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上饶师范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18年.pdf

_Thorns25 页 1.199 MB下载文档
上饶师范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18年.pdf上饶师范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18年.pdf上饶师范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18年.pdf上饶师范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18年.pdf上饶师范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18年.pdf上饶师范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18年.pdf
当前文档共25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上饶师范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18年.pdf

上饶师范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017-2018 学年) 学校概况 上饶师范学院地处江西省上饶市,是师范院校,举办者为省级教 育部门,于 2000 年开办本科。学院有本科专业 53 个,其中 12 个为 新办专业。招生批次为提前批招生,第一批次招生,第二批次招生 A, 第二批次招生 B。 学校全日制在校生 14,542 人, 折合在校生 14,898.4 人。全校教 职工 1,077 人,其中专任教师 757 人。学校共有 1 个校区 ,其中 1 个为本地校区。 学校有国家实验室 0 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0 个,院士 0 人,引进 海外高层次人才“千人计划”入选者 0 人,青年“千人计划”0 人, 长江学者 0 人。 学校有党政单位 26 个,教学科研单位 17 个。 在各地校友会数量 5 个,其中境外校友会 0 个。 与学校签署协议联合进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生产服务等活动 的机构 45 个,其中学术机构 12 个,行业机构和企业 25 个,地方政 府 8 个。 ※以上数据来源:1-1 学校概况,表 1-2 校区地址,表 1-5-1 专业基本情况, 表 1-6-1 教职工基本信息,表 1-8-2 科研基地,表 3-1-1 高层次人才,表 4-1-1 学科建设,表 6-1 学生数量基本情况 【注】:1.折合在校生数=普通本、专科(高职)生数+全日制硕士生数×1.5+ 全日制博士生数×2+留学生数×3+预科生数+进修生数+成人脱产班学生数 +夜大(业余)学生数×0.3+函授生数×0.1(不含自考生) 。 2.全日制在校生数=普通本、专科(高职)生数+全日制硕士生数+全日制博士生 数+留学生数+预科生数+成人脱产班学生数+进修生数。 说明 本报告的撰写是根据国教督办[2016]75 号文件中关于普通高 校编制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基本要求,现有数据资料是基于全国高 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数据统计的时间也与全国高校本科 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数据采集时间要求一致。 各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以及相关要求,补充并完善本校本科 教学质量报告。 I 目录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人才培养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学科专业设置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在校生规模............................................................................................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本科生生源质量....................................................................................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师资队伍................................................................................................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本科主讲教师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教学经费投入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教学设施应用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1.教学用房........................................................................................................错误!未定义书签。 2.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与教学实验室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图书馆及图书资源........................................................................................错误!未定义书签。 4.信息资源........................................................................................................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专业建设................................................................................................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课程建设................................................................................................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教材建设................................................................................................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实践教学................................................................................................错误!未定义书签。 1.实验教学........................................................................................................错误!未定义书签。 2.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实习与教学实践基地....................................................................................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创新创业教育........................................................................................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教学改革................................................................................................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质量保障体系............................................................................................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校领导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教学管理与服务....................................................................................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学生管理与服务....................................................................................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质量监控................................................................................................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学生学习效果............................................................................................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毕业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就业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转专业与辅修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体质健康水平........................................................................................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跨校与跨境交流....................................................................................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社会实践活动........................................................................................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学生学习成效........................................................................................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学生学习满意度....................................................................................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毕业生成就............................................................................................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特色发展....................................................................................................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存在问题及改进计划................................................................................错误!未定义书签。 2 附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支撑数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一)人才培养目标 学校的定位与发展目标是以教师教育为基础,巩固发展师范特色;围绕地方 经济社会需要,促进文、理、经、管、工、农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以本科教育为 主体,努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立足上饶、辐射周边、面向全国,培养具有系统专 业知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础教育师资及社会所需的各类专门人才,把学 校建设成为本区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学术文化中心,成为在省内 外有一定影响的地方性、多学科、应用型大学。 ※数据来源表 1-9 定位与发展目标。 (二)学科专业设置情况 学校本科专业总数达 53 个, 涵盖 10 个学科门类,目前本科专业布局结构为: 工学专业 6 个占 11.32%、理学专业 10 个占 18.87%、文学专业 5 个占 9.43%、法 学专业 2 个占 3.77%、经济学专业 2 个占 3.77%、管理学专业 8 个占 15.09%、教 育学专业 5 个占 9.43%、历史学专业 1 个占 1.89%、农学专业 2 个占 3.77%、艺 术学专业 10 个占 18.87%。 ※数据来源表 1-5-1 专业基本情况。 3 图 1 各学科专业占比情况 学校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 0 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不含一级 学科覆盖点)0 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 0 个,涵盖共 0 个学科门类。 ※数据来源表 4-1-1 学科建设,表 4-1-3 博士点、硕士点。 学校有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0 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 0 个,国家重点(培育) 学科 0 个,省部一级重点学科 0 个。 ※数据来源表 4-1-4 重点学科。 (三)在校生规模 2017-2018 学年本科在校生 13,598 人(一年级 3,601 人,二年级 3,500 人, 三年级 3,162 人,四年级 3,335 人,其他 0 人) 。 目前学校全日制在校生总规模为 14,542 人,本科生数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 的比例为 95.81%。 ※数据来源表 1-7 本科生基本情况,表 6-1 学生数量基本情况 各类在校生的人数情况如表 1 所示(按时点统计)。 表 1 各类学生人数一览表 硕士研究 博士研究 生数 生数 普通高 普通本 职(含 科生数 专科) 生数 13,933 609 全 日 制 0 非 全 日 制 0 全 日 制 0 留 非 学 全 生 日 数 普通 预科 生数 进 成人 夜大 修 脱产 (业 函授学 生 学生 余)学 生数 数 数 生数 0 0 74 制 0 0 0 3,342 网 自 络 考 学 学 生 生 数 数 0 0 ※数据来源表 6-1 学生数量基本情况。 (四)本科生生源质量 2018 年,学校计划招生 3,746 人,实际录取考生 3,737 人,实际报到 3,630 人。实际录取率为 99.76%,实际报到率为 97.14%。自主招生 0 人,招收特长生 0 人,招收本省学生 2,609 人。 学校面向全国 29 个省招生,其中理科招生省份 27 个,文科招生省份 27 个。 生源情况详见下表。 表 2 生源情况 4 录取数 省份 批次 文 科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第二批 次招生 A 第一批 次招生 第二批 次招生 A 第二批 次招生 A 内蒙古 第二批 自治区 次招生 A 辽宁省 吉林省 第一批 次招生 第二批 次招生 A 黑龙江 第二批 省 次招生 A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福建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第一批 次招生 第二批 次招生 A 第一批 次招生 第二批 次招生 A 提前批 招生 第二批 次招生 A 第一批 次招生 第二批 次招生 A 第二批 次招生 A 第二批 次招生 A 第一批 次招生 广西壮 第二批 族自治 次招生 A 理科 批次最低控制线 当年录取平均分与批次最低控制线 (分) 的差值(分) 不分 文 理 不分 文理 科 科 文理 文科 理科 不分文理 2 2 0 488 432 0 21.5 35 -- 2 2 0 436 407 0 60.5 80.5 -- 17 14 0 441 358 0 82.41 103.29 -- 13 15 0 476 432 0 32.85 22.53 -- 6 10 0 399 336 0 65 68 -- 12 7 0 461 368 0 63.67 112 -- 7 13 0 432 405 0 34.14 47.69 -- 11 12 0 406 353 0 38.45 60.25 -- 0 0 4 0 0 401 -- -- 31.25 21 22 0 281 285 0 -43.24 -49.55 -- 0 0 35 0 0 490 -- -- 76.57 11 11 0 468 432 0 58.36 43.45 -- 4 15 0 446 378 0 52.75 73.33 -- 9 11 0 446 378 0 58.22 30.82 -- 14 16 0 505 435 0 27.36 40.31 -- 11 13 0 436 374 0 78.36 77.15 -- 8 24 0 441 375 0 76.5 78.63 -- 26 26 0 436 374 0 104.92 92.19 -- 16 9 0 443 376 0 67.75 63.89 -- 10 12 0 403 345 0 91.7 77.75 -- 5 录取数 省份 批次 文 科 理科 批次最低控制线 当年录取平均分与批次最低控制线 (分) 的差值(分) 不分 文 理 不分 文理 科 科 文理 文科 理科 不分文理 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 族自治 区 江西省 第一批 次招生 第二批 次招生 A 第二批 次招生 A 第二批 次招生 A 第二批 次招生 A 第二批 次招生 A 第二批 次招生 A 第二批 次招生 A 第二批 次招生 A 第二批 次招生 A 12 12 0 579 539 0 39.42 26.67 -- 6 10 0 434 428 0 48.1 54.1 -- 10 15 0 492 458 0 43 47.53 -- 12 15 0 477 379 0 50.75 63.73 -- 9 9 0 490 430 0 55.11 43.89 -- 8 11 0 467 425 0 15.88 11.55 -- 9 9 0 456 436 0 17 9.33 -- 6 7 0 424 365 0 18.17 10.14 -- 14 6 0 498 432 0 16.36 13.67 -- 899 1,117 0 496 447 0 40.2 36.85 -- 学校按照 0 个大类和 45 个专业进行招生。0 个大类涵盖 0 个专业,占全校 53 个专业的 0%。 学校目前有国外全日制本科生在校 0 人,港澳台侨全日制本科生在校 0 人。 ※数据来源表 1-5-1 专业基本情况,表 1-5-2 专业大类情况表,表 6-3-1 近一届 本科生招生类别情况,表 1-7 本科生基本情况表,表 6-3-3 近一届本科生录取标 准及人数,表 6-3-4 近一届各专业(大类)招生报到情况。 6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一)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 757 人、外聘教师 301 人,折合教师总数为 907.5 人,外 聘教师与专任教师人数之比为 0.4:1。 按折合学生数 14,898.4 计算,生师比为 16.42。 专任教师中, “双师型”教师 90 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 11.89%;具有高级 职称的专任教师 250 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 33.03%;具有研究生学位(硕士 和博士)的专任教师 590 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 77.94%。 近两学年教师总数详见表 3。 表 3 近两学年教师总数 专任教师数 外聘教师数 折合教师总数 生师比 本学年 757 301 907.5 16.42 上学年 632 159 711.5 20.89 注:生师比=折合在校生数/折合教师总数(折合教师总数=专任教师数+外聘教师 数×0.5+直属医院具有医师职称的医生人数×0.15+非直属附属医院人员×0.5 ×0.15) 教师队伍职称、学位、年龄的结构详见表 4。 表 4 教师队伍职称、学位、年龄结构 专任教师 外聘教师 项目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757 / 301 / 正高级 56 7.4 18 5.98 其中教授 55 7.27 14 4.65 副高级 194 25.63 108 35.88 其中副教授 179 23.65 58 19.27 中级 278 36.72 127 42.19 其中讲师 271 35.8 111 36.88 初级 134 17.7 25 8.31 其中助教 130 17.17 25 8.31 未评级 95 12.55 23 7.64 博士 169 22.32 6 1.99 总计 职称 最高学位 7 专任教师 外聘教师 项目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硕士 421 55.61 99 32.89 学士 122 16.12 134 44.52 无学位 45 5.94 62 20.6 35 岁及以下 308 40.69 83 27.57 36-45 岁 228 30.12 107 35.55 46-55 岁 179 23.65 73 24.25 56 岁及以上 42 5.55 38 12.62 年龄 近两学年教师职称、学位、年龄情况见图 2、图 3、图 4。 图2 近两学年专任教师学位情况 8 图3 近两学年专任教师职称情况 图4 近两学年专任教师年龄结构 学校目前有中国科学院院士 0 人,其中 2017 年当选 0 人;中国工程院院士 0 人,其中 2017 年当选 0 人;“千人计划”入选者 0 人,其中 2017 年当选 0 人;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0 人,其中 2017 年当选 0 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者 0 人,其中 2017 年当选 0 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者 0 人,其中 2017 年 当选 0 人;新世纪优秀人才 0 人,其中 2017 年当选 0 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 获奖者 0 人,其中 2017 年当选 0 人;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 0 人,其中 2017 年当选 0 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 0 人,其中 2017 年当选 0 人;万人计划入 选者 0 人,其中 2017 年当选 0 人;国家级教学名师 0 人,其中 2017 年当选 0 人;省级高层次人才 38 人,其中 2017 年当选 0 人;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 0 人, 其中 2017 年当选 0 人;省级教学名师 5 人,其中 2017 年当选 0 人。 9 学校现建设有国家级教学团队 0 个,省部级教学团队 5 个。 ※数据来源表 1-6-1 教职工基本信息,表 3-3-1 高层次人才,表 3-3-2 高层次人 才教学、研究团队。 (二)本科主讲教师情况 本学年高级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为 679,占总课程门数的 42.41%;课程 门次数为 1,816,占开课总门次的 35.23%。 正高级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为 170,占总课程门数的 10.62%;课程门次 数为 385,占开课总门次的 7.47%。其中教授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为 166, 占总课程门数的 10.37%;课程门次数为 380,占开课总门次的 7.37%。 副高级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为 560,占总课程门数的 34.98%;课程门次 数为 1,454,占开课总门次的 28.21%。其中副教授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为 540,占总课程门数的 33.73%;课程门次数为 1,311,占开课总门次的 25.44%。 注:以上统计包含外聘人员与离职人员。 承担本科教学的具有教授职称的教师有 63 人,以我校具有教授职称教师 69 人计,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比例为 91.3%。 注:以上统计包含离职人员,只统计本校人员。 ※数据来源表 1-6-1 教职工基本信息,表 1-6-3 外聘教师基本信息,表 1-6-4 附属医院师资情况,表 5-1-1 开课情况。 图 5 各职称类别教师承担课程门数占比 10 图6 近两学年教授为本科生上课情况 我校有国家级、省级教学名师 5 人,本学年主讲本科课程的国家级、省级教 学名师 4 人,占比为 80%。 本学年主讲本科专业核心课程的教授 46 人,占授课教授总人数比例的 66.67%。高级职称教师承担的本科专业核心课程 186 门,占所开设本科专业核心 课程的比例为 46.85%。 ※数据来源表 3-3-1 高层次人才,表 5-1-1 开课情况,表 5-1-3 专业核心课程情 况。 【注】: 1.此表不统计网络授课。 (三)教学经费投入情况 2017 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为 4,675.65 万元,本科实验经费支出为 229.35 万元,本科实习经费支出为 271.07 万元。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为 3215.27 元, 生均本科实验经费为 164.61 元,生均实习经费为 194.55 元。近两年生均教学日 常运行支出、生均实验经费、生均实习经费详见图 7。 ※数据来源表 2-9-2 教育经费收支情况,表 6-1 学生数量基本情况。 11 图7 近两年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生均实验经费、生均实习经费 (四)教学设施应用情况 1.教学用房 根据 2,018 年统计, 学校总占地面积 941,804m2,产权占地面积为 941,804m2, 绿化用地面积为 370,249m2,学校总建筑面积为 440,783m2。 学校现有教学行政用房面积(教学科研及辅助用房+行政办公用房)共 206,624m2,其中教室面积 47,732m2,实验室及实习场所面积 63,703m2。拥有学 2 2 2 生食堂面积为 17,990m ,学生宿舍面积为 121,823m ,体育馆面积 29,141m 。拥 2 有运动场 10 个,面积达到 62,722m 。 按全日制在校生 14,542 算,生均学校占地面积为 64.76(m2/生),生均建筑 2 2 面积为 30.31(m /生) ,生均绿化面积为 25.46(m /生),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 2 2 为 14.21(m /生),生均实验、实习场所面积 4.38(m /生),生均宿舍面积 8.38 (m2/生) ,生均体育馆面积 2(m2/生) ,生均运动场面积 4.31(m2/生)。 ※数据来源表 2-1 占地与建筑面积,表 2-2 教学行政用房面积,2-10 学生生活、 运动条件。 表 5 各生均面积详细情况 类别 总面积(平方米) 生均面积(平方米) 占地面积 941,804 64.76 建筑面积 440,783 30.31 绿化面积 370,249 25.46 教学行政用房面积 206,624 14.21 12 类别 总面积(平方米) 生均面积(平方米) 实验、实习场所面积 63,703 4.38 宿舍面积 121,823 8.38 体育馆面积 29,141 2 运动场面积 62,722 4.31 2.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与教学实验室 学校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 16,082.5 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 设备值 1.08 万元。当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 1,321.9 万元,新增值达到教 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的 8.96%。 本科教学实验仪器设备 5,845 台(套),合计总值 7117.23 万元,其中单价 10 万元以上的实验仪器设备 94 台 (套), 总值 3499.80 万元, 按本科在校生 13,933 人计算,本科生均实验仪器设备值 5108.18 元。 学校有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 0 个,省部级实验教学中心 3 个。 ※数据来源表 2-6 固定资产,表 2-7 本科实验设备情况,表 2-8 实验教学示范中 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 3.图书馆及图书资源 截至 2017 年底,学校拥有图书馆 2 个,图书馆总面积达到 24,010m2,阅览 室座位数 3,038 个。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 1,516,904 册,当年新增 42,081 册, 生均纸质图书 101.82 册。图书馆还拥电子图书 2,076,198 册,数据库 60 个。2017 年图书流通量达到 135,810 本册,电子资源访问量 13,567,310 次。 ※数据来源表 2-2 教学行政用房面积,表 2-3-1 图书馆,表 2-3-2 图书当年新增 情况。 4.信息资源 学校校园网主干带宽达到 1,000Mbps。校园网出口带宽 2,010Mbps。网络接 入信息点数量 11,500 个。电子邮件系统用户数 430 个。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总量 650GB。信息化工作人员 16 人。 ※数据来源表 2-5 校园网。 13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 (一)专业建设 我校现有 2 个国家特色专业,1 个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0 个省部级优势 专业,2 个入选“卓越工程人才”计划专业,0 个入选“卓越法治人才”计划专 业,1 个入选“卓越新闻传播人才”计划专业,0 个入选“卓越医生”计划专业, 0 个入选“卓越农林人才”计划专业,0 个入选“卓越教师”计划专业,0 个入 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当年学校招生的本科专业 46 个,停招 的校内专业分别是:财务管理,公共事业管理,播音与主持艺术(空乘),信息与计 算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表演。 ※以上数据来源:表 1-5-1 专业基本情况。 我校专业带头人总人数为 53 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 42 人,所占比例为 79.25%,获得博士学位的 14 人,所占比例为 26.42%。 ※以上数据来源:表 4-2 专业培养计划表。 2017 级本科培养方案中,各学科培养方案学分统计如下表 6 所示。 表 6 全校各学科 2017 级培养方案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学分统计表 学 必修课学 选修课学 实践教学 学 必修课学 选修课学 实践教学 科 分比例 分比例 学分比例 科 分比例 分比例 学分比例 哲 理 ---81.27 18.73 23.46 学 学 经 工 济 76.81 23.19 21.08 80.09 19.91 26.74 学 学 法 农 78.12 21.88 17.33 78.88 21.12 25.93 学 学 教 医 育 72.37 25.03 30.11 ---学 学 管 文 80.38 19.62 16.13 理 79.66 20.34 20.98 学 学 历 艺 史 77.71 22.29 16.87 术 79.16 19.73 46.44 学 学 ※以上数据来源:表 1-5-1 专业基本情况,表 4-2 专业培养计划表。 14 (二)课程建设 我校已建设有 0 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0 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0 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0 门省部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 门省级精品视频公 开课,19 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MOOC 课程 72 门,SPOC 课程 0 门。 本学年,学校共开设本科生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课共 1,601 门、 5,154 门次。 近两学年班额统计情况详见表 7。 表 7 近两学年班额统计情况 班额 30 人及以下 31-60 人 61-90 人 90 人以上 学年 公共必修课(%) 公共选修课(%) 专业 课(%) 本学年 1.48 19.4 26.75 上学年 1.63 6.9 29.6 本学年 49.65 45.52 60.34 上学年 52.29 22.99 57.8 本学年 41.53 13.43 11.61 上学年 42.14 70.11 11.11 本学年 7.34 21.64 1.31 上学年 3.95 0 1.49 ※以上数据来源:表 5-3-2 本科教学信息化,表 5-1-1 开课情况,表 5-1-2 专业 课教学实施情况,表 1-6-1 教职工基本信息。 【注】: 1.此表不统计网络授课。 (三)教材建设 2017 年,共出版教材 12 种(本校教师作为第一主编);当年入选国家级规划 教材 0 种,入选省部级规划教材 0 种,入选国家级精品教材 0 种,省部级精品教 材 0 种。 ※以上数据来源:表 3-5-6 教师主编本专业教材情况。 (四)实践教学 1.实验教学 本学年本科生开设实验的专业课程共计 298 门,其中独立设置的专业实验课 程 28 门。 ※以上数据来源:表 5-1-1 开课情况,表 5-1-4 分专业(大类)专业实验课情况。 学校有实验技术人员 23 人,具有高级职称 3 人,所占比例为 13.04%,具有 15 硕士及以上学位 6 人,所占比例为 26.09%。 ※以上数据来源:表 5-1-1 开课情况,表 5-1-4 分专业(大类)专业实验课情况。 2.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本学年共提供了 2,661 选题供学生选做毕业设计(论文)。我校共有 483 名 教师参与了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工作,指导教师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 的人数比例约占 40.99%,学校还聘请了 3 位外聘教师担任指导老师。平均每位 教师指导学生人数为 6.57 人。 ※以上数据来源:表 5-2-1 分专业毕业综合训练情况,5-2-2 分专业教师指导学 生毕业综合训练情况,表 1-6-1 教职工基本信息。 3.实习与教学实践基地 学校现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227 个,本学年共接纳学生 3,952 人次。 ※以上数据来源:表 2-4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五)创新创业教育 学校未开设创新创业学院,开展创业培训项目 35 项,开展创新创业讲座 3 次。设立创新创业奖学金 0 万元。 拥有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 13 人,就业指导专职教师 26 人,创新创业教育 兼职导师 16 人,组织教师创新创业专项培训 1 场次,至今有 26 人次参加了创新 创业专项培训。 设立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平台)2 个,其中创业示范基地 0 个,高校实 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 0 个,大学生创业园 2 个,创业孵化园 0 个,众创空间 0 个,科技园等 0 个,其他 0 个。 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 1 门,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课程 2 门。 本学年学校共立项建设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23 个(其中创新 11 个,创业 12 个) ,省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5 个(其中创新 4 个,创业 1 个)。 ※以上数据来源:表 3-6 创新创业教师情况,表 5-1-5 相关课程情况表,表 5-4-1 创新创业教育情况,表 5-4-2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平台),表 6-6 本科 生学习成效,表 6-6-1 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情况。 (六)教学改革 我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0 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 1 项。(最近一届) 本学年我校教师主持建设的国家级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 0 项,省部级教学研 究与改革项目 64 项,建设经费达 29.20 万元,其中国家级 0.00 万元,省部级 29.20 万元。 表 10 2017 年我校教师主持省级及以上本科教学工程(质量工程)项目情况 16 项目类型 国家级项目数 省级项目数 总数 实验教学示范 中心 0 3 3 特色专业 2 6 8 精品视频公开 0 3 3 课 精品资源共享 0 19 19 课 综合改革试点 1 5 6 专业 我校有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2 个,参与学生 471 人次。国家级教学基地 0 个,参与学生 0 人次。拔尖人才培养计划 0 个,参与学生 0 人次。卓越人才培 养计划 3 个,参与学生 1,212 人次。 ※以上数据来源:表 7-3-1 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表 7-3-2 教学成果奖,表 7-3-3 省级及以上本科教学工程项目情况,表 5-3-1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项目。 17 四、质量保障体系 (一)校领导情况 我校现有校领导 14 名。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 7 名,所占比例为 50.00%,具 有博士学位 4 名,所占比例为 28.57%。 ※以上数据来源:表 3-1 校领导基本信息,表 1-6-1 教职工基本信息。 (二)教学管理与服务 校级教学管理人员 14 人,其中高级职称 4 人,所占比例为 28.57%;硕士及 以上学位 8 人,所占比例为 57.14%。 院级教学管理人员 33 人,其中高级职称 19 人,所占比例为 57.58%;硕士及 以上学位 24 人,所占比例为 72.73%。 教学管理人员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0 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 1 项,发表教 学研究类论文 12 篇,教学管理类论文 9 篇。 ※以上数据来源:表 3-2 相关管理人员基本信息,表 1-6-1 教职工基本信息,表 7-1 教学管理人员成果。 (三)学生管理与服务 学校有专职学生辅导员 39 人,其中本科生辅导员 39 人,按本科生数 13,933 计算,学生与本科生辅导员的比例为 357:1。 学生辅导员中,具有高级职称的 3 人,所占比例为 7.69%,具有中级职称的 10 人,所占比例为 25.64%。学生辅导员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 20 人,所占比例 为 51.28%,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 16 人,所占比例为 41.03%。 学校配备专职的心理咨询工作人员 2 名,学生与心理咨询工作人员之比为 7449.20:1。 ※以上数据来源:表 3-2 相关管理人员基本信息,表 1-6-1 教职工基本信息。 (四)质量监控 学校有专职教学质量监控人员 2 人。具有高级职称的 1 人, 所占比例为 50.00%, 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 2 人,所占比例为 100.00%。 学生评教覆盖面为 100%,其中评价结果为良好以上的占 98.49%。同行、督 导评教覆盖面为 87%,其中评价结果为良好以上的占 94%。领导评教覆盖面为 60%, 其中评价结果为良好及以上的占 94%。如下图所示。 18 图 8 本学年评教情况 ※以上数据来源:表 3-2 相关管理人员基本信息,表 1-6-1 教职工基本信息,表 7-2 教学质量评估统计表。 19 五、学生学习效果 (一)毕业情况 2018 届共有本科毕业生 3,370 人,实际毕业人数 3,332 人,毕业率为 98.87%, 学位授予率为 96.1%。 ※数据来源表 6-5-2 应届本科毕业生分专业毕业就业情况。 (二)就业情况 截至 2018 年 8 月 31 日,学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 85.98%。 毕业生最主要的毕业去向是企业,占 43.58%。升学 464 人,占 13.93%,其中出 国(境)留学 3 人,占 0.10%。 ※以上数据来源:表 6-5-1 应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表 6-5-2 应届本科毕业生 分专业毕业就业情况。 (三)转专业与辅修情况 本学年,转专业学生 78 名,占全日制在校本科生数比例为 0.56%。辅修的学生 53 名,占全日制在校本科生数比例为 0.38%。获得双学位学生 0 名,占全日制在 校本科生数比例为 0.00%。 ※以上数据来源:表 6-2-1 本科生转专业情况,表 6-2-2 本科生辅修、双学位情 况。 六、特色发展 (总结学校在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特色和经验) 七、存在问题及改进计划 (针对影响教学质量的突出问题,分析主要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及建议) 20 附件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支撑数据 1. 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比例 95.81% 2. 教师数量及结构 专任教师 项目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757 / 301 / 正高级 56 7.4 18 5.98 其中教授 55 7.27 14 4.65 副高级 194 25.63 108 35.88 其中副教授 179 23.65 58 19.27 中级 278 36.72 127 42.19 其中讲师 271 35.8 111 36.88 初级 134 17.7 25 8.31 其中助教 130 17.17 25 8.31 未评级 95 12.55 23 7.64 博士 169 22.32 6 1.99 硕士 421 55.61 99 32.89 学士 122 16.12 134 44.52 无学位 45 5.94 62 20.6 35 岁及以下 308 40.69 83 27.57 36-45 岁 228 30.12 107 35.55 46-55 岁 179 23.65 73 24.25 56 岁及以上 42 5.55 38 12.62 总计 职称结构 最高学位结构 年龄结构 3. 专业设置情况 当年本 本科 科招生 专业 专业总 总数 数 53 46 外聘教师 新专业名单 当年停招专业名单 材料化学,书法学,视觉传达设计,环 财务管理,公共事业管 境设计,经济统计学,电子商务,数据 理,信息与计算科学,信 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翻译,商务英语, 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 21 本科 专业 总数 当年本 科招生 专业总 数 新专业名单 当年停招专业名单 表演,行政管理 商务,表演 4. 生师比 16.19 5.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元)10794.78 6. 当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万元)1321.9 7. 生均图书(册)101.82 8. 电子图书(册)2076198 9. 生均教学行政用房(平方米)14.21,生均实验室面积(平方米)0.92 10. 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元)3215.27 11. 本科专项教学经费(自然年度内学校立项用于本科教学改革和建设的专项经 费总额) (万元)3531.65 12. 生均本科实验经费(自然年度内学校用于实验教学运行、维护经费生均值) (元)164.61 13. 生均本科实习经费(自然年度内用于本科培养方案内的实习环节支出经费生 均值)(元)194.55 14. 全校开设课程总门数 1,592 注:学年度内实际开设的本科培养计划内课程总数,跨学期讲授的同一门课程计 一门 15. 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占教授总数的比例(不含讲座)91.3% 16. 教授讲授本科课程占课程总门次数的比例 7.37% 17. 应届本科生毕业率 98.87% 18. 应届本科毕业生学位授予率 96.1% 19. 应届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 85.98% 22 20. 体质测试达标率 84.2% 21. 学生学习满意度(调查方法与结果) 22.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调查方法与结果) 23. 其它与本科教学质量相关数据 23

相关文章