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爱萍:构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扎实推进诊改试点工作.pdf
构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扎实推进诊改试点工作 焦 爱 萍 2018年10月22日 诊改工作的背景 建立常态 职业院校 自主保证 人才培养 质量机制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 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 目的与意义、内涵任务、实施要求 (教职成厅[2015]2号) 试点引领 全面推进 《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 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启动相关工作的通知》 (教职成司函[2015]168号) 2015.06 2015.12 2015.08 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职业院校教 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的通知》 (教职成司函〔2017〕56号) 2017.06 2015.10 2017.09 建立诊断改进机制 以提升高职教育发展质量 为主线 开启了我国高职教育全面 提升质量的新时代 教育部《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 (2015-2018年)》(教职成〔2015〕7号) 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通知(教职成〔2015〕9号) 中共中央 国务院 关于开展 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 坚持以质量第一为价值导向 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和增 强国家综合实为根本目的 坚持以企业为质量提升主体 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根本途径 目录 01 整体设计实施方案 02 扎实推进信息化建设 03 突破试点工作瓶颈 指导思想 文件依据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 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 [2015]2号)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创 新 发 展 行 动 计 划(2015-2018年)》 (教职成[2015]9号) 建立体系和常态诊改机制 1 3 2 4 《 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 改进指导方案(试行)》 (教职成司函 [2015]168号) 形成目标-标准-制度体系 建立目标体系 完善标准体系 完善制度体系 提高利益相关方对人才培养工作质量的满意度为目标 按照“ 需求导向、 自我保证,多 元诊断、 重在改进” 的工作方针, 遵循规律,切实履行质量保证的主体 责任。 建立自主性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和常态化的质量保证诊断与改进机制 为实现院校的办学目标提供保障 建成现代治理理念先进、内部质量保证体 系健全、专业结构合理优化、人才培养质量高、 技术服务能力强,行业领先、国内一流、国际 知名的优质高职院校。 基本架构 五纵五横一平台的基本架构 纵 向 五 个 系 统 决策指挥 质量生成 资源建设 支持服务 横向五个层面 监督控制 学校 专业 领导体制 教学工作 组织 质量数据 (信息)采集 汇总、分析 事前 目标、标准 事中 监测、预警 质量报告 事后 教学组织实施 人事 社会服务 制度建设 学生工作 资源开发、 合作平台 协调管理 学生工作组织实施 校园文化建设 …… 储存、使用、 数字化校园建设 管理 安全保障 …… 生活服务 组织结构 …… 课程 …… 预警发布 …… 教师 学生 诊断、改进 一个平台 现代信息技术平台 源头采集 开放共享 即时采集 8字型质量改进螺旋 网络信息技术 网络信息技术 双“引擎”动力机制 怎么做诊改? 大家干什么? 1.建立规划体系 2.建立标准体系(梳理岗位职责) 3.建设制度体系 4.建立各层面的质量改进螺旋 5.建设智能校园管理平台 6.建设目标任务管理平台强化过程考核,推进形成常态 化诊断与改进工作机制形成 7.形成富有黄河水院特色的现代质量文化 1.2 构建质量体系,保障持续稳定提升 学校发展规划 专业建设规划 课程建设规划 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质量保证建设规划 …… 11个规划 1 规划体系 质量 体系 3 制度体系 2 标准体系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标准 课程标准 教师发展标准 …… 21个标准 保障目标实现、体系运行、资源配置等20大建设任务35类基本配套制度 -1 完善规划,形成规划体系 杨应崧教授:目标是自省文化传承的基因,是约束,更是动力。 根据总规划的建设目标,开展专项规划建设。形成上下衔接、左右呼应的目标链, 找准诊改起跑点。 决 策 总规划 统领 治理能力提升 专业特色突现 师生素质提高 科研能力提升 信息化水平彰显 专项规划 师资队伍 建设 校企合作 校园 建设 党建工作 质量保证 体系 建设 智慧校园 建设 专业建设 国际合作 校园文化 建设 学生全面 发展规划 科研与社 会服务 落脚点 二级院系规划 支撑 -1 完善规划,形成规划体系 学 校 发 展 规 划 专业建设 专项规划 水利工程学院十三五建设规划 专业数量、规模;特 色、骨干、复合专业; 专业社会竞争力、社 会服务能力、师资队 伍建设指标、学生目 标培养等。 师资队伍 建设规划 科研社会 服务规划 测绘工程学院十三五建设规划 11个院系十三五发展规划 专项规划(目标) (1)《水工建筑物》 课程建设方案 (2) (2) 建设目标 建设定位(特色、骨干、复合) 建设规模 建设任务(师资、实训条件) 年度目标及监测点 (1)工程测量技术建设规划 (2)地理信息技术建设规划 教学部门年度目标任务、工作计划 任务完成情况 制定考核标准 绩效考核 建设基础 建设目标 建设内容 建设措施 预期效果 分解规划任务 形成规划执行链 64个专业十三五建设规划 教学部门子规划(落实) 职能部门年度目标任务、工作计划 落实规划任务 开展绩效考核 (1)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建设规划 专业建设规划 (实施) 专业年度报告 形成反馈机制 确保完成质量 编制二级学院-分项规划-总规划系列 的规划执行年度报告 -2 建立标准体系,支撑目标实现 杨应崧教授:标准是目标达成的底线,有底线无上限,促发展与保底线并重。 学校层面标准 基于专业、课程目标 厘清部门归属 梳理部门职责 实施性标准体系 规范性标准体系 专业设置与动态调整办法 明晰具体工作 专业质量诊断标准 专业规划制定办法 确定岗位任务 明确岗位工作标准 各个职能部门制定 基于行为主体目标 专业建设方案的编制标准 专业标准体系 课程标准体系 助教、讲师、副教授、教 XX专业教学标准 XX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XX专业建设方案 XX课程标准 XX课程建设方案 XX课程试题库 培养方案制定指导意见 教师发展标准体系 学生发展标准 授任职标准 新任教师标准 骨干教师标准 专业带头人标准 教学名师 标准 课程建设标准制定意见 领军人才标准 课程试题库建设标准 学生自我发展标准 教务处制定 专业团队制定 课程团队制定 人事处、学生处制定 -2 建立标准,形成标准体系 建立教师发展标准 标准:师德、专业水平、行业影响、科研服务能力、创新能力 途径:人才引进、学校培养 定位:正高级以上职称,45周岁以上 1% 领军 人才 教学名师 3% 专业带头人 10% 骨干教师 建立学生发展标准 30% 新任教师、青年教师 标准:师德、教学水平、专业水平、科研创新水平、社会服务能力 途径:个人成长、学校培养 定位:副高级以上职称 标准:师德、专业水平、组织领导能力、科研服务能力 途径:个人成长、学校培养 定位:副高级以上职称,35-50周岁 标准:师德、教学水平、双师素质、科研能力 途径:个人成长、专业培养 定位:副高(中级及双师)以上职称,35-40周岁 标准:品行、心理、学历、资格、经历 途径:公开招聘、人事代理 定位:初级职称 专任教师成长“金字塔”,激励教师成长 新任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领军人才 -3 完善制度体系,建立内控机制 依据部门职责,梳理部门管控事项,完善健全管理制度。 制定制度建设管理办法,形成制度建设“立改废”机制。 规范制度建设程序内容要求和监督实施程序,确保有效运行。 厘清学校主要业务活动中的风险点,理顺内部控制 工作机制,强化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形成内控 体系。并以此制定部门绩效考核的标准体系。 优化各项工作流程,依托学校信息平台,实现工作流程信息化。 实现制度建设的规范化、系统化、流程化和信息化。 资产管理业务 预算、收支业务 投资业务控制 资产管理业务控制 政府采购业务控制 合同业务控制 预算控制 收支业务控制 审计业务 经济责任审计 工程项目审计 制度制订(修订)流程图 重点管控 业务 建设项目控制业务 建设项目立项 建设项目招标 建设项目施工 建设项目竣工决算 示例: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制度建设管理办法 • 制度管理流程 • 制度需求识别与征求意见单 • 制度重要程度的判定 • 制度编写格式规定 • 制度执行情况检查计划和培训计划表 • 制度履历表 • 制度审核单 • 制度检查(制度评审)报告单 13 示例: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制度建设管理办法 成效 (3)编制符合规范化要求的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规范化的基本要求 制度与制度之间是否抵触; 框架是否合规; 内容是否缺失; 名称是否合适; 语言是否准确、可操作; 格式是否正确 14 目录 01 整体设计实施方案 02 扎实推进信息化建设 03 突破试点工作瓶颈 2.1 智能校园建设 杨应崧教授:诊改的高度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于信息化建设深度。 统一支付平台 海量光存储的基础运行保障体系 统一移动应用平台 一套体系: 基础硬件可靠保障 两个中心: 技术服务高效响应 三个平台: 应用流程完整全面 四个统一: 数据管理规范一致 基于扁平化的网络 统一身份认证 智慧 校园 超融合一体机 统一门户 信息系统建设及资源建设中心 智能校园管控平台 数据资产及网络运维中心 一站式服务平台 大数据分析平台 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 制定《信息化项目立项论证和流程监管制度》 为提高服务水平建系统 为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建系统 2.2 扎实推进平台建设 人 在 干 、 数 在 转 、 云 在 算 五个画像大数据分析平台 数据处理、诊断分析 实时数据 数据采集及 基础清洗 基础数据 统计数据 非结构化数据 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储存、数据清洗、数据分析 监 测 预 警 、 诊 断 自 查 、 助 力 改 进 2.2.1专业画像助力专业诊改 预警 自我改进 监测 基于专业课程教学数据 实时采集、分析,实现 教学过程质量监测预警。 专业画像 专业“十三五” 规划 专业建设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 专业建设标准 专业教学标准 专业年度 实施计划 组织实施专业教学 开展专业建设 1)市场需求调研、分析; 2)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 3)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 4)学生核心能力评价; 5)信息平台数据采集分析——专业画像 阶段改进 学习创新 专业团队自我激励 外部激励:专业优化、动态调整(停招或取消) 专业常态 自我诊断 诊断要素 1.专业定位准确性 2.课程体系科学性 3.课程设置合理性 4.教学内容对接程度 5.人才培养模式适合性 6.团队建设合理性 7.实践教学条件的满足 8.教学资源丰富程度 9.校企合作深入程度 10.教学活动有效性 11.学生质量高低 12.培养目标达成度 13.社会服务成效 五个画像大数据分析平台-专业 8个维度 师资队伍 实训室建设与使用 校企合作 国际合作 教学资源建设 课程教学质量 人才培养质量 社会认可度 59个诊断点 五个画像大数据分析平台-专业-诊断点详细分析 2.2.2课程画像助力课程诊改 以新型课堂教学形态建设为切入点,以学生学习质量为依据进行课程诊改 组织实施课堂教学 专业教学标准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课程目标 课程标准 单元教学设计 基于智能课堂、教学空间 智能实训系统 课堂教学目标 学习测试 基于智能考场 阶段改进 实时改进,常态纠偏 实时自我诊断 预警 创新 学习 课程团队自我激励 学校:课程评优、激励问责 课程团队 阶段性诊断 监测 教学 行为 数据 学习 行为 数据 建立教学大数据分析中心 ——课程画像 即时源头采集关键过程性教学数据 轨迹留痕 实时多维展示 五个画像大数据分析平台-课程 纵横对比 常态纠偏 监测预警 即时改进 7个维度 课程规模 课程团队 教学环境 课程资源 课堂教学情况 课程教学目标达成度 课程诊断 59个诊断点 五个画像大数据分析平台-课程-诊断点详细分析 3.3教师画像助力教师诊改 五个画像大数据分析平台-教师-诊断点详细分析 3.4 学生画像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画像 6个维度 23个诊断点 数据来源 智能课堂系统 教室巡查管控系统 通过对学生 学习行为,课堂 测评等数据分析, 智能实训系统 精湛技能证书管理 平台 绘制学生“学习 画像”,对学生 进行精准定位, 及时改进教学, 智能考场系统 教育部体质测试数 据平台 心理健康测评系统 提高学习达标率 教学诊改大数据分 析平台的调查问卷 统计分析 五个画像大数据分析平台-学生-诊断点详细分析 目录 01 整体设计实施方案 02 扎实推进信息化建设 03 突破试点工作瓶颈 1 进一步激发全员积极性 进一步完善诊改运行机制 加快各层面8字型质量诊改螺 旋的建设 落实各主体质量保证的责任 在网络信息技术平台的支撑下, 以常态采集的源头数据、运行 轨迹为主要依据,加快绩效考 核与常态化诊改制度的结合, 使诊改落地生根 进一步推进智能校园建设 4 随着大数据技术本身的不断发 展,需要结合需求不断深耕、 完善分析模型,丰富五个画像 系统 2 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 按照“下有底线、上不封顶” 的原则,完善“跳一跳够得着” 的标准体系 不断提高学生、家长、社会等 利益相关方对人才培养工作的 满意度 3 敬 请 批 评 指 正 Thank You 电 话:13839997589 E-mail: jap@yrcti.edu.cn 智能课堂 以新型课堂教学形态建设为突破口,利用智能 课堂平台,实现教学行为数据的即时源头采集, 提高课堂教学管理效率。 智能课堂 智能课堂=优质教学资源+信息化教学平台+高素质教师 课前、课中、课后,线上线下,精准指导、精准诊改提高教学效率 布 学生 在线 在线 在线 在线 提问 头脑 课堂 学习 练习 测试 签到 讨论 风暴 测验 置 学 习 利用智能课堂平台开展自学 按照教学进程组织系列教学活动 任 务 教师 推送学 收集学 调整教 教学 实时 归纳 考核 习资源 习问题 学策略 引导 指导 总结 评价 课 前 在线学习 高效互动 课中 完成 作业 学生 互评 教师 评分 学 习 社 区 在线 答疑 课 后 把教学过程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开展基于以教学资源库、在线开放课程为学习平台进行的线上自 学、网上辅导和线下组织课堂教学相结合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 智能课堂 课堂点名 即时问答 课堂互动 头脑风暴 随堂评教 智能课堂 智能实训 ——鲲鹏山智能物联实训系统 “线上” “线下” 风机 重力坝 双曲拱坝 渡槽 倒虹吸 土石坝 面板堆石坝 吴祖太塑像 水闸 “把水利工程搬进校园”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鲲鹏山水利水电工程实训基地 人人皆学 处处能学 时时可学 智能课堂实时数据监控大屏 智能课堂实时数据监控大屏 智能考场系统 自助预约 随机组卷 智能分析 指静脉 自动反馈 人脸识别 全程监控 智能考场 课程知识点难易程度诊断 精准推送 有的放矢 教学难点 智能考场 学 生 精 知 准 识 定 点 位 难 易 因 程 材 度 施 分 教 析 教学难点 智能考场 分 析 调 班 整 级 教 学 学 习 策 达 略 标 率 学习达标率最低 学习达标率最高 在线报账审批系统 规范报账审批流程,简化报销过程,提升报销效率、加强费用管控并实现报表分析。 实现报账审批制度的规范化、系统化、流程化和信息化。 出差、费用报销规范 在线报账审批系统 指导思想 坚持依法治校,建立和完 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以强 重点任务 教学标准落地活动 完善管理制度标准 化教育教学管理为重点,进 以学校章程为基础,理顺和完善教学、学生、后勤、安全、科研和人事、 一步更新管理理念、完善制 财务、资产等方面的管理制度、标准,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规程,形成规范、 度标准、创新运行机制、改 科学的内部管理制度体系 进方式方法、提升管理水平, 强化制度标准落实 为基本实现职业院校治理能 力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加强对管理制度、标准的宣传和学习,明确落实管理制度、标准的奖惩 机制,强化管理制度、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落实到位。 …… 目标任务 完善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在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不同层面建 立起完整且相对独立的自我质量保证机制,形成全 工作要求 组织构架——对质量保证机构、人员是否有考核标准与考核制度 专业建设规划——有无明确的专业建设目标和标准 要素网络化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课程质量保证——课程标准是否具备科学性、先进性、规范性与完备性 提升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 师资建设诊改工作——是否制定专兼职教师、专业带头人与骨干教师 强化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在诊改工作的基 础作用,促进数据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完善预 警功能 树立现代质量文化 提升质量意识,促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聘用资格标准 育人体系——是否制定学生综合素质标准 质量保证效果——专业、课程、师资、学生发展质量标准是否完备、先 进、成体系;能否在诊改过程中不断调整优化;社会认可度如何 5个诊断项目,15个诊断要素,37个诊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