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2020版机械电子工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pdf

∠?oq╄uetry┆20 页 776.509 KB下载文档
2020版机械电子工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pdf2020版机械电子工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pdf2020版机械电子工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pdf2020版机械电子工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pdf2020版机械电子工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pdf2020版机械电子工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pdf
当前文档共20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2020版机械电子工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pdf

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名称:机械电子工程专业 专业代码:080204 负责人:马世榜 参编人员:王兴、韩桂全、叶铁、杜志豪、秦怡、万书佳、海涛、 刘旭焱、郑扬冰 南阳师范学院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 080204 机械电子工程 二、学制与学位 学制:基本学制为 4 年,同时按学分制要求实行弹性学制(3~8 年),允许提前 1 年毕业 或延长毕业年限。经学校批准,学生可休学创业,但在校学习时间(含休学时间)一般不得超 过 8 年。 授予学位: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至少修读课程计划中的 177.5 学分方能毕业。符合《中华 人民共和国学位授予条例》和《南阳师范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办法》规定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文化修养和良好的团队 协作及沟通交流能力,具备工程力学、工程制图、机械设计、电子技术、智能制造、自动化基 础知识和应用能力以及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能在机械电子及相关领域生产第一线, 从事机电产品研发设计与制造、设备运行与维护、技术研发、生产管理、营销与服务等方面工 作的宽口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学生毕业后,经过 5 年左右的社会和职业领域实践,预期达到以下目标: 1.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恪守伦理准则,遵守职业道德,热爱工程职业并服务于社会; 2.具有工程知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国际视野,能从事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经济转型 升级; 3.具有终身学习能力,能持续适应不断变化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具有职场竞争力; 4.具有创新实践意识、团队合作精神、组织管理能力和改善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理念; 5.具备解决机械电子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应对技术前沿研究和多变的技术挑战; 四、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高等数学、工程力学、机械设计、机械制造、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 术、机电一体化等知识,熟练掌握机械电子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受到机械 电子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 具备在机械电子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应用开发和技术管理的基本能力。本专业毕业生“知 识、能力、素质”应达到如下要求: 1.具有一定的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机械电子 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工程知识】 1-1 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的知识用于工程问题的表述; 1-2 掌握基本的工程基础知识,包括工程制图、工程力学、电工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语 言等,能够应用其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分析机械电子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1-3 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包括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工程材料及成形工 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子信息等,能够针对机械电子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 行分析和设计; 1-4 掌握现代设计方法技术、智能制造技术、现代控制技术等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知识,以及 现场总线控制技术等,能够将其综合应用于研究和解决机械电子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2.具有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 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机械电子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的结论。【问题分析】 2-1 能够识别和判断机械电子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中的关键环节和参数,并结合专业知识 进行有效分解。 2-2 能够通过文献查询分析对分解后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工程表达、建模,正确描述工程解 决方案。 2-3 能够应用数理和工程基本原理,结合文献调研结果,分析机械电子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 题,形成深刻认识并得出有效解决方案和结论。 3.能够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针对机械电子工程领域 的复杂工程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开发满足特定需求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 现创新意识。【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3-1 能够针对机械电子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需求分析,设计解决方案和满足特定需 求; 3-2 能够在法律、健康、安全、文化、社会以及环境等现实约束条件下,通过综合评价对设 计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论证研究; 3-3 能够针对机械电子工程领域特定需求,设计或开发软硬件系统,并体现创新意识; 3-4 能够应用实验报告、设计说明书等形式呈现设计结果。 4.能够基于自然科学和机械电子工程的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机械电子领域的复杂工 程问题进行实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综合分析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研究】 4-1 能够采用正确的方法对机械电子工程系统相关的各种用户需求进行研究和实验验证; 4-2 能够运用机械电子工程领域基本理论,根据研究对象的特征,选择研究路线,设计可行 的实验方案; 4-3 能够根据实验方案构建实验系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通过综合分析得到合理 有效的结论。 5.能够针对机械电子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使用现代设计方法、计算机信息技术工具,选 择并合理使用相关的软硬件设计与仿真平台,具备选择和使用现代设计分析软件及先进仪器设 备的能力,并理解其局限性。【使用现代工具】 5-1 能熟练使用数学仿真软件工具及各种检测仪器分析系统的性能,并能运用图表、公式等 手段表达和解决机械电子工程的设计问题; 5-2 能恰当使用机械绘图等计算机软硬件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控制算法 及仿真工具,完成机械电子工程工程项目的设计、模拟仿真分析、实验验证,能理解其局限性; 5-3 能熟练运用文献检索工具,获取机械电子工程领域理论与技术的最新进展。 6.熟悉机械电子工程及其产业的相关政策和法规,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 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机械电子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 及文化的潜在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工程与社会】 6-1 具有机械电子工程领域的工程实习和社会实践的背景; 6-2 熟悉机械电子工程领域相关的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了解企业管 理体系; 6-3 能够识别、评价和分析机械电子工程领域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对社会、健康、 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能够理解和评价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工程实践、工程应用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7-1 了解相关的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理解机械电子工程实践、工程应用与环境保护、社 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7-2 能够评价机械电子工程实践应用活动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具有人文社科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在机械电子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职业道德和职 业规范。【职业规范】 8-1 具备哲学、历史、法律和文化等人文修养,理解应担负的社会责任,愿意为社会服务; 8-2 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解国情,维护国家利益,具有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感; 8-3 遵守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的职业道德规范,自觉履行工程师的社会责任。 9.具有团队协作精神,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 色。【个人和团队】 9-1 能够主动与其他学科的成员合作共事,能独立完成团队分配的工作; 9-2 能够理解一个多角色团队中每个角色的含义,听取其他成员的意见,组织团队成员开展 工作,协作完成团队任务; 9-3 能在团队中以负责人身份组织、协调和指挥团队有效开展工作。 10.能够就机械电子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 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 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沟通】 10-1 能够通过口头、书面、图标、工程图纸等方式就机械电子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同行及 社会公众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10-2 具有英语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能就专业技术问题,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0-3 具有国际视野,了解机械电子领域工程技术的国际发展趋势、研究热点。 11.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项目管理】 11-1 掌握管理及经济学相关的基础知识,理解管理与经济决策的重要性。 11-2 能够将工程管理原理、经济决策方法应用于机械电子产品的开发、设计和和优化等过 程; 12.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具有自我完善能力及可持续发展的潜力,能够基于职 业发展需求不断学习,适应职业发展。【终身学习】 12-1 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和途径; 12-2 能够针对个人或职业发展的需求,具有自我完善能力及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12-3 了解机械电子领域相关理论与技术的重要进展和前沿动态。 五、培养标准实现矩阵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标准实现矩阵 一级目 标 二级目标 三级目标 能够熟练掌握一门外语,通过相应考试并能够达到一定的使用外语能 力 工具性知识 大学计算机、高级计算机程序设计、数学建模方法 掌握电子技术基本知识,具有运用电子技术的基本技能 电工学、模拟及数字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 论文等的撰写 课程实践、毕业设计(论文) 达到高等学校高等数学和工程数学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系统学习普通物理、近代物理学和物理实验等主要课程 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 人文社科知识、 人文社科知识 人文社科类选修课 法律法规基础 法律法规知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数学基础知识 线性代数、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物理基础知识 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 电子学基础知识 电路板设计、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嵌入式系统 工程制图基础 工程制图、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 自然科学知识 识 学科基础知识 机械类核心知识 专业知识 综合能 大学英语,双语课程 具有较丰富的计算机技术应用知识 有一定的科技写作知识,能够完成相应的学习报告、实验报告和毕业 专业知 实现方式 获取知识的能力 力 应用知识的能力 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液压与气压传动、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智 能制造、机械优化设计等 电气类相关知识 电工学、电机与拖动、电力电子技术 电子控制类相关知识 自动控制原理、工业机器人、PLC 原理及应用等 力学类相关知识 材料力学、理论力学、有限元分析 自动控制类知识 掌握自学方法,具有较强的通过自学获取知识的能力 控制工程基础、现场总线技术、虚拟仪器技术、组态技术 文献检索与科学研究、课程实践、毕业设计等 善于发现各种获取知识的资源和渠道并合法利用 创新创业项目、课程实践、毕业设计 具有通过网络或其他检索工具获取和利用文献信息资源的能力 基础知识牢固,有较强的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文献检索与科学研究、课程实践、毕业设计 各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课程实践、毕业设计等 熟悉本专业相关实验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有较强的综合实验能力 机械类课程实验、电子技术类课程实验、课程实践、学科竞赛 一级目 标 二级目标 三级目标 熟悉本专业工程环境,了解本专业基本工程现状,有一定的工程综合实践 能力 实现方式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导论、课程实践、毕业设计等 能够在综合实验能力的基础上能够对实验进行改进或设计新实验 机械类专题实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学科竞赛 具有一定的科技开发能力、科学研究能力 学科竞赛、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团队合作能力、 使用技术语言进行沟通与表达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企业管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组织协调能力 与不同地域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合作共事的能力 具有组织协调、与项目相关方协商、约定和管理变化需求的能力 毕业实习、社会实践活动、学科竞赛 毕业设计,课程实践,毕业实习、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机电产品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 机电系统课程实践、学科竞赛、学科竞赛实训 具有积极主动和自愿冒险的精神 创业教育、学科竞赛、毕业实习 具备创造性思维、批评性思维、自省个人的知识、技能、态度 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恪守并践行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勤奋敬业的科学精神 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诚信守法,行为举止符合社会道德规范 遵守宪法、法规、校规校纪,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能运用法律保护 自己和他人 具有宽厚的文化知识积累,初步了解中外历史,尊重不同的文化与风 俗 初步了解中外文化艺术,有一定的鉴别和欣赏能力 善于利用理性的力量客观分析事物,避免主观冲动与盲动 了解掌握本学科具有的一般方法论特点,培养训练科学的思维方法 学科竞赛、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毕业实习 在学习前人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坚持不断创新的思想 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毕业实习、学科竞赛实训、综合实践、创业教育 创业能力 思想道德素质素 养 文化素养 基本素 科学 养 素养 专 业 素 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毕业实习、 综合实践 人文社会科学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等课程、专业见习、毕业实习、综 合实践、创业教育 养成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追求真理的良好科学素养 能够从系统的角度出发体现工程意识,综合考虑工程问题 实践 素养 身心 身体 素质 素质 善于从工程系统中理清关键技术和重点、难点问题,制定工程方案 能够加强价值效益意识,分析工程性价比 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毕业实习、综合实践 能够在工程实践中,坚持不断革新精神,善于发现不足和缺陷,不断 改进与提高 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健康的体魄、至少达到相应的国家体育锻炼标 准合格水平 大学体育、军事训练 一级目 标 二级目标 三级目标 实现方式 心理 素质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积极乐观与理性思维的人生态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军事训练、可选心理学课程 六、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关系矩阵 (注:H 表示高度关联,M 表示中度关联,L 表示低度关联) 03 设 课程名称 05 01 02 计/ 使 工 问 开 04 用 程 题 发 研 现 知 分 解 究 代 识 析 决 工 问 具 06 工 程 与 社 会 题 07 09 10 11 12 环 个 沟 项 终 通 目 身 境 08 人 和 职 和 管 学 可 业 团 理 习 持 规 队 续 范 发 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 理 M H M H H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M M L M M L 体系概论 中国近代史纲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 M 律基础 L H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 M H 重要论述概述 形势与政策 大学英语 H L L M M L H H 大学体育 大学计算机 M M H M M M H 大学生心理健康 M M 普通话口语艺术 M H M M L L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 M 就业指导 创业基础 M H H M M M L L 军事理论 H L M 军事技能训练 H L M 音乐鉴赏 M 美术鉴赏 现代劳动技能 国家安全教育 L M H M L M H M L M L H M M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 L H M M 高等数学 H M H M 大学物理 M M H M 大学物理实验 M M M 电工学 H M M M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H M M L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H M M L 线性代数 A H M H M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H M H M 工程制图 H M H M 机械原理 H M H M L M 机械设计 H M H M L M 材料力学 H M H M 理论力学 H M H M M H 导论 控制工程基础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M H 机电传动与控制 M H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 H H M M H M H M 制图测绘 L M M H M L H 机电一体化技术 现代企业管理 M L M M M M M H L 实用机构设计与分 析 H 机械产品数字化设 H M 机电系统设计 H M M 机械优化设计 H M M 数控技术 M H PLC 原理及应用 H H 智能制造 M 计 H M L M L M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M H 嵌入式系统及应用 M H 电路板设计 H 现场总线技术及应 M 用 H L 组态技术及应用 电机学 H M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 M 制造 H 质量体系标准与法 M 规 学科竞赛实训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M H H 液压与气压传动 H L M H H H M 有限元分析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M M M L M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H M 工业机器人技术及 M 应用 专业英语 H H 虚拟样机技术 H 机械可靠性设计 M M H 机械系统动力学 H 3D 打印技术 M H M H 特种加工技术 M M 数学建模及工程应 M 用 过程控制工程 H M H 工程材料及成形工 艺 电力电子技术 H M M M H M M H M 虚拟仪器技术及应 用 文献检索与科学研 M M H M M 究 金工实习 H 生产实习 H 毕业实习 M H 毕业设计(论文) M H M M M M M H M M H L M M M L H M L L M M M M M 七、主干学科与核心课程 主干学科: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核心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线性代数、工程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 械原理、机械设计、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控制工程基础、传感与 检测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机电传动与控制、液压与气动传动 等。 八、主要实践性教育环节 工程力学实验、电子技术系列实验、机电系统测控实验、机械基础实验、单片机应 用实验、PLC 应用实验、机电控制基础实验、传动与控制技术系列实验、机电一体化综 合实践,以及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课外学术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等。 九、课程类别及学时、学分分配表 课程类别 总学时构成 总学 备 分 理论 实践 总学时 通识教育课程 52.5 474 504 978 通识教育拓展课 8 注 学科基 础平台 学科基础必修课 40 594 135 729 专业核心课程 25 514 94 608 30 366 326 692 30 483 209 692 课程 就业与创新 个 专业教 育课程 创业课程 性 后备学术人 化 才培养课程 课 教师教育类 课程 程 毕业实践 12 实践教 育课程 第二、第 综合实践 总计 10 177.5 三课堂自 主完成 1948/20 65 1059/942 3007 十、课程结构比例表 课程类别 学分数 学时数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52.5 978 学科基础教育平台课程 40 729 25 608 备注 专业核 心课程 必修 课程 就业与创新 专业教 117.5 创业课程 育课程 个性化 后备学术人 课程 才培养课程 2315 教师教育类 课程 通识教育拓展课程 8 专业核 心课程 选修 课程 就业与创新 专业教 育课程 创业课程 个性化 后备学术人 课程 才培养课程 30 38 30 692 692 692 教师教育类 课程 实践 毕业实践 12 综合实践 10 教育 课程 总计 22 第二、第三课堂 自主完成 177.5 3007 十一、教学计划表 (一) 通识教育课程(60.5 分) 1.思想政治理论课程(16.5 分) 学时构成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各学期学时分配 学分 考核方式 理论 实践 合计 开课时间 1 2 3 4 5 470000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30 15 45 考试 4700000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I 3 36 18 54 考试 4700000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II 2 36 36 考试 4700000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36 18 54 考试 4700000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36 18 54 考试 47000006 形势与政策 2 18 18 36 考试 1-8 学期 47000007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概述 0.5 10 10 考查 1-8 学期 6 7 8 2 秋 3 秋 2 春 2 秋 3 春 注:形势与政策课 1-6 学期以课堂讲授为主,7-8 学期以在线课程形式完成时政专题学习。 2.大学英语课程(14 分) 学时构成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a70000001 大学英语读写 1 a70000002 各学期学时分配 考核方式 理论 实践 合计 3 30 15 45 考试 大学英语读写 2 3 36 18 54 考试 a70000003 大学英语读写 3 2 24 12 36 考试 a70000004 大学英语读写 4 2 24 12 36 考试 a70000005 大学英语听说 1 1 5 10 15 考试 a70000006 大学英语听说 2 1 6 12 18 考试 a70000007 大学英语听说 3 1 6 12 18 考试 a70000008 大学英语听说 4 1 6 12 18 考试 1 2 3 4 3 5 6 7 8 开课时间 秋 3 春 2 秋 2 2 春 秋 2 春 2 秋 2 春 3.大学体育课程(4 分) 学时构成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57000001 大学体育 I 57000002 理论 各学期学时分配 考核方式 实践 合计 1 32 32 考查 大学体育 II 1 32 32 考查 57000003 大学体育 III 1 32 32 考查 57000004 大学体育 IV 1 32 32 考查 1 2 3 4 5 6 7 8 2 开课时间 秋 2 春 2 秋 2 春 4.计算机课程(4 分) 课程编号 56000002 课程名称 大学计算机 B 学时构成 学分 4 各学期学时分配 考核方式 理论 实践 合计 18 54 72 1 考查 2 3 4 开课时间 5 6 7 8 4 春 5.其他课程(14 分) 学时构成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各学期学时分配 学分 考核方式 理论 实践 合计 开课时间 1 2 3 4 5 6 7 8 7100000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 16 16 32 考查 2 秋 45000001 普通话口语艺术 1 7 8 15 考查 1 秋 72000002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2 20 16 36 考查 1 秋 72000001 创业基础 2 18 18 36 考查 59000001 音乐鉴赏 1 18 18 考查 58000002 美术鉴赏 1 18 18 考查 73000001 军事理论 1 10 22 32 考查 73000002 军事技能训练 1 16 16 考查 11000002 现代劳动技能 2 36 36 考查 2 2 春 秋 2 2 春 秋 开学前二周 1-8 学期,学生选够 2 学分 36 学时即可;劳动周每学年一次(大 四毕业实习安排一周劳动实践) 11000001 国家安全教育 1 10 8 18 考查 1-8 学期 6.通识教育拓展课(8 分) 艺术素养类、人文素养类和科学素养类,至少跨两个大类修满 8 学分,其中至少修够 4 学分的艺术素养类和人文素养类课程 (二)学科基础课程(40 学分) 学时构成 各学期学时分配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开课时间 课程性质 69020101 高等数学 AⅠ 4 75 75 考试 秋 必修 69020102 高等数学 AⅡ 5 90 90 考试 春 必修 69020103 大学物理 AⅠ 2 45 45 考试 秋 必修 69020104 大学物理 AⅡ 3 54 54 考试 3 春 必修 69020105 大学物理实验 1 30 30 考查 2 春 必修 69020106 电工学 3 54 12 66 考试 3 春 必修 69020107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3 54 24 78 考试 秋 必修 69020108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3 54 24 78 考试 春 必修 69020109 线性代数 A 2 45 45 考试 秋 必修 69020110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A 3 54 54 考试 春 必修 69020111 工程制图Ⅰ 3 45 9 54 考试 秋 必修 69020112 工程制图Ⅱ 2 24 36 60 考试 2 春 必修 69020401 金工实习 2 考查 2 春 必修 理论 实践 合计 考核方式 1 2 3 4 5 5 3 3 3 3 3 3 5 6 7 8 69020402 生产实习 69020403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导论 小计 2 考查 专题讲座 40 594 考查 135 2 2 秋(春) 必修 秋 必修 开课时间 课程性质 春 必修 秋 必修 秋 必修 春 必修 春 必修 729 注:金工实习和生产实习学时分配栏里面的数字代表周数。 (三)专业教育课程 3.1 专业核心课程(25 学分)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构成 学分 各学期学时分配 考核方式 理论 实践 合计 1 2 3 4 5 6 8 69020201 机械原理 3 54 12 66 考试 69020202 机械设计 3 54 12 66 考试 69020203 材料力学 3 54 6 60 考试 69020204 理论力学 3 64 64 考试 69020205 控制工程基础 2 54 54 考试 69020206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3 54 54 考试 4 秋 必修 69020207 机电传动与控制 2 48 12 60 考试 3 秋 必修 69020208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2 36 24 60 考试 春 必修 69020209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 2 48 12 60 考试 秋 必修 69020210 机电一体化技术 2 48 16 64 考试 春 必修 小计 25 514 94 608 3.2 个性化课程 3.2.1 就业及创新创业课程(30 学分) 4 7 4 4 4 4 3 3 3 学时构成 考核 实践 合计 方式 36 36 考查 54 60 考查 36 考查 48 48 36 12 36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69020301 制图测绘 1 69020302 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 2 6 69020303 数控技术 2 36 69020304 数控技术实训 1 69020305 实用机构设计与分析 3 69020306 机械优化设计 2 69020307 机电系统设计 2 69020308 智能制造 2 69020309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69020310 各学期学时分配 开课时间 课程性质 春 任选 秋 任选 2 秋 任选 考查 3 秋 任选 48 考查 3 秋 任选 12 48 考查 3 春 任选 48 48 考查 3 春 任选 36 10 46 考查 3 春 任选 3 28 30 58 考查 3 春 任选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3 36 24 60 考试 秋 任选 69020311 PLC 原理及应用 2 30 30 60 考查 春 任选 69020312 现代企业管理 2 36 36 考查 春 任选 69020313 现场总线技术及应用 2 36 18 54 考查 3 秋 任选 69020314 嵌入式系统及应用 3 36 18 54 考试 3 秋 任选 69020315 电路板设计 2 30 18 48 考查 春 任选 69020316 电机学 2 36 12 48 考试 春 任选 69020317 特种加工技术 1 18 18 36 考查 秋 任选 69020318 质量体系标准与法规 1 24 24 考查 2 春 任选 69020319 学科竞赛实训 1 36 考查 1-8 学期 理论 36 1 2 3 4 5 6 7 3 2 3 2 3 3 3 2 8 任选 小计 37 460 424 884 选修 30 366 326 692 3.2.2 后备学术人才培养模块(30 学分) 学时构成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69020320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2 36 69020321 工程材料及成形工艺 2 48 69020322 液压与气压传动 3 48 69020323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2 69020324 有限元分析 2 18 69020325 机械可靠性设计 2 36 69020326 虚拟样机技术 2 26 69020327 机械系统动力学 2 48 69020328 3D 打印技术 2 18 69020329 工业机器人及应用 2 36 69020330 文献检索与科学研究 2 69020331 专业英语 69020332 理论 实践 各学期学时分配 合计 考核方式 1 2 3 4 5 6 7 开课时间 课程性质 秋 任选 36 考试 12 60 考试 3 春 任选 12 60 考试 3 春 任选 54 54 考查 春 任选 36 54 考查 3 秋 任选 36 考查 3 秋 任选 48 考查 春 任选 48 考查 秋 任选 32 50 考查 3 春 任选 24 60 考查 3 春 任选 32 32 考查 秋 任选 2 36 36 考查 春 任选 组态技术及应用 2 36 12 48 考查 3 秋 任选 69020333 电力电子技术基础 2 45 9 54 考试 3 秋 任选 69020334 数学建模及工程应用 2 18 36 54 考查 秋 任选 22 2 8 4 3 3 2 3 3 69020335 虚拟仪器技术及应用 2 36 18 54 考查 69020336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2 36 12 48 考查 69020337 过程控制技术及应用 2 36 12 48 考试 小计 37 607 227 836 选修 30 483 209 692 课程名称 学分 3 3 2 春 任选 春 任选 秋 任选 (四)实践教育课程 课程编号 学时构成 理论 实践 合计 式 69020404 毕业实习 6 必修 69020405 毕业设计(论文) 6 必修 69020406 综合实践专项学分 10 必修 注: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学时分配栏里面的数字代表周数。 各学期学时分配 考核方 1 2 3 4 5 开课时 6 7 8 间 秋 18 22 第二、第三课堂自主完成 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