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师范学院实验室安全手册.pdf
实验室安全手册 Laboratory Safety Manual 实验室安全ᢁ册 Laboratory Safety Manual 版 次:201年月第1版 电 话:0- 网 址:http://ZZZQ\QXHGXFQ 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编印 & ÒC yû = µÕÑè Øû 3 E$û "4 #E4$û l ?¢># MÌ ²uN0¹7A: àíû Ûì DsÁh.{©º R5& YËe¯Ó8>û R5?9x ¡û çqû @Uû û YN0 ïO c ûûûûûûûêß»ûóL& =ð@U2;6 «<û QK tÇéÊ*Æ-ä¦}û Zøû Ún³HÙ8û È ±ª û()¶ ù:ú1û %¿ w1öjL< ¸ D ćÏcû÷ ,ûáûåZ.9¾Íć \k+ ¨ûi"3CÜ,§;£BG F$ûÔ®I #MÉ +Ã^Ä Å/BGFÀPO ûW ò Ýû!\Þ ë27AVS[ X()û îÎ% û õ-â ·VSûpfg"ûã¼[!J¥J%û½ ~ûmÐ/ !QK P ]oT|Hñrvû6Â^]û*d¤ ôzû´WXÖ¬æ°I T× 常用电话 火警电话:119 匪警电话:110 医疗急救:120 校园 110φ 110 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 目 录 C o n te n ts 1 一般安全守则 2 消防安全 3 水电安全 4 化学品安全 5 生物安全 6 辐射安全 7 激光安全 8 特种设备安全 9 一般设备安全 10 “附1”常用安全标识 11 “附2”实验室安全承诺书 12 主要参考资料 01 02 05 07 11 12 14 15 17 20 22 24 二、消防安全 一、一般安全守则 1. 进入实验室必须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定,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做好各 (一)常见隐患 类记录。 1. 易燃易爆化学品的存放与使用 2. 保证实验室观察窗的可视性,门口需张贴安全信息牌,并及时更新相 不 规 范; 关信息。 2. 消防通道不畅、废旧物品未及 3. 保持实验室整洁和地面干燥,及时清理 时 清 理; 废旧物品,保持消防通道通畅,便于开、 3 . 用 电 不 规 范 , 随 意 使 用 明 火; 关电源及防护用品、消防器材等的取用。 4. 实验室建设和改造不符合消防 4. 实验中人员不得脱岗,进行危险实验时 要求。 需 有2人 同 时 在 场 。 (二)火灾的扑救 5. 进 入 实 验 室 应 了 解 潜 在 的 安 全 隐 患 和 应 急 方 式 , 采 取 适 当 的 安 全 防 护措施。 1. 救火原则及器械使用 6. 实验人员应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防护 1.1 救火原则。扑救初期火灾时,应立即大声呼叫,组织人员选用合适 用品;使用前,应确认其使用范围、有 的方法进行扑救,同时立即报警。扑救时应遵循先控制、后消灭,救人 效期及完好性等,熟悉其使用、维护和 重于救火,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 保养方法。 1.2 灭火器的使用 7 . 禁止在实验室内吸烟、进食、使用燃烧 型蚊香、睡觉等,禁止放置与实验无关的 物品。不得在实验室内追逐、打闹。 8. 对于特殊岗位和特种设备,需经过相应的培训,持证上岗。 9. 实验结束后,应及时清理;临时离开实验室,应随手锁门;最后离开 实验室,应关闭水、电、气、门窗等。 10. 仪器设备不得开机过夜,如确有需要,必须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拉开保险插销 特别要注意空调、电脑、饮水机等也不得开机过夜。 11. 发现安全隐患或发生实验室事故,应及时采取措施,并报告实验室 负责人。 01 握住皮管,将喷 嘴对准火苗根部 用力握下手压柄喷射 注:除酸碱式灭火器外,其他灭火器使用时不能颠倒,也不能横卧,否 则灭火剂不会喷出。 02 实验室安全手册 实验室安全手册 Laboratory Safety Manual Laboratory Safety Manual 1.3 消防栓的使用 2. 逃生自救 熟悉实验室的逃生路径、消防设施及自救逃生的方法,平时积极参 与应急逃生预演,将会事半功倍。 2 . 1 应 保 持 镇 静 、 明 辨 方 向 、 迅 速 撤 离 , 千万不要相互拥挤、乱冲乱窜 , 应尽量往楼层下面跑,若通道已被烟火封阻,则应背向烟火方向离开, 通过阳台、气窗、天台等往室外逃生。 2.2 为了防止火场浓烟呛入,可采用 湿毛巾、口罩蒙鼻,匍匐撤离。 1 拉开箱门 2 连接水枪 2.3 禁止通过电梯逃生。如果楼梯已 被烧断、通道被堵死时,可通过屋顶 天台、阳台、落水管等逃生,或在固 定 的 物 体 上(如 窗 框 、 水 管 等)栓 绳 子 , 也可将床单等撕成条连接起来,然后 手拉绳子缓缓而下。 2.4 如果无法撤离,应退居室内,关 闭通往着火区的门窗,还可向门窗上 3 连接水带 4 按下水泵 浇水,延缓火势蔓延,并向窗外伸出 衣物或抛出物件发出求救信号或呼喊, 等待救援。 2.5 如果身上着了火,千万不可奔跑 或拍打,应迅速撕脱衣物,或通过用 水、就地打滚、覆盖厚重衣物等方式 压灭火苗。 2.6 生命第一,不要贪恋财物,切勿 5 打开阀门 03 6 出水灭火 轻易重返火场。 04 实验室安全手册 三、水电安全 Laboratory Safety Manual (一)用电安全 2 . 实 施 急 救 并 求 医 。 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迅速将其移到通风干燥的地 1. 实验室电路容量、插座等应满足仪器 方 仰 卧 。 若触电者呼吸、心跳均停止, 应 在 保 持 触 电 者 气 道 通 畅 的 基 础 设备的功率需求;大功率的用电设备需 上,立即交替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等急救措施,同 时 立 即 拨 打 单独拉线。 “1 2 0 ” ,尽 快 将 触 电 者 送 往 医 院 , 途 中 继 续 进 行 心 肺 复 苏 术 。 2. 确 认 仪 器 设 备 状 态 完 好后,方可接 3. 人工呼吸施救要点 通电源。 3.1 将伤员仰头抬颏,取出口中异物,保持气道畅通; 3. 电器设施应有良好的散热环境,远离 3.2 捏住伤员的鼻翼,口对口吹气(不能漏气),每 热源和可燃物品,确保电器设备接地、 次1~1 . 5秒 , 每 分 钟1 2~1 6次 ; 接零良好。 3.3 如伤员牙关紧闭,可口对鼻进行人工呼吸,注意 4 . 不得擅自拆、改电气线路、修理电器设备;不得乱拉、乱接电线,不 不要让嘴漏气。 准使用闸刀开关、木质配电板和花线等。 4. 胸外按压施救要点 5 . 使用电器设备时,应保持手部干燥。当手、脚或身体沾湿或站在潮湿 的地板上时,切勿启动电源开关、触摸通电的电器设施。 6. 对于长时间不间断使用的电器设施,需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7. 对于高电压、大电流的危险区域,应设立警示标识,不得擅自进入。 8. 存在易燃易爆化学品的场所,应避免产生电火花或静电。 9 . 发生电器火灾时,首先要切断电源,尽快拉闸断电后再用水或灭火器 灭火。在无法断电的情况下应使用干粉、二氧化碳等不导电灭火剂来扑 4.1 找准按压部位: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沿触电者的右侧肋弓下缘向上, 找到肋骨和胸骨接合处的中点;两手指并齐,中指放在切迹中点(剑突 底部),食指平放在胸骨下部;另一只手的掌根紧挨食指上缘,置于胸 骨上,即为正确按压位置; 4.2 按压动作不走形:两臂伸直,肘关节固定不屈,两手掌根相叠,每 次 垂 直 将 成 人 胸 骨 压 陷3~5厘 米 , 然 后 放 松 ; 4 . 3 以 均 匀 速 度 进 行 , 每 分 钟8 0次 左 右 。 灭火焰。 (三)用水安全 (二)触电救护 1. 了解实验楼自来水各级阀门的位置。 1 . 尽快让触电人员脱离电源。应立即关闭 2. 水龙头或水管漏水、下水道堵塞时,应及时联系修理、疏通。 电源或拔掉电源插头。若无法及时找到或 3. 水槽和排水渠道必须保持畅通。 断开电源,可用干燥的木棒、竹竿等绝缘 4. 杜绝自来水龙头打开而无人监管的现象。 物挑开电线;不得直接触碰带电物体和触 5 . 定期检查冷却水装置的连接胶管接口和老化情况,及时更换,以防漏水。 电者的裸露身体。 6. 需在无人状态下用水时,要做好预防措施及停水、漏水的应急准备。 05 06 实验室安全手册 四、化学品安全 (一)化学品采购 1. 剧毒、易制毒、易制爆等危险化学品需通过院系、安全保卫处等相 关部门审批,由校物资中心危险化学品仓库统一采购。 2. 麻醉和精神类药品购买,需通过学校相关部门和政府所在院系、安 全保卫处等相关部门审批。 3. 一般化学品应从具有化学品经营许可资质的公司购买。 4 . 不得通过非法途径购买(获取)、私下转让危险化学品和麻醉类、精 神类药品。 (二)化学品保存 Laboratory Safety Manual 2.3 腐蚀品应放在防腐蚀试剂柜的下层;或下垫防腐蚀托盘,置于普通 试剂柜的下层。 2.4 还原剂、有机物等不能与氧化剂、硫酸、硝酸混放。 2.5 强酸(尤其是硫酸),不能与强氧化剂的盐类(如:高锰酸钾、氯 酸钾等)混放;遇酸可产生有害气体的盐类(如:氰化钾、硫化钠、亚 硝酸 钠 、 氯 化 钠 、 亚 硫 酸 钠 等 ) 不 能 与 酸 混 放 。 2.6 易产生有毒气体(烟雾)或难闻刺激气味的化学品应存放在配有通 风吸收装置的试剂柜内。 2.7 金属钠、钾等碱金属应贮存于煤油中;黄磷、汞应贮存于水中。 2.8 易水解的药品(如:醋酸酐、乙酰氯、二氯亚砜等)不能与水溶液、 1. 一般原则 酸、碱等混放。 1.1 所有化学品和配制试剂都应贴有明显标签,杜绝标签 2.9 卤素(氟、氯、溴、碘)不能与氨、酸及有机物混放。 缺失、新旧标签共存、标签信息不全或不清等混乱现象。 2.10 氨不能与卤素、汞、次氯酸、酸等接触。 配制的试剂、反应产物等应有名称、浓度或纯度、责任 (三)化学品使用 人、日期等信息。 1. 实验之前应先阅读使用化学品的安全技术说明书 1 . 2 存放化学品的场所必须整洁、通风、隔热、安全、远离热源和火源 。 ( M S D S ), 了 解 化 学 品 特 性 , 采 取 必 要 的 防 护 措 施 。 1.3 实验室不得存放大桶试剂和大量试剂,严禁存放大量的易燃易爆品 2 . 严格按实验规程进行操作,在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前提下,尽量少用 , 及强氧化剂;化学品应密封、分类、合理存放,切勿将不相容的、相互 或用危险性低的物质替代危险性高的物质。 作用会发生剧烈反应的化学品混放。 3. 使用化学品时,不能直接接触药品、品尝药品味道、把鼻子凑到容器 1 . 4 实验室需建立并及时更新化学品台帐,及时清理无名、废旧化学品。 口嗅闻药品的气味。 2. 危险品分类存放要求 4. 严禁在开口容器或密闭体系中用明火加热有机溶剂,不得在烘箱内存 2.1 剧毒化学品、麻醉类和精神类药品需存放在不易移动的保险柜或带 放干燥易燃有机物。 双锁的冰箱内,实行“双人领取、双人运输、双人使用、双人双锁保管” 5 . 实 验 人 员 应 配 带 防 护 眼 镜 、 穿 着 合 身 的 棉 质 白 色 工 作 服 及 采 取 其他防 的五双制度,并切实做好相关记录。 护措施,并保持 工 作 环 境 通 风 良 好 。 2 . 2 易 爆 品 应 与 易 燃 品 、 氧 化 剂 隔 离 存 放 , 宜 存 于2 0℃ 以 下 , 最 好 保 存 (四)化学废弃物处置 在防爆试剂柜、防爆冰箱或经过防爆改造的冰箱内。 1. 应及时清理化学废弃物,遵循兼容相存的原则,用原瓶或小口带螺纹 07 08 实验室安全手册 实验室安全手册 Laboratory Safety Manual Laboratory Safety Manual 盖子的容器分类收集,做好标识,按照学校有关规定及时送储。 并通过开启门、窗等措施降低毒物浓度。 2. 废气排放前应先经过吸收、分解处理,才能排放。 4.2 救护者在进入毒区抢救之前,应佩戴好防护面具和防护服。 (五)应急救援 4.3 尽快转移病人、阻止毒物继续侵入人体,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现场 发生化学安全事故,应立即报告主管老师,并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应 应 急 救 援 , 同 时 拨 打1 2 0求 救 。 急救援,然后送医院治疗。 5. 误食性化学中毒 1. 化学烧伤 5.1 误食一般化学品。为降低胃内化学品浓度,延缓其被人体吸收的速 应立即脱去沾染化学品的衣物,迅速用大量清水长时间冲洗,避免 度,保护胃粘膜,可立即吞服牛奶、鸡蛋、面粉、淀粉、搅成糊状的土 扩 大 烧 伤 面 。 烧 伤 面 较 小 时 , 可 先 用 冷 水 冲 洗3 0分 钟 左 右 , 再 涂 抹 烧 伤 豆 泥 、 饮 水 等 , 或 分 次 吞 服 含 活 性 炭 ( 一 般1 0克 ~1 5克 活 性 炭 大 约 可 以 膏;当烧伤面积较大时,可用冷水浸湿的干净衣 物(或纱布、毛巾、被 吸 收1克 毒 物 ) 的 水 进 行 引 吐 或 导 泻 , 同 时 迅 速 送 医 院 治 疗 。 单)敷在创面上,然后就医。处理时,应尽可能保持水疱皮的完整性, 5 . 2 误 食 强 酸 。 立刻饮服200毫升0.17%氢氧化钙溶液、或2 0 0毫 升 氧 化 不要撕去受损的皮肤,切勿涂抹有色药物或其 镁悬浮液、或6 0毫 升3~4 %的 氢 氧 化 铝 凝 胶 、 或 者 牛 奶 、 植 物 油 及 水等 , 它物质(如红汞、龙胆紫、酱油、牙膏等), 迅速稀释毒物;再服食10多个打溶的蛋做缓和剂。同时迅速送医院治疗 。 以免影响对创面深度的判断和处理。 急救时,不要随意催吐、洗胃。 2. 化学腐蚀 因碳酸钠或碳酸氢钠溶液遇酸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故不要服用。 应迅速除去被污染衣服,及时用大量清水冲洗或用合适的溶剂、溶 5 . 3 误 食 强 碱 。 立 即 饮 服5 0 0毫 升 食 用 醋 稀 释 液 (1份 醋 加4份 水 ) , 或 液洗涤受伤面。保持创伤面的洁净,以待医务人 员治疗。若溅入眼内, 鲜橘子汁将其稀释,再服食橄榄油、蛋清、牛奶等。同时迅速送医院治 应立即用细水冲洗;如果只溅入单侧眼睛,冲洗时水流应避免流经未受 疗。急救时, 不 要 随 意 催 吐 、 洗 胃 。 损的眼睛。 5 . 4 误 食 农 药 。 对 于 有 机 氯 中 毒 , 应 立 即 催 吐 、 洗 胃 , 可 用1~5 %碳 酸 3. 化学冻伤 氢钠溶液或温水洗胃,随后灌入60毫升50%硫酸镁溶液;禁用油类泻剂 。 应 迅 速 脱 离 低 温 环 境 和 冰 冻 物 体 , 用4 0℃ 左 右 温 水 将 冰 冻 融 化 后 将 同时迅速送医院治疗。 衣物脱下或剪开,然后在对冻伤部位进行复温的同时,尽快就医。对于 对于有机磷中毒,一般可用1%食盐水或1~2%碳酸氢钠溶液洗胃; 误 心跳呼吸骤停者要施行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严禁用火烤、雪搓、冷水 服敌百虫者应用生理盐水或清水洗胃,禁用碳酸氢钠洗胃。同时迅速送 浸泡或猛力捶打等方式作用于冻伤部位。 医院治疗。 4. 吸入性化学中毒 6. 气体爆炸。 4.1 采取果断措施切断毒源(如关闭管道阀门、堵塞泄漏的设备等); 09 应立即切断电源和气源、疏散人员、转移其他易爆物品,拨打火警电话。 10 五、生物安全 六、辐射安全 1. 涉及病原微生物的实验,须在相应等级的生物 安 全 实 验 室 内 开 展 ; 1. 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须 生 物 安 全 实 验 室 分 为B S L-1、BSL-2、BSL-3、BSL-4四 个 级 别 , 其 经学校报政府环保部门审批,获得《辐射 中BSL-4防护要求最高。 安全许可证》。涉辐场所需设置明显的放 2 . 从业人员须经过省卫生部门组织的生物安全培训, 射性标识,并对放射源实行专人管理和记 取得《实验室生物 安 全 培 训 合 格 证 书 》 , 严 格 遵 守 录,时常检查,做到账物相符。 实验操作规程,持证上岗。 2 . 涉辐人员必须通过环保部门组织的培训 , 3 . 不同等级的生物安全实验室应配备相应的生物安 取得《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合格证书》。 全柜。实验室门口须有生物危害警示标识,并保持 超过有效期的需接受复训。” 关闭,未经管理人员许可不得入内。 4 . 菌(毒)种 和 生 物 样 本 的 保 藏 由 专 人 负 责,实行“双人双锁、双人领 辐射防护三原则 3. 涉辐人员在从事涉辐实验时, 用”, 做 好 菌 ( 毒 ) 种 和 生 物 样 本 的 采 购 、 保 藏 、 实 验 、 销 毁 记 录 。 必须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规范 5. 应定期对可能接触病原微生物的实验场所、物品、设备等进行消毒杀 操作,避免空气污染、表面污染 菌。 及外照射事故的发生;并正确佩 6 . 饲养实验动物及进行动物实验须在持有《实验动物 带个人剂量计,接受个人剂量监 使用许可证》的实验室内进行,严禁在其他场所进行。 测。 7 . 使用动物需向具有《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的单位 购买,索要动物质量合格证明书;并遵循“3R”(即 4 . 涉辐人员必须参加学校安排的职业 用低等动物代替高等动物。 健康体检。 8. 生物化学类实验废弃物应用黄色专用塑料袋进行包装分类收集,做好 5 . 学生在从事涉辐实验前 , 应 接 受 指 标识,按学校有关规定及时送学校生化固废中转站。其中,锐器类废弃 导教师提供的防护知识培训和安全教 物需用牢固、厚实的纸板箱等小的容器妥善包装。对于被病原微生物污 育,指导教师对学生负有监督和检查 染过的废弃物,须先在实验室进行有效灭菌(灭活)后方可送储。 的责任。 9. 发现事故,立即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控制影响范围,并向单位领导、 6. 放射性物品的购买须报实验室与设 校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安全保卫处报告。 备管理处初审,再经所在地的区、市、 11 剂 量 计 “减少、代替和优化”)原则,尽可能用别的方法或 12 七、激光安全 实验室安全手册 Laboratory Safety Manual 省三级环保部门批准,方可购买。对于进口的放射性物品,还须报国家 1. 激光箱及控制台上应张贴警示 环保部审批。 标识,让进入实验室的人员能清 楚看到。 ༽ީᶆᯏ ᣛᡶ൞䲘㌱ੂᝅ 2. 使用者必须经过相关培训,严 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实验;操作 期间,必须有人看管。 采 购 简 3. 进行激光实验前,应除去身上 ᇔ僂ᇚф䇴༽㇗⨼༺ ࡓᇗ 程 手镯等),避免激光光束意外折 射,造成伤害。 要 流 所有反光的物品(如手表、指环、 ॰ȽᐸȽⴷ⧥ؓ䜞䰞ᇗ δ䘑ਙ䴶ളᇬ⧥ؓ䜞㓾ᇗε 图 4. 必须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进行激光实验,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切 勿直视激光光束或折射光,避免身体直接暴露在激光光束之中。 5 . 使 用 者 上 岗 前 , 必 须 接 受 眼 部 检 查 , 并 定 期 复 查 (1次/年 ) 。 6. 注意防止激光对他人的伤害。 䍣Ҧઞ ᣛᇔ僂ᇚф䇴༽㇗⨼༺༽Ṿ 7 . 若遇到放射源跌落、封装破裂等意外事故 , 应 及 时 关 闭 门 窗 和 所 有 的 通风系统,立即向单位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启动应急响应,并通 知邻近工作人员迅速离开,严密管制现场,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控制事 故影响的区域,减少和控制事故 的危害和影响。 8. 放射性废弃物需分类收集,并委托具有处置资 质的机构进行处置或按照有关要求进行处置,并 报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备案。 13 14 实验室安全手册 八、特种设备安全 Laboratory Safety Manual (一) 压力设备 2. 气体钢瓶存放地应严禁明火、保持 1 . 压 力 设 备 需 定 期 检 验 , 确保其安全有效。启用长期停用的压力容器须 通风和干燥、避免阳光直射,配备应 经过特种设备管理部门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急救援设施、气体检测和报警装置。 2 . 压力设备从业人员须经过有关单位组织的培训 , 持 证 上 岗 , 严 格 按 照 3 . 气体钢瓶须远离热源、放射源、 易 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燃易爆和腐蚀物品,实行分类隔离存 3. 使用时,人员不得离开。 放,不得混放,不得存放在走廊和公 4. 发现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设备管理人。 共场所。空瓶内必须保留一定的剩余 压力,与实瓶应分开放置,并有明显 (二) 起重机械 1. 起重机械设备需定期检验,确保其安全有效。 2 . 起重机械从业人员须经过有关单位组织的培训 , 持 证 上 岗 , 严 格 按 照 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3. 在使用各种起重机械前,应认真检查。 4. 起重机械不得起吊超过额定载重量的物体。 5. 无论在任何情况下,起重机械操控范围内严禁站人。 自更改气体钢瓶的钢印和颜色标记。 白 铝白 淡黄 棕 淡兰 淡绿 深绿 15 并做好气体钢瓶和气体管路标识,有多种气体或多条管路时需制定详细 的供气管路图。 5. 供气管路需选用合适的管材。易燃、易爆、有毒的危险气体(乙炔除 外)连接管路必须使用金属管;乙炔的连接管路不得使用铜管。 气体类型并做好应对可能造成的突发事件的应急准备。 1 . 使用单位需确保采购的气体钢瓶质量可靠 , 标 识 准 确 、 完 好 , 不 得 擅 银灰 4. 气体钢瓶须直立放置,妥善固定, 6. 使用前后应检查气体管道、接头、开关及器具是否有泄漏,确认盛装 (三) 气体钢瓶 钢瓶颜色 黑 标识。 气体名称 空气、氮 氩、氖、氦、二氧化硫、一氧化碳、 一氧化二氮(笑气)、六氟化氢 乙炔、一氧化氮、二氧化氮 二氧化碳、四氟甲烷 氨 乙烯、丙烯、甲烷、丙烷、环丙烷 氧 氢 氯 7. 使用后,必须关闭气体钢瓶上的主气阀和释放调节器内的多余气压。 8. 移动气体钢瓶应使用手推车,切勿拖拉、滚动或滑动气体钢瓶。 9 . 严 禁 敲 击 、 碰 撞 气 体 钢 瓶 ; 严 禁 使 用 温 度 超 过4 0℃ 的 热 源 对 气 瓶 加热。 10. 实验室内应保持良好的通风;若发现气体泄漏,应立即采取关闭气 源、开窗通风、疏散人员等应急措施。切忌在易燃易爆气体泄漏时开关 电源。 11. 对于气体钢瓶有缺陷、安全附件不全或已损坏、不能保证安全使用 的,需退回供气商或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及时处置。 16 实验室安全手册 九、一般设备安全 Laboratory Safety Manual 总 则 5. 存放在冰箱内的试剂瓶、烧瓶等重心较高的容器应加以固定,防止因 1. 使用设备前,需了解其操作程序,规范操作,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开关冰箱门时造成倒伏或破裂。 2 . 对 于 精 密 仪 器 或 贵 重 仪 器 , 应 制 定 操 作 规 程 , 配 备 稳 压 电 源 、U P S 6. 食品、饮料严禁存放在实验室冰箱内。 不间断电源,必要时可采用双路供电。 7. 若冰箱停止工作,必须及时转移化学药品并妥 善存放。 3. 设备使用完毕需及时清理,做好使用记录和维护工作。设备如出现 故障应暂停使用,并及时报告、维修。 (一)机械加工设备 在机械加工设备的运行过程中,易造成切割、被 夹、被卷等意外事故。 1 . 对于冲剪机械、刨床、圆盘锯、堆高机、研磨机、空压机等机械设备 , 应有护罩、套筒等安全防护设备。 2 . 对 车 床 、 滚齿机械等高度超过作业人员身高的机械,应设置适当高度 的工作台。 3 . 佩戴必要的防护器具(工作服和工作手套), 束 缚 好 宽 松 的 衣 物 和 头 发,不得佩戴长项链,不得穿拖鞋,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二)冰 箱 (三)高速离心机 1. 高速离心机必须安放在平稳、坚固 的台面上。启动之前要扣紧盖子。 2 . 离心管安放要间隔均匀,确保平衡 。 3. 确保分离开关工作正常,不能在未 切断电源时打开离心机盖子。 (四)加热设备 加热设备包括:明 火 电 炉 、 电 阻 炉 、 恒 温 箱 、 干 燥 箱 、 水 浴 锅 、 电热 枪 、 电 吹 风 等 。 1 . 使用加热设备,必须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 严 格 按 照 操 作 规 程 进 行 操作 。 使 用 时 , 人 员 不 得 离 岗 ; 使 用 完 毕 , 应 立 即 断 开 电 源 。 2 . 加热、产热仪器设备须放置在阻燃的 、 稳 固 的 实 验 台 上 或 地 面 上 , 1. 冰箱应放置在通风良好处,周围不得有热源、易燃易爆品、 不得 在 其 周 围 堆 放 易 燃 易 爆 物 或 杂 物 。 气瓶等,且保证一定的散热空间。 3 . 禁 止 用 电 热 设 备 烘 烤 溶 剂 、 油品、塑料筐等易燃、可燃挥发物。若 2. 存放危险化学药品的冰箱应粘贴警示标识;冰箱内各药品 加热 时 会 产 生 有 毒 有 害 气 体 , 应 放 在 通 风 柜 中 进 行 。 须粘贴标签,并定期清理。 4 . 应在断电的情况下,采取安全方式取放被加热的物品。 3 . 危险化学品须贮存在防爆冰箱或经过防爆改造的冰箱内。存放易挥发 5 . 实 验 室 不 允 许 使 用 明 火 电 炉 , 如 有 特 殊 情 况 确 需 使用的,须向学校实 有机试剂的容器必须加盖密封,避免试剂挥发至箱体内积 聚 。 验室处申请《明火电炉使用许可证》。 4 . 存放强酸强碱及腐蚀性的物品必须选择耐腐蚀的容器,并且存放于托 6 . 使 用 管 式 电 阻 炉 时 , 应 确 保 导 线 与 加 热 棒 接 触 良 好 ;含 有 水 份 的 气 盘内。 体应先经过干燥后,方能通入炉内。 17 18 实验室安全手册 附1 . 常用安全标识 Laboratory Safety Manual 7. 使用恒温水浴锅时应避免干烧,注意不要将水溅到电器盒里。 8. 使用电热枪时,不可对着人体的任何部位。 9. 使用电吹风和电热枪后,需进行自然冷却,不得阻塞或覆盖其出风口 易燃液体 易燃气体 和入风口。 (五)通风柜 生物安全 当心感染 易燃液体 易燃气体 易燃固体 自然物品 遇湿易燃物品 氧化剂 易燃固体 自燃物品 遇湿自⟹物品 氧化剂 有机过氧化物 剧毒品 有机过氧化物 剧毒品 1. 通风柜内及其下方的柜子不能存放化学品。 2. 使用前,检查通风柜内的抽风系统和其他 功能是否运作正常。 3 . 应 在 距 离 通 风 柜 内 至 少1 5 c m的 地 方 进 行 操作; 操 作 时 应 尽 量 减 少 在 通 风 柜 内 以 及 调 节门前进行大幅度动作,减少实验室内人员 移动。 4. 切勿储存会伸出柜外或妨碍玻璃视窗开合 或者会阻挡导流板下方开口处的物品或设备。 有毒气体 毒害品 有毒气体 5. 切勿用物件阻挡通风柜口和柜内后方的排气槽;确需在柜内储放必要 物品时, 应将其垫高置于左右侧边上,同通风柜台面隔空,以使气流能 从其下方通过,且远离污染产生源。 6. 切勿把纸张或较轻的物件堵塞于排气出口处。 7. 进行实验时,人员头部以及上半身绝不可伸进通风柜内;操作人员应 腐蚀品 爆炸品 爆炸品 致癌物质 腐蚀品 当心电离辐射 将玻璃视窗调节至手肘处,使胸部以上受玻璃视窗所屏护。 8. 人员不操作时,应确保玻璃视窗处于关闭状态。 UV 9. 若发现故障,切勿进行实验,应立即关闭柜门并联系维修人员检修。 定期检测通风柜的抽风能力,保持其通风效果。 10. 每次使用完毕,必须彻底清理工作台和仪器。对于被污染的通风柜 激 光 微 波 高压装置 当心紫外线伤害 应挂上明显的警示牌,并告知其他人员,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19 20 实验室安全手册 附2 . 实验室安全承诺书 Laboratory Safety Manual 实验室安全承诺书 ᡇᐨ㔅䇚ⵕᆜҖҼɅ䱩ᐾ㤹ᆜ䲘ᇔ僂ᇚᆿޞᢁ߂Ɇθ⟕ᚿᇔ僂ᇚ亯㇗ 必须穿防护服 必须戴防护手套 必须戴防护眼镜 必须戴防护帽 ⨼ᓜૂ㾷≸ȾᵢӰᢵ䈰ሼћṲ䚫ᆾᇔ僂ᇚ亯ᆿޞᓜૂᬃ֒㿺ぁθᒬуᯣ ࣖᕰᵢᢁ߂ѣᵠ⎿Ⲻᆿ⸛ޞ䇼ⲺᆜҖθᧂᨗ↙⺤Ⲻᆿޞ䱨ᣚ᧠᯳Ⱦྸഖ 㠠ᐧ䘓ਃ㿺ᇐਇ⭕ᆿޞӁ᭻θ䙖ᡆӰ䓡՚ᇩૂ䍘ӝᦕཧθᡇᢵᓊ䍙ԱȾ 必须戴防护口罩 必须戴防毒面具 注意通风 佩戴护面罩 本人签字: 年 禁止烟火 禁止饮食 禁止堆放 月 日 非请勿进 所 在 单 位: 学号(工号): 注意安全 当心触电 当心低温 注意高温 当心火灾 当心伤手 当心磁场 当心机械伤人 身 份 证 号: 注:本承诺书由所在单位存档备查。 21 22 附2 . 实验室安全承诺书 实验室安全承诺书 ᡇᐨ㔅䇚ⵕᆜҖҼɅ䱩ᐾ㤹ᆜ䲘ᇔ僂ᇚᆿޞᢁ߂Ɇθ⟕ᚿᇔ僂ᇚ亯 ㇗⨼ᓜૂ㾷≸ȾᵢӰᢵ䈰ሼћṲ䚫ᆾᇔ僂ᇚ亯ᆿޞᓜૂᬃ֒㿺ぁθᒬу ᯣࣖᕰᵢᢁ߂ѣᵠ⎿Ⲻᆿ⸛ޞ䇼ⲺᆜҖθᧂᨗ↙⺤Ⲻᆿޞ䱨ᣚ᧠᯳Ⱦྸ ഖ㠠ᐧ䘓ਃ㿺ᇐਇ⭕ᆿޞӁ᭻θ䙖ᡆӰ䓡՚ᇩૂ䍘ӝᦕཧθᡇᢵᓊ䍙 ԱȾ 本人签字: 年 月 日 所 在 单 位: 学号(工号): 身 份 证 号: 注:本承诺书由承诺人保管。 23 主要参考资料 1.《香港科技大学安全与环境保护手册》 2.《香港浸会大学安全手册》 3.《清华大学实验室安全手册》 4.《武汉大学实验安全教育手册》 5.《宁波大学实验室安全手册》 6.《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概论》(李五一主编,浙江摄影出版社,2006年) 7.《高校化学类实验室安全与防护》(冯建跃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