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2020年工作要点.pdf

碍人【AiRen]12 页 392.142 KB下载文档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2020年工作要点.pdf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2020年工作要点.pdf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2020年工作要点.pdf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2020年工作要点.pdf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2020年工作要点.pdf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2020年工作要点.pdf
当前文档共12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2020年工作要点.pdf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2020 年工作要点 2020 年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 》 收官之年, 《教育部 2020 年工作要点》提出深化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系统推进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完善新时代教 师队伍建设体制机制是提升教育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系统推进教育领域制度创新、夯实教育发展基础的关键举措,评估中 心将聚焦主责主业,贯彻落实部党组工作部署,服务各项重点工作, 推动评估、认证、质量监测等工作再上新台阶。 2020 年评估中心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 中、三中和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 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统筹谋划,整体布局,不断完善“五位一体”高 校本科教育评估制度,切实发挥评估认证的方向标、指挥棒作用,科 学引导高校践行立德树人,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 实现高校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实施“奋进三部 曲”,提高教育治理水平,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作出更大贡献。 一、提高政治站位,聚焦主业抓大事谋发展 1.拉高标杆,以党建领航各项工作 目标任务:不断改进学习方式,全面提升全体职工政治理论修养和政 治觉悟。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工作特点,在高等教育评估认证监 测工作中落实有关精神。进一步强化党务工作队伍,打造风清气正的 良好政治生态,以“四强支部”要求为标准,不断提升党建工作水平。 切实发挥党群组织力量,做好工会工作。 工作措施:制定 2020 年评估中心党支部工作计划,2020 年评估中心 党支部、年轻干部理论学习小组理论学习计划,创新学习形式,注重 实效,用好《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深入学习习近平总 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继续推动党支部整顿整改落实见成效;巩 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并形成长效机制;持续 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在应对处置类似新冠肺炎 疫情防控等各类突发应急事件中,注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提升 党务工作队伍专业化水平和应对处置能力;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 度,充分激发党小组活力,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入融合。深入学习总书 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 “两个责任”贯通协同、形成合力,制定评估中心落实“一线规则” 实施办法,抓好作风建设;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强化监督执 纪问责,严防“四风”反弹回潮;加强警示教育,推动中央八项规定 精神落地生根。以主题党支部活动及三会一课为载体,组织开展以 “教育扶贫”为主题的支部活动。加强工会自身建设,修订《评估中 心工会活动经费管理办法》,积极组织群众集体活动,增强凝聚力。 2.提高认识,切实做好专项工作“回头看” 目标任务:巩固巡视整改、主题教育、四项整顿、脱贫攻坚、专项整 治等专项工作取得的成果,不断总结经验,持续推进整改落实,形成 长效机制。 工作措施。结合实际,以制订的“整改方案”为抓手,不断创新工作 方式,继续督办牵头处室扎实推进长期整改措施落实工作。落实部党 组和部内有关司局工作要求,高质量做好各种专项工作“回头看”的 准备和组织实施工作。按照要求做好接受各类审计、检查、督查等其 他专项工作。 3.防微杜渐,加强重点领域意识形态工作管理 目标任务:认真贯彻党管意识形态原则,旗帜鲜明地抓意识形态,不 断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确保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始终贯穿各项 工作中,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动权。 工作措施:每半年安排一次对意识形态工作的专题研究。健全评估中 心及挂靠评估中心主办的网站信息审核发布制度,加强网络意识形态 管理责任。对各类培训、研讨等会议或活动,出版的各类文件、报告、 培训教材等进行严格的意识形态审核。做好评估认证审议环节以及专 家意识形态管理工作。全面掌握党员干部思想动态,研判意识形态领 域情况,对苗头性的问题及时做出有针对性的政治引导和教育 4.统筹全局,研制“十四五”期间事业发展规划 目标任务:以建立中国特色、世界水平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为目标, 研制评估中心“十四五”期间事业发展规划,协调各方面工作,优化 资源配置,推进健康可持续发展。 工作措施:广泛收集国内外专业评估机构、国际组织发展规划,科学 研判“灰犀牛”、“黑天鹅”可能相关事件,以各处室工作布局和谋 划为基础,深入研究、广泛调研、集思广益,做好评估中心“十四五” 期间事业发展规划研究工作,制定评估中心五年行动计划 (2020-2025)。 二、发挥高校质量建设主体作用,引导高校建设良好的质量文化 5.加强引导,增强高校质量保障主体意识 目标任务:引导高校开展自我评估,建立健全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提 升质量主体意识。 工作措施:落实并突出高校自我评估及其实效要求,用足用好合格评 估“回头看”督导复查成效,抓实抓好审核评估整改部署和要求。组 织召开高校教学改革与评估工作系列宣讲培训,加强高校质量文化意 识。启动质量监测预警机制建设,分析评价学校填报的教学基本状态 数据质量,及时反馈给学校和各级相关教育行政部门。 6.聚焦重点,充分发挥专业认证推动专业内涵建设作用 目标任务:进一步发挥专业认证推动促进作用,提升认证能力,提高 认证实效,推动专业建立以产出落实为主线和以评价机制为底线的产 出导向教育体系。 工作措施:完善指导文件,聚焦面向产出评价机制核心问题,形成系 列指导文件和培训教材。继续分类、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宣讲培训与 宣传推广,强化认识;在申请与受理、自评指导与审核、专家进校、 结论审议与状态保持等各个环节,全面强化以产出评价机制为底线要 求,切实推动专业 OBE 建设。 7.沟通协作,加强与省级教育评估专业机构交流互动 目标任务:以协同组织评估认证工作为主要内容,搭建评估中心与省 级评估机构相互交流、合作的平台。 工作措施:围绕院校评估、专业认证、数据常态监测等重点工作,组 织召开评估机构交流研讨会,推动各级教育评估机构进行有效沟通、 双向互动。 三、高质量开展院校评估,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 8.立德树人,完成新一轮审核评估方案研制及试点工作 目标任务:根据教育督导局要求,进一步修改完善新一轮审核评估方 案,研制新一轮审核评估配套文件及评估管理信息系统,适时启动新 一轮审核评估试点工作并总结。 工作措施:配合教育督导局征求战线意见,修改完善新一轮审核评估 方案,做好新一轮审核评估方案发布前后相关准备工作。编制评估指 标解读、评估工作指南、评估工具等配套工作文件,研发评估管理信 息系统。研制常模数据及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分析报告模版。选取高校 开展审核评估试点并总结。 9.分类指导,做好两类高校合格评估工作 目标任务:持续加强常规合格评估进校考察规范管理,推动评估工作 规范化、制度化。组织开展南方科技大学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工作。引 导学校压实评估整改工作,提高评估整改实效。 工作措施:规范开展 2020 年常规合格评估进校考察工作。组织开展 南方科技大学新型高校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工作。配合教育督导局进行 合格评估整改情况督导复查,跟进学校评估整改情况,让评估“长牙 齿”。 10.适应需求,完善三类专项评估方案 目标任务:根据部领导指示和综合改革司要求,进一步修改完善《教 育现代化推进工程应用型高校建设项目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评估 方案》。对标国家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以及《教 育部办公厅关于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促进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网络 教育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完善并形成本科层次 职业学校和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网络教育)评估方案。 工作措施:按部领导指示和相关司局要求开展《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 应用型高校建设项目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评估方案》研制工作,与 综合改革司沟通委托课题事宜,广泛征求战线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 评估方案并上报。组织有关专家进一步完善《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教学 工作评估方案》和《继续学历教育(网络教育)评估方案》,从指标 解读、方法技术、数据监测等方面进一步细化评估实施细则;依托高 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开展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和高等学历教 育继续教育的质量常态监测工作。 四、分类开展专业认证,落实专业教学质量“最后一公里” 11.夯实基础,深入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目标任务:提升认证能力,提高认证实效。提升骨干专家的业务能力, 补充一定数量的合格新专家,加强认证专家队伍建设。系统推进专家 评价工作。统筹推进认证信息管理系统和认证工作网站。 工作措施:明确申请受理依据,控制认证规模,对 300 个工程类专业 进行认证。优化程序扩充“容量”,降低成本,提升认证能力。推进 “宽进严出”认证模式试点,加强自评过程在线指导,严格自评审核, 严控进校专业质量和数量。开展专家、秘书培训,进一步扩充专家队 伍规模,提升专家队伍质量。建立认证专家评价制度,根据评价情况 进行动态调整。优化完善新版认证工作信息管理系统和新版中国工程 教育专业认证中英文网站。开展认证宣传、提升宣传成效、扩大认证 影响力。 12.提高能力,稳步推进师范类专业认证 目标任务:制定未来 6 年工作规划,完善工作体系,加强协同机制建 设,认证能力建设。启动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特殊教育、专科类师范 专业认证试点。全面开展师范类专业三级认证工作。 工作措施:分类对各地师范类专业布点情况进行摸底,合理制定未来 6 年工作规划。从管理体系、方法技术、专家队伍、信息平台等方面 做好大规模开展认证工作的准备。开展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特殊教育、 专科类师范专业认证试点工作。对 4000 个师范类专业实施第一级监 测试点,形成一级监测报告。稳步推进第二、三级认证实践,开展至 少不少于 70 个师范类专业的第二、三级认证工作。 13.理顺关系,统筹推进医学教育认证和其他科类专业认证工作 目标任务:不断优化医学教育认证工作体系建设,规范开展医学类认 证工作,积极推进医学类三级认证体系研究工作,开展临床医学等专 业的一级监测工作并进行数据研究分析。完善理农人文和社科类专业 三级认证方案。 工作措施:加强对医学类专业认证工作的统筹管理,完成 40 个医学 类专业认证工作。组织临床医学、中医学、护理学、药学等专业进一 步优化认证流程,修订规章制度,提高认证工作能力。开展临床医学、 中医学、护理学等专业的医学三级认证研究工作,依托高等教育质量 监测国家数据平台,开展临床医学等专业一级监测指标采集及数据分 析研究工作。进一步优化理农人文和社科类专业三级认证方案,遴选 部分专业开展一级监测特征数据指标研制。 五、升级国家数据平台,提升教学质量常态监测水平 14.优化升级,启动国家数据平台 4.0 版开发 目标任务:启动国家数据平台 4.0 版研发工作,推动平台升级改版。 工作措施:充分研判新形势新要求,启动国家数据平台 4.0 版研发工 作,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开发研制 4.0 版采集测试系统。 15.提升水平,高质量开展质量常态监测 目标任务:巩固常态化的采集制度,优化采集工作机制,保障数据质 量;完成数据平台中控系统开发,建立算法库,提升数据处理和分析 能力;根据评估认证工作需求,完善数据分析报告模板,做好数据服 务保障工作。 工作措施:尽早下发年度采集文件,优化采集工作机制,组织专题培 训,保障数据质量,扩大平台影响力。开发完成数据平台中控系统, 建立算法库,完善数据平台应用服务功能。根据院校评估和三级专业 认证工作需求,研制不少于 25 份评估数据分析报告和不少于 80 份专 业认证数据分析报告。 六、加强对外国际交流,服务评估认证发展 16.开拓扩展,进一步深化对外交流合作 目标任务:紧密结合中心业务制定年度出访计划,扩大和深化高等教 育质量保障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工作措施:加强与境外质量保障机构的联系,探索进一步合作可行性。 加强与日韩评估机构交流,做好“亚洲校园”项目质量监控工作,组 织中方参与“亚洲校园”项目高校研讨会。做好外事接待工作,大力 宣介中国质量保障情况,提高国际影响力。 17.实质等效,持续做好国际评估认证 目标任务:加强国际交流,做好《华盛顿协议》有关工作。持续开展 中俄联合国际专业认证工作。 工作措施:系统梳理、翻译和校对有关国际规则、政策、操作文件, 全面准备《华盛顿协议》周期性检查。做好 2020 年国际工程联盟年 会(IEAM2020)参会相关工作。指导认证协会承办中国科协 2020 工 程能力论坛工程教育分论坛。制定中俄联合国际专业认证管理办法, 规范化、持续性开展联合认证工作。 七、强化能力建设,为评估认证工作提供支持 18.增量提质,加强专家队伍建设 目标任务:加强评估认证专家库建设和管理,稳步扩大专家数量,优 化专家队伍结构,完善专家培训体系,建立专家评价和调整机制,提 高专家工作能力。 工作举措:依据评估认证专家队伍建设规划和专家管理办法,开展新 专家推荐、培训、入库工作。加强专家培训,建立专家评价机制,加 强专家队伍动态管理,提高专家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组建培训讲师 团队,开发培训课程,开展培训教学案例库建设。研发/升级认证管 理系统,依托系统做好专家管理工作。 19.协调外智,充分发挥各类协会/委员会作用 目标任务:充分发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专家委员会、教 学指导委员会对本科教育教学评估、认证工作参谋把关、研究咨询、 指导服务的功能。指导认证协会进一步完善内部运行机制,提升规范 化管理水平。通过发挥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秘书处职能,保 证全国统一的认证工作质量。充分发挥医学教育专家委员会的作用, 指导医学类专业认证开展。依托各类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进三级专业 认证工作。 工作措施:建立沟通联络机制,借助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评估 专家委员会智囊团作用,为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评估工作改进持续提 供政策咨询;邀请专家委员以观察员或专家身份参加合格评估入校考 察;作为秘书长单位,为评估专家委员会工作提供业务支撑和服务。 指导认证协会继续完善协会及其内设机构完善工作制度,规范组织运 行;指导认证协会筹备并组织召开 2020 年会员大会,完成换届工作。 指导认证协会完善专业委员会和专门委员会,优化工作机制和工作模 式。支持认证协会秘书处建设,充实人员,完善制度,健全机制。组 建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秘书处咨询专家队伍、工 作人员队伍,对全国认证机构、认证专家工作质量开展管理和评价, 对申请受理、进校考查、结论审议等重要环节工作质量进行把关。组 织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工作会议,审定全国认证 结论。充分发挥医学教育专家委员会咨询指导作用,进行认证工作机 制建设,推进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充分发挥教学指导委员会作用,进 一步完善各科类三级认证方案。 20.内涵发展,提高干事创业能力 目标任务:加强干部思想和能力建设,建立干部管理体系和青年干部 培训成长机制,切实增强干部专业化本领。加强评估研究,高质量完 成系列教育质量报告以及监测报告,并在一定范围内发布,进一步提 升评估中心的专业化水平和战线影响力。 工作措施:以《评估中心干部教育培训实施办法》为抓手,结合专题 学习活动、业务学习例会,持续加强理论武装和党性教育,切实提升 青年干部的思想意识、理论素养、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通过系统梳 理平台数据、评估认证过程材料、专家考察意见等资料,完成《全国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报告》 《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合格评估 报告》研制工作。组建数据挖掘团队,研制《思政课程质量监测报告》 《一流大学本科教学质量监测报告》等系列专题监测报告,研制 31 个省域本科教学质量监测报告和 1 个全国本科教学质量监测报告。 八、做好运行保障,服务中心大局 21.担当激励,稳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研制工作 目标任务:与时俱进、面向未来,探索适应新时代要求和评估认证事 业快速发展需要的人事管理制度。 工作措施:进一步修改完善、充分论证《评估中心主要职责内设机构 和人员编制规定》 《评估中心岗位设置方案》 《评估中心岗位聘用及晋 升办法》 《评估中心薪酬管理办法》以及组织实施方案等,待充分广 泛征求意见,各方面条件成熟后适时推出研究成果。 22.保证安全,做好信息技术服务工作 目标任务:完成中心 OA 系统的测试、上线运行及验收工作。完成魏 公村办公区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做好网络和信息安全保障工作。 研究制定中心机房云迁移的实施方案。启动电子政务内网系统接入工 作,完成系统调试。 工作措施:OA 系统正式上线,完成验收工作,适时启动增加财务和 资产管理工作模块的研究工作。做好魏公村办公区搬迁,保障通讯和 办公网络的日常运行;做好运维,保证机房和系统稳定运行。落实内 控流程,推动新上线 OA 系统的科学使用。开展网络安全自查与定期 巡检防护,顺利完成新系统定级与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工作,按时 完成网络安全责任制考核标准所要求的各项具体工作任务。开展调研, 制定中心机房和应用系统云迁移的具体实施方案。启动电子政务内网 系统建设并根据要求开展相关测试工作。 23.完善机制,加强规章制度和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任务目标:进一步建立健全干部、人事、财务等内部管理制度体系, 不断健全完善各项业务工作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制度, 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逐步形成各类突发应急事件层层有人管、 事事有人抓的工作格局和领导干部带头担责、整合资源科学有效、调 整计划及时合理的工作氛围,切实保障应急处置和日常工作两不误。 工作措施:依据中央和教育部的规章制度,督促各处室修订或完善部 分现有制度。加强“空白区”制度建设,制定《评估中心新进人员试 用期考核实施细则(暂行) 》等规章制度;根据国家及教育部最新政 策和要求,结合此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经验,进一步修改完 善《评估中心突发事件处置预案》等体系制度,充分发挥应急预案在 突发事件防范应对中的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