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热带药用资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2021.pdf

Dreamkiller梦境杀手16 页 705.29 KB下载文档
热带药用资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2021.pdf热带药用资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2021.pdf热带药用资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2021.pdf热带药用资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2021.pdf热带药用资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2021.pdf热带药用资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2021.pdf
当前文档共16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热带药用资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2021.pdf

2021/4/16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 批准立项年份 2009.12 通过验收年份 2013.12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 (2020年01月01日-12月31日) 实验室名称:热带药用资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主任:林强 实验室联系人/联系电话:宋鑫明/18689528915 E-mail地址:65891650@qq.com 依托单位名称:海南师范大学 依托单位联系人/联系电话:陈春霞/13876681039 2021年04月16日填报 jybjdpt.cutech.edu.cn/rept/statistics/index?rp_id=7096366c8ad511eb8257fa163e3c7a28&lab_id=291729818aef11eb8257fa163e3c7a28 1/16 2021/4/16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 填写说明 一、年度报告中各项指标只统计当年产生的数据,起止时间为1月1日至12月31日。年度报告的表格行数可 据实调整,不设附件,请做好相关成果支撑材料的存档工作。年度报告经依托高校考核通过后,于次年3月 31日前在实验室网站公开。 二、“研究水平与贡献”栏中,各项统计数据均为本年度由实验室人员在本实验室完成的重大科研成果,以 及通过国内外合作研究取得的重要成果。其中: 1.“论文与专著”栏中,成果署名须有实验室。专著指正式出版的学术著作,不包括译著、论文集等。未正 式发表的论文、专著不得统计。 2. “奖励”栏中,取奖项排名最靠前的实验室人员,按照其排名计算系数。系数计算方式为:1/实验室最靠 前人员排名。例如:在某奖项的获奖人员中,排名最靠前的实验室人员为第一完成人,则系数为1;若排名 最靠前的为第二完成人,则系数为1/2=0.5。实验室在年度内获某项奖励多次的,系数累加计算。部委 (省)级奖指部委(省)级对应国家科学技术奖相应系列奖。一个成果若获两级奖励,填报最高级者。未正 式批准的奖励不统计。 3.“承担任务研究经费”指本年度内实验室实际到账的研究经费、运行补助费和设备更新费。 4.“发明专利与成果转化”栏中,某些行业批准的具有知识产权意义的国家级证书(如:新医药、新农药、 新软件证书等)视同发明专利填报。国内外同内容专利不得重复统计。 5.“标准与规范”指参与制定国家标准、行业/地方标准的数量。 三、“研究队伍建设”栏中: 1.除特别说明统计年度数据外,均统计相关类型人员总数。固定人员指高等学校聘用的聘期2年以上的全职人 员;流动人员指访问学者、博士后研究人员等。 2.“40岁以下”是指截至当年年底,不超过40周岁。 3.“科技人才”和“国际学术机构任职”栏,只统计固定人员。 4.“国际学术机构任职”指在国际学术组织和学术刊物任职情况。 四、“开放与运行管理”栏中: 1.“承办学术会议”包括国际学术会议和国内学术会议。其中,国内学术会议是指由主管部门或全国性一级 学会批准的学术会议。 2.“国际合作项目”包括实验室承担的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外专局等部门主管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参与的国际重大科技合作计划/工程(如:ITER、CERN等)项目研究,以及双方单位之间正式签订协议书的 国际合作项目。 jybjdpt.cutech.edu.cn/rept/statistics/index?rp_id=7096366c8ad511eb8257fa163e3c7a28&lab_id=291729818aef11eb8257fa163e3c7a28 2/16 2021/4/16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 一、简表 实验室名称 热带药用资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研究方向 (据实增删) 姓名 实验室 主任 实验室 副主任 (据实增删) 学术 委员会主任 研究方向1 热带药用资源化学成分研究 研究方向2 热带药用资源药理活性研究 研究方向3 天然产物结构修饰与合成 研究方向4 天然产物开发技术研究 林强 研究方向 出生日期 1962-07 职称 姓名 陈光英 研究方向 出生日期 1971-09 职称 姓名 郑彩娟 研究方向 出生日期 1983-10 职称 姓名 孙汉董 研究方向 出生日期 研究水平与 贡献 1939-11 职称 发表高水平论文 58 天然产物结构修饰与合成 任 职 时 间 正高级 热带药用资源化学成分研究 任 职 时 间 正高级 国内出版 任 职 时 间 正高级 一等奖 2013 天然药物化学 任 职 时 间 正高级 篇 2016 国内论文 11 篇 部 国 外 出 版 2 0 部 项 二 等 奖 0 项 二 等 奖 0 项 0 项 奖励 国家自然科学奖 2013 热带药用资源化学成分研究 论文与专著 科技专著 2013 0 国家技术发明奖 一等奖 0 项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一等奖 0 项 二 等 jybjdpt.cutech.edu.cn/rept/statistics/index?rp_id=7096366c8ad511eb8257fa163e3c7a28&lab_id=291729818aef11eb8257fa163e3c7a28 3/16 2021/4/16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 奖 省、部级科技奖励 项目到账 总经费 467.200 万元 一等奖 纵向经费 发明专利 申请数 0 项 二 等 奖 293.700 万 元 横 向 经 费 项 授 权 数 项 转 化 总 经 费 项 行 业/ 地 方 标 准 16 发明专利与 成果转化 成果转化 标准与规范 国际学术 机构任职 (据实增删) 项 万元 0.000 0 项 实验室流动人员 5 人 院士 0 人 高层次人才 14 人 青年人才 27 人 新引进人才 1 人 2 人 0 人 29 人 任职机构或组织 国内 4 本年度进站博士后 0 学科1 人 化学 在读博士生 学科发展与 人才培养 17 5242 国际 3500.000 M2 人 人 在读硕士生 学时 承担研究生课程 1 部 0 次 实验室 网址 职务 国外 本年度出站博士后 学科2 年度新增国际合作项目 实验室面积 12 人 访问学者 承办学术会 议 万元 22.500 46 大专院校教 材 开放与 运行管理 项 实验室固定人员 依托学科 (据实增删) 承担本科课 程 0 姓名 博士后 研究生培养 0 国家标准 科技人才 研究队伍建 设 转化数 0 学科3 学时 1260 国内 (含港澳台) 2 次 国际合作计划 0 项 http://sbgjsys.hainnu.edu.cn/ jybjdpt.cutech.edu.cn/rept/statistics/index?rp_id=7096366c8ad511eb8257fa163e3c7a28&lab_id=291729818aef11eb8257fa163e3c7a28 4/16 2021/4/16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 主管部门年度经费投入 (教育部直属高校不 填) 800.000 依托单位年度经费投入 651.000 万元 万元 二、研究水平与贡献 1、主要研究成果与贡献 结合研究方向,简要概述本年度实验室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与进展,包括论文和专著、标准和规范、发明专利、仪器研发方 法创新、政策咨询、基础性工作等。总结实验室对国家战略需求、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行业产业科技创新的贡献,以及产生 的社会影响和效益。 本年度结合海南岛具有丰富的热带药用生物资源、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和建设海南健康岛的需要,主要开展海南特有药用生 物、民族传统药物和海洋动植物及其共附生微生物的活性成分研究、作用机制、结构修饰与合成及综合开发利用研究。本面 度研究成果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58篇,中文核心期刊11篇,出版科技专著4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6项,授权12项。 本年度完成了黄皮、长花龙血树、蜂窝草等具有海南地域特色的黎族药用植物化学成分和6株海南药用红树内生微生物次级 代谢产物的系统研究工作,获得500余个单体化合物,其中新化合物100多个。通过与哈尔滨医科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 学、福建中医药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合作对获得化合物的抗肿瘤、抗炎、抗HIV、神经保护、抗菌、抗骨质疏松、抗缺血性 脑卒中、降血糖、抗农业和渔业病害等活性进行评价,发现了60多个活性显著的化合物,并选择了多个活性分子进行了作 用机制和构效关系的研究,发现了多个具有新药开发前景的候选分子,对阐明海南黎药资源和海洋生物资源的药效物质基 础、推动海南药用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和保护红树资源等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学科成员与省内的企业广泛合作,协助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把学科中的科研成果进行转 化,不断提升产学研一体化能力。学科成员与省民族医药学会合作在科技园注册公司,构建黎药研究、开发和应用平台,开 发了沉香牙膏等系列产品。同时与深圳市容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海南松吉云商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省内外企业进行合作, 进行诺丽的系列产品开发研究,开发了诺丽果复合果汁、诺丽果口服液、诺丽酵素美白防晒霜等产品,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 项,并有2项专利已获得授权,提升了诺丽的附加值与应用开发价值。 2、承担科研任务 概述实验室本年度科研任务总体情况。 2020年,重点实验室承担国家级项目12项,海南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子课题)1项,海南省重点项目8项,海南省自然科 学基金13项,海口市科技计划项目1项,为实验室科研水平的快速提升提供了保障。重点实验室围绕海南丰富的热带药用生 物及海洋微生物资源,系统深入地研究了数十种海南热带药用植物及海洋微生物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结构修饰与合成和 综合开发利用。研究成果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58篇,中文核心期刊11篇,出版科技专著4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6项,授权 12项。“热带海岛生态环境保护与生物资源综合利用团队”获首批海南省“双百”人才团队。 jybjdpt.cutech.edu.cn/rept/statistics/index?rp_id=7096366c8ad511eb8257fa163e3c7a28&lab_id=291729818aef11eb8257fa163e3c7a28 5/16 2021/4/16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 请选择本年度内主要重点任务(10项以内)填写以下信息: 序号 项目课题名称 编号 负责人 起止时间 经费(万元) 类别 1 基于JAK-STAT信号通路 抑制的海南雪花属植物中 抗RA活性成分的发现及其 作用机制研究 21967008 刘艳萍 2020-01-01--2023-12-31 40.000 国家自 然科学 基金 2 来源于濒危红树红榄李的 三株内生真菌次级代谢产 物及其抗缺血性脑卒中作 用机制研究 41866005 陈光英 2019-01-01--2022-12-31 40.000 国家自 然科学 基金 3 氧化重排构建环戊烯二酮 (CPD)结构及其在含CPD 骨架天然产物仿生合成中 的应用 21702039 郑超 2018-01-01--2020-12-31 25.000 国家自 然科学 基金 4 海南水锦树属植物中BTK 抑制剂的发现及其基于 BCR信号通路抑制的抗 MCL作用机制研究 32070390 刘艳萍 2021-01-01--2024-12-31 58.000 国家自 然科学 基金 5 海南药用红树木果X内生真 菌多样性及农用生物活性 代谢产物研究 38.000 国家自 然科学 基金 6 三株药用红树角果木内生 真菌抗弧菌活性次级代谢 产物及作用机制研究 21662012 陈光英 2017-01-01--2020-12-31 40.000 国家自 然科学 基金 7 深红、近红外金属铱配合 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在光 动力学治疗肿瘤中的应用 研究 22061016 李高楠 2021-01-01--2024-12-31 40.000 国家自 然科学 基金 8 多维功能化石墨烯复合材 料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检 测海洋致病细菌的研究 21665007 孙伟 2017-01-01--2020-12-31 42.000 国家自 然科学 基金 9 组织工程用氧化海藻酸盐/ 聚丙烯酰胺互穿网络均相 凝胶的构建、结构与性能 研究 51963009 林强 2020-01-01--2023-12-31 41.000 国家自 然科学 基金 10 三种海南腺萼木属植物中 选择性JAK抑制剂的发现及 其基于JAK-STAT信号通 路抑制的抗UC作用机制研 究 41.000 国家自 然科学 基金 21760093 22067005 郑彩娟 付艳辉 2018-01-01--2021-12-31 2021-01-01--2024-12-31 注:请依次以国家创新2030-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重点和重大、创新研究群体计划、杰出 青年基金、重大科研计划)、国家科技(攻关)、国防重大、国际合作、省部重大科技计划、重大横向合作等为序填写,并在类 别栏中注明。只统计项目/课题负责人是实验室人员的任务信息。只填写所牵头负责的非涉密项目或课题。 若该项目或课题为某项目的子课题或子任务,请在名称后加*号标注。 jybjdpt.cutech.edu.cn/rept/statistics/index?rp_id=7096366c8ad511eb8257fa163e3c7a28&lab_id=291729818aef11eb8257fa163e3c7a28 6/16 2021/4/16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 三、研究队伍建设 1、各研究方向及研究队伍 研究方向 学术带头人 主要骨干 热带药用资源化学成分研究 陈光英 宋小平,韩长日,郑彩娟,陈文豪, 付艳辉 热带药用资源药理活性研究 何文英 戴春燕,易继凌,刘艳萍,刘炜 天然产物结构修饰与合成 林强 吴明书,彭明生,王恩举,吴禄勇, 郑超,李高楠 天然产物开发技术研究 孙伟 刘红,史载峰,纪明慧,颜慧琼 2.本年度固定人员情况 序号 姓名 类型 性别 学位 职称 出生年 月 1 陈光英 管理人员 女 博士 正高级 197109 2 韩长日 研究人员 男 学士 正高级 195501 3 宋小平 研究人员 女 学士 正高级 195606 4 郑彩娟 管理人员 女 博士 正高级 198310 5 陈文豪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正高级 198011 6 付艳辉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正高级 198011 7 黎婉珊 研究人员 女 博士 副高级 198907 8 农旭华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中级 198210 9 周学明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中级 198901 10 余章昕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中级 198609 11 宋鑫明 管理人员 男 博士 副高级 198211 12 罗由萍 技术人员 女 博士 副高级 198111 13 李小宝 管理人员 男 博士 副高级 198511 14 何文英 研究人员 女 博士 正高级 1969- jybjdpt.cutech.edu.cn/rept/statistics/index?rp_id=7096366c8ad511eb8257fa163e3c7a28&lab_id=291729818aef11eb8257fa163e3c7a28 7/16 2021/4/16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 07 15 刘炜 研究人员 女 博士 正高级 197808 16 戴春燕 研究人员 女 博士 正高级 198103 17 刘艳萍 研究人员 女 博士 正高级 197807 18 易继凌 研究人员 女 博士 中级 198701 19 朱林华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副高级 198104 20 牛燕燕 技术人员 女 博士 中级 198611 21 林强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正高级 196207 22 吴明书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正高级 196404 23 彭明生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正高级 196703 24 王恩举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正高级 197007 25 吴禄勇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副高级 197906 26 郑超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副高级 198702 27 王向辉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副高级 198204 28 张小朋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副高级 198610 29 李高楠 研究人员 女 博士 副高级 198301 30 钮志刚 技术人员 男 博士 副高级 198203 31 孙伟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正高级 197504 32 史载峰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正高级 196906 33 刘红 研究人员 女 博士 正高级 196809 34 于长江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中级 198302 35 熊雯婧 研究人员 女 博士 中级 198911 36 纪明慧 研究人员 女 博士 副高级 196806 jybjdpt.cutech.edu.cn/rept/statistics/index?rp_id=7096366c8ad511eb8257fa163e3c7a28&lab_id=291729818aef11eb8257fa163e3c7a28 8/16 2021/4/16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 37 游诚航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中级 198602 38 郭飞燕 研究人员 女 博士 副高级 196304 39 刘艳玲 研究人员 女 博士 正高级 197809 40 吴水星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中级 198008 41 冯华杰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副高级 198110 42 石建军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中级 198408 43 颜慧琼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中级 198612 44 陈秀琼 技术人员 女 博士 中级 198906 45 南旭莹 研究人员 女 博士 副高级 197310 46 黄国雷 技术人员 男 博士 中级 198211 注:(1)固定人员包括教学科研人员、专职研究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四种类型,应为所在高等学校聘用的聘期2年以上的 全职人员。 3、本年度流动人员情况 序号 姓名 类型 性别 出生日 期 职称 国别 工作单位 在实验室工作期限(月) 1 代德才 其他 男 198710 中级 中国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 2 2 赵栋霖 其他 男 198312 中级 中国 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1 3 黄刚良 其他 男 197209 正高级 中国 重庆师范大学 1 4 孙见凡 其他 女 198608 副高级 中国 江苏大学 1 5 徐静 其他 男 198111 正高级 中国 海南大学 2 注:(1)流动人员包括“博士后研究人员、访问学者、其他”三种类型,请按照以上三种类型进行人员排序。(2)在“实验室 工作期限”指流动人员本年度工作的月数。 四、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 1、学科发展 jybjdpt.cutech.edu.cn/rept/statistics/index?rp_id=7096366c8ad511eb8257fa163e3c7a28&lab_id=291729818aef11eb8257fa163e3c7a28 9/16 2021/4/16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 简述实验室所依托学科的年度发展情况,包括科学研究对学科建设的支撑作用,以及推动学科交叉与新兴学科建设的情况。 实验室依托化学学科,化学学科为海南省特色A类学科,化学学科为我校的传统优势学科,也是我校的特色突出学科,在热 带药用植物化学研究方向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化学学科拥有化学一级博士点、化学一级硕士点、化学教育专业硕士点、生 物与医药专业硕士点授予权。该学科本着立足本地优势资源,为海南“一带一路”建设和绿色宝岛服务的定位思想,通过凝 练科研方向,合理分配师资力量,优化配置科研硬件与软件,注重学科与环境、能源、生命、材料学科的交叉及融合,已形 成了4个稳定、极具特色的研究方向:热带药用植物化学、有机合成化学、材料物理化学和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其中热带 药用植物化学和有机合成化学依托的有机化学学科为海南省重点学科。热带药用植物化学与药理活性研究团队为教育部创新 团队。2020年“热带海岛生态环境保护与生物资源综合利用团队”获首批海南省“双百”人才团队,人才团队也简接推动 了化学学科的发展。 本年度针对我省医药行业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的培养能力严重不足,依托重点实验室师资力量和科研成果,依托制药工程本 科专业与本校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成功申请生物与医药硕士专业学位点。该学位立足于医药产业的发展,结合海南 岛具有丰富的热带药用植物资源和建设国际旅游岛的需要,加快医药高新产业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为海南“一带一路”建 设和绿色宝岛服务培养高素质的药物研发与创制新药的专业人才。将来直接服务于我省特有药用植物、民族传统药物和海洋 生物的活性成分研究及综合开发利用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对加快推动海南省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有着十 分重要的作用。 2、科教融合推动教学发展 简要介绍实验室人员承担依托单位教学任务情况,主要包括开设主讲课程、编写教材、教改项目、教学成果等,以及将本领 域前沿研究情况、实验室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情况。 本年度实验室成员承担《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化学》、《药理学》等本科生课程5242课时,承担《化学前沿》、《高 等有机化学》等研究生课程1260课时,在教学过程中将本领域前言研究情况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同时组织学生通过查阅与 本领域前言相关的文献,通过PPT形式进行课堂讲解。本年度实验室成员主持海南省教改项目12项,海南师范大学教改项目 9项,《依托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化学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获海南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利用实验室科研 平台,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国家级6项、省级18项、校级25项;实验室成员陈光英教授等结合实验室科研 成果主讲的《黎药的发展与应用》在2014年被评为海南省精品视频公开课,此后在全校开展公共课,向全校师生科普海南 特色黎药的发展和实验室的发展成果。研究生课程教学中《高等有机化学》入选海南省及教育部首批研究生课程建设试点课 程。实验室成员编写教材、著作4部,其中李高楠副教授编写的:中国石化出版社《四硫富瓦烯功能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光 电性质研究》为我校研究生“现代化学发展前沿及实验技术”课程参考书。 3、人才培养 (1)人才培养总体情况 jybjdpt.cutech.edu.cn/rept/statistics/index?rp_id=7096366c8ad511eb8257fa163e3c7a28&lab_id=291729818aef11eb8257fa163e3c7a28 10/16 2021/4/16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 简述实验室人才培养的代表性举措和效果,包括跨学科、跨院系的人才交流和培养,与国内、国际科研机构或企业联合培养 创新人才等。 依托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科研平台,每年接收100余名本科生进入实验室学习,以提高本科生的科研素养与创新能力,指导本 科生参加多项国家级等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参加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 作品竞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并获得奖励。 在研究生和博士生培养过程中积极开展人才的交流与培养,实验室目前在读国际留学生4名;与海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合作开展学术研究,与法国索邦大学张勇民院士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与香港浸会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 海南省人民医院、海南鑫开源医药科技公司等国内外科研机构和企业联合培养创新人才。 (2)研究生代表性成果(列举不超过3项) 简述研究生在实验室平台的锻炼中,取得的代表性科研成果,包括高水平论文发表、国际学术会议大会发言、挑战杯获奖、 国际竞赛获奖等。 研究生依托实验室平台获得海南省等研究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9项资助,在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等 期刊发表SCI论文20余篇,6名同学被评为海南师范大学优秀毕业生和优秀学生干部,6名学生获海南省优秀硕士毕业论文。 例如,博士生白猛针对海南农业、渔业发展过程中的病虫害,筛选获得四株具有农用生物活性的药用红树植物来源内生真 菌,并对进行次级代谢产物的系统研究,发现29个新化合物(2个为新颖骨架的化合物)。筛选发现7个具有抑制棉铃虫幼 虫生长活性、杀线虫、库蚊幼虫致死活性和抗弧菌活性的化合物,为海南农业、渔业新型生物农业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了基础 材料。以上研究成果发表于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等权威期刊,并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博士生周石洋基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病症,而海南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类疾病多发地区。以本实验室前期发现 的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性的化合物dysdensiol K。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合成四个系列共计98个双环共轭烯酮类化合物, 发现2个高活性化合物,并进行构效关系探讨、作用机制研究与小鼠体内活性测试,为今后进一步研究药效学或者结构改造 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以上研究结果发表于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等期刊。 (3)研究生参加国际会议情况(列举5项以内) 序号 参加会议形式 学生姓名 硕士/博士 参加会议名称及会议主办方 导师 注:请依次以参加会议形式为大会发言、口头报告、发表会议论文、其他为序分别填报。所有研究生的导师必须是实验室固定研究 人员。 五、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 1、开放交流 (1)开放课题设置情况 jybjdpt.cutech.edu.cn/rept/statistics/index?rp_id=7096366c8ad511eb8257fa163e3c7a28&lab_id=291729818aef11eb8257fa163e3c7a28 11/16 2021/4/16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 简述实验室在本年度内设置开放课题概况。 重点实验室充分开放运行,设立开放课题,以吸引国内高层次研究机构的优秀人才到重点实验室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工作, 增强重点实验室的科研水平和影响力,从而促进学术交流和新兴交叉学科的形成与发展,推动我国热带药用资源的研究与开发 利用。 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面向实验室内外从事相关应用基础与应用技术研究的大学、院校及研究所,研究方向与热带药用资源化学 内容密切相关,力争涵盖实验室 4 个主要研究方向,按照“公平竞争、择优支持”的原则对各申请进行评审,优先资助学术思想 新颖、立论根据充分、研究目标明确、研究内容具体、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合理、在资助期限内可取得突出成果的研究项目。 开放课题设置每个项目资助强度为 2-5 万元,研究期限为 1-2 年,项目结题要求至少发表一篇SCI收录的期刊论文。 2020年期间共设立 4 个开放课题,开放基金总额12万元。 开放课题的设立,对于促进热带药用植物资源的研究与开发利用以及国内外学术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学术论文的发表、研 究生的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同时也为国内外同行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合作、交流平台,扩大了实验室的对外影响力。 序 号 课题名称 经费 额度 承 担 人 职称 承担人单位 课题起止时间 1 基于化学表观遗传修饰策略从热带药用植物老鼠簕内生真菌中 发现靶向IDO蛋白的抗肿瘤活性成分 3.000 崔 辉 副教 授 广州中医药大 学 2021-01-01-2022-12-31 2 海洋来源真菌Penicillium sumatrense中curvularin类化合 物及其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抑制活性 3.000 曹 飞 副教 授 河北大学 2021-01-01-2022-12-31 3 基于多靶点的山香圆叶抗糖尿病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研究 3.000 高 洁 讲师 江西师范大学 2021-01-01-2022-12-31 3.000 余 金 生 研究 员 华东师范大学 2021-01-01-2022-12-31 3.000 谭 海 波 副研 究员 中国科学院华 南植物园 2021-01-01-2022-12-31 4 5 含氟 α-季碳氨基酸的催化不对称合成及其应用研究 红千层酮 E 的仿生合成、构效关系以及抗 MRSA 药理机制 注:职称一栏,请在职人员填写职称,学生填写博士/硕士。 (2)主办或承办大型学术会议情况 序 号 会议名称 主办单位名称 会议 主席 召开时 间 参加 人数 类 别 1 第二届海上新丝路生命生态科学大会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蛋白 质组学专业委员会 贺福 初 202012-05 150 全 国 性 2 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天然产物与生物合 成化学生物学”学术研讨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 部 岳建 民 202012-01 120 全 国 性 注:请按全球性、地区性、双边性、全国性等类别排序,并在类别栏中注明。 (3)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情况 jybjdpt.cutech.edu.cn/rept/statistics/index?rp_id=7096366c8ad511eb8257fa163e3c7a28&lab_id=291729818aef11eb8257fa163e3c7a28 12/16 2021/4/16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 请列出实验室在本年度内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概况,包括与国外研究机构共建实验室、承担重大国际合作项目或机 构建设、参与国际重大科研计划、在国际重要学术会议做特邀报告的情况。请按国内合作与国际合作分类填写。 2020年度,实验室成员参加2020药物化学研讨会、2020中国药学大会、2020微生物遗传前言交叉云端论坛、天然产物与 生物合成化学生物学学术研讨会等会议60余人次。陈光英常务副主任应邀分别在2020年“第二届海上新丝路生命生态科学 大会”和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天然产物与生物合成化学生物学”学术研讨会作大会报告。 邀请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孙汉董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岳建民院士、北京大学雷晓光教授、北京大学屠鹏 飞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林厚文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周剑教授、中山大学匡代彬教授等来实验室讲学或者开展合作研究。 柔性引进华东师范大学周健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吴军教授,给实验室进行指导,并开展交流与合作。 与法国科学院院士法国索邦大学张勇民院士建立院士工作站,并联合申报海南省院士创新平台科研专项,已在长花龙血树等 黎药植物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结构修饰等方面开展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派出实验室人员郑超博士去美国、戴春燕博士去英国学习研究2人次。余章昕博士赴澳门参加科技部组织的第九届中药质量 鉴定技术研修班,并做学术交流报告。 (4)科学传播 简述实验室本年度在科学传播方面的举措和效果。 本年度实验室在科学传播方面主要采用承办学术会议、外出参加学术会议、邀请专家来校讲学、设置开放课题、发布新闻、 开放日进行科普、实验室成员外出讲学科普等方式。 实验室始终坚持合作共赢的模式,按照“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运转,建立完善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和开放模 式。2020年,实验室承办天然产物与生物合成化学生物学学术研讨会、第二届海上新丝路生命生态科学大会,国内外500余 名专家学者参会;派出实验室人员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60余人次,其中3人次应邀在大会上作邀请报告。邀请中国科学院昆 明植物研究所孙汉董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岳建民院士等国内外专家来实验室指导、交流。 2、运行管理流 (1)学术委员会成员 序号 姓名 性别 职称 出生日期 工作单位 国别 1 孙汉董 男 正高级 1939-11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国 2 岳建民 男 正高级 1966-11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 中国 3 陈芬儿 男 正高级 1965-08 复旦大学 中国 4 张勇民 男 正高级 1964-06 法国索邦大学 法国 5 韩长日 男 正高级 1955-01 海南师范大学 中国 jybjdpt.cutech.edu.cn/rept/statistics/index?rp_id=7096366c8ad511eb8257fa163e3c7a28&lab_id=291729818aef11eb8257fa163e3c7a28 13/16 2021/4/16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 6 林强 男 正高级 1962-07 海南师范大学 中国 7 阿吉艾克拜尔·艾萨 男 正高级 1964-09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所 中国 8 陈光英 女 正高级 1971-09 海南师范大学 中国 9 陈文华 男 正高级 1971-05 五邑大学 中国 10 陈业高 男 正高级 1965-04 云南大学 中国 11 戴好富 男 正高级 1974-09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中国 12 雷晓光 男 正高级 1979-03 北京大学 中国 13 潘远江 男 正高级 1968-05 浙江大学 中国 14 宋小平 女 正高级 1956-06 海南师范大学 中国 15 王长云 男 正高级 1965-02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 16 魏建和 男 正高级 1968-03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中国 17 余孝其 男 正高级 1967-06 四川大学 中国 18 禹志领 男 正高级 1969-05 香港浸会大学 中国 19 翟宏斌 男 正高级 1966-10 北京大学 深圳研究生院 中国 20 张庆英 女 正高级 1971-05 北京大学 中国 (2)学术委员会工作情况 请简要介绍本年度召开的学术委员会情况,包括召开时间、地点、出席人员、缺席人员,以及会议纪要。 11月14日上午,热带药用资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20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在我校化学与化工学院二楼会议室召开。孙 汉董、陈文华、陈业高、翟宏斌、雷晓光、余孝其、韩长日、林强、陈光英、宋小平10位学术委员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 特邀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田伟生研究员出席。我校校长林强教授、科研处处长左朋建教授、化学与化工学院班子 成员和重点实验室的学术骨干参加了此次会议。 实验室的汇报部分由孙汉董院士主持,会议讨论由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韩长日教授主持。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陈光英 教授结合实验室的现状,分别从研究水平与贡献、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开放交流、实验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 思路等方面进行了汇报。与会专家分别对重点实验室青年教师代表何文英、郑彩娟、农旭华、黎婉珊、郑超等人的工作汇 报,及周学明、余章昕老师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书进行了讨论和指导。 与会委员充分肯定了实验室各项工作取得的进展,认为过去一年实验室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和开放交流等方面 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国内知名高校的重点实验室相比,人才队伍体量较小,成果的显示度不够,应加大人才引进力 度,增加研究经费投入,要加强队伍建设,各成员应围绕重点实验室的发展主题,凝练研究方向,发挥自身优势,做出自己 的特色。 jybjdpt.cutech.edu.cn/rept/statistics/index?rp_id=7096366c8ad511eb8257fa163e3c7a28&lab_id=291729818aef11eb8257fa163e3c7a28 14/16 2021/4/16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 (3)主管部门和依托单位支持情况 简述主管部门和依托单位本年度为实验室提供实验室建设和基本运行经费、相对集中的科研场所和仪器设备等条件保障的情 况,在学科建设、人才引进、团队建设、研究生培养指标、自主选题研究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的情况。 主管部门科技厅和依托单位海南师范大学投入了1451万元,经费主要用于购置先进的研究分析与测试设备及其维护保养费 用、改善实验室工作环境、维持实验室的正常运行以及人才引进科研启动配套资助等。 重点实验室拥有 3500平方米的实验室面积,建有天然产物化学研究室、药理室、药物合成室、天然产物开发研究室、药材 库房和分析测试中心。实验室具有核磁共振波谱仪、高分辨质谱仪、液质联用仪和单晶衍射仪等一批大型仪器设备,总值 4480余万元,学校每年有专拨的大型仪器维护费来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转。 依托单位授权本实验室根据学科发展需要招聘本学科急需的学术带头人和科研骨干,主管部门教育厅和依托单位2020年为 实验室提供11名博士研究生和15名硕士研究生。主管部门和依托单位在实验室团队建设方面也给予了优先支持。 依托单位每年对实验室进行年度考核,并给予指导意见。 3、仪器设备 简述本年度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开放共享情况,研制新设备和升级改造旧设备等方面的情况。 对所有仪器设备采取集中管理,实验室内调用共享,并且对大型仪器配备专职技术人员进行管理,使用人员严格执行海南师 范大学和本实验室的有关制度,通过上机操作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独立使用仪器。为实现仪器有序高效的使用,共享 平台采用了网上预约,用户可通过多渠道查询仪器功能及状态,大大提高了仪器预约使用的便利性和可控性。同时,给实验 室专职管理人员创造条件,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进修机会,提高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使仪器原有的功能得到充分利用并 能进行深层次的开发。仪器运行良好,绝大多数仪器处于满负荷运转,为科研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实验室所有的大型仪器已加入海南省的大型仪器共享平台,而且是海口市科研仪器设备共享中心,对外共享4902机时。实 验室目前共有50万以上设备 25台。 六、审核意见 1、实验室负责人意见 实验室承诺所填内容属实,数据准确可靠。 jybjdpt.cutech.edu.cn/rept/statistics/index?rp_id=7096366c8ad511eb8257fa163e3c7a28&lab_id=291729818aef11eb8257fa163e3c7a28 15/16 2021/4/16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 数据审核人: 实验室主任: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2、依托高校意见 依托单位年度考核意见 (需明确是否通过本年度考核,并提及下一步对实验室的支持。) 依托单位负责人签字: 单位公章 jybjdpt.cutech.edu.cn/rept/statistics/index?rp_id=7096366c8ad511eb8257fa163e3c7a28&lab_id=291729818aef11eb8257fa163e3c7a28 16/1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