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联 简报第1期..pdf
甘肃省政府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 简 报 第1期 甘肃省政府妇儿工委办公室编辑 目 2021 年 1 月 29 日 录 ◆守住困难群众民生底线——甘肃做好兜底保障工作综述 ◆黄爱菊:团结带领甘肃省广大妇女奋进新时代逐梦新征程 ◆甘肃省将实现城乡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网络全覆盖 ◆甘肃:让博物馆成为中小学校教育教学的课堂 简讯: ◆“两癌”检查为甘肃省妇女健康保驾护航 ◆“把爱带回家”——甘肃省各级妇联在行动 ◆临夏州各县市妇联积极促进妇女就业增收 ◆甘州区小满镇妇联推进家政培训提升妇女就业 1 守住困难群众民生底线 ——甘肃做好兜底保障工作综述 近年来,甘肃省民政部门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 焦群众关切,全力以赴织密织牢兜底保障网,确保兜住特殊贫困 群体的基本生活底线,让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截至 目前,全省共有兜底保障对象(农村一、二类低保对象和分散供 养特困人员)88.9 万人,实现了应保尽保、应兜尽兜的目标要求。 全省农村低保标准由 2016 年的每人每年 2855 元提高到 2020 年的 4428 元,增幅达 55.1%。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标准由单一的基 本生活标准拓展为“基本生活+照料护理”,按照全自理、半护 理、全护理三类划分,从 2016 年的每人每年 4525 元提高到 2020 年的每人每年 7200 元、8400 元、9600 元。通过不断提高保障标 准,特别是大幅提高农村低保一、二类对象补助水平,确保完全 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兜底保障对象持续实现收入上的“政策 性脱贫”。 2016 年以来,全省累计开展临时救助 467.81 万人次,支出 临时救助资金 52.39 亿元;2018 年以来,累计下达学前教育减免 保教费、城乡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等教育救助资 金 95.2 亿元,惠及农村学生 691.23 万人次;为 431.5 万贫困人员 代缴养老保险费 4.24 亿元,目前已有 114.9 万贫困人员按月领取 了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按照国家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要求,将 2 大病专项救治病种从 9 种逐步扩大到 30 种,救治覆盖率达到 99.78%;对 536.3 万人次农村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落实了参 保资助政策;投入 1.6 亿元为 1.5 万名残疾儿童提供不同需求的 康复服务,为 3 万多名一级智力精神残疾人发放残疾人居家托养 补贴近 8000 万元;连续 3 年将农村妇女“两癌”免费检查纳入 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为 219.79 万农村妇女免费进行检 查。 目前,全省纳入动态监测预警范围的对象共有 10 大类 413.7 万人,已对 2.36 万名符合条件的城乡困难群众落实相应救助,对 暂时不符合救助条件的人员建立台账,持续关注家庭情况。 信息来源:每日甘肃 黄爱菊:团结带领甘肃省广大妇女 奋进新时代逐梦新征程 近日,甘肃省妇联党组书记、主席黄爱菊接受中国妇女 报·中国妇女网记者的专访,就做好 2021 年全省妇女儿童工作 进行访谈。 一是广泛凝心聚力,强化妇女思想引领。首先,将以坚持学 习党的创新理论推动妇女思想政治引领入脑入心。把学习贯彻习 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及时跟进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认真研究妇女群体 3 思想政治状况、价值取向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有力度、有温度、 精准度高的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引导广大妇女树立正确的国家 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其次,将以丰富的教育宣传活动 激发广大妇女家国情怀。围绕喜迎建党 100 周年,以“巾帼心向 党 百年正辉煌”为主题,线上线下同步开展系列政策理论、特 色亮点、典型人物、感人故事宣传宣讲等活动,在妇女儿童和广 大家庭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同时,以形式 多样的实践主题活动汇聚妇女力量,进一步激发妇女的积极性主 动性创造性,团结动员广大妇女走在时代前列建功立业。 二是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在乡村振兴中持续发力。继 续做好“陇原妹”等妇女劳务品牌培训,加强家政服务职业经理 人、“巾帼扶贫车间”骨干、妇女手工创业创新带头人和电商骨 干培养。围绕产业扶贫向产业振兴转变,建设“省级巾帼创业示 范基地”40 个,推进“贫困妇女种养业基地”提质升级。立足资 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建设巾帼产业浙江、广东等展示平台,积极 参与浙江义乌“百县万品”助农项目,深化“甘味”农产品、 “陇原巧手”产品销售及直播带货合作,扶持妇女带货达人,在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更好发挥妇女作用。在深化典型培树强引领 方面,及时挖掘、深度宣传基层妇女先进事迹,培树陇原脱贫攻 坚女带头人及巾帼先进集体,评选巾帼文明岗及巾帼建功先进个 人,命名“最美家政人”,引导各行各业女性用勤劳创造幸福生 4 活,以实干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为甘肃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深 度融入新发展格局做出积极贡献。 三是践行“三个注重”,创新做好家庭工作。充分发挥全省 5238 家“巾帼家美积分超市”作用,加大建设力度,提高管理运 行质量,调整充实积分评定内容,鼓励贫困妇女和家庭以自强、 善行换积分,用积分兑商品、得褒奖,助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 家风、乡风、民风提升。持续深化“巾帼共建美丽家园清洁行 动”,进一步提升品牌效应,汇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正能量, 切实提高农村妇女和家庭的卫生意识和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建设 美丽乡村的主动性。计划举办“家家幸福安康工程”现场推进 会,完善常态化寻找“最美家庭”机制,加大“最美家庭”事迹 宣传展示,引领家庭文明新风尚。通过创新开展家庭教育公益巡 讲及亲子阅读活动,进一步完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 四是注重源头维权,完善做实维权和服务保障。继续深化 “五项机制”落实,联动公检法司等部门,整合维权服务资源, 持续推动《甘肃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办法》 出台,提升维权工作能力。继续加强对 12338 妇女维权热线管理, 深入开展“汇聚幸福·和合之家”活动,建强法律援助、心理咨 询、志愿服务三支队伍,引导广大妇女自觉学法尊法守法用法, 提高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能力水平。加强涉及妇女儿童舆情监 测、引导及线下处置工作,及时将各类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聚焦重点难点,千方百计为特殊群体排忧解难。持续关注关爱贫 5 困、留守流动、病残、单亲、老年等困境妇女儿童和家庭。争取 将城市贫困妇女“两癌”免费检查纳入 2021 年省委、省政府为 民办实事项目。 五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深入推进妇联改革。在组织建设方 面,通过深化领头雁行动,开展全省基层妇联干部示范培训,指 导各地开展村妇联换届和推动女性进“两委”工作,确保村委会 主任中女性比例不低于 10%,村妇联主席 100%进“两委”。阵地 建设方面,创新妇联系统融媒体工作机制,高水平打造“网上妇 女之家”,创新线下“妇女之家”“妇女微家”建设,广泛发展 团体会员,推进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四新”领域灵活建立妇 联组织,进一步畅通联系妇女群众渠道。加强队伍建设,坚持在 重大考验中锤炼妇联干部政治品格和工作作风,打造忠诚干净担 当的高素质妇联干部队伍,为团结带领全省广大妇女奋进新时 代、逐梦新征程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信息来源:甘肃妇女网 甘肃省将实现城乡院前医疗急救 服务网络全覆盖 日前,甘肃省卫健委、省发改委等 9 部门联合下发《甘肃省 进一步完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实施方案》。到 2025 年,我省将 建成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省、市、县三级院前医疗急救 6 服务体系。 根据方案,未来 5 年甘肃省 14 个市州和兰州新区原则上都 将设置独立建制的急救中心,县市区依托区域内综合水平较高的 医疗机构设置急救中心(站)。市州辖区内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 机构设置急救分站,纳入院前急救网络,中心卫生院和有条件的 乡镇卫生院纳入县级院前急救网络。全省将合理布局院前医疗急 救网络,城市地区服务半径不超过 5 公里,农村地区服务半径 10-20 公里,实现城乡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网络全覆盖。 甘肃省将以市州为单位,按照每 3 万人口配置 1 辆救护车, 以县域为单位,根据县域人口的 300%估算人口基数,按照每 3 万人口 1 辆的标准配备救护车,并根据院前医疗急救服务需求合 理配置救护车类型,其中至少 40%为负压救护车。 至 2025 年,全省 120 急救电话开通率将达到 100%。120 呼 救电话 10 秒内接听比例达到 95%,3 分钟出车率达到 95%,院前 急救病例书写率达到 100%。危急重症现场医疗监护或抢救措施实 施率达到 98%。此外,各市州将设立统一指挥调度信息化平台, 与省级指挥调度信息平台、本级区域健康信息平台、二级以上综 合医院信息系统实现数据共享。 信息来源:每日甘肃 7 甘肃:让博物馆成为中小学校教育教学的课堂 甘肃省提出通过博物馆研学、“莫高窟课堂”接轨校园、学 校与博物馆多样化合作等办法,让博物馆成为全省中小学校教育 教学的重要课堂。到“十四五”末,初步建立利用博物馆资源(含 纪念馆)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机制;提速博物馆“进校园” 时间表,各地文物部门将其纳入博物馆定级评估、运行评估、免 费开放绩效考评等质量评价体系。 甘肃省规定,全省一、二、三级博物馆每年接待中小学生人 数不低于观众总人数的 30%、25%、20%,其他博物馆每年接待中 小学生人数不低于观众总人数的 15%。同时还提出博物馆为中小 学生量身定制展览,全省三级以上博物馆策划开展中小学生研学 活动,帮助学生们开启博物馆研学之旅。 甘肃省内博物馆中小学生研学活动采取“3+N”模式,即以 参观一次陈列展览、参加一场专题讲座或座谈、参与一项互动活 动为基础,辅以其他体验内容,共同构建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教 育教学活动工作机制。 信息来源:学习强国甘肃学习平台 8 简讯: “两癌”检查为甘肃省妇女健康保驾护航 2018 年起,甘肃省委省政府连续三年将农村妇女“两癌”免 费检查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三年来各级财政共承担“两癌”检 查资金 2.62 亿元,三年受检人数共计 219.79 万人。检查出疑似、 异常、癌前病变 10 万余人,确诊乳腺癌患者 483 人,宫颈癌患 者 661 人。“两癌”检查为甘肃省妇女撑起了健康保护伞,这项 由政府“买单”的民生实事得到广大农村妇女的真心认可和积 极响应。 甘肃省妇联与各地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加强统筹协作,不断 提高“两癌”早诊早治率。据了解,全省 14 个市州及兰州新区 均成立了农村妇女“两癌”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及专家技术指导 小组,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开展业务培训,加强技 术指导,确保“两癌”检查资金、技术、质量“三到位”。在正 常推进工作实施的基础上,省妇联抢抓元旦、春节前后大量外出 务工妇女返乡和农闲的有利时机,集中力量开展检查,确保检查 质量,有效提升各地妇女的参检率。 《甘肃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 评估报告》中显示,通过三年“两癌”检查项目的实施,甘肃农 村妇女健康意识得到大幅提升,主动学习健康知识的意愿增强。 9 95.6%的参检妇女认为“参与检查后提高了健康意识”,97%的农 村妇女表示愿意定期体检,93.75%的农村妇女了解“两癌”防治 知识,96.4%的农村妇女表示会主动学习健康知识。99.6%的参检 妇女对“两癌”检查项目表示满意,99.38%的参检妇女对妇联和 乡镇干部的工作表示满意,98.71%的参检妇女对医护人员的工作 表示满意,98.84%的参检妇女对医院的检查环境表示满意。 信息来源:甘肃日报 “把爱带回家”——甘肃省各级妇联在行动 甘肃省妇联联合省教育厅、省民政厅开展 2021 年寒假儿童 关爱服务活动。为孩子们送去了“恒爱行动”爱心毛衣,为家长 们发放了“家家幸福安康工程知识书包”。开展了儿童安全知识 进课堂活动,通过交流互动、情景模拟、儿歌游戏相结合的方式, 让孩子们充分了解如何有效预防校园暴力及如何保护自我等儿 童安全常识。同时号召全省各级妇联组织及相关部门深入开展 “把爱带回家”寒假儿童关爱服务“四送”活动,通过送家风故 10 事、送家庭教育、送法治安全、送社会关爱活动,在全社会营造 关心关爱儿童的良好氛围,让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度过一个安 全、文明、祥和、温暖的假期。 信息来源:甘肃妇女微信公众号 临夏州各县市妇联积极促进妇女就业增收 近日,临夏州各县市妇联积极促进妇女就业增收。积石山县 妇联、广河县妇联举办 2021 年妇女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班,为 150 余名妇女培训“陇原巧手”手工编织、中式烹饪及面点操作 等技能。东乡县妇联组织锁南镇等五个乡镇 50 余名有意愿到车 间务工和返乡的妇女参观扶贫车间,通过了解车间的经营状况、 生产流程、制作工艺及员工工资待遇等情况,鼓励返乡妇女劳动 力就近就业,保障县内企业用工需求。 11 信息来源:临夏妇女微信公众号 甘州区小满镇妇联推进家政培训提升妇女就业 近日,甘州区小满镇妇联联合镇劳务站举办为期 15 天家政 服务员培训班,共有 40 名妇女群众参加。本次培训,以理论和 实训相结合方式讲解家政服务员职业操守、礼仪习俗、家庭清洁 卫生、安全与卫生知识、老年人的保健和护理知识等。通过培训 提升家政人员的业务水平,也为广大妇女群众外出务工提供了良 好的就业机会。 信息来源:甘肃妇女网 12 报: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张世珍副省长,王晓阳副秘书长。 发:省政府妇儿工委各成员单位,各市州、县市区政府妇儿工委。 甘肃省妇联办公室 2021 年 1 月 29 日印发 电子邮箱:gsfegwb@163.com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