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5-南京分行:传递金融情 温暖新市民.pdf
杭州银行南京分行: 传递金融情 温暖新市民 今年 10 月是新市民金融服务宣传月,杭州银行南京分行落 实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部署,面向新市民群体,开展各项金融知 识普及活动,增进新市民群体对金融了解,营造金融服务新市民 良好氛围,有力提升新市民金融素养,让新市民朋友们感到暖心、 更有归属感。 “大家要把电动车集中摆放在停车棚里”“楼道里的杂物要 尽快清理防范火灾”,这是小王拿着大喇叭在社区穿梭呼唤的身 影。小王是一名社区网格员,大学毕业刚刚来宁不久,是一名新 市民。像小王这样的新市民网格员们分布在南京各个社区有很多, 他们身穿志愿蓝,用饱满的热情、十足的干劲为社区文明规范工 作贡献着新市民的力量。他们大多毕业不久,金融知识可能还有 所匮乏,南京分行营业部近日走进社区,走进网格员群体,为他 们开展存款保险、防范电信诈骗等基本金融知识普及,对他们提 出的问题和疑惑一一解答,告诉 年轻的新市民朋友们刚踏入社会 不就,阅历还不够,一定要珍惜 好、保护好自己的和父母的“钱 袋子” ,帮助他们尽早树立风险防 范意识,提升风险识别能力。 罗阿姨住在滨江社区,是外省人,因为有孙子了,只身一人 前来南京帮忙带孙子,也是一名老龄新市民。像罗阿姨这样来南 京扶助孩子的新市民,在滨江社区还有很多。初来乍到,他们对 当地的生活还不太习惯,有的甚至还有些陌生感、排斥感,一时 半会儿融不进当地的群体当中。鼓楼支行发现这个问题,联系滨 江社区在社区广场开展了一次便民服务活动,将老龄新市民群体 集中起来,为他们磨磨刀、理理发、话话家长里短,在便利他们 生活的同时,让他们感受到银行对新市民群体的关爱和温情。交 流中,支行工作人员还得知罗阿姨因 为年纪大了,环境陌生,刚来南京时, 还被冒充银行工作人员的骗子骗过几 百元,支行工作人员现场为罗阿姨讲 解了骗子常用的诈骗手段和技巧,告 诉罗阿姨要时刻警惕,多和儿子交流 沟通,守护好自己的养老钱、守护好 儿子的辛苦钱。 穿梭于街头巷尾的快递小哥,为广大消费者提供者直接的消 费服务,是电商、物流体系的重要“末梢神经”。快递行业流动 性大、风险性高,职业稳定性地、社会保障参与度低,授信服务 难度大,很多金融需求都未得到满足。快递员的金融需求是新市 民金融需求的一个典型缩影。软件大道支行走进附近规模较大的 快递公司办公室,与快递行业办公人员亲切交谈,倾听他们的诉 求。“无论是谁,无论在哪里,都能享受均等的公共服务,这样 有利于我们的小哥们创新创业、安居乐业,拥有更好地未来”。 支行工作人员通过现场金融宣教活动,深刻了解了快递行业从业 人员的内心期待。他们的期待代表着整个新市民群体的集体期待。 金融服务不可忽视他们,应当贯 穿于新市民整个生命周期,从前 端的就业创业,到后端的消费、 结婚生子,甚至未来孩子的教育、 医疗和养老问题都应该覆盖到。 作为城市建设者,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外来务工人员肩负着美 好城市建设的重任,也是新市民群体的重要构成。做好外来务工 人员群体的金融服务工作是普惠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御道街支 行附近工地多,务工群体庞大,支行响应保障农民工权益的要求, 充分履行金融机构社会责任,将建设工人们请到网点中来,了解 他们的金融需求和困难,为他们讲 解银行服务新市民的新举措、新方 法,告诉他们可以使用的产品和服 务,切实解决他们最关心的“钱袋 子”问题,引导他们保障好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再“忧薪” 。 新市民群体用自己的行动,在城市里发光、发热,改变着城 市的面貌,温暖着城市的每一处角落,为城市的美好生活贡献着 自己的一份力量。他们为城市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承载着城市 发展的新希望和新动能,但因为户籍、社保等问题,往往无法享 受到平等的公共服务。杭州银行南京分行利用新市民宣传月契机, 面向新市民群体,积极开展金融宣教活动,向他们普及基础的金 融知识,提升产品和服务对新市民群体的可得性和便利性,不断 增强新市民的归属感和获得感。

2022.11.25-南京分行:传递金融情 温暖新市民.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