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4: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肿瘤防治联合基金项目指南.pdf

Ever丶幸福4 页 152.448 KB下载文档
4: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肿瘤防治联合基金项目指南.pdf4: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肿瘤防治联合基金项目指南.pdf4: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肿瘤防治联合基金项目指南.pdf4: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肿瘤防治联合基金项目指南.pdf
当前文档共4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4: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肿瘤防治联合基金项目指南.pdf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肿瘤防治联合基金项目指南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肿瘤防治联合基金(简称“肿瘤防治 联合基金” )由山东省科学技术厅与山东省肿瘤医院共同设立。 肿瘤防治联合基金项目指南围绕肿瘤学重领域基础与临床转 化研究设立 6 个研究方向,拟通过“培育项目”和“重点支持 项目”予以支持,其中培育项目经费支持额度为 10 万-20 万/ 项,资助期限为 2 年;重点支持项目经费支持额度 50 万-100 万,资助期限为 3 年。项目申报统一按指南研究方向进行,各 方向拟支持课题数一般不超过 3 项,允许联合申报。 一、主要研究方向 1. 恶性肿瘤免疫及代谢微环境研究 通过先进的可视化技术,解析恶性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肿 瘤微环境构成及其之间相互作用与动态变化,揭示肿瘤免疫、 肿瘤代谢与肿瘤演进的关系及其调控机理。针对肿瘤免疫及微 环境的异质性进行分子与单细胞水平信息提取、分析和可视化, 进行影像特征与分子信息的功能关联;重点研究对肿瘤免疫治 疗反应性以及免疫治疗联合放射治疗等过程中起调控作用的 关键肿瘤微环境因素,明确这些微环境中的炎症因子、胞外信 号及间质细胞交互作用对治疗反应性和临床疗效的影响及机 制。 1 2. 肿瘤影像、病理与多组学融合的智能诊断与疗效评估 围绕肿瘤特征分子的功能表征与定量表征,研究早期癌变 的病理基础与可视化识别,发现新的分子标志物,建立检测信 息、影像信号、病理特征与分子功能之间的准确关联,实现对 早期癌症检测的可视化(不局限于分子影像) ,为癌症筛查和 早诊早治提供科学可行的新策略。根据肿瘤临床诊疗需求,挖 掘影像大数据中的深层量化信息来反映肿瘤病理、分子遗传等 生物信息,基于新型人工智能技术、肿瘤影像和病理大数据, 建立影像组学研究新思路和肿瘤诊断新方法,探索人工智能辅 助肿瘤影像病理诊断和预测肿瘤演进的应用模式。 3. 精准自动化放射治疗前沿技术关键问题研究 挖掘放疗多模态在/离线影像、放疗计划和日志记录等多 维度海量信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突破肿瘤靶区及器官自动 勾画、影像组学引导自适应计划设计、呼吸运动监控及预测、 放疗执行精度自动质控和故障预警的技术瓶颈,探索实现高精 度、高效率的放疗自动化解决方案新方法和新策略。 4. 液体活检在癌症早筛、临床疗效评估、预后预测等方 面的应用 通过对血液及其他体液中含有癌症来源的成分进行采集、 分析,探讨来源于肿瘤的物质包括环循环肿瘤细胞(CTC) 、循 环肿瘤 DNA(ctDNA) 、细胞外囊泡(EVs,主要是外泌体) 、循 2 环无细胞 RNA(cfRNA)、miRNA(和 cfRNA 共同构成了循环肿 瘤 RNA,ctRNA)等在肿瘤中具有的重要作用,并进一步探索 液体活检的临床价值,实现液体活检从基础到临床的转化。 5. 高通量多组学技术揭示癌症特征及临床相关标志物的 探索 利用高通量多组学技术(基因、转录、蛋白、翻译后修饰、 代谢、微生物) ,通过整合生物系统中相互联系和作用的不同 层次组分来研究肿瘤复杂生物过程的机制,结合生信分析手段 及临床信息,多层次揭示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探索可靠的临 床标志物(癌症早筛、药物靶点、预后指标等) ,基于患者的 临床信息和分子特征,进行精准诊断及治疗。 6. 恶性肿瘤转移与复发的基础与转化医学研究 针对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中,发病率高、易于发生转移的肿 瘤类型,在器官特异性的基础上,研究其转移的机制,并探索 进行干预的途径。研究内容应紧密结合我国患者特点,且具有 转化为早期诊断、预后判断、临床干预的手段或靶点的潜在意 义。 二、申报要求及注意事项 1.本联合基金面向全省发布,重点支持具有医疗临床经验 的科研工作者,开展肿瘤学重点领域基础与临床转化研究。欢 迎符合条件的科研人员按照本指南范围和要求提出申请。对于 3 合作申请的研究项目,应在申请书中明确合作各方的合作内容、 主要分工等。 2.申请人应当严格按照《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经 费管理办法》的要求,认真如实编报项目资金预算。 3.资助项目在执行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包括发表论文、 专著、专利、奖励等,必须标注“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肿瘤防 治联合基金”资助、论文需将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列为联合 完成单位。 三、联系方式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办公室 联系电话:0531-66777204 济南市科技局基础研究处 联系电话:0531-66608810 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科研外事部 联系电话:0531-67626819 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