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pdf
外国语学院“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 一、规划编制的背景 (一)规划编制的总体背景 外国语学院“十四五”编制是基于学校转型发展、内涵提升,建设特 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海洋大学的改革攻坚期和战略机遇期。依照《国家 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20—2035 年)》、《海南自由贸易港 建设总体方案》、《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 的意见》、《海南省“十四五”教育现代化发展规划》、《海南热带海洋 学院“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规划。 (二)规划编制的主要思路 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结合学校“十四五”总体规划,以培养社会主 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使命,牢固树立本科教育教学核心地位,以教育思想 和观念更新为先导,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顺应海 南自由贸易港、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动力,以提升教学质量,打造专业 特色为着力点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十四五”规划的主要内容 (一)“十三五”时期发展现状 1.取得的主要成绩 学院广大教职工积极进取、努力拼搏、攻坚克难,基本完成了学院“十 三五”发展规划的建设任务,师资队伍建设、学科专业建设、科学研究和 教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党建等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师资队伍建设 学院坚持以教师为主体,在“十三五”期间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采取外引内培的方式全面提高教师的学历及职称结构,充分发挥教师的积 1 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不断提高。 教师队伍中有 3 名教师赴国外留学,3 名教师赴国外访学,3 名教师赴 国外工作。1 名教师获得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学位,引进教授 1 名,博士 3 名。3 名教师获国家级二等奖及海南省二、三等教学奖。5 名教师晋升副教 授,1 名教师晋升教授。小学期期间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院举办讲座, 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教师的科研动力。同时,借助“亚太地区泰语 教学研讨会”、“中国高校多语种教学科研培训班”、“中国泰语教育教 学研讨会”等平台派出泰语专业青年教师交流学习。1 名教师获“外教社杯” 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海南赛区商务英语专业组特等奖及国家级二等奖;2 名教师获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复赛英语类专业组一等奖。 (2)学科专业建设工作 学院在积极稳妥地推进英语及俄语笔译“翻译硕士”点申报准备工作, 认真落实学校的学科培育项目,促进学科建设并取得积极成果。申报省级 课题,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数量增多;出版了围绕外语学科的专著、编著 和译著。学院在已有英语专业、俄语专业的基础上先后设立了泰语专业。 三个外语专业基于外语专业办学历史和社会对外语专业人才需求以特色求 发展,精心打造构建课程体系及框架结构体系,适应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 需要。按学校统一要求修订了三个专业的 2019 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俄语专业新增了两个实践基地,泰语专业成为我校首个可赴海外实习见习 的专业,英语专业积极打造校外人才联合培养基地,并制订“行业专家进 课堂”等行动计划。三个专业教学效果明显,就业率一直保持在 80%以上, 每年毕业生考研质量逐步提升,考取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厦门大学、复 旦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暨南大学、莫斯科大学、圣彼得堡帝国理工大学 等重点院校攻读硕士学位的学生人数有所增加。同时学生在省级和国家级 各类专业大赛中成绩优异,在“外研社·国才杯”演讲比赛全国总决赛获二等 2 奖,海南省大学生翻译大赛,获一等奖两次,二等奖两次。 (3)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成果 学院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学术研究与教学改革研究相结合,有计 划、有组织地开展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活动,教师的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 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普遍提高,取得了一些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成果:公开 发表论文 14 篇,中文核心 1 篇,省级 13 篇,其中与教学有关的 9 篇;著 作 1 部;获得省级教改立项 4 项,校级教改立项 9 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 项目 2 项;发表译著 1 部;同时申报校级教材项目 3 项。 (4)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校与俄罗斯南乌拉尔国立大学签订协议,在学生交流、教师互换、 科研等方面开展合作。目前已经有 4 名毕业生在该校攻读硕士研究生。2019 年学校通过泰语专业实行“3+1”人才培养模式,迄今为止,我校泰语专业 与泰国孔敬大学、班颂德皇家师范大学、清迈皇家师范大学、兰实大学、 清迈大学等签署了合作意向,达成“3+1”人才联合培养模式的相关意见。 学生在国外全泰语授课,同时还有机会参加合作高校组织的文化技能体验、 行业见习和实习等工作,大大提高了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 (5)人才培养 学院高度重视“质量工程”建设,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 监控与评价体系建设等方面把握重点与核心,把质量工程建设落实到教学 环节的各个方面,激励和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提升人才培养 水平,使学生听、说、读、写、译等多项技能有明显提高、语言综合运用 能力明显增强。每年毕业生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 黑龙江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莫斯科大学、圣彼得堡帝国理工大学 等重点院校攻读硕士学位。俄语专业学生毕业前四级通过率保持在 90% 以 上。2019 年聘请云南省专家团队以云南省泰语专业四级的难度基础为我校 3 进行专业四级命题,结果显示,我校首届参加的泰语专业四级通过率达 85.4%,而难度相当情况下的云南省泰语专业平均过级率为 41%。2018 年、 2019 年,我校先后两次派出泰语专业学生参加全国泰语技能大赛,其中书 法大赛获全国三等奖、唱歌比赛获全国三等奖。 (6)第二课堂 成功举办了首届全校“世音齐鸣,语众不同”外文歌曲大赛,激发了 全校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过后 5 名获奖选手参加由共青团海南省委员 会主办的首届外语歌曲大赛,取得了优秀成绩,我校以此获得了优秀组织 奖。泰语专业成功举办三届水灯节暨泰语歌曲大赛。借此活动增进专业凝 聚力,同时让学生们更加了解泰国文化,丰富泰语专业学生大学学习生活, 展示了专业素养,提高了学生对泰语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对泰国文化 的理解。英语专业开展了英语朗诵、英语阅读、英语写作、英语演讲一系 列赛事,选拔出选手参与“外研社·国才杯”海南省复赛。2020 年 10 月份 外研社阅读、写作、演讲参加比赛获奖情况,演讲二等奖 1 名,三等奖 1 名。阅读三等奖 2 名。俄语专业成功举行外国文化节专业技能展演俄语专 场活动(俄语才艺、诵读、书法比赛),同时俄语专业两名学生参加全国 高校俄语大赛取得优秀奖。 (7)语言服务 为支持自贸港的建设,学院全体教师向三亚市、五指山市政府提供自 愿语言服务,负责两市部分外文标识标牌的翻译及审核工作,共完成近千 条的公示语翻译及审核工作。 (8)党建工作 在“十三五”规划期间,学院党委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以落实立德 树人为根本任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强化学院党委政治功能、组织功能和服务功能,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 落实党委抓党建主体责任、抓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抓思想政治工作主 体责任、抓意识形态主体责任、抓统战工作主体责任,聚焦六个重点,着 力提升了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建立了育人长效机制,充分发挥了政治引领、 思想凝聚、组织保证等作用,为学院教育教学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 思想和组织保证。 2.存在的问题 (1)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师资队伍学历、学位和年龄结构不合理状况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数量偏低,教授数量偏少,青年教师所占比例过大, 教学和科研领军人物尚不突出且成果尚不系统和丰富。 (2)外语学科建设方面 虽然学院一直竭尽全力加强学科建设,但距离申报“翻译专业”硕士 点的各项指标还有差距,严重制约了外语学科发展和外语专业建设的步伐。 (3)外语专业建设方面 专业建设基本实现了特色鲜明的目标,但特色课程尚未与专业课程形 成有机整体,特色尚未形成明显的教学效果,特色尚未形成专业优势。 (4)大学英语教学方面 大学英语教学在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较顺利进行了一些改革,但在课 时安排、授课内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质量监控、评价体系等方 面还存在需要改进之处,在服务于学校的办学目标、服务于学科专业需求、 服务于学生个性发展等方面尚未实现明显突破。 (二)“十四五”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发展机遇 2020 年教育部公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 南》,对各外语专业发展提出了刚性要求和具体指导。2020 年 6 月 1 日《海 5 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的出台,对海南外语人才的发展提出了新的 要求。学院将凝聚校内外资源,突出专业特色,融入国家战略,服务区域 需求,培养具备语言专业技能、掌握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具有鲜明热海大特 色的复合型人才。 2.风险挑战 在新文科背景下,对外语专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各专业目前存 在明显的专业不精,缺少相关背景知识的短板。一种语言的学习需要相应 的时间保证,而入学后两次专业选择的过程会动摇学生的专业思想。同时 新文科背景下的教学也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专业知识的教学, 还要引导学生学习多方面技能,同时教师本身也要与时俱进,通过教学改 革、科研等提升自己,丰富在新文科背景下的语言教学。 (三)“十四五”主要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学院坚持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 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 注重教育内涵发展,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紧紧抓住学校转变的重要机 遇期,按照学校总体规划和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全面推进师资队伍 建设、外语学科建设、外语专业建设、大学英语深化改革等,结合学科专 业特点、结合社会对外语能力需求;服务于学校的办学目标、服务于学科 专业需求、服务于学生个性发展。立足区域和行业,面向全国,培养具有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富有社会良知和责任感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 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2.具体目标 (1)师资队伍建设 6 教师的素质、水平和能力是影响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因 此师资队伍建设是学院建设和发展的核心工作,以培养和引进各类高层次 人才以及教学骨干为重点,以培养青年教师提高学历学位、科研能力、教 研能力和教学水平为突破口,采取近期目标与长远发展相结合的切实有效 措施优化教师队伍的学历、职称、年龄结构,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数量稳定、综合素质好、科研 和教研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师资队伍,为人才培养提供可靠保证。具体 措施: ①培养并引进博士 5 人,培养并引进有学术影响力的教授 3 人; ②利用各项政策和机遇,鼓励教师出国访学,派出访学教师 5 人; ③培育校级教学能手 3-5 名和省级教学能手 1-2 名; ④加强骨干教师培训力度,选派赴国内重点高校研修访学教师 5-8 人。 (2)外语学科建设 在“十三五”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上,“十四五”期间的建设重点是: 继续培育“翻译专业”带头人及其团队,同时积极建立校外翻译教师队伍, 积极准备申报“俄语笔译”及“英语笔译”硕士点。具体措施: ①继续培养学科带头人、后备带头人、研究方向带头人及其骨干,不 断提升其素质、水平和影响,促进其研究方向的凝练和稳定; ②上述教师围绕研究方向丰富成果并提高层次; ③继续培养“翻译专业硕士”带头人及其团队; ④上述教师围绕研究方向丰富成果并提高层次。 (3)外语专业建设 在“十三五”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上,“十四五”期间的建设重点是: ①构建新的专业课程体系,实现专业课程与特色课程的有机融合; 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符合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 7 ③打造优质课程 3-5 门; ④使校外实习基地成为学生提高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平台; ⑤国际合作与院际交流规范化并常态化。 (4)大学英语建设 按照 2020 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其重点工作是: ①组建大学英语教学团队 3 个; ②确立大学英语+拓展课的课程设置; ③建立跟踪式的教学质量监控模式; ④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⑤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5)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建设 在“十三五”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上,“十四五”期间的建设重点是: ①培育国家级项目 1 项; ②申报省部级科研项目 3-5 项; ③申报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5-8 项; ④发表国家级核心期刊论文 5-10 篇; ⑤出版学术专著和译著,参编统编教材和自编教材 5-10 部; ⑥申报校级教学成果奖 1-2 项; ⑦承办外语教学研讨会 1 次。 (6)人才培养 学院按照外语学科的教学特点和基本规律,结合学校的总体发展规划、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需求,进一步优化特色鲜明的应用型、 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注重知识传授、素质培养、 能力培养的关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 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复合型人才。主要建设任务如下: 8 ①健全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加强质量监控,完善人才培养评估制 度; ②完善教师教育教学评价和考核制度,把教学质量考核作为考核教师 的首要内容; ③增设校外实习基地 3-5 个,充分利用校内实践教学条件和校外实习 基地,有效组织开展学生外语实践实训活动,积极支持并组织学生参加各 类竞赛,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④积极鼓励并有效组织学生申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8-10 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锻炼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学 生就业奠定基础。 ⑤国际校际交流常态化,为学生接受国际化教育搭建平台。 (7)国际交流与合作 在“十三五”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上,“十四五”期间的建设重点是: ①进一步落实与南乌拉尔国立大学的合作,探讨课程引进和标准引进 的可能性。拓展与乌克兰、白俄罗斯的国际合作; ②进一步扩大与泰国高校的合作,除“3+1”人才培养模式,增加合作 高校,寻求“3.5+1.5”本硕连读项目; ③英语专业继续加强与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的合作,力争申请短期培训 项目或交换项目。 (8)打造语言服务产业的影响力 基于自贸港建设需求,学院承办各类语言服务会议论坛,营造学术氛 围,同时成立语言服务方面的学术团体 1-2 个,语言服务研究基地 1 个, 参与到社会各界的语言服务事业中,争取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和 依据。 (9)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9 ①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落实学院党委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 提高学院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②加强领导班子整体功能,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 会议决定”的原则,建立集体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 形成共商工作思路、共谋工作之计、共议学院发展的良好氛围。 ③加强政治引领功能,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管好各类宣传 思想文化阵地,加强对学院学术组织、研究机构、学生社团等的引导,落 实“一会一报”和“一事一报”制度,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思 想教育引导权和正确舆论导向权。 ④加强思想凝聚功能,严格落实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加强师德师风、 学术道德、教风学风建设,着重培养外语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 ⑤加强组织保证功能,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构建“党委—支部 —党员”层级责任落实工作体系,形成党委书记负总责、党委委员直接抓、 支部书记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增强基层党支部 的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 师生党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传帮带和示范引领作用,发挥师生党员 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中的先锋表率作用,发挥师生党员在攻坚克难、 承担重大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的模范带头作用。 ⑥加强保证监督功能,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制,做到管人、 管事、管思想、管党风廉政建设相一致。 ⑦加强服务群众功能,严格落实统战工作责任制,调动教职工在教学 科研、管理服务、学生事务等方面工作的积极主动性,树立良好风气和工 作状态。 (10)加强学生工作,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学院树立“以人为本、教育为先、科学管理、服务育人和一切为了学 10 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工作理念,遵循“学生的需求信息 是我们工作的第一信号、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我们工作的第一目标、满足学 生成长成才的需求是我们工作的第一标准”的工作原则,构建以促进学生 全面发展为核心的教育管理、咨询指导和受理服务一体化的学生工作模式, 构建以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线、教风班风学风建设为 中心、严格学生日常管理为基础、校园文化教育活动为载体、保持学生群 体稳定为基本要求、大学生就业工作为重点、创建特色工作为导向、加强 学生工作队伍建设为保障、巩固学生工作成果的学生工作体系,把尊重学 生、关心学生、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作为加强和改进我院学生工作的 切人点,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释其所惑、解其所难、 帮其所需,助力提升青年学生外语能力水平,引导和鼓励青年学生助推自 贸港建设。 三、“十四五”规划落实保障 学院将采取如下有效措施确保“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顺利实施和圆满 完成。 (一)利用学校“十四五”规划及相关政策,抓住机遇,推进师资队 伍建设、外语学科建设、外语专业建设、大学外语全面深化改革和科学研 究和教学研究建设。 (二)建立近期目标与长远发展相结合的长效机制,成立“十四五” 规划落实领导小组,下设各完成目标建设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层层分解, 落实到人,协同推进,督促、检查和落实“十四五”的执行情况。 (三)建章立制,修订并完善相关制度,紧紧抓住人才培养目标这个 核心和人才培养质量这个关键,把师资队伍建设、外语学科建设、外语专 业建设、大学英语全面深化改革、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建设常态化、规律 化。 11 (四)将尽全力调动全院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精神,攻坚克 难,发挥集体聪明智慧,团结一致,凝聚正能量,实施好“十四五”发展 规划,使学院各项建设任务顺利完成。 附表:“十三五”指标完成情况、“十四五”发展目标 指标 人才培养 队伍建设 学科与科研 本科生数 研究生数 本科专业总数(涉海类专业) 硕士点总数 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校级教学成果奖 专任教师数 生师比 博士学位专任教师人数及占比 副高以上专任教师占比 正高级专业教师人数 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 纵向项目数 纵向项目经费(万元) 横向项目数 横向项目经费(万元) 派出访学、进修、培训教师数 派出访学、交换、实习的学生数 出国交换及研学经历的学生占比 出国学习及工作经历的教师占比 中外合作办学和联合培养项目数 承接及参与国际交流活动 12 “十三五” 指标完成情况 1118 0 3 0 0 0 78 18:1 7.7% 30.7% 3 0 18 30.5 0 0 9 44 3.9% 11.5% 3 0 “十四五” 发展目标 1200 10-15 3 1-2 1 1 85 18:1 11.7% 32.1% 6 1-2 25 40 2 10 15 200 16.7% 17.6% 6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