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妊娠合并糖尿病.pdf
妊娠合并糖尿病 复旦大学护理学院 周英凤 概 述 妊娠合并糖尿病可分为两种类型: 1. 糖尿病合并妊娠:孕妇在妊娠前已明确诊断为糖尿病 患者; 占妊娠合并糖尿病总数的10~20% 概 述 2.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是妊娠期首次发现或发生任何程度的对葡萄糖耐 量下降或明显的糖尿病,不论是否需要用胰岛素进行治 疗,也不论分娩后这一情况是否继续,均可诊断为妊娠 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占妊娠合并糖尿病的80%以上,占妊娠总数 的1~5% 分娩后多恢复正常,但仍有33.3%的病人于产后5~10转为 糖尿病 妊娠对糖尿病的影响 1. 葡萄糖需要量增加: 胎儿不断从母体中摄取葡萄糖; 因早孕反应摄入较少; 雌孕激素增加了对葡萄糖的利用; 肾小球对糖的滤过率增加,而肾小管的重吸收率不增 加; 严重者可导致饥饿性 痛症酸中毒 或低血糖昏迷 妊娠对糖尿病的影响 2. 胰岛素抵抗和分泌相对不足 胎盘分泌的激素和酶具有拮抗胰岛素的功能,使孕妇 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 随着妊娠进展,血容量增加,血液相对稀释,胰岛素 相对不足; 糖尿病对孕妇的影响 1. 自然流产发生率增加 15~30%的糖尿病患者因高血糖而发生流产; 2. 羊水过多发生率增加 可能与胎儿高血糖、高渗透性利尿所致,发生率较非糖 尿病妇女高10倍 糖尿病对孕妇的影响 3.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增加 可能与糖尿病的血管病变有关; 是非糖尿病妇女的3~5倍,若合并肾脏病变时,发生率 高达50%; 4. 手术产率增加 巨大儿发生率增加,且孕妇对糖原利用不足导致产程 延长,因此手术产率增加 糖尿病对孕妇的影响 5. 孕产妇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机会增加 糖尿病病人的白细胞有多种功能缺陷,趋化性、吞 噬作用、杀菌作用均明显下降,因此其感染机会增 加 糖尿病对孕妇的影响 6. 易发生酮症酸中毒 高血糖及胰岛素不足,代谢紊乱导致脂肪分解加速, 血清酮体增加; 妊娠早期易发生饥饿性痛症酸中毒 分娩时,宫缩消耗大量糖原,产妇进食少,容易发生 酮症酸中毒 酮症酸中毒是导致胎儿畸形、缺氧、死亡的重要原因 糖尿病对胎儿的影响 1. 巨大儿发生率增加 由于母亲高血糖、高脂肪酸刺激胎儿胰岛素分泌增加, 导致巨大儿发生率增加,高25~40% 2. 胎儿畸形发生率增加 发生率为6~8%,与代谢紊乱有关,特别是高血糖密切 相关,是非糖尿病孕妇的3倍 糖尿病对胎儿的影响 3. 胎儿宫内生长受限(FGR) 发生率大约为21%,与血管病变有关; 4. 早产发生率增加 约为10~25%,与妊娠期合并症(羊水过多、妊娠期高 血压、酮症酸中毒等)有关; 糖尿病对新生儿的影响 1.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增加 高血糖刺激胎儿胰岛素分泌增加,形成高胰岛素血 症,拮抗糖皮质激素对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 导致胎儿肺成熟延迟; 2. 新生儿低血糖 与高胰岛素血症及未及时喂养有关; 糖尿病对新生儿的影响 3. 低钙血症及低镁血症 发生率约为10~15%,与代谢紊乱有关 4. 高胆红素血症及红细胞增多症发生率增加 与代谢紊乱有关 GDM的筛查与诊断 血糖测定:空腹血糖水平(5.6mmol/L); 筛查试验:于孕24~28周筛查,50g葡萄糖口服,1h后 测血糖水平(7.8mmol/L); 诊断试验(OGTT):75g葡萄糖口服,空腹及服糖后1、 2、3h后血糖水平(5.6、10.3、8.6、6.7mmol/L); 处理原则 1. 妊娠前:糖尿病不是妊娠的禁忌症,但合并以下并发 症时,不宜妊娠: 严重的心血管疾患; 肾功能减退; 眼底增生性视网膜炎 处 理 原 则 2. 妊娠期: 饮食控制 药物治疗 控制血糖 加强母儿监护 3. 分娩期 分娩时间及分娩方式的选择 4. 产褥期 低血糖症的预防 护理措施 1. 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 危险因素评估(糖尿病家族史、孕前体重>90kg、既往 巨大儿史、多囊卵巢综合征、不良孕产史、羊水过多 等); 孕24~28周做糖尿病筛查,有异常者行OGTT 护理措施 一、妊娠期 目标:控制血糖水平、监测胎儿生长发育 1. 饮食控制: 要保障孕妇充足热量和蛋白质的摄入,补充适当的维 生素、叶酸、铁、钙,避免胎儿营养不良,同时又要 控制好孕妇的血糖水平; 热量分配:早-中-晚:1/5:2/5:2/5; 使空腹血糖<5.6mmol/L,餐后2小时血糖<6.7mmol/L; 护理措施 2.药物控制血糖 根据血糖水平决定胰岛素的用量; 药物可选用短效和中效胰岛素(忌用口服降糖药) 胰岛素的用量根据血糖水平,原则:随着妊娠进展胰 岛素用量增加,至32~33周达高峰,随后略减少,分娩 前及分娩中用量减少或停止,产后逐渐减少用量; 护理措施 3. 血糖监测 增加产前检查,使空腹血糖<6.1mmol/L,餐后2小时血 糖<6.6~7.8mmol/L,糖化血红蛋白<7%,尿酮体阴性; 并发症监测: 水肿、蛋白尿监测 羊水量监测 护理措施 4. 胎儿监测 胎儿生长发育监测:巨大儿、FGR 胎儿安危监测:胎动计数、B超、脐血流检查; 胎盘功能监测:NST、OCT; 胎肺成熟度监测:L/S 护理措施 5. 心理护理: 提供信息; 调动家庭支持; 积极应对妊娠、分娩、产后的相关压力; 护理措施 二、分娩期: 分娩时间的选择:加强母儿监护、控制血糖水平、促 进胎儿成熟(38~39周终止妊娠); 依据:胎儿大小 胎龄 胎儿肺成熟度 胎盘功能 护理措施 分娩方式的选择: 剖宫产:巨大胎儿 胎盘功能不良 糖尿病病情严重 胎位异常 阴道分娩中出现胎儿窘迫或产程进展缓慢 护理措施 终止妊娠前注意事项: 1. 终止妊娠前应肌注地塞米松5mg,Bid,共2天,以 促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产生 2. 终止妊娠当日及结束后,胰岛素用量要减少,以防 低血糖发生 护理措施 二、分娩期 第一产程: 鼓励产妇进食,并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 预防低血糖,监测血糖水平,不低于5.6mmol/L, 可按4g糖+1U胰岛素比例进行补液; 观察是否有心悸、出汗、脉搏加速等低血糖表现 护理措施 二、分娩期 第一产程: 观察子宫收缩,预防宫缩乏力 12小时内结束分娩(产程超过16小时易发生痛症酸 中毒) 胎儿监护,必要时可用持续电子胎心监护; 预防感染 护理措施 二、分娩期 第二产程 做好产钳助产的准备,预防肩难产 胎儿前肩娩出后肌注20U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 第三产程 预防胎盘滞留 预防宫缩乏力及出血 护理措施 三、产褥期 产妇监测 监测血糖变化,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 观察有无低血糖表现:心悸、出汗、脉搏加快; 预防产后出血 子宫收缩 恶露 护理措施 预防产褥感染 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伤口及会阴护理; 鼓励母乳喂养 鼓励亲子互动 护理措施 新生儿护理 按早产儿护理 新生儿娩出后30分钟喂25%葡萄糖水; 观察有无低血糖、低血钙、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保暖、吸氧、早开奶;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