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动画学院——聚焦两个根本不负使命担当.pdf
聚焦“两个根本” 不负使命担当 实现民办高等教育 特色发展 内涵发展 新突破 汇报人:王春利(副校长) 2019年5月20日 主 要 内 容 PART ONE PART TWO PART THREE 从创业到事业 从育人到办学 从人才到产品 一、从创业到事业,坚定责任使命, 深耕民办教育 以振兴国产动漫事业的 满腔志愿和责任情怀 以前瞻敏锐的战略眼光和 对文化产业发展的研判 把握住国家改革开放与 教育体制改革的有利时机 吉林动画学院创始人、董事长、校长郑立国 国内一流 国际知名 百年名校 2000年联合吉林艺术学院共同创办动画学院, 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体动画学院。 文化产业 经济建设 朝阳产业 快速发展 国内外 艺术教育 国内外 文化产业 调 分 研 析 学校第一届 董事会成立 专业人才 巨大需求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朝阳产业 朝阳产业 动漫产业 青少年 价值观 建校之初 办学道路:坚持开放式办学,走学研产一体化 办学定位:培养文化创意产业应用型人才 动漫专业优质师资 严重匮乏 尚未建立规范有效的 管理体系 资金投入能力有限 社会对民办高校发展 缺少认知 汇 集 国 内 国 际 动 画 专 家 创意制作事业群 互创事业群 影视事业群 IP事业群 互娱事业群 文娱事业群 现有18个教学单位,34个本科专业,本科在校生12000余人。 2004 学校被教育部批准 为独立学院 2008 全国首批转设为 民办普通本科高校 2014 学校通过教育部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PAGE 9 2004年 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 2005年 国家动画产业基地 2011年 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2015年 吉林省·首批整体 转型发展试点高校 2016年 全国民办高校创新创业 教育示范学校综合奖 2017年 全国第二批创新创业 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2018年 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 最佳动漫教育机构 办 学 成 果 2015年 全国毕业生就业典 型经验高校 郑立国董事长、校长主要荣誉、主要任职 第五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杰出校长奖 第六届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校长奖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文化部优秀专家 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等重要奖励 中国动画学会副会长 中国文化产业商会副会长 国家动画数字媒体专业教指委委员 吉林省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第四届会长 二、从育人到办学,注重战略布局, 推动特色发展 遵循高等教育规律 融合现代企业管理理念 推进特色管理体系建设 用学术思维推动内涵发展 用企业思维推动管理创新 用市场思维推动教学变革 主 要 做 法 01. 坚持科学发展,深化办学理念的内涵引领 02. 坚持党的领导,筑牢稳定发展的核心力量 03. 发挥机制优势,打造引才用才“人才磁场” 04. 实施精准人才培养,变革创新特色培养机制 05. 深化校企合作,构建产教融合协力育人体系 06. 深化“四创”文化,打造特色双创生态体系 07. 强化科技创新,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 (一)坚持科学发展,深化办学理念的内涵引领 01 自尊 自强 创新 创造 校训精神 02 办学特色 03 开放式国际化 学研产一体化 创意产品高科技化 创新 创造 创优 创业 核心文化 04 办学宗旨 为学生负责 为家长负责 为行业负责 为社会负责 为国家负责 (一)坚持科学发展,深化办学理念的内涵引领 05 发展格局 06 发展战略 07 战略目标 大视野 大理念 大胸怀 大思维 大气魄 社会化功能 全球化视野 企业化思维 市场化意识 工业化体系 商品化价值 创意硅谷 创业硅谷 (二)坚持党的领导,筑牢稳定发展的核心力量 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坚持 围绕 增强 坚定 四个服务 两个责任 四个意识 四个自信 为学校稳定发展发挥了强有力的领导和监督作用 荣获“吉林省高校工委工作创新奖”“依法治校示范校”等荣誉称号 (二)坚持党的领导,筑牢稳定发展的核心力量 围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 围绕 围绕 加强 实施 构建 实施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提升工程” “师德师风建设攻坚工程” “学生思想引领融入工程” 加强 全面加强思政工作 构建 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红色 文库、青马工程、新时代传习所、 学习筑梦行动”——“六面一体” 的大思政育人体系。 (三)发挥机制优势,打造引才用才“人才磁场” 中外专家教师 结合 文化 教育专家 环境 政策 中青年教师 结合 行业 专家 管理 队伍 教师 队伍 机制 条件 基础型和双师型教师 结合 待遇 管理专家 (三)发挥机制优势,打造引才用才“人才磁场” 吉林省教师教学发展中心(2019) 吉林省“动漫游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2017) 吉林省设计名师工作室(2018) 落实 培养 教师是第一身份 教书是第一工作 上课是第一责任 德高 学高 艺高 (三)发挥机制优势,打造引才用才“人才磁场” 双师型教师300余人 300 双创资格证书专职教师90名 90 国外高水平专家近523位 523 100 国内外和港台地区引进行业 高端人才100余人全职工作 50 常年开设50余个 国际大师班和工作室 学校专兼职教师900余人 发展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四)实施精准人才培养,变革创新特色培养机制 学校 产业 人才 学研产 一体化 核心 要素 OBE 作品 教学 变革 坚持培养方向与行业产业发展需求精准对接 产业链 专业链 人才链 5个产业领域 5个专业集群34个专业 54个培养方向 动漫游产业 动画艺术、漫画、游戏学院 设计产业 设计、产品造型学院 影视产业 电视与新媒体、电影、 影视造型、国际影视特效 虚拟现实与人工智能 虚拟现实学院 动漫游产 业 文商管理与营销领域 文化产业商学院 动画策划设计、影视动画、新媒体动画、影视特效、 动画管理与营销、新媒体漫画、游戏策划、游戏美术、 游戏衍生品设计 数码媒体设计、品牌视觉设计、室内设计、建筑可视 化设计、产品设计 全媒体节目主持、影视配音、全媒体节目制作、全媒 体节目包装、纪录片创作、全媒体节目运营与管理、 观念摄影、商业摄影、动态摄影、新媒体内容生产与 运营、节目策划、影视剧作、影视制片管理、影视导 演、影视剪辑、影视美术、影视服装、特效化装 虚拟现实技术、影视特效与动画技术、游戏开发技术、 大数据应用技术 广告策划、营销、管理、互联网金融 坚持培养路径与学生志向精准对接 培养目标:本科底蕴足,综合素养高,创新能力强,具有市场思维、国际视野和 企业理念的应用型人才。 本科 基础 通修 发展 路径 可选 创新 创业 贯穿 专创协同 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创作、设计):16学分 创新创业教育 能力为重 平台实践教学环节(30-35%) 实践教学 专业课程(20-25%) 专业课程 应用为要 专业基础课(15-20%) 育人为本 通识 教育 通识教育(25%) 公共基础必修课 公共限选课(2-7学期) 公共任选课(2-7学期) 讲座报告(1-8学期,每学期10次) 思政学分(1-4学期):2学分 创新学分(1-8学期):8学分 素质培养 贯穿 四年 坚持培养路径与学生志向精准对接 “大一大二选专业,大三大四选职业”精准人才培养战略 第8学期 第8学期 就业 创业 就业 创业 毕业实习基地 就业单位 就业基地 毕业实习 毕业论文(创作、设计) 职业 大三:企业导师 大三:企业导师 选平台、强实战 选平台、强实战 五类型工作室 四类型项目 企业课程+项目训练 (商业项目、展赛项目 双创项目、原创项目) 专业 大二:方向导师 大二:方向导师 选方向、定模块 选方向、定模块 34个专业下设 54个培养方向 大一:专业导师 大一:专业导师 选类型、强基础 选类型、强基础 专业基础 通识教育 专业课程+方向模块课程 A类:进入专业基础学习 兴趣 B类:补足美术基础 (五)深化校企合作,构建产教融合协力育人体系 主题 劳动 实践 创造 突出: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 突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突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构建 突出:紧密对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五)深化校企合作,构建产教融合协力育人体系 学产对接实践教学平台架构图 四类项目 商业项目 参展参赛项目 艺术原创项目 创新创业项目 四类型 工作室 校企合作工作室 国内外专家工作室 科研与创作工作室 创新创业工作室 学产对接 实践教学 平台 专业集群 产业领域 动漫游平台 动画 艺术 学院 漫画 学院 动画产业 漫画产业 游戏产业 游戏 学院 创意事业群 IP事业群 互娱事业群 互创事业群 影视平台 国际 影视 特效 学院 电影 学院 电视 与新 媒体 学院 影视产业 影视事业群 互创事业群 设计平台 影视 造型 学院 虚拟 现实 与人 工智 能平 台 产品 造型 学院 虚拟 现实 学院 设计产业 文娱事业群 互创事业群 虚拟 现实 与人 工智 能领 域 设计 学院 文商 管理 与营 销平 台 文化 产业 商 学院 文商 管理 与营 销领 域 (五)深化校企合作,构建产教融合协力育人体系 每年开设近200个工作室,融纳全校大三大 四5000余学生进行实践训练。 企业管 理理念 •强化平台实践项目的水平和质量 市场技 术标准 工业化 流程 开放式 项目制 •每学期完成各类项目300余项,其中产业实 战项目占比70%以上。 通过2-3个学期的强化教学和通识教育,学生 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市 场认知度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和提升。 (六)深化“四创”文化, 打造特色双创生态体系 创新、创造 + 创优、创业 (六)深化“四创”文化,打造特色双创生态体系 课程体系 制度体系 服务体系 创新创业孵化平台 五 平 台 共 享 影视后期服务平台 动画游戏渲染平台 设计公共服务平台 互创世界网络平台 政策体系 (六)深化“四创”文化,打造特色双创生态体系 创业共同体:大力扶持学生在校期间创业,设定上不封顶的创新创业扶持经费, 每年设定2000万创业基金,并逐年加大投入力度。 (六)深化“四创”文化 打造特色双创生态体系 第三届中国“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 我校斩获2项全国金奖和 1项铜奖,是全国唯一荣 获金奖的民办普通本科 高校。 (七)强化科技创新,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 承担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 上海吉动智慧虚拟现实研究院 现 代 动 画 技术 吉 林省 高 林省科研项目115项,取得213项具有自 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 创新 游戏与 互动媒 体技术 工 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 程中心 吉林省 数字动 画技术 工 程研究中心 成果 可视媒体与 增 强现实技 术重点实验室 游戏研究重点实验室 3D交互技术重点实验室 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资助项目,以及吉 建设 三、从人才到产品,强化优势特色, 提升品牌价值 01 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02 专业建设水平显著提升 03 优质文创产品不断涌现 04 综合办学实力明显提升 (一)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 + 就业率高 93 87% 就业对口率高 学校连续5年就业率 专业对口率 就业质量高 (一)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大创项目634项(国家级360项) 省级金奖10项,银奖21项,铜奖30项 70余个创业项目展开商业运营 荣获国家级金奖2项、铜奖3项 20余个创业团队通过学校扶持注册公司 校内孵化创业团队近百个 (二)专业建设水平显著提升 2017、2018、2019年第三方评价中(《中国大学及学科 专业评估报告(2017-2018)》《校友会2018中国艺术类大 学各本科专业排行榜》)《校友会2019中国民办大学一流 专业排名150强》动画专业连续三年位居全国同类高校排名 第一。 2017年,学校首创的漫画专业被增 设进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 (二)专业建设水平显著提升 省级特色高水平专业:3个 省级品牌专业:3个 省级特色专业:3个 省级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1个 省级创新创业示范专业:4个 (二)专业建设水平显著提升 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艺术设计学) 省级特色高水平学科(设计学)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 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 (三)优质文创产品不断涌现 500+ 腾讯、网易、爱奇艺等平台共上线原创作品 国际奖9项 778 国内外奖项 国家级奖262个 省级奖507项 (三)优质文创产品不断涌现 (四)综合办学实力明显提升 现已与海外23国家和地区,130余所高校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 40余次高峰论坛 1000多人次交流 (四)综合办学实力明显提升 吉林动画学院副校长刘欣做客《超越》 海外媒体、央视栏目、中国教育报、中国文化报等 PAGE 44 (四)综合办学实力明显提升 (四)综合办学实力明显提升 办一所“神形兼备” 的应用型大学,是在众 多公办学校中杀出一条 血路、能够脱颖而出、 能够占据制高点的聪明 之路、明智之路也可能 是一条战略之路。 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两个根本”,落实“四个回归”, 坚持应用型办学定位,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 把教育质量当成生命线,坚定不移走特色发展、内涵发展道路,办一 所“神形兼备”的应用型产业大学,为国家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文化产 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请领导专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