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环境工程本科生拔尖人才培养探索_任丽英.pdf
高 教 学 刊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高 教 研 究 2019 年 8 期 环境工程本科生拔尖人才培养探索 任丽英, 董玉良 * (临沂大学 资源环境学院 山东省水土保持与环境保育重点实验室, 山东 临沂 276000) 摘 要: 当今世界科技迅猛发展, 科研人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作用。本科生作为科技拔尖人才的新生力量, 是国家未 在国家未来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从教学方案等方面探讨有利于科技拔尖人才培 来的希望。对本科生科研素养的培养, 养的教学与实践方案, 提出环境工程拔尖人才培养体系及选拔机制,为相关专业拔尖人才的培养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 : 环境工程;本科生; 拔尖人才 中图分类号 : C961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2096-000X(2019)08-0188-03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ntific research talent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Undergraduate students as the top talent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the hope for the future of the country. The cultivation of undergraduat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teaching and practice scheme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cultivation of the top talents, and puts forward the training system and selec- tion mechanism of the top talents i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which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cultivation of the top talents of the related majors. Keywords: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undergraduate students; top talents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面临的环境问题也越 来越严重。科学技术是从根本上解决各类环境问题的重要 手段。培养具有科研创新能力的环境类本科生是高等教育 的历史使命。如何针对环境问题的需求,培养一批环境专 业拔尖创新人才,是目前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当 务之急。 2009 年由教育部、中组部和财政部共同实施了“基础 学科拔尖学生试验计划” ,简称“拔尖人才”计划。旨在数 学、化学、物理学、生物科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等领域重点培 养拔尖人才。培养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拔尖人才已成为高 等教育改革的主题[1]。 目前,部分学科已初步建立一套拔尖人才培养体系。 环境工程属于应用型专业,其对学生的培养体系与基础学 科有较大的差异。本文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及实践经验,从 培养方案等方面浅谈如何培养环境工程本科生拔尖人才, 为相关专业拔尖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借鉴。 一、拔尖人才培养改革 环境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2],突出实践教学 是应用型拔尖人才培养的有效手段。根据国家目前对环境 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现状,在环保产业高速发展的新形势 下,设定突出实践性教学的专业培养目标,采取优化实验 课程体系,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和校企深度结合等各项措 施,探究出适合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新的教 学体系。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优化教学方案, 加强实践性教学 主动跟踪学科专业前沿,优化整合专业课程资源,积 极开发反映社会需要与学科发展的新课程,统筹专业课程 体系,优化教学方案。推进专业课程分化、重组,引入与环 境问题密切相关的新课程,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探 索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专业教学课程模式,从理论 学过程为拔尖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二)加强校企合作,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本科实践教学体系中注重技能训练,并充分结合环 保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大幅度增加实训环节的内容和 实训时间,带领环境工程本科学生进入有关水、气、声、渣 等环保企业及事业单位多次进行实习,并由企业兼职教师 或技术人员现场讲学,让学生参与到生产实践,使学生在 真实的生产环境里充分理解知识,以期使学生在学习了环 保技术方面的相关理论知识后,通过大量的实践环节训 练, 提高实践技能。同时通过与企业的接触, 让学生了解当 前的社会对环境工程学生的需求, 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推进科研成果在教学中的应用 把科研成果融入教学,科研反哺教学。以专业教师的 科研为导向,积极将学术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提升教学 质量和师资队伍的教学科研水平。教学过程中以水污染治 理、大气污染控制及土壤污染修复最新研究动态为主线, 把教师的研究成果及国内外学者的观点融入讲授内容,增 加学生对环境领域学术前沿问题的了解,引导学生形成良 好的科研意识。 (四)改革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 : 任丽英(1981-), 女, 汉族, 山东聊城人, 博士, 副教授, 研究方向: 环境界面化学与污染控制科学。 * 通讯作者 : 董玉良 -188- 2019 年 8 期 高 教 学 刊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高 教 研 究 在教学过程中,改进以往教师为主 体的授课方式,以问题式教学和启发式 教学为主,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使 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积极推进小班制 教学和在线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通过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 兴趣及学习效率, 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二、建立选拔机制,重点培养拔尖人 才 (一)拔尖学生选拔过程 目前我们根据本科生的基础及环境 工程的专业特点,采用拔尖人才遴选遵 循逐级淘汰制,主要过程包括;学生选 题,基础考核,专业考核和能力培养四个 在前 阶段, 具体过程如图 1。第一个阶段: 期理论教学过程中,专业老师根据自己 的研究专长,将相关领域的科研动态及 个人的科研成果贯穿于课堂讲授之中, 引导学生初步形成科研理念。在此基础 上,将环境工程专业老师的学科背景及 现阶段研究方向公布给学生,让感兴趣 的学生自由选择导师和研究方向。第二 个阶段:导师根据学生的选题,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实验 技能考核,直接考核合格或经过培训考核合格的学生均可 进入下一个环节, 不合格者进行淘汰。第三个阶段: 对专业 技能考核合格的学生进行科研能力考察,直接考核合格或 经过培训考核合格的学生均可进入下一个环节,不合格者 淘汰。对通过两轮考核的同学进行重点培养,实施环境工 程科研拔尖人才计划。 (二)拔尖人才培养效果反馈 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实施一段时间之后,针对拔尖人才 的选拔过程,培养方案及培养过程,设计调查表(表 1),在 全体学生中开展深入的调查。通过对未参与拔尖人才选拔 计划学生的调查,了解该部分学生不想参与拔尖人才培养 的想法及建议。通过对参与拔尖人才培养选拔,但被淘汰 学生的调查,了解选拔过程存在的潜在问题。通过对进入 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学生的调查,综合了解整个过程,特别 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问题。最终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 选拔或培养方案,以利于更好地解决各个环节中的已经出 现或可能出现的问题, 建立良好的拔尖人才培养机制。 (三)拔尖学生培养原则 拔尖学生的培养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尊重学生兴趣的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动力,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偏好,给予其 指导性的选题建议,最终根据学生自己的选择,对其进行 重点引导与培养。不能把导师的研究方向强加于学生,以 免学生失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2. 导师制原则 导师制已在国内很多学科成功实行[3,4]。导师制是拔尖 图 1 拔尖人才选拔过程 人才培养中应用的重要措施[5]。导师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 进行专业引导。对于部分初次接触科研的学生,可采用跟 随学习的方式。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鼓励学生在教 师研究基础上进行,将研究方向自由向外扩展,经与导师 协商, 验证合理后, 开展深入研究。拔尖人才导师不仅需具 备扎实的科研实力,同时也需要具备高尚的人格魅力,通 过自身榜样的力量感染与引导学生。 3. 鼓励创新的原则 支持学生自带课题进行研究,鼓励他们大胆创新,提 出自己的科研思路,撰写自己的研究方案,经相关专家论 证可行后,由指导教师资助经费,进入实验室开展正式研 究, 并让学生将研究进行总结。 4. 积极主动的原则 拔尖人才培养的目的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另一方面也是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已经进入拔尖人才培养 环节的学生,要求其有一定的积极性,能主动的进行创新 研究。对于部分只在导师的督促下才能开展工作的学生, 提醒其进行改正, 情节严重者, 可要求其退出培养过程。 三、建立合理的考核与奖励机制 (一)实行多元化考核制 为了激励学生的科研信心,改变以往仅通过考试来完 成课程结课的方式,将科研过程及成果纳入考核范围。期 末考核实行 1+X 的方式, 1 为期末考试,属于必须考察的 项目。X 可包括课堂实验技能考核,企业实习考核和科研 能力考核等方式。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从 X 中任选其中 1-3 项进行其实践能力考察。这种多形式的考核方式改变 了一次期末考试定成绩的现象,可激励学生的创新欲望, -189- 高 教 研 究 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 自觉性。 评价时以教师评价为主 体,同时兼顾学生之间的互 评与自评,以增强学生的自 我认知能力与团队合作意 识。 (二)建立拔尖人才奖励 机制 为激励学生的创新动 力,对拔尖学生实行奖励机 制,可设立拔尖人才奖学金、 拔尖人才创新基金等奖励措 施。另外可根据学生的表现, 达到一定的要求后,给与其 特定的创新学分。 四、结束语 拔尖人才培养是国家人 才资源转变的基础,对于应 用型学科拔尖人才的培养体 系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对 拔尖学生的培养过程也需要 不断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应 汲取本专业及其它专业的宝 贵经验,在摸索中反思,在反 思中前进,努力将环境工程 拔尖人才培养工作提升到一 个新的水平。 高 教 学 刊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2019 年 8 期 表 1 拔尖人才培养调查表 ! !"#$%& ’(!)* +,-!./0 1234"5678! 9:;<=>?@#$A BCDEFGHIJ"KL H8FG MNOPQRFS ’(PTQUFG BCHIJVDWX8 Y Z’[/0\]^ _‘Qab["cL HIJd!]e 9:;<=>?@X8A BCFGDWX8 f2gf!T hi!j klmnop ’(qrsMNtu!j v ’(PT!j w 9:X8;<=>?@X8A 参考文献 : z{|} z{~} z{ z{ [1]王玮.电子信息类专业拔尖创 3|} BCx "byz{ 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 2014(29): 28-30. 电力教育, [2]董玉良,任丽英.以科研项目为 BCx "PT3 3 驱动的环境工程本科生实践创 新能力培养探索[J].教育现代化, 2018(19): 20-22 [3]余安喜,李贵林,何峰,等.本科 " %& 生导师制试行效果分析与建议[J]. 建高校通识教育人才培养新模 式—— —北京大学元培计 划和复 旦大学复旦学院的启示[J].教育 与教学研究,2009, 23(7): 54-56. BCx } ~} MDW [5]张学亮, 宋章启, 孟洲.本科拔尖人才导师制实践调查与建议—— 以国防科学技术大学钱学森班为例 [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15, -190- V 9: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11, 34(3): 16-17. [4]县祥,王雪.以导师制为平台构 3~} 3 38(2): 7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