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数字电视产业盈利模式创新研究.pdf
■2008 年第 3 期 ■现代管理科学 ■名家观察 我国数字电视产业盈利模式创新研究 ●顾成彦 胡汉辉 摘要 : 文章从传统的广告电视的主要弊端出发 , 运用双边市场框架分析了我国数字电视产业的盈利模式创新问题 , 提出了深化体制改革明晰市场经营主体 、基于双边市场特征创新定价模式 、纵向整合以获取内容产品控制权 、横向兼并 以实现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对策 。 关键词 : 数字电视 ; 盈利模式 ; 创新 ; 双边市场 一 、引言 需要向本地有线网络运营商支付 “落地费 ”。 一般而言 , 内 长期 以 来 , 我 国 的 电 视 产 业一 直 实 行 免 费 收 视 , 其 主 容提供商 、内容集成商和网络运营商采取的是 “三方捆绑 ” 要盈利来源是广告收入 。 在电视产业数字化的趋势下 , 传 模式 。 以中数传媒为例 , 目前它与上下游的分账模式采用 统的单一 广 告 依 赖型 的 盈 利 模 式 将 无 法 完全 满 足 产 业 发 展的需要 : 一方 面 , 数 字 付 费 电 视 发 展的 外 部 环 境 要 求 限 5:4:1 的 比 例 , 即 有 线 运 营 商 获 得 基 本 收 视 维 护 费 中 的 50%、内容提供商获得 40%、内容集成商获得 10%。另一种 制广告投放 。 国家广电总局于 2003 年 12 月颁布的 《广播 纵向合作模式是买断式 , 价格由三方议价形成 。 电视有线数字付费频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 》( 试行 ) 中明文 2. 广告电视盈利模式的主要弊端 。( 1) 抑制了内容制 规定 : 数字付费频道不得播出除推销付费频道的广告之外 作端的多样化发展 。广告的存在使得电视节目的趋同化趋 的商业广告 ; 另 一 方面 , 政 府 和 运 营 商 所 “热 推 ”的 付 费 电 势明显 ( Gal — Or 和 Dukes, 2003) 。在 “瀑布模式 ”下 , 广告商 视却遭受了观众市场的 “冷遇 ”。时至 2006 年底 , 全国有线 主要关注节目收视率和占有率 。以此为导向的盈利模式将 数字电视用户超过 1 200 万 , 但其中购买付费节目的用户 产生两 方 面 的 后 果 : 一 方 面 , 由 于 内 容 集 成 商 的 广 告聚 集 仅有 204 万 , 许多完成了整体转换的有线运营商仍停留在 效应明显 , 这将直接导致各内容集成商的产品差异化程度 依靠基本收视维护费维续的运营模式上 、陷入了利润源匮 降低 , 并间接加剧了对优质内容产品争夺的竞争强度 。 另 乏的发展瓶颈 。 由此可见 , 盈利模式的创新对于我国数字 一方面 , 内容集成商抢占了内容提供商的大部分收益 , 这 扼杀了内容制作商的创作积极性 , 限制了内容制作规模经 电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本文 运 用 双 边 市 场 的 理 论框 架 来 分 析 我 国 数 字 电 视 济性的发挥 。( 2) 无法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长期以来 市场中的盈利模式创新问题 。 通常 , 电视产业的盈利模式 的广告电 视 使 得 我 国 的 观众 养 成 了 “被 动 ”和 “免 费 ”的收 被简单的划分为广告模式和付费模式 。 一般认为 , 相对于 许多因广告电视而生的市场失灵现象而言 , 付费电视具有 视习惯 , 观 众 只 能 接 受而 无 权 选 择 , 这 间 接 的 扼 杀了 消 费 内容多样化水平提高 、节目质量提升 、投资创新激励增强 、 资源进行细分 , 而大都停留在影视 、经济 、体育的 “粗分 ”模 广告数量减少等优点 ( Armstrong 和 Weeds, 2007) 。 现有研 式 , 这无法 满 足 “分 众 化 ”的 受 众 市 场 需 求 , 使 得 具 有特 殊 究大多集 中 在对 两 种 盈 利 模 式 下 运 营 商产 品 差 异 化 影 响 偏好的专业受众群体转向替代性的平台 , 从而导致运营商 的 讨 论 上 ( Gal — Or 和 Dukes, 2003; Bourreau, 2003) , 忽 略 了可行的 盈利 模 式 创 新 及 其 对 市 场参 与 主 体 利 润 分 配 的 丧失了采用价格歧视获取消费者溢价剩余的机会 。( 3) 降 低网络运营商的市场推广激励 。 在卫星模拟电视时代 , 网 影响问题 。 在双边市场理论的视角下 , 以上两种盈利模式 络运营商仅承担传输任务 , 利润源匮乏 。 对于有线网络运 的实质是针对平台上多边市场的结构性定价 ; 早期研究中 营商 , 鉴于电视产业的公共产品属性和运营商的事业化运 对于需求偏好和弹性的描述 , 实质是对双边市场中交叉网 行体制 , 它 没有 收 视 费 定 价 的 自 主 权 , 这 使 其 缺 乏 市 场 开 络外部性的初步分析 。 拓的动力 。 与此同时 , 产业链上固定的利润分配模式降低 者的多样化需求 。节目内容的匮乏使得运营商无力对内容 二 、我国传统电视产业的盈利模式 了其发掘市场潜力的激励 , 传统的 “制播一体 ”的运营模式 1. 广告电视盈利模式的运营机制 。电视产业的产业链 促使集 团 化 的 广 电运 营 商 专 注 于 频 道 平 台对 于 广 告 收 入 主要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 从上游到下游依次为 : 内容制作 、 的争夺 。 内容集成 、网络传输和终端观众 ( Chity, 2001) 。在广告电视 三 、数字电视时代的盈利模式创新 : 基于双边市场的 模式下 , 广 告 收 入 成 为 产 业链 增 值 的 唯 一 途 径 , 它 流向 了 视角 拥有节目制作权的内容集成商和卫视频道运营商 。随着有 线电视的普及 , 各地有线运营商可以向用户收取少量的基 数字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电视产业的变革 , 它使节目内 容产品的传播从基于供给向面向需求 、从单向推式向双向 本收视维护费 ; 同时 , 鉴于频谱资源的稀缺 , 异地卫视频道 互动 、从封闭系统向开放系统转变 。在双边市场的视角下 , - 9 - ■名家观察 ■现代管理科学 ■2008 年第 3 期 有线网络运营商成为产业中的平台 , 由它促成其它参与者 四 、实现创新型盈利模式的对策 在平台上进行交易和互动 。 1. 深化体制改革明晰市场经营主体 。 长期以来 , 我国 1. 数字电视产业中的双边市场特征 。与单边市场的纵 向结构不同 , 双边市场框架下的数字电视产业具有三个主 电视 产 业 中 各 环 节 的 运 营主 体 不 同 程 度 上 被 计 划 经济 体 要特点 : 一是多边市场结构特性 。控制了传输网络和 “用户 场 化 。 数 字电 视 产 业 的 发 展 要 求 市 场具 备 自 主 决 策 的 能 门户 ”的网 络 运 营 商 在 产 业中 扮 演 了 “瓶 颈 ”平 台 角 色 , 而 力 , 在实现了主体市场化的基础上才会产生盈利模式的创 内容集成商 、广告商和消费者等则成为了平台的 “多边 ”市 新需求 。因此 , 深化现行体制改革 、明晰市场经营主体成为 场 。二是交叉网络外部性 。例如 , 对于广告商而言 , 平台上 消费者数量越大 , 其网络效应收益就越大 ; 反之 , 对于广告 创新盈利模式的当务之急 。 厌恶型消费 者 , 平 台上 广 告 数 量 越 大 , 其 网 络 效用 水 平 就 合考虑 多 边 市 场 的 需 求 价格 弹 性 、交 叉 网 络 外 部 性 、各 边 越低 。三是价格结构非中性 。为促成用户接入 , 平台运营商 的边际成本及平台间竞争强度等多种因素 , 制定相应的最 会将接入价格设定在低于边际成本的水平 , 例如通过免费 优价格水平和结构 。 对于观众市场 , 应以培育付费收视习 赠送机顶盒 , 鼓励用户接入有线数字电视网络 。 惯为目 标 , 确 立 基 于 各 个 细 分 市场 的 互 动 付 费 模 式 , 如 基 2. 双边市场框架下的盈利模式创新 。( 1) 多元化利润 来源 。 与模拟电视不同 , 数字电视运营商拥有扩展业务和 于两部定价的 PPV 模式 ; 对于广告市场 , 应探索新形势 下 增值业务的自主定价权 , 这使得付费电视用户缴纳的收视 3. 纵向整合以获取内容产品控制权 。为改变利润的流 费成为产业的另一个主要收入来源 。平台网络运营商将面 向并降低成本 , 平台运营商需要向 “上游 ”的内容集成环节 对更多的市场 “边 ”: 除了传统的 “上下游 ”的内容集成商和 整 合 。 这 一 举 措 将 使利 润 流 在 产 业 各 环 节 上 进行 再 次 分 消费 者 之 外 , 它 还 可 以通 过 插 播 广 告 向 广 告 商 收取 广 告 费 ; 通过整合内容制作环节向其它网络运营商二次出售内 配 ; 更为重 要 的是 , 控 制 了 “用 户 门 户 ”的 网络 运 营 商 更 为 了解终端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 面向需求的内容生产和集 容 ; 通过技术 升 级 放 松 频 谱 和 带 宽的 约 束 , 从 而 向 更 多 的 成能 够 有 效 地 解 决 新 型 付费 电 视 盈 利 模 式 下 的 内 容产 品 异地卫视台收取 “落地费 ”。( 2) 转换利润源重心 。 如前所 质量缺位的瓶颈问题 。 制所制约 , 各运营主体自身体制及主体之间的关系并未市 2. 基于双边市场特征创新定价模式 。平台运营商应综 的广告投放形式 , 如 EPG 广告 、开机广告及嵌入式广告等 。 述 , 在数 字 付 费 电 视 平 台 上 , 观众 与 广 告 商 之 间 的 负 向交 4. 横向兼并以实现产业规模化发展 。无论是对内容制 叉网络外部性将约束广告的投放 , 此时产业的利润源重心 将从平台上的广告市场转向观众市场 。与传统模拟有线电 作还是 网 络 平 台 , 规 模 化 发展 都 能 够 有 效 降 低 成 本 , 其 中 前者受惠于内容制作端存在的规模经济属性 , 而后者得益 视仅收取基本收视维护费不同 , 数字电视的 “互动性 ”和 于平台上存在的交叉网络外部性 。在政府逐步放松规制的 “开放性 ”使运营商可以基于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进行收费 , 通过二级价格歧视获取更多的消费者剩余 。 在此背景下 , 背景下 , 网络运营商之间的跨区域的兼并和联合已具备了 收视费将不再局限于基本业务 , 而会出现新的付费形式 , 场结构 , 实现产业资源向优势运营商的集中整合 。 成熟的条件 , 数字电视运营商应打破现有的区域性垄断市 例如基于两部定价的按次付费 ( PPV) 等 ; 扩展业务和 增 值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 , 在网络融合的趋势下和双向准入 业务的收入将构成收视费和 ARPU 值的主要部分 。( 3) 改 的前提下 , 数字电视产业还可以交叉渗透进入电话 、互联网 变利 润的 流 向 。 数 字 技 术 的 出 现 不仅 增 加 了 产 业 的 利 润 及数据传输等业务领域 , 从而获得新的利润源和增长点 。 源 , 而且促成了利润在平台市场间的重新分配 。 模拟电视 参考文献 : 内容集成环节转由网络运营商完成 , 这增强了网络运营商 1. Ar ms t r ong M, Weeds H. Publ i c Ser vi ce Br oad- cas t i ng i n t he Di gi t al Wor l d. UCL Wor ki ng Paper , 2007. 2. Gal — Or E, Dukes A. Mi ni mum Di f f er ent i at i on i n Commer ci al Medi a Mar ket s . J our nal of Economi cs & Management St r at egy, 2003, 12( 3) : 291- 325. 3. Bour r eau M. Mi mi cki ng vs . Count er - pr ogr am- mi ng St r at egi es f or Tel evi s i on Pr ogr ams . I nf or ma- t i on Economi cs and Pol i cy, 2003,( 15) : 35- 54. 4. 原磊 . 商业模式体系重构 . 中国工业经济 , 2007, ( 6) : 70- 79.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70473013) 。 在与内容集成商议价过程中的讨价还价能力 , 从而间接的 作者 简 介 : 胡 汉 辉 , 东 南 大 学集 团 经 济 与 产 业 组 织 研 降低了网络运营商的节目采购成本 。 另外 , 内容提供商的 究中心主任 、教 授 、博 士 生导 师 ; 顾 成 彦 , 东 南 大 学 经 济管 节目制 作 实 现 了 从 传 统 的 广告 依 赖 向 独 立 规 模 生 产的 转 理学院博士生 。 时代主导的 广 告 市 场 “交 叉 补 贴 ”观 众 市 场 模 式将 成 为 观 众付费模式的有益补充 , 有线网络平台成为产业中产生现 金流的主体 。与此同时 , 广告收入将出现分流 : 数字电视的 互动性适应了观众市场 “分众化 ”的趋势 , 广告商的广告投 放评价体 系 由 频 道运 营 商 的 节 目 收 视 率 转 向网 络 运 营 商 的频道互动率 , 此时广告商将向有线网络运营商支付广告 费以在数字付费频道针对专业受众投放广告 。( 4) 降低平 台的成本 。数字电视丰富了内容产品的播放形式 , “会员制 模式 ”将取代 “瀑布模式 ”成为主流传播形式 。在此背景下 , 平台运营商可直接与内容提供商进行交易 , 从而降低内容 产品的采购成本 , 避免内容集成商的双重加价 。此时 , 部分 变 , 进而能够降低节目的制作成本 。 - 10 - 收稿日期 : 2008- 02-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