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药用资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度工作总结2019.pdf
热带药用植物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总结报告 (2017年1月1日到2018年12月31日) 1、实验室的总体运行状况; 自实验室成立以来,实验室非常重视规范和完善实验室的运行管 理制度。根据《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国科发基 [2008]539号)、教育部《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 (教技[2003]2号)、海南省《海南省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的通知(琼 科[2018]21号)等管理文件的规定,为实现实验室的工作目标,切实 加强实验室各项日常工作的管理,促进实验室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民 主化和规范化,实验室制定了实验室管理办法、重点实验室开放管理 暂行规定、开放课题基金管理办法等系列规章制度,以此规范和加强 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管理。 1.1 人员管理 (1)实行主任负责制。主任的职责是组织和领导实验室各类人 员开展教学、科研、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实验室开放、对外服务等各 项工作;组织制定本实验室建设规划和年度、学期工作计划,并组织 实施和检查执行情况。 (2)实验室实行课题制管理和试行下聘一级的人事制度。实验 室的研究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和依托单位的规章制度,履行聘任 合同所规定的责任和义务;对违反依托单位和实验室规章制度以及不 能履行所规定的责任和义务者,实验室将视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处 罚,直至解聘。 1.2 仪器设备管理 (1)重点实验室所属仪器设备必须独立管理,并指定专人负责, 注意开发所管仪器的全部功能使其充分发挥作用。仪器使用时应优先 照顾重点实验室内的课题,以便保证课题的按期完成。 (2)大型仪器应用中英文编写操作规程、工作方法、对测试材 料的要求,常规测试项目等。仪器设备使用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 程并记录。因未遵守操作规程引起损坏时,应查明责任,按有关规定 予以处理。 (3)注重仪器设备及实验室的防火、防水等安全管理,避免造 成不必要的财产损失。重点实验室应确定安全负责人及预防措施,确 保实验室安全运行。 1.3 开放合作 实验室始终坚持合作共赢的模式,按照“开放、流动、联合、竞 争”的运行机制运转,建立完善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和开放模式。实验 室从国家相关部门、依托单位以及横向联合研究中筹集开放基金,不 断加大开放式科研力度,同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合作研究。 2、实验室财务收支状况及实验室运行经费的使用情况 (含依托单位支持情况); 实验室财务管理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执行。2017-2018实 验室经费投入540万元,其中主管部门科技厅投入了340万元(中央支 持地方经费240万元,科技厅专项100万元),依托单位海南师范大学 投入了200万元,经费主要用于购置先进的研究分析与测试设备及其 维护保养费用、改善实验室工作环境、维持实验室的正常运行以及人 才引进科研启动配套资助等。 3、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和课题选择; 3.1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 本实验室总体定位为:以我国海南岛丰富的热带药用植物(包括 陆地和海洋植物,农用植物)资源为研究对象,以有机化学学科为基 础,运用化学、生物学、药物化学和现代分析手段,开展热带药用资 源化学成分的结构测定、生物活性与功能、结构修饰与合成、产品开 发的研究,与相关学科相结合,为我国尤其是海南省的创新植物药和 中药现代化做出贡献。 实验室设四个主要研究方向:热带药用植物化学成分研究、热带 药用植物药理活性研究、天然产物的结构修饰与合成和天然产物开发 技术研究。 (1)热带药用植物化学成分研究 药物起源于天然产物,中药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天然药物,较之化 学合成药物,因从天然产物中筛选药物命中率高,且中药具有在健康 区的独特作用等特点,使天然药物及中草药的研究目前再度成为国际 关注和研究的热点。本方向研究对象主要为海南特色药用植物,目的 在于从中提取分离结构新颖或具有特殊功能的有机化合物,寻找生 理、药理活性成分,从而为中草药的现代化研究、新药研究及自然资 源的合理利用等提供分子水平的理论根据和应用基础,进而按照国际 化标准要求进行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色药物开发研究。 本研究方向的研究内容包括:在活性筛选的基础上,对海南特有 的药用热带植物、海洋植物、农用植物进行成分分析,研究其化学组 成,分离并鉴定其中的新化合物,研究其化学性质、分子和晶体结构, 筛选出其中具有生理活性和药理活性的成分。 (2)热带药用植物药理活性研究 海南拥有丰富的热带植物资源,其中可入药的植物达2500多种, 占全国的40%,药典收载的有500多种,其中经过筛选的抗癌植物有 130多种,南药30多种。大量热带植物和农用植物可用于药品、保健 食品等,但对其生理活性成分的研究较少。本实验在天然产物的提取、 分离和结构鉴定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 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到目前为止,本实验室已建立起包括抗菌、抗肝 炎以及抗肿瘤药物体外筛选平台,先后对大果榕等一系列海南热带药 用植物不同部位进行了活性筛选,发现了多个具有抗肿瘤活性和抗菌 活性的植物提取物和单体化合物。同时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艾 滋病研究中心合作对热带药用植物进行了抗HIV活性筛选,得到了部 分有意义的结果,已申请专利两项,为海南药用植物的开发提供了理 论依据。 将海南产的多种植物药活性组分(生物碱、黄酮类、长春碱类化 合物,呫吨酮类化合物等)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多种光谱法(荧光光 谱,紫外光谱及红外光谱)与分子模拟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详细研究 了这些化合物与三种球蛋白(包括人血清白蛋白,人血清白蛋白及人 免疫球蛋白)的相互作用。得到了科学合理的实验数据,其中一些研 究已经取得初步的科研结果。 (3)天然产物结构修饰与合成 众多的天然产物除可直接开发成为有效的生物药物外,尚可由天 然活性物质的深入研究找到结构新颖的先导化合物,设计合成新的化 学实体。通过对此类先导化合物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可获得大量的有 效信息以供设计和研究全新的化学实体。 本研究方向主要是对所分得的活性天然产物进行全合成及结构 修饰,寻找结构与活性之间的关系。同时进行具有生理活性的香豆素、 肽的合成及含氮杂环类药物分子等的设计与合成。 (4)天然产物开发技术研究 本研究方向是从事海南热带特有植物、药用植物和海洋植物的有 效成分分离与提取技术研究,以及其深加工技术的开发研究。对于从 海南热带农用植物、药用植物和海洋植物中筛选出的具有生物生理活 性的成分,研究对其进行有效分离、较大规模地提取的各种化学、物 理、生物等方法和技术,并开发出其深加工技术和产品。应用现代最 新技术和手段进行研发,最大可能地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促进海南 丰富生物医药资源的商品化和产业化进程,最终搭建起一个海南省新 药创新的技术平台 3.2 实验室承担课题 考评期内获得项目立项24项,其中国家级项目4项,科研经费143 万元;省部级项目20项,科研经费648万元。 3.2.1 2017-2018年新增国家级项目 项目批准 号 负 责 人 41866005 陈 光 英 21702039 郑超 21766007 朱 林 华 21760093 郑 彩 娟 项目名称 来源于濒危红树红榄李的三 株内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及 其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机制 研究 氧化重排构建环戊烯二酮 (CPD)结构及其在含 CPD 骨 架天然产物仿生合成中的应 用 功能化多孔聚合物微球的可 控制备及活化分子氧催化脱 硫研究 海南药用红树木果 X 内生真 菌多样性及农用生物活性代 谢产物研究 经费/万 起止日期 资助类别 40 2019.01.01-2022.12 .31 地区科学基 金项目 25 2018.01.01-2020.12 .31 青年科学基 金项目 40 2018.01.01-2021.12 .31 地区科学基 金项目 38 2018.01.01-2021.12 .31 地区科学基 金项目 元 3.2.2 2017-2018年新增省部级项目 负责人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项目类型 起止日期 经费/ 万元 陈光英 IRT16-19 热带药用植物活性成分研究 教育部创新团队滚 动支持 2017.1.1 至 2019.12.31 300 2018.1.1 至 2019.12.31 40 2018.1.1 至 2019.12.31 25 ZDYF20181 戴春燕 果榕抗骨质疏松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 点研发项目—社会 60 2018.1.1 至 2019.12.31 20 常勇慧 218MS04 新型芳基化重排反应的开发及反应机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 理研究 金面上项目 3 2018-1-1 至 2020-12-31 8 黄国雷 218MS04 海南药用红树木果楝内生真菌次级代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 谢产物与抗农业致病菌活性研究 金面上项目 5 2018-1-1 至 2020-12-31 5 海南省科技计划重 朱林华 ZDYF20180 离子液体修饰多孔聚合物微球及其活 点研发项目—高新 13 化分子氧催化脱硫研究 技术 海南省科技计划重 陈文豪 ZDYF20180 两种泽兰属入侵植物中植物源农药先 点研发项目—现代 86 导分子的精准筛选关键技术研究 农业 以 Runx2 和 PPARγ为双重靶标筛选大 海南省科技计划重 机制研究 发展 颜慧琼 218QN23 海藻提取物的功能化及其在绿色生态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 农药中的研究与应用 金青年基金 3 2018-1-1 至 2019-12-31 10 周学明 218QN23 天堂瓜馥木化学成分及其抗类风湿关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 节炎活性研究 金青年基金 4 2018-1-1 至 2020-12-31 8 2018-1-1 至 2020-12-31 8 2018-1-1 至 2020-12-31 5 来源于一株海洋放线菌 218QN23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 农旭华 Streptomyces sp.SCSGAA0027 的安 金青年基金 5 沙霉素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基于 2-吡啶苯并噻吩(btp)主结构 218QN23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 李高楠 的红光铱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光电 金青年基金 6 性能研究 海藻酸钠生物碳磁性复合材料的制备 海南省重点研发计 2017 年 1 月-2018 ZDYF2017 林强 及其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行为和应用 划项目-社会发展 年 12 月 102 研究 50 孙伟 2017CXTD 功能化碳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光 海南自然科学基金 2017-01-01 至 007 电化学性能研究 创新团队项目 2019-12-31 30 史载锋 ZDYF2017 膜分离协同太阳能光催化技术用于高 海南省重点研发计 2017 年 1 月- 011 位养虾池水循环利用 划项目-高新技术 2018 年 12 月 50 华英杰 ZDYF2017 PW11M@Si 有序纳晶材料的仿生制备 083 及光电性能研究 50 海南省重点研发计 2017 年 1 月-2018 划项目-社会发展 年 12 月 新型多齿配位基(N,O,S)螯合吸附剂 海南自然科学基金 2017-01-01 至 张小朋 217100 对含盐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选择性去 面上项目 2018-12-31 除及微界面交互作用机制研究 8 张大帅 217101 脉冲流强化膜蒸馏-结晶过程及流体 海南自然科学基金 2017-01-01 至 力学模拟计算 面上项目 2019-12-31 8 孙元元 217102 基于 SnSx 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光解水 海南自然科学基金 2017-01-01 至 制氢的研究 面上项目 2019-12-31 8 朱林华 217108 声化学法快速制备二氧化碳基共聚物 海南自然科学基金 2017-01-01 至 材料 面上项目 2018-12-31 5 戴春燕 217114 大环内酯类化合物抗骨质疏松活性及 海南自然科学基金 2017-01-01 至 作用机制研究 面上项目 2018-12-31 5 吴水星 217115 有机光电器件中电子注入层的微观结 海南自然科学基金 2017-01-01 至 构及其变化的理论研究 面上项目 2018-12-31 5 3.2.3延续的科研项目 序 号 项目/课题名称 编号 负责人 起止时间 批准经 费(万元) 类别 1 六种热带药用植物抗 HIV 活 2014DFA4085 性成分及作用机制合作研究 0 韩长日 抗真菌低毒 1, 2, 3-三氮唑的 2 构效关系及其与血液蛋白相 21562019 何文英 关的靶标发现 三株尖瓣海莲内生真菌抗肿 3 瘤活性次级代谢产物及其作 21462015 郑彩娟 用机制研究 4 两种海南天料木属植物抗癌 21362009 宋小平 颖抗肿瘤生物碱的快速发现 31360069 陈光英 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研究 四种海南鹰爪花属植物中新 5 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7 8 两种海南榕属植物抗肿瘤活 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基于过渡金属催化的多取代 1,2,3-三唑的合成方法学研究 81360478 韩长日 21362008 吴禄勇 基于三维结构石墨烯及其复 9 合材料的电化学酶传感器的 B050202 孙伟 研究与应用 五种海南夹竹桃科植物中新 10 颖双吲哚生物碱的快速发现 21662011 付艳辉 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三株药用红树角果木内生真 11 菌抗弧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 21662012 陈光英 及作用机制研究 多维功能化石墨烯复合材料 12 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检测海 21665007 孙伟 洋致病细菌的研究 海南黄皮属植物中多靶点酪 13 氨酸激酶抑制剂的发现及其 31660097 作用机制研究 刘艳萍 2014.042017.03 2016.012019.12 2015.012018.12 2014.012017.12 2014.012017.12 2014.012017.12 2014.012017.12 2014.012017.12 2017.01-20 20.12 2017.01-20 20.12 2017.01-20 20.12 2017.01-20 20.12 279 40 50 65 50 48 25 60 41 40 42 39 国家国际科技合 作专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 14 海南青梅中抗骨质疏松作用 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 ZDYF2016139 宋小平 两种海南特有三宝木属植物 15 中抗 HIV 活性成分的发现及 ZDYF2016221 付艳辉 其作用机制研究 海藻酸钠/壳聚糖负载辣根素 16 制备可食性复合膜在水果保 鲜中的应用研究 17 18 海南热带药用植物化学成分 及药理活性研究 定心藤中新颖结构生物碱的 2016CXTD007 陈光英 付艳辉 非贵金属氧还原催化剂的设 20162022 游诚航 计、制备及应用研究 20 21 22 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的合成 20162025 王向辉 20162024 刘艳萍 20162030 罗由萍 物电化学活性成分检测中的 20162031 李小宝 及抗海洋生物污损活性研究 海南黄皮中多靶点酪氨酸激 酶抑制剂的发现 海南药用红树植物角果木内 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新型化学修饰电极在药用植 23 研究 海洋来源内生真菌醌类次级 24 代 谢 产 物 的 鉴 定 及 HPLC/ 20162029 ESI- MS(n)研究 2016.012017.12 ZDYF2016095 王向辉 4 2017.12 新型高性能多级孔结构碳基 19 2017.12 2016.01- 20162021 发现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2016.01- 牛燕燕 2016.012017.12 2016.012017.12 2016.012017.12 2016.012017.12 2016.012017.12 2016.012017.12 2016.012017.12 2016.012017.12 海南省重点研发 25 计划项目-社会 发展 海南省重点研发 20 计划项目-科技 合作 海南省重点研发 30 计划项目-现代 农业 50 10 8 8 8 5 5 5 海南自然科学基 金创新团队项目 海南自然科学基 金面上项目 海南自然科学基 金面上项目 海南自然科学基 金面上项目 海南自然科学基 金面上项目 海南自然科学基 金面上项目 海南自然科学基 金面上项目 海南自然科学基 金面上项目 4、取得的科研成果的学术、技术水平; 申请专利57项,授权专利8项。发表论文160篇,其中SCI收录论 文77篇。 4.1 代表性专利 4.1.1授权专利 序 号 专利名称 1 倍半萜类化合物在抗植物病 原真菌中的应用 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草豆 蔻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方法 2 3 抗菌洗手液及其制备方法 4 一种愈创木烷型倍半萜化合物 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5 一种菠萝叶提取物及其在制备 防晒霜中的应用 6 一种裂环多氧取代环己烯类化 合物及其应用 石斛兰提取物中二芳基乙烷 类化合物在抗植物病原真菌中 的应用 7 一种毛叶鹰爪花总生物碱提取 物及其应用 8 专利授权号 ZL2015104704 889 ZL2015102721 837 ZL2015100321 83X ZL2015107593 712 ZL2014105197 04X ZL2015102490 207 ZL2015104340 045 ZL2015102508 501 专利类别 申请人 发明人 授权时间 发明专利 海 南师 范大学 陈光英等 20170905 发明专利 海 南师 范大学 何文英等 20171121 发明专利 海 南师 范大学 纪明慧等 20171121 发明专利 海 南师 范大学 陈光英等 20170822 发明专利 海 南师 范大学 纪明慧等 20170804 发明专利 海 南师 范大学 付艳辉等 20170718 发明专利 海 南师 范大学 陈光英等 20170531 发明专利 海 南师 范大学 刘艳萍等 20170322 4.1.2申请公开专利 序 专利名称 申请人 发明人 申请号 石斛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海南师范大学 李小宝;陈光英;张大 201810598781.7 号 1 帅;纪明慧;周学明 一种新的 stemodane 型二萜类 2 海南师范大学 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付艳辉 ; 刘艳萍; 201810588910.4 陈光英; 宋小平; 韩 长日; 一种石斛养生茶的制备方法 海南师范大学 李小宝; 陈光英; 张 201810584342.0 大帅; 纪明慧; 周学 3 明; 一种方便高效的(S)-N-甲酸叔 4 海南师范大学 李高楠; 杨晓涵; 陈 丁酯-3-氨基四氢噻吩的合成 光英; 闫利平; 吴 方法 磊; 陈星良; 一种可函数控制流体的控制器 海南师范大学 张大帅; 史载锋; 张 201810565489.5 201810489879.9 小朋; 李晨 ; 祁晓 5 炜; 吴迪; 王向辉; 朱林华; 林强; 新的γ-内酯衍生物类化合物及 6 海南师范大学 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付艳辉; 刘艳萍; 郑 201810317477.0 永唐; 杨柳萌; 刘布 鸣; 柴玲; 一种新的四氢呋喃衍生物类化 7 海南师范大学 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付艳辉; 刘艳萍; 郑 201810317894.5 永唐; 杨柳萌; 陈光 英; 宋小平; 韩长 日; 一种基于金纳米链和肌红蛋白 8 10 11 孙伟; 罗贵铃; 李晓 修饰电极的电化学传感器的制 燕; 谢慧; 翁文举; 备方法与分析应用 牛燕燕; 纳米金-银-三维石墨烯复合材 9 海南师范大学 海南师范大学 孙伟; 牛学良; 李小 料修饰电极及其在黄芩素检测 宝; 邹如意; 牛燕 中的应用 燕; 李晓燕; Novel gamma-lactone derivative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海南师范大学 一种新的香豆素类化合物及其 海南师范大学 制备方法和应用 付艳辉; 刘艳萍; 郑 201810304922.X 201810261884.4 201810317477:A 永唐; 杨柳萌; 刘布 鸣; 柴玲; 刘艳萍; 付艳辉; 马 延蕾; 文庆; 陈光 英; 韩长日; 宋小 201810250035.9 平; 一种新的二萜类化合物及其制 12 海南师范大学 备方法和应用 付艳辉; 刘艳萍; 杨 201810250046.7 柳萌; 郑永唐; 马延 蕾; 唐进英; 蒋芝 华; 一种新的吲哚生物碱类化合物 13 海南师范大学 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付艳辉; 刘艳萍; 柳 201810250069.8 庆龙; 陈阿红; 陈光 英; 韩长日; 宋小平 一种基于纳米氮化碳/肌红蛋 14 举; 牛学良; 李小 法及应用 宝; 李晓燕; 海南师范大学 孙伟; 李晓燕; 赵文 极的制备方法及其电催化性能 舒; 牛燕燕; 谢慧; 研究 罗贵铃; 大果榕中的异黄酮新化合物及 16 孙伟; 文作瑞; 翁文 白的电化学传感器件的制备方 一种黑磷烯氯化血红素修饰电 15 海南师范大学 海南师范大学 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韩长日; 邵泰明; 宋 201810210020.X 201810181806.3 201810157755.0 小平; 陈光英; 李小 宝; 大果榕中的异黄酮类新化合物 17 海南师范大学 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韩长日; 邵泰明; 宋 201810157757.X 小平; 陈光英; 李小 宝; 一种金纳米棒/二硫化钨纳米 18 孙伟; 翁文举; 牛燕 片复合材料和血红蛋白修饰电 燕; 殷春晓; 李晓 极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燕; 李小宝; 海南天料木茎中酚苷类新化合 19 海南师范大学 海南师范大学 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宋小平; 吴寿远; 韩 201810156273.3 201810157749.5 长日; 陈光英; 李小 宝; 邵泰明; 一种蒌叶口气清新剂 海南师范大学 郭飞燕; 纪明慧; 陈 201810114371.0 光英; 严琳琳; 余金 20 婷; 陶阿庆; 一种石斛兰提取物及其在制备 21 美白防晒剂中的应用 海南师范大学 纪明慧; 郭飞燕; 陈 光英; 刘鸿聪; 何有 业; 201810114311.9 一种聚酰胺-胺型树枝状高分 22 海南师范大学 子固定杂多酸催化剂的制备方 朱林华; 史载锋; 戴 201810042313.1 春燕; 张小明; 法和应用 23 24 25 26 27 28 Oxidative desulfurization method based on polyethyleneimine fixed heteropoly acid catalyst 海南师范大学 广南天料木茎中酚苷新化合物 海南师范大学 宋小平; 吴寿远; 韩 201810023641.7 长日 海南师范大学 制备方法和应用 青梅中白藜芦醇类化合物的提 201810042326:A 林华; 王向辉; 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大果榕中异黄酮新化合物及其 戴春燕; 陈光英; 朱 韩长日; 邵泰明; 宋 201810022626.0 小平 海南师范大学 取方法及其应用 宋小平; 陈文豪; 邵 201711366188.1 泰明 Novel phenolic glycoside compound in stems of homalium paniculiflorum, and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s thereof 海南师范大学 银胶菊抗虫抑菌活性成分、制 海南师范大学 宋小平; 吴寿远; 韩 201810023641:A 长日 备方法及应用 关亚丽; 王伟; 吴红 201711314320.4 萍; 陈文豪; 甘甲 甲; 林玛明; 王美 皇; 南美蟛蜞菊花抗氧化提取物及 29 海南师范大学 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陈文豪; 惠阳; 陈光 201711269669.0 英; 宋小平; 武晓 雪; 周秀悄 ; 一种基于四氧化三钴和辣根过 30 海南师范大学 氧化物酶修饰电极的电化学生 孙伟; 陈玮; 殷春 201711208317.4 晓; 翁文举 物传感器件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一种二氧化锡‑三维石墨烯纳 31 海南师范大学 孙伟; 文作瑞; 牛学 米复合材料固定蛋白质修饰电 良; 李晓燕; 赵文 极的制备及电化学传感应用研 舒; 李小宝; 201711190374.4 究 32 基于三维石墨烯修饰电极的肌 红蛋白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制备 海南师范大学 孙伟; 文作瑞; 牛学 良; 赵文舒; 李晓 201711189786.6 及其电催化研究 一种基于纳米复合材料的血红 33 海南师范大学 孙伟; 谢慧; 牛燕 蛋白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及应 燕 ; 李晓燕; 牛学 用 良; 李小宝; 一种金纳米笼和肌红蛋白修饰 34 燕; 李小宝; 海南师范大学 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孙伟; 陈玮; 翁文 201711139113.X 201711137756.0 举; 殷春晓; 李晓 燕; 赵文舒; 35 36 37 38 一种超临界 CO2 提取神秘果种 40 一种海藻酸钠‑壳聚糖双层可 201711093758.4 海南师范大学 王向辉; 宋煌旺; 林 201711092409.0 食用膜、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超声波辅助法提取大孔树脂分 强; 史载锋; 冯文; 海南师范大学 刘红 201711035045.2 海南师范大学 刘红; 马金爽; 张晓 201711040202.9 离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 一种青金桔果粉中β‑胡萝卜素 含量的检测方法 青; 何云啸 海南师范大学 陈光英; 符国珍; 周 痘‑带状疱疹病毒药物中的应 学明; 唐敏敏; 李小 用 宝; 韩长日 ; 忧遁草提取物的制备及其在抗 海南师范大学 肿瘤方面的应用 南美蟛蜞菊花抗肿瘤提取物及 41 刘红 子精油的方法 香蕉花提取物在制备治疗抗水 39 海南师范大学 宋小平; 韩长日; 邵 201711009250.1 201710971058.4 泰明 海南师范大学 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惠阳; 陈文豪; 陈光 201710799789.5 英; 宋小平; 韩长 日; 戴春燕; 一种榕树叶基生物质多孔碳的 42 海南师范大学 制备方法及其在蛋白质(酶) 孙伟; 牛学良; 牛燕 201710688654.1 燕; 李小宝; 张曦; 传感器中应用 一种黑磷烯修饰电极的制备及 43 海南师范大学 检测芦丁的方法 孙伟; 门永玲 谢 201710643083X 慧; 殷春晓; 翁文 举; 牛学良; 44 基于 Nafion/血红蛋白/氮掺杂 石墨烯量子点修饰电极的制备 海南师范大学 孙伟; 牛燕燕 陈 玮; 闫丽君; 李小 201710567923.9 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 宝; 赵文舒; 李晓 燕; 牛学良; 文作 瑞; 一种基于血红蛋白和硼掺杂 45 海南师范大学 孙伟; 李光九 门永 石墨烯量子点修饰电极的电化 玲; 李晓燕; 李小 学生物传感器件的制备与应用 宝; 牛学良; 陈玮; 2017104839828 研究 46 47 一种诺丽果酵素的加工方法 一种含桃金娘乳液的制备方法 海南师范大学 及应用 周文利 谭海波; 郑 2017103638821 2017100657017 超; 海南师范大学 韩长日; 余章昕 陈 罗烷型二萜类化合物及其在制 光英; 宋小平; 陈文 备抗 HIV 药物中的用途 豪; 陈欣; 何江林; 从喙果皂帽花中提取的阿朴啡 49 郑超; 李礼如 郑彩 娟; 陈光英; 一种分离自蓝花黄芩的新型克 48 海南师范大学 海南师范大学 生物碱及提取方法 宋小平; 李小宝; 2017104975625 2017101665699 余章昕; 韩长日; 陈 光英; 50 51 52 一种菠萝叶提取物及其作为酪 氨酸酶抑制剂的应用 一种菠萝酵素的制备方法及其 一种应用于美白领域的菠萝 纪明慧; 吕纪行 陈 2017101960261 光英; 郭飞燕; 海南师范大学 在美白剂中的应用 郭飞燕; 吕纪行 陈 2017101960280 光英; 纪明慧; 海南师范大学 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一种杜松烷型倍半萜化合物及 53 海南师范大学 纪明慧; 吕纪行 陈 2017101960276 光英; 郭飞燕; 海南师范大学 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陈光英; 宋鑫明 李 2017100656777 小宝; 郑彩娟; 周学 明; 一种单萜吲哚生物碱类化合 54 海南师范大学 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付艳辉; 唐进英 蒋 2017100063790 芝华; 马延蕾; 柳庆 龙; 陈阿红; 刘艳 萍; 55 一种蒌叶乙醚提取物及其作 海南师范大学 纪明慧; 陈光英 吕 2017100557644 为果蔬保鲜剂的应用 56 一种菠萝酵素及其作为酪氨 海南师范大学 酸酶抑制剂的应用 一种红树林真菌来源的氯代蒽 57 纪行; 郭飞燕; 纪明慧; 吕纪行 陈 2017101969406 光英; 郭飞燕; 海南师范大学 郑彩娟; 罗由萍 白 醌化合物及其作为抗菌剂的应 猛; 陈光英; 黄国 用 雷; 2016110108577 4.1 代表性SCI论文 序 发表期刊 卷期页 Zheng, Chao; Wang, Ru-Photoredox-Catalyzed Yuting; Xu, Yangrui; Chen, Decarboxylative Oxygenation of Zhen; Chen, ORGANIC Aliphatic Carboxylic Acids through Guangying; Liang, Steven H.; LETTERS N-(acyloxy)phthalimide 等 2018, 20 (16): 48 24-4827 1 Penicilindoles A-C, Cytotoxic Indole Diterpenes from the Zheng, Cai-Juan; Bai, Meng; Mangrove-Derived Fungus Zhou, Xue-Ming; 等. Eupenicillium sp HJ002 2018, 81 (4) : 1045-10 49 2 Cis-Selective Decarboxylative Alkenylation of Aliphatic Carboxylic Zheng, Chao; Cheng, ORGANIC Acids with Vinyl Arenes Enabled by Wan-Min; Li, Hong-Lian; Na, LETTERS Photoredox/Palladium/Uphill Triple Ri-Song; Shang, Rui Catalysis 3 Shiyang; Chen, Design, 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Zhou, evaluation of lazabemide derivatives Guangying; Huang, Gangliang; as inhibitors of monoamine oxidase 等 4 New aromatic lactone derivatives with inhibitory activities on nitric oxide production from Homalium stenophyllum 5 Bioactive aporphine alkaloids from Zhou, Qi; Fu, Yan-Hui; Zhang, 号 论文名称 作者 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 BIOORGANI C & MEDICINAL CHEMISTRY PHYTOCHE Wu, Shou-Yuan; Fu, Yan-Hui; MISTRY Zhou, Qi; 等. LETTERS PHYTOCHE MISTRY 2018, 20 (9): 255 9-2563 2018, 26 (17): 48 63-4870 2018, 25: 95-98 2018, 2 5: Fissistigma tungfangense 6 7 8 Yu-Qin; 等. LETTERS 105-108 Bioactive Phenolic and Isocoumarin Wu, Shou-Yuan; Fu, Yan-Hui; MOLECULES Glycosides from the Stems of Zhou, Qi; 等. Homalium paniculiflorum 2018, 23 (2) CHINES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Shao Taiming; Li Xiaobao; Qi JOURNAL OF Isoflavonoids from Roots of Ficus ORGANIC Cuicui; 等. auriculata CHEMISTRY 2018, 38 (3): 710-714 Tai-Ming; Zheng, A new12-membered lactone from the Shao, stems of Ficus auriculata Cai-Juan; Li, Xiao-Bao; 等. NATURAL PRODUCT RESEARCH 2018, 32 (19) : 2268-2 273 2018, 3 2 (1):43-4 7 9 NATURAL A new isoflavone from the roots of Qi, Cui-Cui; Fu, Yan-Hui; PRODUCT Ficus auriculata1 Chen, Wen-Hao; 等. RESEARCH 10 Tunable Emission Color of Iridium(III) Complexes with Phenylpyrazole Derivatives as the Main Ligands for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s Niu, Zhi-Gang; Han, Hua-Bo ; Li, Min; Zhao, ORGANOME Zheng ; Chen, Guang-Ying; TALLICS 等 2018, 37 (18): 3154-3 164 11 A novel Se-polysaccharide from Se-enriched G. frondosa protects against immunosuppression and low Se status in Se-deficient mice Li, Qian ; Chen, Guangying; Wang, Wei; Zhang, Weijie; Ding, Yangyang; 等 INTERNATIO 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 ECULES 2018, 117: 87 8-889 12 Tunable Emission Color of Iridium(III) Complexes with Phenylpyrazole Derivatives as the Main Ligands for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s Niu, Zhi-Gang; Han, Hua-Bo;Li, Min;Zhao, Zheng;Chen, Guang-Ying; Zheng, You-Xuan; 等 ORGANOME TALLICS 2018, 37 (18): 13 Se-enriched G-frondosa polysaccharide protects against immunosuppression in cyclophosphamide-induced mice via MAPKs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 Li, Qian ; Chen, Guangying ; Chen, Hui ;Zhang, CARBOHYD Weijie; Ding, Yangyang; Yu, RATE POLYMERS Ping; Zhao, Ting; 等 14 Hui, Yang; Song, RESVERATROL OLIGOMERS Xiao-Ping; Han, FROM THE STEM BARK OF Chang-Ri; Chen, Vatica mangachapoi Guang-Ying ;Wu, Shou-Yuan; Chen, Wen-Hao; 3154-31 64 CHEMISTRY OF NATURAL COMPOUND 2018, (196): 4 45-456 2018, 54 (5): 981 -984 S 等 15 A Dual-Target Fluorescent Probe Zhang, Zhengyu; Yuan, with Response-Time Dependent Shizhuang; Wang, Enju; 等 Selectivity for Cd2+ and Cu2+ JOURNAL OF FLUORESCE NCE 2018, 2 8 (5): 111 5-1119 16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horseradish peroxidase on WS2 nanosheet-modified electrode and electrocatalytic investigation Niu, Yanyan; Zou, Ruyi; Yones, Hamza Abdalla; Li, Xiaobao; Li, Xiaoyan; Niu, Xueliang; 等 JOURNAL OF THE CHINESE CHEMICAL SOCIETY 2018, 6 5 (9): 112 7-1135 17 Novel gamma-lactone derivatives from Trigonostemon heterophyllus with their potential antiproliferative activities Liu, Yan-Ping; Hu, Shi; Wen, BIOORGANI Qing; Ma, Yan-Lei; Jiang, C Zhi-Hua; Tang, Jin-Ying; Fu, CHEMISTRY Yan-Hui 2018, 7 9: 107-1 10 18 Liu, Yan-Ping; Novel tetrahydrofuran derivatives Wan-Hui; from Trigonostemon howii with their Xing-Yang; potential anti-HIV-1 activities Zhi-Jie; 等 Zhao, Feng, Zhang, BIOORGANI C CHEMISTRY 2018, 7 9: 111-1 14 19 Boron-doped Graphene quantum dots modified electrode for electrochemistry and electrocatalysis of hemoglobin JOURNAL OF ELECTROAN ALYTICAL CHEMISTRY 2018, 8 23: 137145 20 Pt...Pt interaction triggered tuning of Zhang, Xiao-Peng; Wang, DALTON circularly polarized luminescence Li-Li; Qi, Xiao-Wei; Zhang, TRANSACTI activity in chiral dinuclear Da-Shuai; Yang, Qian-Ying; ONS platinum(II) complexes 等 2018, 4 7 (30): 10 179-101 86 21 Bao, Jie ; He, Fei; Yu, New Chromones from a Jin-Hai; Zhai, Huijuan; Cheng, Jiang, MOLECULES Marine-Derived Fungus, Arthrinium Zhi-Qiang; Cheng-Shi; Zhang, sp., and Their Biological Activity Yuying; Zhang, Yun; 等 2018, 2 3:(8) 22 Wu, Di; Li, Chen; Kong, Qiushi; Shi, Zaifeng; Zhang, JOURNAL OF Dashuai; Wang, Lili; Han, RARE EARTHS Lizhi 等 2018, 3 6 (8): 819 -825 23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Lu3+/TiO2 prepared by ball milling method Chen, Wei; Weng, Wenju; Niu, Xueliang; Li, Xiaoyan; Men, Yongling; Sun, Wei; 等 Three-dimensional reduced graphene Niu, Xueliang; oxide aerogel modified electrode for Xiaoyan; Chen, Wei; the sensitive quercetin sensing and Xiaobao; 等 its application Li, Li, 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 G C-MATERIAL S FOR BIOLOGICAL APPLICATIO 2018, 8 9: 230-2 36 NS 24 SPECTROCH IMICA ACTA The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PART 5-methyl-2-phenyl-2H-1,2,3-triazole- Li,Jianling;Ding, Guohua;Niu, A-MOLECUL 2018, 2 4-carboxylic acid and chromogenic Yanyan; Wu, Luyong; Feng, AR AND 00: 127mechanism on its rhodamine B Huajie ; He, Wenying BIOMOLECU 135 derivatives to Hg2+ ions LAR SPECTROSC OPY 25 Gold Nanocage-Based Li, Xiaobao; Zou, Ruyi; Niu, Electrochemical Sensing Platform Yanyan; Sun, Wei; Shao, for Sensitive Detection of Luteolin Taiming; Chen, Xiaoqin 26 CuI-Catalyzed [3+2] Cycloaddition of Hindered Vinylidenebisphosphonates (VBP) Zhu, Zhongxiang; with Azomethine Imines for Highly Qinghe; Kong, Dulin; Regioselective Access to Dinitrogen-Heterobicycle-Containing Bisphosphonates 27 Efficient yellow electroluminescence DALTON of four iridium(III) complexes with Niu, Zhi-Gang; Chen, Jun; TRANSACTI benzo[d]thiazole derivatives as main Tan, Peng; 等. ONS ligands Wang, SENSORS 2018,18 (7) SYNTHESISSTUTTGART 2018, 5 0 (13): 26 01-2607 2018,4 7 (24): 80 32-8040 28 Angustifolinoid A, a macrocyclic flavonoid glycoside from Elaeagnus angustifolia flowers Chen, Xiaoyu; Liu, Yushuang; Chen, Guangying; 等. TETRAHEDR ON LETTERS 2018,5 9 (26): 2610-26 13 29 A novel synthesis of the bottom-straight and top-bent dual Liu, Yi-Yi; Ye, Xin-Yu; An, TiO2 nanowires for dye-sensitized Qing-Qing; 等. solar cells ADVANCED POWDER TECHNOLO GY 2018, 2 9 (6): 145 5-1462 30 Characterization of a newly isolated phage infecting pathogenic Peng, Qin; Yuan, Yihui 等 Escherichia coli and analysis of its mosaic structural genes SCIENTIFIC REPORTS 2018, 8 (1) 31 Sun, Jing; Mooney, Importing food damages domestic Harold; Wu, Wenbin; Tang, environment: Evidence from global Huajun; Tong, Yuxin; Xu, soybean trade Zhenci; Huang, Baorong 等 PROCEEDIN 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8, 115 (21): 54 15-5419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INTERNATIO 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 ECULES 2018, 111 : 12 93-1303 Said, Gulab; Mou, CHEMISTRY OF Xiao-Feng;Fang, Yao-Wei; Liang, Ting-Mei; NATURAL COMPOUND 等 S 2018, 5 4 ( 3): 54 7-549 32 Purific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Li, Qian; Zhang, Fenmin; immunomodulatory activity of a novel polysaccharide from Grifola Chen, Guangying; 等. frondosa 33 Secondary Metabolites Isolated from the Soft Coral-Derived Fungus Aspergillus sp from the South China Sea 34 Metal coordination protocol for the synthesis of-2,3-dehydrosilybin and Wen,Yong-ju; 19-O-demethy1-2,3-dehydrosilybin Zong-yuan; from silybin and their antitumor Guo-lin; Lu, Xiao-xia activities 35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Ethyl 5-Phenyl-2-(3-(trifluoromethyl)phen yl)-2H-1,2,3-triazole-4-carboxylate and Chromo Genic Responses of Its Rhodamine B Derivatives to Hg2+ Ions Zhou, Zhang, Li Jianling; Ding Guohua; Niu Yanyan; Wu Luyong; Duan Hongye; Feng Huajie; He Wenying TETRAHEDR ON LETTERS 2018, 59 (17): 16 66-1669 CHINES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2018, 3 8 (4): 931 -939 PHYTOCHE Hua, Li-Ping; Zhang, MISTRY Bioactive dibenzofurans from the Yu-Qin; Ye, Miao; Xu, Wen; LETTERS rattans of Bauhinia championii Wang, Xiao-Ying; Fu, (Benth.) Benth. Yan-Hui ; Xu, Wei 2018, 2 4: 154-1 57 37 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 ethanol Tianshan; Wu, extract of Polyalthia rumphii Wang, branches and their cytotoxicity Xiaopeng; Liu, Yanping; 等. evaluation 2018, 2 8 (2): 2 35-238 38 Bioactive Flavonoid Derivatives from Scutellaria luzonica 39 Anti-inflammatory polyketides from Liu, Zhaoming; Qiu, Pei; Li, the mangrove-derived fungus Jing; Chen, Guangying; 等 Ascomycota sp SK2YWS-L 36 Chang, Jingmei; Cui, Meiyu; Zhang, Tinggui; 等. Revista Brasileira de Farmacognosia CHINESE PHYSICS B 2018, 27 (3) TETRAHEDR ON 2018, 7 4 (7): 746 -751 40 Bioactive polyoxygenated seco-cyclohexenes from Artabotrys hongkongensis BIOORGANI Liu, Yan-Ping; Tang, Jin-Ying; C Hua, Yan; 等. CHEMISTRY 2018, 7 6: 386-391 41 Orange-Red Phosphorescent Iridium(III) Complexes Bearing Bisphosphine Ligands: Synthesis, Photophysical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DFT Calculations Li,Gao-Nan; Dou, Shao-Bin; Zheng, Tao ; Chen, ORGANOME Xiao-Qing; Yang, TALLICS Xiao-Han; Wang, Shuang; 2018, 37 (1): 7886. 42 Bioactive furanocoumarins from the NATURAL Ma, Yan-Lei; Zhang, Chao; stems and leaves of Clausena PRODUCT Zhao, Wan-Hui; 等. hainanensis RESEARCH 2018, 32 (18): 21 59-2164 43 A new polyoxygenated cyclohexene derivative from Artabotrys hainanensis NATURAL Tang, Jin-Ying; Liu, Yan-Ping; PRODUCT Ju, Peng-Kun; 等. RESEARCH 2018, 32 (14): 1727-17 32 44 A new dihydrochalcone glycoside NATURAL Wu, Shou-Yuan; Fu, Yan-Hui; from the stems of Homalium PRODUCT Zhou, Qi; 等. stenophyllum RESEARCH 2018, 3 2 (8):953958 45 &ITNeo&IT-clerodane diterpenoids from the whole plants of Chen, Xin; Chen, Wenhao; PHYTOCHE &ITScutellaria&IT Chen, Guangying; 等. MISTRY &ITformosana&IT 2018, 145: 1-9 46 Synthesis of Zn-Fe double metal cyanide complexes with imidazolium-based ionic liquid Shi, Jia; Shi, Zaifeng; Yan, RSC cocatalysts via ball milling for Huiqiong; 等. ADVANCES copolymerization of CO2 and propylene oxide 2018, 8 (12): 65 65-6571 47 Synthesis and Evaluation of Novel Shao, Yan-Dong; Song, Erucin Analogues as Potential Huang-Wang; Feng, Wen; 等. Antitumor Compounds LETTERS IN ORGANIC CHEMISTRY 2015, 1 5 (3): 2 06-213 48 New and Practical Synthesis of Liu, Xiangyu; Zhu, Guoqing; Gedatolisib Li, Lingai; 等. ORGANIC PROCESS RESEARCH & DEVELOPME NT 2018, 2 (1): 6266 49 Li, Xiaoyan; Niu, Xueliang; Black phosphorene and PEDOT:PSS-modified electrode for Zhao, Wenshu; 等. ELECTROCH EMISTRY COMMUNIC 2018, 86: 68-7 1 electrochemistry of hemoglobin ATIONS 50 One-Pot Catalyst-Free Domino Condensation/Intramolecular 1,3-Dipolar Cycloaddition: Highly Stereoselective Access to Phosphadihydrocoumarin-Fused N,N-Bicyclic Pyrazolidin-3-ones Wu, Mingshu; Jiang, Jie; Zhu, SYNTHESISZhongxiang; 等. STUTTGART 2018, 50 (1) : 1 39-145 51 One new cytochalasin metabolite isolated from a mangrove-derived fungus Daldinia eschscholtzii HJ001 NATURAL Yang, Lu-Jia; Liao, Hai-Xia; PRODUCT Bai, Meng; 等. RESEARCH 2018, 32 ( 2 ): 20 8-213 52 Bioactive lignans from the stems of Mappianthus iodoides Jiang, Zhi-Hua; Chai, Ling; Liu, Yan-Ping; 等. PHYTOCHE MISTRY LETTERS 2017, 22 : 194 -198 53 Fabrication of Myoglobin-Sodium Alginate-Graphene Composite Modified Carbon ionic liquid electrode via the Electrodeposition Method and Its Electrocatalysis toward Trichloroacetic Acid INTERNATIO NAL Chen, Xiuqiong; Feng, Meixi; JOURNAL OF Yan, Huiqiong; 等. ELECTROCH EMICAL SCIENCE 2017, 1 2( 12 ): 11633-1 1645 54 Cytotoxic neolignans iodoies BIOORGANI Jiang, Zhi-Hua; Liu, Yan-Ping; C Huang, Ze-Hao; 等. CHEMISTRY 2017, 7 5: 260-2 64 55 The evaluation of acute toxicity,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1-phenyl-5-p-tolyl-1H-1, 2, 3-triazole, and binding to human serum albumin JOURNAL OF BIOCHEMIC AL AND Duan, Hong-Ye; Li, Jian-Ling; MOLECULA Wu, Lu-Yong; 等. R TOXICOLOG Y 2017, 3 1: 11 56 Clerodane Diterpenes from the Roots of Polyalthia laui Li Xiaobao; Chen Guangying; Shao Taiming; 等. CHINES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2017, 3 7 (10): 27 63-2766 57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and Sensitive Detection of Luteolin by Graphene-SnO2 Nanocomposite Modified Electrode Li, Xiaobao; Niu, Xueliang; Chen, Wei; 等. INTERNATIO NAL JOURNAL OF ELECTROCH EMICAL SCIENCE 2017, 1 2 (10): 97 74-9783 Jiang, Jie; Wu, Mingshu; Zhu, SYNTHESISZhongxiang; 等. STUTTGART 2017,49 (16): 37 31-3739 58 dihydrobenzofuran from Mappianthus Catalyst-Free Intramolecular 1,3-Dipolar Cycloaddition of Ethyl (2-Formylphenyl) Vinylphosphonates: A Highly Stereoselective Access to Phosphadihydrocoumarin-Fused Pyrrolizidines/Pyrrolidines 59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of ((S)-2 '-Hydroxy-1,1 '-binaphthalen-2-yl)-(SP)-vinylphosp Jiang Jie; Liu Feng-Jiao; Zhu honate Synthesized by the Chiral Zhong-Xiang; 等. Induced Diastereoselective Reaction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 L CHEMISTRY 2017, 36 (7): 108 6-1090 2017,80 :135-14 0 60 Investigation on direct electrochemical and electrocatalytic behavior of hemoglobin on palladium-graphene modified electrode Chen, Wei; Niu, Xueliang; Li, Xiaoyan 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 G C-MATERIA LS FOR BIOLOGICA L APPLICATIO NS 61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of ((S)-2 '-Hydroxy-1,1 Jiang Jie; Liu Feng-Jiao; Zhu '-binaphthalen-2-yl)-(SP)-vinylphosp Zhong-Xiang honate Synthesized by the Chiral Induced Diastereoselective Reaction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 L CHEMISTRY 2017,36 (7):108 6-1090 62 New chlorinated xanthone and anthraquinone produced by a mangrove-derived fungus Penicillium citrinum HL-5126 JOURNAL OF ANTIBIOTIC S 2017,70 (7):823827 63 Bioactive mexicanolide-type Chen, A-Hong; Wen, Qing; limonoids from the fruits of Trichilia Ma, Yan-Lei connaroides PHYTOCHE MISTRY LETTERS 2017,20 ;17-21 64 Synthesis, Structure and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2 '-Thioxo-2 ',3 '-dihydro-1 ' H, Kong Du-Lin; Jiang Jie; Wang 2H-spiro[naphtho[2,1-b]furan-1,5 Qing-He '-pyrimido-[4,5-b]quinoline]-2,4 '(10 ' H)-dione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 L CHEMISTRY 2017,36 (5):781785 65 Graphene-analogue molybdenum disulfide for adsorptive removal of Chao, Yanhong; Yang, Long; tetracycline from aqueous solution: Ji, Haiyan equilibrium, kinetic, and thermodynamic studies ENVIRONME NTAL PROGRESS & SUSTAINAB LE ENERGY 2017,36 (3);815821 66 STRUCTURALLY DIVERSE Chen, A-Hong; Liu, INDOLE ALKALOIDS FROM Yan-Ping; Wang, Zhi-Xin OCHROSIA ELLIPTICA HETEROCYC LES 2017,94 (4):743+ 67 New phenylpropanoid and Yu, Zhang-Xin; 6H-dibenzo[b,d]pyran-6-one Zhi-Gang; Li, Xiao-Bao derivatives from the stems of FITOTERAPI A 2017,11 8:27-31 He, Ke-Yao; Zhang, Cheng; Duan, Yi-Ru Niu, Dasymaschalon rostratum 68 Microencapsulation of tea tree oil by JOURNAL OF spray-drying with methyl cellulose as Zhang, Song; Chen, Juan; APPLIED the emulsifier and wall material Yin, Xueqiong POLYMER together with chitosan/alginate SCIENCE 2017,13 4(13) 69 Cytotoxic Constituents of the Twigs of Homalium stenophyllum CHEMISTRY OF NATURAL COMPOUND S 2017,53 (2):362364 70 Guaiane-Type Sesquiterpenoids from Zhou, Xue-Ming; Zheng, Fissistigma oldhamii Inhibit the Cai-Juan; Zhang, Yu-Qin Proliferation of Synoviocytes PLANTA MEDICA 2017,83 (3-4):21 7-223 71 Encapsulating Proteins in Nanoparticles: Batch by Batch or Liu, Yi; Cao, Aoneng One by One NANOARMO RING OF ENZYMES: RATIONAL DESIGN OF POLYMER-W RAPPED ENZYMES 2017,59 0:1-31 72 A new biphenyl derivative from the Li, Xiao-Bao; Chen, mangrove endophytic fungus Guang-Ying; Liu, Rui-Jie Phomopsis longicolla HL-2232 NATURAL PRODUCT RESEARCH 73 Research for the t-BuOK-Catalyzed Huang Qinglan; Tan Synthesis of Aromatic Aldehydes Zhiqiang; Yu Changjiang and Ketone from Arylmethyl Azides CHINES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74 A new norsesquiterpene from the Yu, Zhang-Xin; Zhuo, roots of Polyalthia laui Ming-Ye; Li, Xiao-Bao NATURAL PRODUCT RESEARCH 2017,31 (14):16 97-1692 75 Voltammetric Determination of Metol on a Gold Nanoparticle Niu, Xueliang; Yan, Lijun; ANALYTICA Modified Carbon Molecular Wire Wen, Zuorui L LETTERS Electrode 2017,50 (2):325335 76 One new lignan derivative from the Bai, Meng; Wu, Li-Jun; Cai, Combretum alfredii Hance Yue NATURAL PRODUCT RESEARCH 2017 , 31(9):1 022-102 7 77 A new phenolic glycoside from the Zhou, Xue-Ming; Zheng, stem of Dendrobium nobile Cai-Juan; Wu, Jia-Ting NATURAL PRODUCT RESEARCH 2017,31 (9):104 2-1046 Zhang, Zhong-Qi; Cai-Juan; Bai, Meng Zheng, 2017,31 (19):22 64-2267 2017,37 (1) : 97-102 4.2 承办学术会议 会议名称 中国民族医药学 会黎医药分会 2017 年 学 术 年 会暨黎医特色外 治法技术培训班 2017 年 海 南 省 化学化工学科论 坛与发展研讨会 主办单位 中国民族医药学 会 协办单位 海南师范大学热 带药用植物化学 教育部重点实验 室 日期 2017 年 12 月 1-5 日 地点 海南省海口市滨 江路兰花谷 海南省化学化工 学会主办 海南师范大学热 带药用植物化学 教育部重点实验 室 2017 年 11 月 17-20 日 药用植物与海洋 生物资源开发与 利用高峰论坛暨 国际学术研讨会 全国民族医药学 者论坛 海南省科学技术 协会、海南师范 大学 海南师范大学热 带药用植物化学 教育部重点实验 室 海南师范大学化 学与化工学院、 海南师范大学热 带药用植物化学 教育部重点实验 室 2017 年 10 月 23-25 日 海南省海口市 药用植物与海洋 生物资源开发与 利用高峰论坛暨 国际学术研讨会 海南省海口市 中国中药杂志 2018 年 10 月 13-14 日 海南省海口市 5、人才团队建设与培养; 实验室拥有一支较高水平的科研队伍,涵盖有机化学、化学、生 物学、药物化学、药理学等专业。目前,实验室有固定研究人员35 人,其中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2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名,国家百 千万人才工程2人,海南省突出贡献专家2名,新世纪优秀人才1名, 海南省五四青年奖1人。学术队伍中高级职称28人,博士学位者23人。 2017年度培养硕士研究生14名,现有在读博士研究生17名,在读硕士 研究生51名。 6、实验室开放课题; 设立开放基13个,金额49万元。 序 项目名称 起止时间 承担单位 负责人 经费 项目编号 1 一株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代谢产 物及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2018.01-2019.12 中山大学 黄锡山 3 rdyw2018001 2 三维网络氮化碳吸附材料的制备 及其在植物抗生素分离提取中的 应用 2018.01-2019.12 江苏科技大 学 宋艳华 3 rdyw2018002 3 药用珊瑚来源真菌中活性代谢产 物结构修饰及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2018.01-2019.12 广东医科大 学 王冠海 3 rdyw2018003 4 红树林沉积物真菌 P. pinophilum SCAU037 代谢产物及 其抗污损活性研究 2018.01-2019.12 济南大学 鲍洁 3 rdyw2018004 马青云 4 HNSD201705 号 5 黄边灵芝的化学成分及其神经保 护活性研究 2017.01-2018.12 中国热带农 业科学院热 带生物技术 研究所 6 菜菔叶抗氧化应激多酚及其对 Nrf2 蛋白的调控作用和机制 2017.01-2018.12 江苏大学 张海晖 4 HNSD201704 7 基于大环内酯类生物农药先导结 构合成与构效关系研究 2017.01-2018.12 中国科学院 成都生物研 究所 卢晓霞 4 HNSD201703 8 天然硒多糖的免疫调节活性及其 机制研究 2017.01-2018.12 江苏大学 仰榴青 4 HNSD201702 9 黎药天料木化合物抗骨质疏松活 性及作用机制研究 2017.01-2018.12 福建中医药 大学 张玉琴 4 HNSD201701 10 药用红树木榄内生真菌中α-葡 萄糖苷酶抑制剂的筛选与发现 2016.01-2017.12 广东医科大 学 魏美燕 4 HNSD201604 11 海南红树林植物角果木内生真菌 多样性及其抗菌活性成分研究 2016.01-2017.12 海南大学材 料与化工学 院 徐静 4 HNSD201603 2016.01-2017.12 中国热带农 业科学院热 带生物技术 研究所 陈惠琴 5 HNSD201602 12 红树林内生真菌代谢产物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研究 13 天然产物大麻二酚 (Cannabidiol)的合成研究 2016.01-2017.12 上海工程技 术大学 茆勇军 4 HNSD201601 7、实验室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困难; 针对目前实验室发展状况,还存在与企业合作不紧密,承担国家 重大项目能力有待提升,仪器设备更新更替经费不足,研究方向需进 一步凝练等问题。 8、实验室下一步发展方向和工作措施。 1)、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进一步提高承担国家重大 科研任务的能力 人才资源是实验室最重要的资源,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需要一支 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努力吸引和培养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具有创新 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是实验室建设和发展中重 大而紧迫的任务。在依托单位的支持下,努力营造人才队伍建设的良 好制度和政策环境,充分发挥研究平台、资源保障和政策支持的综合 效益。加大政策倾斜和支持强度,加大引进力度,努力引进人才,加 快培养,资助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赴国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进 行合作研究。 充分发挥实验室的地域优势和研究特色,创建协同创新中心,不 断提升科研能力和水平,加强与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力争 获得和完成更多的国家级项目,努力提高承担国家级重大科研任务的 能力。 2)、加强学科交叉,拓展热带天然药用资源研究,强化优势和 特色 继续加强对海南特有药用植物和民族传统药物活性成分的筛选 力度。深入开展海南特有药用植物的活性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开展 其与蛋白质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探讨,并借助计算机辅助药物 设计和现代合成方法,完成先导化合物的化学结构修饰,结合药理活 性研究,探讨构效关系。努力在热带药用资源研究领域成为国内外有 特色有影响力的实验室。 海南拥有约200万平方千米的海洋面积,具有丰富的海洋药用资 源。以海洋药物研究为目标导向的海洋生物资源研究已经从沿海、浅 海延伸到深海和极地,特别是海洋生物活性先导化合物的发现,海洋 生物中代谢产物的结构多样性研究,海洋生物基因功能及其技术,海 洋生物大分子的研究,海洋药物研发等,在国际上引起了高度关注。 海南省具有占全国面积一半的红树林,拥有全国红树林植物16科29 个品种中的15个科27个品种,种属十分丰富。从红树林上分离到的内 生真菌可产生多种重要的次生代谢物,具有抗菌、抗肿瘤等药用价值。 因此,红树林内生真菌成为新药物研究开发的重要来源。我们将 组织研究力量,加大支持力度,加强海洋药用资源的研究与开发。 3)、加强与国内外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合作,打造热带天然药用 资源 化学研究的协同创新中心在现有研究基础和科研平台的基础上, 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要求,组建“热带天然 药用资源化学协同创新中心”,把人才作为协同创新的核心要素,加 强同国内外科研院所及企业的深度合作,与科研院所、企业等通过多 种形式开展产学研协同研发,开展有组织创新,建立多学科融合、多 团队协同、多技术集成的重大研发与应用平台,在海南热带天然药用 资源的深度研究和产业化开发的区域创新中发挥骨干作用。 协同创新中心面向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研究对象主要为热带药 用资源,目的在于培育和扩大种植优良的热带药用植物,从热带药用 植物中提取分离结构新颖或具有特殊功能的生物活性成分,进行药理 活性和机制研究,从而为热带药用资源的研究与开发以及热带药用资 源的合理利用等提供科学依据和应用基础,进而按照国际化标准进行 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色药物开发研究。通过建设,培养一批具有创新 能力的队伍,创造一批具有创新性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