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首度师范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推荐书.pdf
一、成果简介 获奖时间 奖项名称 获奖等级 授奖部门 2018 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 省部级 二等 奖 北京市人民政 府 省部级 中共北京市 委、北京市人 民政府 省部级 中共北京市 委、北京市人 民政府 2016 2017 北京市“高创计划”教学名师 2018 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培育计划 (宫天然) 省部级 中共北京市 委、北京市人 民政府 2020 职业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中国民族器乐赏析》) 国家级 教育部 2021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奖 国家级 中共中央、国 务院 2021 中国政府奖学金预科教育精品 资源奖 国家级 国家留学基金 管理委员会 2014 第一届全国留学生汉语教学技 能大赛(泰国:楚伟亮) 省部级 一等 奖 原国家汉办/ 孔子学院总部 2017 “一带一路”全球故事演讲大 赛(泰国:苏玉贤) 国家级 新华社、原国 家汉办/孔子 学院总部 2017 第七届北京市“汉语之星”大 赛(刚果:任静) 省部级 一等 奖 北京市教育委 员会 省部级 一等 奖 北京市人民对 外友好协会、 北京市教育委 员会、北京市 外事办公室 成果曾 获奖励 情况 北京市“高创计划”教学名师 2018 第四届“我与北京”主题征文 比赛(意大利:艾琳) 2018 第四届“我与北京”主题征文 比赛(日本:吉田暖歌) 省部级 三等 奖 北京市人民对 外友好协会、 北京市教育委 员会、北京市 外事办公室 2018 “汉语桥”汉语配音大赛(刚 省部级 银奖 原国家汉办/ 果布:任静) 孔子学院总部 2019 2019 年韩国在华留学生市场营 销大赛冠军(韩国:林东炫) 省部级 韩国科技部、 韩国驻华大使 馆 2019 第八届北京市“汉语之星”大 赛(越南:阮秋香) 省部级 一等 奖 北京市教育委 员会 省部级 一等 奖 北京市人民对 外友好协会、 北京市教育委 员会、北京市 外事办公室 省部级 二等 奖 北京市人民对 外友好协会、 北京市教育委 员会、北京市 外事办公室 省部级 三等 奖 北京市人民对 外友好协会、 北京市教育委 员会、北京市 外事办公室 省部级 三等 奖 北京市人民对 外友好协会、 北京市教育委 员会、北京市 外事办公室 省部级 三等 奖 北京市人民对 外友好协会、 北京市教育委 员会、北京市 外事办公室 省部级 三等 奖 北京市人民对 外友好协会、 北京市教育委 员会、北京市 外事办公室 省部级 优秀 奖 北京市人民对 外友好协会、 北京市教育委 员会、北京市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第五届“我与北京”主题征文 比赛(意大利:艾琳) 第五届“我与北京”主题征文 比赛(尼泊尔:刘辉凰) 第五届“我与北京”主题征文 比赛(尼日利亚:常欢) 第五届“我与北京”主题征文 比赛(贝宁:乔西安) 第五届“我与北京”主题征文 比赛(比利时:亚历山大) 第五届“我与北京”主题征文 比赛(意大利:刘锐心) 第五届“我与北京”主题征文 比赛(韩国:康善主) 外事办公室 2020 2020 2020 2020 成果起止 时间 主题词 第五届“我与北京”主题征文 比赛(越南:阮氏玉竹) 第五届“我与北京”主题征文 比赛(泰国:陈怡娜) 第五届“我与北京”主题征文 比赛(马来西亚:黄善颖) 第五届“我与北京”主题征文 比赛(意大利:西蒙) 开始:2013 年 09 月 01 日 省部级 优秀 奖 北京市人民对 外友好协会、 北京市教育委 员会、北京市 外事办公室 省部级 优秀 奖 北京市人民对 外友好协会、 北京市教育委 员会、北京市 外事办公室 省部级 优秀 奖 北京市人民对 外友好协会、 北京市教育委 员会、北京市 外事办公室 省部级 优秀 奖 北京市人民对 外友好协会、 北京市教育委 员会、北京市 外事办公室 完成:2017 年 07 月 15 日 世界百年变局;来华留学;两个“服务”;两个“重大”;两种“智慧”; “润心育人”;教学改革 1.成果简介及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不超过 1000 字) 成果简介 成果立足国家战略急需,坚持“启智润心”“以文育人”理念,用教学改革创新,系统 解决世界百年变局下来华留学教育在育人对象、主体、资源、内容、手段和平台方面遇到的 挑战,举措如下: 对象:深耕重点人群,服务大国外交; 主体:牢记首师姓“师”,服务本土师资; 资源:依托重大成果,孳养一流资源; 内容:依托重大基地,产出特色成果; 手段:用好智慧平台,研发在线标准; 平台:推动智慧转型,实现特色发展。 实践中,坚持以润心为方式,以育人为目标,重视并强化中华传统文化和当代中国文明 的传播,成效显著: 服务大国外交有成效。关注美、俄、英、意等战略重点国家,日、韩等重要邻国,“一 带一路”国家,非洲国家,新复交国家。培训美驻亚太武官 60 名;日本首相高度评价学生 培养质量;培养南非等多国政要子女;培训发展中国家高级官员 350 多人;培养萨尔瓦多等 新复交国学生受到高度赞扬。 培养本土教师有情怀。培养本土教师 300 余人,多数已成本土骨干教师,积极传播中华 文化。国别化培训本土教师 2000 余人,《人民日报》报道培训成效。 孳养一流资源有积累。获国家社科重大项目 3 项、重点 1 项,省部重大 2 项、重点 4 项;各类教学项目 29 项,教学获奖 26 人次;1 门“十三五”国家级教材、1 门国家精品教 学资源;23 项国家教材建设奖。上述成果均服务中华文化传播。 融入当代中国有方法。形成“润心育人”案例集 1 部,学生 4 人获北京“十大汉语之 星”,4 人获北京征文一等奖。出版学生友华文集 2 部;俄、法、伊朗学生用自媒体传播中 国文化;央视报道日本学生抗疫事迹。 保障在线教学有支撑。在线教学评估优秀率连续四个学期超 90%;中文作文智能批改系 统和 HSK 智能分级研究成果惠及 500 余名本科生;主持“国际中文教育在线教学职业技能等 级标准”委托课题。 实现孔院发展有智慧。8 所孔院平台服务 80 万人次,9 获全国先进称号;全国政协主席 汪洋、国家副主席王岐山出席签约、揭牌仪式;成立孔子课堂联调办公室代替被关孔院;转 变孔院发展模式,融入社区和校园,形成“一院一品”特色发展路径。 主要解决的问题 成果着力解决世界百年变局对来华留学教育带来的系统性挑战,表现在: 对象: “一带一路”方兴未艾,但西方国家变数骤增; 主体: 汉语纳入本土体系,但本土教师亟需赋能; 资源: 国内教师经验丰富,但资源建设重复不精; 内容: 中国方案魅力日显,但教学内容亟需厘清; 手段: 在线教学全面推进,但质量标准尚未制定; 平台: 孔子学院完成转隶,但文化传播困难重重。 2.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不超过 1000 字) 坚持问题意识,坚持“润心育人”(“润心启智”“以文育人”)理念,发挥综合学科 优势,构建两个“服务”、两个“重大”、两种“智慧”的教学改革创新实践格局。 1.应对育人对象方面的变化,深耕重点人群,服务大国外交。 以润物无声、文化浸润的方式培养 ...............俄、美、英、德、意等西方国家,日、韩等亚太邻 国,东南亚、中亚、西亚等“一带一路”国家,非洲国家,新建交/复交国家外交官、武 官、高层文化交流官员以及其他各类中文人才。 2.面对育人主体本土化的趋势,牢记首师姓“师”,服务本土师资。 习近平总书记说“首师大是一所很好的学校”。北京市委蔡奇书记提出“首师大姓 ‘师’”。依托教育学科优势,数学“双一流”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等五个 A 类学科,充分 发挥来华留学教育教学和实践优势,针对海外学习者低龄化特点,培养本土汉语骨干教师, 长期开展国别化的线上线下本土汉语师资培训,关注培训中的文化融入,让更具文化传播力 ........ 的本土教师讲好中国故事 ...........。 3.为不断提升育人资源的品质,依托重大成果,孳养一流资源。 以国家社科重大项目(3 项)、国家语委重大项目(2 项)以及国家社科和北京社科重 点项目为支撑,基本都直接关乎中华文化传播 .............,以科研促教改,以教改反哺教学,培育国家 “十三五”规划教材 1 部、国家级精品教学资源 1 套,23 部教材获全国首届教材建设奖。 4.为将中国方案融入育人内容,依托重大基地,产出特色成果。 用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基地(中国语言文学等 3 个)、全国语言文字广基地、 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北京市“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华文教育基地以及与宋 庆龄基金会、越南、印尼教育机构共建海内外实习实践基地,开设百名大使谈外交课程,挖 . 掘首都文化资源,引导学生感知当代中国文明,产出系列 .........................“ .润心育人 ....” .成果 ..,学生屡获省部 级大奖,出版留学生友华文集多部。 5.为提升在线教学的育人质量,用好智慧平台,研发在线标准。 着力推进人工智能等当代中国科技成果与育人的结合 ..............。语言智能研究中心研究成果如中 文作文智慧批改系统、HSK 智能分级研究成果运用到来华留学教育实践;承担汉考国际重大 课题,研发中文在线教学职业技能等级标准。 6.面对孔院育人平台传播困境,推动智慧转型,实现特色发展。 积极转变发展思路,在共建孔院因政治因素被关闭的情况下,发挥国际交流经验和智慧,筹 建孔子课堂协调办公室,保留文化传播阵地 ........;走特色发展之路,实现“一院一品一特色”, 孔院发展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注和肯定。 3.成果创新点(不超过 800 字) 1.紧抓主要矛盾,深耕重点人群。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在系统解决问题的同时,能 够抓住主要矛盾,坚持深耕重点人群。在解决因教学对象的变化所带来的挑战时,牢牢抓住 国家战略急需这一主旨;在解决教学主体变化问题时,坚持“首师大姓‘师’”不动摇;为 培育优质教学资源,紧紧抓住“重大”支撑不放手;在应对教学手段革新挑战时,既重视智 慧育人又高度关注制定标准;在解决孔院发展遇阻的问题上,密切围绕“转”字做文章。 2.依托一流学科,依靠重大成果。紧紧依靠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科的优势,以“双一 流”数学学科,中国语言文学、教育学、马克思主义等 5 个 A 类学科,汉语国际教育等 23 个国家级“双万计划”一流专业以及一批国家级语言文化传承、创新、实践基地为依托,以 多项国家级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以及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为支撑,坚持“以教学促科研, 以科研反哺教学,教研融合发展”的办学思路,全面提升来华留学育人质量。 3.融入新文科理念,关注智慧育人。积极将人工智能、5G 等科学技术前沿成果融入到 教学的全过程,增进留学生对于当代中国文明成果的了解和认知,提升来华留学教育的现代 化、信息化和智慧化办学水平。在大范围推进在线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强化在线教学质量监 督,引入智慧教学系统和国际中文教育云平台,推动在线教学课程制作和质量的不断提升, 在此基础上深入调查研究教师在线教学需求和现状,研发国际中文教育在线教学技能职业标 准,助力教师在线教学提质增效。 4.方式润物无声,过程三全育人。清晰把握来华留学教育的特点,通过系统性的“润 心”实践,实现让留学生“心润”的结果和“育人”的目的。紧紧抓住教师“主力军”,课 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文化实践、平台传播“多渠道”,构建起全员、全程、全方 位“润心育人”的格局。在系列教学改革创新实践中,努力做到:坚持从点滴做起,不大水 漫灌;坚持直达心灵,不隔靴搔痒;坚持久久为功,不急功近利;坚持全程育人,不星星点 点。 4. 成果推广应用效果(不超过 1000 字) 成果坚持问题意识和“润心育人”理念,构建两个“服务”、两个“重大”、两种“智 慧”的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格局,取得显著育人成效。 服务大国外交成效显著。重点关注美、俄、英、意等西方国家,日、韩等重要邻国, “一带一路”国家,非洲国家,新建交或复交国家。培养本科生 2000 余人;培训美驻亚太 武官近 60 名;培养日本留学生质量得到现任日本首相高度评价;培养多米尼克、南非等国 政要子女多人;为“一带一路”国家培训高级官员、学者 350 多人;为萨尔瓦多、所罗门群 岛等新复交国家培养 20 余名留学生,受到学生和留学基金委高度认可。 培养本土教师质量突出。培养本土汉语教师 300 余人;留学生荣获全国汉语教学大赛一 等奖第 1 名;1 人作文入选新华社《“一带一路”100 个全球故事》;国别化培训本土教师 2000 余人,25000 余人次,《人民日报》、印尼《国际日报》等进行了详细报道。 重大成果支撑资源丰富。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3 项、国家重点项目 1 项,省部重大 项目 2 项,省部重点 4 项。15 项成果获司局级以上采纳;各类教学改革项目 29 项,教学获 奖 26 人次;1 门课程入选“十三五”国家级教材、1 门列入国家级精品教学资源;获评国家 级教材建设奖 23 项。 当代中国文明巧妙融入。形成“润心育人”案例集 1 部,学生获省部级奖励 70 余项,4 人获评“十大汉语之星”,4 人获北京市征文比赛一等奖。出版留学生文集 2 部;俄罗斯、 法国、伊朗等留学生利用自媒体传播中国文化;央视新闻报道日本留学生抗疫事迹。 在线教学智慧育人互补。在线教学评估优秀率连续四个学期超 90%,满分率超 40%;中 文作文智能批改系统和 HSK 智能分级研究成果惠及 500 余名本科生;获批“国际中文教育在 线教学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证书研究”委托课题。 孔院发展转型创新思路。5 所孔院、2 所独立孔子课堂、1 个孔子课堂协调办公室累计服 务 80 万人次,9 获全国先进称号,学生获奖近 20 人次;孔院发展受到国家领导人关注,全 国政协主席汪洋为孔子课堂揭牌,国家副主席王岐山出席孔子课堂签约仪式;成立孔子课堂 联调办公室代替被关孔院;转变孔院发展模式,融入社区,融入校园,形成“一院一品”的 特色发展路径。 成果曾以“润心育人”为主题提交相关主管部门,得到高度认可,并建议进行经验推 广。成果可推广性分为三个层次: 面向师范学院,可发挥教师教育优势,培养培训本土汉语教师; 面向首都高校,可挖掘北京文化资源,引导学生关注当代中国; 面向来华留学,应系统开展教学改革,全面推进“润心育人”实践。 二、主要完成人情况 第(1)完成人姓名 刘晓天 性别 女 出生年月 1958 年 02 月 最后学历 硕士研究生 参加工作时间 1975 年 07 月 高校教龄 46 专业技术职称 教授 现任党政职务 首都师范大学跨文化教育研究院 院长 工作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 化学院、跨文化教育 研究院 联系电话 13911566105 现从事工作及专长 英语语言文学研究、 跨文化教育研究 电子信箱 xtliu@cnu.edu.cn 通讯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 北路 83 号国际文化 学院 邮政编码 100089 何时何地受何种省 部级及以上奖励 主 要 贡 献 2002 年获评北京市优秀教师; 2016 年获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管理终身 成就奖; 2014 年、2016、2018 年首都师范大学优秀党员。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新时代对外文化交流和旅游推广体系 创新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对海外文化中心的中文 传播能力进行了系统性研究,相关成果入选国家级要报。主编“跨文化教 育理论与实践”学术专著。应邀在《光明日报》专家视角栏目发表关于推 动汉语国际推广,增强中国软实力的文章;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一带一 路”研究会常务理事,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西欧中心主任。长期致 力于推动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工作。 本人签名: 2021 年 12 月 11 日 第(2)完成人姓名 李秉震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81 年 09 月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 参加工作时间 2006 年 07 月 高校教龄 11 专业技术职称 副教授 现任党政职务 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教学 副院长 工作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 化学院 联系电话 15110114895 现从事工作及专长 对外汉语教学;跨文 化教师教育 电子信箱 5877@cnu.edu.cn 通讯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 北路 83 号国际文化 学院 邮政编码 100089 何时何地受何种省 部级及以上奖励 主 要 贡 献 2014 年获北京市高校青年教师社会调查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015 年、 2021 年两次获得校级德先进个人称号;2019 年首都师范大学教学管理先 进个人,优秀主讲教师 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来华留学教育新格局进行宏观思考,尤其是 对新冠肺炎疫情给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冲击、挑战、机遇和对策进行了深 入探究,撰写论文并在核心期刊《语言教学与研究》发表。对如何在国际 中文教育新发展阶段加强对于留学生的文化育人,使其更加了解、热爱中 国传统文化,认同当代中国治理方案和文明建设成效,进行系统性思考, 全面推进学校来华留学教育“润心育人”教学改革创新和实践,取得了显 著的成效:主持论证跨文化教育二级学科,建设国家级和北京市“双万计 划”本科一流专业,策划组织系列国别化本土汉语教师培训工作等等。 本人签名: 2021 年 12 月 11 日 第(3)完成人姓名 姜国权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78 年 03 月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 参加工作时间 2007 年 07 月 高校教龄 14 专业技术职称 教授 现任党政职务 国际文化学院党总支书记 工作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 化学院 联系电话 13581989188 现从事工作及专长 国际中文教育 电子信箱 jiangguoquan@cnu.edu.cn 通讯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 北路 83 号国际文化 学院 邮政编码 100089 何时何地受何种省 部级及以上奖励 主 要 2013 年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青年拔尖人才; 学青年燕京学者培育对象 2015 年首都师范大 担任首都师范大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在学术研究方面,对于“一带一路”倡议,对于国际中文教育育人实践进 行了深入思考,相关成果在《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刊物发表。这 贡 献 些成果对于推进学校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发展具有突出的指导作用。所承担 的校级课题“习近平关于讲好中国故事重要论述的创新价值”研究,对于 留学生“润心育人”教学改革创新实践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主持北京 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研 究工作,所参与的人工智能研究成果之一:中文作文智能批改系统已经运 用到汉语写作教学实践。 联合主编《留学生的北京故事》,2021 年 12 月出版。 本人签名: 2021 年 12 月 11 日 第(4)完成人姓名 韩梅 性别 女 出生年月 1967 年 07 月 最后学历 硕士研究生 参加工作时间 1990 年 07 月 高校教龄 31 专业技术职称 副教授 现任党政职务 国际文化学院常务副院长、国际 合作交流处处长 工作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 化学院 联系电话 13693263939 现从事工作及专长 跨文化比较研究 电子信箱 hanmei@cnu.edu.cn 通讯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 北路 83 号 国际文 化学院 邮政编码 100089 何时何地受何种省 部级及以上奖励 主 要 贡 献 2004-2006 年获评校级优秀主讲教师; 2008 年校级教改立项“基础英语 写作课教学改革”获评优秀; 2018 年被评为校级优秀党务工作者; 2021 年获得学校第八届师德先进个人称号。 全面统筹学校国际中文教育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推进校内跨 院系学生联合培养工作,推进学校与境内外高校、职业院校和办学机构的 合作与人才培养项目的落地实施。担任学校留学生中华语言文化创新实践 基地负责人,助力提升学生对中华语言文化的理解、认同。联合主编《留 学生的北京故事》,2021 年 12 月出版。 本人签名: 2021 年 12 月 11 日 第(5)完成人姓名 刘士红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82 年 10 月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 参加工作时间 2011 年 07 月 高校教龄 10 专业技术职称 讲师 现任党政职务 无 工作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 化学院 联系电话 13811310214 现从事工作及专长 汉字与中国文化研究 及教学 电子信箱 6049@cnu.edu.cn 通讯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 北路 83 号国际文化 学院 邮政编码 100089 何时何地受何种省 部级及以上奖励 主 要 贡 献 2016、2017、2019、2020 年荣获校级优秀主讲教师 担任国际文化学院汉语言系主任,修订优化本科培养方案,不断提升留学 生育人质量;作为主要参与人,系统构建起“润心育人”教学改革创新实 践格局;多次获评校级优秀主讲教师,教学能力突出,教学管理水平广受 认可;主讲的课程《汉字文化与当代中国》获评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参 与组织撰写“润心育人”课程思政案例库。 本人签名: 2021 年 12 月 11 日 第(6)完成人姓 名 史金生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65 年 09 月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 参加工作时间 1989 年 07 月 高校教龄 32 专业技术职称 教授 现任党政职务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负责人 工作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联系电话 18500979106 现从事工作及专长 汉语语法研究,国际 中文教育 电子信箱 friendwch@126.com 通讯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 北路 83 号文学院 邮政编码 100089 何时何地受何种省 2011 年获河南省优秀社科成果奖;2010 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语言学 部级及以上奖励 家二等奖。 主 要 贡 献 担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负责人,领衔获批国家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大 力推动汉语国际教育本硕博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相关探索对于提升国际 中文教育人才的培养水平至关重要。作为主要参加人开发的语言智能评测 系统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成果二等奖,推出的中文作文智能批改系统已经 运用到汉语写作教学实践,成效显著。 本人签名: 2021 年 12 月 11 日 第(7)完成人姓名 王丽华 性别 女 出生年月 1978 年 05 月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 参加工作时间 2001 年 07 月 高校教龄 20 专业技术职称 讲师 现任党政职务 孔子学院管理办公室主任 工作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 化学院、孔子学院管 理办公室 联系电话 13911280338 现从事工作及专长 跨文化教育、教育管 理、中国古代文学 电子信箱 wanglh@cnu.edu.cn 通讯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 北路 83 号国际文化 学院 邮政编码 100089 何时何地受何种省 部级及以上奖励 主 要 贡 献 2002 年获评华北地区图书协会先进工作者; 学优秀共产党员 2003 年被评为首都师范大 主要承担学校共建孔子学院、独立孔子课堂的前期筹备以及后期建设管理 工作,包括外派教师的选拔、组织召开关乎孔院发展的会议、教师培训、 经费预算等工作。在美在欧孔院因国际政治因素发展遇阻时,及时沟通, 改变发展策略,调整组织形式,成立明尼苏达孔子课堂协调办公室,原明 尼苏达大学孔院下设孔子课堂悉数保留。在孔院发展方面凝练出“一院一 品一特色”的特色化发展路径,孔院累计服务民众 80 余万人次。 本人签名: 2021 第(8)完成人姓名 马思宇 性别 年 12 月 11 日 男 出生年月 1982 年 12 月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 参加工作时间 2012 年 07 月 高校教龄 9 专业技术职称 讲师 现任党政职务 无 工作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 化学院 联系电话 13269608334 现从事工作及专长 汉语国际教育;跨文 化教师教育 电子信箱 masiyu@cnu.edu.cn 通讯地址 海淀区西三环北路 83 号国际文化学院 邮政编码 100089 何时何地受何种省 部级及以上奖励 主 要 贡 献 2015-2016 学年首都师范优秀主讲教师 2016-2017 学年首都师范优秀主 讲教师 2017 年首都师范大学第六届师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在本土汉语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方面进行了系统性探索,学生培养质量突 出;探索出以语言知识教学为主体,文化融入和实践技能教学贯穿教育全 过程的“一体两翼”人才培养模式。主持北京市教委项目“面向海外教学 的汉语基础句型表达功能分布研究”。 本人签名: 2021 年 12 月 11 日 第(9)完成人姓名 卢峭梅 性别 女 出生年月 1969 年 08 月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 参加工作时间 1992 年 07 月 高校教龄 29 专业技术职称 副教授 现任党政职务 副处长 工作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国际合 作交流处 联系电话 13801216790 现从事工作及专长 跨文化比较、国际中 文教育及管理 电子信箱 4205@cnu.edu.cn 通讯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 北路 83 号国际文化 学院 邮政编码 100089 何时何地受何种省 部级及以上奖励 2006 年获校级优秀主讲教师;2016 年布法罗州立大学孔子学院获评先进 孔院 主 曾担任学校共建美国州立布法罗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现任学校国际合 作处副处长,协助处长统筹推动学校的国际化工作;策划大使谈外交系列 要 贡 献 文化课程,广受好评;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起草学校国际中文教育事业 发展“十四五”规划 本人签名: 2021 年 12 月 11 日 第(10)完成人姓 名 舒宁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77 年 03 月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 参加工作时间 2002 年 07 月 高校教龄 19 专业技术职称 助理研究员 现任党政职务 副院长 工作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 化学院 联系电话 13910312032 现从事工作及专长 来华留学教育管理 电子信箱 6090@cnu.edu.cn 通讯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 北路 83 号国际文化 学院 邮政编码 100089 何时何地受何种省 部级及以上奖励 主 要 贡 献 无 负责来华留学生的招生和管理工作;创造性地开展留学生校友工作;参与 组织策划“润心育人”课程思政案例库建设;大力推动第二课堂建设,引 导留学生走进中国社会,了解当代中国。 本人签名: 2021 年 12 月 11 日 评 审 意 见 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专家委员会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审 定 意 见 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委员会主任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