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21版-教师教育技能训练大纲.pdf
《教师教育技能训练》教学大纲 Teacher Education Skills Training 课程类别 教师教育必修课程 课程编号 1020102C 适用专业 生物科学 先修课程 普通话、心理学、教育学 总 学 时 32 学 分 1 讲 0 实 践 32 授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高校师范专业学生必修的培养教师职业技能的专业课程。本课程是学生在先修 普通话、心理学、教育学和生物学科知识的基础上,采用微格教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技 能的训练,是现代教育理论的具体应用,是将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实践的具体行为方式。 本课程是生物科学专业职业能力平台上的一门教师教育必修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 学生将掌握各种教学技能的方法、及相关教育教学理论,通过对学生进行教学技能的综合应 用训练,使学生能具备教师教学的基本技能,以适应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小学生物课堂教学, 并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实践教学使学生具备以下的知识和能力: 1、了解教师教学技能的基本内容,重点熟悉新课程对教师教学技能的构成要素和基本 要求; 2、在学习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上,能够熟练进行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地设计,学会编 写课时教案; 3、充分明确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掌握课堂导入、课堂语言、课堂讲解、课堂板书、 课堂提问、课堂组织、课堂结束等主要教学环节的教学技能; 4、熟悉课堂教学中课堂演示、课堂非言语行为、课堂管理、课堂问题行为处理的技能 要点,并初步具有相应的教学技能;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促进学生较系统地了解和掌握中学生物学课堂教学的技能与方法, 提高课堂教学实践能力,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内化为实践知识,初步形成中学生物课堂教学设 计、教学及评价的基本能力,树立起以生为本、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和真诚的教育理想。具 体目标如下: 课程目标 1:具备综合运用中学生物学课堂教学导入技能、教学语言技能、讲解技能、 提问技能、变化技能、强化技能、演示技能、板书技能、结束技能及组织技能等,根据教材 的不同内容设计可行的教学过程,提高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能力。掌握中学生物不同课型的 教学流程和组织形式,提高中学生物教学的实践能力,包括讲授型、问答型、学导型、合作 型和探究型等。(支撑毕业要求 3.3、4.1、4.2) 课程目标 2:掌握生物核心素养的内涵,使之贯穿于生物教学的始终,发挥生物学科独 特的育人功能,具备教书与育人统一的能力。(支撑毕业要求 6.1、6.2) 课程目标 3:通过训练,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生物科学素养和培养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情 操,提升中学生物教师的职业情感和教育情怀,树立职业自信,善于合作、交流与评价,善 于自我评价与反思总结,形成反思习惯、提高反思能力。(支撑毕业要求 1.3、2.1、7.2、 8.1、8.2)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1 课程目标 2 课程目标 3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指标点 3.3 【学习科学】 了解学习科学的相关知识,科学探 究生物学科学习的方法,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 4.1 【教学设计】 了解教育教学一般规律,掌握生物 学科基本教学知识;具备教学基本功,系统掌握课堂教 学的基本技能,熟悉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和教材,领会 学科素养(M) 教材编写意图,较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结合生活中的各 教学能力(H) 种生命现象科学合理进行教学设计。 4.2 【教学实施】 能遵循中学生认知特点,依据课程 标准,进行前端分析,选用合适的教学模式、方法和手 段,合理将现代信息技术资源与生物学科教学内容整 合,开展有效教育教学活动。能正确的进行教学评价, 获得对生物学科教学的真实感受和初步体验。 综合育人[H] 师德规范[M] 6.1【育人规律】 具有教书育人意识。了解中学生思想 品德培育、人格塑造、行为习惯养成的过程与方法,在 教育教学中树立育人为本的理念。 6.2【学科育人】 理解生物学科的育人内涵和意义,熟 悉生物学科育人的途径与方法,利用生物学科中蕴含的 工匠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爱国情感、文化自信、 思辨能力等思政元素结合生物教学进行学科育人。 1.3【职业理想】 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具有高尚 的道德情操,秉承“明德”校训,努力提升自身师德修 教育情怀[H] 学会反思[H] 沟通合作[M] 养,立志成为“四有”好老师。 2.1【职业认同】 具有家国情怀,热爱教育事业,乐于 从教,具有从事生物基础教育事业的职业理想,领悟中 学生物教育的意义,具有乐观向上的品质,认同中学生 物教师角色及其专业性和独特性,懂得生物学科教育理 念及教育教学规律。 7.2【反思创新】 系统进行批判性思维方法和反思技能 的训练,学会独立思考,掌握基本的反思方法与技能, 创新性地解决专业学习及中学生物教育教学等过程中 出现的相关问题,具有积极的教学反思体验。 8.1 【团队协作】 理解学习共同体在中学生物教育教 学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明白团队至上、互敬互助的道理, 具备团队合作意识,掌握团队协作的相关知识与技能, 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8.2 【交流沟通】 掌握小组学习、专题研讨、网络分 享等交流合作的方式方法,能够在教育实践中与中学 生、家长、同事等进行有效倾听、有效表达,具有良好 的积极的交流沟通技能与和谐的人际关系。 四、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应关系 序号 实训项目名称 教学方法 学时 要求 支撑 课程目标 1 导入技能训练及 教学语言技能训练 案例教学法、讨 论法 4 必做 课程目标 1、2、 2 讲解技能训练 案例教学法、讨 论法 2 必做 课程目标 1、2 3 提问技能训练 案例教学法、讨 论法 2 必做 课程目标 1、2 4 变化技能训练 案例教学法、讨 论法 2 必做 课程目标 1、2 5 强化技能训练 案例教学法、讨 论法 2 必做 课程目标 1、2 6 演示技能、板书技能训练 案例教学法、讨 论法 4 必做 课程目标 1、2 7 结束技能、组织技能训练 案例教学法、讨 论法 4 必做 课程目标 1、2 8 综合技能训练 案例教学法、讨 论法 12 必做 课程目标 2、3 实训 1. 导入技能及教学语言技能训练 实训目的:了解导入技能的类型和要求,在新课导入时随机应导入技能;学习教学语言 相关知识、理解体态变化、面部表情、着装等要求。 实训内容:导入技能及教学语言技能的概念、目的、类型、应用原则及评价标准。 实训安排:教师先介绍微格教学的特点及要求;讲授导入技能及教学语言技能的基本概 念并亲身示范;学生以 5-6 人一组,选取高中或初中生物章节内容集体备课,运用两种技能。 实训场所:微格教室。 实训要求:小组集体备课,由其中一名成员演示,时间为 5 分钟,其他小组评议;规定 时间内提交准备资料。 实训 2. 讲解技能训练 实训目的:了解讲解技能的要点,对讲解技能的常用方法运用自如。 实训内容:讲解技能的概念、目的、类型、应用原则及评价标准。 实训安排:教师介绍讲解技能的基本概念;学生以 5-6 人一组,选取高中或初中生物章 节内容集体备课,运用导入技能、语言技能及讲解技能。 实训场所:微格教室。 实训要求:小组集体备课,由其中一名成员演示,时间为 5-10 分钟,其他小组评议; 规定时间内提交准备资料。 实训 3. 提问技能训练 实训目的:了解提问技能的类型和特点,掌握设问的要求。 实训内容:提问技能目的、类型、应用原则及评价标准。 实训安排:教师先介绍提问技能的相关知识;学生以 5-6 人一组,选取高中或初中生物 章节内容集体备课,运用导入技能、语言技能、讲解技能及提问技能。 实训场所:微格教室。 实训要求:小组集体备课,由其中一名成员演示,时间为 5-10 分钟,其他小组评议; 规定时间内提交准备资料。 实训 4. 变化技能训练 实训目的:掌握变化技能的要点,练习变化技能。 实训内容:变化技能目的、类型、应用原则及评价标准。 实训安排:教师先介绍变化技能的相关知识;学生以 5-6 人一组,选取高中或初中生物 章节内容集体备课,运用导入技能、语言技能、讲解技能、提问技能及变化技能。 实训场所:微格教室。 实训要求:小组集体备课,由其中一名成员演示,时间为 5-10 分钟,其他小组评议; 规定时间内提交准备资料。 实训 5. 强化技能训练 实训目的:掌握强化技能的要点,练习强化技能。 实训内容:强化技能目的、类型、应用原则及评价标准。 实训安排:教师先介绍强化技能的相关知识;学生以 5-6 人一组,选取高中或初中生物 章节内容集体备课,运用导入技能、语言技能、讲解技能、提问技能及强化技能。 实训场所:微格教室。 实训要求:小组集体备课,由其中一名成员演示,时间为 5-15 分钟,其他小组评议; 规定时间内提交准备资料。 实训 6. 演示技能、板书技能训练 实训目的:了解演示技能的各种类型,理解与掌握演示的要求及设计的步骤;了解板书 的格式、特点和要求,结合所学(教)的学科内容设计出教规范的板书。 实训内容:演示技能和板书技能目的、类型、应用原则及评价标准。 实训安排:教师先介绍演示技能及板书技能的相关知识;学生以 5-6 人一组,选取高中 或初中生物章节内容集体备课,运用导入技能、语言技能、讲解技能、提问技能、强化技能、 变化技能、演示技能及板书技能。 实训场所:微格教室。 实训要求:小组集体备课,由其中一名成员演示,时间为 5-15 分钟,其他小组评议; 规定时间内提交准备资料。 实训 7. 结束技能、组织技能训练 实训目的:掌握结束技能、组织技能的要点,练习结束技能、组织技能。 实训内容:结束技能和组织技能目的、类型、应用原则及评价标准。 实训安排:教师先介绍结束技能及组织技能的相关知识;学生以 5-6 人一组,选取高中 或初中生物章节内容集体备课,运用十种基本技能。 实训场所:微格教室。 实训要求:小组集体备课,由其中一名成员演示,时间为 5-15 分钟,其他小组评议; 规定时间内提交准备资料。 实训 8. 综合技能训练 实训目的:通过十种单项技能的训练,练习综合技能训练。 实训内容:十大基本教学技能的综合应用。 实训安排:教师复习十大教学技能的要点;学生个人选取高中或初中生物章节内容备课, 运用十种基本技能。 实训场所:微格教室。 实训要求:要求每一位学生上台讲课,时间为 20 分钟,由代课教师和学生共同评议根 据评分标准打分;授课时将教案提交。 2、达成教学活动目标的途径和措施 1. 采用案例教学法、演示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贯穿教学技能的讲解中,使学生 能准确掌握每种技能的基本知识。 2. 采用小组集体备课形式,发挥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们的表达欲;通过小 组互评,提高学生们的语言表达水平及巩固所学知识。 3. 寓教于乐,课堂采用轻松幽默的语言将知识变得浅显易懂;利用学习通等软件,通 过分组任务、主题讨论等方式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 六、考核方式与评定方法 (一)考核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 考核内容 考核方式 课程目标 1:具备综合运用中学生物学课堂教学导入技能、 课堂笔记 教学语言技能、讲解技能、提问技能、变化技能、强化技能、 教学评价 演示技能、板书技能、结束技能及组织技能等,根据教材的 十种生物教学技 不同内容设计可行的教学过程,提高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能 实训技能演示 能的应用 力。掌握中学生物不同课型的教学流程和组织形式,提高中 学生物教学的实践能力,包括讲授型、问答型、学导型、合 期末成绩 作型和探究型等。 出勤 课程目标 2:掌握生物核心素养的内涵,使之贯穿于生物教 学的始终,发挥生物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具备教书与育人 统一的能力。 生 物 核 心 素 养 及 教学评价 课堂育人能力 实训技能演示 期末成绩 课程目标 3:通过训练,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生物科学素养和 培养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情操,提升中学生物教师的职业情 感和教育情怀,树立职业自信,善于合作、交流与评价,善 于自我评价与反思总结,形成反思习惯、提高反思能力。 教学评价 小组合作与评价, 实训技能演示 教案的反思 课堂笔记 期末成绩 (二)评定方法 1. 成绩评定 考查课程成绩采取“N+2”的评定模式,“N”指平时成绩,占总成绩比 30%;其中包 括出勤(10%)、教学评价(20%)、实训技能演示(70%);“2”指期末成绩与课堂笔记, 分别占比 50%、20%。 2.程目标考核占比与达成度计算 考核环节 考核方式 课程目标 1 课程目标 2 出勤(10 ) 过程性考核 (满分 100) 课程目标 3 10 平时成绩 教学评价(20 ) (30 ) 实训技能演示 (70%) 各课程目标根据考核实际情况而定 各课程目标根据考核实际情况而定 过程性考核 (满分 100) 课堂笔记(20 ) 80 终结性考核 (满分 100) 期末成绩(50 ) 各课程目标根据考核实际情况而定 课程达成度 20 分目标达成度=∑各考核环节样本总均分/总分*权重(总达成度以分目标最小值 确定) (三)评分标准 1. 出勤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 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2 9-10 7-8 5-6 4 以下 优 良 中 差 按时上课,基本不迟 到不早退,遇事请假 次数不超过 3 次。 偶有迟到或早 退,遇事请假次 数不超过 6 次, 但多于 3 次。 有较多迟到或 早退,遇事请 假次数达到 10 次。 无故不到次数达 10 次以上,也就是超过 课时的 1/3 不到,按 学校规定取消考试 资格。 2.教学评价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 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1 18-20 16-17 14-15 12-13 0-11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课堂中能积 极并准确地 对同学们的 单项技能训 练出提出建 设性的建议 和意见。 课堂中能积 极地对同学 们的单项技 能训练出提 出建议和意 见。 课堂中提问 后能对同学 们的单项技 能训练出提 出建设性的 建议和意见。 课堂中提问 后能对同学 们的单项技 能训练出提 出建议和意 见。 课堂中提问 后不能对同 学们的单项 技能训练出 提出建议和 意见。 课程目标 2 课堂听讲认 真,参与各项 活动积极主 动。 课堂听讲较 认真,参与各 项活动较积 极主动。 课堂听讲 一 般,参与各项 活动主动性 一般。 课堂听讲较 差,很少参与 各项活动。 课堂听讲不 认真,不参与 各项活动。 课程目标 3 课堂上回答 问题具有创 造性思维,能 从不同角度 回答问题。 课堂上回答 问题具有创 造性思维,能 一定程度上 从不同角度 回答问题。 课堂上回答 问题创造性 思维一般,回 答问题能力 一般。 课堂上回答 问题创造性 思维较差,回 答问题能力 较差。 课堂上回答 问题创造性 思维很差,不 能独立回答 问题。 3.实训技能演示评分标准 导入技能 语言技能 评价项目 权重 评价项目 权重 目的明确,能将学生导入课题情景 20 讲普通话,字音正确 10 导入吸引了全班学生的注意 15 语言流畅,语速节奏恰当 20 导入的方法很有趣 15 语言准确,逻辑严密,条理清楚 15 导入用的演示效果好 10 正确使用生物名词术语 15 导入具有启发性 10 语言简明,生动有趣 5 导入内容与要研究的内容联系紧密 10 遣词造句,通俗易懂 10 教师的教态自然,语言清晰 5 语调抑扬顿挫 5 导入的时间掌握的好 10 语言具有启发性 10 导入中全班学生积极参与活动 5 没有不恰当的语言和废话 5 体态语配合恰当 5 讲解技能 评价项目 提问技能 权重 评价项目 权重 学生明确讲解的目的和意义 15 提问目的明确,紧密结合教学 10 提供有效实例 15 问题有启发性,能引导学生学习 10 对材料分析比较,提示本质特征 12 问题设计有梯度,包括各种水平 10 综合概括,有利于形成概念 15 提问时机、时间把握准确 10 能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思维 15 提问有适当停顿,学生有时间思考 12 语言生动、清晰简练 15 提示恰当,帮助学生思考 10 能检查学生的理解、反馈 13 提问方式多样,注意方法 8 有对答案的分析评价,强化了学习 1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回答问题 8 强化技能 变化技能 评价项目 权重 评价项目 权重 强化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20 设计的各种变化活动符合实际教学 目标的需要和教学内容的特点 15 教师采用的强化目的明确 10 各种变化手段的应用适合学生的经 验水平和兴趣特点 15 强化促进了学生参与活动 10 具体教学情节下的教学变化行为真 实自然有较强的感染力 25 在教学重点关键处运用强化技能 10 师生间的交流密切,不脱节 20 教师在运用强化时热情、情感真诚 10 能够结合应用各种变化手段 10 强化恰当、合适、自然 20 教学过程中情感的发展有高潮,有平 静,并取得积极的情感效果 15 采用多种强化类、灵活 10 整个教学进程自然、顺畅和科学 10 演示技能 结束技能 评价项目 权重 评价项目 教学演示的内容符合教学目标和学生 的认知水平及需要 10 结束阶段有明确目的 10 媒体的选择有助于体现教学内容,突 出重点或突破难点 10 结束时安排活动(练习、提问、小实 验等) 20 形象鲜明、直观性强、全体学生都能 看到 20 结束内容概括、表达清楚,与本节密 切、恰当 20 操作规范、熟练,安全可靠 20 布置作业明确,每位同学都记下 20 善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得出应有 的结论 20 结束环节有利于巩固所学知识、激发 学习兴趣 20 对现象、结果的描述与说明科学、准 确、实事求是 20 时间紧凑 10 课堂组织技能 评价项目 权重 板书技能 权重 评价项目 权重 教学结构组织合理,教学时间分配科学 15 板书设计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 有效为教学目的服务 15 合理安排教学环节,张弛相同、节奏分明 15 板书结构布局合理,清晰简洁 10 教学环节过渡自然,衔接紧密,符合学生 认知水平 15 板书能抓住重点,突出难点,富 有概括力 15 高校组织教学活动,学生参与积极主动 15 板书大小适当,便于观看 10 富于教学智慧,恰当处理突发事件 10 板书、版画时机适当,速度适宜, 配合讲解 15 及时洞察学生行为和心理,营造和谐课题 教学气氛 15 板画比例适合,美观,能激发学 生的思维和兴趣 15 关注全体学生,注重情感交流 15 文字书写规范 10 教学结构组织合理,教学时间分配科学 15 应用了强化手段(如使用彩笔, 加强符号),突出醒目 10 合理安排教学环节,张弛相同、节奏分明 15 教学环节过渡自然,衔接紧密,符合学生 认知水平 15 4.课堂笔记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 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1 课程目标 3 90-100 80-89 70-79 60-69 0-59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对课 堂讲授 内 对课堂讲授 容与 补充知 识 内容与补充 点记 录简洁 明 的知识点记 了, 准确度 较 录简洁明了, 高,有重难点, 在教案中理 在教 案中能 很 论联系实践 好地进行 理论 不紧密。 联系实践。 对课堂讲授 内容与补充 的知识点记 录不全,在教 案中基本无 理论联系实 践。 对课堂讲授 内容记录混 乱,老师课堂 补充的知识 点无记录,在 教案中能无 理论与实践 联系。 笔记 条理较 清 晰易 懂,有 一 定创 新、思 政 元素 、反思 和 见解。 笔记有点混 乱不清晰难 懂,无创新和 见解。 笔记杂乱无 章,没有创新 性和见解。 对课堂讲授 内容与补充 的知识点记 录详细准确, 重难点突出; 在教案中能 很好地体现 理论联系实 践。 笔记条理清 晰易懂、有创 新、思政元 素,反思和见 解。 笔记条理清 晰一般,有思 政元素和见 解。 5.期末考核评价标准 评价项目 教态 评价标准 1、仪表端正,精神饱满 2、充满激情,备课充分,讲课熟练 3、脱稿讲课,信心十足 分值 10 语言技能 1、语言准确、简练、生动流畅,使用普通话 2、肢体语言运用恰当,面部表情丰富 3、讲课具有感染力和亲和力 25 教学策略 及方法 1、教学方法灵活,启发性强,能激发学生求知欲 2、开展双向交流,注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3、善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及图表、教具、实物等 4、教学内容科学,重视联系实际,举例贴切诱导探索思考 25 教学过程 1、学生注意力集中,兴趣浓,课题气氛好 2、教学过程优化,教学组织合理,能有效利用课时 3、课堂教学具有艺术性,具有个性化 20 板书设计 板书公正、简洁、有条理,字体规范、清楚美观,正副板书安排合理 10 教案 教案讲稿规范、有特色、质量高,格式正确,教师与学生活动明显 10 七、推荐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一)推荐教材 [1] 张小勇. 生物教师教学技能实训教程.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3 (二)主要参考书 [1] 林国栋和方悦.生物学教学技能与训练.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6 [2] 毕小白和张翔升.中学生物学课堂教学设计原理与应用.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20 [3] 姜平.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与特色案例评析. 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执笔教师:冀爱青 审 核 人:赵红梅 2021 年 3 月 26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