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河南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专项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社) 豫教工委办〔2023〕45号.pdf
中共河南省委教育⼯作委员会办公室 ⽂件 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 豫教⼯委办〔2023〕45 号 中共河南省委教育⼯委办公室 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 关于开展河南省⾼校中华优秀传统⽂化 传承发展专项课题申报⼯作的通知 各普通本科⾼校: 为深⼊学习贯彻党的⼆⼗⼤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 ⽂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化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省委教育⼯委 省教育厅决定设⽴ “河 南省⾼校中华优秀传统⽂化传承发展专项课题”。现将有关事项通 知如下: ⼀、选题要求 本项⽬申报设选题指南(⻅附件)。申报⼈既可以参照选题指 南申报,也可以结合⾃⾝的研究基础和学术专⻓,⾃拟题⽬申报, — 1 — 研究课题名称应表述规范、准确、简洁。研究课题应坚持以中华 优秀传统⽂化的重⼤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向,⿎励围绕古⽂ 字、考古学、传统典籍等开展研究,深⼊发掘中华优秀传统⽂化 资源及其当代⽂化价值,创新转化成果,服务时代需求。 ⼆、申报限额 本项⽬实⾏限额申报。“双⼀流 ”⾼校每校不超过 10 项,省特 ⾊⻣⼲⼤学及特⾊⻣⼲学科建设⾼校每校不超过 5 项,其它本科 ⾼校每校不超过 2 项。 三、资助经费 本项⽬分为重⼤项⽬和重点项⽬两类。重⼤项⽬每项资助研 究经费 20 万元,重点项⽬每项资助研究经费 6 万元。 四、申报条件 (⼀)申报⼈应为⾼等学校科研教学⼀线在职⼯作⼈员。具 有良好的政治素质、严谨的学术作⻛、较⾼的学术造诣和创新性 学术思想,围绕申报课题有⼀定的研究积累,在研究周期内有充 ⾜的研究时间,具有独⽴开展研究和组织开展研究的能⼒,能够 承担实质性研究⼯作,所在学校能够承诺并兑现所要求的配套资 助经费。 (⼆)重⼤项⽬申报⼈具有正⾼级专业技术职称且主持完成 过国家社科基⾦项⽬、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项⽬,原则上不 超过 55 岁(1968 年 1 ⽉ 1 ⽇及以后)。 — 2 — (三)重点项⽬申报⼈应具有副⾼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 主持完成过国家社科基⾦项⽬、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项⽬, 原则上不超过 50 岁(1973 年 1 ⽉ 1 ⽇及以后)。 (四)具有以下情况之⼀,不能申报: 1.已获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项⽬经费资助的相同或相近 的课题和成果; 2.有在研的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重⼤项⽬; 3.所主持的河南省⾼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三年内被撤销者; 4.已申报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化专项的课题。 五、结项要求 重⼤项⽬研究周期原则上为 5 年,重点项⽬研究周期原则上 为 3 年。特殊情况下,可申请延期⼀次,⼀般不超过 1 年。结项 具体要求如下: (⼀)重⼤项⽬结项时应达到以下条件: 1.出版学术著作不少于 1 部; 2.在 CSSCI 来源期刊发表学术论⽂ 4 篇及以上(主持⼈⾄少 2 篇); 3.新获批省部级及以上项⽬ 1 项及以上; 4.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奖励 1 项及以上; 5.成果推⼴及应⽤:撰写有研究报告(需地厅级党政机关采 — 3 — 纳或省级及以上领导批⽰)或在省级及以上内参刊物采⽤或成功 申请国家专利或在⼈⺠⽹、光明⽹等主要官⽅媒体刊发推介或搭 建省级数据库平台等。 (⼆)重点项⽬结项时应达到以下要求之⼀: 1.主持⼈出版学术著作 1 部,并在全国中⽂核⼼期刊发表论 ⽂不少于 1 篇。 2. 主持⼈在全国中⽂核⼼期刊发表论⽂不少于 2 篇(其中 CSSCI 来源期刊⾄少 1 篇)。 以上结项成果均须标注 “河南省⾼校中华优秀传统⽂化传承 发展专项课题”字样和项⽬编号。 六、申报办法 1.申请⼈应按照本通知要求,填写《河南省⾼校中华优秀传 统⽂化传承发展专项课题申请书》⼀式 3 份,并将相关证明材料 的复印件加盖学校科研管理部⻔公章后,装订成册(论⽂提交封 ⾯、⽬录、正⽂⾸⻚的扫描件,著作上传封⾯、版权⻚、⽬录⻚ 的扫描件)。 2.学校科研管理部⻔填写提交《河南省⾼校中华优秀传统⽂化 传承发展专项课题申报汇总表》1 份,并加盖科研管理部⻔公章。 3.以上材料由学校科研管理部⻔于 2023 年 10 ⽉ 16 ⽇前统⼀ 报送到省教育厅社语处,电⼦版同时发送到邮箱 sheyuchu@163.co — 4 — 。 m 七、申报要求 1.本次申报以学校为单位统⼀组织,不受理个⼈申请,逾期 和不符合条件的申请材料不予受理。 2.各学校应根据分配的申报名额,对申请者资格和申报课题 进⾏遴选,要认真审核申请书的内容,特别是严格审核申报资格、 选题和论证的科学性及可⾏性、课题组的研究实⼒和必备条件等, 确保申报质量,⽆异议后提交到省教育厅。 3.各学校科研管理部⻔要应严格落实意识形态⼯作责任制, 加强对申报材料的审核把关,并对申报材料真实性、原创性负责, 严格审核证明材料(包括申报书中填报的论⽂、专著、项⽬、奖 项、相关学术荣誉等原件),凡提供虚假材料和虚假证明、违反学 术规范者,将取消申报⼈的申报资格,追究相关责任,且三年内 不得申报省教育厅各类科研项⽬。 联系⼈:张⽼师 南⽼师 0371-69691987 69691655 附件:1.河南省⾼校中华优秀传统⽂化传承发展专项课题申 报指南 2.河南省⾼校中华优秀传统⽂化传承发展专项课题申 请书 — 5 — 3. 河南省⾼校中华优秀传统⽂化传承发展专项课题申 报汇总表 中共河南省委教育⼯委办公室 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 2023 年 9 ⽉ 25 ⽇ 中共河南省委教育⼯委办公室 主动公开 2023 年 9 ⽉ 25 ⽇印发 — 6 — 附件 1 河南省⾼校中华优秀传统⽂化传承发展专项 ⽅向性选题指南 中华优秀传统⽂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研究 2.中华优秀传统⽂化与⻢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研究 3.⼈类命运共同体的⽂化根源研究 4.中华优秀传统⽂化的核⼼理念研究 5.中华优秀传统⽂化与社会主义核⼼价值观建设研究 6.中华⽂化主体性建构与两个结合关系研究 7.中华优秀传统⽂化与中华⺠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8.中华优秀传统⽂化 “两创 ”与全⾯推进中华⺠族伟⼤复兴研 1. 究 中华传统农耕⽂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10.河南考古与中华⽂明探源研究 11.夏商周时期的制度⽂明研究 12.新⽯器时代刻画符号图录及资料整理研究 13.中原地区古城古国与早期国家的形成研究 14.汉字中的历史思想及⽂化价值研究 15.出⼟古⽂字材料的整理与研究 9. — 7 — 域外汉字整理与研究 17.汉字活化利⽤与普及传播 18.传统典籍的传播、接受与影响研究 19.中原地区古籍⽂献整理与研究 20.古代法律⽂化与社会治理研究 21.古代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22.家⻛家训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23.河南历史⽂化名⼈专题研究 24.中原地区学术思想史研究 25.中原地区⺠族融合研究 26.中原地区先秦诸⼦思想研究 27.河南特⾊⽂化专题研究(仰韶⽂化、夏⽂化、殷商⽂化、 ⻩河⽂化、河洛⽂化、中医⽂化、根亲⽂化等) 28.河南红⾊⽂化与优秀传统⽂化关系研究 29.中华优秀传统⽂化的哲学思想与现代意义 30.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制度的演变与现代国家治理研究 16. 附件 2 — 8 — 课题序号: 课题类型: 河南省⾼校中华优秀传统⽂化专项课题 申请书 课 题 名 称 课题负责⼈ 所在学校(盖章) 申 请 ⽇ 期 年 ⽉ ⽇ 中共河南省委教育⼯委制 河南省教育厅 2023 年 9 ⽉ — 9 — ⼀、基本信息表 课题名称 学科分类 研究类型 姓名 所属学院 专业职称 研究专⻓ 联系电话 通讯地址 姓名 — 10 — 相关学科 A.基础研究 B.应⽤研究 C.综合研究 课题负责⼈ 性 ⺠ 出⽣年⽉ 别 族 ⾏政职务 最后学位 电⼦邮箱 邮编 课题参与成员(限 5 ⼈) 单位 职称 学位 研究专⻓ 承担任务 ⼆、研究基础 表 1. 课题负责⼈学术简历 提⽰:1.本⼈学习⼯作简历、学术兼职、所获奖励或荣誉称号等基 本情况;2.本⼈主要研究领域和研究专⻓。 近五年以来作为第⼀负责⼈承担与申报课题相关的主要项⽬情况 (限 5 项) 序 项⽬来源 批准 批准 是否 课题名称 号 (⽴项号) 经费 时间 结项 1 2 3 4 5 近五年以来作为第⼀署名⼈发表的与申报课题相关的代表性研究 成果(限 5 项) 序 出版、发表、提交(鉴定) 成果名称 号 单位和时间 1 2 3 4 5 — 11 — 表 1. 课题负责⼈学术简历 表 2. 课题组成员近五年来与申报课题相关的主要研究成果 注:1.本表填写课题负责⼈以外的所有课题组成员情况。 2.“与申报课题相关的主要研究成果 ”,不要求提供成果⾸⻚并版权⻚复印件,但须 — 12 — 注明出版社、出版时间或刊物名称、刊期。 三、课题论证 表 3.研究状况和选题价值 — 13 — 填写参考提⽰:1.本课题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或综述,并对已有相 关代表性成果及观点做出科学、客观、切实的分析评价,说明可进⼀ 步探讨、发展或突破的空间。2.具体阐明本选题相对于已有研究的独 到学术价值、应⽤价值和社会意义(本项重点填写)。 表 4. 研究思路、预期⽬标和研究⽅法 — 14 — 填写参考提⽰:1.本课题的总体思路与框架、研究视⻆、研究对象和 主要内容。具体阐明研究思路的学理依据、科学性和可⾏性。2.本课 题研究在学术思想理论、学科建设发展、资料⽂献发现利⽤或实践运 ⽤、服务决策等⽅⾯的预期⽬标。3.针对本课题研究问题拟采⽤的具 体研究⽅法、研究⼿段和技术路线,说明其适⽤性和可操作性。 — 15 — 表 5.重点难点和主要创新之处 填写参考提⽰:1.本课题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和重点难点问题,分别 阐述提炼这些问题的理由和依据。2.本课题研究在问题选择、学术观 点、研究⽅法、分析⼯具、⽂献资料、话语体系等⽅⾯的突破、创新 或推进之处(本项重点填写)。 — 16 — 表 6.参考⽂献和研究资料 填写参考提⽰:1.按引⽤⽂献规范列出本课题研究所涉及的主要参考 ⽂献和研究资料,并简要说明重要⽂献资料的选择依据、获取途径和 利⽤⽅式。 — 17 — 四、研究计划 表 7. 研究进度和任务分⼯ 填写参考提⽰:1.本课题研究的实地调研(或实验)⽅案、资料⽂献 搜集整理⽅案、总体进度安排和年度进展计划。2.课题负责⼈和核⼼ 成员的具体任务分⼯和每年投⼊时间(⽉)。3.主要阶段性成果和最 终成果的名称、形式、字数,成果出版或发表、宣传推介的⽅式和计 划。 — 18 — 五、经费预算 ⾦ 额 类 别 (万元) 申请经费总额 经费预算的依据及⽤途的简要说明 直接经费合计 业务费 劳务费 设备费 间接经费 其他 六、课题承诺书 申请⼈对如实填写申报书和提供申报资料、按要求如期完成项⽬的承诺 申请⼈承诺: 本⼈对《申请书》所填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 议。课题组成员均已征得对⽅同意。若填报失实或违反有关规定,申请单 位和申请⼈承担全部责任。如获准⽴项,本⼈承诺以本《申请书》为有约 束⼒的协议,遵守省教育厅关于项⽬管理的有关规定,遵循学术规范,恪 守科研诚信,按计划认真开展研究⼯作,按期完成项⽬,取得预期研究成 果。河南省教育厅有权使⽤本《申请书》所有数据和资料。 申请⼈签字: 年 ⽉ ⽇ — 19 — 七、学校科研部⻔审核意⻅ 学校科研管理部⻔的监督管理措施 (1.对申请材料做真实性审查;2.为课题申报⼈如期完成项⽬提供保障, 并予以监督管理。) 本表所填写的内容属实;学校能够提供完成本课题所需要的时间和条 件保障,同意承担本项⽬的管理任务和信誉保证;学校为保证课题负责⼈ 和主要研究⼈员有充⾜研究时间给予⼀定的特殊政策或措施;学校科研 (社科)管理部⻔根据学校关于科研项⽬的管理办法对课题研究全过程进 ⾏监督与管理。 科研管理部⻔公章 年 ⽉ ⽇ — 20 — 附件 3 河南省⾼校中华优秀传统⽂化专项课题申报汇总表 学校: 序号 课题名称 课题类型 (重⼤/ 申报⼈ 所属学科 重点) 年 所在院系 ⽉ 职务职称 ⽇ ⼿机 1 2 3 4 5 ...... 填表⼈: 联系⽅式: — 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