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学院拟推荐2018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项目公示-嘉兴学院科技处.pdf
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拟推荐公示 一、 项目名称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安全生产研究及行业标准制定 二、项目简介 主要技术内容、授权知识产权情况、技术指标、应用推广及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等(限 1000 字) 随着我国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推广应用,20 多年来管桩生产企业在组织生产中 的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特别是发生了多起蒸压釜爆炸的严重安全事故,成为建材工 业中的高危行业。针对管桩行业面临严峻的安全生产状况,由嘉兴学院组织牵头开 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安全生产研究及行业标准制定工作。根据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 工信厅科[2009]260 号“关于印发 2009 年第二批工业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 《预应力混凝土桩安全生产要求》已被正式列入 2009~2011 年度建材行业标准制定 计划,该标准的起草工作由嘉兴学院管桩应用技术研究所负责。项目组走访了 50 多 家管桩企业,调研收集了全国 18 家规模大小不同的管桩生产企业的安全生产事故, 项目组对收集的 381 次各种安全事故进行统计、分析,提出了发生管桩安全生产的 主要原因及预防措施。 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建材行业标准《预应力混凝土桩安全生产要求》(JC/T 2162-2012),本标准是我国混凝土制品行业制定的第一项安全生产类标准。专家会 议审查表明,本标准填补了国内空白,本标准的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 本标准自发布实施 6 年以来,全国 500 多家混凝土生产企业采用此标准,显 著提高了管桩企业的安全意识,提高生产企业的安全投入,进一步提高了预应力混 凝土桩生产安全的可靠性,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生产企业大大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充分保障了管桩生产企业职工的生命健康安全。项目的研究及标准的制定,对进一 步规范管桩生产企业的安全管理,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和显著的社会效益。 本项目发表论文 2 篇,出版建材行业标准 1 部。 三、第三方评价 1 评价结论、检测结果等(限 1200 字) 《预应力混凝土桩安全生产要求》行业标准审查会纪要 2011 年 11 月 4 日~5 日全国水泥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宁波市主持召开了《预应 力混凝土桩安全生产要求 》行业标准审查会。参加会议的有标委会委员、科研、设计、 大专院校、检验机构及生产和使用单位的 56 位专家和代表。会上成立了由 125 位代表组 成的标准审查委员会,并对标准送审稿进行了认真的审定工作。 会上,标准起草小组汇报了标准制定原则、国内外标准及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 调查 研究、标准调研及征求意见汇总处理等工作情况。与会代表对提交的各个文件进行 了认真、细致的评审,认为标准起草小组向大会提交的文件齐全;标准制定依据充分、 科学;标准提出的安全生产要求先进、合理。该标准是在研究分析预应力混凝土桩的安 全生产实际,根据我国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专家调研及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的。 本标准在国内首次提出,本标准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与会代表对标准送审稿提出如下修改意见: 1、在原条文 3.1.1 中增加“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内容; 2、原条文 3.3.2“w)事故管理”,修改为“ w)事故报告,x)事故调查”; 3、原条文 5.1.1 修改为“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及工艺安全操作规程,并经专业培 训合格,取得上岗资格;特种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 5、将原条文 5.5.4 内容修改为“不得触摸镦头作业后尚处于高温状态的钢棒”。 6、将原条文 5.6.4 内容修改为“钢筋骨架焊接主机应设置安全防护罩”。 会议要求标准起草小组尽快按上述意见对标准送审稿作进一步的修改、完善,并进 行适当的文字修饰后,形成标准报批稿。审定会经认真审议后,一致通过了本标准修改 后的送审稿,建议为 推荐性标准 正式报批,以便及早颁布实施。并希望在实施过程中, 各有关部门加强宣贯工作,使本标准在预应力混凝土桩生产企业的安全生产及安全管理 中充分发挥作用。 全国水泥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2011 年 11 月 5 日 2 四、推广应用情况、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完成单位应用情况和直接经济效益(单位:万元) 2015 年 单位名称 合 应用量 新增销 售收入 新增 税收 2016 年 新增 利润 新增销 售收入 应用量 计 3 新增 税收 2017 年 新增 利润 应用量 新增销 售收入 新增 税收 新增 利润 2.推广应用情况和经济效益(非完成单位) 起止 时间 单位联 系人、电 话 马鞍山宏泰建材有限公 2013-2 017 司 应用单位名称 推广应用量 新增销售收入(万元) 2015 年 2016 年 2017 年 梁 俊 , 18895593 578 采用标 准 采用标 准 采用标 准 嘉兴市欣创混凝土构件 2013-2 017 有限公司 樊 华 , 15067331 018 采用标 准 采用标 准 采用标 准 温岭市呈龙管桩有限公 2013-2 017 司 张万江, 15990688 990 采用标 准 采用标 准 采用标 准 唐山力引水泥制品有限 2013-2 017 公司曹妃甸分公司 赵 龙 , 15127541 288 采用标 准 采用标 准 采用标 准 采用标 准 采用标 准 采用标 准 采用标 准 采用标 准 采用标 准 采用标 准 采用标 准 采用标 准 采用标 准 采用标 准 采用标 准 嘉善龙鼎混凝土构件有 2013-2 017 限公司 上海建华管桩有限公司 2013-2 017 上海城业管桩有限公司 2013-2 017 宿迁力引管桩有限公司 2013-2 017 陆永生, 13957300 719 杨 飞 , 15952931 810 陈春叶, 13761061 626 谢朝辉, 15050957 669 2015 年 4 2016 年 2017 年 新增税收(万元) 2015 年 2016 年 2017 年 新增利润(万元) 2015 年 2016 年 2017 年 国鼎(南通)管桩有限公 2013-2 017 司 连云港东浦管桩有限公 2013-2 017 司 湛江建设管桩有限公司 2013-2 017 慈溪市建筑构件有限公 2013-2 017 司 宁波市永大构件有限公 2013-2 017 司 温州中正管桩有限公司 2013-2 017 乐清超强管业有限公司 2013-2 017 中国混凝土水泥制品协 2013-2 017 会预制桩分会 潘文伟, 13905711 093 霍永业, 18061386 565 刘致远, 13902506 566 沈 军 , 13567920 588 高路浩, 13967808 858 叶敷屏, 13868395 032 余锡华, 13905871 320 田 寅 , 13862158 669 合 计: 采用标 准 采用标 准 采用标 准 采用标 准 采用标 准 采用标 准 采用标 准 采用标 准 采用标 准 采用标 准 采用标 准 采用标 准 采用标 准 采用标 准 采用标 准 采用标 准 采用标 准 采用标 准 采用标 准 采用标 准 采用标 准 采用标 准 采用标 准 采用标 准 全国 500 多家管桩企业均 采用本成果的行业标准 5 3.社会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限 600 字) 本项目研究及标准的实施,全国 500 多家混凝土生产企业采用此标准,大大提高了 预应力混凝土桩企业的安全意识,很大程度上减少预应力混凝土桩企业的安全生产事 故,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减轻了企业的安全生产成本,保障了职工的生命健康和 财产安全。本项目研究及标准的实施,促进了行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和安全技术的进步, 促进了安全装备的开发,促进了我国预应力混凝土桩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显著 的社会效益。本标准制定发布实施后,引领了《预制混凝土衬砌管片安全生产规范》、 《预 拌混凝土安全生产规程》等建材行业标准的编制,促进了我国水泥混凝土制品行业安全 生产类标准化的有关工作展开,具有十分显著的社会效益。 五、主要完成人情况表 姓 名 技术职称 工作单位 蒋元海 教授级高工 排 名 所学专业 嘉兴学院 1 行政职务 建筑材料 现从事专业 二级单位 完成单位 建筑材料 建筑工程学院 嘉兴学院 对本项目主要科学发现的贡献(限 300 字) 项目负责人,全面负责标准项目制定的各项工作:项目计划的提出、组织成立标准制 定工作小组、组织召开第一次编制工作会议,开展标准编制的调研,组织标准编制的第二 次协调工作会议,开展标准征求意见、标准试验验证工作,起草标准初稿、讨论稿、征求 意见稿、送审稿、报批稿等,完成标准的报批等,标准发布后,开展标准的宣贯会议及实 施。 姓 名 匡红杰 排 名 2 行政职务 所长 现从事专业 水泥制品 技术职称 教授级高工 所学专业 机械 工作单位 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 二级单位 6 新型建材研究所 完成单位 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 对本项目主要科学发现的贡献(限 300 字) 行业标准编制的主要参加人之一,参加标准制定工作小组、参加第一次编制工作会议, 参加标准编制的第二次协调工作会议,参加标准征求意见的回复,参加标准讨论稿、征求 意见稿等的讨论与回复,本标准发布后,参加标准的宣贯会议及组织在管桩行业的实施。 姓 名 于缘宝 排 名 3 行政职务 现从事专业 技术职称 高级工程师 所学专业 建筑材料 工作单位 唐山市龙禹水泥制品有限公司 唐海分公司 二级单位 完成单位 建筑材料 唐山市龙禹水泥制品有限公司唐海分公司 对本项目主要科学发现的贡献(限 300 字) 行业标准编制的主要参加人之一,参加标准制定工作小组、参加第一次编制工作会议, 参加标准编制的第二次协调工作会议,参加标准征求意见的回复,参加标准讨论稿、征求 意见稿等的讨论与回复,本标准发布后,参加安全标准的宣贯会议及安全标准在本公司的 实施。 姓 名 魏宜龄 排 名 技术职称 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 广东三和管桩有限公司 完成单位 所学专业 4 行政职务 总工 力学 现从事专业 水泥制品 二级单位 广东三和管桩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主要科学发现的贡献(限 300 字) 行业标准编制的主要参加人之一,参加标准制定工作小组、参加第一次编制工作会议, 参加标准编制的第二次协调工作会议,参加标准征求意见的回复,参加标准讨论稿、征求 意见稿等的讨论与回复,本标准发布后,参加安全标准的宣贯会议及安全标准在本公司的 实施。 7 六、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根据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信厅科[2009]260 号“关于印发 2009 年第二批工业行业标准 制修订计划的通知”, 《预应力混凝土桩安全生产要求》已被正式列入 2009~2011 年度建材 行业标准制定计划,该标准的起草工作由嘉兴学院管桩应用技术研究所负责。经协商由嘉兴学 院、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唐山市龙禹水泥制品有限公司唐海分公司、广东三和管桩 有限公司、广东建华管桩有限公司、宁波浙东建材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中技桩业股份有限公 司、海通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戴园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宁波迈克水泥制品有限公司等单 位组成《预应力混凝土桩安全生产要求》建材行业标准制定工作小组,共同进行完成该项标 准的制定工作。参加单位的主要工作是协助标准的调研、协助标准起草工作中的征求意见、 标准征求意见稿的试验验证等工作,上述参与单位都是标准起草小组成员单位,具体可见本 标准已经发布的“前言”中陈述的情况。 第一完成人签字: 2018.1.22 七 、主要完成单位情况表 单位名称 嘉兴学院 排名 1 对本项目主要科学发现支撑作用情况(限 300 字) 1、本单位是项目负责单位,是本项目的牵头和组织、协调等实施单位; 2、本单位是项目计划的提出单位,由本单位组织成立标准制定工作小组,在嘉兴学院 召开标准项目的第一次编制工作会议,由嘉兴学院组织开展标准编制的调研,组织标准编 制的第二次协调工作会议,组织开展标准征求意见、标准试验验证等工作,由嘉兴学院负 责起草标准初稿、讨论稿、征求意见稿、送审稿、报批稿等,并同时由嘉兴学院完成标准 的报批等。 8 单位名称 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有限公司 排名 2 对本项目主要科学发现支撑作用情况(限 300 字) 1、本单位是项目主要参与单位; 2、本单位参与成立标准制定工作小组,参加标准项目的第一次编制工作会议,参加标 准的调研工作,参加标准编制的第二次协调工作会议,参与开展标准征求意见,参加标准 试验验证等工作。 单位名称 唐山市龙禹水泥制品有限公司唐海分公司 排名 3 对本项目主要科学发现支撑作用情况(限 300 字) 1、本单位是项目主要参与单位; 2、本单位参与成立标准制定工作小组,参加标准项目的第一次编制工作会议,参加标 准的调研工作,参加标准编制的第二次协调工作会议,参与开展标准征求意见,参加标准 试验验证等工作。 单位名称 广东三和管桩有限公司 排名 4 对本项目主要科学发现支撑作用情况(限 300 字) 1、本单位是项目主要参与单位; 2、本单位参与成立标准制定工作小组,参加标准项目的第一次编制工作会议,参加标 准的调研工作,并提供大量的安全事故案例,参加标准编制的第二次协调工作会议,参与 开展标准征求意见,参加标准试验验证等工作。 9 八、推荐单位意见 推荐单位 嘉兴市人民政府 推荐意见:(限 150 字) 由嘉兴学院牵头完成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安全生产研究及行业标准制定”成果, 通过对管桩生产安全事故的统计、分析,提出了安全生产的主要原因及预防措施,制 定了《预应力混凝土桩安全生产要求》(JC/T 2162-2012),填补国内空白,该成果符 合浙江省科技进步奖推荐条例要求,建议推荐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0 九、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不超过 12 项) 知识产权类别 知识产权具体名称 国家 (地区) 授权号 11 授权日期 权利人 发明人(培育人) 十、代表性论文专著目录(不超过 10 项) 作 者 年卷期 页码 论文专著名称/刊物 发表 时间 蒋元海等 行业标准《预应力混凝土桩安全生 书 号 : 产要求》 (JC/T 2162-2012)/中 155160·225 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13 年 4月 蒋元海、潘加根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生产安全事故 2010 年 第 6 分析”/《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期 P 36-40 页 2010 年 12 月 蒋元海 JC/T 2162-2012《预应力混凝土桩 2014 年 第 6 安全生产要求》标准简介”/《混凝 期 , P 70-75 土与水泥制品》 页 2014 年 6月 合 SCI 他 引次数 他引 总次 数 计: 承诺:上述第十、十一部分的知识产权、论文、专著用于报奖的情况,已征得未列入 项目完成单位或完成人的发明人(培育人)、权利人、作者的同意。 第一完成人签字: 2018.1.22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