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标准(本科3+2).pdf

ヽ|.Candy°,8 页 145.762 KB下载文档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标准(本科3+2).pdf《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标准(本科3+2).pdf《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标准(本科3+2).pdf《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标准(本科3+2).pdf《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标准(本科3+2).pdf《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标准(本科3+2).pdf
当前文档共8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标准(本科3+2).pdf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标准(专本连读 3+2) 课程编号:50031230 学时:40 学时 学分:2.5 分 适用对象:理工类各专业(专本连读 3+2) 先修课程:初等数学 考核要求:闭卷 使用教材:同济大学数学系主编,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高等 教育出版社。 一、课程简介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Probability Theor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由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两部分组成。它是研究随机现象并找 出其统计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科学等各个领域 的定量和定性分析的科学体系,是理工科专业必修的一门数学基础课。 二、课程性质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理工科大部分专业的数学基础课。从学科 性质讲,它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它为理工科各专业学生后继专业课程的 学习提供方法论的指导。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各专 业中涉及统计知识模块教学的效果。 三、学时分配 本课程的教学时数为 40 学时,课内外学时比例为 1:2,课内学时分 配如下表: 学 时 安 排 序 内 容 理论课 习 题 课 号 时 时 1 随机事件的概率 6 2 一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5 1 3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5 4 5 6 7 8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 理 样本及抽样分布 参数估计 假设检验 6 2 4 5 4 1 1 四、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第一、以同济大学主编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为教材,极力用较为 通俗的语言阐释概率论的基本理论和数理统计思想方法; 第二、紧密结合建工、机电、矿业等专业特色加以阐述和学习; 第三、理论和方法相结合,强调数理统计理论的应用价值。总之,强 调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特点,力求在实际应用方面做些有益的探索, 也为其它学科的进一步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五、课程目标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一门几乎遍及所有的科学技术领域以及工农 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各部门之中。通过学习该课程使学生掌握概率、统计 的基本概念,熟悉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推断的各种基本方法,并 能用所掌握的方法具体解决社会经济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对我校本专科学生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该课程,掌握该学科的基 本理论、基本方法,了解该学科的发展趋势,能正确、熟练地运用本学 科的理论和方法去解决各种社会经济问题。 六、内容体系标准 第一章 随机事件及其概率 [教学目的] (一)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熟练掌握事件间的关系与运算; (二)理解事件频率的概念和概率的公理化定义; (三)掌握概率的基本性质,了解古典概率、几何概率,会计算简单的古 典概率; (四) 理解条件概率的概念,熟练运用概率的加法公式和乘法公式,会 运用全概率公式、贝叶斯公式计算概率; (五)理解事件的独立性概念,会用独立性计算事件的概率; (六)掌握 n 重独立重复试验的概念,会进行二项概率计算。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随机事件及其运算 第二节 随机事件的概率及其性质 第三节 条件概率 第四节 独立性 第五节 贝努里概型 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教学目的] (一)了解随机变量的概念,理解分布函数的概念及性质,会利用分布 函数计算概率; (二) 掌握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函数的概念,掌握连续型随机变量 及其概率密度的概念与性质; (三)熟练掌握二项分布、泊松分布、均匀分布、指数分布和正态分布; (四)会求简单的随机变量的函数的概率分布。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函数 第二节 离散型随机变量 第三节 连续型随机变量 第四节 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 第三章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教学目的] (一)了解多维随机变量和联合分布的概念,理解二维随机变量和联合 分布的概念、性质,掌握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边缘分布和 条件分布,掌握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边缘分布和条件分布, 会求有关事件的概率; (二)理解随机变量独立性的概念,熟练应用随机变量的独立性进行概 率计算; (三)掌握简单的两个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联合分布 第二节 二维随机变量的边缘分布 第三节 二维随机变量的条件分布 第四节 随机变量的独立性 第五节 两个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 第四章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教学目的] (一)理解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的概念和性质,会利用性质计算随机变 量的数字特征; (二)熟悉并掌握常用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三)会根据随机变量的分布求随机变量函数的数字特征。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数学期望 第二节 方差 第三节 协方差及相关系数 第四节 随机变量的其它特征数 第五章 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 [教学目的] (一)了解切比雪夫不等式、切比雪夫大数定律和贝努里大数定律; (二)了解独立同分布的中心极限定理、德莫佛—拉普拉斯定理; (三)会利用切比雪夫不等式和中心极限定理估计和近似计算一些简单 事件的概率。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大数定律 第二节 中心极限定理 第六章 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 [教学目的] (一)掌握总体、个体、统计量、简单随机样本和样本统计量的概念, 了解经验分布函数与直方图的作法; (二)掌握χ2 分布、t 分布和 F 分布的定义和上α分位点,会查表计算; (三)掌握正态总体的一些常用抽样分布。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总体与样本 第二节 统计量与抽样分布 第七章 参数估计 [教学目的] (一)理解参数点估计的概念,了解矩估计法和极大似然估计法; (二)会求参数的矩估计和极大似然估计; (三)掌握估计量的评价标准(无偏性、有效性与一致性) ; (四) 理解区间估计的概念,会求单个、两个正态总体均值与方差的置 信区间。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点估计 第二节 点估计量的评价标准 第三节 区间估计 第四节 单侧置信限 第八章 假设检验 [教学目的] (一)理解显著性检验的基本思想,掌握假设检验的一般步骤,了解假 设检验的两类错误; (二)掌握单个和两个正态总体的均值与方差的假设检验; (四)了解总体分布的χ2 拟合检验法; (五)了解秩和检验概念与步骤。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假设检验 第二节 正态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 第三节 正态总体方差的假设检验 第四节 分布的拟合检验 第五节 秩和检验 第九章 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 [教学目的] (一)了解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试验因素和水平的意义; (二)掌握平方和的分解,会作出方差分析表; (三)了解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 (四) 掌握一元线性回归,了解可化为线性回归的一元非线性回归和多 元线性回归; (五)了解线性相关性检验和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和控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单因素试验的方差分析 第二节 双因素试验的方差分析 第三节 一元线性回归 第四节 非线性回归 第五节 多元线性回归 七、章节具体内容标准(范例:极大似然估计法) (一) 、内容简介 本节介绍了在总体分布类型已知的情况下的一种常用的参数估计方 法——极大似然估计法,着重介绍了极大似然估计的基本思想和求解的 一般步骤。 (二) 、学习目标 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 1、明确极大似然估计法是在总体分布类型已知的情况下的一种常用 的参数估计方法; 2、理解极大似然思想; 3、掌握求极大似然估计值的一般步骤,会求常见分布参数的极大似 然估计值. (三) 、要点提示 1、对极大似然思想阐述; 2、极大似然估计值的求解. 八、教学建议 第一、注重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思想的讲解 第二、注重理论与方法相结合的教学 第三、注重与计算机应用相结合的教学 第四、注重课堂练习 九、教材和参考书 1、现有教材、参考书 1)、同济大学数学系主编,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高等教育出版社. 2)、魏宗舒等编: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4)、唐生强主编: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习指导,科学出版社,1999. 2、教材编写建议 在专科学生学习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内容基础上,将统计学 理论体系编入教材,以适用我校本专科学生的共同需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