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荐全国物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2021—2025年)专门(专业)委员会委员候选人的通知v1(1).pdf
全国物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文件 物职教指字〔2023〕4 号 关于推荐全国物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 会(2021—2025 年)专门(专业)委员会 委员候选人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全国物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2021-2025 年)组织建设,吸收更多的专家参与到物流行指委 的工作中来,经研究并报教育部批准,物流行指委拟下设 10 个 专门(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现面向全国有关单位 组织开展物流行指委专委会委员候选人申报工作,具体事项通知 如下: 一、专门(专业)委员会机构设置 1.物流行指委下设教师发展、课程思政、校企合作与成果转 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教学质量评价与保障、学分成果认定与转 换、企业人力资源建设与就业七个专门委员会和物流业制造业融 合、物流管理类、物流工程技术类三个专业委员会,各专委会在 1 物流行指委的领导和指导下开展工作(各专委会具体职能分工见 附件) 。 2.物流行指委各专委会设主任委员 1 名,主持物流行指委专 委会的重点工作并协调各项工作的开展;副主任委员若干名,协 助主任委员工作;秘书长 1 名,副秘书长 1 名,负责专委会的组 织联络和日常事务工作。 二、任职条件 1.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拥护党的 领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 护”,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热心职业教育事业,坚持原 则,学风端正,作风正派,公正廉洁; 2.在物流职业教育或工作领域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 的实践经验,有较为丰富的代表性成果; 3.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从事所选择委员会 相关领域工作 5 年以上,年龄在 60 周岁以下; 4.来自行业企业的专委会委员,应熟悉行业政策,了解产业 发展和企业用人需求,一般应具有参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或相 关行业企业标准建设的工作经验; 5.来自教育系统的专委会委员,应熟悉教育教学和教学管理 工作,一般应具有参与教学标准研制、课程标准研制、教材建设、 产教融合等方面的工作经验; 6.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和组织、沟通能力,能够围绕职业教 育改革发展,认真落实物流行指委及专委会有关工作要求,积极 承担并协调所在单位及有关方面力量承担专委会工作任务,能够 2 保证参与专委会工作的时间; 7.具有履行专委会委员职责的身体条件。 三、推荐要求 1.专委会委员候选人由相关单位遴选后推荐产生,物流行指 委委员根据自身情况均应选报进入相应专委会,每个单位可向各 专委会分别推荐 2 名候选人,每位候选人只能参加一个专委会。 2.请各单位组织候选人于 2023 年 6 月 10 日前点击以下网址 ( http://www.clppx.org.cn/candidateTable)按要求填写推 荐表,并将推荐表盖章后和相关证明材料(最高学历、职称、学 术成果证明等)扫描发至秘书处邮箱 wljzw@vip.163.com,文件 命名格式为“单位+姓名专委会成员推荐表”。 四、联系方式 全国物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处 联系人:上官士霞 电话:010-83775925 司宇 83775915 E-mail:wljzw@vip.163.com 地 址:北京市丰台区丽泽路 16 号院 2 号楼铭丰大厦 1106 附件:物流行指委下设专门(专业)委员会职能分工 全国物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代章) 2023 年 5 月 22 日 3 附件: 物流行指委下设专门(专业)委员会职能分工 序号 名称 职责 服务职业院校物流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开展相关师资培训,指导物流专业“双师型” 1 教师发展专门委员会 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搭建平台、创新机制,推进教师到企业实践工 作落实落地,推动企业高技能人才到学校兼职任教,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 教学能力。 2 课程思政专门委员会 推进物流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积极挖掘相关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 育资源,组织开发课程思政教学指南,推动建立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库。 推动物流类专业产教科融合,调研校、企痛点难点问题,搭建双方合作交流平台, 3 校企合作与成果转化专门 委员会 指导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专业规划、课程设置、教材开发、教学设计、教学实施; 推动校企开展双边多边技术协作、科研攻关和社会服务,推进共建技术技能创新平 台等;指导职教集团建设、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等工作,促进教学、竞赛等成果转化 实施。 4 序号 4 5 6 名称 职责 国际交流与合作专门委员 促进物流职业教育国际化交流合作。通过课程比较和研究、项目合作等工作,协助 会 教学质量评价与保障专门 委员会 推进物流职业教育国际化对接,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中资企业“走出去”。 研究分析产业需求与人才供给,参与物流行业职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参与行业人 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建设;推进物流职业教育课题立项与研究,实现教育思想、理 念、方法和手段的全方位创新与协调发展,加强教师科研能力提升。 学分成果认定与转换专门 推动学分银行建设。参与国家资历框架建设相关工作,推动学分银行试点工作,开 委员会 展各类学习成果认定、积累和转换,推进岗课赛证融通工作。 服务企业学习型组织建设,指导院校老师参与企业人力资源体系建设、能力模型建 7 企业人力资源建设与就业 设、内训课程与培训资源开发、校企招聘服务等方面工作;搭建校企就业需求对接 专门委员会 平台、推动院校就业供给与国企招聘和社会招聘平台精准对接,推动院校老师围绕 企业招聘和员工发展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 服务国家制造强国战略,促进物流业制造业协同联动和跨界融合,推动物流业服务 8 物流业制造业融合专业委 员会 智能制造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对接产业需求,通过搭建产学研服务平台,以产业化、 数字化、信息化牵引物流业制造业两业联动融合发展,推动院校物流类专业、学科 设置紧跟融合发展趋势,形成适应性人才培养体系,助力应用型、创新型和复合型 物流专业人才培养。 5 序号 名称 职责 协助组织开发高职本科现代物流管理、高职本科供应链管理、高职现代物流管理、 高职航空物流管理、高职铁路物流管理、高职港口物流管理、高职工程物流管理、 高职供应链运营、高职采购与供应管理、中职物流服务与管理、中职国际货运代理、 9 物流管理类专业委员会 中职冷链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教学指导方案,指导教学改革实践;研究提出物流 行业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学基本要求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法,对专业设置、 教学计划制定、课程开发、教材建设提出建议;协助推进中高职及本科衔接和终生 教育;指导推进 1+X 证书制度试点工作。 协助组织开发高职本科物流工程技术、高职物流工程技术、高职智能物流技术、高 职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中职物流设施运行与维护专业的教学指导方案,指导教学 物流工程技术类专业委员 10 改革实践;研究提出物流行业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学基本要求和人才培养质量 会 评价方法,对专业设置、教学计划制定、课程开发、教材建设提出建议;协助推进中 高职及本科衔接和终生教育;推进 1+X 证书制度试点工作。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