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0版).pdf

Traveler^过客16 页 850.25 KB下载文档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0版).pdf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0版).pdf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0版).pdf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0版).pdf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0版).pdf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0版).pdf
当前文档共16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0版).pdf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专业名称: 电子信息工程 专业代码: 080701 学院负责人:黄金书 参编人员:沈献博 侯书进 张帅 崔本亮 王志鹏 —1— 南阳师范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 专业名称:电子信息工程 专业代码:080701 二、学制与学位 学制:基本学制为 4 年,同时按学分制要求实行弹性学制(3~8 年),允许提前 1 年毕业或延 长毕业年限。经学校批准,学生可休学创业,但在校学习时间(含休学时间)一般不得超过 8 年。 授予学位: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至少修读课程计划中的 182 学分方能毕业。符合《中华人民 共和国学位授予条例》和《南阳师范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办法》规定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数理化基础、人文 和科学素养、国际化视野和科学思维能力;具有扎实的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基础知识、基本知识和 基本技能,接受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训练,掌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及其产业化的科学 原理、工艺技术过程和工程设计的基本技能;拥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 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能够在信息产业及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电子信息系统相关的研究、设计、开发、 制造、运营和管理等工作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工程应用人 才。 学生毕业后,经过 5 年左右的社会和职业领域实践,预期达到以下目标: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热爱工程职业并服务于社会; 2.具有工程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分析和解决各类电子系统中出现的问题,以提升 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3.能够自主学习以适应职业发展,实现知识和技能水平的不断提升,在电子信息领域具有职场 竞争力; 4.具有创新思维,具有改善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理念,能从事电子产品研发、工程设计、技术 革新和生产管理等工作; 5.在电子信息工程行业生产一线从事技术管理工作,或在中小型工程中承担重要任务,或作为 中小型项目负责人和业务骨干,有能力参加项目开发、工程设计和生产管理。 四、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知识,并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 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工程知识】 1-1 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并具有将其运用拓展到工程基础和电子信息专业知识的 能力; 1-2 掌握机械、电子与通信的基础知识,具有分析工程问题中机械结构、电子电路、电子信息 领域工程问题的能力; 1-3 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具有针对工程问题进行软硬件分析、设计和仿真验证的能力; —2— 1-4 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电子信息专业知识抽象、理解典型复杂电子信息系统的 本质,并从工程上进行改进; 1-5 充分运用数学、信号分析和处理相关专业知识,分析电子信息系统性能,并且系统设计正 确性进行严谨的推理,并能正确求解。 2.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的 电子信息工程问题,获得有效结论。 【问题分析】 2-1 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建立常规电子系统输入、输出和信道模型之 间关系并进行分析; 2-2 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基本原理,综合分析复杂电子信息工程问题,并将复杂问 题进行合理分解; 2-3 针对复杂电子信息工程问题,检索并分析文献资料,从中获得问题的有效分析方法; 2-4 综合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基于文献调研结果,分析复杂电子信息 工程问题并获得最终有效结论。 3.综合运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知识设计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技术、工艺、系统及单元,在设计 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并充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设计/开发解 决方案】 3-1 对于常规的电子信息工程问题,能够根据特定需求,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3-2 能够对可行的解决方案进行经济性、可靠性、安全性、社会、健康、法律、文化以及环境 等评估,并改进设计方案; 3-3 能够根据通信性能指标,设计选择通信系统各单元算法部件,并进行嵌入式设计,并正确 进行系统部件选配; 3-4 对于复杂电子信息系统设计问题,能够对设计问题进行分解,明确复杂问题的关键点,确 定解决方案,并体现出一定的创新意识。 4.能够基于自然科学和电子信息工程的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电子信息领域的复杂工程 问题进行研究,通过设计实验、获得、分析与解释数据,比较综合后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研究】 4-1 熟练掌握基本实验方法,能够按照给定的实验方案,合理选用实验仪器、设备和元器件, 搭建实验系统,并正确实施实验; 4-2 掌握实验设计方法,针对复杂工程问题提出的要求,设计合理实验方案并实施实验; 4-3 应用科学原理与方法,分析复杂通信系统实验参数,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和系性能变化的 关系,解释数据体现的通信系统内在规律; 4-4 综合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及电子信息专业知识,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 实验结论,为解决复杂电子信息工程问题的解决提供支撑。 5.能够针对电子信息工程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和使用现代科学仪器、工程工具和先进的 信息技术工具,能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模拟、分析及预测,并理解其局限性。 【使用现代工具】 5-1 掌握电路(电路板)制作、嵌入式系统设计,调试工具与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并理解其 局限性; 5-2 掌握电子信息工程相关的软件设计语言及其编译技术,掌握硬件设计与调试的现代工具, —3— 并理解其局限性; 5-3 掌握工程制图与工程系统设计、加工的方法与现代工具,并理解其局限性; 5-4 针对难以预见的复杂电子信息工程问题,使用或开发恰当的仿真工具,预测与模拟问题。 6.熟悉电子信息工程及其产业的相关政策和法规,能够基于电子信息工程及相关知识进行合理 分析,评价电子信息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 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工程与社会】 6-1 了解电子信息工程及相关行业的生产、设计、研发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技术标准体系、知 识产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理解不同社会文化对工程活动的影响; 6-2 理解电子信息工程实践,特别是复杂电子信息工程应承担的社会发展、人类健康、国家及 公民安全、国家法律及地方法规、文化建设责任。 7.能够理解和评价通过电子信息工程实践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7-1 了解社会发展规律,具有一定的环境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知识; 7-2 了解复杂通信工程问题环境评估的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 7-3 理解复杂电子信息、数字信号处理等工程问题对环境、经济、社会的影响和安全风险; 7-4 能够对电子信息工程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物质和能量的消耗及产出进行评价。 8.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电子信息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 和规范,履行责任。 【职业规范】 8-1 具有合格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8-2 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理解个人在历史与社会中的作用与地位; 8-3 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切实理解并履行电子工程师对公众安全、健康、福祉、环境保护 以及可持续发展的义务与责任。 9.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角色,能够协作完成综合性实 践项目。【个人和团队】 9-1 能够与其他学科的成员进行有效得沟通交流,合作共事; 9-2 能在团队中承担个体、成员等不同角色独立或合作开展工作; 9-3 具有较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能够与不同学科背景的团队成员合作完成任务。 10.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和业界同行及社会大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能够撰写报告、设计方 案、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顺利开展跨文化 沟通和交流的能力。 【沟通】 10-1 能够书面归纳总结实验和课程设计的结果,严谨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 10-2 能够归纳总结复杂工程问题分析、设计及研究成果,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研究和 设计的方案及结果; 10-3 能够就复杂电子信息工程问题向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 11.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够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项目管理】 11-1 掌握电子信息工程管理及经济学相关的基础知识; 11-2 了解电子信息工程及产品的经济核算相关内容,理解电子信息工程产品生产与开发的经 —4— 济决策和生产管理; 11-3 电子信息工程产品设计与开发中,能够在多学科环境下,运用工程管理与决策方法,解 决涉及的相关问题。 12.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能够基于职业发展需求不断学习, 适应职业发展。 【终身学习】 12-1 了解电子信息知识的发展规律,认识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必要性; 12-2 具有感知信号处理及相关领域前沿技术的能力,掌握科学的自主学习方法; 12-3 能够运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和能力提升,奠定个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五、培养标准实现矩阵 一级目标 二级目标 三级目标 语言知识 工具性知识 计算机知识 自然科学知识 计算机基础、Linux 系统基础、网站设计与开发、 JAVA 程序设计 通识教育拓展课程:科学素养类选修课 哲学知识 通识教育拓展课程:人文素养类选修课 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人文社科知识、 会主义理论体系等重要思 专业知识 大学基础英语 科学知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 法律法规基础 实现方式 想与基本原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I、II 文学知识 个性化课程: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作品赏析 近代史知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法律法规知识 法律基础 数学基础知识 线性代数、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物理基础知识 大学物理、物理实验 学科基础知识 电路分析、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学基础知识 专业导论、学科竞赛 1、学科竞赛 2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单片 机综合案例设计、ARM 原理及应用、PCB 电路 电子电路相关知识 板设计、高速电路设计、DSP 芯片及应用、FPGA 原理及应用、STM32 微处理器原理及应用、学 科竞赛 3、学科竞赛 4 专业知识 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 信号处理相关知识 离散时间信号处理、信号分析与处理、MATLAB 语言及应用、信息论与编码、随机信号分析、 电磁场与电磁波 —5— 通信原理、高频电路、信息论与编码、电磁场 通信技术相关知识 与电磁波、移动通信、射频电路、微波与天线、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通信系统建模与仿真 工程制图相关知识 创新实践和竞赛、大学生创新实践活 实践综合能力 动、挑战杯、学生科研项目 获取知识的能 力 社会锻炼 生产实习、社会实践活动 研究能力 学生科研项目、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 专业课程、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大学生创新 能力 活动、学科竞赛活动 应用知识的能 力 综合能力 创新能力 团队合作能力、 组织协调能力 专业课程设计、通信系统综合设计、电子创新 专业技能能力 实践和竞赛 工作能力 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社会实践活动 创新意识与创新 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挑战杯、各类电子设计 能力 竞赛、学生科研项目、毕业设计 表达与沟通能力 文化传播、各种社团活动 公共关系学、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各种专业 组织协调能力 实践、实习 团队合作能力 创新实践活动、专业技能大赛、学科竞赛 大学生创业大赛、大学生创新实践活 创业意识 动、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 创业能力 思想道德素养 文化素养 创业能力 社会实践、就业指导、创新创业工程设计实践 思想道德修养 思想道德修养、社会实践 自然科学、人文社科、艺 通识教育拓展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传统文化 术素养 经典阅读、文化产业概论 专业基本 科学素养 专业素养 理论与专 业素养 实践素养 基本素养 专业技能 正确的人 身体素质 生观和价 值观 身心素质 通识教育拓展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 课程 专业实习、毕业实习、课程实践、社会实践 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 义基本原理 以积极的 心理素质 态度面对 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 挫折和失 育 败 —6— AutoCAD 爱岗敬 业、勇于 职业道德修养 奉献 六、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关系矩阵 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关系矩阵 毕业要求 01 02 03 设 工 问 计/开 04 程 题 发解 研 知 分 决方 究 识 析 案 05 使 07 环 06 工 境和 08 职 09 个 程与 可持 业规 人和 社会 续发 范 团队 H M M M L H M L H M L 习近平总书记 教育重要论述 H M M 现代劳动技能 H M M 国家安全教育 H M M 形势与政策 H M L 课程名称 用现 代工 具 思想道德修养与 法律基础 中国近代史纲要 马克思主义基本 原理 毛泽东思想和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概论ⅠⅡ L L M H 通 11 项 12 终 目管 身学 理 习 H L 展 M 大学英语读写(听 说)1-4 10 沟 H M 高等数学 M H M H M L 线性代数 M H M H M L 概率论与数理统 计 M H M H M L 大学体育 M 大学计算机 M H H M 大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 L H 普通话口语艺术 L H 大学生职业发展 与就业指导 创业教育 军事理论与训练 M L L H H M M H L M H M M M H L M —7— 毕业要求 01 02 03 设 工 问 计/开 04 程 题 发解 研 知 分 决方 究 识 析 案 大学物理 M H L H 大学物理实验 M H L H 电路分析理论 M M H M 课程名称 电子信息工程专 业导论 单片机原理及应 用 MATLAB 语言及 应用 模拟电子技术基 础 05 使 用现 代工 具 M H H H M 信号与系统 H H 数字电子技术基 础 H M 数字信号处理 H M 自动控制原理 M 高频电路 H M 通信原理 H M 境和 08 职 09 个 程与 可持 业规 人和 社会 续发 范 团队 L M H H L H M H M M L L L M H H H 电子测量技术 H L STM32 微处理器 原理及应用 L M H ARM 原理及应用 M M H H H M L M L L L M L M H 通信终端实训 L M L M 习 L L H DSP 芯片及应用 理 M L L H H 身学 L M M M M 目管 M H FPGA 原理及应用 12 终 L Linux 系统基础 PCB 电路板设计 通 11 项 L L H 10 沟 展 H L AutoCAD M M M L L L M H L M FPGA 综合案例设 计 L M H M H L H L M L L M H H M M M L M L L 学科竞赛实训 —8— 06 工 H M 单片机综合案例 设计 07 环 L M M L H L M M L L M L 毕业要求 01 02 03 设 工 问 计/开 04 程 题 发解 研 知 分 决方 究 识 析 案 DSP 综合案例设 计 L M H JAVA 程序设计 L 电磁场与电磁波 H 课程名称 05 使 M H M 用现 代工 具 07 环 06 工 境和 08 职 09 个 程与 可持 业规 人和 社会 续发 范 团队 L L H 创新创业教育 M M 创新创业工程设 计实践 H H 通 11 项 12 终 目管 身学 理 习 展 H M 10 沟 L M M L M M L M L H M M H L H H 信息论与编码 H L M L 计算机通信与网 络 M H L L 移动通信 H M L 微波与天线 M H L M 通信系统建模与 仿真 L H H L H 数字图像处理 H M M M H 光电子技术基础 M L H 离散时间信号处 理 M M H 电路原理与设计 M M 信号分析与处理 H M H L 现代通信技术 H M H L H H L M L L L L (H 表示高度关联,M 表示中度关联,L 表示低度关联) 七、主干学科与核心课程 主干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路理论基础、模拟电路、数字电路、高频电路、信号与系 统、电子设计自动化(EDA)、信息论与编码、数字信号处理、自动控制原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现代通信原理等。 八、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电子类基础课程实验、电子工艺实习、计算机技术类课程实验、电子技术综合设计、计算机程 序综合设计,以及专业实习、毕业设计和课外学术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等。 —9— 九、课程类别及学时、学分分配表 课程类别 总学分 通识教育课程 总学时构成 理论 实践 总学时 60.5 474 504 978 学科基础 学科基础必修课 33 544 128 672 教育课程 学科基础选修课 4 54 32 86 专业核心课程 34 450 192 642 26.5 120 376 496 26.5 302 216 518 专业教育 课程 备注 就业与创新 个性化 创业课程 课程 后备学术人才培 养课程 实验实训课程 课程实践 实践教育 毕业实践 14 课程 第二、第三 综合实践 课堂自主完 10 成 总计 182 1642 1232 2874 十、课程结构比例表 课程类别 52.5 978 学科基础教育平台课程 33 672 专业核心课程 27 502 专业教 育课程 就业与创新 个性化 创业课程 课程 后备学术人 才培养课程 116.5 4 96 4 96 8 学科基础教育平台课程 4 86 专业核心课程 7 140 专业 课程 教育 课程 41.5 就业与创新 个性化 创业课程 课程 后备学术人 才培养课程 备注 2248 通识教育拓展课程 选修 —10— 学时数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必修 课程 学分数 626 22.5 400 22.5 422 十一、教学计划表 (一)通识教育课程 1.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课程 类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1 3 30 15 45 考查 2 3 36 18 54 考试 2 36 36 考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36 18 54 考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 律基础 3 36 18 54 考试 47000006 形势与政策 2 18 18 36 考查 / / / / / / / / 春、秋 47000007 习 近平 总 书 记 教育 重 0.5 要论述 10 10 考查 / / / / / / / / 春、秋 a7000001 大学英语读写 1 3 30 15 45 考试 3 a7000002 大学英语读写 2 3 36 18 54 考试 a7000003 大学英语读写 3 2 24 12 36 考试 a7000004 大学英语读写 4 2 24 12 36 考试 a7000005 大学英语听说 1 1 5 10 15 考试 a7000006 大学英语听说 2 1 6 12 18 考试 a7000007 大学英语听说 3 1 6 12 18 考试 a7000008 大学英语听说 4 1 6 12 18 考试 4 18 54 72 考试 47000003 理论 47000004 课程 47000005 课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概论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概论Ⅱ 计算机 56000002 大学计算机 B 课程 大学 体育 课程 其他 课程 春/秋 方式 思想 英语 各学期课程周学时数 考核 合计 47000002 大学 学时构成 理论 实践 470000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政治 学分 57000001 大学体育Ⅰ 1 24 24 考查 57000002 大学体育Ⅱ 1 32 32 考查 57000003 大学体育 III 1 32 32 考查 57000004 大学体育 IV 1 32 32 考查 22 32 考查 16 16 3 4 5 6 7 8 秋 秋 2 春 2 秋 2 春 2 秋 春 3 秋 2 春 2 秋 1 春 1 秋 1 春 1 春 4 秋 2 春 2 秋 2 秋 2 2 秋 1 秋 73000001 军事理论 1 73000002 军事技能训练 1 59000001 音乐鉴赏 1 18 18 考查 1 秋 58000001 美术鉴赏 1 18 18 考查 1 春 45000001 普通话口语艺术 1 7 8 15 考试 1 秋 2 20 16 36 考试 2 秋 2 16 16 32 考查 2 秋 2 18 18 36 考查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 就业指导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 71000001 育 72000002 72000001 创业基础 10 2 2 春 —11— 4 年内 11000002 现代劳动技能 2 36 36 考查 / / / / / / / / 选够 2 学分 11000001 国家安全教育 1 10 8 18 合计 52.5 474 504 978 考查 / / / / / / / / 春、秋 2.通识教育拓展课程 包括艺术素养类、人文素养类和科学素养类等三大类课程(见“南阳师范学院通识教育选修课 程目录” ) ,由学校统一规划开设,不计入总学时。每位学生至少跨两个大类修满 8 学分,理工类学 生至少修够 4 学分的艺术素养类和人文素养类课程。 学分 理论学 时 艺术素养类 2 人文素养类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实验实训学 时 开设学 期 考核 方式 32 2/3/4 考查 2 32 2/3/4 考查 4 64 2/3/4 考查 8 128 总学时 周学时 科学素养类、人文素养类、艺 术素养类 合计 0 0 (二)学科基础课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构成 考 核 实践 合计 方式 1 5 学分 理论 各学期课程周学时数 2 3 4 5 6 开课 7 8 时间 51010180 高等数学 AⅠ 4 75 75 考试 51010181 高等数学 AⅡ 5 85 85 考试 52000011 大学物理 D1 3 60 60 考试 52000012 大学物理 DⅡ 3 51 51 考试 3 春 52000004 大学物理实验 1 32 考试 2 春 52020111 电路分析 3 54 考试 4 春 52020112 电路分析实验 1 32 考试 2 春 51010188 线性代数 A 2 45 45 考试 3 54 54 考试 1 18 18 考查 2 48 48 考试 32 54 32 概率与数理统 51010190 计A 电子信息工程 52020113 专业导论 单片机原理及 52020114 —12— 应用 秋 春 5 秋 4 秋 3 3 秋 秋 2 3 秋 单片机原理及 52020115 52020116 1 应用实验 信号与系统 4 32 考试 2 秋 72 考试 4 秋 32 32 考试 2 秋 32 68 考查 32 72 信号与系统实 52020117 1 验 MATLAB 语 52020118 3 言及应用 36 春 4 (三)专业教育课程 1.专业核心课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构成 考核 实践 合计 方式 72 考试 4 秋 32 考试 2 秋 72 考试 4 春 32 考试 2 春 54 考试 3 春 32 考试 2 春 72 考试 4 春 32 考试 2 春 72 考试 4 秋 32 考试 2 秋 54 考查 3 春 32 考查 2 春 54 考查 学分 理论 模拟电子技术 52020215 基础 4 72 模拟电子技术 52020216 52020217 基础实验 4 72 数字电子技术 基础实验 52020219 32 数字电子技术 基础 52020218 1 数字信号处理 1 3 32 54 数字信号处理 52020220 实验 1 52020221 高频电路 4 52020222 高频电路实验 1 52030105 通信原理 4 52030106 通信原理实验 1 32 72 32 72 32 FPGA 原理及 52020223 应用 3 54 FPGA 原理及 52020224 应用实验 1 32 52020225 自动控制原理 3 00640075 专业见习 2 考试 00640076 金工实习 1 考试 54 各学期课程周学时数 1 2 3 4 5 3 2周 6 开课 7 8 时间 秋 春 1周 秋 2.个性化课程(就业与创新创业课程、后备学术人才培养课程) —13— (1)就业与创新创业课程 学时构成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理论 实践 合计 方式 1 3 52020340 学科竞赛实训 1 2 48 48 考试 52020341 学科竞赛实训 2 2 48 48 考试 52020342 学科竞赛实训 3 2 48 48 考查 52020343 学科竞赛实训 4 2 48 48 考查 2 48 48 考查 PCB 电路板设 52020344 计 DSP 芯片及应 52020345 用 器原理及应用 例设计 52020348 52020349 用 5 6 7 8 时间 秋 春 3 秋 3 春 3 秋 3 50 考查 3 36 32 68 考查 32 32 考查 2 32 60 考查 2 秋 1 2 18 秋 2 春 4 秋 电子测量技术 1 32 32 考查 2 秋 FPGA 综合案例 1 32 32 考查 2 秋 1 32 32 设计 DSP 综合案例 52020350 4 32 ARM 原理及应 52020347 3 18 单片机综合案 52020346 2 开课 2 STM32 微处理 52030321 各学期课程周学时数 考核 设计 春 考查 2 52020351 Linux 系统基础 2 18 32 50 考查 52030320 通信终端实训 1 6 24 30 考查 52020352 JAVA 程序设计 2 36 36 考查 2 春 2 春 JAVA 程序设计 52020353 实验 1 32 32 考查 48 48 考查 24 考查 52020354 AutoCAD 2 52030323 创新创业教育 1 24 创新创业工程 52030324 设计实践 计 秋 2 春 2 48 48 考查 3 秋 2 48 48 考查 3 秋 (2)后备学术人才培养课程 —14— 秋 2 2 Python程序设 52020364 春 2 学时构成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理论 各学期课程周学时数 考核 实践 合计 方式 1 3 2 3 4 5 6 开课 7 时间 8 52020340 学科竞赛实训 1 2 48 48 考试 52020341 学科竞赛实训 2 2 48 48 考试 52020355 仪表仪器测量 1 18 18 考查 52020356 信息论与编码 2 36 36 考查 52020357 数字图像处理 2 36 36 考查 2 秋 24 考查 2 秋 数字图像处理 52020358 实验 1 24 离散时间信号 52020359 52030333 52030206 52020363 52020364 2 2 36 36 考查 2 2 36 36 考查 2 2 36 36 考查 2 2 36 16 52 考查 2 36 24 60 考查 2 春 2 36 36 考查 2 春 微波与天线 2 36 36 考查 电磁场与电磁 3 54 54 考查 32 32 考查 2 春 32 50 考查 3 春 处理 计 现代通信技术 理 网络 移动通信 础 与仿真 1 传感器原理及 52030322 春 春 春 秋 2 秋 2 秋 3 波 通信系统建模 52030327 春 考查 光电子技术基 52020362 春 2 36 计算机通信与 52030329 秋 1 36 信号分析与处 52020361 春 3 2 电路原理与设 52020360 秋 应用 2 18 (四)实践教育课程 学时构成 实践类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理论 实践 各学期课程周学时数 考核 合计 方式 1 2 3 4 5 6 开课 7 8 时间 实验实训 课程 —15— 课程实践 专业实习 秋 18 8 周 毕业实践 毕业论文 (设计) 综合实践 综合实践 专项学分 —16— 8周 6 10 必修 第二、第三课堂自主完成 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