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2.山东省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学科新秀奖评选奖励实施细则.pdf

simple love[简单爱]7 页 416.451 KB下载文档
2.山东省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学科新秀奖评选奖励实施细则.pdf2.山东省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学科新秀奖评选奖励实施细则.pdf2.山东省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学科新秀奖评选奖励实施细则.pdf2.山东省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学科新秀奖评选奖励实施细则.pdf2.山东省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学科新秀奖评选奖励实施细则.pdf2.山东省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学科新秀奖评选奖励实施细则.pdf
当前文档共7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2.山东省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学科新秀奖评选奖励实施细则.pdf

附件 1 山东省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学科新秀奖 评选奖励实施细则 为贯彻落实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关于中共山东 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评比达标表彰项目的函》 (国评组函〔2021〕 45 号)批复要求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山东省社 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奖励意见》 (鲁办发〔2018〕47 号)文件要求, 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指导思想 山东省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以下简称突出贡献奖)和山东 省社会科学学科新秀奖(以下简称学科新秀奖)是省政府颁发的 社会科学人才奖。评奖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 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 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加 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有关文件精神和省委有关工作要 求,表彰奖励社会科学领域有突出贡献的老专家和优秀青年学者, 进一步推动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更好地为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 服务。 二、评选奖项与数量 自 2021 年开始,突出贡献奖、学科新秀奖每两年评选一次, 每届各不超过 10 名(可空缺)。 三、参评人选与范围 — 1 — 突出贡献奖:年龄在 60 周岁(含)以上(截止到每届申报通 知发布之日)的省内高校、党校(行政学院) 、干部学院、社科研 究机构、省级社科类社会组织、实际工作部门的专家学者和管理 工作者。 学科新秀奖:年龄在 39 周岁(含)以下(截止到每届申报通 知发布之日)的省内高校、党校(行政学院) 、干部学院、社科研 究机构、省级社科类社会组织、实际工作部门的青年学者和管理 工作者。 在职副省级以上领导干部不得申报突出贡献奖。在职市厅级 以上领导干部,除编制在高校、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或科 研等单位的,不得申报学科新秀奖。 四、评选条件与标准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正 确政治方向、学术导向和价值取向,理论功底扎实,学术造诣深 厚,研究成果有独到学术价值或显著社会效益,遵纪守法,有高 尚的学术品德和职业道德。 具体标准如下: 突出贡献奖: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工作成绩突出,研 究成果丰硕,在某一学科领域作出重要贡献,在全国具有重要影 响,获得过 5 项(含)省部级以上社科成果奖励,其中至少有 1 项省部级社科成果一等奖(第一作者)。 学科新秀奖: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工作成绩突出,有 较大发展潜力,正式出版、发表、完成过 5 项(含)以上重要科 研成果,获得过至少 1 项省部级社科成果二等奖(第一作者)或 — 2 — 至少 2 项省部级社科成果三等奖(第一作者)。 已获得过突出贡献奖或学科新秀奖人员,不得再次申报同一 奖项。 五、申报办法与要求 由市、有关企业、高校社科联,省级社科类社会组织,高校、 党校(行政学院) 、干部学院,省级社科研究机构,省直部门相关 负责处室向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委员会办公室(以下 简称省评奖办)申报。每个申报单位限报突出贡献奖人选和学科 新秀奖人选各不超过 3 名。 (一)个人申报:参评人员在山东省社会科学数据中心(网 址 www.sdssdc.com)申报系统注册并进行申报,按要求填写《山 东省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申报表》或《山东省社会科学学科新秀 奖申报表》 (以下简称《申报表》 ) ,上传相关附件。 (二)组织推荐:各单位按照评选条件和标准组织初选,并 将推荐人选在本单位公示,公示期 5 个工作日。拟推荐的机关事 业单位工作人员,须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征求组织人事、纪检监察 等部门意见;拟推荐的企业负责人,须征求企业所在地生态环境、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税务、市场监管、应急管理等部门的意见。 (三)单位网上推荐:公示无异议后,在规定时间内,申报 单位在山东省社会科学数据中心申报系统进行网上推荐,填写推 荐意见,生成并下载打印申报表,分别由申报个人签名、单位签 字并盖章。 (四)报送申报材料。在规定时间由所在单位将推荐名单和 有关材料报送省评奖办。报送所需材料: — 3 — 1.《申报表》一式 5 份(每份附近期 2 寸免冠照片) ,推荐单 位盖章。 2.代表性研究成果报送不超过 5 件。著作和论文报送形式为 原件 1 套;项目报送形式为结项报告 1 份;领导批示报送形式为 原件(无原件可用复印件)1 份;实践采用报送形式为文件原件(无 原件可用复印件)1 份;音像类成果如经省级以上媒体播放,并有 相关版权、著作权证明的,可报送光盘。 3.研究成果和工作业绩的获奖证书原件及项目立项书、结项 书原件(现场审核后退还) 。 4.相关材料(复印件,一式 3 份) 。申报人需将《申报表》中 填写的相关资料装订成册。统一格式为: (1)封面字样“xxxx 年 度(第 xx 届)山东省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学科新秀奖)申报材 料”; (2)目录; (3)按目录装订相关材料:①研究成果获奖证书 复印件(同一项成果多次获得奖励的,按奖励级别最高的只计算 一次);②工作业绩获奖证书复印件。③著作类成果需复印封面、 版权页、CIP 核字号验证[在中国版本图书馆(中央宣传部出版物数 据中心)(http://www.capub.cn/)自行验证并下载],1500 字以 内的介绍;④论文类成果需复印期刊封面、目录,正文全文;⑤ 领导批示复印件、实践采用文件复印件及证明材料;⑥项目立项 书、结项书复印件;⑦音像类成果需复印省级以上媒体播放单位 相关版权、著作权证明,800 字以内的主要内容介绍。 5.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征求意见表或企业负责人征求意见表 1 份。 6.身份证复印件 1 份(注明“山东省社科评奖专用”) 。 — 4 — 7.山东省第 xx 届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学科新秀奖)有关情 况统计表。 六、评选程序与方法 突出贡献奖和学科新秀奖采取评选会议评选、组织人事考察、 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委员会(以下简称省评委会)审 定、公示、公布、表彰奖励相结合的办法进行。 (一)评选会议评选 评选会议实行分组评选和大会评选两个环节,采取记名投票 方式表决,以到会评委 2/3(含)以上票数同意方为通过。评选结 束后,通过人选在山东社科网和本单位公示,公示期 5 个工作日。 (二)组织人事考察 公示如无异议,由省评奖办组织考察组对考察对象德、能、 勤、绩、廉等情况进行考察并写出考察报告。 (三)审核确定 考察如无异议由省社科联党组对评选结果进行审核,提交省 委宣传部部务会议研究审议,再由省评委会会议全面审定,最后 提交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确定。 (四)公示 与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并在省级媒体公示,公示期 10 天。 (五)公布 公示结束如无异议,最终结果在山东社科网等官方媒介发布。 (六)表彰奖励 由山东省人民政府向获奖者颁发证书和奖金。 — 5 — 七、评奖机构与评选专家组成 (一)省评委会 省评委会为评奖工作的领导机构,负责评奖工作的指导、协 调及重大事项的决策,审定评奖规则和获奖人选。主任由省委常 委、宣传部长、省社科联主席和分管副省长担任,副主任和成员 由省委办公厅、省委宣传部、省委政研室、省委党校、省科协、 省社科联、省政府办公厅、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政府研究室、山东社科院及部分高校等 部门单位相关负责同志担任。组成人员以省评委会文件形式公布。 省评奖办设在省社科联,负责评奖活动的组织工作。 (二)评选工作领导小组 评选工作领导小组由部分评选委员会成员组成,负责领导、 组织、协调评选工作。 (三)监督工作小组 监督工作小组由省委宣传部有关责任处室负责人、省社科联 纪检人员等组成,负责对评奖全过程进行监督,参加评选会议, 并对违规违纪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 (四)评选专家 评选专家库由具有较高政治理论素养和学术道德水平,熟悉 社科人才工作的有关负责同志和专家组成。评选专家实行随机抽 选,报经评选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后确定。 每年参加评选的各单位评选专家原则上不超过 1 人,实行轮 换、回避制度,一届一轮换。被推荐人所在单位评选专家及被推 荐人配偶与亲属不参加当年的评选会议。在职市厅级以上领导干 — 6 — 部担任评选专家的比例不超过 20%。 (五)考察组 由省评奖办组织有关组织人事、纪检等人员组成,对拟获奖 人选进行考察。 八、评选工作纪律 (一)参加评选工作的所有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评选纪律, 坚决杜绝徇私情、拉选票、泄密等现象。对违反评奖规定和纪律 的行为,应及时提交监督工作小组做出处理。 (二)如发现获奖人员有严重弄虚作假或其他违纪行为,在 取得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后,将追回证书、奖金,五年内不再受 理其该奖项申报。 九、奖励标准与经费来源 突出贡献奖和学科新秀奖每名获奖者奖励 20000 元。奖励费 用和评选经费列入省级财政预算。 十、奖项管理与使用 突出贡献奖、学科新秀奖作为对社会科学工作者进行人才评 价的重要依据,作为考核、晋级、评定相关专业技术职务资格, 评定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申报博士点、硕士点,申报社会科 学重点研究基地等方面的重要依据。 十一、其他事项 评选工作结束后 15 个工作日内,参评人员所报成果原件可由 报送单位取回,退还参评者;其他申报材料复印件由省评奖办整 理存档。 本细则由省评奖办负责解释。 — 7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