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6.龚方红教授-无锡职院质量保障体系建设1201.pdf

Eyes smile52 页 12.016 MB下载文档
6.龚方红教授-无锡职院质量保障体系建设1201.pdf6.龚方红教授-无锡职院质量保障体系建设1201.pdf6.龚方红教授-无锡职院质量保障体系建设1201.pdf6.龚方红教授-无锡职院质量保障体系建设1201.pdf6.龚方红教授-无锡职院质量保障体系建设1201.pdf6.龚方红教授-无锡职院质量保障体系建设1201.pdf
当前文档共52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6.龚方红教授-无锡职院质量保障体系建设1201.pdf

优化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护航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2019年12月1日 龚方红 学校概况 扎根机械,保持定力 1959年 1979年 1994年 1999年 无锡农业机械制造学校 成立,隶属农业机械部 更名为江苏省 无锡机械制造学校 “国家级重点中专”,成为全国 十所五年制高职试点学校之一 升格为大专,定名无锡职业技 术学院,隶属于江苏省教育厅 2006年 首批国家示范性 高等职业院校 2012年 试办高职本科 1959年-1994年 栉风沐雨,深耕机械行业育英才 史 2018年 2019年 入选江苏省卓越校 高职院校建设单位 入选中国特色高水 平高职学校建设单 位(公示) 1995年-2005年 砥砺前行,开创高职教育新局面 沿 历 2006年-至今 匠心筑梦,深化内涵建设提质量 革 学校质量文化培育历程 ◆2003年:无锡职院成立质控部 ———健全学校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2004年:无锡职院质量体系V1.0 ——引入ISO9000加强质量管理 ◆2009年:无锡职院质量体系V2.0 ——构建PDCA质量提升循环体系 ◆2016年:无锡职院质量体系V3.0 ——升级建设内部质保诊改机制 2016 年 质管体系 V3.0 8字质量螺旋 信息化支撑 2009 年 2004 年 质管体系 V1.0 ISO9000 质管体系 V2.0 PDCA质量环 试点探索与实践历程 ⚫ 入选全国诊改试点校 ⚫ 全国诊改专委会现场调研 ⚫ 升级校情分析平台 ⚫ 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构建 ⚫ 启动校情综合分析与决策支持平台建设 ⚫ 完善预警机制 ⚫ 课堂教学质量年 ⚫ 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年 ⚫ 工作标准提升年 ⚫ 全面启动自诊 ⚫ 基于信息平台开展五层面自诊 ⚫ 基于大数据开展智能分析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 迎接全国专委会复核 ⚫ 诊改常态化推进 2019年 背景 诊改学校双高校建设推进的抓手 完成“十三五” 建设任务 诊断与改进 工作试点 推进高水平 内涵建设 杨应崧教授:惠风和畅 背景 以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为时代主题,围绕加快推进教育现 代化这一主线,全面构建现代化教育制度体系,教育总体实力 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实现更高水平、更有质量的普及,教 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 展的能力显著提高。 (十七)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和督导评估制度。 摘自《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目录 1 内部质保体系设计 2 “两链打造” 明方向 3 “ 8 字螺旋” 促成效 4 “信息平台” 保运行 5 “引擎驱动” 守初心 1 内部质保体系设计 关 注 工作模式 指 导 思 想 质保 体制 体系 机制 智慧 校园 执行力 质 量 业务系统 数据中心 应用模块 获得感 1 内部质保体系设计 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基本架构(以168号文为指导设计) “五纵五横”结构 ——网络化覆盖联动 “8字形”运行单元 ——制度化全员参与 “双引擎”注入动力 ——常态化机制保证 “一平台”技术支撑 ——智能化落地生根 1 内部质保体系设计 8字螺旋 督促诊改 督促诊改 督促诊改 督促诊改 督促诊改 体现五纵五横的指标体系 制 度 与 文 化 建 设 1 内部质保体系设计 诊改目的——提高学校党委与行政的执行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诊改工作是要形成学校自己的“免疫与修复”系统。诊改不是项目,需要形 成长效机制。 诊改方案——关注学校是否构建了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需要从顶层设计上解决了两链、螺旋、制度系统设计和智能化信息平台建设 方案。 方案 运行 用学校的尺 量学校的事 客观分析 持续改进 形成自我约束、 自我提升的治理机制 1 内部质保体系设计 ⚫ 质量主体责任不明显(2018版) 坚持问题导向 ⚫ 对学生成长成才关注不够 ⚫ 质量诊断点设置不系统以及信息化水平不高 ⚫ 质量分析对学校管理机制改革创新的指导力度不强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短板问题分析:(2017版) ⚫ 质量主体责任意识体现不够明显。 ⚫ 对学生成长成才关注不够。 ⚫ 信息化对质量监控的支持不够。 ⚫ 质量分析对学校管理机制改革创新的指导力度不强。 确定目标→寻找问题→攻艰克难 但在一个时间段内只能确定有限目标 2 “两链打造” 明方向 目标设定——是在学校建设与发展的某一特定阶段,综合了需求、问 题和办学基础分析(SWOT)后所做出的决定。 长远目标——战略性的,需要布局。如建1亿/年的XX技术转移中心。 近期目标——与具体任务关联。如建一个XX专业实训室。 目标设定与学校的十三五规划紧密相关。而规划有一定弹性,诊改所 涉及的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等层面目标的上挂下联对此则有比较严格 的要求。学校根据发展实况有滚动修改的方案。 2 “两链打造” 明方向 目标与任务关联,任务与标准关联。 标准设定——分静态标准(如学分标准)和动态标准(如XX课程数字化资 源建设)两类。 设定原则—— SMART:具体、可测、可达、相关、时效 2 “两链打造” 明方向 学校层两链打造 以“十三五”事业发 展规划为引领,总规划目 标与分规划目标、子规划 目标纵向衔接,各分规划 之间横向贯通。 建设国内一流、国际 水准、特色鲜明的高职名 校。 学校规划体系目标与标准链示意图 2 “两链打造” 明方向 学校层两链打造 党建与思政分规划 专业建设目标任务 人才培养分规划 学 校 总 目 标 学生工作分规划 师资队伍建设分规划 科研工作分规划 国际交流与合作分规划 信息化建设分规划 后勤分规划 各规划 相关 指标任 务分解 教学单位 子规划 课程建设目标任务 联 动 其他专项目标任务 各职能部门 目标任务 岗位标准、职责 关联 教师 学生 个人 发展 规划 学校发展目标 — 专业、课程、教师目标成链 内部质量保证分规划 职能部门与院系横向交叉,学校任务到教师发展纵向贯穿 2 “两链打造” 明方向 专业层两链打造 目 标 任 务 学校人才培养 分规划 教务处 教学分院子 规划 分院院长 专业建设 规划 专业负责人 专业建设 规划 专项建设 任务 相关专业 教师 专业教学 目标任务 课堂教学 相关专业 教师 年度任务分解 子目标 任务及标准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1、专业建设与管理制度 制度10个以上…… …… …… 2个 …… …… 2、技术技能积累 年科研2850万…… …… …… 2850万 …… …… 3、教育资源开发 省级教材20部…… …… …… 4部 …… …… 4、国际化水平建设 22个专业对接…… …… …… 5个 …… …… 5、信息化建设 4门以上国家精品在线…… …… …… 2门 …… …… 6、创新人才培养 25项技能大赛奖…… …… …… 5项 …… …… 对接需求,精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 两链打造 ➢ 专业目标 ➢ 任务标准 需求分析 基础分析 问题分析 学校建设智能制造特色校,打造智能制造专业集群 无 锡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WU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需求分析 智能制造产 业发展需求: 2018 2017 2016 2015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 (2016-2020年) 中国制造2025 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 关于进一步加快智 能制造发展的意见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 印发江苏省“十三 五”智能制造发展 规划的通知 至2020年 对接无锡市制造业强市 的战略,辐射苏南。 无 锡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WU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需求分析 智能制造技 术发展需求: 智能制造 数字制造 网络制造 机制专业新技术 无 锡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WU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 高端智能 2 制造装备 共性关键技术 设计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 工艺 高端智能工装 3 4 江苏智能制造 发展重点领域 智能制造 工业化软件 智能检测与质量控制 试验 工业互联网 集成平台 …… 检验 无 锡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WU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正高 17% 基础分析 中级 50% 国家级教学团 队双师100% 到账 20万 本科 11% 副高 33% 专任教师职称比例 博士 22% 兼职 40% 专职 60% 硕士 67% 教师学历比例 教学团队 发明专 核心论文 利2项 10篇 科研能力 专兼比 信息化建设 专业基础 基地建设 校内实训 室10个 校外基 地36个 全课程信息化 5门国家级共享课程 省信息化教学比赛一等奖 教育国际化 学生成长成才 国赛一等奖1项,省大 学生创新项目2项,省 优秀毕业设计团队1项 副学士学位率50%以上 专业学生就业率95%,平均月 薪4237元,毕业生满意度91% 基础分析 机制专业历年录取分数对比 350 300 298 292 297 301 270 275 2017年 311 290 274 251 230 250 250 省外生 源 33% 200 生源质量 2018年 150 省外生 源 53% 省内生 源 67% 100 省内生 源 47% 50 0 文科最高分 文科最低分 2016 理科最高分 2017 理科最低分 2018 课程合格达成度 课程优秀率达成度 100% 学业成绩 35% 80% 30% 25% 60% 20% 40% 15% 20% 10% 0% 5%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0% 理论教学 2016-2017学年 学风分析 实践教学 2016-2017学年 2017-2018学年 2017-2018学年 学生缺课率4.98%,学生辍学率7.29%,指标偏高,主要为中美合作项目学生 。 无 锡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WU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问题分析 按学校“十三五规划”要求,本专业按省高水平骨干专业建设标准 要求,本专业目前存在以下不足: 01 02 03 专业建设与智能制造技术发 展对接度不高 教育国际化存在师资能 力不足 创新型品牌学生比例偏低 无 锡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WU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专业目标 总目标: 在区域先进制造行业升级转型背景下,聚焦“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高端智能工装、 智能检测与质量控制”三大核心技术,用5年的时间,将专业建成行业内领先,在服务 区域内中小企业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的数字化设计、工艺与检测等方面成为示范,形成 创新教育和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的特色。 S1 S2 S4 S3 无 锡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WU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专业目标 具体目标: 技术技能积累 • 建设与优化专业科研创新型教学团队; • 国家标准1项,省级纵向课题1项; • 年到账60万,专利10项,其中发明2项。 1 优质教育资源建设 课程信息化 • 国家级教学资源库课程建设2门; • 新增2家行业领军企业为实训基地; 2 • 全课程信息化; • 建设省级以上实训基地1个; • 2门国家在线共享课程。 • 出版省级以上教材2部。 教育国际化 5 3 • 制订中美合作专业标准; • 国际化教育团队建设,项目负责人1名,专业 • 就业率99%; • 学生初次就业质量(月薪高于国 双语教师6名,管理人员1名 ;. • 全英语授课专业课程2门,短期培训模块6个; • 留学生及交换生年均20人左右,学生跨境双向 交流率达3%。 4 学生成长成才 示范平均值)与岗位升迁率30%; • 中期(毕业三年后)月薪高于国 示范平均值 无 锡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WU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目标与标准 根据职业教育的类型特点,深化产教融合,推进“三教”改革,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 才,明确“技术技能积累、优质教育资源建设、教育国际化、信息化建设、服务学生成 长成才”为核心的专业建设任务: 技术技能积累 优质教育资源建设 教育国际化 信息化建设 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对接技术领域核心, 优化专业标准 引进Alamo 学院优 质资源,引进4门美 方专业核心课程 中美合作项目制订专 业标准,获合作方 Alamo College及教 育部门认可 专业课程全信息化 2门专业创新课程 (斯特林发动机制 作) 制订国家标准1项 3门专业核心课程针 对不同基础进行转 型、提升、推广 副学士学位率达60% 以上 培养专业双创拔尖 人才,学生比例超 5% 省级以上纵向课题1 项 建立行业领军企业 校外基地2个 专业核心课程建成 国家在线开放课程1 门,省级1门,校级 1门, 开展留学生学历教育, 在校生人数10人 横向年到账超60万 元 建立国际化人才培 养基地1个 一年期、半年期等 交换生等多种形式 教育,专业在校生 超20人 专利10项以上,其 中发明专利2项 开展现代学徒制试 点项目1项 省级实训基地1个 省级以上教材2部 引入国际水准的专 业技术认证项目NXCAD课证融通,获 证率超60% 团队教师参加职业 院校信息化教学大 赛或微课比赛争取 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 省级一等奖1项 校科技创新团队1个 无 锡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WU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指导学生参加全国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获全国一等奖1项, 二等奖1项 学生第一报考率 80%以上,报到率 100%以上 就业满意度达到 80%以上, 教学及校友满意度 保持在90%以上 目标与标准 验收标准: 工作任务 技术技能积累: 年度 2016 以“数字化设计与制 造、高端智能工装、 智能检测与质量控制” 三大技术领域为核心, 2017 优化专业标准,对接 设备操作、工艺编制、 2018 工装设计、质量检测 等岗位核心能力变迁, 主持制订国家标准1 2019 项,省级以上纵向课 题1项,横向年到账 超60万元,专利10项 以上,其中发明专利 2020 2项。 预算执行 验收标准 完成智能制造背景下相关专业调研,优化机制专业标准与 岗位核心能力,组建教学科技创新团队,“四基、二能、 一优化”能力提升2人次,横向年到账20万元。 专业核心课程升级1门,开发专业创新课程1门,教师能力 提升2人次,与行业领军企业(贝斯特)校企技术合作, 横向年到账30万元,专利4项以上。 专业核心课程升级1门,主持制定国家标准1项,横向到账 40万元,专利6项以上,其中发明专利1项。 开发专业创新课程1门,联合企业建设“互联网+数字化制 造”技术中心,联合企业申报产学研前瞻项目1项,横向年 到账50万元,专利8项以上,其中发明专利1项。 完成“互联网+数字化制造”技术中心建设,申报省级实训 基地与校科技创新团队,制订国家标准1项,横向年到账 60万元,专利10项以上,其中发明专利2项。 无 锡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WU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目标上下 贯通,向 上对接学 校的智能 制造特色 校建设任 务,向下 对接到课 程、教师 、和学生 层面的任 务。 3 “8字螺旋” 促成效 3.1 8字螺旋运行单元 “8字形”质量运行螺旋 3 “8字螺旋” 促成效 事前:年度目标任务分解 学校层面 事中:过程监测与预警 事后:自我诊断与改进 以学校专项重点(科研)为例 科技产业处2018年度目标任务与标准 “十三五”科研工作发展规划 序号 重点工作分规划、目标与任务 年度重点工作 任务 属性 标准 专利申报500项以上,授权400项,其中发明专利30项。主 持或参与国家、行业标准2项。完成时间:12月 发表高水平论文,2018年力争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70篇左 右,其中SCI、SSCI、EI、CSSCI期刊(含扩展版)20篇以上。 完成时间:12月 1 知识产权工作 A 2 高水平论文发表 A 3 省级工程中心建设 A 建成省级工程中心2个。完成时间:12月 4 社会科技服务工作 A 实现四技服务资金到帐2500万元。完成时间:12月 5 纵向项目申报 A 申获省部级以上项目6项。完成时间:12月 6 拓宽高水平自科项目 申报途径 A 注:年度任务分类(属性): 申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依托平台。完成时间:12月 7 成果奖申报 A A类:学校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 B类:校领导班子研究确定的规划外的年度重点工作 申获得市厅级科研成果奖3项,其中省部级1项。完成时间: C类:部门职责中的常规工作任务 12月 3 “8字螺旋” 促成效 事中:过程监测与预警 事前:年度目标任务分解 事后:自我诊断与改进 科技产业处 任务达成度: 75.55% 达成度 预警 职 能 部 门 横向 联动 教 学 部 门 预警提醒 通过工作月报系统监测部门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3 “8字螺旋” 促成效 事前:年度目标任务分解 事中:过程监测与预警 阶段改进(部门自诊周期一年) 自动生成自诊报告 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部门自诊 重点关注达成度、满意度 对照目标标准 年度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事后:自我诊断与改进 汇总形成学校自诊报告 3 “8字螺旋” 促成效 事前:年度目标任务分解 质控指标设计 对标自诊 质控指标 事中:过程监测与预警 定位问题 指标内涵 事后:自我诊断与改进 分析原因和策略研究 质控标准 通过校情综合分析系统进行自我诊断与改进分析 改进成效总结 指标值 对标等级 3 “8字螺旋” 促成效 事前:年度目标任务分解 质控指标设计 事中:过程监测与预警 对标自诊 定位问题 事后:自我诊断与改进 分析原因和策略研究 改进成效总结 自诊报告示例 主要问题 改进策略 成效分析 科技产业处自诊报告 质量监测数据 3 “8字螺旋” 促成效 教师层面 教师个人发展监测与自诊指标 以学年为诊断周期 3 “8字螺旋” 促成效 教师个人自诊示例  五维画像,激发发展内生动力 教师个人 发展规划 自已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 我的年度发展任务达成情况? 我在校内同类人员中的位置 3 “8字螺旋” 促成效 学生层面 学生个人发展监测与自诊指标 以学年为诊断周期 3 “8字螺旋” 促成效 2018年开始学生 画像 学生层面 学生画像自诊——流程 学生制定 个人发展规划 数据采集 形成个人画像 以学年为周期 指标分析 问题查找与改进 对标纠偏 及时改进 3 “8字螺旋” 促成效 学生个人自诊示例 获奖 情况 职业资 格证书 到课率 英语等级 证书 学生对照个人学业规划,从学业发展、学业投入、思想品德 4个维度,17个指标进行自诊。 自我总结与改进 4 “平台建设” 保运行 4.1 顶层设计,分步实施 学校层面 ◆ 构建安全、可靠、稳定、 高效的校园网络基础平台 , 实现掌上校园,处处时时 享受服务。 ◆ 建设以大型数据库系统为 核心的数据中心,实现数 据驱动。 ◆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 创新,提高师生的获得感。 建设“服务、融合、应用”的智慧校园 4 “平台建设” 保运行 分步实施,完成21个业务系统升级和改造 教学运行 管理服务 质量监测 4 “平台建设” 保运行 4.2 数据源头采集,开放共享共用 自动采集:93.71% (2017年为35.07%) 4 “平台建设” 保运行 4.2 数据源头采集,开放共享共用 数据源头采集案例 以职能部门工作推进为例,月度 工作完成信息,实现“月报系 统”“校情综合分析系统” “智能分 析平台”等多系统实时共享共用。 学校智能画像分析系统 学校部门年度 重点工作完成率 (汇总) 部门重点工作 完成率 学校部门重点工作月报系统 校情综合分析与决策支持平台 4 “平台建设” 保运行 4.3 科学预警,有效常态纠偏 任课教师 学生个人缺课预警 班主任/辅导员 4 “平台建设” 保运行 4.4 数据透视,决策支持 教学过程,灰箱白化 缺课率高 关联 各专业 缺课率 分析原因 4 “平台建设” 保运行 4.4 数据透视,决策支持 教学管理,灰箱白化 5 “引擎驱动” 守初心 机制引擎 (一)把握诊改制度建设方向,构建五层面质保核心制度体系 学校层 专业层 课程层 教师层 学生层 小计 规划标准 3 3 3 6 3 18 运行管理 8 7 12 11 17 55 约束激励 4 2 8 4 9 27 研究实践 3 4 2 1 2 12 小计 18 16 25 22 31 112 模块 质量保证核心制度体系 5 “引擎驱动” 守初心 机制引擎 (二)明确岗位职责,落实质量主体责任 5 “引擎驱动” 守初心 文化引擎 (一)执行岗位职责和教学改进逐步成为行为习惯 ◆ 师生员工作为学校发展质量主体意识明显增强 ◆ 开展质量过程常态纠偏,周期性阶段自诊逐渐成为自觉行为 各学院教学日志在线填写率均为100% 制度长期坚持就成为文化 5 “引擎驱动” 守初心 文化引擎 (二)创新质量管理,传承质量文化 ◆ 常态纠偏和阶段自诊中发现的共性问题,成为教研活动重要主题 ◆ 每月一期质量简报,原汁原味数据化呈现质量 ◆ 学生学习通考勤签到、在线学习已成为习惯 ◆ …… 今年总访问量:5,990,639人次 近三年累计发布29期质量简报 以智能化信息平台建设为支撑,以诊改为手段,加快内部质 量保证体系建设,是突出高职院校质量保证主体的地位和责任的 必然要求。 建立常态化的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机制,营造现代质量 文化,不断提高师生员工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进一步提升办学 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是促进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引领改革、 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带动职业教育持续 深化改革,强化内涵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 ——“双高计划” 决策不再拍脑袋, 教学不再凭感觉, 学习不再无目标, 评价不再讲大概。 感谢聆听! 邮 箱:gongfh@wxit.edu.cn 办公电话:0510-8183880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