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专利条约下_潜水艇专利_策略及其合法性分析.pdf

Pretty boy5 页 249.075 KB下载文档
专利条约下_潜水艇专利_策略及其合法性分析.pdf专利条约下_潜水艇专利_策略及其合法性分析.pdf专利条约下_潜水艇专利_策略及其合法性分析.pdf专利条约下_潜水艇专利_策略及其合法性分析.pdf专利条约下_潜水艇专利_策略及其合法性分析.pdf
当前文档共5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专利条约下_潜水艇专利_策略及其合法性分析.pdf

法 学 论 坛 专利条约下“潜水艇专利” 策略 及其合法性分析 □ 唐 雯, 刘 ( 南京财经大学 , 江苏 摘 南京 超 210046 ) 要 :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 , “ 潜水艇专 利 ” 策 略 已 成 为 国 家 或 企 业 获 取 利 益 的 竞 争 手 段 。 然 而 , 部 分 学 者 和 企业家认为其违反了专利信息披露义务 , 应被取缔 。 笔 者 则 认 为 比 较 合 理 的 做 法 是 维 持 现 状 。 本 文 从 该 策 略 的 表 现 形 式和合法性出发 , 探讨其致损的原因及应对对策 , 以期更好地面对这场知识产权之战 。 关 键 词 : 专利策略 ; 披露 ; 合法性 ; 专利条约 中图分类号 : D923.4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7-8207 (2012 ) 09-0104-05 收稿日期 : 2012-04-13 作者简介 : 唐雯 (1988 —), 女 , 江苏南通人 ,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 , 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法学 ; 刘超 (1969 —), 男 , 江西 赣州人 , 南京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 , 研究方向为国际法学 。 随着知识经济的形成与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不 专利权利人的专利申请和使用策略 。 专利策略是随着 断加强 , 知识产权已处于国际贸易的前沿 , 成为各国尤 专利制度在西方主要工业国家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 其是发达国家的治国方针和处理国际经贸 、 科技问题 的 , 其主要包括进攻型 、 防御型和综合型三种 。 的重要策略 。 在国际竞争中 , 由于一些发达国家或公司 进攻型专利策略指企业为巩固和扩展自身优势, 的技术相对先进 , 知识产权策略便成了他们最大限度 赢得市场主动权 , 及时将新技术申请专利 , 利用专利保 谋取经济利益的一种竞争手段 。 护抢先占领市场 、 合 法 垄 断 市 场 。 其 包 括 抢 先 策 略 、 绕 近年来 , 国外频发 “ 潜水艇专利 ” 诉讼 , 一些专利潜 过对方专利策略 、 获取核心专利策略等 。 伏达数十年之久 。 其在相关技术被普及应用后才被授 防御型专利策略指企业为了实现自己权益的最大 权公告 , 既可以在事后收取大量的专利使用费 , 又可以 化 , 或因受到其他企业的专利进攻或因专利纠纷而威 用于发起规模庞大的专利侵权诉讼 。 例如 ,Lemelson 公 胁到本企业利益时 , 为保护自身利益或减少损失所采 司 在 1950 年 代 申 请 了 条 形 码 专 利 ,1989 年 美 国 汽 车 工 取的改善被动地位的一种策略 , 其包括技术联盟策略 、 业 宣 告 启 用 条 形 码 技 术 ,Lemelson 随 即 就 依 据 原 先 提 申请外围专利策略 、 宣告专利无效策略等 。 交的专利申请提出多个二维码分案专利申请 , 并在专 综合型专利策略实际上是在前两种策略的基础上 利授权后起诉日本 、 欧洲 、 美国汽车厂商以及二维码设 形成的 , 即企业既要抢占市场 , 又要为了维护自身利益 备制造商 , 从上千家被许可企业获得了约 15 亿美元的 而防止受到竞争对手打击而采取的一种手段 。 随着国 专利许可收入 。 [1]尽管在该案的最终判决中 , 法院剥夺 际技术竞争的不断加强 , 这种手段无疑是企业立足市 了相关专利的执行 力 , 但 “ 潜 水 艇 专 利 ” 策 略 并 没 有 消 场的重要谋略之一 。 失 。 至于该手段是 否 属 于 专 利 策 略 的 一 种 , 是 否 合 法 , 在技术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 专利权不仅是法律 可否继续被采用 , 在企业界和学术界有着不同的呼声 。 问题 , 也已经逐渐成为国家间产业创新和竞争的一种 笔者认为维持现状是比较合理的选择 。 基本手段 。 并且这种竞争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 , 成为一 一 、 专利策略的种类及其意义 项国家战略 。 对发达国家而言 , 为了挤占或者争得更大 专利权的获取是专利商业化的先决条件 , 它不仅 的市场空间 , 企业需要频繁地使用专利策略打击竞争 取决于专利权人的知识和技术创新能力 , 而且有赖于 对手 , 而国家政府也会积极配合其跨国公司的策略 , 不 104 唐 雯,刘 超-专利条约下 “潜水艇专利” 策略及其合法性分析 断强化自己的专利制度 ; 对发展中国家而言 , 企业为了 人隐藏其核心专利技术的一种掩人耳目的做法 , 因此 保护自身利益 、 提升自身竞争力并拓展发展空间 , 也不 笔者将其归纳为 “ 潜水艇专利 ” 策略表现形式之一 。 得不采用一定的专利策略 , 而国家政府则需要启动强 ( 二 )“ 潜水艇专利 ” 策略的特点 制许可法 、 反垄断法等配套法律制度来限制发达国家 通过对 “ 潜水艇专利 ” 的三种表现形式的分析不难 的 “ 掠夺 ” 策略 。 发现 , 其实际上属于上文所指的兼进攻和防御型的专 笔者认为 , 专利策略既然能成为一项策略 , 就应当 利策略 。 专利权是一项专有性很强的权利 , 而其被保护 是合法的竞争手段 , 否则 , 只能成为一种违法行为而被 也是基于进行申请的前提 , 故权利人抢先申请专利便 取缔 。“ 潜水艇专利 ” 策略实属专利策略 , 有维持现状的 是进攻型策略的表现 ; 既是获取高额利益以及限制竞 可能性和必要性 。 争对手对自己的 核 心 专 利 进 行 “ 潜 水 ” 的 方 法 , 又 是 防 二 、“ 潜水艇专利 ” 策略的表现形式及其特点 ( 一 )“ 潜水艇专利 ” 策略的表现形式 御型策略的表现 。 其突出的特点包括四个方面 : ⒈ 局部隐蔽性 。 从法律的角度来看 ,“ 潜水艇专利 ” 所谓 “ 潜水艇专利 ”, 是指企业提出专利申请之后 , 策略似乎 与 专 利 保 护 以 公 开 为 前 提 的 原 则 相 矛 盾 , 但 在未公开的状态下潜伏数十年后突然浮出水面生效的 作为一项竞争手段 , 其隐蔽性仅仅是局部的 , 因为专利 专利 。 考察专利领域的实践我们发现 ,“ 潜水艇专利 ” 策 权利人只 希 望 自 己 的 核 心 专 利 技 术 不 被 尽 早 地 公 开 。 略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 专利权利人或者通过专利申请的修改延长专利公开的 ⒈普 通 “潜 水 ”模 式 。这 种 模 式 是 指 专 利 权 人 没 有 时间 , 达到隐蔽该专利的目的 , 或者通过专利分案的申 采用其它手段 , 而是直接隐藏自己所申请的专利 。 其在 请 , 隐蔽重要专利 。 局部隐蔽性还指权利人通过申请外 实施手段上表现为 : 权利人在专利申请时 , 提交保护范 围专利或者绕过对方的专利进行申请的方式来使自己 围相对宽泛的申请 , 然后对相关权利要求提交相关连 的专利 “ 潜水 ”, 即权利人只有局部行为是隐蔽的 , 而大 的修改 , 使之前的申请处于一个不确定的状态 。 而发明 部分的行为都是公开进行的 。 人后来所提交的修改部分将使其对手开发出的具体方 ⒉ 对企业自身的高风险性 。 该策略的使用是为了 案无效 。 这种手段 不 算 光 彩 , 但 对 于 企 业 来 说 , 却 是 它 获取高额利润 , 但有意地延迟专利的公开时间所带来 们获得关键专利和巨额利润的好方法 。 的风险也是很高的 , 因为对于专利而言 , 越早公开越有 ⒉“化 整 为 零 ”模 式 。这 种 模 式 是 指 权 利 人 将 一 项 利于保护自己的权利 。 采取 “ 潜水艇专利 ” 策略 , 延迟了 专利技术分散成多种形式的专利进行申请 。 从美国 IN- 专利的公开时间对使用方而言 , 有可能永久地失去某 TERDIGITAL 公司在我国的专利申请情况分析 , 该公司 一国的市场 。 以美商内数 位 科 技 公 司 的 中 文 名 字 申 请 了 6 件 实 用 新 ⒊ 对竞争对手的强杀伤力 。 这个特点是针对第二 型专利 , 以交互数字技术公司的名字申请了 14 件专利 个特点而言的 , 因为一旦这项策略得到成功使用 , 对使 申请 , 还以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的名字申请了 1 件发 用方而言无疑会获得极大的利益 , 这种策略是发达国 明专利申请 。 [2]这样 , 该公司即使通过同一专利代理公 家对发展中国家所使用的极具杀伤力的策略 。 司的同一位专利代理人 , 也以不同的中文名字提出 , 这 种方式意在分散目标 , 回避竞争对手的监控 。 ⒋ 阶段性 。 所谓阶段性 , 就是指该策略只是在这样 一个特定的时间而产生并存在的 , 但其不可能永久地 ⒊“垃 圾 专 利 ”模 式 。该 模 式 表 现 为 某 些 跨 国 公 司 存在下去 , 因为该策略的成功使用取决于竞争双方能 为了隐藏自己的核心技术 , 不是首先在别国申请自己 力的悬殊 。 当双方能力相当的时候 , 其中一方便无从下 的基本专利 , 而是申请许多原理相同的小专利或中下 手 , 而到那个时候自然会有另外的策略应运而生 。 游专利 、 外围专利 , 制 造 专 利 检 索 规 避 , 以 防 止 专 利 被 不管采用何种形式的策略 , 都透露着专利权人希 抄袭或者给予对方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对手 望尽可能长时间地把即将应用的专利隐蔽起来的目 有益的技术指导 。 尽管这个屏蔽构筑起来非常昂贵 , 但 的 , 等到相关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之后才突然公开 , 继而 是对方企业要规避这个屏蔽的费用 , 则要高出数十甚 向使用者收取相关专利费或者侵权费用 。 但是笔者认 至数百倍 。 据专家分析 , 国外企业在电子 、 信息 、 自动化 为这种策略并未违反相关协定 , 如专利法中信息披露 等 领 域 的 专 利 丛 林 战 略 实 际 上 是 “ 垃 圾 专 利 ” 战 略 。 [3] 等义务 , 也不存在相关学者或者专家所说的滥用专利 采用大量的 “ 垃圾 专 利 ” 进 行 申 请 , 其 实 就 是 专 利 权 利 权的嫌疑 。 相反 , 这种策略的采用是专利技术在造福社 105 法 学 论 坛 会的同时以一种私力方式从社会获得回报的手段 。 专利审查的要求 , 申请人需要向专利审查机关提交说 三 、“ 潜水艇专利 ” 策略的合法性 明书 、 权利要求和附图 , 披露其发明技术 , 以便审查 ; 公 目前 , 在 专 利 领 域 , 国 际 社 会 已 达 成 了 六 个 条 约 , 开披露是向社会公布 , 即申请人的技术方案向社会公 包括 《 巴黎公约 》、《 专利合作条约 》(PCT )、《 专利法条 开 , 这才是专利申请的披露要求的真正目的所在 , 也是 约 》(PLT )、《 斯特拉斯堡国际专利分类条约 》、《 布 达 佩 专利制度的目的所在 。 但笔者认为 ,“ 潜水艇专利 ” 策略 斯 条 约 》 和 TRIPS 协 定 。 [4] 学 界 对 于 “ 潜 水 艇 专 利 ” 策 略 并没有违反申请披露的规定 , 其仅仅是运用技巧避开 的合法性一直存在不同的观点 , 笔者试图对照以上协 了核心技术过早的公开披露 。 尽管知识产权的保护是 定和条约对该策略的合法性做出分析 。 以技术方案的公开来换取的 , 也就是说专利权人采用 ( 一 ) 是否违 背 TRIPS 协 定 有 关 促 进 技 术 转 让 与 传 播的规定 此策略是有一定的风险的 , 若被竞争对手抢先申请 、 公 开 , 其自身反而成了受害方了 。 况且就目前的相关规定 TRIPS 协 定 第 7 条 规 定 , “ 知 识 产 权 的 保 护 和 执 法 来看 , 并没有对专利权人在申请专利权之后提出一个 应有助于促进技术革新和技术转让与传播 , 使技术知 具体的披露相关信息如时间期限 、 地域范围 、 披露内容 识的创造者和使用者互相受益并有助于社会和经济福 以及相关要求的规定 。 而正在酝酿当中的 《 实体专利法 利的增长及权利和义务的平衡 。” 称 “ 潜水艇专利 ” 策略 条约 》 虽有关于 “ 所有专利必须在提出申请后 18 个月内 不合法的声音认为 , 此项策略违背了该条所规定的知 公开 ” 的规定 , 但它尚未生效 。 识产权应以 “ 促进技术转让与传播 ” 为目标 。 他们认为 , 另外 , 有学者认为 , 美国专利与商标局所设能源专 使自己的专利技术在非公开的状态下潜伏 , 显然不利 利过滤小 组 制 造 和 孕 育 了 大 量 的 “ 潜 水 艇 专 利 ”, 呼 吁 于技术的传播和转让 。 笔者认为 , 用这样的理由来否定 取消该小组 , 因为其中一项专利一旦被授权公开 , 则会 一项竞争策略的合法性是不妥的 。 专利技术是专利发 对社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 笔者却认为 , 美国的这个举措 明人的智力成果 , 尽管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执法应有助 并无违法之处 。 根 据 TRIPS 协 定 第 73 条 的 规 定 , 如 果 于促进技术革新 、 转让及传播 , 但是我们不能为了技术 WTO 成员认为一旦披露某信息即会与其基本安全利益 的传播而阻止权利人采取相应的策略保护自己的技术 相冲突 , 那么 TRIPS 协定的任何规定都不应被解释为要 成果 , 谋取一定的 利 益 。 否 则 , 不 仅 不 能 维 护 专 利 权 人 求这种披露 。 我国 《 专 利 法 》 也 有 规 定 :“ 申 请 专 利 的 发 的经济利益 , 调动发明人创新的积极性 , 更不利于促进 明创造涉及国家安全或者重大利益需要保密的 , 按照 科技的发展 。 同时 , 专利技术发明人采用该策略给对手 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 美国能源专利过滤小组就是为涉 造成限制只是一种竞争手段 , 其目的并非阻止技术传 及重大利益和国家安全的专利而设定的 , 故该策略没 播 , 而是为了获取 利 益 。 企 业 为 己 谋 利 , 社 会 就 是 在 这 有取消的必要 。 样的互相竞争中发展和进步的 。 只有允许这样一种竞 ( 三 ) 是否有专利权滥用的嫌疑 争策略的存在才能真正实现权利与义务的平衡 , 因为 专利权滥用 , 是指专利权人或独占实施的被许可 容忍专利权人的 “ 潜 水 艇 专 利 ” 策 略 获 取 收 益 , 是 专 利 人超出法律规定的权利范围不正当行使其权利 , 不正 制度造福社会的道德基础 。 当地限制交易或采取不公正的交易方法 , 并造成一定 ( 二 ) 是否违背 TRIPS 协定中有关申请披露的规定 程度公共利益损失结果的行为 。 [5] 一般的理论研究表 反对者 的 另 一 个 理 由 是 根 据 TRIPS 协 定 第 29 条 的 明 , 滥用专利权作为一种法律行为 , 必须具备四个方面 规定 ,“ 各成员应要求专利申请人清楚和完整地公开其 的条件 :⑴ 行为人为享有有效专利权的人 ;⑵ 行为人在 发明以使本专业领域的技术人员实施该项发明 , 并可 专利权范围内行使专利权的行为违背了专利权设置的 要求申请人在申请日或在要求优先权时 , 在申请的优 目的 ; ⑶ 相关行为造成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利益的损 先之日指出 发 明 人 所 知 的 实 施 该 发 明 的 最 好 方 式 。 各 害 , 包括已经发生的和可能将要发生的 ;⑷ 行为人应当 成员可要求专利申请人就其相应的国外申请与授予情 是故意为之 。 况提供信息 。” 这实际上就是专利申请的披露要求 。 我 对 照 “潜 水 艇 专 利 ”策 略 的 使 用 ,一 般 情 况 下 行 为 们知道所谓的 “ 潜水艇专利 ” 并不是没有申请专利技 人一定是拥有有效专利权的人 , 因为若不是专利权人 , 术 , 也并非不公开 相 关 信 息 。 从 阶 段 上 看 , 专 利 申 请 的 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也无权处分该专利 , 否则就构成 披露包括申请披露和公开披露两个阶段 , 申请披露是 违法行为了 , 所以其也就没有利用该专利为一定策略 106 唐 雯,刘 超-专利条约下 “潜水艇专利” 策略及其合法性分析 的可能 。 另外 , 行 为 人 的 相 关 行 为 必 然 是 有 意 而 为 之 , 胜出必然导致另一方遭受一定的损失 , 而这种损失是 因为顶着高 风 险 采 用 该 策 略 无 疑 是 高 额 利 益 的 诱 惑 。 从商者所必须面临的风险 。“ 潜水艇专利 ” 策略只要合 因此 , 该策略是否有专利权滥用之嫌 , 只要看其是否符 理 、 合法地被采用 , 并不会对公共利益造成损害或引起 合以下两个要件便可得出结论 : 损害的威胁 , 因为无论哪一方成功 , 其给社会带来的利 ⒈权 利 人 的 行 为 是 否 超 出 法 律 赋 予 的 权 利 范 围 , 润都是巨大的 。 违背了法律设置的 目 的 。 笔 者 认 为 “ 潜 水 艇 专 利 ” 策 略 四 、“ 潜水艇专利 ” 策略致损的原因 的使用不构成专利权滥用的行为 。 因为它是在专利权 正如上文分析 ,“ 潜水艇专利 ” 策略作为一种竞争 范围内行使的 。⑴ 专利申请的修改权 。PCT 第 41 条对专 手段并没有违法之处 , 然而它又的确给一些企业和国 利权利人赋予了对专利申请进行修改的权利 , 其第 2 款 家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和企业造成了损害 , 甚至使对 规定 ,“ 修改不应超出国际申请提出时对发明公开的范 手陷于无法逆转的困境当中 。 究其原因 , 笔者认为有以 围 , 除非选 定 国 的 法 律 允 许 修 改 超 出 该 范 围 。” 而 对 权 下几点 : 利人的专利申请赋予一定的修改权也是各国专利法的 ( 一 ) 信息传播意识不强 普遍规定 。 因此 , 只 要 “ 潜 水 艇 专 利 ” 策 略 的 使 用 者 对 就我国而言 , 过去我国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小农 其专利申请的修改未超出各国或者相关条约及协定规 经济形态 , 社会 开 放 性 不 高 , 流 动 性 非 常 低 , 传 统 文 化 定的范围 , 就是合 法 的 。 申 请 人 利 用 修 改 权 为 “ 潜 水 艇 中信息传播意识也不强 。 由于这种传统意识的影响 , 我 专利 ” 策略就是非滥用专利权的行为 。⑵ 专利分案的申 国对于信息的披露和传播关注得并不多 。 由此也造成 请权 。 专利申请的分案是指在一件专利申请中包含两 企业获取信息的途径不畅 。 试想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 , 项以上的发明创造 , 其通常是因为专利申请违反了专 当一个跨国企业需要在我国申请专利 , 他们知道我国 利申请单一性的原则 , 或者虽然没有违反专利申请单 公民的信息传播意识如此薄弱 , 又如何指望他们严格 一性的规定 , 但申请人认为将申请分为两个以上的申 遵守信息披露义务和传播义务呢 ? 请更为有利 。 [6](p115) 申请人可以主动提出分案申请 , 否 ( 二 ) 专利储备不足并缺乏知识产权发展战略意识 则一旦相关 部 门 认 为 专 利 申 请 违 反 了 单 一 性 原 则 , 就 对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来说 , 由于自有的知识 只能对专利进行修改 , 并且申请人逾期不答复的 , 申请 产权和专利技术力量薄弱 , 从而给了国际巨头以可乘 将要被撤销 。 因此 , 如果专利申请人认为将要申请的专 之机 。 在面临国外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中 , 专利 利分案有利于保护自己的权利或者能给自己带来更大 储备不足 , 缺乏知识产权发展战略意识和国际眼光 , 这 的利益 , 只要在专利行政部门授予专利权的最后一次 就足以使得相关企业受到巨大的损失 。 但加入到国际 审查意见之前提出分案申请就是合法有效的 。 尽管这 竞争 , 不熟悉专利的竞争规则 , 又对国外同行竞争对手 是有意地延迟了专利公开的时间 , 但至少就目前的法 的恶意恐吓和虚张声势缺乏足够的准备和清醒的认 律来看并无不妥 。⑶ 专利优先权 。 优先权是 《 巴黎公约 》 识 , 或者没有自信的应对心态 , 对其恶意侵扰缺乏正当 的基本原则之一 , 目前也被大部分国家的专利法所采 防卫的方式和手段也是不行的 。 纳 。 根据优先权的规定 , 当申请人在一个缔约国提出专 ( 三 ) 相关协定已不能顺应大势 利申请时 , 申请人有权要求将第一次提出申请的日期 关于专利这一领域的相关协定已经是几年甚至几 作为后来再就同一主题申请专利的日期 。 当另一缔约 十年之前签订的 , 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和知识产权较 国的企业采用了抢先注册的专利策略在其国内申请同 量的日趋激烈 ,TRIPS 等相关协定已无法适应现今的形 一专利的时候 , 利 用 优 先 权 时 专 利 “ 潜 水 ” 的 策 略 使 用 势 , 不能平衡双方的利益 , 这才造成了专利权利人冒着 方需要抱着赌博的心态 , 推迟专利在该缔约国获批准 一搏的心态采用 “ 潜水艇专利 ” 策略来获取巨大利益的 的时间 。 只有找准时机 , 在该国提出优先权申请才能达 局面 , 而与此同时使用方也面临着遭受巨大损失的危 到既能占领该国市场 , 又能给对方带来打击的结果 。 显 险 。 正是这样的情形使得这场没有硝烟的知识产权战 然 , 在这样的竞争中双方都冒着很大的风险 , 但均未违 役打得如此让人人心惶惶 。 反法律的规定 , 故不属于滥用专利权的行为 。 五 、 我国应对 “ 潜水艇专利 ” 策略的措施 ⒉ 是否对社会公共利益造成损害或引起损害的威 综 上 所 述 ,采 用 “潜 水 艇 专 利 ”策 略 的 竞 争 手 段 是 胁 。 笔者认为 , 任何一项策略的使用所造成的后果都是 非常高明的 , 此举实属合情 、 合理 、 合法 。 在没有相关协 相对的 , 尤其当这种策略是用在竞争对手之间 , 一方的 定对其进行调整和约束的今天 , 我们不应将重点放在 107 法 学 论 坛 抑制该策略上 。 至于如何应对这种竞争手段 , 笔者提出 ( 四 ) 企业应当提高创新能力 如下几点建议 : 企业应该提高创新力 , 积极革新技术 , 不要将重点 ( 一 ) 对 “ 鼓励信息传播 ” 进行明文规定 放在如何防范对手的竞争策略上 , 而应该积极主动地 TRIPS 协 定 第 7 条 有 这 样 的 规 定 , “ 知 识 产 权 的 保 提高自己的能力 , 力求变被动为主动 , 抢先申请并公布 护和执法应有助于促进技术革新和技术转让与传播 ”; 专利 。 另外 , 企 业 也 不 能 在 一 项 专 利 上 孤 注 一 掷 , 而 是 美国在司法实践中也将鼓励创新和鼓励披露解释为专 应该积极创新 , 拥 有 多 种 技 术 发 明 , 以 避 免 因 遭 遇 “ 潜 利制度的双重目的 。 [7] 而我国专利法的立法目的中并 水艇专利 ” 策略而破产的境地 。 没有体现这一点 。 而缺乏对发明创造的鼓励公开和传 ( 五 ) 行业协会应当提供相应的帮助 播的重要规定 , 极其容易导致实践中轻视专利的披露 国 际 知 识 产 权 保 护 协 会 (AIPPI ) 以 及 各 地 知 识 产 功能 。 只有国家和企业意识到信息传播的重要性 , 才有 可能畅通和丰富信息传播的渠道 , 使得相关领域的技 术人员和企业及时而完整地掌握信息 , 从而更好地应 对国内外竞争者各 种 形 式 的 “ 潜 水 艇 专 利 ” 策 略 。 因 为 权协会应该发挥各自的作用 , 为国家和企业应对这场 知识产权的竞争提供相应的帮助 , 具体包括 : 协助政府 做好本国和国际知识产权制度的宣传工作 ; 及时了解 国内外知识产权案件和发展动向 , 并对相关问题进行 调查研究 ; 致力于加强国际知识产权法律界和相关业 百战百胜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 “ 知彼 ”。 ( 二 ) 政府应当为企业提供培训和法律咨询帮助 因为并不是所有企业和技术人员都能了解并熟练 运用和遵守相关国际协定和规则 , 故我们应帮助他们 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 , 了解和熟悉国外的法务环境和 法律规则体系 。 只有通过学习 , 企业才能够熟练地分析 和利用专利信息 , 通过实证性的专利信息分析 , 了解对 手的经营和技术动向 , 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 务的联系与合作 ; 将发行的相关刊物及时提供给国内 企业 , 鼓励企业界人士积极参与知识产权的研究和探 索 。 只有这样 , 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这场知识产权战 役 , 并给我国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 。 正如上文所述 ,“ 潜水艇专利 ” 策略只是阶段性的 产物 , 在将来的 某 个 时 间 定 会 消 失 , 但 就 目 前 来 看 , 它 仍有长期存在的 可 能 。 然 而 , 在 各 方 的 努 力 下 , 我 国 一 定会打好这场专利策略的战役 。 ( 三 ) 完善专利检索系统 笔者 认 为 , 就 目 前 的 形 势 来 看 , 建 立 一 个 简 便 、 快 【 参考文献 】 [1 ]国外容忍“潜水艇专利”,“Patent troll ”前身 Lemelson 获专利许可收入 捷 、 专业 、 全面的 专 利 检 索 系 统 是 有 效 应 对 “ 潜 水 艇 专 约 15 亿 美 元 利 ” 策略的明智选 择 。 这 需 要 专 业 人 员 对 其 进 行 设 置 , 747 ,2011-02-10. 使其能够让专利申请人更加直观地看到所自己所申请 [EB / OL ].http : / / www.cnips.org / xwzx_list.asp ?NewsID = [2 ]INTERDIGITAL 先 行 一 步 我 国 产 业 界 谋 应 对 之 策 [EB / OL ].http : / / www.srvee.com / comm / news. 的专利在中国范围内是否具有新颖性和实用性 。 一个 [3 ]刘亚军,胡宏雁,跨国公司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界定与治理探析[J ]. 商 方便 、 全面的检索系统不仅可以使申请人避免浪费精 业研究,2011 ,(11 ):88. 力申请重复专利 , 从 而 避 免 掉 入 “ 潜 水 艇 专 利 ” 策 略 的 陷阱 , 也可以减少专利行政部门以及司法部门的工作 量 。 比如日本丰田公司就拥有一支由 200 多人组成的知 [4 ][7 ] 吕炳斌 .TRIPs 协定下专利申请的披露要求研究 [D ]. 复 旦 大 学 2011 :85. [5 ]吴斌 . 论技术标准中的专利权滥用[J ]. 知识经济,2011 ,(08 ). [6 ]胡佐超 . 专利基础知识[M ].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4. ( 责任编辑 : 徐 识产权团队 , 专门负责进行专利检索 。 虹) An Analysis on “Submarine Patent ” Tactics and Its Validity under the Patent Treaties Tang Wen,Liu Chao Abstract :As a competition means for a state or a company to maintain profit ,“submarine patent ” tactics has come into be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 economy.Some scholars and enterprisers think that the strategy act against voluntary patent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nd appeal for abolishing it.However ,in my opinion ,it's a reasonable choice to maintain status in quo.This paper analyses some forms of “submarine patent ” and its validity.Based on this ,the passage discusses reasons of the damages brought by the strategy and countermeasures in order to successfully deal with this battl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Key words :patent tactics ;disclosure ;validity ;patent treaty 108

相关文章
    相关文档
      热门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