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室建设指南.pdf
教基〔2023〕69 号 河 南 省 教 育 厅 关于印发《河南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室建设指南 (试行) 》的通知 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省直管县(市)教育局,厅 直属实验学校: 为深入贯彻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 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规范和引领普通 高中学科教室建设,省教育厅编制了《河南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室 建设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现印发给你们,供各地 各学校结合实际参考。 学科教室是基于学科教学的专用教室,对于创新教学组织形 式,促进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省 — 1 — 普通高中教育正处于新课程实施和深化高考综合改革同步推进的 关键时期,各地各学校要以学科教室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做好普 通高中学科基地建设工作,统筹推进新课程实施和普通高中多样 化发展,推动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走深走实。 在学科教室建设中,各地各学校要参照《指南》要求,围绕 培养目标,结合学校规模、办学特色、师资状况,有选择地建设 学科教室,满足实际教育教学需求;要本着“好用、够用、实用” 的原则,科学规划,合理配置,杜绝盲目追求高端豪华,造成资 源浪费。各地各学校在今后学科教室建设实践中,要不断完善和 优化方案,及时配置符合时代特点的软硬件产品。 附件:河南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室建设指南(试行) 2023 年 3 月 10 日 — 2 — 附 件 河南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室建设指南 (试 行) 河南省教育厅 2023年3月 — 3 — 编 写 说 明 一、编制目的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 式改革的指导意见》 (国办发〔2019〕29 号)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 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实施意见》 (豫政办 〔2019〕66 号),适应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促 进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规范普通高中学科教室建设, 特编制《河南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室建设指南(试行)》(以下简称 《指南》)。 二、适用范围 《指南》适用于普通高级中学和完全中学、十二年一贯制学 校高中部的学科教室建设。学校要结合本校发展特色和学科特点, 参照指南有针对性、选择性装备学科教室。 三、编制依据 《指南》的编制主要参考或引用了以下文件。 GB 7793 《中小学校教室釆光和照明卫生标准》 GB/T 17226 《中小学校教室换气卫生要求》 GB/T 18883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B 30533 《学校安全与健康设计通用规范》 GB/T 36876 《中小学校普通教室照明设计安装卫生要求》 — 4 — GB 50099 《中小学校设计规范》 GB 50118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GB 50222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 50325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 GB 51348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 JY/T 0385 《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 JY/T 0406 《高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 JY/T 0623 《普通高中音乐教学器材配备标准》 JY/T 0625 《普通高中美术教学器材配备标准》 四、编制内容 本文件包含了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 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技术、通用技术、音乐、美术等 13 个 门类的学科教室建设指南。 学科教室作为学科教学的专用教室,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 养为逻辑起点,配置学科资源,构建学科情境,开展学科教学和 实验(体验)研究,是促进学生在内生动力驱使下主动学习的学 科环境和学科资源的有效配置。 本文件中各学科教室建设指南主要包括“建设目标” “功能定 位” “建设要求” “管理规范与指导评估”等四个部分。其中, “建 设要求”包含了“建筑要求” “环境要求” “教室布置” “配置建议” 等四个部分。 “建筑要求”是对教室面积、地面、门窗、综合布线 系统、用电等方面的整体规划; “环境要求”是对采光、照明、遮 — 5 — 光、温度、换气及通风、噪声控制、环保、安全等教学环境的具 体要求; “教室布置”对学科教室的教室区域划分、环境布置提出 建议; “配置建议”对不同学科需要配备的设施设备给出参考,包 括设备名称、规格要求、单位、数量以及备注,备注中标明选配 的设备学校可依据自身条件进行选择性配备。 — 6 — 目 录 高中语文学科教室建设指南 ...................................8 高中数学学科教室建设指南 ..................................13 高中外语学科教室建设指南 ..................................18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室建设指南 ............................. 23 高中历史学科教室建设指南 ..................................28 高中地理学科教室建设指南 ..................................33 高中物理学科教室建设指南 ..................................38 高中化学学科教室建设指南 ..................................43 高中生物学学科教室建设指南 ............................... 49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室建设指南 ............................. 55 高中通用技术学科教室建设指南 ............................. 60 高中音乐学科教室建设指南 ..................................66 高中美术学科教室建设指南 ..................................71 — 7 — 高中语文学科教室建设指南 一、建设目标 语文学科教室应满足学生进行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 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的需要。通过搭建真实学习环境,帮助 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培养语言能力、训练思维方法、提 升思维品质,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为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 基础。 二、功能定位 语文学科教室是高中语文教学及学生实践活动的主要场所, 可开展常规课堂教学;可开展作品展示、表演、体验等语文学科 特色学习活动;同时,也可开展高中语文专题教研活动。其装备 应满足高中语文教与学的要求,具备用于高中语文教师教学参考、 学生拓展阅读的纸质图书资源,具备互联网接入、多媒体交互、 互动录播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是语文学科教学的资源中心、体 验中心、探究中心和分享中心。 三、建设要求 (一)建筑要求 2 1.面积:不小于 108m /间。 2.地面:应采用防滑、耐磨、防尘、易清洁的地面,应有防 潮处理。教室与走廊连接处不应设台阶,不应放置妨碍行走的物品。 — 8 — 3.门窗:门窗应便于开启、清洁、耐用。应根据人流安全疏 散的要求设置前后门,门洞的宽度应不小于 1.2m,门扇上宜设观 察窗,门框上部设采光通风窗。门均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开启的 门扇不得挤占走道的疏散通道。学科教室窗台适宜高度 0.9m~ 1.0m。 4.综合布线系统:室内电源应设总控开关。教室电源插座必 须设置安全门。电源插座、分体空调插座与照明用电应分设不同 回路,各自独立控制。网络线应与电源线分开敷设,室内宜覆盖 无线网络。新建学科教室应预留综合布线系统的竖向贯通井道及 设备位置。 5.用电:学科教室的用电负荷应有冗余。电气线路应采用防 火要求的暗敷配线方式,安装自动断电保护器,应有可靠的接地 措施。 6.同一学科的教室宜布置在同一层面。 (二)环境要求 项目 采光 照明 遮光 温度 类别 要求 教室应有最佳建筑朝向,室内采光须均匀明亮,一般宜为双侧采光,主要 基本要求 采光面应位于学生座位左侧。严禁采用有色玻璃,并应防止眩光。教室采 光玻地比(窗的透光面积与室内地面面积之比)不得低于 16 6。 灯 具应 配 有 保护 罩 或 灯栅 , 不宜 用 裸 灯, 教 室 照明 色 温宜 处 在 基本要求 3300K~5500K 之间,教室课桌面上照度均匀度不低于 0.7,符合 GB 7793 的规定。 基本要求 教室应设遮光窗帘防止直接眩光。 室内设计温度宜在 16 ~28 。寒冷和炎热地区应因地制宜地设置 基本要求 采暖和降温设施。 — 9 — 项目 类别 要求 换气及通风 基本要求 换气应符合 GB/T 17226 的要求,换气次数不低于 5 次/h。应采取有 效的通风措施,使二氧化碳浓度应不大于 0.15%。 噪声控制 基本要求 教学用房的环境噪声控制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GB 50118 的有关规 定。 环保 基本要求 室内环境污染物——氡、甲醛、氨、苯、甲苯、二甲苯和总挥发性 有机物指标限量应符合 GB 50325 中的 I 类民用建筑工程要求。 安全 基本要求 应配备有效的消防设施。所采用的装修材料、产品、部品应符合现 行国家标准 GB 50222 有关规定。 (三)教室布置 学科教室宜布置教师办公、教学、阅览、展示和表演等区域, 以上区域可统筹布设、综合利用,也可结合学校实际与其他场所共 建共享。 1.教师办公区。学科教室宜提供教师办公区域。 2.教学区。根据学科特点和教育教学需求进行设计和布局、 布置。宜配置可拼接组合式桌椅,可按讲授式、讨论式、小组合 作式等方式摆放,提供多种教学活动空间。墙面宜展示古今中外 著名文学家、名言警句等,体现学科特色、激发学习兴趣。 3.阅览区。宜配置信息化设备、图书及电子阅览资料,为学 生提供阅读空间。 4.展示和表演区。宜专设区域对学生作品等进行展示,可利 用数字化显示设备强化展示功能。教室设计宜综合考虑小型舞台 场景布设。 (四)配置建议 — 10 —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要求 单位 数量 备注 通用配置 1 多媒体教学设备 智慧黑板、可移动高拍仪、影音设备 等 套 1 2 常态录播设备 高清录播系统、拾音麦克风等 套 1 3 台式计算机 满足教师、学生使用 台 若干 4 笔记本电脑 满足教师教学使用 台 1 5 平板电脑 满足教师、学生使用,宜配套集中充 电柜 台 若干 6 网络系统 无线、有线及相关网络设备 套 1 7 打印复印一体机 彩色 台 1 8 资料存储设备 移动硬盘、U 盘等 套 若干 9 照相机 台 1 10 摄像机 台 1 11 电子班牌 个 1 12 讲台 定制 张 1 13 教师办公桌椅 定制 套 1 14 可拼接学生桌 定制 张 若干 15 学生凳 定制 张 若干 16 储物柜 定制 个 1 17 图书架 定制 个 若干 18 作品展示柜(架) 定制 个 若干 19 空调 满足教室制冷制热需求 台 若干 20 窗帘 根据教室定制,布艺遮光窗帘 幅 若干 21 灭火设备 灭火器等相关设备 套 若干 专用配置 1 语文教学资源包 包含纸质及电子素材,与教材匹配 套 1 2 表演舞台 定制 套 1 选配 3 交互式 3D 多媒体 教学系统与教材匹配,可进行演示、 教学系统 交互、测试等 套 1 选配 4 教学道具模型 满足教学需求 套 1 选配 5 人物模型 满足教学需求 套 1 选配 6 道具柜 定制 个 1 选配 — 11 —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要求 单位 数量 备注 7 表决器 用于演讲、辩论等环节 套 1 选配 8 录音笔 用于采访、纪实等活动 支 1 选配 9 室内人文布置 结合教学特点,自主设计 套 1 选配 四、管理规范与指导评估 (一)开放时间。学科教室在学生上课期间每天均应开放, 课余时间适当开放。 (二)经费投入。学校根据特色化建设需要,建设语文学科 教室,将维护、工作运行经费纳入年度预算,确保正常运转。 (三)日常管理。学科教室应纳入学校统一管理,建立和完 善相关管理制度。根据课程安排,制定使用计划并开展工作。 (四)指导评估。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应做好学科教室的业 务指导和评估,加强教师培训,发挥学科教室的特色引领作用, 带动区域内学科高质量发展。 — 12 — 高中数学学科教室建设指南 一、建设目标 数学学科教室建设应按照发展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 要求,搭建教学与研究空间,配置学科资源,创设学科情境,注 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深度融合,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数学的兴 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实践 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 二、功能定位 数学学科教室是高中数学教学及学生实践活动的主要场所, 不仅限于讲授式教学,还要为学生阅读自学、动手实践、自主探 索、合作交流等创造条件。应具备互联网接入、多媒体交互、互 动录播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是学科教学的资源中心、体验中心、 探究中心和分享中心。宜集合教师办公功能。其装备应满足高中 数学教学要求,帮助学生在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 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等方面获得提升,促进数学学科核 心素养发展。 三、建设要求 (一)建筑要求 2 1.面积:不小于 108m /间。 2.地面:应采用防滑、耐磨、防尘、易清洁的地面,应有防潮 — 13 — 处理。教室与走廊连接处不应设台阶,不应放置妨碍行走的物品。 3.门窗:门窗应便于开启、清洁、耐用。应根据人流安全疏 散的要求设置前后门,门洞的宽度应不小于 1.2m,门扇上宜设观 察窗,门框上部设采光通风窗。门均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开启的 门扇不得挤占走道的疏散通道。学科教室窗台适宜高度 0.9m~ 1.0m。 4.综合布线系统:室内电源应设总控开关。教室电源插座必 须设置安全门。电源插座、分体空调插座与照明用电应分设不同 回路,各自独立控制。网络线应与电源线分开敷设,室内宜覆盖 无线网络。新建学科教室应预留综合布线系统的竖向贯通井道及 设备位置。 5.用电:学科教室用电负荷应有冗余。电气线路应采用防火要 求的暗敷配线方式,安装自动断电保护器,应有可靠的接地措施。 6.同一学科的教室宜布置在同一层面。 (二)环境要求 项目 类别 要求 教室应有最佳建筑朝向,室内采光须均匀明亮,一般宜为 双侧采光,主要采光面应位于学生座位左侧。严禁采用有 色玻璃,并应防止眩光。教室采光玻地比(窗的透光面积 与室内地面面积之比)不得低于 16 6。 灯具应配有保护罩或灯栅,不宜用裸灯,教室照明色温宜 处在 3300K~5500K 之间,教室课桌面上照度均匀度不低 于 0.7,符合 GB 7793 的规定。 采光 基本要求 照明 基本要求 遮光 基本要求 教室应设遮光窗帘防止直接眩光。 温度 基本要求 室内设计温度宜在 16 ~28 。寒冷和炎热地区应因地 制宜地设置采暖和降温设施。 — 14 — 项目 类别 换气及通风 基本要求 噪声控制 基本要求 环保 基本要求 安全 基本要求 要求 换气应符合 GB/T 17226 的要求,换气次数不低于 5 次/h。 应采取有效的通风措施, 使二氧化碳浓度应不大于 0.15%。 教 学 用 房 的 环 境 噪 声 控 制 值 应 符 合 现 行 国 家 标 准 GB 50118 的有关规定。 室内环境污染物——氡、甲醛、氨、苯、甲苯、二甲苯和 总挥发性有机物指标限量应符合 GB 50325 中的 I 类民用 建筑工程要求。 应配备有效的消防设施。所采用的装修材料、产品、部品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GB 50222 有关规定。 (三)教室布置 学科教室宜布置教师办公、教学、查阅、展示(实验)、器材 存储等区域,以上区域可统筹布设、综合利用,也可结合学校实 际与其他场所共建共享。 1.教师办公区。学科教室宜提供教师办公区域。 2.教学区。根据学科特点和教育教学需求进行设计和布局、 布置。宜配置可拼接组合式桌椅,可按讲授式、讨论式、小组合 作式等方式摆放,提供多种教学活动空间。墙面宜展示数学史著 名人物、经典公式等,体现学科特色、激发学习兴趣。 3.查阅区。宜配置信息化设备、图书及电子阅览资料,为学 生自主查询学习资源提供条件。 4.展示(实验)区。宜设展示区域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展示, 可利用数字化显示设备强化展示功能。宜配置实验台,开展数学 实验探究活动。 5.器材存储区。宜配置仪器柜存放教学仪器设备,如立体几 何模型、科学计算器等。 — 15 — (四)配置建议 序号 1 2 3 4 设备名称 通用配置 多媒体教学设备 常态录播设备 台式计算机 笔记本电脑 5 平板电脑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网络系统 打印复印一体机 资料存储设备 照相机 摄像机 电子班牌 讲台 定制 教师办公桌椅 定制 可拼接学生桌 定制 学生凳 定制 储物柜 定制 图书架 定制 作品展示柜(架) 定制 空调 满足教室制冷制热需求 窗帘 根据教室定制,布艺遮光窗帘 灭火设备 灭火器等相关设备 专用配置 数学教学资源包 包含纸质及电子素材,与教材匹配 可绘制 XY 平面的关系图,包括 X 和 Y 的不等式和圆锥曲线及具有函数、数 中文图形计算器 列、参数、几何、极坐标、求解器等 应用 无线接收器 即插即用,配套图形计算器 课堂互动管理软件 配套数学学科教室 交互式 3D 多媒体 教学系统与教材匹配,可进行演示、 教学系统 交互、测试等 网络画板教师版、网络画板学生版、 网络画板 动态数学教学资源等 1 2 3 4 5 6 — 16 — 规格要求 单位 数量 备注 智慧黑板、可移动高拍仪、影音设备等 高清录播系统、拾音麦克风等 满足教师、学生使用 满足教师教学使用 满足教师、学生使用,宜配套集中充 电柜 无线、有线及相关网络设备 彩色 移动硬盘、U 盘等 套 套 台 台 1 1 若干 1 台 若干 套 台 套 台 台 个 张 套 张 张 个 个 个 台 幅 套 1 1 若干 1 1 1 1 1 若干 若干 1 若干 若干 若干 若干 若干 套 1 台 若干 台 套 若干 1 选配 选配 套 1 选配 套 若干 选配 序号 7 8 9 1 设备名称 立体几何模型演 示软件 专业数学建模软件 室内人文布置 仪器配备 数学教学仪器 规格要求 单位 包含中学所学知识点的几何体和点 套 线面关系演示内容 满足数学公式运用和数据分析汇总 套 结合教学特点,自主设计 套 数量 备注 若干 选配 若干 1 选配 选配 数学教学仪器的配备参照教育部高 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并结合教 学活动的实际需要 若干 套 四、管理规范与指导评估 (一)开放时间。学科教室在学生上课期间每天均应开放, 课余时间适当开放。 (二)经费投入。学校根据特色化建设需要,建设数学学科 教室,将维护、工作运行经费纳入年度预算,确保正常运转。 (三)日常管理。学科教室应纳入学校统一管理,建立和完 善相关管理制度。根据课程安排,制定使用计划并开展工作。 (四)指导评估。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应做好学科教室的业 务指导和评估,加强教师培训,发挥学科教室的特色引领作用, 带动区域内学科高质量发展。 — 17 — 高中外语学科教室建设指南 一、建设目标 通过外语学科教室建设,打造具有学科专业性、空间开放性、 良好互动性、真实情境性的学科环境,增强学科学习的趣味性、 直观性和情感性,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和发展学生 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推动课程体系、 教学方式、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重构。 二、功能定位 外语学科教室是高中外语教学及学生实践活动的主要场所, 可开展常规课堂教学,组织学生集体阅读,进行作品展示、表演、 体验等外语学科特色教学活动,应具备互联网接入、多媒体交互、 互动录播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是学科教学的资源中心、体验中 心、探究中心和分享中心。宜集合教师办公功能。其装备应满足 高中外语教学要求,为学生开展外语听、说、读、看、写等实践 活动以及交流、展示外语学习成果创造良好的条件,促进外语学 科核心素养发展。 三、建设要求 (一)建筑要求 2 1.面积:不小于 108m /间。 2.地面:应采用防滑、耐磨、防尘、易清洁的地面,应有防 — 18 — 潮处理。教室与走廊连接处不应设台阶,不应放置妨碍行走的物品。 3.门窗:门窗应便于开启、清洁、耐用。应根据人流安全疏 散的要求设置前后门,门洞的宽度应不小于 1.2m,门扇上宜设观 察窗,门框上部设采光通风窗。门均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开启的 门扇不得挤占走道的疏散通道。学科教室窗台适宜高度 0.9m~ 1.0m。 4.综合布线系统:室内电源应设总控开关。教室电源插座必 须设置安全门。电源插座、分体空调插座与照明用电应分设不同 回路,各自独立控制。网络线应与电源线分开敷设,室内宜覆盖 无线网络。新建学科教室应预留综合布线系统的竖向贯通井道及 设备位置。 5.用电:学科教室用电负荷应有冗余。电气线路应采用防火要 求的暗敷配线方式,安装自动断电保护器,应有可靠的接地措施。 6.同一学科的教室宜布置在同一层面。 (二)环境要求 项目 类别 要求 教室应有最佳建筑朝向,室内采光须均匀明亮,一般宜为双侧采 光,主要采光面应位于学生座位左侧。严禁采用有色玻璃,并应 采光 基本要求 防止眩光。教室采光玻地比(窗的透光面积与室内地面面积之比) 不得低于 16 6。 灯具应配有保护罩或灯栅,不宜用裸灯,教室照明色温宜处在 照明 基本要求 3300K~5500K 之间,教室课桌面上照度均匀度不低于 0.7,符合 GB 7793 的规定。 遮光 基本要求 教室应设遮光窗帘防止直接眩光。 室内设计温度宜在 16 ~28 。寒冷和炎热地区应因地制宜地 温度 基本要求 设置采暖和降温设施。 换气应符合 GB/T 17226 的要求,换气次数不低于 5 次/h。应采 换气及通风 基本要求 取有效的通风措施,使二氧化碳浓度应不大于 0.15%。 — 19 — 项目 噪声控制 环保 安全 类别 要求 教学用房的环境噪声控制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GB 50118 的有 基本要求 关规定。 室内环境污染物——氡、甲醛、氨、苯、甲苯、二甲苯和总挥发 基本要求 性有机物指标限量应符合 GB 50325 中的 I 类民用建筑工程要求。 应配备有效的消防设施。所采用的装修材料、产品、部品应符合 基本要求 现行国家标准 GB 50222 有关规定。 (三)教室布置 学科教室宜布置教师办公、教学、阅读(体验)、展示和表演 等区域,以上区域可统筹布设、综合利用,也可结合学校实际与 其他场所共建共享。 1.教师办公区。学科教室宜提供教师办公区域。 2.教学区。根据学科特点和教育教学需求进行设计和布局、 布置。宜配置可拼接组合式桌椅,可按讲授式、讨论式、小组合 作式等方式摆放,提供多种教学活动空间。墙面宜展示知识导学、 作文指导、语法汇总、日常用语等,体现学科特色、激发学习兴趣。 3.阅读(体验)区。宜配置信息化设备、图书及电子阅览资 料,为学生提供外文阅读、国外文化体验空间。 4.展示和表演区。宜专设区域对学生作品等进行展示,可利 用数字化显示设备强化展示功能。教室设计宜综合考虑小型舞台 场景布设。 (四)配置建议 序号 设备名称 通用配置 1 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常态录播设备 — 20 — 规格要求 智慧黑板、可移动高拍仪、影音 设备等 高清录播系统、拾音麦克风等 单位 数量 套 1 套 1 备注 序号 设备名称 3 台式计算机 4 笔记本电脑 7 8 9 10 规格要求 单位 满足教师、学生使用 台 满足教师教学使用 台 满足教师、学生使用,宜配套集 平板电脑 台 中充电柜 网络系统 无线、有线及相关网络设备 套 打印复印一体机 彩色 台 资料存储设备 移动硬盘、U 盘等 套 照相机 台 摄像机 台 电子班牌 个 讲台 定制 张 教师办公桌椅 定制 套 可拼接学生桌 定制 张 学生凳 定制 张 储物柜 定制 个 图书架 定制 个 作品展示柜(架) 定制 个 空调 满足教室制冷制热需求 台 窗帘 根据教室定制,布艺遮光窗帘 幅 灭火设备 灭火器等相关设备 套 专用配置 数字语言学习系统 包含纸质及电子素材,与教材匹配 套 边台 可移动 张 电子词典 台 收纳箱 个 表演舞台 定制 套 交互式 3D 多媒体教教学系统与教材匹配,可进行演 套 学系统 示、交互、测试等 教学道具模型 满足教学需求 套 人物模型 满足教学需求 套 道具柜 定制 个 室内人文布置 结合教学特点,自主设计 套 11 专业机考耳机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1 2 3 4 5 6 配合口语测试使用 数量 若干 1 备注 若干 1 1 若干 1 1 1 1 1 若干 若干 1 若干 若干 若干 若干 若干 1 若干 若干 若干 1 选配 选配 1 选配 1 1 1 1 若干 选配 选配 选配 选配 副 四、管理规范与指导评估 — 21 — (一)开放时间。学科教室在学生上课期间每天均应开放, 课余时间适当开放。 (二)经费投入。学校根据特色化建设需要,建设外语学科 教室,将维护、工作运行经费纳入年度预算,确保正常运转。 (三)日常管理。学科教室应纳入学校统一管理,建立和完 善相关管理制度。根据课程安排,制定使用计划并开展工作。 (四)指导评估。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应做好学科教室的业 务指导和评估,加强教师培训,发挥学科教室的特色引领作用, 带动区域内学科高质量发展。 — 22 —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室建设指南 一、建设目标 思想政治学科教室建设要聚焦培养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 养,体现思想政治课程的性质与理念。要聚焦活动型教学、辨析 式学习以及采用情境创设的综合性教学形式的开展,引导学生合 作与探究,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新性,实现教与学的互动、 学与学的互动。 二、功能定位 思想政治学科教室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及学生实践活动的主 要场所,可开展常规课堂教学,组织学生集体阅读,进行作品展 示、表演、体验等思想政治学科特色教学活动,应具备互联网接 入、多媒体交互、互动录播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是学科教学的 资源中心、体验中心、探究中心和分享中心。宜集合教师办公功 能。其装备应满足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要求,为活动体验、探究交 流等思想政治教学活动提供条件、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在政治认 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方面获得提升,促进思想 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发展。 三、建设要求 (一)建筑要求 2 1.面积:不小于 108m /间。 — 23 — 2.地面:应采用防滑、耐磨、防尘、易清洁的地面,应有防 潮处理。教室与走廊连接处不应设台阶,不应放置妨碍行走的物品。 3.门窗:门窗应便于开启、清洁、耐用。应根据人流安全疏 散的要求设置前后门,门洞的宽度应不小于 1.2m,门扇上宜设观 察窗,门框上部设采光通风窗。门均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开启的 门扇不得挤占走道的疏散通道。学科教室窗台适宜高度 0.9m~ 1.0m。 4.综合布线系统:室内电源应设总控开关。教室电源插座必 须设置安全门。电源插座、分体空调插座与照明用电应分设不同 回路,各自独立控制。网络线应与电源线分开敷设,室内宜覆盖 无线网络。新建学科教室应预留综合布线系统的竖向贯通井道及 设备位置。 5.用电:学科教室用电负荷应有冗余。电气线路应采用防火要 求的暗敷配线方式,安装自动断电保护器,应有可靠的接地措施。 6.同一学科的教室宜布置在同一层面。 (二)环境要求 项目 类别 采光 基本要求 照明 基本要求 遮光 基本要求 — 24 — 要求 教室应有最佳建筑朝向,室内采光须均匀明亮,一般宜为 双侧采光,主要采光面应位于学生座位左侧。严禁采用有 色玻璃,并应防止眩光。教室采光玻地比(窗的透光面积 与室内地面面积之比)不得低于 16 6。 灯具应配有保护罩或灯栅,不宜用裸灯,教室照明色温宜 处在 3300K~5500K 之间,教室课桌面上照度均匀度不低于 0.7,符合 GB 7793 的规定。 教室应设遮光窗帘防止直接眩光。 项目 类别 温度 基本要求 换气及通风 基本要求 噪声控制 基本要求 环保 基本要求 安全 基本要求 要求 室内设计温度宜在 16 ~28 。寒冷和炎热地区应因地制 宜地设置采暖和降温设施。 换气应符合 GB/T 17226 的要求,换气次数不低于 5 次/h。 应采取有效的通风措施,使二氧化碳浓度应不大于 0.15%。 教学用房的环境噪声控制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GB 50118 的有关规定。 室内环境污染物——氡、甲醛、氨、苯、甲苯、二甲苯和 总挥发性有机物指标限量应符合 GB 50325 中的 I 类民用建 筑工程要求。 应配备有效的消防设施。所采用的装修材料、产品、部品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GB 50222 有关规定。 (三)教室布置 学科教室宜布置教师办公、教学、查阅、展示(体验)等区 域,以上区域可统筹布设、综合利用,也可结合学校实际与其他 场所共建共享。 1.教师办公区。学科教室宜提供教师办公区域。 2.教学区。根据学科特点和教育教学需求进行设计和布局、 布置。宜配置可拼接组合式桌椅,可按讲授式、讨论式、小组合 作式等方式摆放,提供多种教学活动空间。墙面宜展示K线图、 企业组织结构图、世贸组织结构图等,体现学科特色、激发学习 兴趣。 3.查阅区。宜配置信息化设备、图书及电子阅览资料,为学 生自主查询学习资源提供条件。 4.展示(体验)区。宜专设区域对学生作品等进行展示,可 利用数字化显示设备强化展示功能。教室设计宜综合考虑小型会 议场景布设。 — 25 — (四)配置建议 序号 设备名称 通用配置 1 多媒体教学设备 2 3 4 常态录播设备 台式计算机 笔记本电脑 5 平板电脑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网络系统 打印复印一体机 资料存储设备 照相机 摄像机 电子班牌 讲台 定制 教师办公桌椅 定制 可拼接学生桌 定制 学生凳 定制 储物柜 定制 图书架 定制 作品展示柜(架) 定制 空调 满足教室制冷制热需求 窗帘 根据教室定制,布艺遮光窗帘 灭火设备 灭火器等相关设备 专用配置 思想政治教学资 包含纸质及电子素材,与教材 源包 匹配 交互式 3D 多媒体 教学系统与教材匹配,可进行 教学系统 演示、交互、测试等 AR、VR 设备 语音设备 具备语音转文字功能 长条桌 可移动 表决器 用于演讲、 辩论等 国旗、国徽 规范尺寸 党旗 规范尺寸 1 2 3 4 5 6 7 8 — 26 — 规格要求 智慧黑板、可移动高拍仪、影 音设备等 高清录播系统、拾音麦克风等 满足教师、学生使用 满足教师教学使用 满足教师、学生使用,宜配套 集中充电柜 无线、有线及相关网络设备 彩色 移动硬盘、U 盘等 单位 数量 备注 套 1 套 台 台 1 若干 1 台 若干 套 台 套 台 台 个 张 套 张 张 个 个 个 台 幅 套 1 1 若干 1 1 1 1 1 若干 若干 1 若干 若干 若干 若干 若干 套 1 套 1 选配 套 1 套 套 套 套 若干 1 1 1 选配 选配 选配 选配 序号 9 10 11 12 设备名称 团旗 器材橱(柜) 权威报纸、杂志 室内人文布置 规格要求 规范尺寸 结合教学特点,自主设计 单位 套 个 套 套 数量 1 若干 若干 1 备注 选配 四、管理规范与指导评估 (一)开放时间。学科教室在学生上课期间每天均应开放, 课余时间适当开放。 (二)经费投入。学校根据特色化建设需要,建设思想政治 学科教室,将维护、工作运行经费纳入年度预算,确保正常运转。 (三)日常管理。学科教室应纳入学校统一管理,建立和完 善相关管理制度。根据课程安排,制定使用计划并开展工作。 (四)指导评估。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应做好学科教室的业 务指导和评估,加强教师培训,发挥学科教室的特色引领作用, 带动区域内学科高质量发展。 — 27 — 高中历史学科教室建设指南 一、建设目标 历史学科教室建设要将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 标,通过创设历史情境,配置历史书籍、期刊,运用现代信息技 术,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探究活动,真正实现以学生学习活 动为整个教学活动中心的“学习中心课堂” 。使学生自主运用所学, 学会发现和解决历史及现实相关问题,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助力 学生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的达成。 二、功能定位 历史学科教室是高中历史教学及学生实践活动的主要场所, 可开展常规课堂教学,进行作品展示、表演、体验、探究等历史 学科特色实践活动,应具备互联网接入、多媒体交互、互动录播 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是学科教学的资源中心、体验中心、探究 中心和分享中心。宜集合教师办公功能。其装备应满足高中历史 教学的需求,为师生追溯、认知、交流、感受、探究等历史实践 活动提供必要条件、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运用唯物史观、时空观 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素养方法,落实立德树人 根本任务。 三、建设要求 (一)建筑要求 — 28 — 2 1.面积:不小于 108m /间。 2.地面:应采用防滑、耐磨、防尘、易清洁的地面,应有防潮 处理。教室与走廊连接处不应设台阶,不应放置妨碍行走的物品。 3.门窗:门窗应便于开启、清洁、耐用。应根据人流安全疏 散的要求设置前后门,门洞的宽度应不小于 1.2m,门扇上宜设观 察窗,门框上部设采光通风窗。门均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开启的 门扇不得挤占走道的疏散通道。学科教室窗台适宜高度 0.9m~ 1.0m。 4.综合布线系统:室内电源应设总控开关。教室电源插座必 须设置安全门。电源插座、分体空调插座与照明用电应分设不同 回路,各自独立控制。网络线应与电源线分开敷设,室内宜覆盖 无线网络。新建学科教室应预留综合布线系统的竖向贯通井道及 设备位置。 5.用电:学科教室用电负荷应有冗余。电气线路应采用防火 要求的暗敷配线方式,安装自动断电保护器,应有可靠的接地措施。 6.同一学科的教室宜布置在同一层面。 (二)环境要求 项目 类别 采光 基本要求 照明 基本要求 要求 教室应有最佳建筑朝向,室内采光须均匀明亮,一般宜为 双侧采光,主要采光面应位于学生座位左侧。严禁采用有 色玻璃,并应防止眩光。教室采光玻地比(窗的透光面积 与室内地面面积之比)不得低于 16 6。 灯具应配有保护罩或灯栅,不宜用裸灯,教室照明色温宜 处在 3300K~5500K 之间,教室课桌面上照度均匀度不低 于 0.7,符合 GB 7793 的规定。 — 29 — 项目 类别 要求 遮光 基本要求 教室应设遮光窗帘防止直接眩光。 温度 基本要求 室内设计温度宜在 16 ~28 。寒冷和炎热地区应因地 制宜地设置采暖和降温设施。 换气及通风 基本要求 换气应符合 GB/T 17226 的要求,换气次数不低于 5 次/h。 应采取有效的通风措施, 使二氧化碳浓度应不大于 0.15%。 噪声控制 基本要求 环保 基本要求 安全 基本要求 教 学 用 房 的 环 境 噪 声 控 制 值 应 符 合 现 行 国 家 标 准 GB 50118 的有关规定。 室内环境污染物——氡、甲醛、氨、苯、甲苯、二甲苯和 总挥发性有机物指标限量应符合 GB 50325 中的 I 类民用 建筑工程要求。 应配备有效的消防设施。所采用的装修材料、产品、部品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GB 50222 有关规定。 (三)教室布置 学科教室宜布置教师办公、教学、研读、展示和表演等区域, 以上区域可统筹布设、综合利用,也可结合学校实际与其他场所 共建共享。 1.教师办公区。学科教室宜提供教师办公区域。 2.教学区。根据学科特点和教育教学需求进行设计和布局、 布置。宜配置可拼接组合式桌椅,可按讲授式、讨论式、小组合 作式等方式摆放,提供多种教学活动空间。墙面宜展示纪年表、 历史人物、重大事件等,体现学科特色、激发学习兴趣。 3.研读区。宜配置信息化设备、图书、杂志、电子影像资料 及人物、历史地图、模型等器材,为学生自主研读史料、查询学 习资源提供条件。 4.展示和表演区。宜专设区域对学生作品等进行展示,可利 — 30 — 用数字化显示设备强化展示功能。教室设计宜综合考虑小型舞台 场景布设。 (四)配置建议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要求 单位 数量 备注 通用配置 1 多媒体教学设备 智慧黑板、可移动高拍仪、影音 设备等 套 1 2 常态录播设备 高清录播系统、拾音麦克风等 套 1 3 台式计算机 满足教师、学生使用 台 若干 4 笔记本电脑 满足教师教学使用 台 1 5 平板电脑 满足教师、学生使用,宜配套集 中充电柜 台 若干 6 网络系统 无线、有线及相关网络设备 套 1 7 打印复印一体机 彩色 台 1 8 资料存储设备 移动硬盘、U 盘等 套 若干 9 照相机 台 1 10 摄像机 台 1 11 电子班牌 个 1 12 讲台 定制 张 1 13 教师办公桌椅 定制 套 1 14 可拼接学生桌 定制 张 若干 15 学生凳 定制 张 若干 16 储物柜 定制 个 1 17 图书架 定制 个 若干 18 作品展示柜(架) 定制 个 若干 19 空调 满足教室制冷制热需求 台 若干 20 窗帘 根据教室定制,布艺遮光窗帘 幅 若干 21 灭火设备 灭火器等相关设备 套 若干 专用配置 1 历史教学资源包 包含纸质及电子素材,与教材匹配 套 1 2 表演舞台 定制 套 1 选配 — 31 —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要求 单位 数量 备注 3 交互式 3D 多媒体 教学系统与教材匹配,可进行演 教学系统 示、交互、测试等 套 1 选配 4 教学道具模型 满足教学需求 套 1 选配 5 历史人物模型 满足教学需求 套 1 选配 6 历史遗迹模型 满足教学需求 套 1 选配 7 城市发展演示模型 结合当地特色 套 1 选配 8 室内人文布置 套 1 选配 结合教学特点,自主设计 四、管理规范与指导评估 (一)开放时间。学科教室在学生上课期间每天均应开放, 课余时间适当开放。 (二)经费投入。学校根据特色化建设需要,建设历史学科 教室,将维护、工作运行经费纳入年度预算,确保正常运转。 (三)日常管理。学科教室应纳入学校统一管理,建立和完 善相关管理制度。根据课程安排,制定使用计划并开展工作。 (四)指导评估。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应做好学科教室的业 务指导和评估,加强教师培训,发挥学科教室的特色引领作用, 带动区域内学科高质量发展。 — 32 — 高中地理学科教室建设指南 一、建设目标 地理学科教室建设要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引,突出地理 学科实践性强的特色,创建课程实施的各种必要条件,营造直观、 实时、生动的地理教学环境,以利于采取问题、情境、案例等多 种形式组织教学活动,使地理教学更直观、生动,学习更有效。 二、功能定位 地理学科教室是高中地理教学及学生实践活动的主要场所, 可开展常规课堂教学,进行作品展示、实践探究、体验交流等地 理学科特色教学活动,应具备互联网接入、多媒体交互、互动录 播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是学科教学的资源中心、体验中心、探 究中心和分享中心。宜集合教师办公功能。其装备应满足高中地 理教学要求,提供丰富的地理素材、生动的地理情境、便利的操 作平台为地理实践活动提供条件、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在人地协 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能力等方面获得提升,促 进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 三、建设要求 (一)建筑要求 2 1.面积:不小于 108m /间。 2.地面:应采用防滑、耐磨、防尘、易清洁的地面,应有防 — 33 — 潮处理。教室与走廊连接处不应设台阶,不应放置妨碍行走的物品。 3.门窗:门窗应便于开启、清洁、耐用。应根据人流安全疏 散的要求设置前后门,门洞的宽度应不小于 1.2m,门扇上宜设观 察窗,门框上部设采光通风窗。门均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开启的 门扇不得挤占走道的疏散通道。学科教室窗台适宜高度 0.9m~ 1.0m。 4.综合布线系统:室内电源应设总控开关。教室电源插座必 须设置安全门。电源插座、分体空调插座与照明用电应分设不同 回路,各自独立控制。网络线应与电源线分开敷设,室内宜覆盖 无线网络。新建学科教室应预留综合布线系统的竖向贯通井道及 设备位置。 5.用电:学科教室用电负荷应有冗余。电气线路应采用防火 要求的暗敷配线方式,安装自动断电保护器,应有可靠的接地措施。 6.同一学科的教室宜布置在同一层面。 (二)环境要求 项目 类别 采光 基本要求 照明 基本要求 遮光 基本要求 温度 基本要求 — 34 — 要求 教室应有最佳建筑朝向,室内采光须均匀明亮,一般宜为 双侧采光,主要采光面应位于学生座位左侧。严禁采用有 色玻璃,并应防止眩光。教室采光玻地比(窗的透光面积 与室内地面面积之比)不得低于 16 6。 灯具应配有保护罩或灯栅,不宜用裸灯,教室照明色温宜 处在 3300K~5500K 之间,教室课桌面上照度均匀度不低 于 0.7,符合 GB 7793 的规定。 教室应设遮光窗帘防止直接眩光。 室内设计温度宜在 16 ~28 。寒冷和炎热地区应因地 制宜地设置采暖和降温设施。 项目 类别 要求 换气及通风 基本要求 换气应符合 GB/T 17226 的要求,换气次数不低于 5 次/h。 应采取有效的通风措施, 使二氧化碳浓度应不大于 0.15%。 噪声控制 基本要求 环保 基本要求 安全 基本要求 教 学 用 房 的 环 境 噪 声 控 制 值 应 符 合 现 行 国 家 标 准 GB 50118 的有关规定。 室内环境污染物——氡、甲醛、氨、苯、甲苯、二甲苯和 总挥发性有机物指标限量应符合 GB 50325 中的 I 类民用 建筑工程要求。 应配备有效的消防设施。所采用的装修材料、产品、部品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GB 50222 有关规定。 (三)教室布置 学科教室宜布置教师办公、教学、查阅、体验、展示、器材 存储等区域,以上区域可统筹布设、综合利用,也可结合学校实 际与其他场所共建共享。 1.教师办公区。学科教室宜提供教师办公区域。 2.教学区。根据学科特点和教育教学需求进行设计和布局、 布置。宜配置可拼接组合式桌椅,可按讲授式、讨论式、小组合 作式等方式摆放,提供多种教学活动空间。墙面宜展示地方政区 图、交通图、地理事物等,体现学科特色、激发学习兴趣。 3.查阅区。宜配置信息化设备、图书及电子阅览资料,为学 生自主查询学习资源提供条件。 4.体验区。宜配置室内地理模拟实验的基本实验材料,配备 相关的数字资料。 5.展示区。宜专设区域对学生作品等进行展示,可利用数字 化显示设备强化展示功能。 6.器材存储区。宜配置仪器柜存放地理教学仪器设备。 — 35 — (四)配置建议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要求 单位 数量 备注 通用配置 1 多媒体教学设备 智慧黑板、可移动高拍仪、影音 设备等 套 1 2 常态录播设备 高清录播系统、拾音麦克风等 套 1 3 台式计算机 满足教师、学生使用 台 若干 4 笔记本电脑 满足教师教学使用 台 1 5 平板电脑 满足教师、学生使用,宜配套集 中充电柜 台 若干 6 网络系统 无线、有线及相关网络设备 套 1 7 打印复印一体机 彩色 台 1 8 资料存储设备 移动硬盘、U 盘等 套 若干 9 照相机 台 1 10 摄像机 台 1 11 电子班牌 个 1 12 讲台 定制 张 1 13 教师办公桌椅 定制 套 1 14 可拼接学生桌 定制 张 若干 15 学生凳 定制 张 若干 16 储物柜 定制 个 1 17 图书架 定制 个 若干 18 作品展示柜(架) 定制 个 若干 19 空调 满足教室制冷制热需求 台 若干 20 窗帘 根据教室定制,布艺遮光窗帘 幅 若干 21 灭火设备 灭火器等相关设备 套 若干 专用配置 1 地理教学资源包 包含纸质及电子素材,与教材匹配 套 1 2 含球幕投影机、数字星球仪及配 套软件、球幕投影穹顶等,用于 数字星球系统与球 360°展示各类地理事物、现象 幕投影穹顶 分布及演化过程,用于天象、星 空等内容的教学 套 1 — 36 — 选配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要求 单位 数量 备注 3 交互式 3D 多媒体 教学系统与教材匹配,可进行演 教学系统 示、交互、测试等 套 1 选配 4 制图桌 套 若干 选配 5 展示灯箱 个 若干 选配 6 地理模拟观测装置 含河流地貌发育、水文观测、气 象观测等模拟观测装置 套 1 选配 7 室内人文布置 结合教学特点,自主设计 套 1 选配 地理教学仪器的配备参照教育 部高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 并结合教学活动的实际需要 套 若干 含照明设备 仪器配备 1 地理教学仪器 四、管理规范与指导评估 (一)开放时间。学科教室在学生上课期间每天均应开放, 课余时间适当开放。 (二)经费投入。学校根据特色化建设需要,建设地理学科 教室,将维护、工作运行经费纳入年度预算,确保正常运转。 (三)日常管理。学科教室应纳入学校统一管理,建立和完 善相关管理制度。根据课程安排,制定使用计划并开展工作。 (四)指导评估。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应做好学科教室的业 务指导和评估,加强教师培训,发挥学科教室的特色引领作用, 带动区域内学科高质量发展。 — 37 — 高中物理学科教室建设指南 一、建设目标 物理学科教室建设要以促进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和 发展为目标,创设良好的物理学习环境,配备必要的常用实验设 备与仪器,开发与利用数字媒体课程资源,使学生进入物理世界 进行物理学习,使教师实施更有物理学科氛围的课堂教学。 二、功能定位 物理学科教室是高中物理教学及学生实践活动的主要场所, 可开展常规课堂教学,组织学生探索物理规律、提高实验能力的 特色教学活动,应具备互联网接入、多媒体交互、互动录播等现 代信息技术手段,是学科教学的资源中心、体验中心、探究中心 和分享中心。宜集合教师办公功能。其装备应满足高中物理教学 要求,为实验探究等物理实践活动提供条件、创设情境,帮助学 生在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等方面获 得提升,促进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 三、建设要求 (一)建筑要求 2 1.面积:不小于 108m /间。 2.地面:应采用防滑、耐磨、防尘、易清洁的地面,应有防 潮处理。教室与走廊连接处不应设台阶,不应放置妨碍行走的物品。 — 38 — 3.门窗:门窗应便于开启、清洁、耐用。应根据人流安全疏 散的要求设置前后门,门洞的宽度应不小于 1.2m,门扇上宜设观 察窗,门框上部设采光通风窗。门均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开启的 门扇不得挤占走道的疏散通道。学科教室窗台适宜高度 0.9m~ 1.0m。 4.综合布线系统:室内电源应设总控开关。教室电源插座必 须设置安全门。电源插座、分体空调插座与照明用电应分设不同 回路,各自独立控制。网络线应与电源线分开敷设,室内宜覆盖 无线网络。新建学科教室应预留综合布线系统的竖向贯通井道及 设备位置。 5.用电:学科教室用电负荷应有冗余。电气线路应采用防火 要求的暗敷配线方式,安装自动断电保护器,应有可靠的接地措施。 6.同一学科的教室宜布置在同一层面。 (二)环境要求 项目 类别 采光 基本要求 照明 基本要求 遮光 基本要求 温度 基本要求 换气及通风 基本要求 要求 教室应有最佳建筑朝向,室内采光须均匀明亮,一般宜为 双侧采光,主要采光面应位于学生座位左侧。严禁采用有 色玻璃,并应防止眩光。教室采光玻地比(窗的透光面积 与室内地面面积之比)不得低于 16 6。 灯具应配有保护罩或灯栅,不宜用裸灯,教室照明色温宜 处在 3300K~5500K 之间,教室课桌面上照度均匀度不低 于 0.7,符合 GB 7793 的规定。 教室应设遮光窗帘防止直接眩光。 室内设计温度宜在 16 ~28 。寒冷和炎热地区应因地 制宜地设置采暖和降温设施。 换气应符合 GB/T 17226 的要求,换气次数不低于 5 次/h。 应采取有效的通风措施, 使二氧化碳浓度应不大于 0.15%。 — 39 — 项目 类别 用电 基本要求 噪声控制 基本要求 环保 基本要求 安全 基本要求 要求 电气线路应采用防火要求的暗敷配线方式,安装自动断电 保护器,应有可靠的接地措施。 教 学 用 房 的 环 境 噪 声 控 制 值 应 符 合 现 行 国 家 标 准 GB 50118 的有关规定。 室内环境污染物——氡、甲醛、氨、苯、甲苯、二甲苯和 总挥发性有机物指标限量应符合 GB 50325 中的 I 类民用 建筑工程要求。 应配备有效的消防设施。所采用的装修材料、产品、部品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GB 50222 有关规定。 (三)教室布置 学科教室宜布置教师办公、教学、实验探究、查阅、展示、 器材存储等区域,以上区域可统筹布设、综合利用,也可结合学 校实际与实验室、仪器室等其他场所共建共享。 1.教师办公区。学科教室宜提供教师办公区域。 2.教学区。根据学科特点和教育教学需求进行设计和布局、 布置。宜配置可拼接组合式桌椅,可按讲授式、讨论式、小组合 作式等方式摆放,提供多种教学活动空间。墙面宜展示经典物理 实验、物理学家图片等,体现学科特色、激发学习兴趣。 3.实验探究区。供学生开展实验探索活动。 4.查阅区。宜配置信息化设备、图书及电子阅览资料,为学 生自主查询学习资源提供条件。 5.展示区。宜设置学生作品等展示区域,可利用数字化显示 设备强化展示功能。 6.器材存储区。宜配置仪器柜存放教学仪器设备。 (四)配置建议 — 40 —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要求 单位 数量 备注 通用配置 1 多媒体教学设备 智慧黑板、可移动高拍仪、影音 设备等 套 1 2 常态录播设备 高清录播系统、拾音麦克风等 套 1 3 台式计算机 满足教师、学生使用 台 若干 4 笔记本电脑 满足教师教学使用 台 1 5 平板电脑 满足教师、学生使用,宜配套集 中充电柜 台 若干 6 网络系统 无线、有线及相关网络设备 套 1 7 打印复印一体机 彩色 台 1 8 资料存储设备 移动硬盘、U 盘等 套 若干 9 照相机 台 1 10 摄像机 台 1 11 电子班牌 个 1 12 讲台 定制 张 1 13 教师办公桌椅 定制 套 1 14 可拼接学生桌 定制 张 若干 15 学生凳 定制 张 若干 16 储物柜 定制 个 1 17 图书架 定制 个 若干 18 作品展示柜(架) 定制 个 若干 19 空调 满足教室制冷制热需求 台 若干 20 窗帘 根据教室定制,布艺遮光窗帘 幅 若干 21 灭火设备 灭火器等相关设备 套 若干 包含纸质及电子素材,与教材匹配 套 1 套 1 选配 套 1 选配 专用配置 1 2 3 物理教学资源包 物理实验成套传感 满足常规演示实验和学生必做 器及配套设备 实验要求 交互式 3D 多媒体 教学系统与教材匹配,可进行演 教学系统 示、交互、测试等 4 边台 定制 张 适量 5 仪器车 满足常规实验仪器的运送 辆 1 — 41 —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要求 单位 数量 箱内应包含常用急救物质及设备 个 1 6 简易急救箱 7 废液、废物回收桶 满足实验需求 个 1 8 温湿度计 能检测当地常年温度和湿度 套 1 9 照明设备 用于补充照明 套 1 10 室内人文布置 结合教学特点,自主设计 套 1 物理教学仪器的配备参照教育 部高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 并结合教学活动的实际需要 套 若干 备注 选配 仪器配备 1 物理教学仪器 四、管理规范与指导评估 (一)开放时间。学科教室在学生上课期间每天均应开放, 课余时间适当开放。 (二)经费投入。学校根据特色化建设需要,建设物理学科 教室,将维护、工作运行经费纳入年度预算,确保正常运转。 (三)日常管理。学科教室应纳入学校统一管理,建立和完 善相关管理制度。根据课程安排,制定使用计划并开展工作。 (四)指导评估。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应做好学科教室的业 务指导和评估,加强教师培训,发挥学科教室的特色引领作用, 带动区域内学科高质量发展。 — 42 — 高中化学学科教室建设指南 一、建设目标 化学学科教室建设要以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和 发展为目标,创设学科情境,配置必需的化学实验设备、仪器、 药品和基础设施,引进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包括化学实验在 内的多种探究活动,为学生选择不同的化学课程、教师开展分层 教学、加强化学教学的实践性和探究性创造良好条件。 二、功能定位 化学学科教室是高中化学教学及学生实践活动的主要场所, 可开展常规课堂教学,组织学生观察宏观现象、探究微观原理、 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培养化学思维能力的学科特色教学活动,应 具备互联网接入、多媒体交互、互动录播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是学科教学的资源中心、体验中心、探究中心和分享中心。宜集 合教师办公功能。其装备应满足高中化学教学要求,为实验探究 等化学实践活动提供条件、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在宏观辨识与微 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 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等方面获得提升,促进化学学 科核心素养发展。 三、建设要求 (一)建筑要求 — 43 — 2 1.面积:不小于 108m /间。 2.地面:应采用防滑、耐磨、防尘、易清洁的地面,教室与 走廊连接处不应设台阶,不应放置妨碍人们行走的物品;化学学 科教室的地面应耐酸碱腐蚀并设地漏。 3.门窗:门窗应便于开启、清洁、耐用。应根据人流安全疏 散的要求设置前后门,门洞的宽度应不小于 1.2m,门扇上宜设观 察窗,门框上部设采光通风窗。门均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开启的 门扇不得挤占走道的疏散通道。学科教室窗台适宜高度 0.9m~ 1.0m。 4.综合布线系统:室内电源应设总控开关。教室电源插座必 须设置安全门。电源插座、分体空调插座与照明用电应分设不同 回路,各自独立控制。网络线应与电源线分开敷设,室内宜覆盖 无线网络。新建学科教室应预留综合布线系统的竖向贯通井道及 设备位置。 5.用电:学科教室用电负荷应有冗余。电气线路应采用防火要 求的暗敷配线方式,安装自动断电保护器,应有可靠的接地措施。 6.给排水:室内应设置抗氧化、防腐蚀、耐酸碱给排水设施。 水槽、水嘴宜集中设置。排水口应有水封装置,具有防堵、防臭 功能。 7.同一学科的教室宜布置在同一层面。 (二)环境要求 — 44 — 项目 类别 采光 基本要求 照明 基本要求 遮光 基本要求 温度 基本要求 换气及通风 规划建议 噪声控制 基本要求 环保 基本要求 安全 基本要求 要求 教室应有最佳建筑朝向,室内采光须均匀明亮,一般宜为 双侧采光,主要采光面应位于学生座位左侧。严禁采用有 色玻璃,并应防止眩光。教室采光玻地比(窗的透光面积 与室内地面面积之比)不得低于 16 6。 灯具应配有保护罩或灯栅,不宜用裸灯,教室照明色温宜 处在 3300K~5500K 之间,教室课桌面上照度均匀度不低 于 0.7,符合 GB 7793 的规定。 教室应设遮光窗帘防止直接眩光。 室内设计温度宜在 16 ~28 。寒冷和炎热地区应因地 制宜地设置采暖和降温设施。 换气应符合 GB/T 17226 的要求,换气次数不低于 5 次/h。 应采取有效的通风措施,使二氧化碳浓度应不大于 0.15%。 若采用排风到桌(化学)装置时,风速应连续可调,各风 罩口风速应基本一致,最大风速下可实现换气次数不低于 10 次/h。 教 学 用 房 的 环 境 噪 声 控 制 值 应 符 合 现 行 国 家 标 准 GB 50118 的有关规定。 1. 室内环境污染物——氡、甲醛、氨、苯、甲苯、二甲 苯和总挥发性有机物指标限量应符合 GB 50325 中的 I 类 民用建筑工程要求。 2.实验废液应收集并进行委托处理,经处理后方可排放。 排放应达到国家废水综合排放水质标准。 1.应配备有效的消防设施。所采用的装修材料、产品、部 品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GB 50222 有关规定。 2.设置一个事故急救冲洗水嘴和急救箱。急救箱中的药品 应注意及时更换。 (三)教室布置 学科教室宜布置教师办公、教学、实验探究、查阅、展示、 器材存储等区域,以上区域可统筹布设、综合利用,也可结合学 校实际与实验室、仪器室等其他场所共建共享。 1.教师办公区。学科教室宜提供教师办公区域。 2.教学区。根据学科特点和教育教学需求进行设计和布局、 — 45 — 布置。宜配置可拼接组合式桌椅,可按讲授式、讨论式、小组合 作式等方式摆放,提供多种教学活动空间。墙面宜展示化学史人 物、元素周期表等。 3.实验探究区。供学生开展实验探索活动。宜配备分析仪器、 传感器等实验器材。 4.查阅区。宜配置信息化设备、图书及电子阅览资料,为学 生自主查询学习资源提供条件。 5.展示区。宜设置学生作品等展示区域,可利用数字化显示 设备强化展示功能。 6.器材存储区。宜配置仪器柜、通风橱等设备,方便存放教 学仪器、化学药品。 (四)配置建议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要求 单位 数量 通用配置 1 多媒体教学设备 智慧黑板、可移动高拍仪、影音 设备等 套 1 2 常态录播设备 高清录播系统、拾音麦克风等 套 1 3 台式计算机 满足教师、学生使用 台 若干 4 笔记本电脑 满足教师教学使用 台 1 5 平板电脑 满足教师、学生使用,宜配套集 中充电柜 台 若干 6 网络系统 无线、有线及相关网络设备 套 1 7 打印复印一体机 彩色 台 1 8 资料存储设备 移动硬盘、U 盘等 套 若干 9 照相机 台 1 10 摄像机 台 1 11 电子班牌 个 1 — 46 — 备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要求 单位 数量 备注 12 讲台 定制 张 1 13 教师办公桌椅 定制 套 1 14 可拼接学生桌 定制 张 若干 15 学生凳 定制 张 若干 16 储物柜 定制 个 1 17 图书架 定制 个 若干 18 作品展示柜(架) 定制 个 若干 19 空调 满足教室制冷制热需求 台 若干 20 窗帘 根据教室定制,布艺遮光窗帘 幅 若干 21 灭火设备 灭火器等相关设备 套 若干 套 1 套 1 选配 套 1 选配 套 1 5 化学教学资源包 包含纸质及电子素材,与教材匹配 化学实验成套传感 器及配套设备 交互式 3D 多媒体 教学系统与教材匹配,可进行演 教学系统 示、交互、测试等 三联水嘴,方形防堵、防臭深水 水嘴及水槽 槽,排水口有过滤装置 通风柜 用于产生有害气体实验的操作 套 适量 6 药品柜 采用橱顶抽排气方式 个 适量 7 边台 定制 张 适量 8 仪器车 辆 1 9 简易急救箱 箱内应包含常用急救物质及设备 个 1 10 紧急喷淋器 不锈钢材质 个 1 11 洗眼器 台式双口 个 1 12 废液、废物回收桶 满足实验需求 个 1 13 温湿度计 能检测当地常年温度和湿度 套 1 14 照明设备 用于补充照明 套 1 15 室内人文布置 结合教学特点,自主设计 套 1 化学教学仪器的配备参照教育 部高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 并结合教学活动的实际需要 套 若干 专用配置 1 2 3 4 选配 仪器配备 1 化学教学仪器 — 47 — 四、管理规范与指导评估 (一)开放时间。学科教室在学生上课期间每天均应开放, 课余时间适当开放。 (二)经费投入。学校根据特色化建设需要,建设化学学科 教室,将维护、工作运行经费纳入年度预算,确保正常运转。 (三)日常管理。学科教室应纳入学校统一管理,建立和完 善相关管理制度。根据课程安排,制定使用计划并开展工作。 (四)指导评估。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应做好学科教室的业 务指导和评估,加强教师培训,发挥学科教室的特色引领作用, 带动区域内学科高质量发展。 — 48 — 高中生物学学科教室建设指南 一、建设目标 生物学学科教室建设要以培养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为目 标,配置学科资源,创设学科情境,以利于组织学生参与观察、 实验、探究、制作等多种类型的活动,增加学生动手实践和体验 的机会,实现“做中学” “用中学” “创中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 的能力,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 二、功能定位 生物学学科教室是高中生物学教学及学生实践活动的主要场 所,可开展常规课堂教学,组织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生物学实践 等学科特色教学活动,应具备互联网接入、多媒体交互、互动录 播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是学科教学的资源中心、体验中心、探 究中心和分享中心。宜集合教师办公功能。其装备应满足高中生 物学教学要求,为实验探究等生物学实践活动提供条件、创设情 境,帮助学生在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等方 面获得提升,促进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 三、建设要求 (一)建筑要求 2 1.面积:不小于 108m /间。 2.地面:应采用防滑、耐磨、防尘、易清洁的地面,应有防 — 49 — 潮处理。教室与走廊连接处不应设台阶,不应放置妨碍行走的物 品。地面应耐酸碱腐蚀并设地漏。 3.门窗:门窗应便于开启、清洁、耐用。应根据人流安全疏 散的要求设置前后门,门洞的宽度应不小于 1.2m,门扇上宜设观 察窗,门框上部设采光通风窗。门均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开启的 门扇不得挤占走道的疏散通道。学科教室窗台适宜高度 0.9m~ 1.0m。 4.综合布线系统:室内电源应设总控开关。教室电源插座必 须设置安全门。电源插座、分体空调插座与照明用电应分设不同 回路,各自独立控制。网络线应与电源线分开敷设,室内宜覆盖 无线网络。新建学科教室应预留综合布线系统的竖向贯通井道及 设备位置。 5.用电:学科教室用电负荷应有冗余。电气线路应采用防火要 求的暗敷配线方式,安装自动断电保护器,应有可靠的接地措施。 6.给排水:室内应设置抗氧化、防腐蚀、耐酸碱给排水设施。 水槽、水嘴宜集中设置。排水口应有水封装置,具有防堵、防臭功能。 7.同一学科的教室宜布置在同一层面。 (二)环境要求 项目 采光 — 50 — 类别 要求 基本要求 教室应有最佳建筑朝向,室内采光须均匀明亮,一般宜为 双侧采光,主要采光面应位于学生座位左侧。严禁采用有 色玻璃,并应防止眩光。教室采光玻地比(窗的透光面积 与室内地面面积之比)不得低于 16 6。 项目 类别 照明 基本要求 遮光 基本要求 温度 基本要求 换气及通风 基本要求 用电 基本要求 噪声控制 基本要求 环保 基本要求 安全 基本要求 要求 灯具应配有保护罩或灯栅,不宜用裸灯,教室照明色温宜 处在 3300K~5500K 之间,教室课桌面上照度均匀度不低 于 0.7,符合 GB 7793 的规定。 教室应设遮光窗帘防止直接眩光。 室内设计温度宜在 16 ~28 。寒冷和炎热地区应因地 制宜地设置采暖和降温设施。 换气应符合 GB/T 17226 的要求,换气次数不低于 5 次/h。 应采取有效的通风措施, 使二氧化碳浓度应不大于 0.15%。 电气线路应采用防火要求的暗敷配线方式,安装自动断电 保护器,应有可靠的接地措施。 教 学 用 房 的 环 境 噪 声 控 制 值 应 符 合 现 行 国 家 标 准 GB 50118 的有关规定。 室内环境污染物——氡、甲醛、氨、苯、甲苯、二甲苯和 总挥发性有机物指标限量应符合 GB 50325 中的 I 类民用 建筑工程要求。 应配备有效的消防设施。所采用的装修材料、产品、部品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GB 50222 有关规定。 (三)教室布置 学科教室宜布置教师办公、教学、实验探究、查阅、展示、 器材存储等区域,以上区域可统筹布设、综合利用,也可结合学 校实际与实验室、仪器室等其他场所共建共享。 1.教师办公区。学科教室宜提供教师办公区域。 2.教学区。根据学科特点和教育教学需求进行设计和布局、 布置。宜配置可拼接组合式桌椅,可按讲授式、讨论式、小组合 作式等方式摆放,提供多种教学活动空间。墙面宜展示生物科学 史重要人物、动物和植物的进化树、DNA 分子平面结构等。 3.实验探究区。供学生开展实验探索活动。宜配备分析仪器、 传感器等实验器材。 — 51 — 4.查阅区。宜配置信息化设备、图书及电子阅览资料,为学 生自主查询学习资源提供条件。 5.展示区。宜设置学生作品等展示区域,可利用数字化显示 设备强化展示功能。 6.器材存储区。宜配置仪器柜、标本柜等存放教学仪器设备、 标本、模型等。 (四)配置建议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要求 单位 数量 通用配置 1 多媒体教学设备 智慧黑板、可移动高拍仪、影 音设备等 套 1 2 常态录播设备 高清录播系统、拾音麦克风等 套 1 3 台式计算机 满足教师、学生使用 台 若干 4 笔记本电脑 满足教师教学使用 台 1 5 平板电脑 满足教师、学生使用,宜配套 集中充电柜 台 若干 6 网络系统 无线、有线及相关网络设备 套 1 7 打印复印一体机 彩色 台 1 8 资料存储设备 移动硬盘、U 盘等 套 若干 9 照相机 台 1 10 摄像机 台 1 11 电子班牌 个 1 12 讲台 定制 张 1 13 教师办公桌椅 定制 套 1 14 可拼接学生桌 定制 张 若干 15 学生凳 定制 张 若干 16 储物柜 定制 个 1 17 图书架 定制 个 若干 18 作品展示柜(架) 定制 个 若干 — 52 — 备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要求 单位 数量 19 空调 满足教室制冷制热需求 台 若干 20 窗帘 根据教室定制,布艺遮光窗帘 幅 若干 21 灭火设备 灭火器等相关设备 套 若干 套 1 套 1 套 1 备注 专用配置 1 2 生物学教学资源 包 交互式 3D 多媒体 教学系统 包含纸质及数字化素材,与教 材匹配 教学系统与教材匹配,可进行 演示、交互、测试等 三联水嘴,方形防堵、防臭深 水槽,排水口有过滤装置 3 水嘴及水槽 4 标本柜 耐酸碱 个 若干 5 边台 定制 张 若干 6 仪器车 辆 1 7 简易急救箱 箱内应包含常用急救物质及设 备 个 1 8 紧急喷淋器 不锈钢材质 个 1 9 洗眼器 台式双口 套 1 10 废液、废物回收 满足实验需求 桶 个 1 11 温湿度计 能检测当地常年温度和湿度 套 1 12 照明设备 用于补充照明 套 1 13 面罩 套 1 14 护目镜 套 1 15 恒温箱 个 1 16 室内人文布置 结合教学特点,自主设计 套 1 生物学教学仪器的配备参照教 育部高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 准,并结合教学活动的实际需 要 套 若干 选配 选配 仪器配备 1 生物学教学仪器 四、管理规范与指导评估 (一)开放时间。学科教室在学生上课期间每天均应开放, — 53 — 课余时间适当开放。 (二)经费投入。学校根据特色化建设需要,建设生物学学 科教室,将维护、工作运行经费纳入年度预算,确保正常运转。 (三)日常管理。学科教室应纳入学校统一管理,建立和完 善相关管理制度。根据课程安排,制定使用计划并开展工作。 (四)指导评估。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应做好学科教室的业 务指导和评估,加强教师培训,发挥学科教室的特色引领作用, 带动区域内学科高质量发展。 — 54 —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室建设指南 一、建设目标 信息技术学科教室建设要以促进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 的养成和发展为目标,以满足学科教学内容开设和教学活动开展 为基础,创设功能完备、品质优良、学科特点突出、课程特色浓 郁、使用维护便捷、扩展灵活的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 二、功能定位 信息技术学科教室是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及学生实践活动的主 要场所,可开展常规课堂教学,进行体验、探索、创新、展示等 信息技术学科特色教学活动,也可用于外语听说测试标准化考场。 应具备互联网接入、多媒体交互、互动录播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是学科教学的资源中心、体验中心、探究中心和分享中心。宜集 合教师办公功能。其装备应满足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要求,为体验、 交流、探究等信息技术教学活动提供条件、创设情境,帮助学生 在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等方 面获得提升,促进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发展。 三、建设要求 (一)建筑要求 2 1.面积:不小于 108m /间。 2.地面:地面应采用防静电材料,防滑、耐磨、防尘、易清 — 55 — 洁,并应有防潮处理。教室与走廊连接处不应设台阶,不应放置 妨碍行走的物品。 3.门窗:门窗应便于开启、清洁、耐用。应根据人流安全疏 散的要求设置前后门,门洞的宽度应不小于 1.2m,门扇上宜设观 察窗,门框上部设采光通风窗。门均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开启的 门扇不得挤占走道的疏散通道。学科教室窗台适宜高度 0.9m~ 1.0m。 4.综合布线系统:室内电源应设总控开关。教室电源插座必 须设置安全门。电源插座、分体空调插座与照明用电应分设不同 回路,各自独立控制。网络线应与电源线分开敷设,室内宜覆盖 无线网络。新建学科教室应预留综合布线系统的竖向贯通井道及 设备位置。 5.用电:学科教室用电负荷应有冗余。电气线路应采用防火 要求的暗敷配线方式,安装自动断电保护器,应有可靠的接地措 施,信息技术学科教室应配置稳压电源。 6.同一学科的教室宜布置在同一层面。 (二)环境要求 项目 类别 采光 基本要求 照明 基本要求 — 56 — 要求 教室应有最佳建筑朝向,室内采光须均匀明亮,一般宜为 双侧采光,主要采光面应位于学生座位左侧。严禁采用有 色玻璃,并应防止眩光。教室采光玻地比(窗的透光面积 与室内地面面积之比)不得低于 16 6。 灯具应配有保护罩或灯栅,不宜用裸灯,教室照明色温宜 处在 3300K~5500K 之间,教室课桌面上照度均匀度不低 于 0.7,符合 GB 7793 的规定。 项目 类别 要求 遮光 基本要求 温度 基本要求 教室应设遮光窗帘防止直接眩光。 室内设计温度宜在 16 ~28 。寒冷和炎热地区应因地 制宜地设置采暖和降温设施。 换气及通风 基本要求 噪声控制 基本要求 环保 基本要求 安全 基本要求 换气应符合 GB/T 17226 的要求,换气次数不低于 5 次/h。 应采取有效的通风措施, 使二氧化碳浓度应不大于 0.15%。 教 学 用 房 的 环 境 噪 声 控 制 值 应 符 合 现 行 国 家 标 准 GB 50118 的有关规定。 室内环境污染物——氡、甲醛、氨、苯、甲苯、二甲苯和 总挥发性有机物指标限量应符合 GB 50325 中的 I 类民用 建筑工程要求。 应配备有效的消防设施。所采用的装修材料、产品、部品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GB 50222 有关规定。 (三)教室布置 学科教室宜布置教师办公、教学、查阅、展示、器材存储等 区域,以上区域可统筹布设、综合利用,也可结合学校实际与其 他场所共建共享。 1.教师办公区。学科教室宜提供教师办公区域。 2.教学区。根据学科教学特点合理布置教学区域,桌椅采用 可移动的自由拼接方式进行摆放。 3.查阅区。宜配置信息化设备、图书及电子阅览资料,为学 生自主查询学习资源提供条件。 4.展示区。宜设置学生作品等展示区域,可利用数字化显示 设备强化展示功能。 5.器材存储区。宜配置仪器柜等存放仪器设备、元器件、工 具等。 (四)配置建议 — 57 — 序号 设备名称 通用配置 1 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常态录播设备 3 平板电脑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网络系统 打印复印一体机 资料存储设备 照相机 摄像机 电子班牌 讲台 教师办公桌椅 计算机桌 学生凳 储物柜 图书架 作品展示柜(架) 空调 窗帘 灭火设备 专用配置 1 计算机 2 耳麦 3 考试专用耳机 4 单位 数量 套 1 套 1 台 若干 套 台 套 台 台 个 张 套 张 张 个 个 个 台 幅 套 1 1 若干 1 1 1 1 1 若干 若干 1 若干 若干 若干 若干 若干 台 若干 台 若干 套 若干 交换机 台 若干 5 应用软件 套 1 6 教学软件 套 1 7 语音教室系统软件 套 1 8 服务器 台 1 9 机柜 台 1 10 11 辅助设备 稳压电源 套 台 1 1 — 58 — 规格要求 智慧黑板、可移动高拍仪、影音 设备等 高清录播系统、拾音麦克风等 满足教师、学生使用,宜配套集 中充电柜 无线、有线及相关网络设备 彩色 移动硬盘、U 盘等 定制 定制 定制 定制 定制 定制 定制 满足教室制冷制热需求 根据教室定制,布艺遮光窗帘 灭火器等相关设备 主流配置,按教师、班级学生数 配备 定向拾音、主动降噪 听力和口语练习,由计算机全自 动评判并反馈评估结果 含配线架、理线器等 备注 选配 选配,供 序号 设备名称 12 13 UPS 电源 室内人文布置 仪器配备 1 规格要求 结合教学特点,自主设计 信息技术教学仪器的配备参照 教育部高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 信息技术教学仪器 标准,并结合教学活动的实际需 要 单位 数量 台 套 1 1 备注 电不稳定 地区必配 选配 若干 套 四、管理规范与指导评估 (一)开放时间。学科教室在学生上课期间每天均应开放, 课余时间适当开放。 (二)经费投入。学校根据特色化建设需要,建设信息技术 学科教室,将维护、工作运行经费纳入年度预算,确保正常运转。 (三)日常管理。学科教室应纳入学校统一管理,建立和完 善相关管理制度。根据课程安排,制定使用计划并开展工作。 (四)指导评估。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应做好学科教室的业 务指导和评估,加强教师培训,发挥学科教室的特色引领作用, 带动区域内学科高质量发展。 — 59 — 高中通用技术学科教室建设指南 一、建设目标 通用技术学科教室应满足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与实践 需要,通过配备必要的工具、材料、设备、软件、模型及安全用 品,打造学生进行劳动技能训练、科技小制作、通用技术的设计 与应用和综合实践活动的空间,实现“做中学”和“学中做”,培 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共享意识、规划能力和动手实践 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的发展。 二、功能定位 通用技术学科教室是高中通用技术教学及学生实践活动的主 要场所,可开展常规课堂教学,组织学生进行作品设计、制作、 展示、应用探究等通用技术学科特色教学活动,应具备互联网接 入、多媒体交互、互动录播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是学科教学的 资源中心、体验中心、探究中心和分享中心。宜集合教师办公功 能。其装备应满足高中通用技术教学要求,为制作、交流、探究 等通用技术实践活动提供条件、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在技术意识、 工程思维、创新设计、图样表达、物化能力等方面获得提升,促 进通用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发展。 三、建设要求 (一)建筑要求 — 60 — 2 1.面积:不小于 108m /间。 2.地面:应采用防滑、耐磨、防尘、易清洁的地面,应有防 潮处理。教室与走廊连接处不应设台阶,不应放置妨碍行走的物品。 3.门窗:门窗应便于开启、清洁、耐用。应根据人流安全疏 散的要求设置前后门,门洞的宽度应不小于 1.2m,门扇上宜设观 察窗,门框上部设采光通风窗。门均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开启的 门扇不得挤占走道的疏散通道。学科教室窗台适宜高度 0.9m~ 1.0m。 4.综合布线系统:室内电源应设总控开关。教室电源插座必 须设置安全门。电源插座、分体空调插座与照明用电应分设不同 回路,各自独立控制。网络线应与电源线分开敷设,室内宜覆盖 无线网络。新建学科教室应预留综合布线系统的竖向贯通井道及 设备位置。 5.用电:学科教室用电负荷应有冗余。电气线路应采用防火 要求的暗敷配线方式,安装自动断电保护器,应有可靠的接地措施。 6.同一学科的教室宜布置在同一层面。 (二)环境要求 项目 类别 采光 基本要求 照明 基本要求 要求 教室应有最佳建筑朝向,室内采光须均匀明亮,一般宜为 双侧采光,主要采光面应位于学生座位左侧。严禁采用有 色玻璃,并应防止眩光。教室采光玻地比(窗的透光面积 与室内地面面积之比)不得低于 16 6。 灯具应配有保护罩或灯栅,不宜用裸灯,教室照明色温宜 处在 3300K~5500K 之间,教室课桌面上照度均匀度不低 于 0.7,符合 GB 7793 的规定。 — 61 — 项目 类别 要求 遮光 基本要求 温度 基本要求 换气及通风 基本要求 教室应设遮光窗帘防止直接眩光。 室内设计温度宜在 16 ~28 。寒冷和炎热地区应因地 制宜地设置采暖和降温设施。 换气应符合 GB/T 17226 的要求,换气次数不低于 5 次/h。 应采取有效的通风措施, 使二氧化碳浓度应不大于 0.15%。 噪声控制 基本要求 环保 基本要求 安全 基本要求 教 学 用 房 的 环 境 噪 声 控 制 值 应 符 合 现 行 国 家 标 准 GB 50118 的有关规定。 室内环境污染物——氡、甲醛、氨、苯、甲苯、二甲苯和 总挥发性有机物指标限量应符合 GB 50325 中的 I 类民用 建筑工程要求。 应配备有效的消防设施。所采用的装修材料、产品、部品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GB 50222 有关规定。 (三)教室布置 学科教室宜布置教师办公、教学、设计、制作、展示交流、 器材工具存储等区域,宜附设器材室、准备室等。以上区域可统 筹布设、综合利用,也可结合学校实际与其他场所共建共享。 1.教师办公区。学科教室宜提供教师办公区域。 2.教学区。根据学科特点和教育教学需求进行设计和布局、 布置。宜配置可拼接组合式桌椅,可按讲授式、讨论式、小组合 作式等方式摆放,提供多种教学活动空间。室内宜张贴技术发展 的历史图片、技术图样,以及陈列典型技术产品、样品或数字化 展示方式,营造技术学习氛围。 3.设计区。根据学科教学特点合理布置设计桌和多功能桌,宜 配置各类绘图工具、电脑绘图软件、建模软件以及平板绘图工具。 4.制作区。根据学科教学和实践需要,配置符合安全规范和 高中学生特点的手工工具、电动工具、机械加工设备、测量仪器、 — 62 — 常用原材料和耗材以及体现现代技术新发展的教学装备,如激光 雕刻机、激光切割机、三维打印机等。 5.展示交流区。宜专设区域对学生作品等进行展示。配备必 要的设施条件,建立讨论、交流空间。 6.器材工具存储区。宜配置仪器柜等存放仪器设备、工具、 制作材料等。 (四)配置建议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要求 单位 数量 备注 通用配置 1 多媒体教学设备 智慧黑板、可移动高拍仪、影音 设备等 套 1 2 常态录播设备 高清录播系统、拾音麦克风等 套 1 3 台式计算机 满足教师、学生使用 台 若干 4 笔记本电脑 满足教师教学使用 台 1 5 平板电脑 满足教师、学生使用,宜配套集 中充电柜 台 若干 6 网络系统 无线、有线及相关网络设备 套 1 7 打印复印一体机 彩色 台 1 8 资料存储设备 移动硬盘、U 盘等 套 若干 9 照相机 台 1 10 摄像机 台 1 11 电子班牌 个 1 12 讲台 定制 张 1 13 教师办公桌椅 定制 套 1 定制 张 若干 定制 张 若干 14 15 学生书写设计 两用桌 学生书写加工 两用桌 16 学生凳 定制 张 若干 17 货架 定制 个 1 — 63 —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要求 单位 数量 18 图书架 定制 个 若干 19 作品展示柜(架) 定制 个 若干 20 空调 满足教室制冷制热需求 台 若干 21 窗帘 根据教室定制,布艺遮光窗帘 幅 若干 22 灭火设备 灭火器等相关设备 套 若干 备注 专用配置 1 通用技术教学资源包 包含纸质及电子素材,与教材匹配 套 1 2 交互式 3D 多媒体 教学系统与教材匹配,可进行演 教学系统 示、交互、测试等 套 1 3 个人安全防护用品 套 若干 4 简易急救箱 套 1 5 电子焊接操作桌 张 若干 选配 6 金工操作桌 张 若干 选配 7 激光雕刻机 台 1 选配 8 激光切割机 台 1 选配 9 3D 打印机 台 1 选配 10 维修工作台 张 若干 11 电子元件储存柜 组 若干 12 梯子 架 1 13 手推车 辆 1 14 室内人文布置 套 1 箱内应包含常用急救物质及设 备 结合教学特点,自主设计 选配 选配 选配 仪器配备 1 通用技术教学仪器的配备参照 教育部高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 通用技术教学仪器 标准,并结合教学活动的实际需 要 若干 套 四、管理规范与指导评估 (一)开放时间。学科教室在学生上课期间每天均应开放, 课余时间适当开放。 — 64 — (二)经费投入。学校根据特色化建设需要,建设通用技术 学科教室,将维护、工作运行经费纳入年度预算,确保正常运转。 (三)日常管理。学科教室应纳入学校统一管理,建立和完 善相关管理制度。根据课程安排,制定使用计划并开展工作。 (四)指导评估。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应做好学科教室的业 务指导和评估,加强教师培训,发挥学科教室的特色引领作用, 带动区域内学科高质量发展。 — 65 — 高中音乐学科教室建设指南 一、建设目标 音乐学科教室应充分利用传统教学和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 创设形式多样的音乐环境,提供音乐体验与实践的条件,满足学 生对学习音乐、欣赏音乐和参与音乐互动等活动需求。通过聆听、 欣赏、演奏、创作、排练等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 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二、功能定位 音乐学科教室是高中音乐教学及学生实践活动的主要场所, 可开展常规课堂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和创作,作品展示、表 演、体验等音乐学科特色教学活动,应具备互联网接入、多媒体 交互、互动录播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是学科教学的资源中心、 体验中心、探究中心和分享中心。宜集合教师办公功能。其装备 应满足高中音乐教学要求,为创作、鉴赏、交流等音乐实践活动 提供条件、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在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 解等方面获得提升,促进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发展。 三、建设要求 (一)建筑要求 2 1.面积:不小于 108m /间。 2.墙地面:应采用防滑、耐磨、防尘、易清洁的地面,应有 — 66 — 防潮处理。教室与走廊连接处不应设台阶,不应放置妨碍行走的 物品。墙面及顶棚应采取吸声措施。 3.门窗:门窗应便于开启、清洁、耐用。应根据人流安全疏 散的要求设置前后门,门洞的宽度应不小于 1.2m,门扇上宜设观 察窗。门均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开启的门扇不得挤占走道的疏散 通道。学科教室窗台适宜高度 0.9m~1.0m。门窗应隔声。 4.综合布线系统:室内电源应设总控开关。教室电源插座必 须设置安全门。电源插座、分体空调插座与照明用电应分设不同 回路,各自独立控制。网络线应与电源线分开敷设,室内宜覆盖 无线网络。新建学科教室应预留综合布线系统的竖向贯通井道及 设备位置。 5.用电:学科教室用电负荷应有冗余。电气线路应采用防火要 求的暗敷配线方式,安装自动断电保护器,应有可靠的接地措施。 6.同一学科的教室宜布置在同一层面。 (二)环境要求 项目 类别 采光 基本要求 照明 基本要求 遮光 基本要求 温度 基本要求 要求 教室应有最佳建筑朝向,室内采光须均匀明亮,一般宜为 双侧采光,主要采光面应位于学生座位左侧。严禁采用有 色玻璃,并应防止眩光。教室采光玻地比(窗的透光面积 与室内地面面积之比)不得低于 16 6。 灯具应配有保护罩或灯栅,不宜用裸灯,教室照明色温宜 处在 3300K~5500K 之间,教室课桌面上照度均匀度不低 于 0.7,符合 GB 7793 的规定。 教室应设遮光窗帘防止直接眩光。 室内设计温度宜在 16 ~28 。寒冷和炎热地区应因地 制宜地设置采暖和降温设施。 — 67 — 项目 类别 要求 换气及通风 基本要求 换气应符合 GB/T 17226 的要求,换气次数不低于 5 次/h。 应采取有效的通风措施, 使二氧化碳浓度应不大于 0.15%。 噪声控制 基本要求 教 学 用 房 的 环 境 噪 声 控 制 值 应 符 合 现 行 国 家 标 准 GB 50118 的有关规定。 环保 基本要求 室内环境污染物——氡、甲醛、氨、苯、甲苯、二甲苯和 总挥发性有机物指标限量应符合 GB 50325 中的 I 类民用 建筑工程要求。 安全 基本要求 应配备有效的消防设施。所采用的装修材料、产品、部品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GB 50222 有关规定。 (三)教室布置 学科教室宜布置教师办公、教学、展示和表演、器材存储等 区域,以上区域可统筹布设、综合利用,也可结合学校实际与其 他场所共建共享。 1.教师办公区。学科教室宜提供教师办公区域。 2.教学区。根据学科特点和教育教学需求进行设计和布局、 布置。墙面宜展示古今中外著名音乐人物、经典乐谱等,体现学 科特色、激发学习兴趣。 3.展示和表演区。宜专设区域对学生作品等进行展示,可利 用数字化显示设备强化展示功能。教室设计宜综合考虑合唱台、 小型舞台场景布设。 4.器材存储区。宜专设区域存储音乐器材、音乐类相关书刊 杂志或数字化显示设备。 — 68 — (四)配置建议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要求 单位 数量 备注 通用配置 1 多媒体教学设备 智慧黑板、可移动高拍仪、影音 设备等 套 1 2 常态录播设备 高清录播系统、拾音麦克风等 套 1 3 台式计算机 满足教师、学生使用 台 若干 4 笔记本电脑 满足教师教学使用 台 1 5 平板电脑 满足教师、学生使用,宜配套集 中充电柜 台 若干 6 网络系统 无线、有线及相关网络设备 套 1 7 打印复印一体机 彩色 台 1 8 资料存储设备 移动硬盘、U 盘等 套 若干 9 照相机 台 1 10 摄像机 台 1 11 电子班牌 个 1 12 讲台 定制 张 1 13 教师办公桌椅 定制 套 1 14 可拼接学生桌 定制 张 若干 15 学生凳 定制 张 若干 16 储物柜 定制 个 1 17 图书架 定制 个 若干 18 作品展示柜(架) 定制 个 若干 19 空调 满足教室制冷制热需求 台 若干 20 窗帘 根据教室定制,布艺遮光窗帘 幅 若干 21 灭火设备 灭火器等相关设备 套 若干 专用配置 1 音乐教学资源包 包含纸质及电子素材,与教材匹 配 套 1 2 专用乐器柜 定制 个 若干 3 服装柜 定制 个 若干 4 表演舞台 定制 套 1 选配 — 69 —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要求 单位 数量 备注 5 交互式 3D 多媒体 教学系统与教材匹配,可进行演 教学系统 示、交互、测试等 套 1 选配 6 室内人文布置 套 1 选配 结合教学特点,自主设计 器材配备 1 音乐教学器材 音乐教学器材的配备参照普通 高中音乐教学器材配备标准,并 结合教学活动的实际需要 若干 套 四、管理规范与指导评估 (一)开放时间。学科教室在学生上课期间每天均应开放, 课余时间适当开放。 (二)经费投入。学校根据特色化建设需要,建设音乐学科 教室,将维护、工作运行经费纳入年度预算,确保正常运转。 (三)日常管理。学科教室应纳入学校统一管理,建立和完 善相关管理制度。根据课程安排,制定使用计划并开展工作。 (四)指导评估。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应做好学科教室的业 务指导和评估,加强教师培训,发挥学科教室的特色引领作用, 带动区域内学科高质量发展。 — 70 — 高中美术学科教室建设指南 一、建设目标 美术学科教室满足学生进行美术鉴赏、绘画、雕塑、设计、 工艺制作、媒体艺术等实践活动的需要。美术学科教室建设应引 导学生通过观察、感知、体验、思考、探究、创造和评价等具有 美术学科特点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意思维,培养学 生正确的审美意识、审美心理、观察想象力和实践能力。 二、功能定位 美术学科教室是高中美术教学及学生实践活动的主要场所, 可开展常规课堂教学,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感受、搜集素材、学习 借鉴、构思创意、探索方法、创作作品以及描述、分析、解释和 评价等美术学习活动,应具备互联网接入、多媒体交互、互动录 播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是学科教学的资源中心、体验中心、探 究中心和分享中心。宜集合教师办公功能。其装备应满足高中美 术教学要求,为创作、鉴赏、交流等美术实践活动提供条件、创 设情境,帮助学生在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 和文化理解等方面获得提升,促进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发展。 三、建设要求 (一)建筑要求 2 1.面积:不小于 108m /间。 — 71 — 2.地面:应采用防滑、耐磨、防尘、易清洁的地面,应有防 潮处理。教室与走廊连接处不应设台阶,不应放置妨碍行走的物品。 3.门窗:门窗应便于开启、清洁、耐用。应根据人流安全疏 散的要求设置前后门,门洞的宽度应不小于 1.2m,门扇上宜设观 察窗,门框上部设采光通风窗。门均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开启的 门扇不得挤占走道的疏散通道。学科教室窗台适宜高度 0.9m~ 1.0m。 4.综合布线系统:室内电源应设总控开关。教室电源插座必 须设置安全门。电源插座、分体空调插座与照明用电应分设不同 回路,各自独立控制。网络线应与电源线分开敷设,室内宜覆盖 无线网络。新建学科教室应预留综合布线系统的竖向贯通井道及 设备位置。 5.用电:学科教室用电负荷应有冗余。电气线路应采用防火 要求的暗敷配线方式,安装自动断电保护器,应有可靠的接地措施。 6.给排水:室内应设置抗氧化、防腐蚀、耐酸碱给排水设施。 水槽、水嘴宜集中设置。排水口应有水封装置,具有防堵、防臭 功能。 7.同一学科的教室宜布置在同一层面。 (二)环境要求 项目 采光 — 72 — 类别 基本要求 要求 教室应有最佳建筑朝向,室内采光须均匀明亮,一般宜为 双侧采光,主要采光面应位于学生座位左侧。严禁采用有 色玻璃,并应防止眩光。教室采光玻地比(窗的透光面积 与室内地面面积之比)不得低于 16 6。 项目 类别 照明 基本要求 遮光 基本要求 温度 基本要求 换气及通风 基本要求 噪声控制 基本要求 环保 基本要求 安全 基本要求 要求 灯具应配有保护罩或灯栅,不宜用裸灯,教室照明色温宜 处在 3300K~5500K 之间,教室课桌面上照度均匀度不低 于 0.7,符合 GB 7793 的规定。 教室应设遮光窗帘防止直接眩光。 室内设计温度宜在 16 ~28 。寒冷和炎热地区应因地 制宜地设置采暖和降温设施。 换气应符合 GB/T 17226 的要求,换气次数不低于 5 次/h。 应采取有效的通风措施, 使二氧化碳浓度应不大于 0.15%。 教 学 用 房 的 环 境 噪 声 控 制 值 应 符 合 现 行 国 家 标 准 GB 50118 的有关规定。 室内环境污染物——氡、甲醛、氨、苯、甲苯、二甲苯和 总挥发性有机物指标限量应符合 GB 50325 中的 I 类民用 建筑工程要求。 应配备有效的消防设施。所采用的装修材料、产品、部品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GB 50222 有关规定。 (三)教室布置 学科教室宜布置教师办公、教学、创作体验、展示交流、器 材存储等区域,以上区域可统筹布设、综合利用,也可结合学校 实际与其他场所共建共享。 1.教师办公区。学科教室宜提供教师办公区域。 2.教学区。根据学科特点和教育教学需求进行设计和布局、 布置。墙面宜展示古今中外著名美术人物、经典画作等,体现学 科特色、激发学习兴趣。 3.创作体验区。开展绘画创作、雕刻塑造、工艺制作、设计 与美术欣赏等活动,宜配置图书及电子阅览资料及模型等专用设施。 4.展示交流区。宜专设区域对学生作品等进行展示,对实践 中出现问题进行沟通交流,可利用数字化显示设备强化展示功能。 5.器材存储区。宜专设区域存储美术器材、美术类相关书刊 — 73 — 杂志或数字化显示设备。 (四)配置建议 序号 设备名称 通用配置 1 多媒体教学设备 2 3 4 常态录播设备 台式计算机 笔记本电脑 5 平板电脑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1 2 3 4 5 单位 数量 套 1 套 台 台 1 若干 1 台 若干 网络系统 打印复印一体机 资料存储设备 照相机 摄像机 电子班牌 讲台 定制 教师办公桌椅 定制 可拼接学生桌 定制 学生凳 定制 储物柜 定制 图书架 定制 作品展示柜(架) 定制 空调 满足教室制冷制热需求 窗帘 根据教室定制,布艺遮光窗帘 灭火设备 灭火器等相关设备 专用配置 包含纸质及电子素材,与教材 美术教学资源包 匹配 多功能画桌 定制 套 台 套 台 台 个 张 套 张 张 个 个 个 台 幅 套 1 1 若干 1 1 1 1 1 若干 若干 1 若干 若干 若干 若干 若干 套 1 张 若干 升降式展示架 交互式 3D 多媒体 教学系统 室内人文布置 器材配备 套 1 套 1 选配 套 1 选配 — 74 — 规格要求 智慧黑板、可移动高拍仪、影 音设备等 高清录播系统、拾音麦克风等 满足教师、学生使用 满足教师教学使用 满足教师、学生使用,宜配套 集中充电柜 无线、有线及相关网络设备 彩色 移动硬盘、U 盘等 电动或手摇 教学系统与教材匹配,可进行 演示、交互、测试等 结合教学特点,自主设计 备注 序号 设备名称 1 美术教学器材 规格要求 美术教学器材的配备参照普通 高中美术教学器材配备标准, 并结合教学活动的实际需要 单位 数量 若干 备注 套 四、管理规范与指导评估 (一)开放时间。学科教室在学生上课期间每天均应开放, 课余时间适当开放。 (二)经费投入。学校根据特色化建设需要,建设美术学科 教室,将维护、工作运行经费纳入年度预算,确保正常运转。 (三)日常管理。学科教室应纳入学校统一管理,建立和完 善相关管理制度。根据课程安排,制定使用计划并开展工作。 (四)指导评估。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应做好学科教室的业 务指导和评估,加强教师培训,发挥学科教室的特色引领作用, 带动区域内学科高质量发展。 — 75 — 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 — 76 — 主动公开 2023 年 3 月 17 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