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派出项目.pdf
【政策解读】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派出项目 什么是“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派出项目”? “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派出项目”(以下简称“派出项目”)是资 助国内优秀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应届博士毕业生到国(境)外高 水平高校、科研机构或企业的优势学科领域合作开展博士后研究工 作。 “派出项目”资助人数有多少? 2022年计划资助80人以内。 “派出项目”的项目期限是怎样的? 在国(境)外工作时间须不少于12个月; 在国内派出单位工作时间须不少于6个月(※同一站之内,获选前 在站时间可计入国内派出单位工作时间。) 同一站之内,累计在站时间不少于24个月; 总累计在站时间最长不超过6年(※总累计在站时间指获选前及获 选后在中国博士后网上办公系统中备案的在站时间总和。) 获选人须在获选通知印发之日起6个月内赴外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 (※如因疫情等不可抗因素无法按期开展研究,需由获选人员所在 设站单位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报备,否则视为自动放弃。) “派出项目”的资助经费是怎样的? 全国博管办资助每人30万元人民币;(※项目经费由中国博士后科学 基金会一次性拨付设站单位,获选人员赴外时,由设站单位按月转 拨资助经费。) ※资助经费应全部用于获选人员的日常生活费用(含工资、奖金、 生活补助及社会保险个人缴纳部分等),应由单位承担的社会保险 缴纳部分不得从资助经费中列支。设站单位不得提取项目管理费。 国内工作期间由国内派出单位支付工资待遇; ※获选人员在国内派出单位工作期间的工资待遇由派出单位按照本 单位博士后研究人员工资待遇有关规定执行。 国外导师须给予一定资助。(※国外导师(机构)必须支付申请人 在外期间工资,具体金额应在邀请信中明确。) 【政策解读】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派出项目 2022年度“派出项目”的申报条件是什么? 年龄不超过35周岁; ※个人网上提交申请时未到36周岁生日。 应为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或拟进站的应届博士毕业生; ※在站博士后申报须经所在设站单位及合作导师同意,拟进站的应 届博士毕业生需依托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设站单位申报,在 职身份的人员还须人事关系所在单位同意。 能自主联系国(境)外高校、科研机构或企业并获得正式邀请函; ※ 邀请机构一般应为世界排名前100名的高校、国际一流研究机构 或企业。如国(境)外高校不在世界排名前100名之内,但申报学 科在国际上属优势学科,也可进行申报。 有良好英语或接收国语言听、说、读、写能力; ※申报无需提供语言能力有关证明。 此前未获得过博士后国(境)外交流项目或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 划资助。 申报“派出项目”的流程是怎样的? 每年2月份左右发布“派出项目”(具体可关注人事处通知),按 照项目指南操作即可。 2022年度“派出项目”的申请流程: 1. 获得国(境)外邀请机构正式邀请信 2. 自行联系博士后设站单位(派出单位) 3. 未进站人员,申报时无需办理博士后进站备案手续,获选后按 要求及时办理。 4. 个人网上申请:2月10日-4月15日期间登录中国博士后网站,进 入中国博士后网上办公系统,在“国(境)外交流项目”中选 择“派出项目”进行填报。 5. 博士后设站单位审核、推荐 6. 设站单位须4月15日前,完成网上全部申请和证明材料的审核。 7. 项目实行网上申报,无需报送纸质材料。所有申请材料不得含 有涉密内容。 【政策解读】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派出项目 2022年度“派出项目”的申请所需材料: ü 居民身份证 ü 博士学位证书或答辩决议书(尚未参加博士毕业答辩的申请人 申报时可提供预答辩通知书或答辩时间有关证明。 ü 国(境)外机构正式邀请信,应使用邀请机构专用信纸打印, 由合作导师或邀请机构签发,并明确如下内容: ① 被邀请人基本信息 ② 工作起止时间、专业、课题或研究方向 ③ 导师签字(电子签名)及联系方式 ④ 承诺支付的资助经费及资助金额数 ü 主要科研工作及学术成果证明材料(同一类别可上传最多5个代 表性学术成果) 派出项目由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组织 专家评审,2022年度的获选结果拟于5月下旬公布。 【政策解读】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派出项目 申报常见问题 Q1.在职身份人员能否申报项目? 未进站的在职身份人员不能申报,在职身份的在站博士后人 员如符合申报条件,可申报项目,但须经人事关系所在单位 同意,并提供在职单位同意申报证明。 Q2.在站博士后是否必须由当前设站单位推荐? 是,申报时必须由当前所在设站单位推荐,联合招收人员须 由工作站推荐申报。 Q3.未进行答辩的应届博士生能否申报项目? 未进行答辩的应届博士生可以申报,但须提供预答辩通知书 或预计答辩时间有关说明。获选后,在办理博士后进站备案 手续时,须提供博士学位证书。 Q4.国外导师或机构能否仅提供科研方面资助? 不能,国外导师(机构)必须支付申请人在外期间生活费用, 具体类别及金额应在邀请信中明确。 Q5.是否可以同时申请派出项目、香江学者计划、澳门青年 学者计划? 可以,但申报学科需为同一一级学科,评审时“派出项目” 优先参评,“香江学者计划”和“澳门青年学者计划”按申 报系统中本人填报的意愿排序参评。 点击此处或扫码 查看2022年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项目指南 合肥研究院欢迎您的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