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理性与治理逻辑_社区治理技术运用反思及其跨越_姚茂华.pdf
第 40 卷 第6期 2019 年 11 月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 l. 40 No. 6 J ou r na lo fJ i shou Un i ve r s i t So c i a lSc i enc e s) y( Nov. 2019 DOI: 10. 13438/ cnk ij . dxb. 2019. 06. 012 j. 技术理性与治理逻辑 :社区治理 技术运用反思及其跨越 * 姚茂华1,舒晓虎2 ( 长江师范学院 武陵山区特色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中心 ,重庆 涪陵 408100; 1. 西南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 绵阳 621010) 2. 摘 要:社区治理技术体系 的 建 构 过 程 实 质 是 推 进 社 区 治 理 社 会 化、专 业 化、技 术 化 的 过 程,要 义 在 于 坚 持 “多元共治”理念,核心是鼓励多元社会主体创设并应用 多 样 性 技 术 手 段 和 工 具 ,目 的 是 实 现 社 区 有 效 治 理 和 服务。从现实需求、价值取向、实践主 体、技 术 工 具、应 用 评 价 五 个 维 度 看,我 国 城 市 社 区 治 理 技 术 面 临 网 格 功能泛化、物业管理专制、社工难以退出、协商参与不 足 等 问 题。社 区 治 理 技 术 的 有 效 运 用 ,需 要 政 府 转 变 职 能,明确社会主体功能边界,增强居民委员会社区治 理 能 力,激 活 居 民 自 治 主 体 性。从 治 理 现 代 化 的 高 度 看, 社区治理需要深刻转变,即政府理念从“管控”到“治 理 ”,治 理 主 体 从 “单 一 ”到 “多 元 ”,各 类 资 源 从 “分 散 ”到 “整合”,主体功能从“泛化”到“精准”,治理技术从“模糊”到“清晰”。 关键词:社区治理;技术;治理逻辑;技术理性 中图分类号: D699. 3 文章编号: 1007-4074( 2019) 06-0108-09 基金项 目:教 育 部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研 究 项 目 ( 19YJC810013);重 庆 市 社 会 科 学 规 划 中 特 理 论 重 点 项 目 ( 2017ZDZT27);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年度项目( 2017GX358) 作者简介:姚茂华,男,博士,长江师范学武陵山区特色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尤其需 要治理技术 的 有 效 支 撑 。 当 前 的 治 理 研 究 中 ,对 理论的思考多 ,对经验的探讨多 ,对实践尤其是技 术的研究相对缺乏 ,以致于治理实践常常陷入 “问 现状 、限度及其跨越策略 。 一 、技 术 与 治 理 :内 涵 解 析 及 相 互关系 题多而思 路 少 、想 法 多 而 办 法 少 ”的 困 境 [1]总 序2-3 。 作为社会治理的 基 层 实 践 ,社 区 治 理 运 用 社 区 治 一般意义上 ,技 术 可 以 被 界 定 为 人 们 改 造 自 理技术的核心关 切 是 如 何 通 过 技 术 引 入 、开 发 和 然和组织社会 的 中 介 [2],理 性 化 和 实 践 性 是 技 术 应用 ,突破治理的困境与难题 ,实现社区有效治理 的本质特征 。 从 理 性 化 的 角 度 来 看 ,技 术 是 在 人 和协同治理 。 本 文 以 社 区 治 理 技 术 为 研 究 主 题 , 们有限认知范围内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理性认识 试图在理论梳理和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回答下列问 的成果 ,表 现 为 系 统 性 知 识 ( knowl edge)和 方 法 题 :技术与治理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社区治理技 (me t hods);从实践性 角 度 看 ,技 术 是 人 们 有 意 识 改 造 自 然 和 社 会 的 凭 借 ,表 现 为 可 操 作 性 手 段 术运用的构成要 素 ,我 国 城 市 社 区 治 理 技 术 应 用 * 收稿日期: 2019-05-27 第6期 姚茂华,舒晓虎:技术理性与治理逻辑:社区治理技术运用反思及其跨越 109 (me ans)和 工 具 ( t oo l s)。 技 术 不 存 在 自 主 性 ,它 一种社会技术 ,但 不 排 斥 对 某 些 自 然 技 术 要 素 的 只在人们 主 体 意 识 向 客 观 实 在 转 化 过 程 中 起 作 综合应用 。 治理 技 术 之 所 以 重 要 ,是 因 为 没 有 治 用 ,综合表现为一系列可体察的制度 、规范 、程序 、 理技术作为中介 ,治理理论就只能是理论 ,无法形 规则 、方法 、工具 、手段等 。 由于所涉领域不同 ,技 成具体方案 ,更 转 化 不 成 人 们 的 实 践 行 动 。 从 这 术大致可以区分为自然技术和社会技术 。 人们理 个意义上讲 ,治理 技 术 就 是 使 社 会 治 理 理 论 得 以 解的技术往往就是自然技术 ,对自然科学理论 、方 落地的技巧和方法 [6]。 治理技术一方面依循相关 法及其物质所指较为明晰 ,但对社会科学理论 、方 学科的理论支撑 ,另 一 方 面 指 引 具 体 情 境 中 人 们 法及其实践 转 化 不 甚 明 了 。 概 括 而 言 ,社 会 技 术 的社 会 行 动 ,具 体 化 为 与 治 理 相 关 的 制 度 、程 序 、 是指调整人与社会关系 ,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 ,进 规则 、方法 、手 段 、工 具 等 。 相 对 于 自 然 技 术 和 硬 而实现改造社会 目 的 的 实 践 性 知 识 体 系 、手 段 与 技术 ,治理技术更 具 有 社 会 技 术 和 软 技 术 的 诸 多 工具 [ 3] 特点 ,这主要体现在 :其一 ,人文性 ,它坚持人文社 解决社会矛盾 和 问 题 ,重 塑 主 体 间 关 系 的 过 会科学 “以人为本 、公平公正 ”的价值取向 ,并综合 程 ,可理解为 社 会 治 理 过 程 。 长 期 以 来 治 理 与 统 应用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来协调和处理人与社会之 治概念交叉使用 ,主 要 用 于 描 述 与 国 家 公 共 事 务 间的关系 [6];其二 ,可 操 作 性 ,它 是 对 公 共 事 务 治 相关的管理活动 ;随着新公共管理 、有限政府等理 理进行组织协 调 的 规 范 化 方 法 体 系 [7],是 一 套 可 论的引入与指引 ,人 们 越 来 越 觉 察 到 “全 能 政 府 ” 观察 、测量 、操作的工具和规则体系 。 社会治理的 的局 限 ,主 张 将 私 人 部 门 、公 共 机 构 、公 民 团 体 等 关键是多元行动 者 的 参 与 与 合 作 ,应 用 治 理 技 术 社会力量引入公 共 事 务 管 理 活 动 中 ,从 而 形 成 多 就是 要 使 他 们 行 动 起 来 、参 与 进 来 、合 作 开 来 ,从 主体 间 相 互 信 任 、相 互 依 存 、协 商 合 作 的 治 理 结 而解决社会问题 、满足社会需求 、激发社会活力 。 构 。 。 社 会 治 理 从 政 府 行 政 化 管 理 到 “政 府 -市 [ 4] 二 、社 区 治 理 技 术 运 用 的 要 素 场 -社会 ”合作共治渐成共识 ,治理主体多元化 、治 理过程协商化 、治理关系合作化 、治理体系网络化 构成 等已成为我们理解治理理论的基本维度 。 我国社 会治理的理想格 局 是 “党 委 领 导 、政 府 负 责 、社 会 技术本身并不 能 自 成 一 体 ,作 为 中 介 环 节 的 协同 、公众参与 、法 治 保 障 ”,但 现 实 往 往 是 “党 委 技术 ,必然要 嵌 入 到 社 区 治 理 体 系 之 中 。 通 过 价 在领导 、政 府 在 行 动 ,但 社 会 无 行 动 、居 民 不 行 值取向 、技术设计到技术应用的流程分析 ,以及治 动 ” 困境 。 社会治理需要破题 ,关键就在于探寻 理需求 、治理实践到治理评价的过程分析 ,我们可 将理论转化成具体行动的机制 、技术和方法 。 以初步构建起社 区 治 理 技 术 分 析 框 架 ,这 个 框 架 [ 5] 治理的技术路 径 主 要 有 两 条 :技 术 治 理 和 治 亦包含了一系列要素 。 理技术 。 技术 治 理 ( t e chnoc r a c y)又 称 技 治 主 义 , (一 )价值取向 其逻辑是把科学技术和方法应用于社会治理实践 传统观念认为技术 (现代科学技术 )是价值无 中 ,“科学管理 ”和 “专 家 政 治 ”是 其 主 要 立 场 。 需 涉( va l ue-f r e e)的 ,只 是 一 种 中 立 的 工 具 。 前 文 已 要警醒的是 ,科学 管 理 可 能 走 向 唯 科 学 主 义 的 乌 经指 出 ,技 术 本 身 并 不 自 主 ,任 何 技 术 的 形 成 、发 托邦 ,专家政治可 能 过 分 注 重 技 术 精 英 统 治 而 反 展及其应用都与人类理性行动相关联 。 治理技术 民主 。 当前我国政府进行社会管理的技术化特征 有特定的价值关怀 ,民主 、参与 、平等 、自治等便是 日益明显 ,主要表现在科层化行政管理技术 、新信 其核心价值 。 在 实 际 使 用 过 程 中 ,技 术 或 多 或 少 息手段和平台的应用以及技术所涉公共问题的治 负载了这些理性价值要素 ,要么侧重于效率 ,要么 理等方面 。 在我 国 国 情 条 件 下 ,虽 然 技 术 治 理 没 侧重于公平 。 社 区 治 理 涉 及 的 领 域 多 ,对 不 同 事 有变成技术极权 ,但 我 们 仍 然 需 要 辩 证 看 待 技 术 务 ,技 术 应 用 的 价 值 取 向 或 有 差 异 ,这 主 要 表 现 治理 ,警惕技术成为权力的扩张器 ,防止其工具理 为 :在公共服务中兼顾公平与效率 、在便民利民服 性过分膨胀 。 务中追求效益与 便 捷 、在 公 共 事 务 治 理 中 秉 持 平 比较而言 ,治理技术 ( e r n an c et e c hn i e s)是 gov qu 等与参与等 。 同 时 ,社 区 治 理 是 多 元 行 动 者 之 间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10 第 40 卷 关系重构的过程 ,还 需 要 治 理 理 念 的 一 个 综 合 转 用社区治理技术实际更难 ,更需要政府的开放 、赋 变 ,即从 “为 居 民 服 务 ( f o r)”到 “和 居 民 一 起 服 务 权以及社会多主体积极参与 。 社区治理技术的主 ( wi t h)”再 到 “由 居 民 自 我 服 务 ( by)”的 转 变 。 “社区是居民的 ”,应 用 社 区 治 理 技 术 必 须 回 应 这 体实践其实就是 “知行合一 ”的过程 ,政府 、市场机 构 、社会 组 织 、社 区 组 织 、社 区 工 作 者 、专 家 、居 民 些价值诉求和理念转变 。 等都需要转变理念和提升能力 。 [ 5] (二 )现实需求 (四 )技术工具箱 技术总是要用来解决某些特定问题 ,反过来 , 技术的工具意义在于人们总是创设和应用特 对 问 题 域 的 限 定 也 规 定 了 技 术 的 目 的 和 性 质。 定的技术来应对特定的问题 ,实现技术的具体化 、 “城乡社区治理事关党和国家大政方针落实 ,事关 规范化和系 统 化 。 在 社 区 治 理 过 程 中 ,只 有 搭 建 [ 8] 居民群众切 身 利 益 ,事 关 城 乡 基 层 和 谐 稳 定 ” , 起完善丰富的技 术 工 具 箱 ,才 能 针 对 社 区 问 题 灵 这就明确了我国社区从建设向治理迈进过程中的 活应对 。 社区治理技术体系的完善需要着重构建 问题导向 。 可以表述为实践中的三类矛盾 :其一 , 三类 技 术 工 具 :知 识 技 术 、操 作 技 术 和 信 息 技 术 。 政府职能转变与基层组织体系松散的矛盾 。 大量 知识技术相当于 软 技 术 ,指 的 是 治 理 的 方 法 论 指 经验研究表明 ,政 府 主 导 推 进 的 社 区 建 设 带 有 强 引和治理经验的理论提升 ,既涉及对管理学 、政治 烈的行政化倾向 ,致使社区 “内卷化 ”,难以回应社 学 、社会学 、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学科知识体系的整 会需求 ;在社区建设迈向社区治理过程中 ,体制机 合应用 ,也包含在 实 践 基 础 上 对 治 理 模 式 的 归 纳 制转变的路径依赖明显 ,社会主体发育依然滞后 , 总结 。 操作技术 是 治 理 过 程 中 的 条 件 配 置 、操 作 政府与社会 之 间 的 权 责 边 界 仍 不 明 晰 。 其 二 ,居 流程和操作技能 。 一系列制度安排 、财物供给 、人 民需求强烈与社区服务供给不足的矛盾 。 社区建 力配备等构成了 开 展 治 理 的 前 提 条 件 ,操 作 流 程 设解决了 “四有问 题 ”(有 组 织 管 事 、有 人 干 事 、有 设计的规范化 、程 序 化 水 平 在 较 大 程 度 上 决 定 着 钱办事 、有场地做 事 ),满 足 了 居 民 群 众 基 本 生 活 治理成效 ,同时各种实务技能 、技巧和工具的灵活 需要 ;随着居民需求已从基本生活需求向高层次 、 应用更是操作者需要终身修习的本领 。 信息技术 多样 化 、个 性 化 需 求 转 变 ,亟 须 社 区 服 务 供 给 主 主要指信息收集处理技术以及对新技术手段和平 体 、供给机制 、供 给 技 术 进 一 步 完 善 。 其 三 ,社 区 台的应用 。 信息 技 术 在 促 进 需 求 与 供 给 对 接 、增 自治体 系 建 立 与 居 民 参 与 不 足 的 矛 盾 。 被 动 参 强居民交往与参与以及实现治理要素有效整合上 与 、形式化参与在社区建设阶段表现突出 ;社区治 发挥重 要 作 用 ,互 联 网 + 、大 数 据 、社 会 化 媒 体 等 理体系建立的核心在于提升居民的参与能力和组 在社区治理创新中的价值越发显现 。 应该强调的 织水 平 ,这 需 要 扩 大 参 与 渠 道 、健 全 参 与 机 制 、补 是 ,社区治理过程 中 的 技 术 应 用 绝 不 止 于 纯 粹 社 充参与技术 。 概 言 之 ,对 技 术 的 需 求 综 合 表 现 在 会技术的关系调 整 ,还 包 括 对 某 些 自 然 技 术 的 综 行政性事务 、社区服务和自治性事务中 。 合应用 。 (三 )实践主体 (五 )技术应用与评价 “技术以人为载体 ,伴随拥有者自生自 变 。” 技术总是要拿来用的 。 我们关心的不是技术 技术的形成是人 类 实 践 活 动 的 总 结 ,技 术 的 功 能 本身多么精致完美 ,而是根据特定的情境和需求 , 也只有在主体使用过程中才能体现出来 。 在治理 相关技术可 不 可 用 、好 不 好 用 。 社 区 治 理 的 社 会 技术 “多元参与 ”理 念 中 ,不 同 主 体 掌 握 各 具 优 势 化 、专 业 化 ,除 了 要 求 多 元 主 体 参 与 合 作 外 ,还 在 的信息 、技术资源 ,所以才需要多元主体协同合作 于依靠专业人才队伍 ,应用专业技能和技术手段 , 以应对治理 难 题 。 面 对 技 术 短 缺 的 现 实 ,需 要 从 开展社区治理和服务 。 对治理技术应用的评价可 两方面努力 :其一 ,开发创新具有本土适应性的治 以从 两 方 面 来 展 开 :其 一 ,目 的 性 评 价 ,主 要 是 对 理技术 。 治理技术的开发主体并不限于政党或政 一些可量化 指 标 的 评 价 。 比 如 ,政 府 在 转 变 职 能 府 ,市 场 机 构 、社 会 组 织 、专 家 学 者 等 都 可 以 是 技 过程中对社区投入的人 、财 、物等数量 ;引入 、孵化 术的引入者 和 创 造 者 。 其 二 ,推 广 应 用 具 有 现 实 或培 育 的 社 会 机 构 、社 区 组 织 个 数 ;问 题 处 置 、服 可操作性的 治 理 技 术 。 相 对 于 开 发 创 新 ,推 广 应 务供 给 、活 动 开 展 的 次 数 人 次 ;居 民 参 与 度 、满 意 [ 7] 第6期 姚茂华,舒晓虎:技术理性与治理逻辑:社区治理技术运用反思及其跨越 度量表测评等 。 其二 ,过程性评价 ,主要对是一些 111 应用现状 、限度及趋势 不可量化指 标 的 评 价 。 比 如 ,相 关 技 术 的 应 用 是 否遵循治理理念 价 值 ;治 理 结 构 是 否 从 单 向 度 政 社区治理的愿 景 是 共 建 共 享 和 谐 有 序 、绿 色 府控制向多向度 政 社 合 作 转 变 ;是 否 形 成 协 商 民 文明 、创新包 容 的 幸 福 家 园 。 弥 合 社 区 治 理 的 理 主 、资 源 开 发 、赋 权 增 能 等 治 理 机 制 ;是 否 生 成 社 想与现实之间的 差 距 ,一 条 可 行 路 径 就 是 加 强 治 会主体性和居民主体性等 。 理技术的应用 。 我们以当前城市社区治理和服务 社区治理技术体系的建构过程就是推进社区 中所应用的多种技术类型为聚焦点 ,从现实需求 、 治理 社 会 化 、专 业 化 、技 术 化 的 过 程 ,要 义 在 于 坚 价值 取 向 、实 践 主 体 、技 术 工 具 、应 用 评 价 等 五 个 持 “多元共治 ”理 念 ,核 心 是 从 现 实 问 题 和 需 求 出 维度 ,来分析社区 治 理 技 术 的 主 要 类 型 及 其 应 用 发 ,鼓励多元社会 主 体 创 设 并 应 用 多 样 性 技 术 手 实践 ,透视 、分析和总结社区治理技术应用过程中 段和工具 ,目的是实现社区有效治理和服务 。 所存在的问题 。 三 、我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技术 表 1 社区治理技术类型的要素构成比较 网格化服务管理技术 社会化物业服务技术 专业化社会工作技术 现实需求 城 市 管 理 压 力;公 共 服 务需求;行政效能低下 设 施 维 修;环 境 秩 序 维 护;便 民 服 务;资 产 经 营等 个体需 求 (弱 势 群 体 ); 公 共 事 务 治 理;群 众 困 公 共 需 求 (社 区 认 同 难解决;政策宣传落实 等) 价值取向 效率与稳定 市场原则;自治原则 正义、人权、责任、尊重 平等、参与、协商、合作 实践主体 地方 各 级 政 府 及 其 职 能部门 物 业 服 务 企 业;居 民 自 组织 社 会 工 作 机 构;专 业 社 会工作者 利益相关者 技术工具 网 格 信 息 技 术;科 层 治 理技术 现代 管 理 技 术 与 专 业 技能与设备 专业社工技能与方法 协 商 民 主 技 术;开 放 空 间会议 + 目的性评价 目的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 评价 民主化协商参与技术 (一 )网格化服务管理技术 格 ”这一层级 。 其 二 ,人 、事 、责 等 在 网 格 中 绑 定 。 网格 ( Gr i d)作 为 现 代 信 息 技 术 ,是 借 助 网 络 体制内人员都有自 己 的 网 格 “责 任 田 ”,“包 干 ”网 互联实现 网 络 虚 拟 环 境 上 的 资 源 共 享 和 协 同 工 格内的管理和服 务 事 项 ,要 求 做 到 “一 员 多 能 、一 作 。 我国社会管理中的网格技术应用肇始于数 岗多责 ”。 其三 ,网格信息系统和业务流程在社区 字化城市管理 ,它 是 借 助 电 子 地 图 技 术 将 实 体 城 内闭环 。 搭建区 、街 、社区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和 市空间按照一定 单 位 尺 度 划 分 为 若 干 网 格 单 元 , 服务网站 ,并对社区事务分类及数据化 ,通过业务 建立部件 、事件数据库和相应业务处理流程 ,从而 流程再造实现各 项 事 务 从 发 现 受 理 、派 遣 处 置 到 对区 域 内 城 市 设 施 、市 容 卫 生 、治 安 状 况 、突 发 事 监管评价的 闭 环 。 在 网 格 技 术 的 介 入 下 ,基 层 社 件等进行 全 面 监 控 和 即 时 处 置 会管理已经形成 “横 向 到 边 ,纵 向 到 底 ”“无 缝 隙 , [ 9] 。作为社会管 [ 10] 理的创新模式 ,网格化管理呈现出明显的 “创新扩 全覆盖 ”格局 。 散 ”态势 ,有 研 究 者 统 计 ,截 至 2015 年 8 月 我 国 从治理技术要 素 构 成 看 ,应 用 网 格 化 技 术 之 已有 203 个 地 级 市 采 纳 了 城 市 社 区 网 格 化 管 所以成为风潮 ,在于其即时性信息链接 、共享性资 理 ,同时 ,政府各部门 (市 政 、公 安 、民 政 、计 生 、 源平台 、规范性运 作 流 程 等 特 性 较 好 地 契 合 了 地 环保 、教 育 、房 产 等 )职 能 也 开 始 大 量 进 入 网 格 。 方政府高效应对 城 市 管 理 压 力 、快 捷 提 供 公 共 服 各地实践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网格化与社区管理 务的需求 。 在实 践 中 ,地 方 各 级 政 府 及 其 职 能 部 和服 务 相 嵌 合 ,表 现 在 :其 一 ,网 格 在 基 层 行 政 层 门是主 推 者 和 “操 盘 手 ”。 网 格 化 管 理 的 规 划 设 级中细化并固化 。 基层社区成为网络化管理的基 计 、布置实施 、监管考核等均由市 (区 )级政府主导 础单元 ,甚或还被进一步划分为更小的网格 ,现行 推进 ,虽然有的地 方 也 在 整 合 社 会 机 构 和 人 员 进 基层行 政 “区 -街 -社 区 ”三 级 结 构 之 下 又 多 了 “网 入网格 ,但他们都带有明显的 “体制内 ”身份 ,比如 [ 11]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12 第 40 卷 舟山的网格服务团队 [12]。 从 价 值 取 向 上 看 ,网 格 的合同治理关系 ,主 要 是 对 “物 ”(房 屋 及 其 设 备 、 化管理在于追求 “社会稳定 ”和 “行政效率 ”。 北京 基础设施 、环境秩 序 等 )的 管 理 和 维 护 ,通 俗 讲 就 东城区启动城市网格化管理就是为 “奥运 ”提供安 是 “保 修 、保 安 、保 洁 、保 秩 序 ”。 上 世 纪 90 年 代 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 政府希望通过技术手段提高 起 ,随 着 我 国 住 房 商 品 化 、市 场 化 的 扩 展 ,物 业 管 管理效率 ,解决行 政 体 制 机 制 中 长 期 存 在 的 部 门 理开始逐步脱离 “单 位 ”,走 上 市 场 化 、专 业 化 、自 分割 、信息孤 岛 、资 源 分 散 、权 责 不 清 等 问 题 。 在 治化道路 。 由于房 屋 类 型 (产 权 及 建 筑 格 局 )、居 技术工具的选择 和 应 用 上 ,网 格 化 管 理 可 以 看 作 住群体 、治理结构等的不同 ,社区物业管理进一步 是数字信息技术嵌入到科层化行政体制过程中推 分化 ,形 成 市 场 型 物 业 、保 障 型 物 业 、自 治 型 物 业 动制度与 技 术 互 动 的 产 物 [13]。 当 前 的 社 区 治 理 三种主要 类 型 [17]。 我 国 城 市 新 建 商 品 房 小 区 普 实践 ,网格技术已然 成 为 “行 政 吸 纳 社 会 ”的 中 介 遍采用封闭式市 场 化 物 业 管 理 ,即 依 靠 专 属 于 某 和工具 。 从技术 应 用 的 评 价 上 看 ,对 应 于 网 格 技 一小区 的 物 业 公 司 来 提 供 相 应 服 务 [18];相 对 而 术的 数 据 化 、程 序 化 ,以 及 科 层 治 理 的 体 系 化 、规 言 ,大多数旧住宅区专业物业服务供给短缺 ,要么 范化 ,对网格化管 理 的 评 价 以 “目 标 责 任 ,量 化 考 通过居民自组织提供自 助物 业 服 务 [19],要 么 依 靠 核 ”为主 ,网格 (人 财 物 )数 量 、问 题 发 现 量 及 处 置 政府 (或原单位 )托底提 供 最 基 本 的 物 业 保 障 [17]。 率 、服务人次等成 为 评 价 网 格 化 管 理 效 能 的 主 要 在大规模的城市 更 新 改 造 进 程 之 中 ,市 场 化 物 业 指标 。 服务已是必然趋势 。 市场力量 (以房地产公司 、物 随着实践和研 究 的 深 入 ,各 方 开 始 反 思 网 格 业服务企业为代表 )进入社区生活世界 ,带来了基 化管理存在的局限和问题 。 从行政体系内部关系 层治理结构 的 转 变 。 基 于 居 住 权 ,社 区 居 民 享 有 看 ,网格技术与科层管理 (以部门分割 、分级负责 、 公民身份 ,主要通 过 社 区 居 民 委 员 会 来 行 使 自 治 属地管理为特征 )的结合造成网格功能泛化 、成本 权利 ,同时基于物业所有权获得业主身份 ,通过自 膨胀 、治理科层化等问题 。 吊诡的是 ,越是强调行 治性业主委员会维护自身权益 ;社区治理领域 “三 政效率 ,就越会在程序技术设计上付出高昂成本 ; 驾马车 ”(居民委 员 会 、业 主 委 员 会 、物 业 公 司 )并 越是强调考核指 标 的 细 密 ,就 越 会 显 露 技 术 监 管 进 的 格 局 开 始 形 成 ,由 此 引 发 的 “政 府 -市 场 -社 的不充分 。如果不对现行行政管理体制机制 会 ”的关系建 构 成 为 讨 论 和 研 究 的 热 点 。 为 了 规 进行改革 ,只是试 图 通 过 技 术 引 入 和 流 程 再 造 来 范各主体间的关系 ,国家出台并修订了 《物权法 》、 解决体制弊端 ,基层治理不仅不可能实现革新 ,反 《物业管理条例 》等 法 律 法 规 ,物 业 服 务 标 准 化 工 而还会陷入 “内 卷 化 ”。 从 国 家 与 社 会 关 系 看 ,在 作已在各地广泛启动 。 物业管理和服务关系到广 社会参与和社区 自 治 不 足 的 情 况 下 ,行 政 强 力 推 大居民群众的生 活 质 量 和 基 层 社 会 的 和 谐 稳 定 , 动网格化植入或 许 带 来 的 是 社 区 空 间 区 隔 、社 区 已成为社区治理的重要内容 。 [ 14] 自治弱化 、社 区 行 政 化 等 问 题 。 网 格 化 管 理 强 调 从治理技术要 素 构 成 看 ,市 场 化 物 业 服 务 在 “寓管理于服务之 中 ”,但 实 质 是 通 过 公 共 服 务 达 基层有强烈需求 。 对于共同生活在同一小区中的 到社会控 制 的 目 的 。在我国基层治理体系建 居民而言 ,良好的基础设施 、有序的卫生环境和公 构中 ,社区内部多主体的培育 、生成以及内外部资 共秩序 、便捷的生 活 服 务 等 都 需 要 特 定 的 主 体 来 源的有效链接仍是薄弱环节 、关键所在 ,这也反映 供给 ;从资产经营的角度看 ,优质的物业管理和服 出网格化管 理 的 有 限 性 。 鉴 于 上 述 分 析 和 反 思 , 务更有利于房产的保值增值 。 物业服务的市场原 有研究者认为应通过保留功能 (技术管控类功能 ) 则主 要 有 两 个 取 向 :其 一 ,公 平 交 易 ,业 主 与 物 业 和整合提升 ,实现 从 网 格 化 管 理 到 网 络 化 治 理 的 服务企业基于平 等 地 位 缔 结 合 同 关 系 ,履 行 各 自 转变 ;也有研究者认为应借助 网 格 微 单 元 的 优 权责 ;其 二 ,利 益 最 大 化 ,物 业 服 务 企 业 必 须 考 虑 势 ,组建居民微社团以提升自治和合作能力 [16]。 收入与成本 ,除了业主付费与开展增值服务之外 , [ 15] [ 15] (二 )社会化物业服务技术 还要通过企业科学管理缩减成本 。 物业管理和服 从概念上讲 ,物 业 管 理 是 基 于 建 筑 物 所 有 权 务有 较 强 的 技 术 性 要 求 ,这 主 要 表 现 在 :其 一 ,对 形成的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 (或其他管理人 )之间 “物 ”的维护 。 建筑物及其附属设备设施涉及技术 第6期 姚茂华,舒晓虎:技术理性与治理逻辑:社区治理技术运用反思及其跨越 113 领域广 ,其正常运 转 需 要 有 专 业 技 能 人 员 按 照 相 重建为本土社会工作提供了大展身手的舞台 。 政 应技术标准和管理要求进行维护 ;其二 ,对人事的 策制定部门和学 术 界 从 资 源 整 合 运 作 、服 务 项 目 组织 。 物业服务涉及项目多 、受众广 ,需要科学的 设计 、心 理 支 持 与 干 预 、社 会 关 系 重 建 与 反 贫 困 、 管理制度和 规 程 安 排 人 员 分 工 ,规 范 行 为 。 业 主 伦理反思等角度 探 讨 了 社 会 工 作 介 入 的 原 则 、定 满意度是评价物业服务的主要标准 ,道理很简单 , 位 、方式及过程 。 这之后 ,社会各界对社会工作的 如果 业 主 对 服 务 不 满 意 、不 买 单 、不 付 费 ,必 将 导 作用和意义有 了 更 广 泛 深 入 的 认 知 。 随 着 《关 于 致物业停摆退出 。 加强社会 工 作 专 业 人 才 队 伍 建 设 的 意 见 》( 2011 当前 ,城市社 区 物 业 服 务 面 临 着 两 大 突 出 问 年 )和 《关于加快 推 进 社 区 社 会 工 作 服 务 的 意 见 》 题 :其 一 ,物 业 企 业 的 经 济 理 性 过 强 ,且 掺 杂 行 政 。很多物业管理公司 ( 2013 年 )的出台 ,专业社会 工 作 与 城 乡 基 层 社 区 治理的结合更加紧密 。 专业社工机构及工作者作 要么是从政府或 单 位 房 管 部 门 改 制 而 来 ,要 么 是 为新主体开始广 泛 参 与 社 区 治 理 和 服 务 ,社 会 工 受房地产开发商 支 配 的 下 属 公 司 ,遵 循 的 主 要 是 作从 “案主为本 ”转向 “社 区 为 本 ”[21],“三 社 联 动 ” “管理 ”而非 “服务 ”行动逻辑 。 即使是市场化的专 (社区 、社会组织 、社会工作者 )的实践创新在各地 业公司 ,凭借其组织能力和技术优势 ,也占据了相 铺开 ,逐 渐 发 展 出 项 目 管 理 、合 作 治 理 、要 素 联 动 对于居民业主的先天优势 ,因此 ,当他们以利润为 等新模式 。 部门和利 益 集 团 的 利 益 [ 20] 主要追求目标时 ,必然导致与业主之间的紧张 (主 从治理技术要 素 构 成 看 ,专 业 社 会 工 作 的 发 要涉及 收 费 、小 区 治 安 和 公 共 收 益 等 纠 纷 )。 其 展适应了我国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进程中解决突 二 ,社会主体势弱 ,难以抗拒行政和市场的强力渗 出社会矛盾与社 会 问 题 的 现 实 需 要 ,这 一 方 面 表 透 。“拟单位制 ”的 物 业 管 理 模 式 (以 特 定 小 区 为 现为居民个体性需 求 (特 别 是 对 弱 势 群 体 和 特 殊 边界 、全方位管理 )造成小区封闭 、专制 ,带来的最 群体的社区照顾 、社区矫正 、社区康复等 ),另一方 大问题就是超越了 对 “物 ”的 管 理 范 围 ,演 化 为 对 面表现为社区公共性需求 (扩大居民参与 、提高社 人和社会 的 管 理 工 具 。由于居民业主自治意 区认同 、促进社区融合与发展等 )。 当前 ,在 “助人 识和能力弱 ,社区 自 治 组 织 (居 民 委 员 会 、业 主 委 自助 ”、公正和人 权 等 核 心 理 念 的 基 础 上 ,国 际 社 员会等 )受制于外 部 制 度 环 境 和 内 部 集 体 行 动 难 会工作进一步拓展了集体责任和尊重多样性等伦 题 ,极易被行 政 权 力 和 市 场 利 益 所 俘 获 。 结 合 上 理准则 ,这也意味 着 社 会 工 作 的 目 标 从 提 升 个 体 述问题 ,有研究者反思认为 ,应协调和平衡小区内 潜能逐步 转 向 促 进 社 会 发 展 [22]。 专 业 社 工 机 构 部各主体利益关系 (健 全 的 法 规 体 系 和 明 确 的 主 及工作者既是理念践行者 ,也是实务操作者 ,大量 体权责 ),建立物业 服 务 社 会 化 的 外 部 环 境 (通 过 社工机构 、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准入 ,为社会治理创 多样专业服务机构提供各类专业技术服务 ),打破 新引入了新主体和新能量 。 社会工作作为一门技 区域封闭的专制式物业管理 术 ,个案工作 、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是其开展服务 [ 21] [ 18] 。 (三 )专业化社会工作技术 的基本方法 ;除了职业伦理之外 ,社会工作者通常 社会工作是一门具有强烈人文关怀的专业化 还需 要 掌 握 心 理 咨 询 、人 际 沟 通 、团 队 管 理 等 技 和职业化助人活动 ,旨在构建社会支持网络 ,链接 能 ,在服务 项 目 运 作 过 程 中 规 范 的 流 程 (需 求 评 各类社会资源 ,以 “助 人 自 助 ”的 方 式 帮 助 弱 势 群 估 、服务策划 、服务执行 、服务评估与改进 )和方法 体摆脱困境 ,预 防 和 解 决 社 会 问 题 。 社 会 工 作 本 (分析评估方法 、资 源 链 接 方 法 、支 持 网 络 建 设 方 土化与我国社会 转 型 和 社 区 建 设 几 乎 相 伴 而 生 , 法等 )是其专 业 性 的 重 要 体 现 。 对 社 会 工 作 的 评 带有明显的 阶 段 性 特 征 。 改 革 开 放 后 ,城 市 社 区 价适用过程性评估 ,也即案主需求是否得到满足 , 逐渐成为承载居 民 群 众 各 种 需 求 的 主 体 ,对 弱 势 自主能力是否得 到 有 效 提 升 ,社 工 在 介 入 之 后 能 群体 (如 失 业 人 员 、农 民 工 、老 年 人 、失 能 者 、贫 困 不能退得出 ,等等 。 但是 ,当前以 “项目购买 ”为主 者 、刑释人员等 )的关注成为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的 的社区社会工作服务模式关注的主要是项目指标 切入点 ,发展出社区照顾 、社区保障 、社区矫正 、社 (服务人次 、活动次数等 )的完成情况 。 区康复等实务工作模式 。 汶川大地震灾后的社会 社区社会工作存在的最大问题是 “专业形象 ”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14 第 40 卷 有余而 “本土实际 ”不 足 [22],这 表 现 在 两 个 方 面 : 织结构与制度体系 ,开始形成政府 、社区组织和居 其一 ,专业社会工作 “进入 ”社区难 。 虽然 “三社联 民等多方利益主体协商 、参与 、合作的机制 。 党的 动 ”已在全国层面上推开 ,但是一些地方受制于理 十八大报告提出 健 全 社 会 主 义 协 商 民 主 制 度 ,明 念固化和资源有 限 供 给 ,对 社 会 工 作 理 念 和 方 法 确了城乡社区协 商 制 度 化 、规 范 化 和 程 序 化 的 发 敬而远之 ,更谈不 上 引 入 专 业 社 工 机 构 及 建 立 职 展方向 。 在基层 实 践 中 ,民 主 恳 谈 会 、市 民 论 坛 、 业社工体系 。 在 开 展 专 业 社 工 服 务 的 地 方 ,很 多 社区议事会 、民主 评 议 等 实 现 了 协 商 民 主 机 制 的 社工机构固执于 自 身 的 专 业 化 ,把 居 民 当 成 单 纯 本土创新 ,促 进 了 居 民 对 决 策 的 参 与 [26]。 但 是 , 的服务享受者 ,甚 至 与 当 地 社 区 工 作 者 区 隔 开 来 我国社区协商民 主 体 系 建 设 还 不 完 善 ,一 方 面 还 做项目 ,并没有真正了解居民的真正需求 ,难以提 需要进行制度改进 ,强化协商功能 ;另一方面还要 供切合社区实际的服务 。 其二 ,专业社会工作 “退 培育社会组织 ,壮大公共领域 [27]。 出 ”社区难 。 社会 工 作 对 体 制 权 力 和 资 源 有 着 较 从治理技术要 素 构 成 看 ,社 区 协 商 民 主 适 应 强依赖 ,为了维持 自 身 的 运 作 不 能 也 不 愿 意 脱 离 了我国社会利益 主 体 多 样 化 、利 益 诉 求 多 样 化 的 项目资金的接续 ,只有不断地做项目 ,渐次被体制 演变趋势 ,找到各方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 ,有 吸纳失掉专业 性 。 这 也 造 成 了 社 会 工 作 “居 高 临 利于群众实际困 难 的 表 达 和 解 决 ,党 和 政 府 方 针 下的助人关系 ”现象 :他们仅仅扮演福利和资源提 政策的宣传 和 落 实 ,实 现 共 同 的 善 。 参 与 、平 等 、 供者的角色 ,关心项目指标的完成 ,却不关心服务 协商 、合作是社区 协 商 民 主 的 核 心 特 征 和 价 值 追 对象的生存环境及行动能力 有 没 有 改 变 [23],他 们 求 ,参 与 强 调 公 共 责 任 ,平 等 强 调 权 力 均 衡 ,协 商 虽然完成了 “助 人 ”,但 “自 助 ”却 还 在 路 上 。 基 于 强调理性对 话 ,合 作 强 调 优 势 互 补 。 在 我 国 社 区 上述问题 ,有研究者反思认为社会工作需要转型 , 治理实践中 ,协商民主不仅是公民 、社团对民主决 应该 走 向 社 区 为 本 ,培 育 积 极 公 民 、形 成 社 会 合 策的主动要求 ,更 是 党 和 政 府 的 领 导 带 动 和 专 业 力 、创新社会政策 ,进而推动社会往公平正义的方 机构的支持引 导 。 相 关 研 究 从 经 验 借 鉴 (诸 如 公 向改变 ,最终形成公民社会 [ 24] 民会 议 、公 民 陪 审 团 、愿 景 工 作 坊 、协 商 式 民 意 调 (四 )民主化协商参与技术 查等协 商 案 例 及 其 操 作 步 骤 )[1]25-41 和 本 土 探 索 社区协商民 主 是 实 现 政 府 治 理 和 社 会 调 节 、 (如 “四议两公开 ”工 作 法 、“四 民 工 作 法 ”、市 民 论 居民自治良性互 动 的 有 效 方 式 ,针 对 社 区 公 共 事 坛等 )两 方 面 总 结 了 社 区 协 商 民 主 的 技 术 方 法 。 务 ,平 等 对 话 沟 通 ,达 成 利 益 诉 求 共 识 ,开 展 相 互 同时 ,国 家 制 度 也 对 社 区 协 商 的 内 容 、主 体 、形 式 支持的合作行动 。 换言之 ,能不能进行对话 ,有没 和程序等进行了规范化要求 。 相对于对协商民主 有达成共识 ,能否实现相互合作 ,是判断协商民主 理论和制度的大 量 研 究 ,使 协 商 民 主 运 转 起 来 的 层次的三个标准 。 协商民主与社区治理具有极强 操作方法和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仍是短板 。 总体而 的内在关联性 ,它 既 表 现 为 社 区 公 共 事 务 治 理 的 言 ,对社区协商民 主 的 评 价 可 以 从 参 与 主 体 是 否 决策方式 ,又表现为社区多主体之间的联结形式 , 广泛 、平 台 形 式 是 否 多 样 、决 策 程 序 是 否 规 范 、协 还表现为基层社会的整体治理状态 。 协商民主理 商成果是否落实等角度来考察 。 。 论兴起于西方 ,是 在 对 自 由 民 主 和 代 议 制 民 主 进 一直以来 ,居民主体性弱化 、多主体参与不足 行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的民主理论范 等是制约社区治理的关键问题 。 若不能突破社会 式 ,强调公民 、社 会 团 体 等 对 公 共 决 策 的 积 极 主体性困境 ,实现 公 民 有 序 参 与 和 治 理 现 代 化 就 参与和公共精 神 培 育 。 在 我 国 社 区 建 设 从 “政 府 只能是空谈 。 缺 少 技 术 性 支 撑 和 民 众 参 与 ,社 区 主导的管理 ”到 “多元参与的治理 ”的话语转换中 , 协商民主在实践中 难 免 “有 热 情 而 少 思 路 ”“有 想 协商民主正逐渐从一种民主理论转变为一种民主 法而少办法 ”“有目标而 少 路 径 ”的 困 境 [26]。 有 研 制度 ,从一种 参 与 方 式 转 变 为 一 种 实 务 模 式 。 虽 究者进一步分析 了 居 民 主 体 性 缺 失 的 问 题 ,认 为 然 ,我国社会结构 中 缺 少 一 个 独 立 自 主 的 公 共 领 突出表 现 在 “无 意 愿 、无 动 力 、无 规 则 、不 持 续 、无 域 (或市民社会 ),但 在 城 市 社 区 建 设 中 ,围 绕 “行 方法 ”等五方面 [5]。 突破现实条件的制约 ,需要政 政与自治 ”的衔接和互动 ,逐步建立居民自治的组 策支持 、资源供给 、技术引导等赋权增能手段增强 [ 25] 第6期 姚茂华,舒晓虎:技术理性与治理逻辑:社区治理技术运用反思及其跨越 115 居民群众的自主性 ,进一步提升他们自我组织 、民 技术不能取代治理 。 治理需要理念 、体系 、机 主参与的能 力 。 基 于 这 个 目 标 ,有 研 究 团 队 在 借 制 的 建 构 ,以 及 对 技 术 的 合 理 选 择 和 有 效 应 用 。 鉴国外 “开放空间 会 议 ”理 念 和 技 术 的 基 础 上 ,开 社区治理技术作用的有效发挥 ,首先 ,需要政府转 发出了一套极具本土适应性的 “开放空间会议 + ” 变理念和职能 ,跳出 “独自玩耍 ”圈子 ,为其他社会 技术体系 。 这套技 术 贯 彻 “社 区 是 居 民 的 ”理 念 , 主体进入提供空间和必要支持 ;其次 ,需要社会主 倡导把决定权和 行 动 权 交 给 居 民 ,形 成 从 议 题 提 体明确功能边界 ,致力于弥补 “政府失效 ”和 “市场 出到行动方案完整 的 操 作 流 程 和 技 术 支 撑 (包 括 失灵 ”;再次 ,需要 增 强 社 区 居 民 委 员 会 社 区 治 理 居民需求调查技术 、居民公约协商技术 、公益积分 的能 力 ,而 不 是 取 代 他 们 ;最 后 ,需 要 激 活 居 民 自 兑换 技 术 、资 源 链 接 技 术 、居 民 活 动 创 意 技 术 、社 治主体性 ,提升居 民 协 商 议 事 能 力 和 自 我 组 织 能 区问题治 理 技 术 、社 区 社 团 培 育 技 术 等 ) 。 这 力 。 从治理现代 化 的 角 度 看 ,社 区 治 理 实 则 需 要 套技术提供了一 种 引 导 居 民 自 我 赋 权 、自 我 增 能 一个大提升 ,即政府理念从 “管控 ”到 “治理 ”,治理 的方法 ,找 到 了 培 育 居 民 主 体 性 的 实 践 路 径 [5]。 主体从 “单一 ”到 “多元 ”,各类资源从 “分散 ”到 “整 只有合理运用技术赋权机制 ,搭建政府 、社区居民 合 ”,主体功能从 “泛化 ”到 “精准 ”,治理技术从 “模 委员会 、社区社会组织和居民的互动平台 ,居民行 糊 ”到 “清晰 ”。 [ 28] 动才能落地 ,社区才能良性发展 [29]。 参考文献: 四 、结语 [ 协 商 民 主 的 技 术 [M]. 北 京: 1]谈火生,霍伟 岸,何 包 刚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 在社会治理社 会 化 、法 治 化 、智 能 化 、专 业 化 的趋势引领下 ,技 术 从 来 没 有 像 今 天 得 到 如 此 高 的重视 。 作为联结社会治理主体与问题领域的中 介 ,技术的应用就 是 鼓 励 多 元 社 会 主 体 采 取 适 当 的方法 、手段和工 具 等 以 应 对 多 样 性 社 会 需 求 和 问题 。 专业人做专业事 、专业方法处置专业难题 、 专业工具实现专 业 目 的 ,是 对 技 术 应 用 的 另 一 种 表达 。 随着我国 经 济 社 会 转 型 发 展 ,带 有 鲜 明 主 体依赖性的各类技术在社区管理和服务中得到了 广泛 的 应 用 ,比 如 ,政 府 主 导 的 网 格 技 术 、市 场 主 导的物管技术 、社 会 引 入 的 社 工 技 术 和 协 商 技 术 等 。 这些技术既 带 有 知 识 性 、操 作 性 和 信 息 化 特 征 ,也 各 有 侧 重 ,比 如 网 格 技 术 更 强 调 信 息 化 、社 工 技 术 更 强 调 知 识 性 、协 商 技 术 更 强 调 操 作 性 。 需要注意的是 ,各 类 技 术 都 有 不 同 的 适 用 领 域 和 对象 ,超出一定的 范 围 就 可 能 造 成 功 能 泛 化 和 异 化 ,不 仅 达 不 到 期 望 目 的 ,甚 至 还 会 带 来 其 他 问 [ 技术 的 互 动 性 与 社 会 治 理 [ 科学·经济· 2]刘小年 . J]. 社会, 2010( 1): 98-101. [ 国内“社会技术”研究综述[ 创 新, 3]包国光 . J]. 2016( 4): 55-62. [ 治 理 理 论:起 因、学 术 渊 源 与 内 涵 分 析 4]龙献忠,杨 柱 .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 J]. 2007( 4): 30-34. [ 居民主体 性 的 培 育:社 区 治 理 的 方 向 与 5]陈伟东,陈艾 . 路径[ 社会主义研究, J]. 2017( 4): 88-95. [ 社区治理理念创新及其技术实 践[ 6]许宝君,陈伟东 . J]. 中州学刊, 2017( 7): 73-79. [ 软技术的特点、功能与作用[ 科学 学 与 科 学 7]邢以群 . J]. 技术管理, 1991( 6): 9-12. [ 关于加 强 和 完 善 城 乡 社 区 治 理 的 意 8]中共中央国务院 . 人民日报, 见[ N]. 2017-06-13( 001). [ 网格技 术:互 联 网 竞 争 的 核 心 [ 求 是, 9]陈颖健 . J]. 2003 ( 15): 54-55. [ 城市网格化管理的特点及启示[ 城市问 10]阎耀 军 . J]. 题, 2006( 2): 76-79. 题 。 另外 ,技术功 能 的 发 挥 实 则 有 着 较 强 的 资 源 [ 悬浮式采纳:基 于 我 国 城 市 社 区 网 格 化 管 理 11]杨代福 . 条件依赖 ,当前 ,除了物管技术可依赖市场机制自 领 导 科 学 论 坛, 创新扩散的实证分析[ J]. 2016( 21): 行供给之外 ,其他 各 类 技 术 都 对 行 政 体 制 资 源 有 着较强依赖 ,尤其 是 我 国 社 区 治 理 技 术 应 用 面 临 居民主体性弱化 甚 至 缺 失 的 突 出 问 题 ,这 还 为 网 格功 能 泛 化 、物 业 管 理 专 制 、社 工 难 以 退 出 、协 商 参与不足等现象的产生提供了土壤 。 85-95. [ 再 组 织 化 与 中 国 社 会 管 理 创 新 ———以 浙 江 12]胡重明 . 公共管理 舟山“网格化 管 理、组 团 式 服 务 ”为 例 [ J]. 学报, 2013( 1): 63-70; 140. [ 城市管 理“网 格 化”模 式 与 社 区 自 治 13]田毅鹏,薛文龙 . 关系刍议[ 学海, J]. 2012( 3): 24-30.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16 第 40 卷 [ 从 总 体 支 配 到 技 术 治 理 ——— 14]渠敬东,周 飞 舟,应 星 . [ 从 专 业 性、本 土 性 迈 向 社 区 公 共 性:理 解 社 22]徐选国 . 基于中国 30 年 改 革 经 验 的 社 会 学 分 析 [ 中国社 J]. 会工作本 质 的 新 线 索 [ 社 会 科 学 战 线, J]. 2016( 8): 会科学, 2009( 6): 104-127; 207. 184-193. [ 从 网 格 化 管 理 到 网 络 化 治 理:走 向 15]秦上人,郁 建 兴 . 基层 社 会 治 理 的 新 形 态 [ 南 京 社 会 科 学, J]. 2017 [ 行 动 研 究 经 典 读 书 札 记 [M]. 23]杨静,吉家钦,夏 林 清 .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5: 36. [ 转 型 时 代 的 社 会 工 作 转 型 :一 种 理 论 视 角 24]朱健 刚 . ( 1): 87-93. [ 网格中的微自 治:城 市 基 层 社 会 治 理 的 新 机 16]孔娜娜 . 制[ 社会主义研究, J]. 2015( 4): 90-96. [ 17] 刘 成 良 .城 市 社 区 物 业 管 理 类 型 与 基 层 治 理 困 境———基于社区类型分化的 视 角 [ 云南行政学院 J]. 学报, 2017( 2): 29-36. [ 西方协商民主理论述评[ 国家行 25]杜英歌,娄成 武 . J]. 政学院学报, 2010( 5): 60-64. [ 使 协 商 民 主 运 转 起 来:技 术 如 何 可 能 26]袁方成,张 翔 . [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J]. 2015( 4): 55-71; 127. [ 物业管理小区的专制特征与社会化服务之 18]李国庆 . 路[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J]. 2009( 2): 57-62. [ 公 民 社 会 的 生 长 机 制:政 府 与 社 会 19]孔娜娜,陈 伟 东 . 当代 合作———以老旧城区社区物 业 为 解 读 对 象 [ J]. 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1( 4): 158-162. [ 社 区 管 理 三 大 主 体 分 析 ———基 于 多 元 共 治 20]李江新 . 的视角[ 学术界, J]. 2011( 5): 79-86; 284. [ 社会转型与社区为本的社会工作[ 思想战 21]张和清 . J]. 线, 2011( 4): 38-39. [ 思想战线, J]. 2011( 4): 40-41. [ 中 国 协 商 民 主 的 制 度 化:议 题 与 挑 27]谈火生,于 晓 虹 . 战[ 华 中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版 ), J]. 2017 ( 6): 30-39. [ “开 放 空 间 会 议 + ”:一 套 社 会 治 理 28]陈伟东,张 继 军 . 的系统机制[ 华 中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J]. 版), 2016( 4): 34-41. [ 行动科 学 视 域 下 社 区 治 理 的 行 动 逻 29]陈伟东,吴岚波 . 辑及其生成路 径 研 究 [ 吉 首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J]. 版), 2008( 1): 41-48. (责任编辑:陈 伟) Te chn i c a lRa t i ona l i t v e rnanc eLo i c: Re f l e c t i onont heApp l i c a t i ono f yandGo g Commun i t v e rnanc eTe chno l o t sLe ap f r o i ng yGo gyandI g g YAO Maohua1 , SHU Xi aohu2 ( 1. Re s ear chCen t e rf o rDev e l opmen tand Ut i l i za t i onofSpe c i a lRe s our c e si n Wu l i ng Moun t a i nou sAr ea, Yangt z e No rma lUn i v e r s i t Chongq i ng 408100, Ch i na; 2. Co l l egeof Marxi sm , Sou t hwe s t y, Un i v e r s i t i enc eand Te chno l ogy, Mi anyang 621010, Si chuanCh i na) yofSc Ab s t r a c t: Thee s s enc eo ft hecons t ruc t i onpr oc e s so fcommun i t rnanc et e chno l ogysys t em i st o ygove omo t et he soc i a l i z a t i on, spe c i a l i z a t i on and t e chn i c a l i z a t i on o fcommun i t rnanc e,whos e key pr y gove " andencour i n ti l ur a l i s t i cco-gove rnanc e l ur a l i s t i csoc st oadhe r et ot heconc ep to f"p agep i a la c t o r s po t oc r e a t eandapp l i ve r s et e chn i c a lme ansandt oo l s wi t ht hea im o fa ch i ev i nge f f e c t i vecommun i t yd y , , a c t i c a lsub- rnanc eands e r v i c e s. Fr omt hef i ved imens i onso fr e a l i s t i cdemand va l ueo r i en t a t i on pr gove t e chn i c a lt oo l sandapp l i c a t i oneva l ua t i on, t heurbancommun i t e chno l ogyi nCh i nai s e c t, rnanc et ygove j f a c ed wi t ht hepr fg unc t i ongene au t oc r a c fpr t, d i f f i cu l t ob l emso r i df r a l i z a t i on, ope r t yo y y managemen f o rsoc i a lwo rke r st o wi t hd r aw, l a cko fnego t i a t i onandpa andsoon. Thee f f e c t i veus eo f r t i c i t i on, pa commun i t rnanc et e chno l ogyr equ i r e st hegove rnmen tt ochangei t sf unc t i ons, c l a r i f hef unc- ygove yt rnanc eab t i ona lbounda r ft hesoc i a lsub e c t, enhanc et hecommun i t i l i t ft her e s i den t scom- yo j ygove yo r spe c t i veo rnanc e mi t t e e, anda c t i va t et hesub e c t i v i t ft her e s i den t s 'au t onomy. Fr om t hepe fgove j yo mode rn i z a t i on, commun i t rnanc ene edsapr o f oundchange, t ha ti s, f r om " managemen tandcon- ygove " t "i "t "i t r o l o "gove nt heconc ep to fgove f r om" s i ng l e o"p nt hema i nbodyo f rnanc e rnmen t, l ur a l i s t i c rnanc e, f r om " de c en t r a l i z ed" t o"i n t e r a t ed" i nva r i ousr e sour c e s, f r om "gene o"pr r a l i z a t i on" t e c i- g gove "i s i on" i nt he ma i nf unc t i on, andf r om " f uz z o" c l e a r ngove e chno l ogy. rnanc et y" t Ke r d s: commun i t t e chno l ogy; og i c; t e chn i c a lr a t i ona l i t rnanc e; rnanc el ygove y gove yw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