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集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pdf
潘集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 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 (2021 年 1 月 21 日潘集区第十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批准) 2021 年 9 月 目 前 录 言..................................................................................................................................- 1 - 第一章 基础条件与发展环境...............................................................................................- 2 第一节 “十三五”的发展成就........................................................................................... - 2 第二节 “十四五”面临发展环境....................................................................................... - 9 第二章 总体要求与发展目标.............................................................................................- 15 第一节 指导思想.............................................................................................................- 15 第二节 基本原则.............................................................................................................- 16 第三节 发展战略.............................................................................................................- 17 第四节 总体布局.............................................................................................................- 19 第五节 发展目标.............................................................................................................- 21 第三章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27 第一节 强化创新平台和协同创新体系建设.................................................................- 27 第二节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27 第三节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28 第四节 建立健全人才保障机制.....................................................................................- 28 第四章 坚持加快转型升级,实现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30 第一节 做精做优煤电化气千亿全产业链.....................................................................- 30 第二节 培育煤系固废物百亿产业.................................................................................- 31 第三节 打造轻工食品百亿产业.....................................................................................- 32 第四节 培育壮大战略新兴产业.....................................................................................- 32 第五章 坚持融合创新,优化发展现代服务业.................................................................- 35 第一节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35 第二节 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 37 第三节 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37 第六章 坚持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39 第一节 加快发展现代高效农业.....................................................................................- 39 第二节 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45 第三节 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 46 第四节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48 第七章 坚持推进补短建新,提升发展基础配套能力.....................................................- 49 - 第一节 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49 第二节 打造通达便捷的综合交通体系.........................................................................- 52 第三节 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及防洪排涝体系.................................................................- 54 第四节 积极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55 第八章 坚持融入新发展格局,有效畅通国民经济循环.................................................- 56 第一节 加快建设长三角产业转移聚集区.....................................................................- 56 第二节 积极推进重点领域一体化.................................................................................- 59 第三节 持续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 61 第四节 深度挖掘内需市场潜力.....................................................................................- 62 第九章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升文化软实力.............................................- 64 第一节 倡导社会文明.....................................................................................................- 64 第二节 扩大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66 第三节 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67 第十章 坚持生态环境优先,推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68 第一节 强化国土空间管控.............................................................................................- 68 第二节 加大生态修复与建设力度.................................................................................- 68 第三节 深化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 69 第四节 推动重点领域更高标准污染防治.....................................................................- 70 第五节 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72 第六节 建立完善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 73 第十一章 坚持深化改革攻坚,激发市场主体新活力.....................................................- 76 第一节 打造“四最”营商环境......................................................................................... - 76 第二节 激发民营经济活力.............................................................................................- 79 第三节 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 79 第四节 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82 第十二章 坚持改善民生福祉,切实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85 第一节 确保城乡居民就业增收.....................................................................................- 85 第二节 推动教育事业增量提质.....................................................................................- 86 第三节 推动“健康潘集”建设......................................................................................... - 89 第四节 强化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91 第五节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94 第十三章 坚持治理体系与能力建设,营造现代化社会治理格局.................................- 98 - 第一节 健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98 第二节 扎实推进全面依法治区.....................................................................................- 99 第三节 深化“平安潘集”建设....................................................................................... - 100 第四节 完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 103 第五节 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103 第十四章 坚持强化落实,保障规划有效实施...............................................................- 104 第一节 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 104 第二节 加强规划实施保障...........................................................................................- 105 第三节 实施项目带动...................................................................................................- 106 第四节 加强规划监督考评...........................................................................................- 107 - 前 言 “十四五”时期(2021-2025 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 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 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我区推进“一区四基地”建设,着力构 建“4+3+N”现代产业体系,加快高质量转型发展,继续在全 市发展方阵中往前走、上台阶、作贡献的关键时期。《潘 集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 目标纲要》根据《中共潘集区委关于制定潘集区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制定,主要阐明区委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是未 来五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政府部门依法履 行职责、编制专项规划、制定实施年度计划和政策措施的 重要依据。 -1- 第一章 基础条件与发展环境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 汇期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第一个 五年,是我区巩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推进高质量发 展的战略关键期。必须深刻认识新时代国内外环境的新变 化、新趋势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准确把握新发展 格局和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特征,抓住用好重大战略机 遇,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 展,奋力开创我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第一节 “十三五”的发展成就 “十三五”以来,面对世界经济不确定性、我国经济发展 进入新常态、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等深 刻变化和严峻挑战,全区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落实 “六稳”部署,攻坚克难,开拓进取,持之以恒稳增长、调结 构、促改革、惠民生、抓治理、防风险,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目标任务圆满收官,基本实现了“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 目标和任务,迈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坚定步伐。 一、三大攻坚战成效明显 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累计投入财政资金 3.36 亿 元,实现 7157 户 17670 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面脱贫、34 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出列。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累计投 -2- 入环保整治资金 19.4 亿元,实施了入淮河、泥河水系水环 境综合治理和村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三个 PPP 项目,23 个 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全部通过验收,中央、省环保督察反 馈问题以及“23+N”突出问题整改工作扎实推进。开展“全城 大扫除”专项行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城市黑臭水体基本 消除。完成 59 户、114 名渔民退捕安置工作。重大风险防 控有效。认真落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1+9+N”方案体系,累 计化解政府隐性债务 6.29 亿元,有效推进地方商业银行风 险处置,清偿民营企业无分歧欠款累计达 6 亿余元,顺利通 过国务院减负办督查验收,受到全市通报表彰。 二、经济实力稳步提升 “十三五”以来,全区围绕建设“一区四基地”,抓转型促 升级,实体经济实现提质增效。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由 2015 年的 136.2 亿元增至 2020 年的 222.6 亿元,高于“十三五”预 期目标 22.6 亿元,年均增长 6.7%。三次产业比重由 2015 年的 12.4:67.1:20.5 调整为 2020 年的 9.9:65.5:24.6。城乡 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 38405 元和 17054 元。五 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594.8 亿元亿元,高于“十三五”预 期目标 44.8 亿元。财政收入 2020 年达到 7.76 亿元,高于 “十三五”预期目标 0.26 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 41.1 亿元,高于“十三五”预期目标 1.1 亿元。 -3- 三、发展潜力持续增强 工业实力显著增强。现代煤化工产业取得突破性进 展,中安煤化一体化、潘集选煤厂、水面漂浮式光伏电 站、嘉玺碳 4 碳 5 等重大项目建成投产,获批建设国家级大 宗固废物综合利用产业基地,建成安徽煤系固废物综合利 用与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研究总院,淮河能源控股集团煤 业分公司落户我区。豆制品产业园、安徽精锐机械等项目 完工。智能安防、光伏发电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10 余个 光伏项目竣工并网,建成全球最大的水面漂浮式光伏电 站。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粮食总产量稳定在 38 万吨,形成了优质粮、精细菜、养殖业、豆制品等四大农 业主导产业,粮食生产实现“十七连丰”。建成国家级水产健 康养殖场 4 个,“潘集酥瓜”“店集贡米”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 保护农产品。成功创建许家岗国家级蔬菜标准园,潘集省 级农业科技园区、高皇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省级农产品 质量安全示范区。现代服务业稳步发展。陆行物流公司在 “新三板”挂牌上市,成功创建 3 个 3A 级旅游景区和 1 个 2A 级旅游景区。 四、科技创新成果显著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创新主体培育,创建省 级科技创新研发中心 1 个、市级工程研究中心 4 个,申报省 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7 户,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 8 家。 -4- 创新型产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8%。 实施农业科技计划项目 31 项,选育出淮酥系列酥瓜新品种 7 个、蔬菜新品种 3 个。创建酥瓜绿色高效技术体系,制定 酥瓜育种技术企业标准 4 项,一批产学研合作项目有序推 进。“潘集酥瓜”“店集贡米”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 品。成功创建许家岗国家级蔬菜标准园,潘集省级农业科 技园区、高皇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 示范区。 五、城乡建管协调发展 进一步完善城乡规划体系,全区纳入淮南市国土空间 总体规划,潘集经济开发区(安徽淮南现代煤化工产业 园)纳入省级开发区目录。主城区建成区面积拓展到 12 平 方公里。污水管网改造 52.66 公里,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 设完成。完成“三供一业”移交,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 31 个,建成搬迁安置房 6115 套,完成分房入住 5981 户。城乡 畅通水平进一步提升,孔李淮河大桥、淮上淮河大桥建成 通车,茨淮新河中安码头投入使用,淮南港潘集港区开工 建设,G345 潘集区田集至姬庄子一级公路改建工程及 G345 泥河至田集(孔李淮河大桥北延)新建工程、S10 扬州至滁 州至淮南高速(合蚌高速淮南联络线)、S63 怀远至潘集至 凤台高速(宁洛高速淮南连接线)纳入省市相关规划范 围,内畅外联的大交通格局正在形成。累计完成国省干线 -5- 建设投资约 45 亿元;完成农村公路建设 417 公里。“十三 五”期间农田水利建设累计完成投资 2.3 亿元,相继实施了 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架河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高 效节水灌溉、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等项目,全面改善和提 升了我区 15.5 万亩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新增高效节水灌溉 面积 0.2 万亩。累计完成投资 0.33 亿元,对淮河汤渔湖缕 堤、上下六坊堤部分段相继实施塌岸应急防护工程,确保 行蓄洪区度汛安全。持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累计完 成投资 1.13 亿元,惠及 27.9 万人,全区农村饮水安全集中 供水普及率达 95%。加快主城区提质升级,实施老旧小区 改造项目 31 个,实施杨圩、刘圩等多个棚户区改造工程, 累 计完成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 2209 套。城乡污水处理、垃圾 收集、地下管网等市政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完成无害化 户厕改造 15139 个。共建设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 59 个,全 区卫生厕所普及率达 85.27%。全面开展“五清一改”村庄清 洁行动,村庄整治完成率达到 89.7%。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 95%,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 96.99%。2019 年、2020 年 连续两年获得市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优秀单位称 号,平圩镇林场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六、生态建设不断加强 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控制线划定和生态 保护红线评估工作,落实“林长制”,五年累计完成成片造林 -6- 5044.5 亩,创建省级森林城镇 2 个、省级森林村庄 17 个, 成功申报省级生态乡镇 9 个、省级生态村 23 个。强力推进 污染防治攻坚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达标。落实河湖长 制,实施戴家大沟等 3 条水系综合治理和淮河、泥河流域水 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国家水质断面考核优良率达到 100%; 建立完善大气污染监测体系,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 天数 349 天,达标率 94.79%;强化土壤污染防治,累计清 理煤矸石物料堆场 119 个,散状物料堆场得到有效管控。深 化固体废物利用,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平均达到 93.84%。 七、改革开放持续深化 谋划实施 424 项改革任务,高质量完成机构改革、经营 类事业单位改革任务,“放管服”、“全创改”、国资国企、农 业农村、林长制等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深入开展“四 送一服”活动,着力化解企业土地、融资等问题。政务服务 大厅全面启用,全程网办事项占比提升到 99%以上。稳步 推进“营改增”、公共资源交易等改革,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全区 166 个村(居)均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成 立了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积极融入“一带一路”、长三角区 域一体化发展、淮河生态经济带、合肥都市圈等发展战 略,五年累计引进市外资金 311 亿元,引进亿元以上省外项 目资金达 142 亿元;外贸进出口累计达到 4700 万美元,年 -7- 均增长 42.9%;利用外商投资累计达到 8660 万美元,年均 增长 5.4%。 八、民生事业持续进步 教育质量有效提升。学前教育资源进一步丰富,组建 形成 5 个教育集团,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以全省第二名的 成绩通过国家认定,职业教育发展取得突破。健康潘集建 设取得成效。完成省级健康促进示范区及紧密型县域医共 体创建工作,市五院、妇幼保健所、疾控中心、卫生监督 所及 11 所乡镇卫生院均得到新建或改扩建,全区卫生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完成标准化建设,达标 率 100%。计划生育工作连续三年受到省政府表彰,2020 年 作为全市唯一县区被省推荐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 单位(已国家公示)。推动社会保险扩面提质。2020 年新 农合参保人数 307505 人,参保率达 100.6%;城镇居民参保 人数 42324 人,超额完成下达任务数;职工参保人数 13214 人,覆盖面达 95%以上。农村低保稳步推进。全区农村低 保 在 保 212010 户 次 449156 人 次 、 累 计 发 放 金 额 1.48 亿 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农村低保 106932 户次 244255 人次,累计发放保障金 0.78 亿元。残疾人生活保障显著增 强。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 97949 人次,累计发放补贴资金 1016.94 万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 255480 人次,累计发放 补贴资金 1658.99 万元。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打造“淮 -8- 河文化讲堂”公共文化服务特色品牌,建成 1 个“农民文化乐 园”省级试点、141 个村农家书屋和 141 个村文化信息共享 工程服务点。区文化馆、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累计服 务群众 60 万人次,累计开展送戏进万村演出活动 946 场、 农村体育活动 705 场次。被中宣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 广电总局授予第七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 进集体荣誉称号。建成 10 个乡镇综合文化体育站和街道“15 分钟健身圈”,实现 141 个村体育设施“全覆盖”,全区人均 体育场地面积达到 1.68 平方米。保持就业稳定增长。五年 城镇新增就业 3.2 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 29736 人。深 入推进采煤沉陷区村庄搬迁安置。潘东新城、缪庄新村、 滨河新村、大庄四期等一批安置项目全面建成,建成安置 房 5156 套,4698 户群众喜迁新居。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效 显著,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民族宗教、外事侨务、融媒 体、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老龄、气象、统计、红十 字、人防等事业取得新成效。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加 强,安全生产和信访形势平稳,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第二节 “十四五”面临发展环境 一、面临形势 国际环境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当今世界正 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 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不断 -9- 上升,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因非经济因素而面临冲击,新 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加剧全球经济衰退和世界经济秩序 失衡。这表明今后一个时期,我区将面对不稳定不确定的 外部环境,必须做好应对一系列新的风险挑战的准备。 国内发展环境正经历深刻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 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 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经济已由高 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 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正推动形成以国内 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具备持续发展的多方面优势和条件,经济长期向好的态势 并没有改变。同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结构性、深层次 矛盾和问题进一步凸显,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 求,农业转移人口增速放缓与难以完全融入城镇并存,人 口老龄化、劳动人口减量化呈现加速态势,要素成本不断 上升,生态环保任重道远,区域、城乡、民生、行业等领 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存在。这就要求我区紧抓 重大发展机遇,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切实补齐补强自身短 板,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安徽省发展重点发生转变。“十四五”时期,我省将步入 中等收入向中高收入水平迈进、要素依赖向创新驱动转 变、中心城市带动向都市圈引领、与沪苏浙全面深入合作 - 10 - 的突破阶段。一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成为经济发展主旋 律。随着人口红利渐趋消失、投资边际效益递减、环境压 力持续加大,我省发展约束因素增多,经济增长迫切需要 由量向质转变,高质量发展成为必然趋势。二是以创新主 导的新动能成为经济发展主动力。科技创新在加快新旧动 能转换中的牵引作用将进一步发挥,一大批新技术将加速 突破、成果加速产业化,数据资源成为核心生产要素,“数 字安徽”建设加快推进,新动能快速成长。三是以城市群为 主体形态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发展。“十四五”时期,我省城镇 化整体仍将处于较快提升阶段,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城 镇体系加速形成,中心城市的体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对小 城市和乡镇的辐射带动力将显著增强。这就要求我区破除 传统发展的路径依赖,突出创新驱动,扩大开放合作,加快 转型升级,以全面深化改革来推动实现跨越发展。 淮南市抢抓区域发展新契机。淮南市紧抓长三角区域 一体化发展、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合淮同城化发展等战 略机遇,聚焦“一廊五地”建设,统筹实施一批重大政策措 施、重大改革举措和重大工程项目,全力打造资源型城市 绿色转型发展示范城市、国家新型综合能源基地、长三角 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长三角区域重要文化旅游目的地、 长三角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重要节点城市。这就要求我 区突破区域发展障碍,与国家战略深度对接,与全市产业 - 11 - 布局深度融合,推进“一区四基地” 建设,打造皖北承接产 业转移集聚区。 二、机遇与挑战 “十四五”时期,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 新兴前沿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利于我区煤电化、农业等优势 产业提档升级,为发展新兴产业提供机遇;随着“一带一 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 该质量发展、淮河生态经济带等国家战略深入实施,合肥 都市圈发展战略深入推进,我区转型发展迎来深化改革开 放的重要窗口期;G345 潘集区田集至姬庄子一级公路改建 工程及 G345 泥河至田集(孔李淮河大桥北延)新建工程、 S10 扬州至滁州至淮南高速(合蚌高速淮南联络线)、S63 怀远至潘集至凤台高速(宁洛高速淮南连接线)、淮河二 桥、淮河岸线和茨淮新河岸线码头、淮南港潘集港区等重 点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我区拓展发展新空间;全市“一廊五 地”建设,有利于我区加快推进“一区四基地”建设,提升产 业承载能力,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 兴战略有利于我区进一步提升城区品质,增强城区核心功 能,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与此同时,“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依然面临诸多问 题与挑战。一是产业结构单一。区属工业规模小、分布 散、科技含量低、财税贡献率不高、发展后劲不足,农业 - 12 - 产业化水平较低,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导致综合经济实 力不强,稳增长压力不断加大。二是城区建设短板突出。 城区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滞后,功能不完善,加之受 淮南主城区和合肥等城市“虹吸效应”影响,导致人口和产业 持续流出,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三是财政收支矛盾加 剧。由于市区财税分配体制、地方产业薄弱等原因,造成 区财政收入严重不足,保运转、促发展及解决历史遗留问 题等刚性支出逐年加大,导致民生和基础设施等政府性投 入严重不足。四是产业发展平台不强。由于财政投入不 足,基建配套不健全,营商环境有待改善,导致淮南潘集 经济开发区(北区)承载能力较弱,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 力不强。五是体制机制不优。现行市区行政管理体制机制 亟待改革优化。六是历史遗留问题多。采煤沉陷区搬迁安 置和生态修复、房地产领域历史遗留和节能环保压力等问 题亟需解决。 综合分析判断,“十四五”时期将是我区因地制宜、拉长 补短、加快发展的关键期,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攻坚期 和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未来五年,我区最大的挑 战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最弱的短板是产业结构不优 和综合承载力不强,最强的制约是体制机制制约,最硬的 任务是增加财政收入和改善民生福祉。我区必须准确把握 新时代内涵的深刻变化,坚定信心、积聚力量,牢牢把握 - 13 - 好各类有利因素,厚植发展优势、补齐制约短板、破解发 展难题,更加积极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推动经济社会 发展迈上新台阶,奋力实现“两个更大”目标。 - 14 - 第二章 总体要求与发展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 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 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 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 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 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 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 战略布局,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 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 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 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 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持续实施五大发展行 动,建设成为现代绿色安全综合性化工产业基地、国家绿 色能源基地、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和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 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 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奋力在构建以国 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 15 - 中实现更大作为,在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潘集上取得新的 更大进展,为全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必须把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作为根本保证。坚持和完 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增强贯彻新发展 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为新阶段现代化美 好潘集建设提供根本政治保证。 必须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细落实。坚持人民 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 全面发展,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 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必须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进一步解放思 想、更新观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新阶段美好潘集建设全 过程和各领域,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 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 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必须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摆在突出位置。把发展基点 放在创新上,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贯 通第一要务、第一资源、第一动力,在推动原始创新、促 进成果转化上下功夫,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 必须把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用足用好。坚定不 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16 - 建设,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 碍,强化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积 极性的重大改革开放举措,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持续增强 发展动力和活力。 必须把握好统筹兼顾系统推进的工作方法。加强前瞻 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 场,聚焦发展安全两件大事,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 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实现发展质 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的统一。 第三节 发展战略 “十四五”时期,我区要突出建设现代绿色安全综合性化 工产业基地、国家绿色能源基地、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和绿 色农产品供应基地的发展定位,坚持主导产业集群发展、 区域协同发展、创新驱动发展、低碳绿色发展、产城融合 发展的发展战略,努力闯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新路,确 保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上实现进位赶超。 主导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立足产业发展实际和未来趋 势,保持工业为经济发展主战场的地位不变,紧盯产业优 势和资源禀赋,大力推动千亿规模的煤电化气全产业链发 展、高新战新产业集群式发展、循环经济突破性发展、现 代农业高标准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水平发展,着力构建 - 17 - “4+3+N”现代产业体系,围绕主导产业精准招商、目标招 商,引进建链、强链、补链项目,促进产业集群集聚发展。 区域协同发展战略。深度融入“一带一路”、长三角区域 一体化、淮河生态经济带、合肥都市圈发展,积极参与到 区域、全国乃至国际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经济循环链 当中去,加强与长三角城市、沿淮城市、合肥都市圈城市 在交通基础设施、产业、社会事业、环保等方面深度融 合,加强功能互补和分工协作,全面融入区域协作体系和 对外开放格局,提升参与广度和深度。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 出的位置,实施科技创新、体制创新、社会管理创新等全 面创新。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高端创新 性人才为支撑,适应科技和产业发展规律的科技创新体 系。积极融入区域协同创新网络,主动接受长三角地区范 围内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 的政策辐射和外溢效应,促进科技成果在潘集转移转化。 绿色低碳发展战略。秉承低碳绿色发展理念,推进淮 河经济带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深化采煤沉陷区综合治 理,推动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结构调整、生态修复和转型 发展,加大大气、水环境、土壤的治理改善力度,保护好 淮河、泥河水质,积极倡导生态文明,推进绿色、低碳、 可持续发展。 - 18 - 产城融合发展战略。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美好潘集 载体,着力补齐现代服务业和基础设施短板,推进扩容提 质、产城融合,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产业发展为动 力,以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为基本要求,着 力增强中心城区和中心镇人口集聚能力,全力推进城镇化。 第四节 总体布局 根据全区现有基础条件和发展需求,构建形成“一城一 区三轴多点”发展空间总体布局。 一城: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着力推进主城区 功能完善和品质提升,推动商贸提质升级,大力发展教育 卫生文化事业,提升城区公共服务水平,加快老旧小区改 造,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全面 推动产城融合发展,增强中心城区人口和要素资源集聚能 力、产业承载能力以及辐射带动能力,推动县域经济向城 市经济升级。 一区:充分发挥安徽淮南潘集经济开发区(安徽淮南 现代煤化工产业园)产业集聚效应、企业孵化效应和经济 带动效应,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全面提升园区经济综合实 力,夯实全区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基础。推进潘集经济开发 区(北区)与南通市港闸经济开发区友好园区合作,实现 两园优势互补、产业联动发展,积极运用飞地经济、园区 - 19 - 托管运营等模式,健全利益分享机制,实现产业发展互融 共进。 三轴:打造以淮潘公路沿线地区为主体的产城融合发 展轴、以淮河沿岸为主体的临港经济发展轴、以泥河两岸 及采煤沉陷区为主体的泥河生态经济发展轴,构建全区新 型城镇化发展的主脉络、产业发展的主脊梁和生态保护的 主屏障。 多点:大力推进中心镇、特色镇建设,构筑全区城乡 一体化发展和乡村振兴的主阵地。 专栏 1 区域空间结构及产业分布 潘集主城区:规划远期人口规模 15 万人,是潘集区的行政、文化中心, 煤电化气千亿全产业链建设的服务中心,以政务服务、居民服务、金融服 务、科技信息、商贸物流、餐饮休闲等综合性服务功能为主的产城融合发展 示范区,形成“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发展新格局。 安徽淮南潘集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煤化气化工、煤制天然气、精细化 工、机械电子、农副产品加工、循环经济等产业。 临港经济发展轴:以淮河生态经济带战略为契机,重点发展交通运输、 仓储物流、轻工食品等产业。 泥河生态经济发展轴:以泥河水环境治理为基础,依托主城区建设,结 合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加大生态治理力度,发展生态经济。 淮潘公路经济带:淮潘公路沿线地区,重点发展绿色农业、现代服务业 和轻工食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中心镇:包括高皇、平圩、古沟、芦集 4 个乡镇,以强化服务和集聚承 载功能为抓手,以主导产业发展为重点。高皇镇重点发展特色农业,平圩镇 重点发展服务于淮南潘集经济开发区的现代服务业、特色养殖业,古沟回族 乡重点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现代服务业和轻工食品业,芦集镇重点发展现代 农业、循环经济和现代服务业。 - 20 - 特色镇:包括祁集、架河、夹沟、泥河、潘集、贺疃 6 个乡镇,祁集镇 重点发展煤化工配套产业和豆制品产业,架河镇重点发展特色农业和潘集电 厂、选煤厂配套产业,夹沟镇、泥河镇重点发展现代农业和特色服务业,潘 集镇、贺疃镇重点发展现代农业和循环经济。 图 1 空间布局图 第五节 发展目标 锚定 2035 年远景目标,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提 出的强化“两个坚持”、实现“两个更大”的目标要求,坚持目 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今后 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要努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 21 - 综合实力实现新的更大跃升。经济保持中高速平稳增 长,经济总量进入全省县区中等偏上位次、迈入全市第一 方阵。到 2025 年,地区生产总值确保达到 325 亿元,力争 达到 350 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 5%以上,达到 9.9 亿元。 经济结构实现新的更大优化。煤电、化工等传统工业 提质增效明显,农业现代化取得新进展,新经济新动能加 速成势,基本形成 “4+3+N”现代产业体系。自主创新能力 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对提高产业链水平、提升产业竞争 力驱动作用明显增强。到 2025 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 到 200 亿元,年均增长 9%;非煤电工业增加值达到 32 亿 元,年均增长 15%;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实现稳定增 长,投入强度达到 1.23%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 突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科技 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稳步提高。 城乡建设实现新的更大提质。城镇空间格局进一步优 化,城区主体功能建设取得较大进展,中心镇、特色镇加 速发展,乡村振兴取得明显成效。城乡基础设施水平全面 提升,实施“东畅、南联、西优、北通”发展战略,大力发展 临港经济,逐步形成公水联运、铁水联运交通服务体系, 基础设施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城乡 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城乡加快协调、融合发展。到 2025 - 22 - 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 61%以上,城乡居民之间的收 入差距明显缩小。 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 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 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 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文化强区建设迈出更大步伐。 生态环境实现新的更大改善。保障长三角地区绿色发 展屏障功能充分发挥,突出环境问题得到有效治理,环境 污染联防联治机制有效运行,水、大气、土壤等环境质量 持续改善,跨界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达 100%,细颗粒物平 均浓度、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和 单位 GDP 能耗下降明显好转。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进一 步提升,绿色循环经济加速发展,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取得 新进展。 改革开放实现新的更大突破。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 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进一 步提高,在省、市区域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增 强。在产业创新集聚、基础设施互联、生态环境保护、公 共服务、体制机制等领域与长三角地区开展深度合作,融 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合肥都市圈取得实质性进展, “四最”营商环境全面形成,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提 - 23 - 高。到 2025 年,实际利用外资达到 2500 万美元,外贸进出 口总额达到 5000 万美元。 人民生活实现新的更大进步。民生底线不断筑牢,教 育现代化、均衡化水平稳步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 升,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 平、便利共享水平逐步提升,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 供给质量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基本满足。到 2025 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49457 元,农 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25925 元,基本养老保险参 保人数达到 23.5 万人,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 11.1 年,人均期望寿命达到 78 岁。 治理效能实现新的更大提升。法治潘集、法治政府、 法治社会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 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 平明显提高,平安潘集建设持续深化,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自 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统筹发展和安全更加有力。 展望 2035 年,我区将紧跟全国、全省、全市发展步 伐,推进综合实力大幅跃升,经济总量较 2020 年翻一番以 上,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基本实现新型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 体系;基本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 - 24 - 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潘集、法 治政府、法治社会;推进文化强区、教育强区、人才强 区、体育强区、健康潘集建设,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达到新高度,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 活方式,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潘集建设目标基本实 现;与长三角城市群、淮河生态经济带、合肥都市圈一体 化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互联互通全面实现,现代化 综合交通体系和现代流通体系基本形成,参与区域经济合 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城市发展质量明显提高,城乡 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 务实现均等化,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平安潘集建设达 到更高水平,建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 治理共同体;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人民共 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表 1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序号 指标 单位 2020 年 2025 年 年均增速 (%) 属性 经济发展(7 项) 1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222.6 325 6.6 预期性 2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亿元 4.99 6.37 5 预期性 3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亿元 130.6 200 9 预期性 4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41.1 5 非煤电工业增加值 亿元 16 6 实际利用外资 万美元 1940 2500 预期性 7 进出口总额 万美元 4542.1 5000 预期性 50 32 预期性 15 预期性 - 25 - 创新驱动(3 项) 8 9 10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 GDP 比 重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 产值比重 每万人口拥有发明专利数 % 1.2 1.23 预期性 % 21 25 预期性 件 0.51 0.89 预期性 资源环境(4 项) 11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 % 67.6 完成市下达任务 约束性 12 森林覆盖率 % 9.79 10.1 约束性 13 单位 GDP 能源消耗降幅 % 0.5 完成市下达任务 约束性 14 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占地表水比例 % 100 约束性 61 以上 预期性 民生福祉(8 项) 15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 46 元 38405 49457 5.5 预期性 元 17054 25925 9 预期性 90.1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居 民 16 入 人 均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收入 入 17 学前教育毛入园率 % 93 预期性 18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年 11.1 约束性 19 城镇新增就业 万人 0.66 0.5 约束性 20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万人 22.12 23.5 约束性 21 人均预期寿命 岁 77.5 78 预期性 22 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 人 1.42 2.06 预期性 万吨 35 37 预期性 安全保障(1 项) 23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 26 - 第三章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坚持科技兴区,以创新驱动为引领,全面优化创新生 态,加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主动融入长三角 一体化创新共同体建设,加快创新潘集建设步伐。 第一节 强化创新平台和协同创新体系建设 一、构建多元化创新载体 积极参与省“四个一”创新主平台、“一室一中心”分平台 建设,积极引进、支持“创新微中心”在潘建设。推进东辰院 士工作站、淮南市煤电固废物综合利用基地展示馆建设, 积极引进和培育科技企业。支持高校、科研机构在我区设 立研发机构或分支机构。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支持 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农科院、安徽理工大学、淮南师范学 院等高校在潘建设“双创”基地。 二、融入跨区域协同创新体系 坚持高质量推进科技创新一体化,主动对接合肥、张 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积极融入与 G60 科创走廊、合芜 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交流合作,参与推动科技创新资 源和平台共建共用共享。 第二节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加强基础研究、注重原始创新,优化研发布局,支持 开展战略性前沿基础研究。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 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加快实施科技 - 27 - 专项。加强首台套设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应用 的扶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 业集聚,支持龙头企业牵头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设 创新联盟和创新平台,参与承接国家、省重大科研任务, 参与实施技术攻关。落实企业投入基础研究税收优惠政 策,支持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 和创新型企业倍增计划。 第三节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坚持“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培养发展技术转移机构 和技术经理人,构建重大科研成果技术熟化、产业孵化、 企业对接、成果落地全链条转化机制。谋划建立科技创新 基金,鼓励银行金融机构设立科技支行、开展投贷联动试 点,支持保险机构拓展科技保险险种范围,推动资本要素 对接创新成果转化全过程、企业生命全周期、产业形成全 链条。 第四节 建立健全人才保障机制 以人才引进促进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 以产业发展聚集优秀人才,增强对人才的重视,注重人才 的培养,发挥人才的作用,不断完善人才保障机制。 一、加速集聚“高精尖缺”人才 制定引才引智清单,紧扣产业发展需求和用人主体需求 引才,注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的引进。落实“新阶段江淮人 - 28 - 才政策”和“江淮英才计划”,探索建立人才柔性流动机制, 创新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对顶尖人才引进“一事一议”。支持 高校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来潘创业。鼓励和扶持 各类人才市场及人才中介机构的发展。 二、优化人才激励机制 建立政府人才管理服务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推动人才 管理简政放权。建立吸引高素质人才流入留住机制,加大 对引进人才的激励力度。做好“人才贷”“人才投”“人才保”等 金融服务工作。瞄准我区产业发展方向,加大战略科技人 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基础研究人才引进培 养力度,培育“潘集工匠”。 - 29 - 第四章 坚持加快转型升级,实现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坚持工业立区、制造业强区不动摇,深化供给侧结构 性改革,推动主导产业技术革新、提质升级和高质量发 展,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切实做强 实体经济、做大经济总量。 第一节 做精做优煤电化气千亿全产业链 一、发展壮大新型煤化工产业集群 以现代煤化工产业园为重点,有序承接沪苏浙的绿色 化工产业转移,做好建链补链延伸链,实现全产业链高质 量发展,高起点建设现代绿色安全综合性化工产业基地。 突出煤化联动纵深发展,延伸拓展煤基石油化工产业链, 建设煤制烯烃(MTO)、煤制乙二醇、煤制芳烃等大型现 代煤基石化龙头项目,并延伸建设高水平、规模化的有机 原料、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纤原料等下游项目。开工 建设中安联合二期等项目,加快推进高分子材料、有机溶 剂综合利用等项目建设。 二、提升发展煤电和新能源清洁电力 突出煤电联营抱团发展,着力打造国家煤电和新能源 清洁电力生产基地,助力长三角地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 高效的能源体系,切实保障长三角地区能源供给。 促进煤电产业质效提升。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先进技术,积极响应国家能源战略转型号召,紧跟我国能 - 30 - 源产业转型期发展的新步伐,持续提升煤电能源转换效 率,主动提高煤电机组运行灵活性,继续提升清洁化技术 水平,开展工程应用示范,引导煤电产业朝着高效、清 洁、灵活、低碳和智能的方向发展。充分发挥现有煤炭开 采洗选、火电等资源优势,重点推进潘集电厂等项目建 设,推进电网建设改造和智能电网应用,为长三角区域乃 至华东电网电力供应提供安全保障。 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及资源化利用产业。推动清洁能 源产业技术革新、提质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加快三峡新能 源潘集区黑河风电项目建设,推进淮河能源控股集团开展 煤层气电厂前期研究,推动采煤沉陷区光伏发电建设。充 分利用现代能源化工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部分尾气回收氢资 源,利用调峰和风/光弃电进行电解制氢,促进氢能利用产 业化发展。 三、培育清洁替代燃料产业链 突出煤气联产输一体发展,培育壮大煤层气产业,积 极推进潘集矿区煤层气勘探及抽采综合利用等工程项目建 设。积极培育清洁替代燃料产业链,推动建设煤制天然气、 煤制油等重点清洁替代燃料项目,努力打造“淮气”品牌。 第二节 培育煤系固废物百亿产业 充分发挥煤电固废物资源优势和水上交通运输优势, 推动煤电工业固废物就近利用、分类利用、大宗利用、高 - 31 - 附加值利用,构建煤电固废物综合利用产业体系。加快推 进煤矸石、粉煤灰、脱硫石膏等煤电固废综合利用,加快 建设潘一煤电固废循环经济产业园和潘集循环经济产业 园。 第三节 打造轻工食品百亿产业 “十四五”期间,依托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和现有产业基 础,将农产品加工业作为主要产业发展方向,提高农产品 的深度加工水平,做大做强粮食加工业、加快发展肉禽类 加工业、着力发展豆制品加工业、培育壮大蔬菜和食用菌 加工业,全力打造轻工食品百亿产业集群。加快推进豆制 品产业园二期、粮食加工产业园建设,支持年产 1 亿吨休闲 食品、年产 8000 吨啤酒、年产 1 亿件膨化食品、年产 3600 吨豆制品等一批重点轻工食品项目开工建设。实施农产品 加工业“五个一批”工程,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强镇,建设一 批农产品加工园,打造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引进一 批知名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轻工食 品品牌。依靠科技和创新,推动传统食品生产现代化,打 造生态高端食品工业。通过 5 年努力,实现全区轻工食品业 总产值翻一番。 第四节 培育壮大战略新兴产业 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材料、高端装备 制造等产业前沿领域,加快布局建设一批产业创新中心等 - 32 - 创新平台,逐步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壮大,整体提升战略性 新兴产业综合竞争力,打造“十四五”时期全区产业高质量发 展的前沿阵地。 一、打造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 加大创新步伐,打造化工新材料及新型精细化工百亿 产业集群。围绕煤化工基础材料进行延链,培育和引入发 展高性能合成橡胶及弹性体、工程塑料及特种工程塑料、 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等精细化工材料,大力发展高固体分子 涂料、丙烯酸防水涂料等环保型功能涂料。 二、打造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继续做大做强电子专用设备,加快引进液晶电视、空 调、消费电子产品等领域上下游企业,大力发展智能家 电、高端消费电子产业,培育人工智能、物联网、5G、区 块链等产业,打造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专栏 1 工业重点项目 煤电项目:建成潘集电厂新建 2×66 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 化工项目:新建 120 万吨(或 180 万吨)/年煤制甲醇装置,10 万吨/年 聚乙醇酸(PGA),新建 25 万吨/年 MPE,10 万吨/年 UHMWPE 项目,甲基 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MBS)项目,聚苯乙烯、碳五碳九合成树脂项 目,37 万吨/年碳四转化制乙苯项目,年产 100 万吨煤制芳烃项目,丁苯透明 抗冲树脂(K-树脂)项目,聚碳酸酯项目等。 新型建材:加快推进环保粉煤灰综合利用循环经济项目、潘集电厂固废 综合利用项目、年生产 60 万立方陶粒生产线项目、年产 5000 立方米板材等 一批重点项目建设,打造以煤电固废为资源的新型建材百亿产业。 轻工食品:加快推进豆制品产业园二期、粮食加工产业园建设,支持年 - 33 - 产 1 亿吨休闲食品、年产 8000 吨啤酒、年产 1 亿件膨化食品、年产 3600 吨 豆制品等一批重点轻工食品项目开工建设,打造轻工食品百亿产业。 绿色能源:支持三峡新能源潘集区黑河风电、年产 22 亿立方米煤制天然 气项目等项目建设,推动采煤沉陷区光伏发电建设。 - 34 - 第五章 坚持融合创新,优化发展现代服务业 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 加快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 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努力提升我区现代服务 业的水平和能力。 第一节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一、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建立布局合理、技术先进、便捷高效、绿色环保、安 全有序的现代商贸物流服务体系。加快推进淮南港皖江物 流综合码头建设,开工建设安徽陆行综合物流园、淮南国 际农产品批发市场冷链及配套中心、潘集大米物流仓储中 心,提升现代物流业支撑作用和服务能力。针对我区煤电 化气、建材、特色食品等产业特点,支持工业企业与物流 企业联合组建第三方物流企业。加快完善农村消费品、农 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流通网络,构筑便利通畅的农村商贸 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产品冷藏保鲜、冷链运输等服务。 整合铁路、公路、邮政等部门及区域间、行业内的交通运 输、货物交易等信息资源,建设物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促进货源、车源和物流服务等信息的高效匹配,降低空载 率。依托现有的港口、粮食物流园、化工物流园等基地, 引进或组建专业化运输企业入驻,加快推进产业和城市运 - 35 - 营一体化项目建设,形成公路、铁路、水运等多种形式有 效衔接、长短途运输协调配套的多式联运服务体系。 二、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 围绕“智慧潘集”建设,注重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 服务推广使用,推进“互联网+”深入融合发展,加快发展电 子商务,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大力构建现代信息服务产业 体系。大力发展电商平台、大宗商品交易中心、跨境电子 商务等。以建设智慧城市为统领,大力发展智能安防、智 能家居、智能交通、智慧农业、智慧养老等物联网,推进 公共信息数据收集处理、运行维护和应用服务。 三、鼓励发展科技服务业 以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为目 标,依托各类科技创新载体,重点发展研发设计、专业技 术、科技推广、知识产权、科技信息等科技服务业,提升 科技服务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加快发展创业创 新孵化服务,培育一批特色科技型企业。提升知识产权管 理服务,培育、引进一批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为企业和公 民提供商业化代理服务。培育和提升技能培训、科技咨询 服务,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等服务业,为科技研发提 供支撑。 - 36 - 第二节 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 一、大力提升商贸服务业 加快建设潘集北城商贸广场、星河世纪广场城市综合 体等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购物 中心,规划布局一批小型社区购物中心,满足居民不同消 费需求。加快发展日用消费品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完成城 乡集市的划行规市。积极引进大型连锁、专卖等商业企业 入驻我区,改善便民购物水平。 二、鼓励发展康养服务业 积极培育健康消费市场,大力发展健康培训、健康体 检、健康疗养等服务业及相关产品销售业。积极开展老龄 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管理,支持将老年康复、老年护理、 安宁疗护等服务延伸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大力发展社区 居家养老服务,积极培育专业化养老服务团队。 第三节 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加强文化旅游特色化建设,加强文化旅游资源梳理, 挖掘、提升特色文化旅游资源,推动文化资源宜游化保护 性开发,促进文化资源向旅游资源的转化。依托沿孔李淮 河大桥省级农业产业科技园、架河镇沿淮生态资源、潘集 镇“凤台县抗日民主政府纪念园”、区域特色瓜果和养殖业等 打造乡村旅游、红色旅游、休闲农业旅游。规划建设淮河 风光旅游带、泥河生态旅游带、生态休闲农业旅游区、采 - 37 - 煤沉陷区万亩级游园等旅游项目。到 2025 年,培育 10 个休 闲农业工程,吸引游客达 25 万人次。 专栏 2 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 物流项目:安徽陆行综合物流园、淮南国际农产品批发市场冷链及配套 中心、潘集大米物流仓储中心、港皖江物流综合码头、潘集区电商物流综合 项目、潘集农产品综合电商平台、潘集农业农村信息综合服务平台。 商贸项目:潘集北城商贸广场、潘集经济开发区综合楼商业综合体。 旅游项目:淮河风光旅游带、泥河生态旅游带、顾高新河休闲观光带、 生态休闲农业旅游区、采煤沉陷区万亩级游园、创大生态园、后湖生态园、 武庙生态园、六坊湾生态休闲园、特色农业采摘园。 - 38 - 第六章 坚持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高质 量发展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 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保障 粮食安全,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发挥好“三农”压舱石作 用,为确保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提供有力支撑。 第一节 加快发展现代高效农业 一、健全农业生产体系 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以保障粮食安全为目标,严格 保护耕地,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实施高标准粮田建设,提 高单位面积产量。将水稻、小麦生产功能区和大豆等生产 保护区,细化落实到具体地块,统一监管考核,统一上图 入库。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创新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体制 机制,解决好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促进节水灌溉技 术与农艺、农机、生物、管理等措施的集成与融合。 健全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加强农业科技基础性工作, 开展重点农业科技资源调查,加强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 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农业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围绕优质粮 食、畜禽、瓜果、蔬菜、水产等特色农产品,积极建设农 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培育壮大农业科技园区,争取国 家、省级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在潘集布局分支机构或者 - 39 - 试验田。大力引进农业高新适用技术,推广优新品种。围 绕农业生物技术、农业信息、农业新材料、智能农机装 备、农业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开展联合攻关,全面提升农 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全面推进农业机械化,优先实 现水稻、小麦、大豆等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大力 发展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提高农机装备智能化水平。 探索发展农业机具共享经济。 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加强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农业数据中心与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推 动基础数据整合共享。实现永久基本农田动态监测。推进 “互联网+现代农业”。鼓励对农业生产进行数字化改造,加 强农业遥感、物联网应用,提高农业精准化水平。 二、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优化农业产业空间布局。立足各乡镇(街道)农业资 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深化以水稻、小麦、大豆和生猪、肉 羊以及果蔬、渔业为特征的产业“板块经济”格局,进一步推 动农业结构从单一走向多元,逐步向粮、经、饲“三元”结构 和农、林、牧、渔全面发展的方向转变。推进潘集高皇省 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潘集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努力 建设城北产业园区、泥河草莓园区、贺疃葡萄园区,坚守 32 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7.6 万亩特色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 - 40 - 设,着力建设 10 万亩优质水稻粮食生产示范基地,15 万亩 绿色小麦原料生产基地,沿淮 10 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 (大豆)标准化生产基地,100 万头生猪养殖基地,100 万 只蛋鸡养殖基地,100 万羽肉鸡、100 万只鹅和 100 万只鸭 的家禽养殖基地,10 万头牛养殖基地,5 万只羊养殖基地, 10 万亩水产养殖基地。延长产业链,建设屠宰、冷链、仓 储一体化产业集群,全力打造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 基地。 打造水稻、小麦和大豆现代高效农业区。确定贺疃、 芦集、潘集、田集、泥河、夹沟、古沟适宜稻作区为潘集 大米优势主产区,架河、祁集、平圩、高皇 4 乡镇适宜区域 为潘集大豆优势主产区。优先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和设施农 业,建设农业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提升农业灌溉、气象 预报等农业生产服务科学创新能力。完善农业仓储、干 燥、大型农机具临时存放场所等农业设施。加快扩大有机 食品、绿色食品基地规模,加快产业生产方式、经营方 式、服务方式、产业组织模式转变,重视新品种选育,提 高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率,着力培育优质、绿色、健康的“潘 集”品牌,创建申报“店集贡米”地理标志称号。到 2025 年,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 37 万吨。 打造 “畜禽水产、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区。坚持市场导 向,建设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优势畜禽产品产业区 - 41 - 或产业带,提高畜禽水产业在农业中比重。遵循种养平 衡、生态循环原则,做好顶层设计,使全区畜禽养殖产业 与优质粮、瓜果菜产业精准匹配,形成畜禽粪便、农业秸 秆等可再生资源循环链条,坚持技术创新,通过畜禽业支 撑潘集绿色有机大农业良性循环发展。以发展泥河生态渔 业、10 万亩采煤沉陷区净水渔业、休闲渔业及稻田绿色渔 业为主体,池塘特色渔业为补充的渔业产业化格局。扩大 名优水产品养殖规模,重点推广稻虾、稻渔综合种养。推 动全区渔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监管和引导,引领全区渔 业均衡发展和健康可持续发展。 打造瓜果菜特色综合农业区。瞄准长三角地区主要城 市市场消费需求,重点发展具有地方特色和优势的瓜果菜 种植业,使瓜果菜产业成为支撑我区产业振兴的重要抓 手。确定芦集、潘集、田集、泥河作为潘集酥瓜优势主产 区。促进土地流转,助力酥瓜产业集约化经营。规范酥瓜 地理标志使用,通过品牌创建提升产品附加值。确定高 皇、架河为潘集蔬菜优势主产区。扶植发展家庭农场、扶 植蔬菜专业合作社、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增强辐射带动 力。升级蔬菜设备,适度发展高端设施蔬菜提升蔬菜生产 机械化水平。确定架河镇、贺疃镇、高皇镇、芦集镇为潘 集水果优势主产区。大力培育和发展水果产业化龙头企 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 - 42 - 推进果园标准化建设,推进水果品种优化改良,完善水果 产业支撑体系,使水果产业成为全区调整产业结构,富民 增收的大产业。 打造农产品加工优势区。推动建设平圩农产品加工园 区,打造集粮食仓储、加工、物流、信息平台等为一体的 高水平综合园区。推进产业链招商,为产业“引上游、接下 游、抓龙头、带配套”,面向长江经济带和全国一、二线城 市市场需求,打造农产品加工品牌,大力提升农产品的附 加值,以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 三、加强质量品牌建设 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构建涵盖优质、绿色、健康农 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等各个环节的标准体系,完善 配套农业质量检测体系和农产品评价体系。建立标准化生 产基地,以标准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到 2025 年,建成一 批粮食、瓜果菜作物标准园、畜禽水产养殖标准化示范 场。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 建设,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 全监管体系,对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生产过程、生产 质量实行全程监控。实行严格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 度、召回制度、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 - 43 - 培育提升农业品牌。以店集贡米、特色畜产品、淮南 王酒、潘集酥瓜、特色豆制品、菌类产品等为重点,大力 开发优势特色资源,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和传统经典产 品。培育“绿色淮农”品牌,保护地理标志农产品。加强品牌 宣传推介,积极搭建展示展销平台,借助农产品博览会、 展销会等渠道,借助电商平台,运用“互联网+”等新兴手 段,讲好品牌故事,扩大品牌的影响力和传播力。打造农 业强区,培育县域经济新动能。 四、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坚持融合发展方向,用市场化理念、品牌化战略、标 准化手段、信息化方式,加快实施产业倍增计划,延长农 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提升涉农工业实力,大力发展农 产品精深加工,完善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体系,加快 电商平台建设。实施“农业+”战略,着力开发农业多种功 能,推动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 融合。加快发展休闲农业、创意农业、定制农业,加快发 展农产品销售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农业与农产品加工 业、农业服务业等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提升农业产业化 层次和水平。 专栏 3 农业重点项目 农业园区项目:高皇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潘集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 区、潘集水产冷链物流园区、潘集蔬菜产业园区、农产品物流园区、豆制品 产业园。 - 44 - 养殖项目:潘集正邦存栏 1.6 万头母猪繁育“种养结合”生态基地、夹沟镇 年存栏 9100 头母猪配套 15 万头优质商品肉猪项目,贺疃镇稻虾综合种养示 范基地、汤渔湖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化示范基地、千岛湖泥河渔业生态养殖项 目。 循环经济项目:年产 100 万 m³沼气发电一体化项目、年产 10 万吨生物 有机肥项目、年产 30 万吨畜禽水产饲料项目。 第二节 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稳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健全土地流转规范管理 制度。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 济。 一、积极创新农村发展模式 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积极参与城乡融合发展试验 区建设,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完善农村承 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大 力发展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质量提升行动,健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 服务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小农户和现 代农业有机衔接。 二、稳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建立公平合 理的入市增值收益分配机制。深化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 革。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探索设立 乡村振兴投资基金。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保障 - 45 - 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 权,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政策,推进闲置、废弃以及低效利用的农村建设用地整治 复垦。 三、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健全农村集体资产 管理监督和收益分配制度,探索赋予农民集体资产股份权 能,深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有效激活农村生产要素。深 入实施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百千万”工程,大力发展新型 农村集体经济。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推动农业保险高 质量发展,稳定并扩大重要大宗农作物保险覆盖面,提高 小农户投保率,逐步提高特色险占农业保险比重。纵深推 进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 第三节 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 进一步强化乡镇区域服务能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城 乡一体化;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 板;营造和谐向上的人文环境,打造“产业强、生态美、乡 风好、治理优、百姓富”的新时代幸福新农村。 一、强化乡镇服务能力 强化乡镇连接城乡的纽带作用,推动以乡镇(街道) 政府驻地或集镇为中心的农民生活圈建设。加快乡镇政府 职能转变步伐,着力强化公共服务职能。扩大乡镇政府在 - 46 - 农业发展、农村经营管理、安全生产、规划建设管理、环 境保护、公共安全、防灾减灾、扶贫济困等方面的服务管 理权限。推进乡镇行政执法改革,统筹乡镇站所管理体制 改革。 二、改善乡村生态环境 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化农村环境“三大革 命”。持续推进“厕所革命”。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 完善农村垃圾统一收运体系建设。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 治理,完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深入实施村庄清 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行动计划,持续改善采煤沉陷 区移民新居环境。 三、提升乡村发展品质 统筹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加快编制多规合一的村庄 规划,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加大乡村水、电、路、 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统筹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 农村供水保障工程,提升农房建设质量,健全农村公共基 础设施管护机制,实施数字乡村行动,增加农村公共服务 供给。 四、营造和谐人文环境 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建立健全职业农民培养制度,提 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鼓励企业家、专家学者、技能人才 等社会人才服务乡村振兴事业,建立城市人才入乡激励机 - 47 - 制。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健 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培育积极健康、多姿多彩的乡 村文化形态,创建文明乡村。推进乡村组织振兴,强化农 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与农村党 员队伍建设,继续推进党建引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第四节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分类做好脱贫攻坚政策统筹 衔接,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 定。建立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常态化开展脱贫不 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监测与帮扶,持续跟踪收入变化和 “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 加强行蓄洪区、采煤沉陷区贫困人口搬迁后续扶持。实现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稳定可 持续的脱贫长效机制。在 2021 年至 2023 年过渡期内保持义 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饮水安全以及社会保障等 方面政策稳定,在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加 大力度。到 2025 年,锁定的相对贫困对象得到精准帮扶, 脱贫人口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 48 - 第七章 坚持推进补短建新,提升发展基础配套能力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程,超前布局新型基 础设施体系,建立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重大基础 设施支撑体系,增强城镇空间集聚力与容纳力,提升经济 社会发展基础支撑能力和公共服务配套水平。 第一节 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一、加快推进产城融合发展 增强中心城区核心竞争力,加速推进主城区提质升 级,加快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提升、老旧小区改造等一批 重点项目建设,支持田集街道建设特色商业街区,优化城 区服务功能,增强产业发展、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 起步建设滨河城区,构建与开发区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公共 服务、生活服务、休闲服务为一体的新城区。推进产镇融 合发展,推动中心镇、特色镇与主城区同步发展,支持乡 镇专业交易市场、冷链物流设施、休闲农业设施、现代商 贸综合体等建设。 二、强化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 推进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按照常住人口规模配置 教育、医疗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谋划精神专科医 院、口腔专科医院、妇产专科医院以及医养结合建设项 目,新建或改扩建公办幼儿园、中小学校舍。综合考虑政 - 49 - 府财力和人民群众需求,逐步补齐养老托育、文旅体育、 社会福利、社区综合服务等设施短板。 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统筹推进全区符合条件的老 旧小区改造项目,重点完善老旧小区水电气路网等配套基 础设施和停车、便民市场等公共服务设施。鼓励探索以社 区乃至街区为单元进行改造的商业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 与有一定盈利的改造项目。 着力优化人居环境。按照“一年成线、二年成网、三年 成景”的要求,启动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围绕提升城市 宜居品质,着力打造人文生态城区。突出长江路、黄山 路、黄河路等“一路一景”“线”的特色,完善潘集中路、休闲 广场、人防地下商业街等 “点”上功能,丰富顾高新河景观 带“环”的景观,增加老城区绿地“面”的绿量,从整体上提高 城市生态宜居功能。 强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环城路和峨眉山路等 市政道路,合理配置城市游园、停车场和公厕,规划建设 潘集主城区公共自行车系统,增加公共绿地面积。完善城 市污水主干管网,建立完善城镇雨污分流系统。稳步推进 天然气管网全覆盖工程建设,提高城镇燃气普及率。推进 垃圾中转站升级改造,提高全区垃圾转运设施运营维护水 平,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建设,建设“可回收物集散 - 50 - 场(两网融合)”(争取纳入全市建设规划),推进餐厨垃 圾和建筑垃圾无害化处理及再生资源利用设施建设。 专栏 4 市政基础设施重点项目 市政道路:新建环城路、峨眉山路等市政道路;对城区老旧小区直接相关的市 政道路进行维修改造涉及长江路、珠江路、黄河中路、九华山路、黄山路、天柱山 路、淮潘公路扩建改造长度约 20 公里,新建市政道路 3.38 公里。 供排水系统工程:对泥河城区段的 8 座排涝泵站进行改造,新建朱家大沟排涝 站。 供热管网及配套工程:城市供热主管网、换热站等配套工程。 天然气管网及配套工程:新建天然气管网(高压及次高压管道系统、中央管网 系统)、LNG 气化站以及汽车加气站工程等配套工程。 垃圾处理:新建城区生活垃圾中转站 3 座,升级改造 10 座乡镇生活垃圾中转 站,项目建成后,13 座中转站生活垃圾处理能力 390 吨/日。农村生活垃圾治理 (分类、收集、转运和处理)市场化项目,项目建成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能力 300 吨/日。推进餐厨垃圾和建筑垃圾无害化处理及再生资源利用设施建设。 其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健身广场及顾高新河休闲文化长廊,规划建设潘 集主城区公共自行车系统。 三、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落户式市民化和普惠 式市民化并举,建立进城落户户籍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 退出农村权益制度,确保户籍农业转移人口原享有的农村 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宅基地使用权及其地 上房屋所有权,以及派生的征地补偿权、惠农补贴享有权 不变的前提下,鼓励其转移融入城市。加强主城区、小城 - 51 - 镇和中心镇建设,引导农业转移人口集聚。推动城乡要素 资源双向流动,落实财政金融社会保障等各项激励政策, 引导各类人才返乡入乡创业。 四、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形成 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 乡关系,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 动和平等交换,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合理配置。推动公共服 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推进城乡基本公共 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 建设和运行管护,支持全域城乡道路、供水、供电、通 信、物流、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和 5G、人工智能、物 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中心镇、 搬迁村、产城融合区域延伸和衔接,优化城乡互联互通的 基础设施网络。 第二节 打造通达便捷的综合交通体系 一、畅通对外交通联系 通过加快高速公路、区域快速通道、农村公路、航道 码头、城市轨道交通和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区域内外形成 “三纵三横三连”交通网络新格局,解决主城区与外部通道连 接的交通制约瓶颈。充分利用淮河黄金水道及岸线资源, - 52 - 推进淮南港潘集港区、淮南港皖江物流综合码头、茨淮新 河中安码头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临港经济、通道经济和 枢纽经济。 二、构建便捷城乡交通网络 积极推进城乡道路客运服务均等化,保障城乡居民“行 有所乘”基本要求,力求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目标,以优化 城乡公交网络推动创新管理为重点,积极构建公共交通的 城乡客运市场格局。形成城区与乡镇无缝衔接的城乡道路 客运网络体系,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安全、便捷、经济、 高效的出行需求。 专栏 5 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建设 三纵:一纵是 S230 省道,起点为怀远双庙,终点为淮上淮河大桥连接;二纵 是 G345 国道,起点为怀远唐集,终点为孔李淮河大桥与淮潘公路交口;三纵是 S239 省道,起点为茨淮新河罗集大桥,终点为凤台县凤凰镇。 三横:一横是 S312 省道,起点为淮上渡口,终点为凤台古店;二横是淮上淮 河大桥连接淮潘公路至蒙凤公路;三横是煤化工大道连接孔李淮河大桥至蒙凤公 路。 三连:一是城区主干道连接亳州-合肥轻轨潘集段;二是城区主干道连接宁洛 高速;三是城区快速公交连接山南商杭高铁站。 铁路:蒙城-淮南(潘集)城际铁路。 公路:G345 潘集区田集至姬庄子一级公路改建工程及 G345 泥河至田集(孔李 淮河大桥北延)新建工程、S10 扬州至滁州至淮南高速(合蚌高速淮南联络线)、 S63 怀远至潘集至凤台高速(宁洛高速淮南连接线)、 S239 许凤路、中安煤化工— 淮上淮河大桥(古沟段)道路、S230 常坟至高皇道路。 桥梁:淮南淮河二桥。 - 53 - 港口码头:淮南港潘集港区、淮南港皖江物流综合码头、茨淮新河中安码头项 目。 车站:潘集区产业与城市运营一体化项目。 第三节 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及防洪排涝体系 继续加强淮河干流治理,补齐泥河及中小河流短板。 加快推进淮河干流峡山口段至涡河口段行洪区调整和建设 工程。强化河湖和水利工程管理,形成较为完善的“点、 线、面”相结合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和科学规范、运行高效 的水利管理体制机制。建立健全水资源配置、供水保障和 水生态环境体系,做好采煤沉陷区蓄水综合利用,加快推 进黑河治理、泥河生态环境治理及引茨进黑工程规划建 设。 专栏 6 水利重点项目 淮河干流建设工程:淮河干流峡山口至涡河口段安全建设工程、上下六坊堤坝 全面加固。 中小河流治理:实施黑河、柳河、尹沟、伊河、利民新河、顾高新河水域综合 治理长 140.4 公里,污染底泥清理 755.45 万方,垃圾清理 15.58 万吨,配套建筑物 125 座,电灌站改造 51 座,筑堤 22 公里,辐射生态护岸、栽植生态隔离带、人行步 道、管理信息化、智慧化水利建设等。 沿淮洼地治理:祁集站、谢沟站及方沟站拆除重建,全面提高沿淮洼地排涝能 力。 灌区灌排系统改造提升:稳步推进古路岗灌区、架河灌区、祁集灌区、龚集灌 区、汤渔湖灌区、泥河灌区、夹沟灌区、老庙灌区 30 万亩耕地灌排系统改造提升。 更新改造电灌站 21 座,开挖疏浚排涝沟 137km,衬砌渠道 142km,完善配套建筑物 2433 座,安装计量设施 653 处,同时适地开展滴灌、喷灌、微灌建设 0.83 万亩,加 - 54 - 强灌区管理信息化、智慧化水利建设。 农村饮水: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 泵站工程:全区中小型泵站更新改造工程。 第四节 积极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一、统筹部署新网络基础设施 加快建设“5G+宽带”双千兆网络。推动 5G 网络在医 院、学校、交通枢纽等重点场所连续覆盖,加快数字医 疗、智慧教育、智慧交通等应用建设。实施 4G 补盲提速工 程,推进农村 4G 网络深度覆盖和扩容提速。开展老旧小区 百兆光纤网络升级改造,推动光纤宽带网络向农村地区延 伸覆盖,加快建设千兆宽带。统筹推进全区基础网络、终 端、应用平台 IPv6 改造升级。加快有线电视宽带网络建 设。 二、推进新融合基础设施建设 实施智慧交通行动计划,试点推广智慧车牌,强化车 辆电子身份认证、实时跟踪和事件溯源,提高车辆精细化 管理水平。建设智慧能源基础设施,重点加快建设公共停 车场等重点公共场所快充站,积极推进居民区和单位停车 位安装智能充电桩,加快推广新能源汽车。推进燃气远程 抄表。加快建设智慧物流基础设施,深化数字化、智能化 技术与装备应用,推动仓储、分拣、配送、装卸等基础设 施智能化升级。 - 55 - 第八章 坚持融入新发展格局,有效畅通国民经济循环 推动高水平“双向”开放,提升产业转移承载能力,积极 推进跨区域重点领域一体化,持续释放消费、投资有效需 求,有效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和经济社会循环,力争 在新发展格局中实现更大作为。 第一节 加快建设长三角产业转移聚集区 全面落实国家和省促进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 若干政策措施,以“一区四基地”建设为主攻方向,打造高水 平产业承接平台,重点承接沪苏浙地区机械电子、节能环 保、精细化工、轻工食品等产业转移,打造皖北经济新高 地。 一、推进安徽淮南潘集经济开发区创新提升 突出园区规划引领。加快推进安徽淮南潘集经济开发 区优化整合,进一步优化园区总体规划和产业规划,明确 园区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和发展空间等重大战 略问题。制定开发区(北区)主导产业目录清单,围绕主 导产业合理配置土地等要素资源,促进产业发展、园区建 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推动园区软硬件升级。积极推进 与长三角发达地区共建合作园区,建立对口合作机制,探 索税收共享、互利共赢合作模式,使合作园区成为承接产 业转移、促进产业聚集的重要载体平台。科学布局特色产 业“区中园”,形成“一区多园、一园一特色”的发展格局。 - 56 - 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服配套。深化园区运营机 制改革,探索构建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企业化运营的 开发运营模式。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土地收储力 度,大力推进标准化厂房建设,为项目快速落地提供保 障,不断提升园区承载力。妥善处置开发区建设遗留问 题,采取腾笼换鸟及破产重组等方式,提升土地使用价 值。持续推进“四送一服”活动,通过入企业、进工地、访项 目,加大督查、服务力度,全面提升园区服务保障职能。 加快园区 5G 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建 设协同创新平台、信息化平台等服务载体,推进园区管理 智能升级,努力提升园区服务质量和水平。 专栏 7 园区建设项目 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纬四路、经一路、纬一路,打通园区循环 道路;建成飞腾天然气基地;规划建设下穿淮阜铁路通往煤化工园区道路, 实现园区“九通一平”。 园区扩张建设规划:建成潘集经济开发区(北区)面积 2 平方公里,建 议启动扩区申报工作;利用大豆、豆腐文化,做大、做强食品行业,建成 6 万平方米厂房。 二、全面建设“四基地” 建设绿色安全现代化工产业基地。围绕服务煤电化气 全产业链,在建链延链补链强链上下功夫,推动重点发展 煤系石化、替代燃料、精细化工及化工新材料、基础化 工。建设绿色能源基地。围绕推进综合资源利用化,着力 - 57 - 打造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煤层气综合利用等“传统能源+ 新能源”协同发展的绿色能源基地。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基 地。围绕煤电固废物综合利用,建设国家大宗固体废弃物 综合利用潘集产业园。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 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五个一批”工程和农产品“三品一标认 证”,培育壮大优质粮、精品菜、畜禽水产养殖加工、地方 名优产品产业链,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 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围绕“4+3+N”现代产业体系,探索建立潘集区主导产业 招商引资目录清单及优惠政策,探索建立“谁招商,谁受益” 的招商引资考核激励机制。紧盯主导产业,精心谋划储备 一批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推动供应链、创新链、价值链、 产业链协同融合发展,提升产业关联度,加速形成产业集 群。继续坚持领导带队外出招商制度。进一步加强招商队 伍建设,通过选调、招聘等形式整合充实招商力量,提升 专业化招商水平。实施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全生命周期跟踪 服务,加强项目统筹和要素保障,加强招商引资项目的履 约监管,提高合同履约率、资金到位率、项目开工率和投 产达产率。 - 58 - 第二节 积极推进重点领域一体化 与沪苏浙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政策环境等全面对 接,畅通长三角区域合作的痛点与堵点,促进政策通、设 施通、要素通、市场通、民生通,不断夯实区域合作基石。 一、完善统一规范的制度体系 积极融入政策协同体系,积极参与企业登记、土地管 理、环境保护、投融资、财税分享、人力资源管理、公共 服务等领域政策协商机制。提高政策执行协同性,在环境 联防联控、食品安全监管、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实行违 法案件的线索信息共享,案件调查取证、协作配合制度, 联合开展专项执法和集中整治行动。 二、促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以打通“出口路”为重点,完善综合交通体系,加快高速 公路、区域快速通道、农村公路、航道码头和综合交通枢 纽建设,解决与外部通道连接的交通制约瓶颈。依托淮 河、江淮运河、长江“两横一纵”航道主骨架,利用好公路、 铁路、水运等综合交通优势,加快推进“三纵三横三连”交通 网络建设,形成潘集外运长三角的大通道。 三、加强要素资源对接合作 积极融入统一开放的资本市场,促进资本跨区域有序 自由流动。积极争取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投资基金、长三角 地区协同优势产业基金等支持,用于重大基础设施、盘活 - 59 - 存量低效用地投入、产业转移升级等。深化与长三角发达 地区的劳务合作,统筹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化解过 剩产能职工及其他特定群体就业。 四、营造统一有序的市场环境 以打造“四最”营商环境升级版为抓手,全面落实全国统 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加快实现证照管理一体化, 积极参与长三角“一网通办”建设,共同推进数字政府建设。 合力打造一体化的市场监管、质量供给和食品药品安全环 境。 五、全方位扩大民生合作领域 积极引进长三角发达地区教育、医疗卫生等优质资 源,支持各类学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来潘集设立分支 机构,开展合作办学办医。借力长三角优质养老服务资 源,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市场化、智能化。加快政务 类、民生类数据共建共享,推动政策协同制定、标准统一 管理和制度服务接轨。深化社保、医疗结算一体化,切实 提升公共服务便利度。积极开展社会治理联建联创活动, 健全区域性重大灾害事故联防联控机制,共同维护区域和 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 60 - 第三节 持续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 落实国家、省、市对外开放政策举措,积极转变贸易 发展模式,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大力支持本地企业“走出 去”,提升“引进来”的能级和水平。 一、培育壮大外贸主体 大力培育发展出口企业,鼓励新型化工、特色农产品、 机械电子和现代装备制造业等具有综合竞争优势的产业发 挥开放型经济主力军作用。支持企业集中参展、洽谈合 作,开展外贸业务。 二、深化对外交流合作 积极参加世界制造业大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一 带一路”境外商品展、徽商大会、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中 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淮南豆制品展销会等展会。积极 参与中国(合肥)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引导和 鼓励长三角跨境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在我区布局设点,鼓励 建设跨境电商、物流基地等项目。 三、提升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 探索复制推广上海等自贸区改革试点经验,着力推动 制度创新。依托“四送一服”,强化外资企业联系服务,建设 “外企之家”,营造“暖商安商稳商”的外商投资环境。大力吸 引外资企业落户潘集。支持境内上市企业引入境外战略投 - 61 - 资者。加强与长三角城市群协调联动,积极承接长三角城 市群外资企业再投资。 第四节 深度挖掘内需市场潜力 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 适度增加公共消费,发展服务消费,以有效投资扩大优质 供给,以优质供给开拓国内外消费市场。 一、培育壮大消费市场 优化消费领域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机制,健全产品和服 务质量标准和信用体系,不断改善居民消费能力和预期。 开展新一轮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促进绿色智能家电和环 保家具家装消费。鼓励餐饮企业创新线上线下经营模式, 提振餐饮消费。加快健康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家 政服务业专业化发展。大力推进教育产业发展。积极实施 夜间消费载体改造提升。积极推广“互联网+医疗健康”、在 线教育培训、智能体育等服务消费新业态。推广社区快递 无接触式消费新模式。鼓励引导中小百货企业向社区购物 中心转型。加快零售创新转型,支持智慧零售等零售新业 态融合发展。 二、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 充分发挥高质量投资对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增后 劲的关键作用,深化“四督四保”“三个走”“集中开工”等项目 工作机制,聚焦补短板、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项 - 62 - 目,优化投资结构,以有效投资催生优质供给,保持投资 合理增长。 加强重点领域投资。加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 化建设和重大交通、能源、水利设施建设等领域投资力 度。围绕提升主导产业核心竞争力,紧盯高质量发展、转 型升级,加大技术改造、智能升级、创新能力建设等重点 领域投资,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在医疗卫生、教 育、养老、老旧小区改造、防灾减灾、生态环保等领域持 续实施系列重大民心工程。精准把握国家政策,加大项目 谋划储备力度,争取更多中央和省市政策、项目和资金支 持。 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深入落实国家和省市相关政策,进 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社会事 业等领域。鼓励民间资本通过多种方式参与重大项目建 设,不断提升民间资本投资能力。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 用,创新投资运营机制,规范有序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 作项目。积极争取利用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政策,增强 财政金融合力支持企业发展政策效果,拓宽民营企业融资 渠道。 - 63 - 第九章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升文化软 实力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 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围绕 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加快 建设彰显地域特色和时代特色的文化强区,凝聚新阶段现 代化美好潘集建设的强大能量。 第一节 倡导社会文明 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 明风尚、行为规范。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学习教育,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 设,打造网上理论传播矩阵。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工 作,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 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把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深化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 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用好潘集特色党史资源,弘扬 党和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推进公 - 64 - 民道德建设,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持续打造"潘集好人" 品牌。实施文明创建工程,开展精神文明建设行动,积极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志愿服 务关爱行动。弘扬诚信文化,建设诚信社会。提倡艰苦奋 斗、勤俭节约,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 神,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 二、保护传承历史文化 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 深度挖掘豆腐传统制作技艺、花鼓灯、泥老虎、走马 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出一系列与潘集文化元素相关 的文化产业和文艺精品。 三、培育提升特色民俗文化 突出物质空间的布局与设计,注入生态文化,传承历 史文化,挖掘民俗文化,注重文化融合,彰显文化元素, 丰富和提升民俗文化的内涵和品质,发挥文化引领风尚、 教育人民、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以乡村地区节庆 活动为依托,发掘当地民俗文化和节庆文化资源,打造具 有产品展示的标志景观、种植观赏植物的视觉景观。通过 农旅、文旅结合的方式,拓展我区产业品牌文化的外延, 注入更多文化内涵,帮助其提升特色、提高知名度,为民 俗文化创建与再生"搭台唱戏"。 - 65 - 第二节 扩大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优化公共文化资源配置,构建覆盖广泛、功能完善的 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整合提升优质文化资源,推动传统文 化创新性发展,不断丰富文化产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 精神文化需求。 一、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 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完成全 区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打造新型主流媒体,支持区级媒体 深度融合发展,推动区融媒体中心提质增效。推进城乡公 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 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健全完善基层公共文体设施网 络。发展体育运动,提升竞技体育水平,加强全民健身场 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增强人民体质。加强公共文 化阵地建设,注重群众艺术团队培养,加强文化服务能力 建设,推进加强基层文化器材配置,积极调动群众文化团 体发展合力,全力打造群众文化演出平台,不断提高群众 文化团体演出水平。继续完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 二、持续开展文化惠民活动 参与国家文化专网华东分平台建设,搭建淮南市公共 文化和旅游服务云平台。推动文化惠民"菜单式""订单式"服 务。推动媒体融合纵深发展。促进文化与旅游、科技、信 息、建筑、体育、农业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文化创 - 66 - 意产业。引导数字化文化消费,鼓励开发"云课堂"等新型文 化消费产品。 第三节 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 一,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大力培育文化领军企业,利用现 代传播手段和新媒介优势,推出一批优势文化产品和文化 精品,扩大潘集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一、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推进文化、旅游建设 打造特色精品线路。打造架河镇武庙生态园、东辰生 态园、后湖生态园等现代农业旅游项目。推进凤台县抗日 民主政府纪念园等红色景点升级改造,推出精品红色旅游 线路。开发创意水平高、地域特色鲜明的旅游工艺品和纪 念品,围绕汉文化礼俗和二十四节气,举办具有汉文化特 色的成人礼、集体婚礼、庆典演艺活动。依托潘集酥瓜、 豆制品等特色农业资源优势,建设民俗文化体验和田园休 闲观光基地,发展民俗文化生态旅游。 二、推进文创产业发展 建立完善的文创产业扶持政策体系,加快建立创意产 品研发和营销推广平台,延伸文化创意产业链条,拓展产 业发展空间。加大对特色工艺品和老字号产品扶持力度, 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利用。 - 67 - 第十章 坚持生态环境优先,推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化国土空间管控, 加大以采煤沉陷区治理为核心的生态修复与建设力度,推 动更高标准重点领域污染防治,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 济,着力构建全市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 第一节 强化国土空间管控 科学合理划定落实城镇、农业、生态空间和生态保护 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三区三线”,合理控 制国土开发强度。引导城镇空间合理拓展、园区产业集聚 发展和自然资源适度开发。健全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监管 体系,提升保护地管理能效,维护生物多样性。严格执行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积极推进基本农田整理。到 2025 年,全区耕地保有量保持在 36600 公顷以上;重要生态空间 的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自然资源 资产总量有增长。 第二节 加大生态修复与建设力度 一、积极开展国土绿化行动 坚持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持续推进“林长制”改革,推 进“四旁四边四创”国土绿化提升行动,全面实施淮河生态廊 道建设工程,持续推进林业增绿增效行动。重点实施道路 森林长廊、河湖渠沿岸防护林、农田林网、城市园林、城 镇绿化、“四旁”绿化、水环境治理和塌陷区修复等建设工 - 68 - 程。进一步提升城乡绿化水平。加强森林资源管护,加大 森林防火宣传教育、野外火源管控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力 度,做好全区古树名木保护。到 2025 年,全区森林覆盖率 达到 10.1%,林木总蓄积量达到 85 万立方米。 二、开展重点河湖湿地恢复与治理 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加强集中连片、破碎化严 重、功能退化的自然湿地修复和综合整治。因地制宜建设 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保护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区。打赢淮河禁渔退补攻坚战,做细做实“渔民上岸”工程, 让渔民稳得住、能致富,确保应禁全禁、应退全退、标本 兼治、长效管理。 第三节 深化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 以生态修复、复垦复耕、建设利用为重点,大力实施 采煤塌陷复垦、基本农田整理、生态环境修复再造、湿地 景观开发“四位一体”的综合治理利用。积极申报国家重点采 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试点。 一、做实采煤沉陷区的生态修复 落实《淮南市采煤塌陷地治理条例》,因地制宜推进 采煤沉陷区耕地保护和复垦,在稳沉后及时治理恢复到可 利用状态。配合开展采煤沉陷区地面沉降稳定性评估,利 用采空区地基处理及抗变形建筑技术,在治理后的采空区 上建设工业厂房和基础设施,有效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推 - 69 - 进采煤沉陷区蓄滞综合利用,加快实施沉陷区水系连通工 程。 二、做优采煤沉陷区的开发利用 将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生态(湿 地)公园、生态旅游、市民广场、文化教育等项目等相结 合,重点推进淮南市潘一矿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潘集矿 区搬迁改造配套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 三、做强采煤沉陷区的接续产业 在复制推广“创大”模式、“后湖模式”等基础上,高效益 整合政策资源,高标准配置基础设施建设,高质量推进产 业转型,推动大数据、物联网和电子商务等新技术、新业 态在沉陷区治理中的运用和推广。推进万亩级光伏、万亩 级养殖、万亩级游园等“三个万亩级”产业基地建设,大力发 展适应性接续产业。 第四节 推动重点领域更高标准污染防治 建立健全环境治理体系,大力实施环境保护“五个一”行 动,重点解决黑臭水体、“散乱污”企业、固废危废等环境问 题。 一、强化水污染治理 全面落实河长制,推动黑臭水体、饮用水源地综合治 理,开展淮河、泥河等主要流域违法建筑、堆场、围网整 治工作,统筹推进工业污染源控制、历史遗留污染治理、 - 70 - 城镇生活污水垃圾治理、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作,确 保入淮排污口水系水环境综合治理、泥河流域水环境综合 治理和村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等项目按期完工投入运行, 全面提升全区水环境质量。到 2025 年,全区城市地表水功 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 100%、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不 低 于 99% 、 城 镇 常 住 户 生 活 污 水 集 中 处 理 率 不 低 于 92%、主要水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总量完成市 政府下达控制指标。 二、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 强化扬尘污染防治,加强重点企业燃煤污染治理,全 面完成重点行业、区域、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整治,细 微颗粒物(PM2.5)和臭氧浓度“双控双减”。到 2025 年, 全区空气环境质量达二级标准以上天数占全年总天数的比 例超过 98%,重点工业企业废气排放稳定达标,主要大气 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完成市政府下达 控制指标。 三、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 建立完善污染地块名录和负面清单,积极申报土壤污 染治理与修复项目。促进矿区资源综合开发,推进工业场 区污染治理,加强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引导有关企业 采用先进的加工工艺、集聚发展,集中建设运营污染治理 设施,防止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 71 - 第五节 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一、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和循环发展 大力推广秸秆回田、农家肥回田技术,做好秸秆资源 化利用。开展畜禽规模养殖场、水产养殖场标准化改造, 完善粪污处理等设施,推进养殖废弃物循环利用。采用节 能低碳环保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强煤矸石、粉煤灰、瓦 斯气、矿井水、中水等综合利用。推进开发区产业循环化 发展,建设煤系伴生资源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到 2025 年,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低于 98%,工业固废处置利 用率不低于 98%,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达到 100%。 二、推广绿色生活消费方式 鼓励生产和使用节水节能节材产品、再生产品,减少 一次性用品和包装材料的使用,塑料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倡导厉行节约,践行光盘行动,反对铺张浪费。在全区全 面推广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完善以公交为主 导的绿色出行体系,建成并优化共享单车服务、完善步行 系统,提升节能环保型汽车的使用比例。积极创建国家级 生态示范区,到 2025 年实现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有所突 破、市级生态乡镇创成率达到 100%、建制村农村环境综合 整治率不低于 70%。 - 72 - 三、强化节能减排降耗工作 进一步强化全区节能工作,鼓励和支持发展风力发 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实施全民节能行动 计划,推动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采用节能低碳环保 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进清洁生产,发展环保产业。强化 绿色建筑标准执行,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构建绿色综合 交通运输体系,大力推动新能源交通工具应用。按照省、 市相关部署,做好降碳工作,支持有条件、有需求的企业 参与碳市场交易。实行最严水资源管理,巩固推行省级节 水型县区创建成果,强化水资源论证和指标刚性约束,严 格取水许可审批和水资源费征收,强化用水监督管理,努 力推进农业节水征收、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除损。 第六节 建立完善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 加强环境保护能力建设。全面推进监察监测等生态环 境保护能力标准化建设,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现代化装备投 入力度,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队伍,加强环境管理、环 境监测、环境监察、环境信息能力建设,不断加强基层生 态环境干部队伍素质教育与培训,提高环境管理的效率和 现代化水平。 一、健全区域环境联防联控体系 强化大气水污染联防联控,积极参与淮河等干流跨省 联防联控机制。主动参与跨区域环境保护监测预警、严惩 - 73 - 重罚、责任追溯等机制建设。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 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 二、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创新 深化林长制改革,高质量创建全省林长制改革示范 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投融资模式创新,鼓励引导各种社 会主体投入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推进横向生态补偿工作, 参与淮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实施。 三、建立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参与机制 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体制机制,进一步增强 全民生态文明意识、树立生态环境道德观和价值观。构建 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全民环境教育培训机制,建立 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与社会监督机制。到 2025 年, 全区建成省市级绿色学校 20 所,省市级绿色社区 20 个,公 众对城市环境保护的满意率不低于 90%。 专栏 8 生态文明建设重点项目 “后湖、转塘、集南三大”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项目位于泥河湿地 公园以北,主要涉及泥河镇、田集街道、潘集镇。项目包括环境修复工程、 水环境治理工程、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区域土地开发利用工程等,总区 域面积约 3 万亩。为提高林木覆盖率、控制和减少水土流失,结合当地土壤 情况,利用林木绿化开展生态修复,播种草籽,栽植乔、灌木,修复面积约 0.3 万亩,种植林木 0.2 万亩、水生植物植物约 0.05 万亩、低效林木改造约 0.05 万亩。 淮南市潘一矿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项目位于潘集区袁庄潘一矿沉 陷区范围内,具体范围为东至河堤及湖岸线,南至 037 乡道和南河堤路、西至 铁路线,北至原 225 省道、046 乡道和北河堤路部分路,综合治理范围为 - 74 - 520.1 公顷,包括区域基础设施配套工程、袁庄湿地功能区、市民休闲健身 区、潘一矿业遗址区四项建设内容。 淮南市潘集矿区搬迁改造配套项目:项目位于潘集区平圩镇卢家湖水域 及周边地块,具体范围为东至泥河支流东侧水岸线,南至姚凤路(淮河北岸 沿河道路),西至铁路轨道、省道 225 西侧乡道,北至泥河支流北侧水岸 线,综合治理范围为 136 公顷,包括生态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 区、合理利用区、管理服务区占五项建设内容。 国土绿化工程项目:到 2025 年,新建淮河生态保护林面积 10 公顷;实 施道路森林长廊建设工程,新增道路绿化 0.05 万亩;实施河渠沿岸防护林建 设工程,新增河渠沿岸防护林 0.1 万亩;实施城市园林建设工程,城区新增 绿化面积 0.03 万亩;实施绿色乡村建设工程,新增“四旁”绿化折算面积 0.6 万亩;实施农田林网建设工程,新增农田林网折算面积 0.5 万亩;统筹实施 森林资源管护项目,新增有害生物监测点 1 个,全区 8 株古树名木全部得到 合理有效的保护和利用。 环境治理项目:大气污染防治,重点企业燃煤污染控制项目、大气污染 防治能力建设项目、大气污染防治成因分析项目;水污染防治,加快建成入 淮排污口水系水环境综合治理、泥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和村镇污水处理设 施建设等项目,饮用水水源地综合治理和农村黑臭水体综合治理项目;土壤 污染防治,污染土壤修复治理项目;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及农村面源污染治理 项目。 - 75 - 第十一章 坚持深化改革攻坚,激发市场主体新活力 聚焦服务效能不优、市场活力不足、要素流通不畅、 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等突出问题,集中力量优化营商环境, 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以更大力度深化财税金融体制和 土地管理制改革,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激 发新发展活力。 第一节 打造“四最”营商环境 一、深化政务服务机制改革 坚持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深化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审批程序、简化审批手续、压缩 审批时限,充分发挥“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牵引作用。持续推 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进一步促进数据的归集和共 享,加快“减事项、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减费用”,不 断提升企业办事满意度。围绕企业注册、生产、经营、退 出全生命周期,深入推进企业开办经营便利化,加快实现 证照管理一体化。全面实施“证照分离”“多证合一”改革,扩 大涉企证照整合范围,逐步推动“照后减证”。 二、打造便捷式政务服务 加强政务服务大厅建设,全面推进企业群众办事"只进 一扇门",真正方便企业、方便群众,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 平。积极探索综合窗口集成服务,全面推行“前台综合受 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工作模式,建设统一受 - 76 - 理平台,实现“一窗通办”。完善乡村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健 全乡镇(街道)、村(社区)为民服务中心。推动信息化 基础设施集约建设和数据资源共享利用,加快政务信息系 统整合共享,自建信息系统与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业务数据 对接,实现互联互通。 三、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搭建政企沟通平台,建立常态化政企沟通联系机制, 完善企业服务体系,更多采取“企业点菜”方式推进“放管服” 改革,打造务实高效的政务服务。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 策制定、修订工作机制。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厘清党政机 关及公职人员与企业交往界限,规范政商交往行为,营造 招商安商稳商的良好氛围。建立健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激 励机制,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 四、构建公平公正市场环境 推进简政放权,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全 面规范市场准入程序,畅通市场主体对隐性壁垒的意见反 馈渠道和处理回应机制。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围绕平等使 用生产要素、参与市场竞争,依法保护企业经济产权、公 民财产权、企业家合法权益,营造长期稳定可预期的制度 环境。建立健全竞争政策实施机制,完善优胜劣汰的市场 主体退出机制。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强化消费者权益 保护,健全打击假冒伪劣商品长效机制。 - 77 - 五、营造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 加强社会信息体系建设,特别是加强政府诚信建设, 努力消除“弹簧门”“旋转门”“玻璃门”,不断提高政府的规范 性和公信力,提升民间投资意愿。完善与规范市场主体信 用记录档案、信用认定及公示,建立企业信用与自然人信 用挂钩机制,建立健全信用修复、异议申诉等机制,推动 重点领域“红黑名单”认定,强化跨行业、跨领域、跨部门失 信联合惩戒。全面实施信用承诺审批,强化承诺审批与事 中事后监管有序衔接。创新监管方式,深入推进信用监 管,建立健全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制度,常态化开展营商环 境监测,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经营异常名录 和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管理制度。 六、营造公正透明的法治监管环境 依法保障企业合法权益,树立诚信政府形象,打造公 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严格实施民法典和相关法律法 规,依法平等保护国有、民营、外资等各种所有制企业产 权和自主经营权,完善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法治环 境。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加强产权保护。构建“互联 网+营商环境监测”系统,实现智能监管。 - 78 - 第二节 激发民营经济活力 一、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完善促进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法律环境和 政策体系,全面放开竞争性行业和垄断行业竞争性业务, 消除民营企业进入壁垒。推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大力培 育新生代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设立普惠金融专项资金, 以政策性担保、财政补贴等方式,加强对小微企业的信贷 支持。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建立清理和防止拖欠账款 长效机制,提高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拖欠失信成本。 二、弘扬与激发企业家精神 传承发扬“开拓进取”的徽商精神,发展壮大企业家队 伍,营造尊重爱护企业家氛围。强化企业和企业家在科 技、产业、人才、教育等公共创新决策中的重要作用,建 立高层次、常态化的政府企业间技术创新对话、咨询制 度。完善民营企业诉求反映和权益维护机制,建立企业家 回馈社会的名誉保护机制,加强对优秀企业家的宣传报 道,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切实维护企业家合法权 益。 第三节 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 一、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 强化底线思维,持续加强重点领域风险的全流程、全链 条、全周期管控,加强政府债务限额和预算管理,确保到 - 79 - 期偿还。防范化解地方政府性存量债务和隐性债务风险, 加强举债源头管控,全面执行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制度,统 筹考虑未来年度增支压力,完善跨年度平衡机制,确保财 政可持续。 二、推进金融改革创新 加大金融违法行为打击力度,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建 立健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制度与机制,守住不发生金融 风险的底线。创新金融服务方式,重点发展产业金融和供 应链金融,积极发展普惠金融、农村金融,规范化发展互 联网金融,促进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权益交易等金 融产品和服务在我区落地推广。稳步发展融资租赁、融资 担保等金融服务,探索推广知识产权证券化等新型金融产 品。 三、健全财政收支预算管理 开源节流,多措并举确保实现收支平衡。积极盘活财 政存量资金,统筹利用好各类结余、沉淀资金。树立过“紧 日子”思想,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加大对重点领域支持力 度,完善财政对民生和公共服务领域投入稳定增长的机 制。建立健全动态预算执行监控体系,创新政府采购制度 管理体系。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政府预算绩效 管理体系,推进绩效管理与预算管理充分融合。 - 80 - 四、做好政府投资管理 实施财政资金引导,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公共工程领 域,弥补政府可用财力不足与政府投资项目不断扩大之间 的矛盾。建立健全政府投资项目的决策管理机制,不断加 强政府投资项目招投标、造价等规范化管理,压缩项目建 设成本。抓好政府投资项目实施重点环节管理,避免程序 逆行。 五、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加快破除民间投资进入补短板等重点领域的机制障碍, 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积极性。完善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长 效机制,鼓励引导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等补短板领域重大项目建设。优化民间投资项目要素保障 和协调服务,加快民间投资项目落地建设,有效降低投资 项目实施涉及的税费、融资、用地等建设成本,增强民间 投资持续稳定增长动力。 六、积极拓宽融资渠道 探索建立支持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加快发展的奖励办法, 推动企业通过上市挂牌、发行债券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 增强企业自身供血能力。精准推进专项债项目建设,全力 做好专项债项目配套融资,发挥“专项债券+银行融资”的组 合效应。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信贷产品和服务创新, - 81 - 创新中小企业用款还款方式,强化与政策性银行资金、保 险资金合作对接,健全具有潘集特色的银企对接体系。 第四节 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一、推动土地集约化管理 结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和人口规 模预测,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健全完善土地“亩均 效益”评价制度,鼓励企业利用现有厂区、厂房进行“零增 地”技术改造,实现增产增效不增地。积极盘活闲置建设用 地,提升土地使用价值。 二、提高土地利用率 推进亩产倍增计划和建设用地总量与强度“双控”行动, 强化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和开发强度的刚性约束。深化“空间 换地”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完善城镇低效用地开发激励机 制,健全产业用地流转机制,落实僵尸企业、落后产能腾 退土地的政策措施。编制并组织实施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 案,推进土地征收成片开发。 专栏 9 土地征收成片开发项目 卢家湖片区:位置为卢家湖以北,面积 4770.77 亩,范围北至 014 乡道、东 至平圩镇养鸡场、南至卢家湖、西至淮潘公路。 粮食加工产业园片区:位置为淮潘公路拐角,面积 2902.39 亩,范围北至李 桥村北河道、东至引河、南至无名乡道、西至淮潘公路。 淮南潘集经济开发区(北区)片区:位置为平圩发电厂以西,面积 2038.13 亩,范围北至铁路线、东至平圩电厂、南至铁路线、西至铁路线。 - 82 - 临港产业园片区:位置为祁集镇孔李淮河大桥以东,面积 587.11 亩,范围北 至孔李淮河大桥、东至平张郢孜、南至规划铁路线、西至农田。 潘集电厂以西片区:位置为潘集电厂以西,面积 652.34 亩,范围北至铁路 线、东至 016 乡道、南至 012 县道、西至 034 乡道。 潘集区政府周边片区: 位置为潘集区政府周边,面积 4726.65 亩,范围北至东 郢孜、东至刘龙村、南至朱圩村、西至 045 乡道。 循环经济园片区: 位置为潘集镇长江路以南,面积 2631.70 亩,范围北至长江 路、东至铁路线、南至科扬路、西至集南新村。 柳河安置房预留片区: 位置为聚源石化加油站以东,面积 2063.02 亩,范围北 至 006 乡道、东至 002 乡道、南至河道、西至 013 乡道。 田集街道办事处:淮南市潘集区产城融合发展示范片区、淮南市潘集区刘圩 棚改及扩大片区、淮南市潘集区政务新区周边片区 1、淮南市潘集区政务新 区周边片区 2。 高皇镇:淮南市潘集区高皇镇特色农业发展片区、淮南市潘集区高皇镇工业 发展区 1、淮南市潘集区高皇镇工业发展区 2。 平圩镇:淮南潘集经济开发区现代服务产业园片区、淮南市潘集平圩镇特色 养殖业发展片区、淮南市潘集平圩镇工业发展区 1、淮南市潘集平圩镇工业 发展区 2。 架河镇:淮南市潘集区架河镇特色农业发展片区、淮南市潘集区架河镇潘集 电厂周边片区、淮南市潘集区架河镇工业发展区 1、淮南市潘集区架河镇工 业发展区 2。 泥河镇:淮南市潘集区泥河镇现代农业发展片区、淮南市潘集区泥河镇泥河 滨水生态经济综合发展片区、淮南市潘集区泥河镇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片 区、淮南市潘集区泥河镇工业发展区 1、淮南市潘集区泥河镇工业发展区 2。 潘集镇:淮南市潘集区潘集镇特色农业发展片区、淮南市潘集区潘集镇循环 经济产业园片区、淮南市潘集区潘集镇工业发展区 1、淮南市潘集区潘集镇 工业发展区 2。 芦集镇:淮南市潘集区芦集镇现代农业发展片区、淮南市潘集区芦集镇循环 经济和现代服务发展片区、淮南市潘集区芦集镇工业发展区 1、淮南市潘集 - 83 - 区芦集镇工业发展区 2。 夹沟镇:淮南市潘集区夹沟镇现代农业和特色服务业产业发展片区、淮南市 潘集区夹沟镇工业发展区 1、淮南市潘集区夹沟镇工业发展区 2。 祁集镇:淮南市潘集区祁集镇煤化工配套产业园片区、淮南市潘集区祁集镇 豆制品产业园片区、淮南市潘集区祁集镇工业发展区 1、淮南市潘集区祁集 镇工业发展区 2。 贺疃镇:淮南市潘集区贺疃镇现代农业发展片区、淮南市潘集区贺疃镇循环 经济产业园片区、淮南市潘集区贺疃镇工业发展区 1、淮南市潘集区贺疃镇 工业发展区 2。 古沟回族乡:淮南市潘集区古沟回族乡潘东新城片区、淮南市潘集区古沟回 族乡民族文化产业片区、淮南市潘集区古沟回族乡轻工食品加工片区、淮南 市潘集区古沟回族乡工业发展区、淮南市潘集区古沟回族乡淮潘公路以南工 业发展区、淮南市潘集区古沟回族乡淮潘公路以北工业发展区。 - 84 - 第十二章 坚持改善民生福祉,切实满足人民对美好 生活的向往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普惠性、均 等化、可持续的发展方向,重点做好就业、教育、健康、 社会保障、文体等工作,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 化建设,逐步扩大多领域、多层次、多元化的公共服务供 给,全面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第一节 确保城乡居民就业增收 一、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坚持把促进就业放在各项工作优先位置,健全自主择 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的机制,推进就 业与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等发展战略良 性互动、深度融合。全面落实稳就业各项政策,持续开展 “四进一促”活动,确保就业局势总体稳定。健全完善城乡劳 动者平等就业制度,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渠道。建立 健全政府促进就业目标责任制和就业工作协调机制。加强 就业信息监测平台和就业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二、统筹做好重点群体就业 把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 配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再就业支持力度,实施再就 业帮扶行动,做好化解过剩产能中职工安置工作。统筹城 乡就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 - 85 - 业。加强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规范公益岗位开发 和管理,对就业困难人员实行实名制动态管理和分类帮 扶,确保零就业家庭、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等困难家庭至少 一人实现就业。 三、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落实促进城乡居民增收新政策新举措,拓宽劳动收入 和财产性收入渠道,通过促进就业、引导创业、社会保 障、工资增长等具体措施继续促进全区城镇居民增收,切 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到 2025 年,力争全区城镇、农村常住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 49457、25925 元。 第二节 推动教育事业增量提质 一、提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水平 实施好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创建“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 惠发展”县区。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 并举的办园体制,大力扶持公办幼儿园发展,逐步加大公 办幼儿园的比例,提高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覆盖率,大庄幼 儿园等 4 个项目。健全完善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机制,通过公 办园建设、民办园奖补等办法,提供更多的普惠性学前教 育资源,着力解决“入园难”和“入园贵”的问题。完善学前教 育管理制度,实现幼儿园监管督导全覆盖,确保幼儿生命 安全和身心健康发展。到 2025 年底,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 95%,普惠园覆盖率达 85%,公办园占比达 55%。 - 86 - 二、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全面启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加快城乡义务教育 一体化发展。按照区乡村振兴和城镇化规划,落实新建居 住区配套学校建设,采取就近原则,对农村学校实施布局 调整,合校并点,不断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积极推广 集团化办学、学区制管理等办学形式,促进优质教育资源 共享。推进实施义务教育质量提升行动,建立以提高质量 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 水平,出名师、育英才。深化与长三角的基础教育合作,积 极引进长三角地区优质中小学教育资源,通过设立分校、 整体托管、协作帮扶、学校联盟等方式提升办学水平,共 建校长及教师培训联动平台,打造优质均衡的基教统一 体。 三、促进职业教育高品质特色发展 大力支持与鼓励发展职业教育,推动职业教育高品质 特色发展。完善市场配置资源、劳动者自主选择、政府购 买服务和依法监管的职业培训工作机制。深化与长三角的 职业教育合作,着力培养技能型紧缺人才。积极引导潘集 工程技术学校开展新型职业农民、退役军人等重点人群职 业技能培训。 - 87 - 四、保障特殊群体接受教育权利 进一步完善落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政策,切 实保障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平等接受教育权利。实施特殊教 育提升计划,强化管理、精准施策、分类实施,确保适龄 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 95%以上。加强对农村留 守儿童关注关爱,优化保障留守儿童寄宿需求。落实好军 人子女教育优待政策。重视发展老年教育,为老年人提供 就近便捷的学习环境。 五、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 实施“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潘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 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并创新课程形式,推动 教育信息化由融合应用向创新转变。加快推进智慧教育创 新发展,完成 54 所中小学智慧学校建设工作,实现全区中 小学智慧学校建设全覆盖。构建“互联网+教育”支撑服务平 台,深入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运用,提高全区教育现代化 水平。 六、深化教师管理综合改革 加强对师德师风监察监督,强化师德考评,实行师德 问题“一票否决”。完善教师培训经费保障机制,充分发挥名 师(名班主任)工作室示范带动作用,不断提升教师专业 化水平。深化教师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行中小学教师 - 88 - “区管校聘”和校长职级制改革。依法保障教师工资待遇,建 立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增长长效联动机制。 七、大力推进语言文字事业发展 全面落实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大力推 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不 断增强社会语言文字应用的法制意识,促进城市语言文字 服务质量的持续提升,以及乡镇农村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 普及推广。 第三节 推动“健康潘集”建设 到 2025 年,全面建立起适应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 群众健康需求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医疗卫生综合服务水平达到全省中上水平。 一、加快发展基层卫生事业 通过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 服务项目,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努力提高农 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内涵建设,不断改善服务流程,全 面优化医疗卫生服务,探索建立持续改善服务的长效机 制。提高基层卫生机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应急救治 能力。完善卫生技术人员的任职资格制度,鼓励优秀人才 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在业务培训、职称晋升、待遇 政策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 - 89 - 二、强化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开展中心卫生院一级甲等创建、特色专科、优质服务基 层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大力推进卫健事业信息化建 设,继续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完善远程、区域协 同等信息系统,推动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签约、基本公共 卫生服务项目等工作落实。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和服 务能力建设。积极推进公开招聘执业医师、高等医学院校 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开展二级以上城市医院对口支 援乡镇卫生院工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与水平。 三、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着力抓好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服务能力建设,新建淮南 市第五人民医院住院楼、中医院综合楼,推进泥河中心卫 生院二级综合医院改造项目。构建分级医疗、急慢分治、 双向转诊的诊疗模式,方便群众就医。充分利用紧密型医 共体建设平台,积极开展区、乡两级卫生机构纵向合作, 通过人才扶持、设备支持等帮助乡镇卫生院开展基本医疗 服务,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实现区域内就诊率逐年提 高。 四、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体系 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潘集区突发公共 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潘集区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 援应急预案》的规定和要求,进一步加强卫生应急工作制 - 90 - 度建设,加强卫生应急队伍装备和能力建设,加强培训演 练与评估,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物资储备,重点抓好新型冠 状病毒、甲型 H1N1 流感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交 通、消防等安全事故的应急准备、处置与医疗救援。突发 公共事件报告及时率达到 10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规范处 置率达到 100%。 第四节 强化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一、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底线 构建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依据困难类型和困难 程度实施类别化、差异化救助,推动社会救助从单纯的物 质救助向多维度保障转变、从简单的生活型救助向综合性 服务救助延伸,形成“物质+服务”的救助方式,提升救助保 障的针对性和精准度,全方位保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建立健全社会力量参与机制,推进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 务。加强社会救助风险防控,完善公开机制和监管机制, 实现兜底保障管理安全。 二、基本实现社保法定人员全覆盖 实施全民参保计划,促进和引导各类单位和符合条件 的人员长期持续参保,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开展全 民参保登记,对各类人员参加医疗保险情况进行记录、补 充完善,为全民参保提供基础支持。鼓励积极参保、持续 缴费。做好中小微企业、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等重点群 - 91 - 体参保工作。到 2025 年,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 23.5 万人。 三、完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 按照“补短板、抓提升、强管理”思路,建立起基本医疗 保险基金总额预算控制下的以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医 保支付机制,建立和完善医疗保障基金监管长效机制,完 善稳定公平的待遇保障机制及可持续的医疗保障筹资和运 行机制,推进以 DRG 付费方式改革为重点,制度化、常态 化实施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不断降低医疗 机构医疗投入成本、减轻参保群众的就医负担,切实增进 人民健康福祉。到 2025 年,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职 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 稳定在 75%左右。 四、加强住房保障力度 将棚户区改造、采煤沉陷区搬迁安置、城镇化建设与 稳定房地产市场有机结合,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落 实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制度。加快解决采煤沉陷区搬 迁安置遗留问题,进一步完善安置小区配套设施。 五、关爱有特殊需要的社会成员 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孤儿、残疾人等重点 人群社会福利和保障体系。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加强残 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保障妇女和未成年人合法 - 92 - 权益。健全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多部门合作机制。完善流 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体系。 六、增强养老保障 顺应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完善覆盖城乡的养老保障 体系。优先发展社会养老,全面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 机构养老为支撑、社区养老为依托的多元化养老服务体 系。着力解决农村养老问题,加强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 务工作。建立健全医养结合机制,积极推动医疗卫生和养 老服务融合发展。到 2025 年,全区公办养老机构新增 130 张床位。 七、加强退役军人服务管理保障 认真落实退伍安置相关政策,健全完善“阳光安置”机 制,大力促进就业创业,引导退役军人到基层组织、城乡 社区等一线工作。持续做好双拥创建工作,建立困难退役 军人家庭个性化帮扶机制。加强退役军人系统队伍建设, 提升全区 11 个乡镇街道服务站和区服务中心“全国示范型退 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创建水平。推进潘集镇“凤台县抗日 民主政府纪念园”改扩建、潘集军人公墓建设、潘集镇退役 军人文化园、潘集区退役军人技能培训基地等项目谋划和 建设。 - 93 - 第五节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一、实施积极的人口发展战略 落实生育政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健全幼有所 育、老有所养的服务体系,全力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引导生育水平适度提升并稳定在合 理区间。积极推进托幼一体化建设,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形 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试点,打造示范样板,推动婴幼儿照 护服务创新发展。保障养老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完善区养 老服务指导中心、乡镇(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养老 服务站“三级中心”功能,推进三级中心专业化运营。深入推 进医养融合发展,推进智慧养老建设,积极发展银发经 济。 二、促进妇女全面发展 完善促进男女平等、妇女全面发展的制度机制,实施 妇女发展纲要,推进妇女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统筹兼顾 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各方面的权 益,消除不利于妇女发展的障碍,显著提高妇女的健康水 平、受教育程度、经济地位、参政比例、社会福利水平 等。加大对残疾、留守妇女等特殊妇女群体的关爱帮扶, 严厉打击暴力侵害妇女、拐卖妇女等犯罪行为。 - 94 - 三、关爱保护未成年人 健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机制,依法保障未成年人生 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的权利,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 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有效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实施儿童发展纲要,完善未成年人监护制度,消除对女童 的歧视,严厉打击拐卖儿童、弃婴和各类侵害未成年人合 法权益的犯罪行为。完善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健全儿童救 助保护机制,实施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工程,加强困境儿童 分类保障,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关爱力度。 推进儿童福利机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转型升级。 四、加强家庭建设 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树立新时代家庭观,注重家 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 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家庭文明新风尚。构建和谐家 庭关系,倡导共同参与家庭事务,实施家家幸福安康工 程,加大平安家庭建设激励,开展婚姻家庭矛盾纠纷排查 化解行动,完善家庭支持体系,实施家庭文明创建行动、 家庭教育支持行动和家庭服务提升行动,鼓励社会资源为 家庭提供服务支持。 五、提高残疾人发展能力 全面落实残疾人保障政策,实施对残疾人的特别救 助,切实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加快发展残疾人教育,开 - 95 - 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促进残疾人就业。健全残疾人康 复托养服务体系,完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加强服务 机构和服务设施建设,培育残疾人社会服务组织,加快发 展重度残疾人托养服务。增强全社会扶残助残意识,营造 关心关爱残疾人的浓厚氛围。 六、推进全民体育活动 以建设体育强区为引领,以加快构建现代公共体育服 务体系为中心,坚持目标导向和改革创新,强力推动公共 体育场馆提标升级和体育惠民工程提质增效,精心打造全 民健身、青少年体育、体育设施的特色和亮点,满足全区 人民公共体育基本需求。 七、优化基本公共服务制度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清单制度,制定城乡统一的基 本公共服务清单和标准,完善清单和标准动态调整机制, 稳步提高保障标准和覆盖水平。积极探索合淮基本公共服 务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提高公共服务资源要素跨区域流动 和优化配置,提升市民服务体验和资源使用效率。推进体 育、文化、绿地等公共服务设施兼容设置,推进时空多元 共享,实现不同公共服务设施之间的相互支撑和资源共 享。 - 96 - 大力推进民族宗教、外事侨务、融媒体、工会、共青 团、红十字、人防、档案等事业取得新成效,精神文明和 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专栏 10 民生领域重点项目 教育重点项目:加快潘集工程技术学校附属小学和附属幼儿园建设项 目,潘集工程技术学校附属小学教学楼、综合楼面积 12147.7 平方米,附属 幼儿园 3345 平方米及运动场地等附属工程;滨河新区九年一贯制学校项目, 建设教学楼、综合面积 26000 平方米及运动场等附属工程;夹沟潘东小学, 建设教学楼、综合面积 6500 平方米及运动场等附属工程。 公 共卫 生重点项 目 : 淮南市 第五 人民医院 住院楼项 目, 总建筑面 积 20000 平方米;中医院综合楼项目,总建筑面积 30000 平方米;泥河中心卫生 院二级综合医院改造项目,建筑面积 18000 平方米。 其他方面重点项目:颐年老年公寓项目,占地面积约 50 亩,建筑面积约 1.2 万平方米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潘集区智慧社区建设项目,二级云服务中 心、政务延伸社区相关工程、智慧居家养老、智能物业工程、融媒体平台建 设等。 - 97 - 第十三章 坚持治理体系与能力建设,营造现代化社 会治理格局 紧紧围绕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点任务, 健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深化“平安潘 集”建设,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机制,推进应急 管理体系建设,着力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第一节 健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基层民主 协商制度,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 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 体。 一、提升基层治理体系服务能力 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向基层放权赋能,深 化服务管理创新,减轻基层特别是村级组织负担。持续加 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坚持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构建党 建引领、群众参与、自主管理,共建共享的工作格局。建 立健全乡村治理机制,做深做实农村基层党建“一抓双促”工 程,完善村级社区工作协商委员会机制,全面落实“四议两 公开”,完善村级重要事项、重大问题由村党组织研究讨论 机制。 - 98 - 二、深入推进“政社互动”改革 加快推进政府与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社会组织有效衔 接和良性互动,进一步厘清权责边界、提升自治能力、激 发社会活力,强化政府购买服务理念,实行网格化管理、 组团式服务,提升社区服务管理绩效。稳步推进基层民主 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继续拓宽、规范群众参与基层 社会治理的渠道。 三、加强社会组织服务能力 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畅通 和规范市场主体、新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参 与社会治理的途径。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对社会组织的领 导,推动成立党委社会组织工作协调机制。健全社会组织 综合监管体系。大力发展社会慈善事业,广泛动员社会力 量开展社会救济和社会互助、志愿服务活动,加强对慈善 基金的使用及其管理的社会监督。 第二节 扎实推进全面依法治区 一、加强法治政府建设 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责,进一步厘清政府与市场、政 府与社会的边界。进一步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提高重 大行政决策质量,加强对重大行政决策过程规范管理。继 续推进重点领域综合执法改革,探索跨领域跨部门综合执 法。实施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 - 99 - 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健全政 府守信践诺机制。 二、全力构建法治社会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积极实施“八 五”普法规划,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 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推动全社会增强法治观念。推进 法治乡村建设。强化基层司法建设,全面提升司法运行基 础保障、管理水平及履职能力。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推动 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法治氛围和法治习惯。 第三节 深化“平安潘集”建设 一、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 严格落实国家安全责任制,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 建设,建立健全国家安全风险研判、防控协同、防范化解 机制。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和制度安全,严防敌对势力 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加强意识形态安全,加强 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推动民兵政策制度调整改 革,抓好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建设。开展国家安全宣传 教育,巩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 二、促进经济建设与国防动员协调发展 增强基础设施国防功能,深化资源要素共享,建立健 全有序可控的军地数据资源共享机制,推动实现地质、测 绘等基础数据军地互通共享。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夯实基 - 100 - 层武装基础,深化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转型。加强现代人民 防空建设,持续加大人防地下空间建设和开发利用力度。 强化全民国防教育,完善双拥工作和军民共建机制,巩固 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大好局面。 三、强化社会治安防控建设 大力推进“雪亮工程”建设,深入开展“守护平安”行动, 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坚决防范和打击暴力恐怖、黑 恶势力、新型网络犯罪、跨国犯罪和其他各类刑事犯罪。 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建设维稳态势监测 预警平台,完善平安建设实体化运作制度机制,加强平安 潘集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基本能力建设。加强法院、检 察院、公安、司法等政法领域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推 进社区矫正场所建设。弘扬见义勇为精神。 四、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对城乡规划、产业规 划、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实行重大安 全风险“一票否决”。强化风险意识,加强源头管理,持续深 化“铸安”行动和“六项机制”建设,继续开展“1+10+N”安全 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坚决遏制危险化学品、煤矿和非 煤矿山、建筑施工、交通等重特大安全事故。严格落实企 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推行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企业安全 承诺制。 - 101 - 五、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强化农副产品、基本用药和各类餐饮企业、企事业单 位及学校食堂等抽检和检测,积极推进食品安全责任保 险,加大对违法生产经营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食品药品 安全。完善食品药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和质量标识制度, 健全全过程安全监管体系。完善疫苗管理长效机制。 六、保障粮食安全 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构建科学合理、 安全高效的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体系,稳定粮食播 种面积、产量和质量,开展节粮减损行动,确保口粮绝对 安全、重要农副产品供应充足。落实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 补偿机制,严守耕地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强化粮 食安全区长负责制。 七、保障能源安全 加快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增强能源持续稳定供 应、合理需求调控、风险预警和管控能力,实现煤炭、电 力和民生油气供应稳定可靠。大力发展先进生物液体燃 料,有序推进油气替代。依法依规做好重要输电通道、油 气管道的安全保护。强化能源企业主体责任,加强部门联 动,提高应对极端天气、地质灾害等突发事件的能力。 - 102 - 第四节 完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巩固拓展信访突出问题 “深督导、重化解、促落实”专项行动成果,完善信访制度, 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健 全各类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完善源头防控、排查梳理、纠 纷化解、应急处置的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推动维稳工 作制度化、常态化,为新一轮发展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第五节 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加快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推进实施自然 灾害防治能力提升工程,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加强应 急预案管理,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开展常态化应急疏散演 练。加快区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明确应急响应标准和应急 责任,建立完善现代化应急指挥体系。加快建设监测预 警、指挥调度、抢险救援“三大系统”,推进危险化学品、道 路交通、地质灾害、森林防火、防汛抗旱、地震等“6+N”重 点领域应急系统建设。建立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为 主力、专业救援队伍为协同、社会力量为辅助的应急救援 队伍,大力提升抢险救援能力。健全应急物资保障和储备 体系,加强应急物资统筹协调能力。完善保险体系,发展 巨灾保险,筑牢防灾减灾救灾人民防线。 - 103 - 第十四章 坚持强化落实,保障规划有效实施 建立健全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机制,科学配置 资源,鼓励创新创造,强化责任落实,广泛动员全社会力 量,保障全区“十四五”规划纲要顺利实施。 第一节 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 一、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 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发挥各 级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切实加强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化 建设,完善党委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定期分析经济形 势、研究重大方针政策的工作机制,健全决策咨询机制, 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 二、强化政府主体责任 成立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 区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领导 小组,确保组织领导有力高效,确保规划顺利实施。细化 任务分解,明确任务分工,压实工作责任,提升政府统筹 规划、政策协调以及规范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三、加强规划衔接 按照“十四五”规划纲要与国土空间、人口、环境等规划 “多规合一”的要求,构建以规划纲要为统领,国土空间规划 - 104 - 为基础,专项规划为支撑的统一规划体系。专项规划要切 实贯彻本规划纲要的战略意图和主要任务,特别要加强约 束性指标的衔接,确保各类规划在总体要求上指向一致、 空间配置上相互协调、时序安排上科学有序。 四、明确目标分解 分解本规划纲要确定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明确牵 头单位和工作责任,加大绩效考核力度。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年度计划要贯彻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和任务,设置年 度目标并做好年度间综合平衡。规划提出的预期性指标和 产业发展、结构调整等任务,通过完善市场机制和利益导 向机制,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实现;确定的约束性指 标和公共服务领域等任务压细压实,逐一分解落实到各乡 镇街道、各部门。 第二节 加强规划实施保障 一、强化政策导向 围绕规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加强经济社会发展政策 的统筹协调,注重政策目标和政策工具、短期政策与长期 政策的衔接配合。充分发挥规划的指导作用,创新和完善 宏观调控方式,有效引导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公共资源。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研究制定一系列能够有效解 决突出矛盾、营造公平环境、激发社会活力的重大政策举 措,为实现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提供有力支撑。密切联系 - 105 - 宏观环境变化和发展实际,加强政策研究和储备,形成有 效政策预期和导向。 二、统筹要素投入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和政府投资结构,优先安排涉及民 生、公共服务等领域的财政支出和项目投入,集中财力保 证政府投资重大项目的资金需求。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资 金支持,综合利用政府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 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资重大项目。加强项目用地用能等 要素保障,对重大投资项目开设绿色通道,优先保障新型 基础设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共服务等领域项目用地用 能需求。 第三节 实施项目带动 发挥重大项目抓手作用,坚持以规划确定项目、以项 目落实规划,围绕基础设施、产业转型升级、社会事业等 重点领域,组织实施好一批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项 目。优化重大项目投资领域和区域布局,保持投资规模稳 步较快增长。强化重大项目建设全过程管理,严格建设程 序。完善重大项目储备机制,强化重大项目前期论证,完 善重大项目联动协调机制,加快项目落地。健全政府投资 管理制度,强化项目监管,完善后评价制度,提高政府投 资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 - 106 - 第四节 加强规划监督考评 一、加强规划实施监督评估 认真组织开展中期评估,对规划执行中出现的新情 况、新问题,采取相应对策措施,对规划进行及时调整, 按照程序报请区人大常委会批准实施。强化对规划纲要实 施情况跟踪分析,定期将规划目标和主要任务的进展情况 向区人大报告,向区政协通报。自觉接受区人大、区政协 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 二、动员全社会参与 进一步扩大政务公开,加强信息引导、规划宣传、规 划解读,着力推进规划实施的信息公开,健全政府与企 业、市民的信息沟通和交流机制,提高规划实施的民主化 程度和透明度。广泛吸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为如期完成 规划目标打下坚实的社会基础,给市场主体以合理预期和 正确导向。发挥新闻媒体、群众社团的桥梁和监督作用, 促进各类规划的有效实施。形成全社会关心规划、支持规 划、参与规划实施和共同监督的良好氛围。 - 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