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循证护理在儿童糖尿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pdf

巴黎右岸Proven▼4 页 303.443 KB下载文档
循证护理在儿童糖尿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pdf循证护理在儿童糖尿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pdf循证护理在儿童糖尿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pdf循证护理在儿童糖尿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pdf
当前文档共4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循证护理在儿童糖尿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pdf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Jom'rlal of C1inical Medicine in ·24· 2010年第14卷第10期 …。…7。 Practice‘’…。。’’ 循证护理在儿童糖尿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陆 群,孙海峰,陈明珠,周 丹,周向丽,朱亭立,姚孝娟 (江苏省无锡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江苏无锡,214023) 关键词:循证护理;儿童糖尿病;临床应用 中圈分类号:R 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353(2010)10-0024--02 表l 儿童时期的糖尿病是指在15岁以前发生的 循证组与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和不良事件 发生率的对比(%) 糖尿病,又称少年糖尿病,在我国一般为1型糖尿 病。它是在遗传易感性基因的基础上,在外界环 组别 n 境因素的作用下,引起自身免疫过程,导致B细 循证组 24 10 0.016‘0.042+0。 对照组 24 19 0.167 胞的损伤和破坏,最终导致胰岛13细胞功能衰竭 而起病,病情较成人重。国内根据不完全调查,发 病率为5/10万…。儿童糖尿病有2个高峰组,5 平均住院天数低血糖皮肤感染酮症酸中毒 0.25 0.083 2组比较,P<0.05 表2循证组与对照组分别接受糖尿病系统教育前、 1个月后、6个月后的效果对比(%J ~6岁组和11~13岁组【2|。因为具有年龄小、认 知性差、饮食控制较困难、活动量大,好动等特点, 大多须用胰岛素治疗。如能及早采用科学的方法 防治,严格持久地控制高血糖,加强个性化护理就 可取得较满意的结果。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与对照组比较,’P<0.05;一P<0.01 本院2002年6月 2008年6月收治儿童糖 尿病共48例,其中男22例,女26例;年龄4~8 表3循证组与对照组在本研究结束时 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岁9例,8~13岁28例,13~15岁1l例,平均 (12.2±1.8)岁;均急性发病,8例患儿有酮症酸 中毒,无并发昏迷。 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 2 h血糖≥11.1 mmol/L,空腹C肽和胰岛素降 低,全部病例均符合儿童糖尿病诊断标准[3|。 1.2方法 将48例儿童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循证组和 对照组各24例。循证组从血糖监测、胰岛素注 射、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健康宣教等方面进行循 证,获得科学证据,指导临床护理;对照组按普通 糖尿病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对2组患者进行并发 2护理 2.1循证问题 即提出临床问题。有学者经研究发现75% -85%的患儿及其家属对儿童糖尿病的知识、监 测方法、饮食控制、胰岛素注射知识及技能理解和 掌握有偏差,65%~78%的患儿2年内糖尿病并 症、不良事件发生率、患儿及其家属对疾病知识及 发酮症酸中毒,95%患儿对治疗手段存在抵触心 技能的接受度、掌握度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等情 理,它极大地影响了患儿的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况的比较。 1.3结果 见表1、2、3。 收稿日期:2009—09—24 万方数据 因此为了更好地制定出适合儿童糖尿病的最佳护 理方案,作者采取了循证护理方法,在治疗护理患 儿过程中,认真做好动态观察,详细询问患儿主观 第10期 陆群等:循证护理在儿童糖尿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25· 感受,与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全面搜集资料,提出 糖尿病联盟儿童青少年糖尿病协会(ISPAD)明确 急需解决的健康问题:①患儿及其家属缺乏关 了儿童糖尿病的控制目标,其中强化治疗方案的 于儿童糖尿病哪些方面的知识;②如何更有效 实施,通过采用CGMS和胰岛素持续皮下注入法 地进行儿童糖尿病的个性化护理;③怎样更有 (CSII)充分体现了优势[6|,能更好、更有效地控 效地与患儿及其家属交流互动。寻找最科学、最 制血糖。循证组采取CSII,餐前大剂量控制血糖 前沿的儿童糖尿病护理方法。 的方法,对照组采取传统的胰岛素皮下注射法,用 2.2循证支持 中、长效,早、晚餐前30 rain或短效三餐前胰岛素 根据护理问题,系统地查阅文献,根据患儿疾 皮下注射的方式控制血糖,注射部位、方法均按常 病的严重程度、年龄、生活习惯及对疾病知识的掌 规,比较2组差异性。④合理的饮食控制。儿童 握度、认知度的不同,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糖尿病的饮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为其既要控 2.3循证观察 制血糖又要保证儿童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在糖 了解以往传统的儿童糖尿病护理模式、患儿 尿病治疗中非常重要。但饮食的计算非常复杂, 对疾病的掌握情况、饮食习惯、生活方式、运动方 如果仅告诉患儿每天需摄人多少热量,多少营养 式、强度、时间的长短、胰岛素注射的方法、患儿心 素,病儿和家属会感到抽象和无可适从,不能制定 理状态、家庭一支持系统等信息,并对患儿及其家 多样化的食谱。罗顺清、星野纱织等提出食品交 属进行入院评估、问卷,以了解当前其对疾病的认 换法,该方法能让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更简单、轻 知水平,以利于制定适合患儿的最佳护理方案。 松地计算热量、制定菜谱,便于接受和采用,是一 2.4循证应用 种快捷、有效、值得推广的饮食控制方法[6]6。该 在循证支持和循证观察所获得的信息基础 方法也是近年来各国营养学界为方便糖尿病患者 上,将有效的、实用的、与患儿意愿和实际情况符 计算饮食而纷纷采用的一种方法。循证组护士采 合的措施应用于临床,改变以往传统的、错误的习 用食品交换法,制作成小册子,PowerPoint等形 惯、行为,为患儿量身制定护理措施,提供带有个 式具体讲解,教给家长制作食谱的方法直至其熟 体特征的护理服务。①成立循证护理小组,由病 练掌握。对照组采用同样的形式教育患儿及其家 区专科护士长和省、市级糖尿病专科护士组成。 属,应用传统的饮食控制方法计算热量摄人,规范 ②有效的血糖监测。儿童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 饮食等。⑤规律的运动。根据每个人的年龄、病 病和2型糖尿病,以1型特发性糖尿病占多数。1 情制定相应的符合个人的运动方案。一般不特殊 型糖尿病主要为免疫介导和特发性,2型糖尿病 限制运动,常规于餐后l~1.5 h运动,形式有散 主要为成年发病型糖尿病(MODY)。由于患儿年 步、快走、小跑、爬楼梯等,以中等强度,微出汗为 龄小、活动量大、理解力不高、自我管理能力差,所 佳。循证组、对照组运动方式无统计学差异。⑥ 以血糖往往得不到有效及时的监测,以致于不能 有效的健康宣教。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接受教 准确地调整胰岛素剂量,患JL{l要易发生低血糖等 育程度的提高,糖尿病教育在治疗中的作用日益 不良事件。另苏木杰(som06Ⅳ[)、黎明现象M J的出 受到糖尿病专家及患者的重视。国外采用集体、 现会导致患儿的血糖波动,得不到有效控制,易较 小组、单人教育等形式取得了瞩目的效果[7|。循 早就出现低血糖、酮症酸中毒等严重的并发症。 证组采用人院时填写问卷的形式评估患儿及其家 故有效的血糖监测是保证血糖稳定控制的前提。 属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及心理状态,再依据个人情 巩纯秀提出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监测血 况、教育程度、参加人数不同分为集体教育、小组 糖,空腹早、中、晚餐后常规4次血糖监测及夜间 教育、单人教育。集体教育大多利用“糖尿病教 监测血糖1次可有效减少苏木杰现象及低血糖现 室”举办讲演会、电影会、饮食疗法实习(试餐会) 象的发生[5j。循证组采用CGMS,另5次/d血糖 等,亦采用报刊,宣传小册等宣传媒介进行。试验 监测,对照组采用常规4次/d监测血糖的方法监 组采用集体、小组的方式,请营养师、专业护士进 测血糖,比较2组血糖监测效果的差异性。③正 行讲课、发放宣传册等,2组教育的内容包括疾 确的胰岛素注射。本次临床资料中所有患儿均属 病的基础知识、心理教育、饮食治疗教育、运动疗 1型糖尿病,需终身胰岛素替代注射治疗。国际 法教育、药物治疗教育等。 万方数据 (下转第29面) 第10期 谢雯俊: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败血症的临床护理 ·29· 117%,因感染性疾病而死亡的风险增加 满足2型糖尿病合并败血症的血糖控制,尽快纠 92%[4|。通常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①高血糖 正体内代谢紊乱,有利于感染控制,缩短住院时 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②营养不良及低蛋白血 间,减少住院费用。 症,使免疫球蛋白、补体、抗体减少,免疫能力低 参考文献 下;③糖尿病常并发血管病变,导致局部组织或 器官血流减少,处于低氧状态,细菌容易滋生,而 且影响组织对感染的应有反应,不利于抗生素的 有效发挥;④糖尿病并发急性并发症时,人体代 谢紊乱加重,使其对感染的抵抗力显著降低。 糖尿病合并败血症时,由于严重感染,加剧了 糖尿病代谢紊乱状况【5]5,这是因为人体在应急状 态下,体内胰岛素对抗激素水平的增高,常会引起 体内血糖波动大,过高的血糖可能会导致酮症酸 中毒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进一步加重体内代谢 紊乱[6|。 应用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败血症, 能较平稳地控制血糖,尽快纠正患者代谢紊乱的 状况,这是由于胰岛素泵能够模拟正常胰岛分泌 胰岛素模式,以基础输出24h不间断地向体内输 注微量胰岛素(基础量),进餐前再按需输入负荷 [1]Bode B W。Sdbbah H T,Gross T M。el;a1.Diabetes ITlSl'lage— ment in the new millennitun using insulin pump therapy[J]. Diabetes Metab Rev。2002,18:S14. [2]李冬梅,李倩,张颖,等.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院外获 得性败血症24例的临床分析【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8, 21(9):966. [3]李倩,李冬梅,李慧琴,等.胰岛索泵治疗2型糖尿病合 并感染疗效总结[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8,31(5): 48. [4]Shah B R,Hux J E.Quantifying the risk of infectious diseases for people with diabetes[J].Diabetes Care,2003,26(2): 510. 【5]Feleke Y。Mengistu Y。Enquselassie F.Diabetic infections: elinieal and bacteriological study at Tikur Anbessa Specialized Universityhospital,AddisAbaba,Ethiopia[J].EthiopMed J, 2007,45(2):171. [6]廖二元,超楚生.内分泌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 出版社。2001:1613. [7]Peleg A Y,Weerararhna。MeCarhty J S,et a1.ColtllIion in。 fectiom in diabetes:patl雠enesis,managergent and relstion— 量,特别是感染急性期,患者进食少或进食不规律 ship to glycaemic control[J].Diabetes Metab Res Rev,2007, 的情况下[7|,CSII能提供更为灵活的输注方式, 23(1):3. (上接第25面) 3讨论 事件发生显著下降,所授糖尿病知识更易接受,都 使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根据表1评分量化表分析,循证组和对照组 (表3),其不仅能更为有效地配合护理工作,也促 有统计学差异,说明采用循证方法护理患者以后, 使护理工作效率、效果、模式更上一个台阶。同 住院天数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 时,也促使护理工作者能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住院期间有无发生治疗不良事件跟其治疗效果有 为每1位患者服务,使优秀的工作模式得到认可 着显著而直接的联系,低血糖、皮肤感染、酮症酸 和推广。 中毒都会给糖尿病患者的身心带来严重伤害,因 参考文献 此减少这些不良事件的发生尤显重要。从表1可 【1]诸福棠。吴瑞萍,胡亚美.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 以得出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 住院天数,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糖尿病系统教育方面,从表2可见,教育前组 间比较(P>0.05),教育后1个月组间比较(尸< 0.05),教育后6个月组间比较(P<0.01),也具 有统计学差异,说明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实施糖 尿病患者教育明显优于以往常规方法,其知识系 统更易于患者及其家属学习和接受,且印象更为 深刻、便于记忆,是一种先进、更值得推广的方法。 通过循证护理,可使患者住院天数缩短、不良 万方数据 生出版杜。1993:920. [2]王祝芳,彭雪金,林春林.对儿童糖尿病患者的护理[J]. 中国病案,2007,8(4):48. [3]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2007. [4]包美珍.儿童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J].Drug Evaluation, 2008。5(3):133. [5]巩纯秀.儿童糖尿病诊治新问题及对策[J].中国实用内科 学杂志。2008,28(4):250. [6]罗顺清,星野抄织,熊 丰.食品交换法在儿童糖尿病中 的鹿用(J].重庆医学,2005,34(10):1590. [7]张绍维,卢爱玲.糖尿病的健康教育[J].Journal of Praeti. cal Nursing,1999,1 1:179. 循证护理在儿童糖尿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 陆群, 孙海峰, 陈明珠, 周丹, 周向丽, 朱亭立, 姚孝娟 作者单位: 刊名: 江苏省无锡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江苏,无锡,214023 英文刊名: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IN PRACTICE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 2010,14(10) 0次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参考文献(7条) 1.诸福棠.吴瑞萍.胡亚美 实用儿科学 1993 2.王祝芳.彭雪金.林春林 对儿童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2007(4) 3.诸福棠 实用儿科学 1996 4.包美珍 儿童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2008(3) 5.巩纯秀 儿童糖尿病诊治新问题及对策 2008(4) 6.罗顺清.星野抄织.熊丰 食品交换法在儿童糖尿病中的应用 2005(10) 7.张绍维.卢爱玲 糖尿病的健康教育 1999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jslcyxzz201010011.aspx 授权使用:广东药学院(gdyxyip),授权号:7e11bd5e-a21b-486a-8830-9df100e79ab9 下载时间:2010年9月14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