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国际视野下的高校本科教学审核评估_比较与鉴别.pdf
第9 期 2016 年 9 月 现代教育科学 Modern Education Science No. 9 Sept. 2016 审核评估 : 发展脉络 、 现状分析与未来展望 ———基于 51 所参评高校的研究 林冬华 ( 华南师范大学,广东 广州 510631) [摘 要] 审核评估是 “五位一体” 教学评估制度中 “院校评估” 的一种类型。2013 - 2015 年,共 有 51 所高校接受了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6 - 2018 年将有 850 所高校接受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梳 理审核评估的发展脉络,从高校类型、评建组织、准备时间、专题网站建设、反馈信息、内涵建设等方面 分析 51 所参评高校的审核评估现状,对完善未来的审核评估工作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本科教学 审核评估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 - 5843( 2016) 09 - 0001 - 07 质量保障 内涵建设 [DOI]10. 13980 / j. cnki. xdjykx. 2016. 09. 001 我国高校教学评估工作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 校办学自主权,体现学校在人才培养质量中的主体 [3] 国务院在 2004 年 3 月印发的 《2003 - 2007 年教育 地位 振兴行动计划》 中明确提出: 建立健全高校教学评 年底,共有 51 所高校完成了审核评估工作, 本文 估制度,开展周期性高校教学评估工作。 高校教学 基于这 51 所高校进行分析。 [1] 评估由此被正式确立为教学基本制度 。 迄今为 。从 2013 年审核评估试点工作开始到 2015 一、审核评估发展脉络 止, 教育部共实施了 5 轮较大规模的本科教学评 估: 第一轮为合格评估 ( 1994 - 2002 年 ) , 共评了 ( 一) “五位一体” 顶层设计 2003 - 2008 年声势浩大的水平评估给高校留 190 所高校; 第二轮为优秀评估 ( 1996 - 2000 年) , 共评了 16 所 高 校; 第 三 轮 为 随 机 评 估 ( 1999 - 下了深刻的印象。评估过程的一些问题, 如用一把 2001 年) ,共评了 26 所高校; 第四轮为水平评估 尺子量所有高校、形式主义等问题引起了社会的高 ( 2003 - 2008 年 ) , 共评了 589 所高校; 第五轮为 度关注 [2] 自 2009 年开始的 “五位一体” 评估 [4] 。2010 年颁布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 和发展规划纲要 ( 2010 - 2020 年) 》 明确提出要健 。 审核评估是开展 “院校评估 ” 所采取的一种 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转变评估方式。 为落实 模式,是在总结我国高等教育已有评估经验 、 借鉴 纲要精神,教育部在 2011 年发布了 《教育部关于 国外先进评估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新型评估模式,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 》 ( 教高 核心是对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效果的实现状况 [2011] 9 号) ,对新一轮本科教学评估制度做了顶 进行评价,旨在推进人才培养多样化, 强调尊重学 层设计,系统地提出了 “建立健全以学校自我评估 [收稿日期] 2016 - 05 - 04 [基金项目] 华南师范大学 2015 年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本科质量保障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简介] 林冬华 ( 1981 - ) ,女,广东汕尾人,华南师范大学教务处助理研究员; 研究方向: 高等教育管理、比较教育。 — 1 — 为基础,以院校评估、专业认证及评估、 国际评估 和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为主要内容 ” 的教学 导、事实判断的评估方法。 评估范围包括 6 + 1 个 项目、24 个要素、64 个要点,重点是 “五个度”。 评估制度 ( 简称 “五位一体 ” 评估制度 ) 。 院校评 估包括合格评估和审核评估两种类型 。 合格评估的 二、审核评估现状分析 对象是自 2000 年以来未参加过院校评估的新建本 科学校,审核评估的对象是参加过院校评估并获得 ( 一) 参评高校概况分析 教高[2013]10 号通知明确了本次审核评估的 [5] 通过的普通本科学校 。 ( 二) 审核评估试行方案 时间为 2014 至 2018 年,实行中央和省级政府分级 负责,中央部委所属院校的审核评估工作由教育部 2011 - 2012 年教育部组织力量开展审核评估 方案的研制工作,形成了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 工作 审 核 评 估 方 案 ( 试 行 ) 》。 为 了 进 一 步 检 验、 修订和完善审核评估方案并做好试点工作,2013 年 1 月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 下文简称 评估中心负责,地方所属院校的审核评估工作由省 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2013 - 2015 年, 除试点评 估高校,大部分高校由其隶属关系所属的评估单位 实施了审核评估,部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实际 情况委托教育部评估中心评估个别高校 , 如广东省 “教育部评估中心 ”) 发布了 《关于开展普通高等 学校本科教学审核评估试点工作的通知 》 ( 教高评 教育厅委托教育部评估中心对非中央部属但整体进 入广东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高校实施了评估 。 函 [2013] 8 号) 。2013 年 4 - 5 月,教育部评估中 心对南京大学、 同济大学、 黑龙江大 学、 五 邑 大 2013 - 2015 年,共 51 所高校完成了审核评估 工作 ( 表 1) 。按隶属关系区分,51 所高校中有中 央部委所属高校 13 所、省属高校 38 所。按类型划 学、西安理工大学、 安徽科技学院、 皖西学院等 7 所高校开展了审核评估试点工作。 本次试点工作分 分,有理工类高校 16 所、综合类高校 15 所、 师范 类高校 11 所、 农林类高校 3 所、 财经类和政法类 别由教育部评估中心、安徽省教育厅和陕西省教育 厅承担组织实施工作。2013 年 6 月, 教育部召开 高校各 2 所、 医药类和艺术类各 1 所。 按层次划 分,有 “985 高校”5 所、 “211 高校 ”10 所 ( 不 审核评估试点工作汇报会,时任高教司副司长刘桔 说: 审核评估试点取得了成功, 高教司建议在今年 含 “985 高校 ”) , 其他高校 36 所。 按所在省份划 分,有 18 个省 ( 自治 区 / 直 辖 市 ) 参 与 评 估, 有 下半年正式启动审核评估,但启动后要注意把握节 [6] 奏 。2013 年 12 月,教育部评估中心继续对华中 14 个省 ( 自治区 / 直辖市) 没有启动审核评估。 已 参与评估的省份中, 有 6 个省 ( 自治区 / 直辖市 ) 师范大学和山东农业大学两所高校开展审核评估试 点工作。 参评高校不少于 3 所,山东省最多 ( 10 所 ) , 江苏 省次之 ( 9 所 ) , 湖 北 省 4 所, 广 东 省、 广 西 省、 ( 三) 审核评估正式方案 在 9 所高校试点成功的基础上,2013 年 12 月 中旬教育部发布了 《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 学工作审核评估的通知》 ( 教高[2013]10 号 ) , 审 核评估正式拉开帷幕。审核评估以 “一坚持、 二突 出、三强化” 为指导思想,实行目标导向、 问题引 表1 福建省、 吉林省等 5 省 ( 自治区 / 直辖市 ) 均为 3 所。按评估机构进行区分, 有 18 所高校由教育部 评估中心实施评估、33 所高校由省级教育行政部 门实施评估。 2013 - 2015 完成审核评估高校一览表 序号 高校 评估时间 评估机构 1 南京大学 2013. 4. 15 - 18 2 同济大学 3 类型 省份 备注 教育部评估中心 中央部委 综合类 江苏 985 高校 2013. 4. 21 - 24 教育部评估中心 中央部委 综合类 上海 985 高校 黑龙江大学 2013. 4. 23 - 26 教育部评估中心 省属 综合类 黑龙江 4 五邑大学 2013. 5. 5 - 10 教育部评估中心 省属 综合类 广东 5 华中师范大学 2013. 12. 9 - 12 教育部评估中心 中央部委 师范类 湖北 6 山东农业大学 2013. 12. 10 - 13 教育部评估中心 省属 农林类 山东 7 安徽科技学院 2013. 4. 10 - 13 安徽省教育厅 省属 师范类 安徽 — 2 — 隶属 211 高校 序号 高校 评估时间 评估机构 隶属 类型 省份 8 西安理工大学 2013. 4. 15 - 17 陕西省教育厅 省属 理工类 陕西 9 皖西学院 2013. 5. 5 - 10 安徽省教育厅 省属 师范类 安徽 10 华中科技大学 2014. 11. 17 - 20 教育部评估中心 中央部委 综合类 湖北 985 高校 11 南开大学 2014. 12. 15 - 18 教育部评估中心 中央部委 综合类 天津 985 高校 12 外交学院 2014. 12. 16 - 19 教育部评估中心 中央部委 政法类 北京 13 北京林业大学 2014. 12. 22 - 25 教育部评估中心 中央部委 农林类 北京 14 长春工业大学 2014. 11. 17 - 20 吉林省教育厅 省属 理工类 吉林 15 淮海工学院 2014. 12. 15 - 18 江苏省教育评估院 省属 理工类 江苏 16 南京师范大学 2014. 12. 16 - 19 江苏省教育评估院 省属 师范类 江苏 17 淮阴师范学院 2014. 12. 21 - 25 江苏省教育评估院 省属 师范类 江苏 18 桂林理工大学 2014. 12. 22 - 25 广西自治区教育厅 省属 理工类 广西 中国石油大学 ( 华东) 2015. 10. 19 - 22 教育部评估中心 中央部委 理工类 山东 19 备注 211 高校 211 高校 20 江南大学 2015. 10. 26 - 29 教育部评估中心 中央部委 综合类 江苏 211 高校 21 西南大学 2015. 10. 27 - 30 教育部评估中心 中央部委 综合类 重庆 211 高校 22 厦门大学 2015. 11. 16 - 19 教育部评估中心 中央部委 综合类 福建 985 高校 23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5. 11. 23 - 26 教育部评估中心 24 南京理工大学 2015. 12. 1 - 4 教育部评估中心 中央部委 理工类 江苏 211 高校 25 华中农业大学 2015. 12. 7 - 10 教育部评估中心 中央部委 农林类 湖北 211 高校 26 华南师范大学 2015. 12. 14 - 17 教育部评估中心 省属 师范类 广东 211 高校 27 常熟理工学院 2015. 5. 25 - 29 江苏省教育评估院 省属 理工类 江苏 28 黑龙江工程学院 2015. 6. 1 - 5 黑龙江省教育厅 省属 理工类 黑龙江 29 山东科技大学 2015. 6. 15 - 18 山东省教育厅 省属 理工类 山东 30 山东财经大学 2015. 5. 15 - 18 山东省教育厅 省属 财经类 山东 31 山东建筑大学 2015. 6. 15 - 18 山东省教育厅 省属 理工类 山东 32 聊城大学 2015. 6. 15 - 18 山东省教育厅 省属 综合类 山东 33 山东艺术学院 2015. 6. 15 - 18 山东省教育厅 省属 艺术类 山东 34 武汉纺织大学 2015. 10. 20 - 23 湖北省教育评估院 省属 理工类 湖北 35 吉林师范大学 2015. 10. 20 - 23 吉林省教育厅 省属 师范类 吉林 36 北华大学 2015. 11. 16 - 19 吉林省教育厅 省属 综合类 吉林 37 青岛大学 2015. 11. 17 - 20 山东省教育厅 省属 综合类 山东 38 曲阜师范大学 2015. 11. 17 - 20 山东省教育厅 省属 师范类 山东 39 山东工商学院 2015. 11. 17 - 20 山东省教育厅 省属 财经类 山东 40 西南政法大学 2015. 11. 23 - 26 重庆市教委 省属 政法类 重庆 41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15. 11. 23 - 26 广西自治区教育厅 省属 理工类 广西 42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5. 11. 24 - 27 江苏省教育评估院 省属 医药类 江苏 43 江苏师范大学 2015. 11. 30 - 12. 4 江苏省教育评估院 省属 师范类 江苏 44 郑州大学 2015. 12. 1 - 3 河南省教育厅 省属 综合类 河南 45 福建工程学院 2015. 12. 6 - 10 福建省教育评估研究中心 省属 理工类 福建 46 汕头大学 2015. 12. 7 - 10 广东省教育厅 省属 综合类 广东 47 贵州师范大学 2015. 12. 7 - 10 贵州省教育厅 省属 师范类 贵州 48 浙江工业大学 2015. 12. 14 - 17 浙江省教育评估院 省属 理工类 浙江 — 3 — 省属 师范类 内蒙古 211 高校 序号 高校 评估时间 评估机构 隶属 类型 省份 备注 49 福州大学 2015. 12. 20 - 24 福建省教育评估研究中心 省属 理工类 福建 211 高校 50 广西科技大学 2015. 12. 20 - 24 广西自治区教育厅 省属 理工类 广西 51 温州大学 2015. 12. 21 - 24 浙江省教育评估院 省属 综合类 浙江 ( 二) 参评高校组建的评建机构情况分析 审核评估组织机构在审核评估工作中发挥着重 要的作用。在 51 所参评高校的校网页和外网上共 找到 20 所高校组建的审核评估组织机构 。此 20 所 高校 均 成 立 了 审 核 评 估 领 导 小 组、 评 建 办 公 室 四天下午为专家组个人意见反馈会 ; 专家离校 5 个 工作日内提交书面的专家个人审核评估报告 ; 专家 个人审核评估报告提交 10 个工作日内, 专家组组 长根据每位专家的报告给出审核评估结论 ,形成专 ( 或教学评估中心 ) 、 自评报告专项工作组 ( 或文 家组审核评估报告。51 所参评高校中, 有 44 所发 布了审核评估专家进场及意见反馈的新闻 ,所发布 字材料 组 ) 。 审 核 评 估 领 导 小 组 主 要 由 校 领 导 组 成,评建办公室主要由部、处参与审核评估的核心 的意见反馈新闻均是反馈会上专家反馈的个人意 见,没有高校发布专家组审核报告。 工作人员组成, 自评报告专项工作组由审核评估 “6 + 1 项目” 分工单位核心成员组成。 其中, 有 8 此 44 所高校中, 有 1 所只公布了出席反馈会 的教育厅领导, 未公布校内参与人员。 其余 43 所 个高校成立了数据工作组,6 个高校成立了学院工 作组,4 个高校成立了专家组,4 个高校成立了综 高校反馈会参会人员见表 2 所列。 表2 合协调组,还有个别高校成立了会务组、 宣传组、 支撑材料组、条件保障组等部门。个别高校实行校 43 所参评高校评估反馈会参会人员情况 参会人员类型 高校数量 占高校比例 校领导 43 100% 学院负责人 43 100% 职能部门负责人 43 100% 教育厅领导 20 47% 教学副院长 13 30% 6 14% 6 14% 5 12% 系主任或教研室主任 3 7% 教代会主席或教师代表 3 7% 学生会主席或学生代表 3 7% ( 四) 参评高校专题网站建设情况分析 实验示范中心主任 1 2% 审核评估专题网站是展示审核评估工作的一个窗 实践基地负责人 1 2% 教学秘书 1 2% 联络员 1 2% 领导联系学院工作制度,按审核评估范围落实校领 导分工等制度。高校成立的审核评估组织机构总体 趋向于精炼,人员精简,注重工作实效。 ( 三) 参评高校的准备时间情况分析 召开审核评估启动会通常意味着高校正式吹响 了审核评估的号角。51 所参评高校中, 有 45 所发 布了审核评估启动会新闻。 此 45 所高校当中, 有 81% 的高校从召开审核评估启动会到正式开展评估 的时间少于 1 年, 其余 19% 的高校为 1 年 以 上。 教高[2013]10 号文发布之后, 越来越多的高校将 审核评估融入日常的人才培养工作之中 ,将外部评 估与学校的内在发展需求有机结合起来 。 口。51 所参评高校中,有 17 所高校建设了审核评估 专题网站。其中,有 3 所只对校内开放,有 2 所已暂 停使用。其余 12 所的栏目设置按频率从高到低依次 为: 政策文件 ( 或评估文件,12 所) 、资料下载 ( 11 所) 、组织机构 ( 10 所) 、评估动态 ( 9 所) 、他山之 石 ( 8 所) 、评估问答 ( 或评估精髓,6 所) 、评建简 报 ( 5 所) 。少数高校设置了学校自评、质量报告、 数据库、支撑材料、专业评估等栏目。 教学 督 导 委 员 会 主 任 或 全 体 委员 评建办公室成员 学术委员会或教学指导委员会 主任或全体委员 审核评估反馈会是审核评估工作的一个核心环 节。从上述 43 所高校审核评估反馈会参会人员的 组成来看,学校重视校领导、部门和教学单位负责 人对反馈信息的接收。 学术委员会、 督导委员会、 ( 五) 参评高校信息反馈分析 教代会等作为学校重要的决策、监督组织在本科教 学工作审核评估反馈会上的参会比例仅为 12% - 按审核评估工作日程安排要求,专家组进校第 14% ,人才培 养 过 程 最 核 心 的 基 层 组 织 负 责 人 — 4 — ( 系主任、教研室主任 ) 的参会比例仅为 7% , 作 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参会比例也仅为 7% 。 质量保障体系 ( 11) 、师资队伍建设 ( 8) 、 办学定 位 ( 6) 、人才培养目标 ( 6) 、教学资源建设 ( 6) 。 此 44 所参评高校中,有 22 所高校在专家个人 ( 六) 参评高校内涵建设共性分析 审核评估过程中,各参评高校积极反思办学定 意见反馈会新闻发布中具体说明了专家的工作情 况,如听课看 课、 深 度 访 谈、 调 阅 试 卷、 毕 业 论 文、走访实习和就业基地等情况, 有 11 所高校说 明了专家工作方式但没提及具体情况, 有 11 所高 校未提及专家工作情况。 审核评估不设等级, 评估结论包括肯定之处、 改进之处和整改之处。此 44 所参评高校中, 有 37 所高校在专家个人反馈会新闻中陈述了肯定之处 , 有 4 所高校没有陈述专家的具体肯定之处 ,而是用 “充分肯定了我校本科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取 位和人才培养目标, 寻找人才培养短板和薄弱点, 凝练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特色,推进内涵建设。在 参评的 51 所高校中, 有 31 所 高 校 ( 占 比 61% ) 在审核评估前实施了本科专业评估, 其中湖北省、 山东省、辽宁省、江西省、福建省、河南省等开展 了全省性的专业评估。专业作为高校最基本的办学 单位,是推进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立足点 。 本次审核评估过程中,参评高校在内涵建设方面注 重从办学的基本单位开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 得的成效”, 或 “从办学定位与目标、 师资队伍、 教学资源、培养过程、学生发展、质量保障、特色 项目七个方面,肯定了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主要成 绩” 等一句话来概述。 有 40 所高校把专家对学校 主要的肯定之处按审核评估 6 + 1 个项目 ( 一级类 别) 、24 个要素 ( 二级类别 ) 、64 个审核评估要点 ( 关键词) 进行归类。肯定之处一级指标由高到低 依次为: 定位与目标 ( 29) 、 教学资源 ( 25) 、 质 量保障 ( 25) 、培养过程 ( 24) 、 师资队伍 ( 23) 、 学生发展 ( 21 ) 。 肯 定 之 处 二 级 指 标 最 高 的 五 项 为: 质量保障体系 ( 25) 、 教学改革 ( 17) 、 教师 数量与结构 ( 16) 、 教学设施 ( 15) 、 就业与发展 ( 15) 。肯定之处三级要点最高的五项为: 质量保 障体系运行有效、教学资源条件有力保障、教师队 三、对审核评估的展望 2014—2018 年间, 约 900 所高校 ( 参加过水 平评估的高校为 589 所,参加合格评估并通过的高 校约为 300 所 ) 将参加本次审核评估,2013 年参 加试点评估和 2014 - 2015 年正式参加评估的高校 为审核评估发展提供了经验和方向 。 ( 一) 审核评估之 “对国家负责、为学校服务” 美国学者巴纳特根据伯顿·克拉克的影响高等 教育系统的三种力量理论,即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 的协调发展应是政府、市场、学术权威三种力量平 衡的结 果, 于 1992 年 提 出 了 质 量 “三 角 保 障 理 [7] ,认为成功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是高校、 政 论” 伍保障有力、学生和用人单位满意度高、办学定位 府和社会三个维度质量保障的有机融合 。审核评估 的工作理念是 “对国家负责、 为学校服务 ”, 而对 和人才培养目标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 适应。有 11 所 高 校 肯 定 之 处 直 接 使 用 了 “五 个 国家负责是否意味着对社会负责? 51 所参评高校 中,有 86% 的高校发布了审核评估专家进场及意 度” 进行概括。 此 44 所参评高校中,有 32 所陈述了专家反馈 见反馈的新闻,14% 未发布任何审核评估反馈意见 的高校中既有试点评估的高校, 也有 2014 年以后 的本科教学的主要问题、 意见与建议; 有 12 所未 提及主要问题、 意见与建议, 仅用 “指出我校教 正式参加评估的高校,新闻公开程度不一。虽然高 校审核评估意见反馈新闻不是专家组的正式意见 , 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 议” 等话语进行模糊陈述。 有 32 所高校把反馈本 各高校出于各种原因在对外新闻上可能进行选择性 报道,但在教育部审核评估专家组报告不公开的情 科教学主要问题、意见与建议的信息按审核评估 6 + 1 个项目 ( 一级类别) 、24 个要素 ( 二级类别 ) 、 况下,这是一种公开方式。社会对审核评估是否有 知情权、知情权如何获得、到什么程度,这是本次 64 个审核评估要点 ( 问题关键词 ) 进行归类。 问 题一级指标最高三项为: 教学资源 ( 24) 、 质量保 审核评估应该思考的问题之一。 ( 二) 审核评估之 “国家、省、高校责任” 障 ( 20) 、培养过程 ( 19) 。 问题二级指标最高的 五项 为: 质 量 保 障 体 系 ( 19 ) 、 教 师 数 量 与 结 构 质量保障是审核评估的核心目标之一 。质量的 实现既需要建立各种质量保障体系 ,形成多种评价 ( 12) 、教学改革 ( 10 ) 、 办 学 定 位 ( 8 ) 、 教 学 设 模式, 同 时 更 需 要 在 机 构 内 部 形 成 一 种 质 量 文 [8] 化 。质量文化、 质量保障体系、 评价模式的构 施 ( 7) 、特色 ( 7) 。问题三级要点最高的五项为: — 5 — 建应该是国家、 省、 高校三个层面共同努力的结 果: 国家层面有一年一度的本科教学状态基础数据 “以学生为中心” 的本科教育理念, 引发了本科教 育的系 列 变 革, 给 高 等 教 育 带 来 了 巨 大 的 影 响。 采集, 有 4 年 一 度 的 审 核 评 估; 部 分 省 市 围 绕 “五位一体” 的要求重点推进了审核评估、 专业评 1998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首届高等教育大 估等,部分省市的质量保障缺位; 高校的自我保 障、自我评估、 自我监测有待于成为一种自觉行 为,有待于升华为一种质量文化。 ( 三) 审核评估之 “五个度” “五个度” 指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与国家 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 、教师和教学资 源条件的保障度、教学和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 度、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人才培养目标 [9] 与培养效果的达成度, 是审核评估的重点 。 审 核评估专家在审核评估过程中、高校在评建过程中 如何把 握 “五 个 度 ”, 是 审 核 评 估 成 败 的 关 键。 “五个度” 是审核评估的起点, 也是审核评估的终 点。虽然各高校在审核评估新闻中把肯定之处高度 聚焦于 “五 个 度 ”, 实 际 工 作 是 否 真 正 以 “五 个 度” 为标准,尚需进一步落实。 ( 四) 审核评估之 “自己的尺子量自己” 标准、不做结论。审核评估形式上不分类型,实质 上按照学校自己设定的目标和定位进行分类 , 是 “一校一类”,因而是最广泛的分类; 审核评估形 式上不设标准,实质上是用高校自己确定的标准进 行评估, 是 “一 校 一 标 准 ”, 因 而 是 最 普 遍 的 标 准; 审核评估形式上不做结论,实质上是对影响质 量的每一件事都要做出评价, 是 “一事一结论 ”, 因而是最 具 体 的 结 论。 审 核 评 估 的 “三 个 基 于 ” 是基于目标、基于自评、基于事实 及其需要作为关注的重点,把学生视为教育改革的 主要参与者。“以学生为中心” 的新理念必将对 21 [11] 。 世纪的整个世界高等教育产生深远影响 如何以学生发展为本位,不同的高校有不同的 探索———扩大学生选择权 ( 专业、 课程、 学习 ) 、 增加学术指引与服务、实施学习性投入调查、在校 生满意度调查、毕业生质量跟踪、全程跟踪等。以 学生发展为本位是一种理念,更是人才培养过程中 实实在在的方法与措施。目前高校的学习性投入调 查、在校生满意度调查、毕业生质量跟踪与全程跟 踪是一种好的探索, 但指标体系的科学性有待研 究,不同高校呈现的调查结果不具有可比性 。在高 校以学生发展为本位的实践基础上 ,国家层面可以 考虑开展全国性的常态的学习性投入调查和满意度 调查。 李志义教授将审核评估的特点概括为 “三个 不” 和 “三个基于”。“三个不”: 不分类型、 不设 [10] 会宣言中提出: 高等教育要转向 “以学生为中心 ” 的新视角和新模式,国际高等教育决策者应把学生 。 ( 六) 审核评估之 “参与度” 在反思水平评估调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积极性 不够、形式主义等不足的基础上,本次审核评估在 顶层设计上重视发挥教育部、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 学校三方面的力量和积极性, 以 “自然态 ” 进行 评估。在目前的实施过程中, 仅 47% 的省级教育 行政部门参与审核评估意见反馈会 ,参与度有待提 高。在高校评建过程中, 行政部门参与多, 教师、 学生、系教研室等基层教学组织参与少,学术委员 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教学决策组织参与少 ,教学 督导委员会、教代会等教学监督组织参与少。反映 审核评估不设统一的评估标准,注重评价学校 自设的目标及其达成度, 强调 “自己的尺子量自 在审核评估意见反馈会的参与比例上 ,校领导、部 处和学 院 领 导 参 与 比 例 为 100% , 而 教 学 决 策 组 己”,鼓励高校开拓创新、 办出特色。 高校在评建 过程中重视顶层设计,重视各方面的建章立制,重 织、监督组织、基层组织、教师和学生的参与比例 则普遍低于 15% 。 视 “尺子 ” 的 建 设。 从 高 校 审 核 评 估 专 题 网 站、 新闻报道的内容来看, 高校宏观、 中观的 “尺子 ” 正如黄达人教授在 《大学的根本 》 一书中所 言: 教学改革有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分别 多,微观执行的 “尺子 ” 少; 管理规范多, 质量 标准少; “尺子 ” 建设多, 共识少。 未来审核评估 对应着校长、 院长和教师三个层面。 校长要有理 念,在理念上要把重视教学、重视学生成为全校的 工作应重视 “尺子 ” 的广度、 深度、 共识度和执 行度。 共识,在政策上加强对教学工作的引导和支持 。教 学改革的关键在于院长。只有学校和学院达成共识 ( 五) 审核评估之 “以学生发展为本位” 1952 年,卡尔 · 罗杰斯首先提出了 “以学生 的教学改革政策,才能够真正得到贯彻。只有院长 行动起来,教学改革才能真正推动下去。课程改革 为中 心 ” 的 观 点。20 世 纪 中 期 美 国 学 者 提 出 了 的关键在于教师。任何教学改革,如果没有教师的 — 6 — [12] 参与,都是没有意义的 。 与此同时, 学术委员 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对教学学术事项进行决策 、 审议、评定和咨询,教代会、教学督导委员会等对 学校重大改革或重大问题有监督 、提出意见和建议 的职责。系、教研室是大学的基层组织,是大学落 实教育目标的前沿阵地,基层教学组织的课程设计 [4] 张婕 . 高校本科教学评估及其改进———对 117 名 2010( 8) : 40 - 44. 地方高校领导的问卷调查[J]. 教育研究, [5] 教育部 . 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 工作 的 意 见 . [EB / OL]. . http: / / www. moe. edu. cn / publicfiles / business / htmlfiles / moe / s7168 /2 01403 /165450. html. [6]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 教育部评估中心 召 开 审 核 评 估 试 点 工 作 汇 报 会 [EB / OL]. http: / / 与教学活动直接作用于学生,影响学生的学习性投 入,而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体。这些人应该是审核评 www. pgzx. edu. cn / modules / news_detail. jsp? id = 52647. 估的主体,他们的参与是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 2004( 04) : 7. 高教, [7] 倪小敏 . 专业评估: 社会维度的质量保障[J]. 江苏 根本。 [8] 赵叶 珠,游 蠡 . 社 会 变 革 与 高 等 教 育 发 展 新 动 力———2009 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公报[J]. 中国高等教育, 2009( 17) . 参考文献: [10] 李志义,朱泓,刘志军 . 如何正确认识本科教学审 [1]刘 振 天 . 高 校 教 学 评 估 何 以 回 归 教 学 生 活 本 身 2012( 10) : 4 - 8. 核评估[J]. 中国大学教学, [J]. 高等教育研究, 2013( 4) : 60 - 66. [11] 刘献君 . 论“以学生为中心”[J]. 高等教育研究, [2] 吴岩 . 高等教育公共治理与“五位一体”评估制度 2012( 8) : 1 - 6. 2014( 12) : 14 - 18. 创新[J]. 中国高教研究, [12] 黄达人等 . 大学的根本[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3][9]教育部 . 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 审核评估的 通 知 . [EB / OL]. http: / www. moe. edu. cn / pub- 2015: 25 - 29. licfiles / business / htmlfiles / moe / s7168 /201312 /160919. html. Audit Evaluation: Development Context,Present Situation Analysis and Future Prospect ———A Research Based on Fifty - one Universities LIN Donghua (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Guangdong 510631,China) Abstract: Audit evaluation is one of the higher - education - institution evaluatio Five-in-One undergraduate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51 universities completed audit evaluation from 2013 to 2015. About 850 universities will implement it from 2016 to 2018.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context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audit evalu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ype of universities,evaluation organization,preparing time,website construction,feedback information and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hoping to improve audit evaluation. Key words: undergraduate teaching; audit evaluation; quality assurance;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 责任编辑: 刘新才)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