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07.pdf

洫暗.Ⅱ lonely4 页 313.411 KB下载文档
07.pdf07.pdf07.pdf07.pdf
当前文档共4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07.pdf

01 2018 年第 4 期 总第 11 期 科技品质 探究导向 生本特色 潜能展台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工作简报 附 校 视 线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合作办学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8 年 5 月 6 日 【附校微讯】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附属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研修计划(草案) ——专家团队第十一次工作会议纪要 4 月 20 日,浙江大学教育学院附属学校专家团队 各位专家经过讨论认为:一、研修计划要注意不 第十一次工作会议在西溪校区顺利召开。孙元涛副教 能从理论到理论,要从云端落到地面,使新手教师体 授、博导作了题为“附校教师专业发展研修计划”的 验职场情境,在岗位练兵中促使教师的感性认识上升 报告,以集合在座专家的力量充分讨论和完善该计划, 到理性认识;二、要注意把握好研修的节奏,遵循理 以便对附校教师进行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培训,大 论—实践—理论—实践的交替研修的双向促进的理路, 力推进附校教师专业发展。 加快新手教师职业理解和专业素养提升的速度和深度; 孙元涛副教授起草本研修计划的主要目的在于: 三、要注意在初始阶段,教育理论方面的探讨不宜太 在四个“一”的培养目标下来打造附校“四有”新型 深,更适宜的是在实践体验基础上的理论深化;四、 教师队伍。研修内容分为六个模块,理论和实践有机 研修计划需要包括两个部分:新手教师的入职培训以 结合,为期二个月左右。 及常规性的教师培训。 (夏永明) 【研究风向标】 “影子计划”:附校入职教师培训方案 为促进浙江大学教育学院附属学校(以下简称附 U-S 伙伴协作的行动研究,从教师的专业实践中逐渐 校)新入职教师的专业成长,为每个教师及教师团队 凝练生成一批可持续深化的研究课题。以课题为抓手, 专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构建富有 提升教师的课题研究能力,用 3-5 年的时间,培育一 附校特色的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打造有教育理想、 批在省市范围内有较大影响的课题研究成果。 有专业特长、有研究意识、有反思性实践能力的新型 教师队伍,特制订本方案。 4. 构建一套校本化的教师专业成长机制。以教 师“工作坊”、 “读书会”、学科专题教研、班级建设专 一、培养目标 题教研、自主反思重建等为依托,培养教师的自主研 1. 培育一支专业化的教师团队。将“科技品质、 究能力、听说评课能力、反思重建能力、理论转化能 探究导向、生本特色、潜能展台”的附校文化转化成 力等,经过 1-2 年的精心培育,逐渐创生出富有附校 为教师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并呈现于教育教学实践中; 品质和特色的教师专业成长新机制。 培养教师合作研究、自主反思的意识和能力,提升团 二、研修内容 队的核心竞争力。 为使附校教师更好地理解和认同附校的核心价值 2. 打造一个支撑教师持续发展的校本研修平台。 与办学理念,构筑符合学校精神和自我生涯规划的发 依托浙江大学专家团队与附校教师团队的深度合作, 展愿景,培养教师个体和团队良好的学科素养和教学 构建校本研修的专业平台,提升教师团队的“四题” 专业素养,特开发以下培训研修模块(拟延续 7 周)。 能力和自主从事学科教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该项目包含七大模块。 3. 凝练一批可持续深化的研究课题。强化基于 【模块 1. “影子计划”1.0】 2018 年第 4 期 总第 11 期 培训目的:以浸润方式全方位融入学校日常教育 自主研讨。 教学实践,初步感知教育实践的基本样态;在与指导  教师(即实践导师)的交互中产生教育困惑,生成关 进行浸润式观摩。 于日常教育实践问题的基本认识。   02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工作简报 其余自由时间,学校统一安排学员继续深入学校, 该模块结束后,每个教师撰写一篇不少于 1500 培训要求: 字的研修心得。研修心得可以是对其中一个主题的深 就近为参与培训的教师联系学校(建议安排在滨 度研析,也可以是对整个模块的学习心得。研修心得 江区江南实验学校)。 必须在下周一中午 12:00 之前提交到公共邮箱。   以学科为基础,按照实践导师与学员 1:2 的比例, 为每个参与培训的学员配备专业实践导师。学员应主 专家组负责在一周内,按照一对一的方式,对研 修心得进行点评,并根据需要安排面对面交流。 动争取做实践导师的“影子”,全方位观摩实践导师的 【模块 3. 教师生涯发展】 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合作教研、社团活动、日常 培训目的:初步建立教师专业生涯意识、伦理意 备课和教学反思等环节。 识、研究意识和自我规划意识,能够运用积极心理学  的理论与方法构建基于“幸福”的教师发展观,能够 学员在实践导师指导之下,利用课余时间精心研 读课程标准与教材,并及时与实践导师沟通。 恰当使用 SWOT 分析法为自己研制个性化的专业发展  规划。 培训结束后,导师为每个学员撰写不少于 500 字 的评价意见。 每个学员撰写不少于 1000 字的培训心得,交浙 序 号 江大学教育学院专家组。专家组成员每人认领不少于 1  1 篇作业,阅读后采用一对一的方式将意见返回给学 员本人。 【模块 2. 学校办学理念】 2 3 培训目的:从多个角度,系统阐释附校的办学理 念、核心价值、发展愿景和基本路径等,逐渐培育附 校教师对学校的价值认同、理念认同、愿景认同和路 4 5 径认同,不断积淀生成凝心聚力、协同创新的学校变 革文化。 序 号 1 2 3 4 5 新初中,新思维——附校办学 愿景解析 “我们”的办学理念与追求 杭州基础教育改革 滨江基础教育的发展规划与 发展走向 附校学校文化设计解读 建议主讲人 方展画教授 欧自黎校长 杭州市教科所领导 滨江区教育局领导 邵兴江副教授 研修要求: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积极心理学与 教师发展 做一个德性教师:教育伦理与教师 的德性成长 做一个专业实践者:教师专业素养 与专业实践 做一个研究型教师:教师的教学研 究与课题研究 做一个终身发展的教师:基于 SWOT 的教师生涯规划 主讲人 叶映华教授 赵志毅教授 高 琼校长 叶宝华主任 汪建红校长 研修要求:  主题 主题 该研修模块持续一周。最后一个讲座结束后,教 师分组以专题工作坊的形式,各自选择一个主题,阐 释生涯发展视角下的自我发展规划与设想。各组安排 记录员一人,将研讨情况整理后,发到校网平台共享。  每个教师借助 SWOT 分析,制订个性化的专业发 展规划(初稿) 。  浙江大学专家组成员,每人至少认领 1 份专业发 展规划,在精心修改后,与新教师进行一对一的深度 交流。  该研修模块持续一周。 【模块 4. “影子计划”2.0】  专家讲座 100-150 分钟,开放式交流 30-60 分钟。 培训目的:继续以浸润方式全方位融入学校日常  鼓励教师在悉心倾听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课堂对 教育教学实践,自觉将前两个模块的理论学习心得与 话,每个教师至少发起一次高质量的师生-生生互动交 学校改革实践相融合,在参与式观察中逐步明晰课堂 流。 教学、班级建设、社团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等各个领  该研修模块中,专家授课与学员自主理论学习 域的育人价值、工作方式,在导师指导下,初步体验 配合进行。专家组为学员选定 1-2 部(篇)反映教 备课、说课、模拟上课、评课的全过程,并初步学会 育教学改革前沿的经典著作(论文),由学员自学, 对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进行反思重建。 2018 年第 4 期 总第 11 期 培训要求:  研修要求: 为参与培训的教师统一联系学校(建议安排在杭  学校为每位教师安排“影子计划”目标学校(建 州市第十三中学) 。  议选择江干区笕桥实验中学) 。 以学科为基础,按照实践导师与学员 1:2 的比例, 由校长负责协调,按照实践导师与新教师 1:2 的  为每个参与培训的学员配备专业实践导师。  03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工作简报 学员在实践导师指导之下,尝试进行观课、磨课、 比例,为每位教师选配实践导师。  新教师努力做指导教师的“影子”,全方位观摩 备课、说课、模拟讲课、评课…… 其教学实践、班级管理、团队协作和教学反思等  环节。 每个教师撰写不少于 800 字的模拟课堂的教学反 思,交实践导师审核评价。实践导师应该为每个教师  在理论导师和实践导师的协同指导之下,每位教 撰写不少于 500 字的评价意见。 师需完成至少一次试讲,完成一次主题班队会的 【模块 5. 教学专业素养】 策划与主持。 培训目的:发展教师课堂教学和班级建设、管理  跟岗结束后,实践导师需为每个教师撰写不少于 的专业素养,初步了解国际教学设计领域的最先进研 500 字的评价意见。 究成果,了解互联网+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带来的机遇 【模块 7. 分享交流与反思评价】 和挑战,能够初步建构“四课”意识和能力,学会以 培训目的:形成对课程标准、学科知识结构和教 更专业的方式来进行课堂观察,能够初步掌握利用线 材结构的系统化、精深化认识,依托双向细目表对知 上线下资源进行混合学习的方法和策略。 识点进行深度加工;系统总结 6 个周的培训成果,通 序 号 过生涯发展规划的分享交流,促进教师个体的内在专 1 2 3 4 5 6 7 8 主题 教学最优化设计与应用 (案例+理论) 基于互联网+的教育变革 做一个优秀的班主任 “四课”能力建设 学科教学研究(语+英) “混合学习”(语+英) 学科教学研究(数+科) “混合学习”(数+科) 建议主讲人 业自觉,增进相互了解与互相启发;以一对一的深度 盛群力教授 交流,促进专业发展规划的内化和再清晰化。 李艳教授 杰出班主任 杭州市教研员 名师示范+教研员点评 理论导师 名师示范+教研员点评 理论导师 序号 1 2 3 4 研修要求:  活学活用,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方案(包括详 细的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目标分析和流程设计)。  初步掌握“四课”能力要求,能够按照“四课” 要求自觉提高教学专业素养。  撰写一份班主任工作计划(详案)。  撰写一份观摩名师示范的感悟,抓住核心问题、 抓住对自己触动最深的问题来写(500-800 字)。  培训之外的自由时间,就近安排到学校中继续进 行浸润式学习。 【模块 6. “影子计划”3.0】 培训目的:学用结合,尝试将理论学习的感悟自 觉转化为实践经验和智慧;在理论导师和实践导师的 主题 课程标准和教材结构深化研读 与融通化重构 各学科知识点双向细目表的自 主研制 专业生涯发展规划分享与交流 (每人 10-12 分钟) F2F 的专业生涯发展规划指导 参与者 何珊云领衔 屠莉娅领衔 全部教师 理论导师新教师 研修要求:  研讨过程中,教师要围绕课程标准的设计意图、 主要学科素养、资源保障以及教材的单元结构、教材 的年段特征分析、教材单元重组的可行性、单元类结 构教学的可行性等问题展开研究。何珊云副教授作为 领衔专家提供引导和过程点评。  完成对本学科知识点的双向细目表的二度设计, 逐渐形成对全部知识点的融通化理解。由屠莉娅副教 授领衔指导。  举行教师工作坊,分享交流培训过程心得,聚焦 专业发展规划,借助自评他评,促进自我发展路径的 协同指导下,带着主题和任务进行“影子计划”3.0 清晰化。 的学习;通过“下水”课,深度检视自己的教学理解  和专业实践能力。 发展规划进行深度加工,完成定稿。 (孙元涛) 召开理论导师与全部教师 F2F 的工作坊,对专业 2018 年第 4 期 总第 11 期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工作简报 04 【问题工作坊】 从“输入型”向“需求型”转轨 ——关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思考 当学校发展模式从“外延拓展”切换成“内涵提 在教师个体“知困”基础上的,是源于职场实践、源 升” ,教师队伍建设就成为重中之重,成为学校的“生 于自身实情、源于个人体悟的需求,并且多半是主观 死牌”。 性的,个别化的,因而是各各不同的。近年来,一种 当下,教师队伍建设的困境主要体现在“专业成 以小型团队(通常为 6-8 人)为基础、以“教育实例” 长机制”上,即以“规约性”为特征的批量培训所主 为载体、以与名师(专家)互动为途径、以解决真实问 导的“继续教育”模式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平台。 题为指向的“教师工作坊”专业发展新机制风生水起。 虽然有关方面也想尽办法提高培训内容与方式的多样 倘若教师成长机制由“输入型”转向“需求型”, 化与选择性,但究其本质,仍然是基于“输入型”理 必须切换发展模式,即把教师的“做”而不是“学” 念,而不是基于教师自身发展“需求型”理念。 置于核心地位,让教师在名师或专家的引领下,在“做” 所谓“输入型”理念,是以高屋建瓴之态,替教 中“体悟”,在“做”中“知困”,在“做”中油然而 师着想,为成长谋划,供教师学习,评教师优劣,培 生“学”的需求。因此, “需求型”成长机制,是在具 训者无疑是教师成长之主体,教师真正且真实的成长 体教育情景中名师(专家)的引领或指导为前置条件, 诉求或多或少被掩盖,甚或被罔顾。应该认识到,真 以教师的教育活动为本位,以教师个体成长诉求为本 正有效的成长,是基于需求的成长,此种需求是建立 位,以解决教师个性化问题为本位。 (方展画) 【智力加速器】 编者按 《教师:芬兰教育的立教之本》由于篇幅关系将分为两部分登载,下面为上半部分。 教师:芬兰教育的立教之本(上) 芬兰的基础教育在全球教育中占据着独特的地位, 为辅导老师,对实习生的课堂教学进行指导、改进。 已然成为芬兰最炙手可热的品牌。从 2000 年开始,在 而中学教师必须取得所任教学科的硕士学位,并通过 OECD 对全球部分国家和地区 15 岁中学生进行的“国 申请,在教育学院用一年的时间完成 60 个教育学学分, 际学生测评” (PISA)中,芬兰学生在数学、科学、阅 才能获得中学教师资格。 读及解决问题四个方面的能力一直位列前茅。好的教 另一方面,教师教育学院的入学标准高。教师在 育需要好的教师,芬兰一直将教师的培养作为其立教 芬兰具有非常高的社会地位,每年报名进入教育学院 之本。那么芬兰的教师教育究竟有何独特之处呢? 的学生也人数较多。所有报考的学生都要经过笔试、 1、严格标准,保证教师质量 面试等多个筛选环节。以图尔库大学为例,每年有 一方面,芬兰教师的入职标准很高。学前教育的 3000-4000 人申请教师教育学院。学校招委会在全国 教师要求本科毕业,在第四年要到教师教育学院学习 统一高中水平测试后,向提交入学申请的学生下发 与教育学相关的内容,并到幼儿园实习。对于中小学 200 页左右的学习资料。申请者有两个月的自学实践, 教师,芬兰认定其属“研究型”职业,必须具备硕士 然后参加 5 月份的入学统一考试。笔试后,有 200 名 学历。因为小学教师是全科教学,所以芬兰规定小学 左右的申请者会获得加试资格,再通过面试才能确定 教师必须是教育学硕士毕业,整个五年都要在教师教 是否会被最终录取。 育学院学习。期间安排有 4 次到教育学院附属的实践 学校实习的机会。实践学校也会指派有经验的教师作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合作办学领导小组办公室 地址:浙江大学西溪校区田家炳书院 607 室 电话:0571-88273827(传真) 较高的专业门槛和严格的选拔过程确保了申请者 学习的自觉性和教师队伍的高素质。(孙元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