正常工况□ 污染控制和减缓措施方案□ 区(流)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要求清景□ 评价结论 污染物排放清单 监测计划 () 污水处理设施 () () 可以接受 ; 不可以接受□ () 监测因子 □ () () () 手动□;自动□;无监测□ 手动□;自动□;无监测□ 监测点位 监测方式 污染源 环境质量 ; 水文减缓设施□; 生态流量保障设施□; 区域削减□; 依托其他工程措施□; 其他□ 生态流量:一般水期()m3/s;鱼类繁殖期()m3/s;其他()m3/s 生态水位:一般水期()m;鱼类繁殖期()m;其他()m () 注:“□”为勾选项,可√;“()”为内容填写项;“备注”为其他补充内容 防治措施 环保措施 生态流量确定 () 附件 13 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 工作内容 评价等级 与范围 评价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评价范围 边长=5~50km□ 边长=5km√ / SO2+NOx 排 放量 评价因子 评价因子 评价标准 自查项目 评价标准 500~2000t/a□ ≥2000t/a□ 基本污染物(SO2、NO2、PM10、PM2.5) 包括二次 PM2.5□ 其他污染物() 不包括二次 PM2.5√ 国家标准√ 评价功能区 环境空气质 量现状调查 数据来源 附录 D√ 地方标准□ 一类区□ 长期例行监测数据□ 主管部门发布的数据√ 达标区□ 本项目非正常排放源√ 拟替代的污染源□ 现有污染源□ 预测模型 边长 5~50km□ 边长≥50km□ 预测因子 预测因子(SO2、NO2、PM10 ) 大气环境 正常排放短 影响预测 期浓度贡献 值 与评价 C 本项目最大占标率≤100%□ 非正常 1h 浓 度贡献值 其他在建、拟 建项目污染源 □ 区域污染源□ AERMOD ADMS□ AUSTAL2000□ EDMS/AEDT□ CALPUFF□ 网格模型□ 其他√ 预测范围 正常排放年 均浓度贡献 值 现状补充检测√ 不达标区√ 本项目正常排放源√ 调查内容 一类区和二类区□ (2020)年 现状评价 污染源 调查 其他标准□ 二类区√ 评价基准年 现状评价 <500t/a√ 边长=5km√ 包括二次 PM2.5□ 不包括二次 PM2.5□ C 本项目最大占标率>100%□ 一类区 C 本项目最大占标率≤10%□ C 本项目最大占标率>10%□ 二类区 C 本项目最大占标率≤30%□ C 本项目最大占标率>30%□ 非正常持续时长 ( )h C 非正常占标率≤100%□ C 非正常占标率>100%□ 保证率日平 均浓度和年 平均浓度叠 加值 C 叠加达标□ C 叠加不达标□ 区域环境质 量的整体变 化情况 k≤-20%□ k>-20%□ 污染源 监测 环境监测 计划 环境质量监 测 监测因子:(SO2、NO2、PM10) 监测因子:( ) 有组织废气监测√ 无组织废气监测□ 监测点位数( 环境影响 可以接受√不可以接受□ 大气环境防 评价结论 护距离 不需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污染源年排 放量 SO2:(0.4252)t/a 注:“□”,填“√”;“()”为内容填写项 NOx:(3.8041 )t/a ) 颗粒物:( 0.6657)t/a 无监测□ 无监测□ VOCs:( 0.0716 )t/a 附件 14 附件 15-1 附件 15-2 附件 15-3 废气 类金属砷 铬 镉 汞 铅 (可增行) 其他 排放口名称 (可增行) 风景名胜区 序号 序号 (编 号) (编 水污染治 理与排放 总排放 号) 信息(主 口(间 要排放 接排 口) 放) 车间或 生产 设施排 放口 无组织 排放 排放口名称 排放口名称 序号 8 排气筒高度 (米) (可增行)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地下) 名称 无组织排放源名称 低氮燃烧+烟气循环 污染防治设施工艺 废水类别 / 序号(编号) 主要原料 0.6657 污染防治设施工艺 年最大使用量 (可增行)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地表) 名称 (可增行) (可增行) 名称 自然保护区 影响及主要措施 生态保护目标 生态保护红线 其他特征污染物 序号 (编 号) 序号 颗粒物 挥发性有机物 有组织 排放 (主要 排放 DA001 锅炉排气筒 大气污染 口) 治理与排 放信息 主要原料及燃料 信息 项目涉及法律法 规规定的保护区 情况 物 排 放 量 名称 名称 污染防治设施处理 水量(吨/小时) 受纳污水处理厂 编号 污染治理设施处理水 量(吨/小时) 污染物种类 天然气锅炉 名称 受纳污水处理厂排 放标准名称 排放去向 排放浓度 (毫克/立方米) 污染物种类 污染物种类 28 氮氧化物 4.9 3.13 0.179 1.0227 0.1143 排放浓度 (毫克/升) 排放浓度 (毫克/升) 污染物排放 补偿 补偿 补偿 补偿 补偿 补偿 重建(多选) 重建(多选) 重建(多选) 重建(多选) 重建(多选) 重建(多选) 排放标准名称 1260.912 年最大使用 量 排放量(吨/年) 污染物排放 排放量(吨/年) 污染物排放 排放标准名称 排放标准名称 排放标准名称 0.4252 (DB41/2089-2021)中表1燃气锅炉标 3.8041 准 万m3 计量单位 0.6657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排放量(吨/年) 灰分(%) 硫分(%) 生态防护措施 0.6657 主要燃料 污染物排放 排放速率 (千克/小时) 天然气 1 排放浓度(毫克/ 立方米) 名称 减缓 减缓 减缓 减缓 减缓 减缓 序号 二氧化硫 颗粒物 污染物种类 有毒有害物质及含量(%) 避让 避让 避让 核心景区、一般景区 避让 避让 一级保护区、二级保 护区、准保护区 占用面积 (公顷) 一级保护区、二级保 护区、准保护区 是否占用 避让 工程影响情况 核心区、缓冲区、实 验区 生产设施 污染防治设施工艺 / 序号(编号) / 序号(编号) / / / 主要保护对象 (目标) 计量单位 污染防治设施处理 效率 级别 0.6657 危险废 物 一般工 固体废物 业固体 信息 废物 废物类 型 总排放 (编 口(直 号) 接排 放) 序号 水污染治 理与排放 总排放 信息(主 口(间 要排放 接排 DW001 口) 放) 1 序号 排放口名称 周口市中医院老年 病医院废水总排放 口 医疗废物 名称 医疗 产生环节及装置 污染防治设施工艺 格栅+调节池+沉淀池+生物接触氧化池+二沉池 In / 危险废物特性 HW841-001-01 / 126.144 产生量 (吨/年) 功能类别 《城镇污水处理厂 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 表1一级A 受纳水体 危险废物代码 名称 周口市东新区污水处理厂 污染防治设施处理水量(吨/小时) 145.83333 医疗废物暂存间 / 贮存设施名称 污染物种类 氨氮 COD 10 / 贮存能力(吨/年) 排放浓度 (毫克/升) 5 50 / / 自行利用 工艺 排放量(吨/年) 污染物排放 2.9306 29.3063 / / 自行处置 工艺 排放标准名称 是 是否外委处 置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表1一级A 字段 有效性条件 1.项目名称 必填项 2.项目代码 非必填项,文本长度19-24 3.环评信用平台项目编号 必填项,文本长度6-22 4.建设地点 必填项 5.建设内容 必填项 6.建设规模 必填项 7.项目建设周期(月) 必填项,数字 8.计划开工时间、预计投产时间 必填项,日期 9.建设性质 必填项,序列(新建(迁建)、改扩 10.环境影响评价行业类别 必填项 11.国民经济行业类型及代码 必填项 12.现有工程排污许可证或排污登记表编号(改、扩建项非必填项,文本长度22 13.现有工程排污许可管理类别(改、扩建项目) 非必填项,序列(重点管理,简化管 14.项目申请类别 必填项,序列(新申报项目、不予批 15.规划环评审查机关 非必填 16.规划环评审查意见文号 非必填 17.建设地点中心坐标(非线性工程) 非必填,数值,小数点后保留6位, 18.建设地点坐标(线性工程) 非必填,数值,小数点后保留6位, 19.环评文件类别 环境影响报告书 20.总投资(万元) 必填项,数字,0-99999999999 21.环保投资(万元) 必填项,数字,0-99999999999 22.所占比例(%) 必填项,数字,0-100 高度、排放量、排放浓度、产生量等 均设置为小数格式 是否外委处置 非必填,序列(是,否) 扩建、技术改造) 管理,登记管理) 批准后再次申报项目、超5年重新申报项目、重大变动项目) 经度73-136, 纬度3-54 经度73-136, 纬度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