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26号兰州文理学院关于2018年度美育年度发展情况的报告.pdf

时光停在你眼里╮11 页 617.321 KB下载文档
26号兰州文理学院关于2018年度美育年度发展情况的报告.pdf26号兰州文理学院关于2018年度美育年度发展情况的报告.pdf26号兰州文理学院关于2018年度美育年度发展情况的报告.pdf26号兰州文理学院关于2018年度美育年度发展情况的报告.pdf26号兰州文理学院关于2018年度美育年度发展情况的报告.pdf26号兰州文理学院关于2018年度美育年度发展情况的报告.pdf
当前文档共11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26号兰州文理学院关于2018年度美育年度发展情况的报告.pdf

兰文理〔2019〕26 号 签发人:阎晓辉 兰州文理学院关于 2018 年度美育 年度发展情况的报告 省教育厅: 根据甘肃省教育厅《关于报送 2018 年度学校美育发展年度 报告的通知》要求,现将《兰州文理学院 2018 年度学校美育发 展年度报告》上报,请审查。 兰州文理学院 2019 年 1 月 17 日 -1- 兰州文理学院 2018 年度学校美育发展年度报告 兰州文理学院作为一所以重在培养文化、旅游、传媒、艺 术等文化人才为办学特色的普通高等学校,历来十分重视学校 艺术教育。近年来,学校按照《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 (教 体艺〔2014〕4 号) 、 《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 (国办发〔2015〕71 号)、 《甘肃省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 健康全面发展的实施方案》 (甘政办发〔2016〕185 号)、 《甘肃 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方案》 (甘政办发〔2016〕 14 号)的要求,切实加强学校美育工作。 一、完善美育课程,构建科学课程体系 我校美育课程依托相关学科优势,大力拓展教育教学内容 和形式,积极引导学生完善人格修养,强化学生的文化主体意 识和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艺术的责 任感和使命感。重视并加强艺术经典教育,根据自身优势和特 点,开发了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地方和校本美育课程,同时 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要求,面向 全校学生开设公共艺术课程,并纳入学分管理。 (一)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大学语文”等公共文化艺术必修课 程。 公共艺术必修课程都采用考试的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 行考核,确保课程教学质量。 -2- (二)开设丰富多彩的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 性学习。 艺术课为文化素质教育限定性选修课,2 个学分,32 个学 时,每个学生在校期间,至少要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中选修 1 门并且通过考核。我校开设的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程门类齐全, 其中既包括“中国茶道”“礼仪与社交”“书法与篆刻”“中西方美术 比较与鉴赏”“影视艺术欣赏”“中华诗词之美”“美学概论”“摄影 基础”等通识类文化素质选修课,也包括“西北少数民族民俗鉴 赏”“甘肃民间美术”“敦煌美术欣赏”“西北地方戏曲文化”等具有 西北地方特色的文化素质选修课。 (三)积极开发与我校“文化、旅游、传媒、艺术”四大发展 方向相契合的艺术教育课程。 社会体育学院开发了“舞龙舞狮”、“敦煌拳艺”、美术学院开 发了“甘肃民间美术”、音乐舞蹈学院开发了“敦煌舞蹈”、文学院 开发了“经典甘肃”、各学院联合开发“多彩甘肃”等艺术教育课程。 (四)强化学生对甘肃地方文化的认知。 放眼甘肃省内的特色音乐、舞蹈,加强甘肃民族歌舞的学 习与表演、创新,力求打造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我校音乐舞 蹈学院开设了“花儿演唱与表演”“裕固族民歌演唱与赏析”“敦煌 舞蹈”等特色课程;将花儿演唱与表演、裕固族歌舞等非遗项目 搬上舞台;成立了学生“合唱队”、“舞蹈队”、“民乐队”、“管乐 队”等艺术实践队,平均每年举办、参加国内外各种美育活动达 30 余场;积极参加第三届(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一带一路” -3- 文艺嘉年华、“我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暨陇原“红色文艺轻 骑兵”赴天水、定西、庆阳等地的各种演出,特别是原创教学剧目 合唱音诗《萨娜玛珂》的成功上演,是我校多年来坚持立足地方 需求,打造办学特色,走内涵式、差异化发展道路的办学思路, 把培养扎根群众文艺人才的使命落到实处的一颗丰硕成果。我 校加强西北地方音乐、舞蹈文化的课程体系建设,把“民族特色、 地方文化特色”为研究重点,加大剧目带动教学力度,积极打造原 创剧目,极力推出精品,挖掘弘扬地方文化,以“传承优秀民族 文化,打造艺术教育品牌”为目的,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 推动专业建设加快发展。 美术学院举办掐丝珐琅、公共装饰艺术设计、景观设计基 础、综合材料装饰壁画、景观设计等专业实践课程展览 27 次。 成功举办庆祝兰州文理学院成立五周年暨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 年“大美甘肃 美丽画卷---美术学院教师作品展”,共展出作品一 百余件。成功举办“尚美寻真——兰州文理学院美术学院 2018 届毕业生作品展暨就业推介会”,充分展示了我校学生优秀毕业 设计和创作的成果。 二、服务地方文化,改进美育教育教学 深化学校美育教学改革, 建立以提高学校美育教育教学质量 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注重内涵建设,突出办学特色, 专业设置与学科建设、产业发展、社会需求、艺术前沿有机衔 接。加强社会服务意识,强化实践育人,进一步完善协同育人 的人才培养模式,增强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为 -4- 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培养高素质、多样化的艺术专门人才。 音乐舞蹈学院依托现有资源,切实强化美育育人目标,根 据社会文化发展新变化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在人才培养方案中 形成三个模块:一是夯实专业基础课,二是加入地方特色音乐、 舞蹈课,三是加大实践课。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重点发 展音乐制作、声、器乐演(唱)奏、节目策划编排、双排键演 奏、舞台表演、舞台剧表演、歌剧片段表演等艺术实践等课程 群的学习。扩大音乐编辑课程的内涵,增加视频、音频编辑的 课程。美术学院主动融入我省文化产业创新驱动发展,以挖掘、 保护、传承为目的,以项目为带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 服务文化大省建设的复合型、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 三、组织开展活动,丰富艺术教育形式 高校是对青年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提升青年学生审美能力的 重要阵地。实践活动是艺术教育最具活力的表现形式和途径之 一。我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主题鲜明的实践活动,既能创造 良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校园文化氛围,又激发了青年学生 的激情,唤起青年学生独立的人格追求和高尚的审美情操。 (一)实抓阵地建设,建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的学习宣传实践高地。 发挥学生社团第二课堂引领者的作用,加强学生思想政治 教育阵地建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青年学习 社成立一年来,聚焦思想引领,创新宣传载体,下真功夫学习 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建立起每两周一次 -5- 主题学习的定期学习制度,形成了一批青年学生和普通百姓喜 闻乐见的宣传作品,主办了“讲好文理故事 坚定文化自信”礼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暨纪念五四运动 99 周年文艺展演, 组建了“脱 贫攻坚青年观察团”,在庆城县实地调研精准扶贫工作现状与成 果,形成《记录甘肃:庆城脱贫攻坚在行动——来自兰州文理 学院帮扶工作一线的报告》文集。明晰的工作思路、创新的工 作方式、严谨的工作执行使青年学习社的学习宣传工作富有生 命力、感召力和吸引力。 (二)推进精品培育,“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好评如 潮。 紧紧围绕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这条主线,突出地域特色、 学校特色和学科优势,充分发挥校园活动文化育人的积极作用, 开展第五届“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文化艺术节,举行 “经典甘肃”诗词咏诵大赛、“经典甘肃”诗词大会、汉字听写大赛、 “舞从敦煌来”舞蹈大赛等品牌校园文化活动。举办甘肃省高雅 艺术和戏曲进校园活动启动仪式以及“文艺陇原”频道和同名公 众号开通仪式兰州文理学院专场演出。4 月, 《诗词咏诵经典 雅 韵传承文明——兰州文理学院“经典甘肃”诗词咏诵大赛活动纪 实》获教育部第四届“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特色展 示项目。 (三)全面扩容提质,学院品牌、社团品牌团学活动“两翼 齐飞”。 突出专业特色、挖掘基层潜力、凝练活动特色、创新活动 -6- 内容与载体,以激励措施与规范管理相结合的方式,6 年来持续 发力培育“一院一品”活动,今年 13 个学院分团委活动立项全覆 盖,13 项活动正在结项审核中。通过大学生艺术社团,面向全 体学生,广泛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 严把社团活动审批关,做好社团活动报备、管理和指导,各社 团活动顺利开展,效果良好。学生组织开展了践行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系列活动、第六届“雁苑杯”大学生辩论赛、第四届“雁 苑好声音”歌手大赛、第五届“传媒之声”主持人大赛、“见字如面” 书信朗读、“创建文明校园,做合格大学生”主题演讲比赛、学 宪法讲宪法宣传、“最美文理—发现你身边不一样的美”摄影展、 “黄河魂”高校文化交流会等活动。 (四)深化社会实践平台,2018 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活动成绩喜人。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 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国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以 “青春大学习 奋斗新时代 筑梦新甘肃”为主题,22 支院级以上 重点团队,聚焦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助力脱贫攻坚,服务文明城市创建,组织开展了助力脱贫攻坚 调研、文化艺术服务、“非遗”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传承、“一带 一路”调研、禁毒联盟实践、教育关爱服务、理论与政策宣讲等 重点实践项目。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了学校“文化、旅游、传媒、 艺术”的办学特色,关注“一带一路”、“脱贫攻坚”、“文明城市创 建”等国家战略及城乡发展热点。“脱贫攻坚青年观察团”暑期社 -7- 会实践团队荣获 2018 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 会实践优秀团队。 四、夯实美育工作基础,保障美育工作条件 (一)建设结构优良的艺术教育师资队伍 目前,学校艺术教育师资主要分布在音乐舞蹈学院、美术 学院等教学单位。现有艺术类师资 189 人,其中,教授 6 人、 副教授 61 人、讲师 59 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 67 人。艺术教育 类教师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内多所高校,学缘结构良好。此 外,为进一步加强地方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培养,学校引进 著名雕塑家何鄂、著名舞蹈家高金荣、著名书画家莫建成、“花 儿皇后”苏平、著名作家陈玉福、戏剧“梅花奖”得主雷通霞、苏 凤丽 7 人等行业领军人物为驻校专家。聘请 51 位省内外具有一 定影响力的专家、学者为特聘教授。引进省歌剧院国家一级演 员闵晓慧、读者集团资深编辑梁宝毓为我校专任教师。聘请著 名敦煌拳艺传承人王建国为我校兼职教师。 (二)加大艺术教育设施设备投入力度 我校现有音乐楼一栋,艺术综合楼一栋,实验剧场一栋, 总面积为 27030 平米;拥有可容纳 400 学生活动中心 1 间、可 容纳 400 人音乐多功能厅 1 间;拥有 1000 平米艺术作品展室 1 间;有钢琴房 80 间、舞蹈排练厅 18 间、画室 18 间;拥有钢琴 99 架 150 万元;照相机 64 部、摄像机 47 部。艺术教育设备总 值 1812.2 万元;拥有艺术类图书资料 11983 种,共 26804 册, 占总馆藏比例 3.64%,其中 2017 年新增 561 种,619 册,占年 -8- 总购书量比例 5.65%;2017 年订阅艺术类期刊 26 种、26 册。 各类公共艺术教育场地种类齐全,设施齐备,功能完善,能较 好地满足公共艺术课程教学与文化艺术活动的需要。 (三)加强艺术类社团建设,完善艺术教育奖励制度 2018 年我校已有校级学生社团 32 个,注册会员 4000 人, 其中艺术类社团 9 个,通过大学生艺术社团,面向全体学生, 广泛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 学校将艺术教育纳入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并予以公开, 接受师 生群众的监督。对参加学校文化艺术节、“挑战杯”大学生课外 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各级各类文艺竞赛中获奖的学生、教师和 团体,都按照学校相关的制度进行评比和奖励。 五、存在的问题及努力方向 我校美育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 题和不足,如在课程建设和评价考核机制创建方面覆盖面较窄; 专业的、高水平师资力量薄弱;艺术类教师的科研水平有待提 高;教师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特别是在教学艺术的提高上还需 要不断探索和创新。针对以上问题,我校将一如既往地深化学 校美育教育工作,加大实践力度,提高活动水平,在工作中齐 心协力、更新观念、努力钻研、开拓创新,进一步提高我校美 育工作水平。 -9- 兰州文理学院办公室 2019 年 1 月 18 日印发 - 10 - - 11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